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申报范文:2351-非物质文化遗产“滩头年画”进校园理论与实践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物质文化遗产“滩头年画”进校园理论与实践研究

1、问题提出:

滩头年画是中国四大年画之一,作为中国少有的手工木版水印年画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在工业化进程对农耕文明强烈的冲击之下,传统年画市场迅速缩小,滩头年画一度濒临失传。做为文化机构的高校有责任保护和传承传统艺术,使之在高等教育中人得以保存并创新形式适应市场需求,得到良性发展。

课题界定:

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导文化遗产保护以来,文化部提出具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特色的文化生态保护区理念,可认为我们对文化遗产的认识经历了三个阶段: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整体保护的文化生态保护区。文化部提倡的生产性方式保护,不仅会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进一步资源化,还会推进保护与利用,发展关系的进一步明朗化。

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全球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浪潮中,非遗的保护已经成为国际化问题,各国对非遗的保护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中日本在这方面的成功经验较为突出,与我国不同的是保护活动几乎没有官方及地方组织介入,它以民间自发组织为依托,在日常生活中自然传承,且注重避免非物质文化遗产依托的生活环境被破坏和防止别有用心的商业投机因素的渗入,相较之下,我国的文化环境和公民意识相差甚远。

在我国,随着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组织对于世界各地非遗的抢救和保护工作开展,各政府部门和文化部门也加大了对非遗的重视程度。我国高等教育沿袭西方教育模式,现已经比较难适应现代社会和文化发展需求,在我国拥有丰富的民族资源,迫切需要中西方艺术理论和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相结合,找寻艺术教育和民族文化传承的契合点,创新本土艺术教育体系,探寻出一条传统教育模式的改革与创新,适应社会文化发展需求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之路。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教育也是现在新的发展趋向,目前我国的高校中有相当数量的教师和学生正在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方面的研究工作,如艺术教育、民族学、人类学等学科领域,不少高校在艺术教育的改革与创新方面做了有效的实验,部分高校和科研机构在教学和研究领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投入大量资金和人才后,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成果。这些高校教育的改革、创新与发展无疑成为艺术教育中非遗的活态传承的发展趋势。他们打下的基础也提供了我们成功的经验和可以借鉴的样板。

选题意义及研究价值:

针对保护与利用、持续和发展等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艺术如何进行科学的传承已经成为一个迫切需要切实探讨的课题。作为传播文化的高等教育机构,大学可充分利用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优势,以保护和传承的责任心,通过教育、科研、实践创新等,实现开发与理论创新,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和实用性人才的培养。

2、课题理论依据:

社会各界已经意识到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经过一段时间政府和民间人士的努力,滩头年画的抢救和发展工作有取得一定的成果,但对于传统艺术的保护和传承还远远不够,如何使传统艺术在得以流传的同时又能继续发扬光大。我们可以充分发挥高等教育的优势,将传统艺术引进课堂,创新研究,加大宣传,适应市场机制,使之得到活态传承。

研究目标:

结合我国高等教育的特点,以不损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性和完整性的前提下,采用切实有效的方式,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的进行教学实践系列活动,逐步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文化空间。高校作为文化机构,关于抢救和记录即将消失的民间艺术和制作技艺,应主动承担起这个不可推卸的责任,并为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有效手段,达到活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目标。

研究内容:

(1.滩头年画的现状和传承人调查:滩头年画现存的和以前的印版种类、独有的颜料和纸张、刻板和印制步骤、滩头年画继承人、滩头手工抄纸继承人的调查和研究。

(2.滩头年画的制作材料、制作技艺学习:滩头年画的造纸原料;不同色版的刻制;从制纸、刷底、刻板、经历七次印刷七次手绘,经过二十多道工序的手工木版水印年画的制作过程学习。

(3.引入高校课堂的实现方式探讨:从相关课程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理念,艺术专业的学生专业课中如从《装饰画》、《基础图案》等课程引入具体方案。

(4.结合市场需求的创新实践探索:探索滩头年画可依托的新载体或者新的表达形式,如工艺品、日用品、家具、家装壁画等方面。

研究假设:

研究前期需收集尽可能多尽可能全面的相关资料,把滩头年画的制作材料、纸张、颜料等了解透彻,学习刻版印制步骤完整过程,了解常用套色雕版的区别和作用、印制过程和手绘部分的了解等,力求把基本知识扎实的学好,才能再将滩头年画在高校内进行实验教学,进行传播和推广,同时保护和利用,保持持续的发展,追求经济价值的生产性方式,在实践中具体化。

项目组拟突破难题:如何突破民间艺术后人传承、师徒传承的限制,转换为高校教育传承,进行创新实践教育计划,在不损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性和完整性的基础上,使其融入现代社会的市场体系,活态传承。

创新之处:

通过高等教育创新非遗传承方式,将滩头年画突破以往的后人传承或师徒传承模式,转变为集传承、研究、创意、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新的民艺传承方式,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既得到保护和传承也提供其继续发展的生命力,形成现代产业。

3、研究思路:

作为培养人才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重要载体的大学应充分利用地方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优势,通过高校教育、科研平台以及探索艺术教育的新模式,实现课程的开发与理论创新,做到实用性人才培养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通过高校的支持和教育实践,将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艺术引入课堂,进行教育教学和创新实践,使之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完整性,以具有市场竞争实力的创新形态活态传承。

研究方法:

艺术教育与传统艺术教育改革的重要区别就是拓宽传统教育的模式和思路,使教育教学工作不仅仅是简单的授课,同时还上升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活动。艺术工作者需深入乡间调查,从传承方式、传承场地、传承对象等多方面理性的探讨和创新,促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能有效的活态传承;艺术工作需者深入民间,虚心向传承人求学求教,再把掌握的民间艺术技能转授给学生,可以的话如能邀请传承人亲临大学讲学,学生的眼界也会更加开阔,他们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