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颤动的基因学研究进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4特别注意:老年人(老年糖尿病病人控制血糖宜放宽,空腹6~7mmol/L,餐后2小时在8~10mmol/L,降糖药小剂量开始,缓慢调整为宜)、肾功不良病人易发生严重的低血糖症状;身体、营养状态欠佳,并发其他严重疾病的病人由于食欲不佳、进食少也易发生严重的低血糖症状,应住院强化治疗。
3.5注意合并药的相互作用:磺脲类降糖药同水杨酸类、磺胺类等可使胰岛素、磺脲类降糖药半衰期延长,在体内代谢缓慢,用药剂量须相应调整。
参考文献:
[1]周秀华.急危重症护理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260.
[2]曾晓华.糖尿病低血糖128例临床分析.海南医学,2007,18(7):76.
[3]杨凤萍.糖尿病低血糖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J].现代护理,2005,
11(10):51.
收稿日期:2010-09-07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特点是快速不规则的心房激动。对房颤机制最为认同的理论是在心房多发子波再折返通道。“多发子波假说”的主要特征是心房动作电位时间缩短和有效不应期延长。同时心房电重构产生重要作用。
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65岁以上老年人患病率增加约6%。在美国,据估计超过300万持续性房颤患者,到2050年这个数字预计将增加到560万。40岁以上发展成为房颤机会约为25%。房颤增加中风的危险约3~5倍,在美国每年房颤相关中风患者约为75,000例,占所有栓塞性中风约三分之一。房颤可分为阵发性,持续性或永久性,阵发性房颤占所有房颤的35%~ 40%,阵发性房颤有30%~50%的机会转变永久性。大多数房颤合并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心肌病或瓣膜病。在一项研究中,36%的房颤患者没有明显原因被称为孤立性房颤。房颤的综合分子基础是不清楚的,但新兴遗传基础上对这种疾病的信息被阐明,在治疗和预防可能提供新的希望。现将阐述房颤基因学进展。
1房颤与离子通道遗传改变
离子通道病由于囊性纤维化导致跨膜电导调节因子处于隔离状态[1]。一个的大基因家族编码离子通道中的400多相关蛋白质,其中超过总基因库的1%。离子通道与酶是截然不同的,因为没有酶反应参与;相反,运输无机离子。离子通道主要功能是通过膜水孔传导离子下调电化学梯度。离子本身的运输很少有任何生理后果,但诱导瞬间膜电流和控制细胞膜电位。离子通过单一的通道从细胞外表面进入细胞内C-末端结构域,距离是88A。胞外弹性连接器连接内外螺旋到N-端和C端结构域。现以阐明这个分子基础是如何调节中央孔的开合。然而基因突变有助于确定分子基础在中央孔的功能,通过丧失功能,这个突变基因诱导长QT综合征。以类似的功能分析方式,发现肌节蛋白突变导致家族性肥厚性心肌病[2]。这些突变导致多个研究阐明在肌节蛋白另有一些功能未知的领域。对于新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开发多个目标将成为可用。1.1钾通道相关基因突变:钾通道是一个基本亚基的四聚体。四聚体的不同亚基提供钾离子通道的多样性。每个亚基包含有6个跨膜螺旋结构,氨基酸和羧基末端各在细胞膜一侧。每个亚基包含一个电压传感器和形成中央孔。四个亚基围绕中央孔形成单一的蛋白质。该通道至少有三个时相:关闭时相,中央孔处于非传递状态;开放时相,中央孔传递约107离子每秒,产生10-12安培电流或皮安培;失活时相,在该通道不能打开或关闭。通过膜电位改变使通道处于开放或关闭状态。在每个通道总是由成孔单位(α亚基)有辅助单位(β亚基)组成,如那些在KCNE基因家族,来调节通道的功能。
1.1.1KCNQ1基因:尽管在1997年标定家族性房颤的第一个基因位点,但是直到2003年该基因才被测序。在中国一个四代家族中显示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基因位点是染色体11p15.5和基因KCNQ1,编码的α亚基心脏钾离子通道(IKs的)。这α亚基与其他五个亚基结合形成的钾通道(KCNQ1,KCNE1,KCNQ1,KCNE2或KCNQ1-KCNE3,KCNQ1,KCNE4,KCNQ1-KCNE5). 418A?G的突变,导致140位上丝氨酸替换甘氨酸。显性遗传接近100%。在几个物种140位上发现丝氨酸残基并位于KCNQ1的S1跨膜部分,位置接近质膜外基质表面。表达野生型与突变型KCNQ1基因的COS细胞中,使用膜片钳技术显示在突变基因的细胞钾电流密度增加。2005年,Robyn等[3]调查了50个房颤家系的先证者,在其中一个家系中发现了KCNQ1基因外显子的一个错义突变R14C,此家系中所有患者同时合并高血压及左房扩张。随后该课题组研究发现R14C KCNQ1单独突变不足以诱发房颤,并提出了“二次打击”学说。随着对KCNQ1基因研究的不断深入,在家族性房颤中发现KCNQ1基因不同位点的变异与房颤之间的密切联系,尤其是与家族性房颤的因果联系已逐步得到国内外学者的认可。
1.1.2KCNE2基因:KCNE2是KCNQ1-KCNE2通道的β亚基,产生钾背景电流。79位点上C·G基因突变的杂交,编码KCNE2。在房颤患上显示27位上的精氨酸替代半胱氨酸。27位上的精氨酸替代半胱氨酸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KCNE2突变在KCNQ1基
综述与讲座
心房颤动的基因学研究进展
向建强综述,韩明华审校
(昆明医学院附属一院心内科,云南昆明650032)
【摘要】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最常见的心脏心律失常之一。1997年,Brugada等确定了第一个常染色体10q22。至今,另外7个基因位点被定位并测序了四个相关基因。除了单基因疾病外,通过遗传的DNA多态性,使结构性心脏病患者易患房颤。成千上万的单核苷酸多态性的基因芯片的发展将进一步阐明单核苷酸多态性致使易患房颤。在未来10年内,参与房颤的大部分基因和单核苷酸多态性将可能被测定,以个人基因序列基础的治疗将发展。将阐述到目前为止已鉴定了的相关基因突变,并简要讨论这些信息在实践中可能的影响。
【关键词】心房颤动;心脏疾病;遗传学
文章编号:1009-5519(2011)02-0240-03中图分类号:R5文献标识码: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