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学课堂充满激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数学课堂充满激情
数学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是一门充满激情的艺术。“什么是激情教学?什么样的教师是激情教师?课堂的激情在哪里?”美国著名教授理查德·威伍的一篇演讲稿里面有一句极为精彩的话:“伟大的教师一定是有激情的教师。这句话让我悟出了一个道理:教师的魅力在于激情,高效的课堂需要激情。”激情是一种激昂的情绪,没有激情的课堂就显得平平淡淡,没有激情的课堂是无从谈高效的。那么,如何才能让数学课堂激情飞扬呢?
一、教师自身要富有激情。
教师的激情主要表现在良好饱满的精神状态和幽默得体的语言上。
1、精神饱满,迸发激情。
良好的精神状态是迸发激情最直接的因素,教师要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充满信心,对学生充满信心。因此,教师只有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保证自己在课堂上张驰有度、挥洒自如,才能让课堂激情飞扬,或“化废为宝”、或“点石成金”。教师对教材的内容如何处理,教学方法如何设计,教学重点如何落实,教学难点如何突破以及课堂哪个时间学生易疲倦,需要“花絮”的点缀、激情的渲染等等,都要做到心中有数。教师抑扬顿挫的语调,铿锵有力的声音,挥洒自如的举止都会对学生造成有力的感染,而学生一旦情绪高涨了,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就会随着增强。这样激情遍飞的课堂,教学效果定会事半功倍的。相反,教师精神不振无精打彩,
没能进入角色,整个课堂就会像一潭死水。这潭死水是无论如何也激活不了学生学习的激情的,其课堂效果可想而知。因此,教师要懂得调整自己的精神状态,让饱满的精神迸发饱满的激情,让饱满的激情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这份热情会帮学生打造出智慧灵动的人生!
2、语言幽默,充满激情。
课堂教学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信息传递师生沟通的过程。但作为教师,如何表达有时比表达什么更为重要。就好像一首歌儿不同的歌手演绎效果大为不同。而幽默是一种智慧,是一剂良药,是自信而充满情趣的表达。恰如其分地运用轻松幽默的表达方式,会使你与学生产生共鸣,使双方发出会心的微笑。教师故意打破课堂上的平淡氛围,布下迷阵,在一定时机,话锋一转,语惊四座,妙语道出出人意料之结果,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前苏联一位诗人说“教育者最重要的也是第一位助手就是幽默”。高超的课堂驾驭者会运用幽默增加课堂激情,缓解课堂压力,驱除学生疲劳,幽默的确是课堂激情最有味道的佐料。
二、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激情。
1、创设情境,让学生“活“起来。
在教学中,我就充分挖掘教材因素,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心动。例如:在学习概率问题时,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故事情景:请两名学生上台,一个扮演街头摆设骗局的甲,另一个扮演过客乙,其余同学做看客。甲为了招揽生意,向围观群众做宣传:“三枚硬币,
同时掷下,如果同时正面朝下或朝上,你可获得10元,否则你给我5元,来试试,看看你的运气如何。”过路人乙听了后念叨:“同时朝上或朝下,我们可获得10元,输了我只给对方5元,嘿,有门!”这时下面同学有劝阻的,也有鼓励的,更有看热闹等着瞧的。结果一连投了五次,乙赢了一次,输了四次,吓得他不敢再玩下去了,他禁不住问:“同学们,这个游戏公平吗?”有趣的情景使同学们展开热烈的讨论,然后埋头计算,很快从概率的角度认定这个游戏不公平,是骗人的把戏,也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2、调动参与,让学生“动”起来。
教学时,我总是根据教材的特点,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主动参与,动手实践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动”起来,快乐的学习数学。例如:在教学“展开与折叠”一课时,我打破以往教师在台上演示,学生在台下得出结论的做法,而是把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要求每个学生准备一个正方体和一把剪刀,鼓励学生动手操作,采用先组内展示,后派代表把组内作品展示在黑板上的方法,一下子激起了学生的兴趣,不一会儿各小组学生都在争先恐后地展示自己的作品,他们相互学习着、争论着、比较着,不时还发出热烈的掌声。更令我惊讶的是各小组代表在黑板上展示的作品竟已经分了类。我也情不自禁地鼓起了掌,为学生的主动学习的精神所鼓舞。整个学习过程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主要方式,把数学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鼓励每个学生积极参与,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组
织者。学生经过动手操作,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
3、鼓励质疑,让学生“灵”起来。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质疑是创新意识的萌芽,是创新的前奏。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教学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问题却需要学生有创造性和想象力,当学生提出一些与众不同的想法和问题时,我总是想方设法“恰到好处”地及时引导。例如在“角”一节的教学中,引进概念之后,针对其中的关键词进行分析,在学生思考之余提出问题:射线绕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形成的图形是角吗?
为什么?还有什么?学生经过热烈的讨论又提出了一些很好的问题:(1)角的两边画出的长短与角的大小有关吗?(2)在直线上取一点的图形是平角吗?(3)周角与射线有什么区别?以使学生在疑中学,在疑中解疑,质疑和解疑的良好互动,有效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有效地激活学生的思维,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4、注重探索,让学生“乐”起来。
数学知识应由学生本人在数学活动中去发现或创造出来,而不是由教师“灌”给学生。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应该是学生自身的探索、发现与创造的过程,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过程。
我经常这样告诉学生:“课堂是你的,数学课本是你的,三角板、量角器、圆规等这些学具也是你的,这节课的学习任务也是你的。
老师和同学都是你的助手,想学到更深的知识就要靠你自己。”这样,在课堂上,学生始终处于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他们经过自主探索,“再创造”了数学知识,其成功后的喜悦,定然也能激励他们再去“再创造”新的数学知识。相信,这些乐于自主探索的孩子,成功会越来越多,认识会越来越深。
总之,激情有着丰富的内涵,它能够唤醒沉睡的潜能,打开封存的记忆,激活僵化的思维,放飞囚禁的心情,师生都处在和谐愉悦的氛围中,整个课堂充满了活力,教师乐于教,学生乐于学,何乐而不为?让我们激情满怀,振臂高呼:数学课堂,让激情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