最新届高三一轮复习:第14讲-遗传的染色体学说和伴性遗传(含详解)(浙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4讲遗传的染色体学说和伴性遗传
基础巩固
1.下列有关性别决定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女性的染色体为XX
B •同型性染色体决定雌性个体的现象在自然界比较普遍
C.含X染色体的配子是雌配子,含Y染色体的配子是雄配子
D .各种生物细胞中的染色体都可分为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
2 •如图K14-1所示的四个遗传系谱图,则下列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O正常男女:■•患病舅女图K14-1
A •肯定不是红绿色盲遗传的家系是甲、丙、丁
B .家系乙中患病男孩的父亲一定是该病基因携带者
C.四图都可能是白化病遗传的家系图
D .家系丁中这对夫妇再生个正常女儿的几率是1/4
3. 2013德州模拟鸡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性别决定,k基因是Z染色体上的隐性致死基因。
含k基因的杂合子雄鸡与正常的雌鸡交配,共孵化出120只小鸡。
这120只鸡的雌雄比
例为()
A .雌:雄=2 : 1
B .雄:雌=2 : 1
C.雌:雄=1 : 1 D .雌:雄=3 : 1
能力提升
4 .猫的黑毛基因和红毛基因都位于性染色体X上(基因用B和b表示),当黑毛基因和红毛基因在一起时性状表现为玳瑁色。
现有一只玳瑁色猫生了5只小猫:1只红色,2只玳瑁色, 2只黑色(红色小猫是雌的)。
则亲代雄猫的基因型是()
A . X
B Y B . X b Y
C. X B Y或X b Y D .无法确定
5. 某XY型的雌雄异株植物,其叶型有阔叶和窄叶两种类型,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用纯种品系进行的杂交实验如下:
实验1:阔叶早X窄叶父——子代雌株全为阔叶,雄株全为阔叶
实验2:窄叶早X阔叶父——子代雌株全为阔叶,雄株全为窄叶
根据以上实验,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仅根据实验2无法判断两种叶型的显隐性关系
B .实验2结果说明控制叶型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
C.实验1、2子代中的雌性植株基因型相同
D .实验1子代雌雄杂交的后代不出现雌性窄叶植株
6. 人类的红绿色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母亲为携带者,父亲色盲,生下4个孩子,其中1个正常,2个携带者,1个色盲。
他们的性别是()
A .三女一男或全是男孩
B .全是男孩或全是女孩
C.三女一男或两女两男
D .三男一女或两男两女
7. 2012安庆模拟某相对封闭的山区,有一种发病率极高的遗传病,该病受一对等位基因
A —a控制。
调查时发现:双亲均为患者的多个家庭中,后代的男女比例约为 1 : 1,其中女性均为患者,男性中患者约占3/4。
下列相关分析中,错误的是()
A .该遗传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B .在患病的母亲中约有1/2为杂合子
C.正常女性的儿子都不会患该遗传病
D .该病一般表现为隔代遗传
8. 鸡的性别受性染色体控制,公鸡的性染色体组成为ZZ,母鸡的性染色体组成为ZW。
在鸡中,羽毛的显色需要显性基因C存在,基因型cc的为白色。
已知鸡的芦花斑纹由Z染色
体上的基因B控制,一只基因型为ccZ b w的白羽母鸡跟一只芦花公鸡交配,子一代都是芦花,如果子代个体相互交配。
理论上,后代表现型分离比应是()
①后代中公鸡和母鸡之比为 1 : 1
②芦花鸡中公鸡和母鸡之比为 2 : 1
③公鸡中芦花和白羽之比为 3 : 1
④母鸡中芦花、非芦花、白羽之比为3: 3 : 2
A .①③
B .②④
C.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9 .某学习小组发现一种遗传病在一个家族中发病率很高,通过对该家族中一对夫妇及其子女的调查,画出了遗传图谱(如图K14-2),据图可以做出的判断是()
图K14-2
A .母亲肯定是纯合子,子女是杂合子
B .这种遗传病的特点是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
C.该遗传病的有关基因可能是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
D .儿子的缺陷基因也有可能来自父亲
10. 一只雌鼠的一条染色体上某基因发生了突变,使野生型性状变为突变型性状。
该雌鼠与野生型雄鼠杂交,F1的雌、雄中均既有野生型,又有突变型。
若要通过一次杂交实验鉴别突变基因在X染色体上还是在常染色体上,选择杂交的F1个体最好是()
A .野生型(雄)X突变型(雌)
B .野生型(雌)X突变型(雄)
C.野生型(雌)X野生型(雄)
D .突变型(雌)X突变型(雄)
11. 如图K14-3所示遗传系谱中有甲(基因设为D、d)、乙(基因设为E、e)两种遗传病,其中一种为红绿色盲症。
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I
n
m
io n 1213
图K14-3
A •甲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乙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B• H- 6的基因型为DdX E X e,n—7的基因型为DDX e Y或DdX°Y
C.M—13所含有的色盲基因只来自I—2
D. n—7和n —8生育一个两病兼患的男孩的几率为1/8
12. 2012怀化模拟孔雀鱼是一种常见的观赏鱼,其性别决定方式属于XY型,是非常好
的遗传学实验材料。
几十年前,德国的一位育种者在众多的孔雀鱼幼鱼中发现一条身体后半部为暗色的个体,并以此个体为基础培育出了“礼服”品种。
用“礼服”品种的雌鱼作亲本(P)与其他品种的雄鱼杂交,所得子代(FJ个体中,雌雄鱼均表现“礼服”性状,将F1雌雄个体自
由交配,所得F2个体中雌鱼均表现“礼服”性状,雄鱼表现为1/2 “礼服”性状、1/2无“礼服”性状。
请用“假说-演绎法”对“礼服”性状的遗传进行研究。
(1)“假说一演绎法”的一般步骤为:①提出问题T② __________ T③ ___________ T④实
验检验T⑤得出结论。
(2)在研究“礼服”性状遗传的①步骤中,提出的问题是
O
⑶在研究“礼服”性状遗传的②步骤中,具体内容是:控制礼服性状的基因
⑷在研究“礼服” 性状遗传的③步骤中,具体内容是
(5)请用遗传图解(基因符号为A、a)表示③步骤中的具体内容:
⑹根据你的研究,请预测F2个体自由交配所得F3的表现型之比为:雌“礼服”:雌无“礼
服”:雄“礼服”:雄无“礼服”= __________ 。
(7)从分子遗传学的角度看,控制孔雀鱼的“礼服”性状的基因与控制无“礼服”性状的基因的根本区另寸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挑战自我
13. 某自然种群的雌雄异株植物为XY型性别决定类型,该植物的花色(白色、蓝色和紫色)是由染色体上的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和a、B和b)控制,叶型(宽叶和窄叶)由另一对位于性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D和d)控制,请据图K14-4回答下列问题:
基因A 荃因B
I I
白色 蓝色醴2葦色 ar
色案 '3 图 K14-4
A 发生了基因突变,但该植物仍能开蓝花,说出两种可
种 (2) __________________ 该植物的白花植株与蓝花植株杂交,蓝花植株的种子种下去的植株全开
紫花,则父本 控制花色的基因型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母本控制花色的基因型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用F i 中雌雄植株相互杂
交, F 2 的 花 色 表 现 型 及 其 比 例 为
⑶若控制叶型的基因位于图乙中I 片段,
宽叶(D)对窄叶(d)为显性,则该基因在雌株和雄 株的体细胞中是否均成对存在? _________ (是/否);基因A 和基因D 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规律
吗? _______ (符合/不符合)。
(4)现有宽叶、窄叶雌性植株若干和已知基因型为
X D Y D 、X D Y d 或X d Y D 的宽叶雄性植株若 干,请选择亲本杂交组合两种, 通过一代杂交培育出可依据叶型区分雌雄的大批幼苗。
请用遗 传图解和适当的文字说明培育的过程。
(1)若某开蓝花的植株的一个基因
能的原因是:
第 Y U
乙
1.B [解析]女性的染色体为44+XX ,减数分裂产生含X 染色体的雌配子;男性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 ,减数分裂产生含X 染色体和含Y 染色体的两种雄配子。
雌雄异体生物体内才有性染色体,所以A、C、D错误。
自然界中常见的性别决定方式是XY型性别决定,雌
性个体含有两条同型的性染色体XX ,雄性个体含两条异性的性染色体XY。
2.A [解析]分析可知,甲图中两个正常双亲生出一个患病女儿,确定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乙图确定为隐性遗传,可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或X 染色体隐性遗传;丙图不能确定
具体遗传方式,但可以确定不可能为X 染色体隐性遗传;丁图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根据以上分析,甲、丙、丁都不可能是红绿色盲遗传, A 项正确;家系丁中再生一个正常女儿的几率是1/8 ,因此 D 不正确。
3. B [解析]由于k基因是Z 染色体的隐性致死基因,所以含k染色体的雄鸡基因型为
z K z k,正常雌鸡基因型为Z K W,二者交配后代为Z K Z K、Z K Z k、Z K W、ZW,其中ZW致死,所以后代雌雄个体比例为雄:雌= 2 :1。
4. C [解析]本题由于没有明确指出黑毛基因和红毛基因哪个是显性、哪个是隐性,因
此可以分别进行假设,最后推算出亲代雄猫的基因型为X B Y或X b Y。
5.A [解析]仅根据实验2 可以判断两种叶型的显隐性关系,符合一次杂交定显隐的实验要求,A 项错误;实验2 中子代雌雄个体表现型比例不相等,说明该性状的遗传与性别相关联,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X 染色体上;实验1、2的亲本均为纯合子,所以子代中雌性植株的基因型均为杂合子;实验1中子代基因型为X B X b、X B Y,杂交后代雌性植株均为宽叶。
6. C [解析]母亲为携带者(X B X),父亲色盲(X b Y),后代中子女基因型为X B X b、X b x b、
X B Y、X b Y ,这对夫妇生下4个孩子,1 个正常,基因型为X B Y,2个携带者(X B X b), 1 个色盲(X b X b或X b Y),他们的性别是三女一男或两女两男。
7.D [解析]该遗传病在子代男女的发病率不同,可判断其为伴性遗传,但不可能是伴Y 遗传。
联系高发病率、“有中生无”以及“父病其女必病”,可确定该病为伴X 染色体显
性遗传病。
在伴X 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中,母病子不病,可推断母亲应为杂合子,再由儿子中患者约占
3/4这一比率,可推出在患病的母亲中约有1/2 为杂合子,另1/2为显性纯合子。
正常女性的基因型为X a X a,不论其配偶是X A Y还是X a Y,他们的儿子的基因型都是X a Y,都不会患该遗传病。
显性遗传病一般表现出代代相传的特点,而隐性遗传病才会表现出隔代遗传,所以 D 项错误。
8. D [解析]根据题意可推断出亲代中芦花公鸡的基因型为CCZ B Z B,其子代有两种基因
型:CcZ B Z b(雄性)、CcZ B W(雌性),若杂交,后代中公鸡的基因型及比例有3/4C_Z B_(芦花卜
1/4ccZ B_(白羽),母鸡的基因型及比例有:3/8C_Z B W(芦花)、3/8C_Z b W(非芦花卜1/8ccZ B W(白羽卜1/8ccZ b W(白羽),据此可知以上各项比例都正确,因此选D。
9.D [解析]由于该病在家族中发病率很高,可推知该病可能为显性遗传病,只要具有致病基因即表现为患者,所以不能确定母亲的基因型;该病也有可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其个体1为aa,个体2为Aa,所以儿子的致病基因也可能来自父亲。
10.B [解析]由于一条染色体上某基因发生了突变,使野生型性状变为突变型性状,可确定突变型性状为显性性状。
B选项中野生型(雌)x突变型(雄)的后代中如果雌鼠均为突变型,而雄鼠均为野生型,则这种突变在X 染色体上;后代中如果无论雌雄均有野生型和突变型,则这种突变在常染色体上。
11. A [解析]通过n—5、n—6生出川一10甲病女患者,判断出甲病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所以乙病就是色盲,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n —6不患病,而她的父亲患色盲,所以n—6为X E X e,生出川—10患甲病,所以为Dd,结合起来基因型为DdX E x e;n—7患色盲,所以是X e Y,不患甲病,生出川一13患甲病,所以是Dd,结合起来基因型是DdX e Y ; 川—13是女性色盲,所以基因型为X e X e,色盲基因一个来自n—7, —个来自n—8,n—8 的父亲正常,所以只能来自母亲i—3 ,n
—7父亲虽然患病,但是n—7是男的只能从i—1 获得Y染色体,所以色盲基因只能来自I—2;n —7基因型为DdX e Y, n —8基因型为DdX E X e, 用分支法可知Dd与Dd生出dd患病的几率是1/4,X e Y和X E X e生出患病男孩的几率也是1/4, 两病兼患的男孩的几率是1/16。
12. (1)提出假说演绎推理
(2) “礼服”性状的遗传与性别相关联(“礼服”性状的遗传存在性别差异或位于性染色体
上)
(3) 为显性基因,且位于X染色体上
(4) 雌性无“礼服”性状个体与F1中雄性“礼服”性状的个体交配
(5) 遗传图解如图
F:雄性“礼服”雌性无
亲代= X*Y X X"X"
子氓:X A X* X* Y
雌性"礼ar 雄性无“礼曬"
(6) 7 : 1 : 6 : 2 (7)4种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
[解析](1) “假说一演绎法”的一般步骤为:①提出冋题T②提出假说T③演绎推理T④
实验检验T⑤得出结论。
(2)由于用“礼服”品种的雌鱼作亲本(P)与其他品种的雄鱼杂交,所得子代(F1)个体中,雌雄鱼均表现“礼服”性状,将F1雌雄个体自由交配,所得F2个体中雌鱼均表现“礼服”性状,雄鱼表现为1/2 “礼服”性状、1/2无“礼服”性状。
在研究“礼服”
性状遗传的①步骤中,提出的问题是“礼服”性状的遗传与性别相关联。
(3)提出假说:控制“礼服”性状的基因为显性基因,且位于X染色体上。
(4)根据假说,进行③步骤演绎推理,
具体内容是:雌性无“礼服”性状个体与F1中雄性“礼服”性状的个体交配,若后代雌性全
为“礼服”,雄性全为无“礼服”,则假设成立。
(5)画遗传图解注意标明:杂交符号、亲代
与子代之间的箭头、亲本、配子、子代基因型、表现型及比例。
(6)由于子代(F”个体中,雌雄
鱼均表现“礼服”性状,“礼服”品种的雌鱼基因型X A X A,雄鱼的基因型为X a Y, F1雌鱼基
因型为X A X a、雄鱼的基因型为X A Y,均表现为“礼服”性状。
F1雌雄个体自由交配,所得
F2个体中雌鱼均表现“礼服”性状(X A X A、X A X a),雄鱼表现为1/2 “礼服”性状(X A Y)、1/2
无“礼服”性状(X a Y),故卵细胞中X A基因频率为3/4, X a基因频率为1/4 ;精子中Y基因频率为1/2 , X A基因频率为1/4, X a基因频率为1/4,所以,F2个体自由交配所得F3的表现型之比为:雌“礼服”:雌无“礼服”:雄“礼服”:雄无“礼服”=7 : 1 : 6 : 2。
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DNA分子4种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代表着不同的遗传信息。
13. (1)该植物控制蓝花性状的基因型为AA,只有一条染色体上的A基因突变为a基因
这种氨基酸可以由多种密码子决定
(2)aaBB AAbb 紫色:蓝色:白色= 9 : 3 : 4
(3) 是符合
(4) 第一种:
宽叶窄叶
亲ft X ri Y D x X d X J
配子
第二种:
寬叶窄叶亲代X D Y J x X-X H
子就X D X J X-Y*
宣叶窄叶
[解析](1)由题干知,该植物的花色(白色、蓝色和紫色)是由染色体上的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和a、B和b)控制的。
由此可推知AAbb或Aabb表现为蓝色,aaBB、aaBb或aabb 表现为白色,
A_B_表现为紫色。
所以开蓝色花的AAbb若发生基因突变为Aabb仍能开蓝花。
此外,若基因中的某一碱基被置换了,成为另一个密码子,由于密码子具有简并性,所以氨基
酸仍有可能未发生变化,故仍能开蓝花。
(2)白色花植株的基因型可为aaB_、aabb,蓝花植株的基因型可为A_bb,从题中知,是蓝花植株的种子,故知蓝花植株为母本,白花植株为父本,因蓝花植株的种子种下去的植株全开紫花,由此推知:父本的基因型为aaBB,母本的基因型为AAbb,的基因型为AaBb,用F!
中雌雄植株相互杂交,F2的花色表现型及其比例为紫色(A_B_):蓝色(A_bb):白色(aaB_、aabb) =9 : 3 : 4。
⑶根据题意,控制叶型的基因位于图乙中I片段,即位于X和Y染色体的同源部分,宽叶(D)对窄叶(d)为显性。
所以在X和Y染色体有其相同基因或等位基因,故不论是雌株(XX) 还是雄株(XY)的体细胞中均有成对基因存在。
因为基因A位于常染色体上,基因D位于性染
色体上,二者是相对独立的,所以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
⑷雌性宽叶的基因型有X D X D、X D X d,雌性窄叶的基因型为X d X d。
题中要求用基因型为X D Y D、X D Y d 或X d Y D的宽叶雄性植株通过一代杂交培育出可依据叶型区分雌雄的大批幼苗。
可见雌性与雄性的叶型相反,即雌性只能用窄叶,而且雄性不能用纯合体。
由此可得两种亲本
的杂交组合应为X D Y d X X d X d和X d Y D X X d X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