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节能现状及发展趋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节能现状及发展趋势
作者:张敏香
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22期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也备受影响,发展迅速。
如何做好建筑的设计及施工管理,以更加优质的建筑设计来为居民服务是我国当前建筑行业所面临的新问题。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建筑面积处于不断增长的趋势,但是在建筑的建设及施工过程中存在消耗过大的问题,这和建设节约型和生态友好型的社会政策是不相符的。
因此,基于这样的背景下,文中笔者根据就我国建筑节能的现状进行了探讨,并对建筑节能的发展趋势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希望能够给予广大同行以参考。
关键词:建筑节能、发展趋势、现状
中图分类号: TE0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带动了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尚存在一些与建设节约型和生态友好型的社会政策不相符的问题,如:建筑的建设及施工过程中存在着消耗过大的问题。
文中笔者基于为居民建造优质的建筑设计对我国目前现在的建筑节能的现状进行了探讨,并对建筑节能的发展趋势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
二、我国建筑节能现状
建筑行业已逐渐成为与工业耗能、交通耗能并列,中国能源消耗的三大“耗能大户”之一。
有数据显示,建筑耗能一般占社会总耗能的30%,再加上建筑材料生产过程的消耗,在社会总耗能的占比则达到46%~47%。
公开资料显示,中国既有建筑近400×108 m2,每年新建房屋面积接近20×108m2,预计到2020年,总建筑面积将达到700×108m2。
但每年新建房屋中,称得上是“节能建筑”的还不足1×108m2,庞大的建筑能耗,已经成为中国国民经济的巨大负担。
建筑能耗全球居高中国是建筑大国,正处于建设高峰期,每年新建房屋面积超过所有发达国家建设量总和的一半,而其中95%以上的建筑都是高耗能的建筑。
建筑能耗大约是发达国家的3倍。
许多欧洲国家住宅的实际年采暖能耗已普遍达到每平方米6L油,大约相当于每平方米8.57kg标准煤。
而在中国,即便达到节能50%的建筑,每平方米的采暖耗能也要达到12.5kg标准煤,是欧洲国家的1.5倍。
因建筑能耗高,仅北方采暖地区每年就多耗标准煤1800X104t,直接经济损失达70×108元。
鉴于建筑工程的消耗能源的巨大,致力于开发建筑节
能技术是目前中国建筑行业的1个重要发展方向,在这个方面,我们已经落后于很多发达国家,每年新建的建筑物能够真正符合节能标准的不到1/5,能耗是国外同等规模建筑工程的3倍左右。
国家也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政策法规,新的节能标准也正在逐步实施,利用技术手段对建筑工程进行节能设计。
在不影响常规的施工和围护的前提下,采取节能技术措施,改善建筑物的节能设计,最大限度地降低建筑物对水、电、煤炭等资源的消耗,同时减少建筑物废弃垃圾的排放,真正落实节能环保的计划,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够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新时期里得到好的发展。
三、在我国实行建筑节能的可行性
1、国家的政策导向
我国建设部1986年颁发《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GJ26-86),要求节能30%,1995年又颁发《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GJ26-95),要节能50%。
在新颁布的五年规划中,我国政府提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将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移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同时大力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
2、公众节能意识的提高
公众是产品的购买者和使用者,意识影响行动,从而决定了自身对住宅的选择,进而影响了开发商开发什么样的产品。
据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介绍,在2005年建设部组织的建筑节能问卷调查中有80%以上的居民对建筑节能持支持态度,对建筑节能工作日趋认可。
3、建筑节能市场“钱”景浮现
目前,开发商是否采用节能技术最大的担心是难以控制成本,但是建筑节能并不意味着高价。
事实上,在这一领域,节能技术也针对不同标准的住宅分好几档:低度模式使成本增加50~100元/平方米;中度模式使成本增加300~500元/平方米;高度模式使成本增加1200~1500元/平方米。
而且这部分的成本投入是物有所值的技术含量的提升,是实实在在提高了居住与使用的舒适度。
因此,开发商并不会因采用建筑节能技术而少获回报。
4、新材料、新技术的开发利用
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大力推广节能建筑的形势下,一些大城市纷纷出台建筑节能行政法规,开展建筑节能研究,一些新材料和新技术应运而生。
(1)新材料
如:石材蜂窝板、泡沫玻璃、点支式全玻璃幕墙、氟涂料、纳料材料等。
以纳米材料为例。
“抗菌衣”纳米技术应用于涂料产品,使涂料具有自洁、抗菌的功能。
(2)新技术
如:高效保温隔热墙体系、高效太阳能利用系统、隔音降噪、外墙及浮筑楼板技术、热桥阻断构造技术、新型组合式燃气供热技术。
四、建筑节能可持续发展措施
1、加强建筑节能的法制管理。
强制性地执行现有的法规和节能标准,通过建立新闻披露制度和市场清除制度,对不执行国家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设计单位和建设单位进行披露,并给予一定的处罚直至清除出市场。
2、建立一整套经济激励制度。
唤起全民的节能意识,比如说对节能建筑与绿色建筑的税收和收费给予优惠制度,经济手段和提高主动意识双管齐下,全民动员,使大家意识到推行节能建筑和绿色建筑不仅惠及下一代,而且受惠于当代。
3、大力推广新技术、新材料。
逐步建立完善的技术体系、零部件的供应体系和评价体系,让世界上所有国家在节能建筑和绿色建筑上的最新技术能够在中国得到应用,使中国的绿色建筑和节能建筑少走弯路,采取经济、适用、可靠的办法来推行我国建筑的节能,实现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从而达到建设节约型可持续发展社会的目标。
五、在工程设计的过程中形成节能意识
建筑设计师开展建筑工程项目的前提和基础,因此需要更加注重在建筑设计阶段的节能管理分析,对此需要相关的建筑设计人员形成良好的节能理念,随着当前我国建设生态友好型理念的提出,建筑节能也已经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发展的高度,因此我们加强建筑的节能管理就需要全面人手,首先形成节能管理的理念,走生态化的建筑设计和发展之路。
针对这一问题,作为建筑设计者要从建筑的设计以及施工的要点等全面出发,例如根据地域的不同选取合适的建筑结构,这些建筑结构的设计要充分的利用当地的一些地域特点,进而有针对性的进行建筑规划和设计。
与此同时,建筑节能要结合政府的相关规定,进而按照相应的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来加强建筑的规划分析,既能够很好的满足居民生活需要,同时也实现了节能降耗的目的。
随着当前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在建筑的设计上也更加多元化,这些多元化的设计方式是新时期发展的特点,因此作为建筑设计者要充分的学习和借鉴优秀的建筑设计作品,吸取其中的节能设计理念,最终促进建筑节能设计的优化和发展。
六、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现代化新型建筑设计要求的产生,加强建筑的节能设计已经成为未来发展的一大趋势,在这个过程中,作为相关的设计管理部门一定要将建筑设计的节能理念运用到实际的建设以及设计规划当中,只有这样,我们的建筑设计才能够更好的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打造适合居住且生态化的建筑体。
参考文献:
[1]许志中曹双梅郭红:《我国建筑节能技术的研究开发与发展前景探讨》,《工业建筑》,2004年04期
[2]陈一帆:《浅谈我国建筑节能的现状及对策》,《民营科技》,2011年05期
[3]涂逢祥:《大力推进建筑节能迫在眉睫》,《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2004年07期
[4]刘大鹏:《浅谈建筑节能的意义与措施》,《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年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