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诺千金课文解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一诺千金》文本解读及教学设计
文本解读
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关于信守承诺的故事。

作者通过两个故事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守信用、中诚信的人的敬佩和赞美之情,以及对失信人的鄙夷。

这个故事打动我们的不仅仅是小男孩的信守承诺,而更重要的是教育我们的学生要遵守诺言,向小男孩那样做一个诚实,遵守诺言的好孩子。

在解读文本的时候,多元化的解读非常重要,我们不但要以教者的身份去解析文本,还要站在读者的角度,作者的角度去感悟文本。

1、初读文本,置身读者
初读课题“一诺千金”给我的感觉这篇课文就是关于信守承诺的故事。

带着这个疑问,慢慢的读下去,期待着后面的精彩。

第一二自然段课文告诉我们一个小男孩向“我”借钱,并且两元钱在当时这个数目相当于我两个月的生活费。

通过“只得”这个词语,读出“我”是在很无耐的情况下借给这个小男孩钱的。

第三自然段主要讲随着时间的一天天过去,到了第五天小男孩还没有把钱还给“我”。

通过“整个白天,我都在心里责怪他,骂他不守信用,恍恍惚惚地总想哭上一通。

”读到这感觉这个小男孩确实是不守信用,导致“我”的不高兴,并且十分的委屈。

通过“整个白天、都、骂、恍恍惚惚、哭”读出小女孩感情的变化。

第四至八自然段主要讲的是小男孩在为什么在晚上还钱,并且改变了“我”对小男孩的看法。

读到这故事已经很完美,从开篇到第八自然段主要讲了一个小男孩为何借钱,为什么在晚上才还钱,充分的展示了小男孩的信守承诺的故事。

从另一个侧面我们也可以看出小男孩是一个非常孝顺的小男孩,为了给低血糖的母亲买葡萄糖,每天夜里不辞劳苦,直到第五天的拂晓才攒够两元钱。

通过小男孩在桥洞下一直酣睡到黄昏醒来时一系列的动作词语可以烘托出小男孩的信守承诺。

第九至十自然段主要讲的是第二个故事。

讲的是秋天的一个傍晚,下着大雨,“我”去接朋友,看到一个信守承诺的少年和自己的朋友如期欢聚的情景,而自己却失望而归的故事。

读完全文,打动我的不仅仅是小男孩的信守承诺,还有他对父母的那份孝心,通过小男
孩、少年和“朋友”的对比更加让我体会到信守承诺给朋友、亲人带来的快乐,在社会生活中我们一定要遵守诺言。

2、再读文本,置身作者
当我们站在作者的角度再次轮读文本,可以说这篇文章是作者对小男孩信守承诺的一种追忆,又是对“朋友’的一种讽刺。

这双重的感情对比恰恰更能深刻的表达出”信守承诺“的重要性。

开篇第一、二自然段作者主要是为后文埋下了伏笔,起到了欲扬先抑作用。

作者通过小男孩借钱,而“我”的犹豫、小男孩的难堪,以致最后我还是把钱借给了小男孩,这里的描写充分的表达出作者内心的一种不情愿,原因是这两元钱是作者两个月的零花钱。

作者可能再考虑“如果这个小男孩不还我钱怎么办?”这是她犹豫的真正原因。

而小男孩做的保证“五天内归还,”以及小男孩表现出来的急切心情,小女孩不忍心又将钱借给了他。

第三自然段是作者很好烘托小男孩的精彩段落。

作者通过自己内心感情变化的描写,通过具体词语“竟,整个、都、责怪、骂、恍恍惚惚、哭”这些词语既有对小男孩的憎恨又有自己感情的变化。

很好的为下文做了一个铺垫。

第四至八自然段作者通过小男孩还钱的故事表现出小男孩的信守承诺,从而改变自己对小男孩的印象。

作者在这部分充分交代了借钱的缘由——是为了给母亲买葡萄糖,而重点是小男孩如何赚回这两元钱,如何保证在五天内还钱。

课文中,作者用了“狂奔、十万火急”等词语表达小男孩遵守承诺的具体行动。

课文的第九至十自然段,是作者讲了自己等朋友而看到一位少年却与朋友团聚,自己失望而归的故事。

作者写这个故事更能通过“少年”与朋友的对比反映出朋友因风雨而不遵守承诺,失信于人的表现。

再次烘托出信守承诺的重要性。

3、三读文本,置身教者
本篇课文是五年级上册,依据高年级学段目标,培养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体会其表达效果。

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

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做出自己的判断。

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袭击,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

第1、2自然段让学生读出小男孩向小女孩借两元钱在当时是两个月的零花钱。

(现在的
学生可能已经不把两元钱当回事,在他们眼里两元钱伸手即得,通过学生读课文让学生感悟到两元钱在当时这个数目已经不少了)
还要让学生读出小女孩的为难、不情愿(通过哪些词语可以看出作者不想借给小男孩呀?
1、两元钱是小女孩两个月的零花钱;
2、人人都知道小男孩家里很穷,怕小男孩还不起钱。


但听了小男孩说保证五天内归还,“我”即小女孩不知怎样拒绝,答应借给小男孩钱。

(通过读课文,让学生体会到在什么情况下,借给小男孩钱的)
第3自然段
时间一天一天过去,到了第五天,那男生竟没来上学。

整个白天,我都在心里责怪他,骂他不守信用,恍恍惚惚地总想哭上一通。

这段话重点写了“我”的内心感受,一种被骗的感觉。

指导学生读出自己的委屈,因为到了第五天,男孩没有上学,(让学生猜想一下,那个男孩为什么没有上学)”描写“我”的词语发生了哪些变化,哪些词可以表现出来(开始责怪,然后骂,最后想哭。

精神也变得恍恍惚惚)
第4、5、6、7、8、自然段
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夜里快睡时小男孩来到窗外叫我。

此时对小男孩的描写“淌着汗。

攥着拳头、哑着喉咙”联系上下文理解这些词语
“我惊喜得叫起来,他也快活地笑了,仿佛我们共同办成了一件事,让一块悬着的石头落了地。

他反复说:“我是从旱桥奔过来的。

”要求学生读出“我”和小男孩内心的感受。

“我”为小男孩实现诺言而高兴,小男孩也为自己把钱还给小女孩实现了自己的诺言而高兴。

第5自然段重点指导学生朗读,通过朗读,让学生感悟小男孩为了遵守诺言,天天夜里到北站附近的旱桥下帮菜家推菜。

到了第五天的拂晓,终于攒足了两元钱。

当他睡到黄昏醒来后开始狂奔、十万火急的穿行在夜色中。

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读出多元,既要读出小男孩信守承诺,又要读出小男孩的孝心,他是为了给母亲买葡萄糖才借钱、还钱的,无形中对孩子又进行了一次感恩教育。

通过“狂奔,十万火急”这些词语理解小男孩当时的处境和内心感受。

第7自然段让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一诺千金、严谨”等词语的意思。

第9、10自然段
让学生读出少年的固执却等来了如约而至的朋友,而远道而来的朋友也看到了真诚守候
的少年。

在风雨中再次见证了一诺千金的行为。

而“朋友”的推脱与少年与小男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让学生读出感情,读出对少年的赞叹,读出对朋友的鄙夷。

让学生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发表自己的看法。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一诺千金》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文讲的是关于信守承诺的故事。

课文通过两个小故事向我们展示了一诺千金的可贵品质,第一个故事通过小男孩为给母亲买葡萄糖,而向“我”借了两元钱后,每天夜里帮人干活,终于在第五天的拂晓实现了自己的诺言。

第二个故事通过“我”冒着大雨去车站接朋友,一个少年凭借自己的执着与朋友欢聚,而“我”由于朋友的食言失望而归。

通过两个故事中的人物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手引用、重诚信的人的敬佩和赞美之情,以及对失信人的鄙夷。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掌握本课的六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学习作者运用对比的表达方法及心理描写
过程方法:
通过重点词段、词语感悟小男孩和少年的美好品质,让学生在读中品悟、在交流中体会一诺千金的重要含义,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体会一诺千金的重要含义,感悟讲信用、守诺言的诚信品质。

课前准备:要求学生搜集一些关于诚信的格言或谚语故事等。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在现实生活中,你们喜欢不讲信用的人吗?(不喜欢)那谁愿意将你课前搜集的关于讲信用的格言或谚语说出来与大家分享(生汇报)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遵守诺言的小故事,你们想不想学(想)板书课题:一诺千金(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初读课文,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或者拿不准读音的字(教师巡视,帮助落后生正音)
2、小组交流,查字典解决不认识的字或者不理解的词语
3、出示以下词语:一诺千金、如期归还、酣睡、严谨、罕见、坦荡无愧、目睹、灵魂等词语(指名读,检查小组合作学习效果)
三、细读课文,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讲一件什么事?
(自己试讲,小组交流,个人汇报)师指导学生叙述完整
四、交流评议,朗读感悟
这篇课文讲的是关于信守承诺的故事,作者向我们介绍了两个小故事,你们想不想再来读一读这两个小故事?(想)
不过这次要求同学们带着问题去读书,通过这个故事,你认为不同的人对待诺言又怎样不同的态度?下面请同学们拿着笔快速的默读课文,可以将你的感受写在书上。

学生汇报:
预设一
学生可能会说小男孩是一个遵守诺言的好孩子。

老师可以围绕小男孩的部分进行教学,重点围绕第一个故事来分析文本。

教师顺势导出“你是从那看出来的”大部分学生可能会抓住“小男孩为了如期归还小女孩钱自己每天夜里去帮菜家推菜。

顺便抓住“狂奔、十分火急”这些词语来表现小男孩的焦急心态。

顺便将文本多元化理解,可以看出小男孩不但是一个信守承诺的好孩子,还是一个孝敬父母的好孩子。

还有的学生可能会抓住“夜里快睡觉时………两元纸币”。

因为已经到了夜里还给小女孩送钱,也表现出他遵守承诺。

老师顺便导出“通过这个自然段的哪些词语看出小男孩的钱来之不易”引导学生画出“淌、攥、哑”等词语来理解课文。

教师结合时机还可导出“小男孩为什么在夜里来送钱呢?第二天不可以吗?牵引到第1、2、3自然段分析小男孩借钱得不容易,说好保证五天归还,并且让学生明白两元钱就是小女孩两个月的零花钱以及小女孩开始的不情愿。

预设二
学生可能围绕第二个故事少年和朋友的对比展开评价。

教师顺势导出让学生读出少年的
固执却等来了如约而至的朋友,而远道而来的朋友也看到了真诚守候的少年。

在风雨中再次见证了一诺千金的行为。

而“朋友”的推脱与少年与小男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让学生读出感情,读出对少年的赞叹,读出对朋友的鄙夷。

让学生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发表自己的看法。

预设三
学生可能会抓住小男孩和朋友的对比,少年和朋友的对比突出小男孩和少年遵守诺言的行为,而朋友失信于人的行为。

如果出现这样的回答,教师要顺势导出预设一、二,所专注的重点段落和词语进行分析、理解、感悟。

五、总结升华,课外拓展
通过刚才的朗读和理解,你对一诺千金是怎样理解的呢?(生各抒己见)
那么,你能不能讲述一下发生在你身边的或者从课外书本上获得的关于一诺千金的故事?(生畅谈)
六、作业
课下小组合作以本课为蓝图,编课本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