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淀粉加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37 595-2006)

合集下载

3416.1 流域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第1部分:南四湖东平湖流域

3416.1 流域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第1部分:南四湖东平湖流域

ICS13.060.30Z 75备案号:DB37 山东省地方标准DB 37/ 3416.1—2018部分代替DB37/ 599—2006流域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第1部分:南四湖东平湖流域Integrated wastewater discharge standard for basin Part 1: Nansi Lake and DongpingLake basin2018-09-10发布2019-03-10实施山东省环境保护厅目次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3)4 流域范围及控制区划分 (4)5 技术内容 (4)5.1 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 (4)5.2 其他要求 (9)6 污染物监测要求 (9)6.1 采样点 (9)6.2 分析方法 (10)7 达标判定 (13)8 标准实施与监督 (13)前言DB37/ 3416《流域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目前计划发布以下部分:——第1部分:南四湖东平湖流域;——第2部分:沂沭河流域;——第3部分:小清河流域;——第4部分:海河流域;——第5部分:半岛流域。

本标准为DB37/ 3416的第1部分。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DB37/ 599—2006《山东省南水北调沿线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与DB37/ 599—2006相比主要技术内容变化如下:——明确了流域范围;——调整了第二类污染物的控制因子;——加严了部分污染物的排放控制要求。

本标准由山东省环境保护厅提出。

本标准由山东省环保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省环境规划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谢刚、史会剑、李玄、苏志慧、许颖。

本标准首次发布于2006年,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流域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第1部分:南四湖东平湖流域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山东省南四湖、东平湖流域内除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和医疗机构之外的所有排污单位水污染物的排放浓度限值、监测方法以及标准的实施与监督等有关要求。

淀粉生产废水排放标准

淀粉生产废水排放标准

淀粉生产废水排放标准
淀粉生产是一种重要的工业生产过程,但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

废水排放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因此制定和执行严格的淀粉生产废水排放标准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就淀粉生产废水排放标准进行探讨和分析。

首先,淀粉生产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质和悬浮物,这些物质对水体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因此,淀粉生产废水排放标准应当对有机物质和悬浮物的浓度进行严格限制,以保护水体环境的健康。

其次,淀粉生产废水中还含有大量的氮、磷等营养物质,这些物质容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从而引发藻类大量繁殖,破坏水体生态平衡。

因此,淀粉生产废水排放标准应当对氮、磷等营养物质的含量进行限制,以防止水体富营养化的发生。

此外,淀粉生产废水中还可能含有重金属等有害物质,这些物质对水体和生物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因此,淀粉生产废水排放标准应当对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的含量进行严格控制,以保护水体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在制定淀粉生产废水排放标准时,应当充分考虑生产工艺的特点和废水处理技术的成熟度,以确保排放标准的执行可行性。

同时,应当加强对淀粉生产企业的监管和执法,确保企业严格遵守排放标准,不得超标排放废水。

总之,淀粉生产废水排放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保护水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加强对淀粉生产废水排放的监管,促使企业加强废水处理,从而减少对水环境的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

GB25461-2010淀粉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B25461-2010淀粉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B25461-2010淀粉⼯业⽔污染物排放标准5.4企业产品产量的核定,以法定报表为依据。

5.5对企业排放⽔污染物浓度的测定采⽤表4所列的⽅法标准。

表4⽔污染物浓度测定⽅法标准序号污染物项⽬⽅法标准名称⽅法标准编号1pH值⽔质pH值的测定玻璃电极法GB/T6920-19862悬浮物⽔质悬浮物的测定重量法GB/T11901-19893五⽇⽣化需氧量⽔质五⽇⽣化需氧量(BOD)的测定稀释与接种法HJ505-20095⽔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重铬酸盐法GB/T11914-19894化学需氧量⽔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快速消解分光光度法HJ/T399-2007⽔质氨氮的测定纳⽒试剂分光光度法HJ535-2009⽔质氨氮的测定⽔杨酸分光光度法HJ536-20095氨氮⽔质氨氮的测定蒸馏-中和滴定法HJ537-2009⽔质氨氮的测定⽓相分⼦吸收光谱法HJ/T195-2005⽔质总氮的测定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GB/T11894-19896总氮⽔质总氮的测定⽓相分⼦吸收光谱法HJ/T199-20057总磷⽔质总磷的测定钼酸铵分光光度法GB/T11893-19898总氰化物⽔质氰化物的测定容量法和分光光度法HJ484-20095.6企业须按照有关法律和《环境监测管理办法》的规定,对排污状况进⾏监测,并保存原始监测记录。

6实施与监督6.1本标准由县级以上⼈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负责监督实施。

6.2在任何情况下,淀粉⽣产企业均应遵守本标准的⽔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采取必要措施保证污染防治设施正常运⾏。

各级环保部门在对企业进⾏监督性检查时,可以现场即时采样或监测的结果,作为判定排污⾏为是否符合排放标准以及实施相关环境保护管理措施的依据。

在发现企业耗⽔或排⽔量有异常变化的情况下,应核定企业的实际产品产量和排⽔量,按本标准规定,换算⽔污染物基准⽔量排放浓度。

【汇编】山东省南水北调沿线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37599-2006)

【汇编】山东省南水北调沿线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37599-2006)

【汇编】山东省南水北调沿线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37 599-2006)山东省南水北调沿线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37/ 599,2006)前言本标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

为确保南水北调工程山东段水质安全,保障人体健康,维护生态平衡,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山东省环境保护条例》、《山东省水污染防治条例》的规定,结合山东省南水北调沿线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山东省环境保护局提出并负责解释。

本标准起草单位为山东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设计院、青岛理工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谢刚贾洪玉武周虎韦亚男袁佐栋李劢沈浩松本标准于2006年3月1日首次发布。

山东省南水北调沿线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1 范围本标准规定山东省境内南水北调输水干线汇水区域内69种水污染物排放限值。

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境内南水北调输水干线汇水区域内所有排污单位水污染物的排放管理、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设计、竣工验收及其投产后的排放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但因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同时,鼓励使用本标准的各方研究以及使用这些文件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3838-200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T 5750-1985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法GB/T 6920水质 PH值的测定玻璃电极法GB/T 7466 水质总铬的测定GB/T 7467 水质六价铬的测定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 GB/T 7468 水质总汞的测定GB/T 7472 水质锌的测定双硫腙分光光度法GB/T 7474 水质铜的测定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分光光度法 GB/T 7475 水质铜、锌、铅、镉的测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7478 水质铵的测定蒸馏和滴定法GB/T 7484 水质氟化物的测定离子选择电极法GB/T 7485 水质总砷的测定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GB/T 7486 水质氰化物的测定第1部分:总氰化物的测定 GB/T 7488 水质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的测定稀释与接种法 GB/T 7490 水质挥发酚的测定蒸馏后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 GB/T 7494 水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测定亚甲蓝分光光度法 GB/T 8972 水质五氯酚的测定气相色谱法GB 8978-1996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T 9803 水质五氯酚的测定藏红T分光光度法GB/T 11889-1989 水质苯胺类化合物的测定 N-(1-萘基)乙二胺偶氮分光光度法GB/T 11890-1989 水质苯系物的测定气相色谱法GB/T 11893-1989 水质总磷的测定钼酸铵分光光度法 GB/T 11895 水质苯并(α)芘的测定乙酰化滤纸层析荧光分光光度法GB/T 11898-1989 水质游离氯和总氯的测定 N,N-二乙基-1,4-苯二胺分光光度法GB/T 11901 水质悬浮物的测定重量法GB/T 11902 水质硒的测定 2,3-二氨基萘荧光法GB/T 11903 水质色度的测定GB/T 11906 水质锰的测定高碘酸钾分光光度法GB/T 11907 水质银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11910 水质镍的测定丁二酮肟分光光度法GB/T 11911-1989 水质铁、锰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11912 水质镍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11914 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重铬酸盐法GB 12997-1991 水质采样方案设计技术规定GB 12998-1991 水质采样技术指导GB 12999-91 水质采样样品的保存和管理技术规定 GB/T 13192-1991 水质有机磷农药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GB/T 13193 水质总有机碳(TOC)的测定非色散红外线吸收法 GB/T 13194-1991 水质硝基苯、硝基甲苯、硝基氯苯、二硝基甲苯的测定气相色谱法GB/T 13197 水质甲醛的测定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 GB/T 14204 水质烷基汞的测定气相色谱法GB/T 15959 水质可吸附有机卤素(,,,)的测定微库仑法 GB/T 16488 水质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的测定红外光度法 GB/T 16489 水质硫化物的测定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 GB/T 17130-1997 水质挥发性卤代烃的测定顶空气相色普法 GB/T 17131-1997 水质 1,2-二氯苯、1,4-二氯苯、1,2,4-三氯苯的测定气相色谱法GB 18871-2002 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 GB 18918-2002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HJ/T 72-2001 水质邻苯二甲酸二甲(甲基二丁、二辛)酯的测定液相色谱法HJ/T 73水质丙烯腈的测定气相色谱法HJ/T 74水质氯苯的测定气相色谱法HJ/T 91-2002 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监测技术要求(试行)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污水 wastewater在生产、经营、工作和生活过程中排放的水的总称。

寿光金远东变性淀粉有限公司年产2万吨乳酸、丙交酯、聚乳酸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寿光金远东变性淀粉有限公司年产2万吨乳酸、丙交酯、聚乳酸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1.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等,本项目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寿光金远东变性淀粉有限公司委托潍坊市环境科学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承担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接受委托后,项目组立即组织人员到建设项目所在地进行了现场踏勘与实地调查,收集有关项目基础资料并制定监测计划,委托潍坊市环科院环境检测有限公司对区域环境进行了现状监测。在以上工作的基础上编制完成了《寿光金远东变性淀粉有限公司年产2万吨乳酸、丙交酯、聚乳酸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环境监测改革提高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的意见》(2017.9.21);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长效机制的若干意见》(2017.9.20);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82号,2017.10.1实施);
《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73号,2017.2.1实施);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16版)》(环境保护部令第39号公布,2016.8.1实施);
《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办法》(环境保护部令第31号公布,2015.1.1实施);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目录》(环境保护部令第44号公布,生态环境部令第1号修正);
《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5号公布,1999.10.1实施);
《关于印发《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试行)》的通知》环办[2014]34号);
《关于加强化工企业等重点污染排污单位特征污染物监测工作的通知》(环办监测函[2016]1686号);
《关于做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与排污许可制衔接相关工作的通知》(环办环评[2017]84号);

淀粉废水方案

淀粉废水方案

淀粉废水方案第1篇淀粉废水处理方案一、方案背景随着我国淀粉产业的快速发展,淀粉废水处理问题日益凸显。

淀粉废水具有高COD、高BOD、高SS以及高色度等特点,若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将严重污染环境。

为响应国家环保政策,确保企业可持续发展,本方案针对淀粉废水处理提出一套合法合规的处理方案。

二、方案目标1. 淀粉废水经处理后,满足《淀粉废水排放标准》(GB 26748-2011)中的一级A标准。

2. 节约水资源,实现废水的循环利用。

3. 减少污染物排放,降低企业环保风险。

三、工艺流程1. 预处理(1)采用格栅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和漂浮物。

(2)采用调节池调节水质、水量,保证后续处理系统的稳定运行。

2. 生物处理(1)采用厌氧生物处理技术,利用厌氧微生物将废水中的有机物转化为甲烷和二氧化碳,降低COD。

(2)采用好氧生物处理技术,利用好氧微生物将废水中的有机物氧化分解,进一步降低COD和BOD。

3. 深度处理(1)采用絮凝沉淀技术,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

(2)采用活性炭吸附技术,去除废水中的色度和有机污染物。

(3)采用反渗透技术,实现废水的脱盐和回用。

四、关键技术及措施1. 厌氧生物处理技术(1)采用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反应器,提高废水处理效果。

(2)选用耐冲击负荷、抗毒性强的厌氧微生物,保证系统稳定运行。

2. 好氧生物处理技术(1)采用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实现同步脱氮除磷。

(2)采用生物膜法,提高微生物的附着面积,增强生物降解能力。

3. 深度处理技术(1)选用高效絮凝剂,提高絮凝沉淀效果。

(2)采用活性炭吸附技术,确保废水色度达标。

(3)采用反渗透技术,实现废水的脱盐和回用。

五、运行与维护1. 严格遵循操作规程,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 定期检查设备,发现问题及时维修。

3. 监测水质指标,调整工艺参数,保证处理效果。

4. 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应对突发情况。

六、环保与经济1. 废水处理达标后,实现循环利用,降低企业用水成本。

山东省南水北调沿线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37 599-2006)

山东省南水北调沿线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37 599-2006)

前言本标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

为确保南水北调工程山东段水质安全,保障人体健康,维护生态平衡,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山东省环境保护条例》、《山东省水污染防治条例》的规定,结合山东省南水北调沿线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山东省环境保护局提出并负责解释。

本标准起草单位为山东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设计院、青岛理工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谢刚贾洪玉武周虎韦亚男袁佐栋李劢沈浩松本标准于2006年3月1日首次发布。

山东省南水北调沿线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1 范围本标准规定山东省境内南水北调输水干线汇水区域内69种水污染物排放限值。

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境内南水北调输水干线汇水区域内所有排污单位水污染物的排放管理、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设计、竣工验收及其投产后的排放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但因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同时,鼓励使用本标准的各方研究以及使用这些文件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3838-200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T 5750-1985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法GB/T 6920水质 PH值的测定玻璃电极法GB/T 7466 水质总铬的测定GB/T 7467 水质六价铬的测定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GB/T 7468 水质总汞的测定GB/T 7472 水质锌的测定双硫腙分光光度法GB/T 7474 水质铜的测定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分光光度法GB/T 7475 水质铜、锌、铅、镉的测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 7478 水质铵的测定蒸馏和滴定法GB/T 7484 水质氟化物的测定离子选择电极法GB/T 7485 水质总砷的测定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GB/T 7486 水质氰化物的测定第1部分:总氰化物的测定GB/T 7488 水质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的测定稀释与接种法GB/T 7490 水质挥发酚的测定蒸馏后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GB/T 7494 水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测定亚甲蓝分光光度法GB/T 8972 水质五氯酚的测定气相色谱法GB 8978-1996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T 9803 水质五氯酚的测定藏红T分光光度法GB/T 11889-1989 水质苯胺类化合物的测定 N-(1-萘基)乙二胺偶氮分光光度法GB/T 11890-1989 水质苯系物的测定气相色谱法GB/T 11893-1989 水质总磷的测定钼酸铵分光光度法GB/T 11895 水质苯并(α)芘的测定乙酰化滤纸层析荧光分光光度法GB/T 11898-1989 水质游离氯和总氯的测定 N,N-二乙基-1,4-苯二胺分光光度法GB/T 11901 水质悬浮物的测定重量法GB/T 11902 水质硒的测定 2,3-二氨基萘荧光法GB/T 11903 水质色度的测定GB/T 11906 水质锰的测定高碘酸钾分光光度法GB/T 11907 水质银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 11910 水质镍的测定丁二酮肟分光光度法GB/T 11911-1989 水质铁、锰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 11912 水质镍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 11914 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重铬酸盐法GB 12997-1991 水质采样方案设计技术规定GB 12998-1991 水质采样技术指导GB 12999-91 水质采样样品的保存和管理技术规定GB/T 13192-1991 水质有机磷农药的测定气相色谱法GB/T 13193 水质总有机碳(TOC)的测定非色散红外线吸收法GB/T 13194-1991 水质硝基苯、硝基甲苯、硝基氯苯、二硝基甲苯的测定气相色谱法GB/T 13197 水质甲醛的测定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GB/T 14204 水质烷基汞的测定气相色谱法GB/T 15959 水质可吸附有机卤素(AOX)的测定微库仑法GB/T 16488 水质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的测定红外光度法GB/T 16489 水质硫化物的测定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GB/T 17130-1997 水质挥发性卤代烃的测定顶空气相色普法GB/T 17131-1997 水质 1,2-二氯苯、1,4-二氯苯、1,2,4-三氯苯的测定气相色谱法GB 18871-2002 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 18918-2002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HJ/T 72-2001 水质邻苯二甲酸二甲(甲基二丁、二辛)酯的测定液相色谱法HJ/T 73水质丙烯腈的测定气相色谱法HJ/T 74水质氯苯的测定气相色谱法HJ/T 91-2002 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监测技术要求(试行)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污水 wastewater在生产、经营、工作和生活过程中排放的水的总称。

2006年标准

2006年标准

2006年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全文(1)2006年国家标准全文目录,联系QQ:282687072 目录下载:AQ 1018-2006 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方法.pdfAQ 1020-2006 煤矿井下粉尘综合防治技术规范.pdfAQ 1021-2006煤矿采掘工作面高压喷雾降尘技术规范.pdfAQ 1022-2006 煤矿用袋式除尘器.pdfAQ 1023-2006 煤矿井下低压供电系统及装备通用安全技术要求.pdfAQ 1024-2006煤与瓦斯突出矿井鉴定规范.pdfAQ 1025-2006矿井瓦斯等级鉴定规范.pdfAQ 1026-2006 煤矿瓦斯抽采基本指标非扫描版.pdfAQ 1027-2006 煤矿瓦斯抽放规范.pdfAQ 1028-2006煤矿井工开采通风技术条件.pdfAQ 2007.1-2006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导则.pdfAQ 2007.1-2006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导则.pdfAQ 2007.2-2006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地下矿山实施指南.pdfAQ 2007.3-2006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露天矿山实施指南.pdfAQ 2007.4-2006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尾矿库实施指南.pdfAQ 2007.5-2006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小型露天采石场实施指南.pdfAQ 2008-2006 金属非金属矿山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培训大纲.pdfAQ 2009-2006 金属非金属矿山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考核标准.pdfAQ 2010-2006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培训大纲.pdfAQ 2010-2006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培训大纲.pdfAQ 2011-2006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考核标准.pdfAQ 6201-2006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要求.pdfAQ 6202-2006 煤矿甲烷检测用载体催化元件.pdfAQ 6203-2006 煤矿用低浓度载体催化式甲烷传感器.pdfAQ 6204-2006 瓦斯抽放用热导式高浓度甲烷传感器.pdfAQ 6205-2006 煤矿用电化学式一氧化碳传感器.pdfAQ 6206-2006 煤矿用高低浓度甲烷传感器.pdfAQ/T 1019-2006 煤层自然发火标志气体色谱分析及指标优选方法.pdfAQ/T 3005-2006 石油化工建设项目管理方安全管理实施导则.pdfAQ/T 9001-2006 安全社区建设基本要求.pdfAQ/T 9002-2006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pdfBB/T 0031-2006(GB 10456-1989)电化铝烫印箔.pdfBB/T 0034-2006(GB 14803-1993) 包装容器扭断式铝防盗瓶盖.pdfBB/T 0037-2006(gb 16741-1997) 双面涂覆聚氯乙烯阻燃防水布、篷布.pdfBB/T 0039-2006(GB/T 18893-2002).pdfCECS 194-2006 聚苯模板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pdfCECS 195-2006 聚合物水泥、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应用技术规程.pdfCECS 196-2006 建筑室内防水工程技术规程含条文说明.pdfCECS 197-2006 孔内深层强夯法技术规程.pdfCECS 198-2006 空调用无规共聚聚丙烯(PP-R)塑铝稳态复合管管道工程技术规程.pdfCECS 199-2006 聚乙烯丙纶卷材复合防水工程技术规程.pdfCECS 201-2006 植物纤维石膏渣空心砌块应用技术规程.pdfCECS 202-2006 轻骨料混凝土桥梁技术规程.pdfCECS 203-2006 自密实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pdfCECS 204-2006 红外热像法检测建筑外墙饰面层粘结缺陷技术规程.pdf CECS 205-2006 给水内衬不锈钢复合钢管管道工程技术规程.pdf CECS 206-2006 钢外护管真空复合保温预制直埋管道技术规程.pdf CECS 207-2006 高性能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pdfCECS 208-2006 泳池用聚氯乙烯膜片应用技术规程.pdfCECS 209-2006 曝气生物流化池设计规程.pdfCECS 211-2006 自动门应用技术规程.pdfCECS 212-2006 预应力钢结构技术规程.pdfCECS 213-2006 旋转型喷头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技术规程.pdfCECS 31-2006 钢制电缆桥架工程设计规范.pdfCECS 80-2006 塔桅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pdfCJJ 109-2006 生物垃圾转运站运行维护技术规程.pdfCJJ 110-2006 管道直饮水系统技术规程.pdfCJJ 36-2006 城镇道路养护技术规范.pdfCJJ 45-2006《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pdfCJJ 47-2006 生活垃圾转运站技术规范.pdfCJJ 51-2006 城镇燃气设施运行、维护和抢修安全技术规程.pdfCJJ/T 108-2006 城市道路除雪作业技术规程.pdfCJ/T 166-2006 建设事业集成电路(IC)卡应用技术.pdfCJ/T 189-2006 钢丝网骨架塑料(聚乙烯)复合管.pdfCJ/T 220-2006 动物观赏导向标志用图形符号.pdfcj/T 222-2006 家用燃气燃烧器具合格评定程序及检验规则.pdfCJ/T 223-2006 合金镀层(HA)钢管及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pdf CJ/T 224-2006 电子远传水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pdfCJ/T 225-2006 埋地排水用钢带增强聚乙烯(PE)螺旋波纹管.pdfCJ/T 227-2006 垃圾生化处理机.pdfCJ/T 228-2006 燃气采暖热水炉.pdfCJ/T 229-2006 城市客车发光二极管显示屏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pdf CJ/T 230-2006 城市客车缓动器制动性能要求与试验方法.pdfCJ/T 231-2006 排水用硬聚氯乙烯(PVC-U)玻璃微珠复合管材.pdfCJ/T 232-2006 薄壁不锈钢内插卡压式管材及管件.pdfCJ/T 233-2006 建筑小区排水用塑料检查井.pdfCJ/T 234-2006 垃圾填埋场用高密度聚乙烯土工膜.pdfCJ/T 235-2006 立式长轴泵.pdfCJ/T 236-2006 城市轨道交通站台屏蔽门.pdfCJ/T 237-2006 钢塑复合压力管用双热熔管件.pdfCJ/T 238-2006 耐热聚乙烯(PF-R/T)塑铝稳态复合管.pdfCNAS-CL01-2006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pdfCNAS-CL05-2006 实验室生物安全认可准则.pdfCNAS-CL13-2006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在汽车和摩托车检测领域的应用说明.pdf CNAS-CL19-2006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在金属材料检测领域的应用说明.pdf CNAS-CL25-2006 实验室认可准则在校准实验室的应用说明.pdfCY/T 39-2006 图书流通信息交换规则.pdfDB 11-Z 352-2006 奥运会食品安全执行标准和适用原则.pdfDB 31-359-2006 足浴服务卫生要求.pdfDB 33/T 611-2006 水产品中氰化物残留量的测定.pdfDB 37-595-2006 淀粉加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pdfDB 37-596-2006 医疗污染物排放标准.pdfDB 37-597-2006 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pdfDB 37-/T-594-2006 旅游餐馆星级的划分与评定.pdfDB 44-304-2006 马坝油粘米.pdfDB 45-319-2006 米粉质量安全要求.pdfDB 45-320-2006 豆腐类腐竹质量安全要求.pdfDB 51-/T389-2006火锅调料(底料)技术要求.pdfDB33 318.5-2006 无公害志棠白莲第5部分:质量安全要求.pdfDB33 333.3-2006 无公害竹笋第3部分质量安全要求.pdfDB33 602.3-2006 无公害鲜食甜玉米第3部分:质量安全要求.pdfDB33-318.2-2006无公害志棠白莲第2部分种藕.pdfDB33-333.3-2006无公害竹笋第3部分质量安全要求.pdfDB33-340.3-2006无公害香榧第3部分质量安全要求.pdfDB33-373.3-2006无公害青梅第3部分:质量安全要求.pdfDB33-439-2006藕粉.pdfDB33-591-2006放养鸡兽医防疫规范.pdfDB33-597.3-2006无公害双齿围沙蚕第3部分:质量要求.pdfDB33-604-2006地理标志产品乌牛早茶.pdfDB33-605.1-2006无公害江山白菇第1部分菌种.pdfDB33-605.3-2006无公害江山白菇第3部分.pdfDB33/T 265.3-2006 无公害苍南四季柚第3部分:主要病虫害防治.pdfDB33/T 602.1-2006 无公害鲜食甜玉米第1部分:产地环境条件.pdfDB33/T 613.1-2006 无公害中药材吴茱萸第1部分:产地环境.pdfDB33/T267-2006松材线虫病综合治理技术规程.pdfDB33/T318.1-2006无公害志棠白莲第1部分产地环境.pdfDB33/T318.3-2006无公害志棠白莲第3部分良种繁育.pdfDB33/T333.1-2006无公害竹笋第1部分产地环境要求.pdfDB33/T333.2-2006无公害竹笋第2部分生产技术规程.pdfDB33/T340.1-2006无公害香榧第1部分:产地环境条件.pdfDB33/T340.2-2006无公害香榧第2部分:生产技术准则.pdfDB33/T373.1-2006无公害青梅第1部分:产地环境要求.pdfDB33/T373.2-2006无公害青梅第2部分:生产技术规程.pdfDB33/T596-2006钱塘江海塘工程维修养护技术规程.pdfDB33/T597.1-2006无公害双齿围沙蚕第1部分人工育苗技术规范.pdfDB33/T597.2-2006无公害双齿围沙蚕第2部分养殖技术规范.pdfDB33/T598-2006水产品中孔雀石绿及其代谢物残留量的测定——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pdfDB33/T600-2006蔬菜、水果中吡虫啉残留量测定方法.pdfDB33/T601-2006蜂产品中氟胺氰菊酯残留量测定方法.pdfDB33/T602.2-2006无公害鲜食甜玉米第2部分生产技术规程.pdfDB33/T603-2006聚乙烯框架浮式深水网箱.pdfDB33/T605.2-2006无公害江山白菇第2部分栽培技术条件.pdfDB33/T608.1-2006机动车维修业开业条件第1部分汽车整车维修企业.pdfDB33/T608.2-2006机动车维修业开业条件第2部分汽车专项维修业户.pdfDB33/T608.3-2006机动车维修业开业条件第3部分汽车快修业户.pdfDB33/T608.4-2006机动车维修业开业条件第4部分摩托车维修业户.pdfDB37/T 594-2006 旅游餐馆星级的划分与评定.pdfDB44/T 298-2006 豆瓣菜(西洋菜).pdfDB44/T 299-2006 大叶种绿茶.pdfDB44/T 300-2006 英德红茶.pdfDB44/T 301-2006 马坝油粘栽培技术规程.pdfDB44/T 302-2006 橘红生产技术规程.pdfDB44/T 303-2006 年桔生产技术规程.pdfDB51/T 394-2006 半固态复合调味料技术要求.pdfDB51/T 395-2006 酸菜鱼调料技术要求.pdfDB51/T 396-2006 川式泡菜技术要求.pdfDB51/T 397-2006 川式甜面酱技术要求.pdfDBJ 11-602-2006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pdfDB/T 16-2006地震台站建设规范.测震台站.pdfDB/T 17-2006地震台站建设规范.强震动台站.pdfDB/T 18.1-2006地震台站建改规范.地电台站.第1部分:地电阻率台站.pdfDB/T 18.2-2006地震台站建设规范.地电台站.第2部分:地电场台站.pdfDB/T 19-2006地震台站建设规范.全球定位系统连续观测台站.pdfDB/T 20.1-2006地震台站建设规范.地下流体台站.第1部分:水位和水温台站.pdfDB/T 20.2-2006地震台站建设规范.地下流体台站.第2部分:气氡和气汞台站.pdfDGJ08-55-2006 城市居住地区和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设置标准.pdfDGJ08-70-2006 建筑物、构筑物拆除规程.pdfDGJ08-7-2006 建筑工程交通设计及停车库(场)设置标准.pdfDG/TJ08-502-2006 商品砂浆生产与应用技术规程.pdfDL 5334-2006 电力工程勘测安全技术规程.pdfDL 999-2006 电站用2.25Cr-1Mo钢球化评级标准有防复印标.pdfDL/T 1000.1-2006 标称电压高于1000V架空线路绝缘子使用导则第1部分交流系统用瓷或玻璃绝缘子.pdfDL/T 1000.2-2006 标称电压高于1000V架空线路绝缘子使用导则第2部分直流系统用瓷或玻璃绝缘子.pdfDL/T 1001-2006 复合绝缘高压穿墙套管技术条件.pdfDL/T 1002-2006微量溶解氧仪标定方法--标准气体标定法.pdfDL/T 1003-2006 水轮发电机组推力轴承润滑参数测量方法.pdfDL/T 1004-2006 质量、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整合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pdf DL/T 1005-2006高温单辊碎渣机.pdfDL/T 1006-2006 架空输电线路巡检系统.pdfDL/T 1006-2006 架空输电线路巡检系统送审稿.pdfDL/T 1007-2006 架空输电线路带电安装导则及作业工具设备.pdfDL/T 1008-2006 电力市场运营系统功能规范和技术要求.pdfDL/T 1009-2006 水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运行及维护规程.pdfDL/T 1010.1-2006 高压静止无功补偿装置.pdfDL/T 1010.2-2006 高压静止无功补偿装置第二部分晶闸管阀的试验.pdfDL/T 1010.3-2006 高压静止无功补偿装置第三部分控制系统.pdfDL/T 1010.4-2006 高压静止无功补偿装置第四部分现场试验.pdfDL/T 1010.5-2006 高压静止无功补偿装置第五部分水冷却装置.pdfDL/T 1011-2006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整定计算数据交换格式规范.pdfDL/T 1012-2006 非扫描版火力发电厂汽轮机监视和保护系统验收测试规程.pdf DL/T 1013-2006 大中型水轮发电机微机励磁调节器试验和调整导则.pdfDL/T 1015-2006 现场直流和交流耐压试验电压测量系统的使用导则.pdfDL/T 1016-2006 电容式引张线仪.pdfDL/T 1017-2006 电容式位移计.pdfDL/T 1018-2006 电容式测缝计.pdfDL/T 1019-2006 电容式垂线坐标仪.pdfDL/T 1020-2006 电容式静力水准仪.pdfDL/T 1021-2006 电容式量水堰水位计非扫描版.pdfDL/T 1022-2006 火电机组仿真机技术规范.pdfDL/T 1023-2006 变电站仿真机技术规范.pdfDL/T 1024-2006 水电仿真机技术规范.pdfDL/T 1025-2006 核电厂金属技术监督规程.pdfDL/T 1027-2006 工业冷却塔测试规程.pdfDL/T 1028-2006 电能质量测试分析仪检定规程.pdfDL/T 1030-2006 煤的工业分析自动仪器法.pdfDL/T 1031-2006 运行中发电机用油质量标准.pdfDL/T 1032-2006 电气设备用六氟化硫(SF6)气体取样方法.pdfDL/T 1033.10-2006 电力行业词汇第10部分:电力设备.pdfDL/T 1033.11-2006 电力行业词汇第11部分:事故、保护、安全和可靠性.pdf DL/T 1033.1-2006 电力行业词汇第1部分:动力工程.pdfDL/T 1033.12-2006 电力行业词汇第12部分电力市场.pdfDL/T 1033.2-2006 电力行业词汇第2部分电力系统.pdfDL/T 1033.3-2006 电力行业词汇第3部分:发电厂、水力发电.pdfDL/T 1033.4-2006 电力行业词汇第4部分:火力发电.pdfDL/T 1033.5-2006 电力行业词汇第5部分:核能发电.pdfDL/T 1033.6-2006 电力行业词汇第6部分:新能源发电.pdfDL/T 1033.7-2006 电力行业词汇第7部分:输电系统.pdfDL/T 1033.8-2006 电力行业词汇第8部分:供电和用电.pdfDL/T 1033.9-2006 电力行业词汇第9部分:电网调度.pdfDL/T 1034-2006 135MW级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导则.pdfdl/T 1035.1-2006 循环流化床锅炉检修导则第1部分总则.pdfDL/T 1035.2-2006 循环流化床锅炉检修导则第2部分锅炉本体检修.pdfDL/T 1035.3-2006 循环流化床锅炉检修导则第3部分给煤及烟风系统检修.pdfDL/T 1035.4-2006 循环流化床锅炉检修导则第4部分排渣系统检修.pdfDL/T 1035.5-2006 循环流化床锅炉检修导则第5部分耐火防磨层检修.pdfDL/T 1035.6-2006 循环流化床锅炉检修导则第6部分飞灰再循环、补料及石灰石系统检修.pdfDL/T 1036-2006 变电设备巡检系统.pdfDL/T 246-2006 化学监督导则.pdfDL/T 413-2006 定额电压35kV(Um=40.5kV)及以下电力电缆热缩式附件技术条件.pdfDL/T 417-2006 电力设备局部放电现场测量导则.pdfDL/T 439-2006 火力发电厂高温紧固件技术导则.pdfDL/T 463-2006 带电作业用绝缘子卡具.pdfDL/T 474.1-2006 现场绝缘试验实施导则绝缘电阻、吸收比和极化指数试验.pdfDL/T 474.2-2006 现场绝缘试验实施导则直流高电压试验.pdfDL/T 474.3-2006 场绝缘试验实施导则介质损耗因数/Tgδ试验.pdfDL/T 474.4-2006 现场绝缘试验实施导则交流耐压试验.pdfDL/T 474.5-2006 现场绝缘试验实施导则避雷器试验.pdfDL/T 474.5-2006 现场绝缘试验实施导则第5部分:避雷器试验.pdfDL/T 475-2006接地装置特性参数测量导则.pdfDL/T 489-2006 大中型水轮发电机静止整流励磁系统及装置试验规程.pdfDL/T 502.10-2006 火力发电厂水汽分析方法第十部分:铝的测定(铝试剂分光光度法).pdfDL/T 502.11-2006 火力发电厂水汽分析方法第十一部分:硫酸盐的测定(分光光度法).pdfDL/T 502.1-2006 火力发电厂水汽分析方法第一部分:总则.pdfDL/T 502.12-2006 火力发电厂水汽分析方法第十二部分:硫酸盐的测定(容量法).pdfDL/T 502.13-2006 火力发电厂水汽分析方法第十三部分:磷酸盐的测定(分光DL/T 502.14-2006火力发电厂水汽分析方法第十四部分:铜的测定(双环已酮草酰酸二腙分光光度法).pdfDL/T 502.15-2006 火力发电厂水气分析方法第十五部分:氨的测定(容量法).pdfDL/T 502.16-2006 火力发电厂水气分析方法第十六部分:氨的测定(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pdfDL/T 502.17-2006 火力发电厂水汽分析方法第十七部分:联氨的测定(直接法).pdfDL/T 502.18-2006 火力发电厂水汽分析方法第十八部分:联氨的测定(直接法).pdfDL/T 502.19-2006 火力发电厂水汽分析方法第十九部分:氧的测定(靛篮二磺酸钠葡萄糖比色法).pdfDL/T 502.20-2006 火力发电厂水汽分析方法第二十部分:氧的测定(靛蓝二磺酸钠比色法).pdfDL/T 502.21-2006 火力发电厂水汽分析方法第二十一部分:残余氯的测定(比色法).pdfDL/T 502.2-2006 火力发电厂水汽分析方法第二部分:水汽样品的采集.pdf DL/T 502.22-2006 火力发电厂水汽分析方法第二十二部分:化学耗氧量的测定(高锰酸钾法).pdfDL/T 502.23-2006 火力发电厂水汽分析方法第二十三部分:化学耗氧量的测定(重铬酸钾法).pdfDL/T 502.24-2006 火力发电厂水汽分析方法第二十四部分:硫酸铝凝聚剂量的测定.pdfDL/T 502.25-2006 火力发电厂水汽分析方法第二十五部分:铁的测定(磺基水杨酸分光光度法).pdfDL/T 502.26-2006 火力发电厂水汽分析方法测定第二十六部分:亚铁的测定(邻菲啰啉分光光度法).pdfDL/T 502.27-2006 火力发电厂水汽分析方法第二十七部分:悬浮状铁的组分分析.pdfDL/T 502.28-2006 火力发电厂水汽分析方法第二十八部分:有机物的测定(紫DL/T 502.29-2006 火力发电厂水汽分析方法氢电导率的测定.pdfDL/T 502.30-2006 火力发电厂水汽分析方法第三十部分:硝酸盐的测定(水杨酸分光光度法).pdfDL/T 502.31-2006 火力发电厂水汽分析方法第三十一部分:安定性指数的测定.pdfDL/T 502.3-2006 火力发电厂水汽分析方法第三部分:全硅的测定(氢氟酸转化分光光度法).pdfDL/T 502.32-2006 火力发电厂水汽分析方法第三十二部分:钙的测定(容量法).pdfDL/T 502.4-2006 火力发电厂水汽分析方法第四部分:氯化物的测定(电极法).pdfDL/T 502.5-2006 火力发电厂水汽分析方法第五部分:酸度的测定.pdfDL/T 502.6-2006 火力发电厂水汽分析方法第六部分:总碳酸盐的测定.pdf DL/T 502.7-2006 火力发电厂水汽分析第七部分:游离二氧化碳的测定(直接法).pdfDL/T 502.8-2006 火力发电厂水汽分析第八部分:游离二氧化碳的测定(固定法).pdfDL/T 502.9-2006 火力发电厂水汽分析第九部分:铝的测定(邻苯二酚紫分光光度法).pdfDL/T 5033-2006 输电线路对电信线路危险和干扰影响防护设计规程.pdfDL/T 5034-2006 电力工程水文地质勘测技术教程.pdfDL/T 5040-2006 输电线路对无线电台影响防护设计规程.pdfDL/T 5045-2006 火力发电厂灰渣筑坝设计规范.pdfDL/T 5046-2006 火力发电厂废水治理设计技术规程.pdfDL/T 5049-2006 架空送电线路大跨越工程勘测技术规程.pdfDL/T 5068-2006 火力发电厂化学设计技术规程.pdfDL/T 5074-2006 火力发电厂岩土工程勘测技术规程.pdfDL/T 516-2006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运行管理规程.pdfDL/T 5335-2006 水电水利工程区域构造稳定性勘察技术规程.pdfDL/T 5336-2006 水电水利工程水库区工程地质勘察技术规程.pdfDL/T 5337-2006 水电水利工程边坡工程地质勘察技术规程.pdfDL/T 5338-2006 水电水利工程喀斯特工程地质勘察技术规程.pdfDL/T 5339-2006 火力发电厂水工设计规范.pdfDL/T 5340-2006 直流输电线路对电信线路危险影响防护设计技术规定.pdfDL/T 5342-2006 750kV架空送电线路铁塔组立施工工艺导则.pdfDL/T 5343-2006 750 kV架空送电线路张力架线施工工艺导则.pdfDL/T 5344-2006 电力光纤通信工程验收规范.pdfDL/T 5345-2006 梯级水电厂集中监控工程设计规范.pdfDL/T 5349-2006 水电水利工程水力机械制图标准.pdfDL/T 5350-2006 水电水利工程电气制图标准.pdfDL/T 5351-2006 水电水利工程地质制图标准.pdfDL/T 5352-2006 高压配电装置设计技术规程.pdfDL/T 5352-2006 高压配电装置设计技术规程.pdfDL/T 5353-2006 水电水利工程边坡设计规范.pdfDL/T 5362-2006 水工沥青混凝土试验规程.pdfDL/T 5364-2006 电力调度数据网络工程初步设计内容深度规定.pdfDL/T 5365-2006 电力数据通信网络工程初步设计内容深度规定.pdfDL/T 5366-2006火力发电厂汽水管道应力计算技术规程.pdfDL/T 538-2006 高压带电显示装置.pdfDL/T 583-2006 大中型水轮发电机静止整流励磁系统及装置技术条件.pdfDL/T 593-2006 高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的的共用技术要求.pdfDL/T 603-2006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运行及维护规程.pdfDL/T 606.3-2006 火力发电厂能量平衡导则第3部分:热平衡.pdfDL/T 616-2006 火力发电厂汽水管道与支吊架维修调导则.pdfDL/T 636-2006 带电作业用脚踏车500kV四分裂导线飞车.pdfDL/T 646-2006输变电钢管结构制造技术条件.pdfDL/T 648-2006 输变电钢管结构制造技术条件.pdfDL/T 655-2006 火力发电厂锅炉炉膛安全监控系统验收测试规程.pdfDL/T 656-2006 火力发电厂汽轮机控制系统验收测试规程.pdfDL/T 657-2006火力发电厂模拟量控制系统验收测试规程.pdfDL/T 658-2006火力发电厂开关量控制系统验收测试规程.pdfDL/T 659-2006 火力发电厂分散控制系统验收测试规程.pdfDL/T 790.4511-2006 采用配电线载波的配电自动化第4-511部分:数据通信协议系统管理CIASE协议.pdfDL/T 790.4512-2006 称:采用配电线载波的配电自动化第4-512部分:数据通信协议系统管理采用DL/T790.51协议集的系统管理信息库.pdfDL/T 860.10-2006 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第10部分:一致性测试.pdfDL/T 860.5-2006 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第5部分:功能的通信要求和装置模型.pdfDL/T 860.71-2006 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第7-1部分:变电站和馈线设备的基本通信结构原理和模型.pdfDL/T 860.74-2006 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第7-4部分:变电站和馈线设备基本通信结构兼容逻辑节点类和数据类.pdfDL/T 860.81-2006 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第8-1部分:特定通信服务映射(SCSM对MM(ISO 9506-1和ISO 9506-2及SISOIEC 8802-3的映射.pdfDL/T 860.91-2006 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pdfDL/T 860.92-2006 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第9-2部分:特定通信服务映射(SCSM)映射到ISOIE.pdfDL/T 991-2006 电力设备金属光谱分析技术导则.pdfDL/T 992-2006 冲击电压测量实施细则.pdfDL/T 993-2006 电力系统失步解列装置通用技术条件.pdfdl/T 994-2006 火电厂风机水泵用高城郭变频器.pdfDL/T 995-2006 继电保护和电网安全自动装置检验规程有标.pdfDL/T 996-2006 火力发电厂汽轮机电液控制系统技术条件.pdfDL/T 997-2006 火电厂石灰石-石膏去湿法脱硫废水水质控制指标.pdfDL/T 998-2006 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装置性能验收试验规范.pdfDL/T 999-2006 电站用2.25CR-1MO钢球化评级标准.pdfDLZ 860.2-2006 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第2部分:术语.pdfDLZ 890.401-2006 IEC 61970-401 /TS:2005-能量管理系统应用程序接口(EMS-API)第401部分:组件接口规范(CIS).pdfEJ/T 1004-2006 核工业质量计划编制指南.pdfEJ/T 1198-2006 核电厂安全重要功能电气联锁的设计和实施.pdfEJ/T 1200-2006 生产堆退役设计安全准则.pdfEJ/T 1201-2006 核燃料后处理厂退役设计安全准则.pdfEJ/T 1203-2006 核设施退役实施中辐射防护大纲要求.pdfEJ/T 1204.1-2006 电离辐射测量控测限和判断阈的确定第1部分忽略样品处理影响的计数测量.pdfEJ/T 1204.2-2006 电离辐射测量控测限和判断阈的确定第2部分考虑样品处理影响的计数测量.pdfEJ/T 1204.3-2006 电离辐射测量控测限和判断阈的确定第3部分忽略样品处理影响的高分辨率γ能谱法计数测量.pdfEJ/T 1204.4-2006 电离辐射测量控测限和判断阈的确定第4部分忽略样品处理影响的线性标度模拟率表测量.pdfEJ/T 1207-2006 核电厂运行绩效评估准则.pdfEJ/T 1208-2006 核电厂培训体系要求.pdfEJ/T 1209-2006 核电厂培训领域业绩目标和评估准则.pdfEJ/T 1210-2006 压水堆堆内构件模型流致振动试验.pdfEJ/T 1211-2006 研究堆质量保证大纲要求.pdfEJ/T 1213-2006 铀矿地质勘查成果分类等级.pdfEJ/T 1214-2006 地浸砂岩型铀矿资源储量估算指南.pdfEJ/T 1215-2006 地浸砂岩型铀矿含矿含水层编录规范.pdfEJ/T 564-2006 核电厂物项包装、运输、装卸、接收、贮存和维护要求.pdfEJ/T 574-2006 核电厂安全级控制仪表盘(屏)和机架设计与鉴定.pdfEJ/T 705-2006 核电厂安全级电缆及现场接头的型式检验.pdfEJ/T 773-2006 核工业采购控制要求.pdfEJ/T 799-2006 核电厂安全系统仪表触发整定值的确定和保持.pdfEJ/T 883-2006 压水堆核电厂乏燃料贮存设施设计规则.pdfEJ/T 886-2006 核级通风机设计通则.pdfFZ 92065-2006 不锈钢焊接式烘筒.pdfFZ/T 01097-2006 (GB/T 8686-1988)织物光泽测试方法.pdfFZ/T 01097-2006 织物光泽测试方法.pdfFZ/T 10001-2006 气流纱捻度的测定退捻加捻法.pdfFZ/T 12001-2006 气流纺棉本色纱.pdfFZ/T 12002-2006 精梳棉本色缝纫专用纱线.pdfFZ/T 12003-2006 粘胶纤维本色纱线.pdfFZ/T 12004-2006 涤粘混纺本色纱线.pdfFZ/T 12014-2006 针织用棉色纺纱.pdfFZ/T 12015-2006 精梳天然彩色棉纱线.pdfFZ/T 12016-2006 涤与棉混纺色纺纱.pdfFZ/T 12017-2006 天然彩色棉气流纺纱.pdfFZ/T 13004-2006 粘胶纤维本色布.pdfFZ/T 13006-2006 涤粘混纺本色布.pdfFZ/T 13012-2006 普梳涤与棉混纺本色布.pdfFZ/T 14004-2006 粘胶纤维印染布.pdfFZ/T 14005-2006 涤粘混纺印染布.pdfFZ/T 14010-2006 普梳涤与棉混纺印染布.pdfFZ/T 20008-2006 毛织物单位面积质量的测定.pdfFZ/T 20009-2006 毛织物尺寸变化的测定静态浸水法.pdffz/T 20011-2006 毛针织成衣扭斜角试验方法.pdfFZ/T 20016-2006 毛条、洗净毛疵点及重量试验方法.pdffz/T 20019-2006 毛机织物脱缝程度试验方法.pdfFZ/T 20023-2006 毛机织物经汔蒸后尺寸变化率的测定霍夫曼法.pdf FZ/T 22003-2006 机织雪尼尔本色线.pdfFZ/T 22004-2006 环锭纺及空芯圏圏线.pdffz/T 24002-2006 精梳毛织品.pdffz/T 24003-2006 粗梳毛织品.pdfFZ/T 24006-2006 弹性毛织品.pdffz/T 32005-2006 苎麻棉混纺本色纱线.pdfFZ/T 32009-2006 亚麻粘胶混纺本色纱.pdfFZ/T 33004-2006 亚麻色织布.pdffz/T 33006-2006 苎麻棉混纺本色布.pdfFZ/T 33011-2006 亚麻粘胶混纺本色布.pdfFZ/T 34002-2006 亚麻印染布.pdfFZ/T 34005-2006 苎麻棉混纺印染布.pdfFZ/T 42009-2006 桑蚕土丝.pdfFZ/T 43010-2006 桑蚕绢丝织物.pdfFZ/T 50012-2006 聚酯中端羧基含量的测定滴定分析法.pdfFZ/T 51002-2006 粘胶纤维用竹浆粕.pdfFZ/T 52006-2006 竹材粘胶短纤维.pdfFZ/T 54010-2006 氨纶长丝.pdfFZ/T 54011-2006 连续纺粘胶长丝.pdffz/T 61001-2006 纯毛、毛混纺毛毯.pdffz/T 61002-2006 化纤仿毛毛毯.pdffz/T 61004-2006 拉舍尔毯.pdfFZ/T 61005-2006 线毯.pdfFZ/T 61006-2006 纬编腈纶毛毯.pdfFZ/T 62003-2006 手帕.pdfFZ/T 63001-2006 涤纶本色缝纫用纱线.pdfFZ/T 70005-2006 毛纺织品伸长和回复性试验方法.pdfFZ/T 70010-2006 针织物平方米干燥重量的测定.pdfFZ/T 70011-2006 针织保暖内衣标志.pdfFZ/T 71005-2006 针织用棉本色纱.pdfFZ/T 72002-2006 毛条喂入式针织人造毛皮.pdfFZ/T 72003-2006 针织天鹅绒面料.pdfFZ/T 72005-2006 羊毛针织人造毛皮.pdfFZ/T 72006-2006 割圈法针织人造毛皮.pdfFZ/T 72007-2006 经编人造毛皮.pdfFZ/T 72008-2006 针织牛仔布.pdfFZ/T 73002-2006 针织帽.pdfFZ/T 73023-2006 抗菌针织品.pdfFZ/T 73024-2006 化纤针织内衣.pdfFZ/T 73025-2006 婴幼针织服饰.pdfFZ/T 73026-2006 针织裙套.pdfFZ/T 80003-2006 纺织品与服装缝纫型式分类和术语.pdf FZ/T 80004-2006 服装成品出厂检验规则.pdfFZ/T 80007.1-2006 使用粘合衬服装剥离强力测试方法.pdf FZ/T 80007.2-2006 使用粘合衬服装耐水洗测试方法.pdfFZ/T 80007.3-2006 使用粘合衬服装耐干洗测试方法.pdfFZ/T 80010-2006 服装人体头围测量方法与帽子尺寸代号.pdf FZ/T 81005-2006 绗缝制品.pdfFZ/T 81012-2006 围巾、披肩.pdfFZ/T 82002-2006 缝制帽.pdffz/T 90001-2006 纺织机械产品包装.pdfFZ/T 92013-2006 SL系列上罗拉轴承.pdfFZ/T 92024-2006 LZ系列下罗拉轴承.pdfFZ/T 92029-2006 梳棉机盖板骨架.pdfFZ/T 92033-2006 粗纱悬锭锭翼.pdfFZ/T 92072-2006 气动加压摇架.pdfFZ/T 93034-2006 棉纺悬锭粗纱机.pdfFZ/T 93064-2006 棉粗纱机牵引下罗拉.pdfFZ/T 94049-2006 分批整经机.pdfGA 13-2006 悬挂式气体灭火装置.pdfGA 166-2006 防盗保险箱.pdfGA 261-2006 消防员个人防护装备配备标准.pdfGA 329.3-2006 全国道路交通管理信息数据库规范第3部分:交通违法管理信息数据规范.pdfGA 408.10-2006 道路交通违法管理信息代码第10部分交通违法缴款方式代码.pdfGA 408.1-2006 道路交通违法管理信息代码第l部分:交通违法行为分类与代码.pdfGA 408.2-2006 道路交通违法管理信息代码第2部分:交通违法编号.pdfGA 408.3-2006 道路交通违法管理信息代码第3部分:交通违法地点编码规则.pdfGA 408.4-2006 标准名称:道路交通违法管理信息代码第4部分:交通违法处罚种类代码.pdfGA 408.5-2006 道路交通违法管理信息代码第5部分:强制措施代码.pdfGA 408.6-2006 道路交通违法管理信息代码第6部分扣留物品代码.pdfGA 408.7-2006 道路交通违法管理信息代码第7部分收缴物品代码.pdfGA 408.8-2006 道路交通违法管理信息代码第8部分驾驶证吊销原因代码.pdf GA 408.9-2006 道路交通违法管理信息代码第9部分文书类别代码.pdfGA 595-2006 公安奖章.pdfGA 596-2006 公安奖励证书.pdfGA 602-2006 干粉灭火装置.pdfGA 603-2006 防火卷帘用卷门机.pdfGA 609-2006 互联网信息服务系统安全保护技术措施信息代码.pdfGA 610-2006 互联网信息服务系统安全保护技术措施数据格式.pdfGA 611-2006 互联网信息服务系统安全保护技术措施技术要求.pdfGA 612-2006 互联网信息服务系统安全保护技术措施通讯标准.pdfGA 614-2006 警用防割手套.pdfGA 621-2006 消防员个人防护装备配备标准.pdfGA 622-2006消防特勤队(站)装备配备标准.pdfga 630-2006 消防腰斧.pdfga 631-2006 消防救生气垫.pdfGA 632-2006 正压式消防氧气呼吸器.pdfGA 633-2006 消防员抢险救援防护服装.pdfga 634-2006 消防员隔热防护服.pdfGA 648-2006 交通技术监控信息数据规范.pdfGA 649-2006 机动车注册登记技术参数二维条码技术规范.pdfGA 653-2006 重大火灾隐患判定方法.pdfGA 654-2006 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管理.pdfGA 655-2006 人毛发ABO血型检测解离法.pdf。

红薯淀粉废水处理工程方案

红薯淀粉废水处理工程方案

甘薯淀粉厂废水资源化处理工程方案(修改讨论稿)目录1.项目概述 (3)1.1项目背景 (3)1.2研究与应用现状 (3)2.设计依据 (6)3.设计原则 (7)4.工艺比选 (7)5.工程方案 (9)5.1工艺设计 (10)5.2主要设备和构筑物一览表 (12)5.3总体布置 (14)5.4建设周期 (14)6.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14)6.1预算汇总 (14)6.2土建预算 (15)6.3设备预算 (15)6.4运行费用 (16)6.5资金筹措 (17)7.工程效益 (17)7.1社会效益 (17)7.2环境效益 (17)7.3经济效益 (18)1.项目概述1.1项目背景淀粉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后的产物,是人类生命活动中必不可缺少的基础物质。

淀粉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工业原料,它不仅应用在食品工业领域而且在制酒、制药、纺织、化工等行业也被广泛应用。

淀粉在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高浓度酸性有机废水,其含量随生产的波动而时有变化,其COD值通常达到10000mg/L以上。

地瓜,又名甘薯、红薯。

地瓜本身易腐烂,不宜长期存放。

地瓜的深加工,可以解决因贮存鲜薯不当而导致大量烂薯的现象,地瓜精制淀粉经过不同深度的加工,可生产出数百种有价值的化工产品,增值10-30倍左右,前景可观,市场潜力巨大。

目前,我国淀粉生产企业1000多家,年产量已达600万吨,按现在的加工工艺,每生产1吨淀粉大约产出6吨高浓度有机废水,可见整个淀粉制造业每年产生的废水量甚多。

这些废水中主要含有溶解性淀粉、少量蛋白质、有机酸、尘土、矿物质及少量的油脂,易腐败发酵,使水质发黑发臭,排入江河会消耗水中的溶解氧,促进藻类及水生植物繁殖,量大时河流严重缺氧,发生厌氧腐败,散发恶臭,鱼、虾、贝类等水生动物可能会因此而窒息死亡。

因此越来越受到环境科学工作者的重视。

尽管目前我国没有统一的淀粉工业污染排放标准,执行的是《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但随着对生态环境的重视,有的省市已经颁布了强制性的《淀粉加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2005年和2008年国家环保部公布了《淀粉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征求意见稿和送审稿)并且要求现有企业于2009年1月1日起至2010年6月30日止执行,因此统一的强制性的淀粉工业污染排放标准的执行已日益临近,进行淀粉废水综合治理的示范研究和推广应用意义十分重大。

(2021年整理)山东省饮食油烟排放标准DB37597—2006

(2021年整理)山东省饮食油烟排放标准DB37597—2006

(完整版)山东省饮食油烟排放标准DB37597—2006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版)山东省饮食油烟排放标准DB37597—2006)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版)山东省饮食油烟排放标准DB37597—2006的全部内容。

(完整版)山东省饮食油烟排放标准DB37597—2006编辑整理:张嬗雒老师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到文库,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我们任然希望 (完整版)山东省饮食油烟排放标准DB37597—2006 这篇文档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同时我们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到下面的留言区,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下载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版)山东省饮食油烟排放标准DB37597-2006> 这篇文档的全部内容。

山东省饮食油烟排放标准(DB37/ 597-2006)前言本标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山东省环境保护局提出。

本标准由山东省环境监测中心站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强耿明张文华潘光本标准于2006年1月4日首次发布。

本标准由山东省环境保护局负责解释.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饮食业单位油烟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臭气浓度、油烟净化设施的最低去除效率、油烟排气筒最低排放高度。

本标准适用于城市建成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现有饮食业单位的油烟排放管理,以及新建、扩建、改建饮食业单位的设计、环境影响评价、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及其经营期间的油烟排放管理;排放油烟的食品加工单位和非经营性单位内部职工食堂,参照本标准执行。

山东省南水北调沿线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山东省南水北调沿线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山东省南水北调沿线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等4项标准增加盐分指标限值修改单(征求意见稿)一、适用范围本修改单规定了排入内陆水体的工业废水中溶解性总固体的排放限值。

排入城镇下水道的废水执行《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CJ343-2010)的要求,不适用于本修改单。

二、排放要求(一)修改单发布之日至2014年12月31日,新、改、扩建项目执行3000mg/L的要求。

(二)2015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新、改、扩建项目和现有工程均执行3000mg/L的要求。

(三)2018年1月1日以后,新、改、扩建项目和现有工程均执行2000mg/L的要求。

三、排入内陆咸水(溶解性总固体>3000mg/L)水体的工业废水,溶解性总固体排放浓度应不高于受纳水体的背景浓度值。

受纳水体溶解性总固体背景浓度值由当地市环保局认定,并报省环保厅备案。

2013年6月6日《山东省南水北调沿线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等4项标准增加盐分指标限值修改单编制说明(征求意见稿)一、标准修订的背景1.水体含盐量污染问题显现山东省是水资源极度缺乏的省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334立方米,不到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6,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25,位居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倒数第三位。

同时山东又是经济大省,GDP位居全国前三位,高速发展的经济、偏重的产业结构消耗了大量的水资源,使生态用水难以保证。

较少的生态水量导致地表水体污染物稀释和降解能力低,环境容量小。

以山东省内某大型淡水湖泊为例,该湖泊容纳了流域内大量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通过多年对该湖泊水质的跟踪研究结果表明,2006至2012年期间,湖水电导率指标逐年增高(见下图),说明该湖泊离子浓度升高,水体含盐量呈上升趋势。

经过多年来尤其是2002年以来的不懈努力,我省水环境的有机污染得到有效控制,但以高盐废水为代表的无机污染越来越突出,企业外排废水的含盐量问题已经到了必须加以解决的时候。

DB37 T 596-2006医疗污染物排放标准

DB37 T 596-2006医疗污染物排放标准

4
DB37/ 596—2006
4.2.5 医疗废物可以根据当地情况采用表 5 的处置方法进行处置。
序号 1
2
3 4 5
医疗废物种类
表5 医疗废物处置方法
医疗废物处置方法
病理性废物(包括人体组织、死胎、器官、 火化或焚烧
肢体和动物尸体、血液、体液)
感染性废物(包括传染病人手术或尸解后 的废弃物,如污染的材料和仪器;来自传 染病房的废弃物,如排泄物、手术或感染 伤口的敷料、严重污染的衣物;传染病人 血透析中产生的废弃物;实验室感染的动 物;传染病人或动物接触过的任何其他设 备和材料;实验室所用的菌落及病原株培 养基和保菌液;使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 输液器、输血器等废弃物)
0.5
0.5

5(8)
15(20)
25(30)0.5
0.5
1.0

0.5
0.5
8

pH
6~9
a 括号内为用于冲洗地面及洗车用水水质指标。 b 括号外数值为水温>12℃时的控制指标,括号内数值为水温≤12℃时的控制指标。 c 消毒接触池接触时间≥1h,接触池出口总余氯3mg/l~10mg/l。
4.1.5.2 检测取样频率为至少每2h 一次,取24h 混合样,以日均值计。 4.1.5.3 监测分析方法按表4 或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认定的替代方法、等效方法执行。
3
DB37/ 596—2006
序号
控制项目
表4 水污染物监测分析方法
测定方法
测定下限(mg/l)
方法来源
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1
总汞
双硫腙分光光度法
焚烧或消毒
锋利物(锐器)(包括针头、手术刀、解 剖刀、针管、手术锯、玻璃制品等易对人 体造成损伤的废物)

《山东省区域性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37_2376-2013)

《山东省区域性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37_2376-2013)

冲天炉
冷风炉,鼓风温度≤400 ℃ 热风炉,鼓风温度>400 ℃
水泥窑及窑磨一体机
玻璃窑炉
陶瓷工业的喷雾干燥塔及炉窑
砖瓦工业干燥焙烧窑
使用燃油、燃气的加热炉、热处理炉、干燥炉
铝用炭素厂阳极焙烧炉
金属熔炼炉、烧结炉
其它工业炉窑
基准氧含量(O2)/% 15 12 10 8 8.6 16 3.5 15
按实测浓度计 9
I
DB37/ 2376—2013
山东省区域性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山东省固定源大气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及颗粒物三种污染物的排放限值、监测和监控 要求,以及标准的实施与监督等相关规定。本标准未做规定的控制指标,且省或国家有相关标准及监测 方法的,按相关标准要求执行。
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所有固定源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环境保护设施设计、竣工环境保护验收 及其投产后大气污染物的排放管理。
所述行业 火电厂 锅炉
热能转化设施类型 燃煤锅炉
燃油锅炉及燃气锅炉 燃气轮机组 燃煤锅炉 燃油锅炉 燃气锅炉
基准氧含量(O2)/% 6 3 15 9
3.5 3.5
5
DB37/ 2376—2013
序号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所述行业 工业炉窑
表 5(续)
热能转化设施类型
c c 21 O2 ................................. (1) 21 O2
式中: c ——大气污染物基准氧含量排放浓度,mg/m3; c′ ——实测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mg/m3; O2′ ——实测的氧含量,%; O2 ——基准氧含量,%。
6 实施与监督
6.1 本标准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监督实施。 6.2 在任何情况下,企业均应遵守本标准的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采取必要措施保证污染防治设施正 常运行。各级环保部门在对企业进行监督性检查时,可以现场即时采样或监测的结果,作为判定排污行 为是否符合排放标准以及实施相关环境保护管理措施的依据。 6.3 本标准实施后,新制定或新修订的国家或地方(综合或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排放限值 严于本标准限值的,按照从严要求的原则,执行相应的排放标准,不再执行本标准。

淀粉工业清洁生产指标要求

淀粉工业清洁生产指标要求
境管理机构和专职管理人员建立较完善的环境
环境管理制度
环境管理制度健全、完善并纳入日常管理
管理制度
过4.生产管程环境理
原料用量及质量
规定严格的检验、计量控制措施
维生产设备的使用、度护、检修管理制
并有完善的管理制度,严格执行
对主要设备有具体的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
生产工艺用水、电、气管理
行采用碟式离心机进分离,分离因数<3500
麸质水的处理
压采用碟式离心机浓缩及真空吸滤机或全自动隔膜滤机进行脱水
板框过滤
淀粉干燥
采用负压脉冲气流干燥机等节能设备
玉米浸泡水浓缩
利用产品干燥废热,采用高效负压蒸发器
采用高效负压蒸发器
控制系统
序采用完善的工艺控制系统(PCS)和先进的控制程(PLC)
自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动化控制
表所有环节安装计量仪格进行计量,并制定严定量考核制度
量对主要环节安装计量仪表进行计量,并制定定考核制度
环保设施管理
记录运行数据并建立环保档案
污染源监测系统
按照《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办法》的规定,安装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控设备
厂区综合环境
流管道、设备无跑、冒、滴、漏,有可靠的防范措施;厂区给排水实行清污分,雨污分流;厂区内道路经硬化处理;厂区内设置垃圾箱,做到日产日清
准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环境法律、法规,污染物排放达到国家和地方排放标、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证管理要求
2.环境审核
并按照GB/T24001建立环运行环境管理体系,件境管理手册、程序文及作业文件齐备
因对生产过程中的环境的素进行控制,有严格方操作规程,建立相关审管理程序、清洁生产理核制度和各种环境管制度
要对生产过程中的主有环境因素进行控制,关操作规程,建立相生方管理程序、清洁的产审核制度和必要环境管理制度

山东省钢铁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DB37-990-2013)

山东省钢铁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DB37-990-2013)

.ICS13.040.40Z 60DB37山东省地方标准DB 37/ 990—2013代替DB37/ 990-2008,DB37/ 1996-2011山东省钢铁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2013 - 05 - 24发布2013 - 09 - 01实施目次前言............................................................................................................................................................................ I 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及定义 (2)4 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 (4)5 污染物监测要求 (8)6 实施与监督 (11)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东省环境保护厅提出并负责解释。

本标准由山东省环保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设计院、济南市环境保护规划设计研究院、山东国舜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史会剑、谢刚、王新国、邵东煜、郑囡、吕和武、杜善国。

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DB37/990-2008《钢铁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废止,同时代替DB37/1996-2011《山东省固定源大气颗粒物综合排放标准》中钢铁工业部分内容。

山东省钢铁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山东省钢铁企业或生产设施大气污染物和水污染物排放限值、监测和监控要求,以及标准的实施与监督等相关规定。

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现有钢铁企业或生产设施的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排放管理,以及钢铁工业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环境保护设施设计、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及其投产后的大气污染物和水污染物的排放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山东省质监局关于发布山东省强制性地方标准整合精简结论的公告 鲁质监标字号

山东省质监局关于发布山东省强制性地方标准整合精简结论的公告 鲁质监标字号
附件:1.山东省强制性地方标准废止清单
2.山东省强制性地方标准转化清单
3.山东省强制性地方标准修订清单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7 年 2 月 16 日
附件 1:
地方标准废止目录
序号 标准编号 标准名称 整合精简结论
1 DB37/265-1999 燃气设施专用标志及设置要求 废止
2 DB37/1198-2009 车用压缩天然气钢质内胆纤维环向缠绕气瓶定期检验与评定
8 DB37/935-2007 公共建筑采暖空调能耗限额 废止
9 DB37/931-2007 卷烟生产企业单位产品综合耗电限额 废止
10 DB37/833-2007 选煤电力单耗限额
废止
11 DB37/380-2014 车用清净汽油
废止
12 DB37/534-2005 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废止
山东省质监局关于发布山东省强制性地方标准整合精简结论的公告鲁质监标字[2017]42 号
各有关单位: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强制性标准整合精简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6〕3 号)和《山 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东省强制性地方标准整合精简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鲁政办发〔2016〕20 号)的要求,我省已形成强制性地方标准整合精简结论,并经国务院标准化协调推进部际联席会议第三次全体 会议审议通过,现予以公告。请各责任部门按照整合精简结论,分别开展后续相关处理和标准制修订工作。 有关要求如下:
一、结论为废止的强制性地方标准(见附件 1),自发文之日起即行废止。
二、结论为转化的强制性地方标准(见附件 2),自发文之日起标准本身不再具有强制效力,需修改 相关条款的,各责任部门于发文之日起一个月内形成新的标准文本后进行报批。

山东省淀粉加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37 595-2006)

山东省淀粉加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37 595-2006)

山东省淀粉加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37/595-2006)前言本标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

目前,水污染物的排放与管理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淀粉加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没有国家标准。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山东省环境保护条例》和《山东省水污染防治条例》,促进淀粉加工工业生产工艺和污染治理技术进步,加强淀粉加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控制,防治水环境污染,保障人体健康,维护生态平衡,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山东省环境保护局提出。

本标准由山东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殷永泉、崔兆杰、单文坡、纪霞本标准自2006年1月4日首次发布。

本标准由山东省环境保护局负责解释。

淀粉加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1 范围本标准按生产原料及产品分年限规定了山东省辖区内淀粉加工工业吨产品日均最高允许排水量和日均最高允许水污染物排放浓度。

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辖区内的淀粉生产、淀粉深加工(生产变性淀粉、淀粉糖、葡萄糖、低聚糖等)和淀粉生产与深加工联合生产企业的废水排放管理,以及淀粉生产和深加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环境保护设施设计、竣工验收及其投产后废水的污染控制与管理。

本标准不适用于以淀粉为原料生产其它产品的企业废水排放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3097 海水水质标准GB 3838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T 6920 水质 pH值的测定玻璃电极法GB/T 7478 水质铵的测定蒸馏和滴定法GB/T 7479 水质铵的测定纳氏试剂比色法GB/T 7481 水质铵的测定水杨酸分光光度法GB/T 7488 水质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的测定稀释与接种法GB 897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T11901 水质悬浮物的测定重量法GB/T 11903 水质色度的测定GB/T 11914 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重铬酸盐法HJ/T 86 水质生化需氧量(BOD)的测定微生物传感器快速测定法HJ/T 91 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关于做好淀粉等6个行业排污许可证管理工作的通知

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关于做好淀粉等6个行业排污许可证管理工作的通知

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关于做好淀粉等6个行业排污许可证管理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生态环境部•【公布日期】2018.09.06•【文号】环办规财〔2018〕26号•【施行日期】2018.09.06•【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正文关于做好淀粉等6个行业排污许可证管理工作的通知环办规财〔2018〕2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环境保护局: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6〕81号)要求,不断深化排污许可制改革,落实排污单位主体责任,实现“核发一个行业、清理一个行业、规范一个行业、达标一个行业”的工作目标,做好淀粉等6个行业排污许可证管理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工作目标2018年9月底前,各省份应完成淀粉等6个行业排污单位初步筛查工作,并将排污单位清单上传至全国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2018年底,按照分类处置原则,完成全国淀粉等6个行业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及登记备案工作,确保所有排污单位纳入环境管理范围。

二、工作范围淀粉工业排污许可证发放范围为年加工能力15万吨玉米、1.5万吨薯类及以上的淀粉生产、年产能1万吨及以上的淀粉制品生产和其他淀粉和淀粉制品的排污单位;纳入备案登记的范围是豆制品制造、蛋品加工等农副食品加工排污单位。

屠宰及肉类加工行业排污许可证发放范围为年屠宰生猪10万头及以上、肉牛1万头及以上、肉羊15万头及以上、禽类1000万只及以上的,以及其他规模和屠宰种类的屠宰及肉类加工排污单位。

陶瓷制品制造工业排污许可证核发范围为年产卫生陶瓷150万件及以上、年产日用陶瓷250万件及以上的排污单位。

石化行业排污许可证发证范围为原油加工及石油制品制造、人造原油制造的排污单位,以及位于长三角地区的初级塑料或者原状塑料的生产、合成橡胶制造、合成纤维单(聚合)体制造等排污单位。

环境保护部办公厅关于开展淀粉、淀粉糖、酒精生产企业环保核查工作的通知

环境保护部办公厅关于开展淀粉、淀粉糖、酒精生产企业环保核查工作的通知

环境保护部办公厅关于开展淀粉、淀粉糖、酒精生产企业环保核查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环境保护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11.11.02•【文号】环办函[2011]1273号•【施行日期】2011.11.02•【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保护综合规定正文环境保护部办公厅关于开展淀粉、淀粉糖、酒精生产企业环保核查工作的通知(环办函[2011]127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环境保护局,环境保护部各环境保护督查中心,各有关企业:为贯彻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部关于2010年玉米深加工在建项目清理情况的通报和开展玉米深加工调整整顿专项行动的通知》(发改产业[2011]1129号),我部决定开展淀粉、淀粉糖、酒精生产企业环保核查工作,并依据核查结果发布符合环保规定的企业名单。

现将《淀粉、淀粉糖、酒精生产企业环保核查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有关工作要求如下:一、请淀粉、淀粉糖、酒精生产企业按照《办法》要求,认真开展自查自纠,抓紧整改环保问题,并于2011年12月1日前将环保核查申请、自查报告及相关材料提交我部,同时抄报企业所在地省级环保部门和全国玉米深加工调整整顿办公室。

逾期视为自动放弃此次核查。

二、我部组织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中国淀粉工业协会和中国酿酒工业协会等单位成立环保核查专家组,对提交核查申请的企业进行材料审查;由企业所在地省级环保部门组织对通过材料审查的企业开展现场核查;由我部组织对通过现场核查的企业进行复核。

经核实处理各方意见和社会公示后,我部将向社会公告符合环保规定的企业名单,同时抄送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国资委、海关总署、税务总局、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电监会等有关部门,为其采取相关监管措施提供支持。

三、对于未提交核查申请、未通过核查以及弄虚作假等未列入符合环保规定企业名单公告的淀粉、淀粉糖、酒精生产企业,各级环保部门暂缓审批其新(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不含补办环评手续)、不得提供各类环保专项资金支持、不得受理其上市环保核查申请、不得为其出具任何方面的环保合格、达标或守法证明文件。

环境保护部公告公告2010年第71号――关于发布《淀粉工业水污染物排

环境保护部公告公告2010年第71号――关于发布《淀粉工业水污染物排

环境保护部公告公告2010年第71号――关于发布《淀粉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等8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公告
【法规类别】环境标准
【发文字号】环境保护部公告公告2010年第71号
【修改依据】环境保护部公告2014年第83号――关于发布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陶瓷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4-2010)修改单的公告
【发布部门】环境保护部
【发布日期】2010.09.27
【实施日期】2010.10.01
【时效性】已被修改
【效力级别】XE0303
环境保护部公告公告
(2010年第71号)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防治污染,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障人体健康,现批准《淀粉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等8项标准为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并由我部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

标准名称、编号如下:
一、淀粉工业水
1 /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淀粉加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37/595-2006)
前言
本标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

目前,水污染物的排放与管理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淀粉加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没有国家标准。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山东省环境保护条例》和《山东省水污染防治条例》,促进淀粉加工工业生产工艺和污染治理技术进步,加强淀粉加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控制,防治水环境污染,保障人体健康,维护生态平衡,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山东省环境保护局提出。

本标准由山东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殷永泉、崔兆杰、单文坡、纪霞
本标准自2006年1月4日首次发布。

本标准由山东省环境保护局负责解释。

淀粉加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1 范围
本标准按生产原料及产品分年限规定了山东省辖区内淀粉加工工业吨产品日均最高允许排水量和日均最高允许水污染物排放浓度。

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辖区内的淀粉生产、淀粉深加工(生产变性淀粉、淀粉糖、葡萄糖、低聚糖等)和淀粉生产与深加工联合生产企业的废水排放管理,以及淀粉生产和深加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环境保护设施设计、竣工验收及其投产后废水的污染控制与管理。

本标准不适用于以淀粉为原料生产其它产品的企业废水排放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3097 海水水质标准
GB 3838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T 6920 水质 pH值的测定玻璃电极法
GB/T 7478 水质铵的测定蒸馏和滴定法
GB/T 7479 水质铵的测定纳氏试剂比色法
GB/T 7481 水质铵的测定水杨酸分光光度法
GB/T 7488 水质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的测定稀释与接种法
GB 897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T11901 水质悬浮物的测定重量法
GB/T 11903 水质色度的测定
GB/T 11914 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重铬酸盐法
HJ/T 86 水质生化需氧量(BOD)的测定微生物传感器快速测定法
HJ/T 91 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原淀粉
不经过任何化学方法处理,也不改变淀粉内在的物理和化学特性而生产的各类淀粉。

3.2
淀粉加工工业
以玉米或薯类等为原料生产原淀粉,以淀粉为原料进行淀粉深加工(生产变性淀粉、淀粉糖、葡萄糖、低聚糖等),以及淀粉生产与深加工联合生产的工业。

3.3
淀粉生产企业
以玉米或薯类等为原料生产原淀粉的企业。

3.4
排水量
在淀粉生产与加工过程中直接用于生产工艺的水的排放量。

4 技术内容
4.1 淀粉加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4.1.1 淀粉加工工业企业除执行本标准外,污染物排放总量还必须达到当地的总量控制要求。

4.1.2 淀粉加工工业废水不得排入GB3838中规定的I、II类水域和III类水域的饮用水源保护区和游泳区,不得排入GB3097中规定的一类海域。

4.1.3 排入GB3838中规定的III类水域(水体保护区除外)、IV、V类水域和GB3097规定的中二、三、四类海域的淀粉加工工业废水,根据生产原材料及产品,执行本标准规定的标准值。

4.1.4 排入设置二级污水处理厂城镇排水系统的淀粉加工工业废水,应达到该污水处理厂自身达标排放所规定的进水水质要求。

4.1.5 淀粉加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值自实施之日起至2008年7月1日以前,执行表1的规定。

自2008年7月1日以后,执行表2的规定。

表1 淀粉加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限值(2008年7月1日以前执行)
表2 淀粉加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限值(2008年7月1日以后执行)
4.2 采样与监测
4.2.1 采样点设在企业废水排放口。

在排放口必须设置永久性排污口标志,日排放废水量在200m3以下的企业必须安装污水流量连续计量和污水比例采样装置,日排放废水量在200m3以上的企业必须安装自动在线监测装置。

4.2.2 采样频率按生产周期确定。

生产周期在8 h以内的,每2 h采集一次,等比例采样;生产周期大于8 h的,每4 h采集一次,等比例采样。

4.2.3 排水量为淀粉生产区排放口的排水量。

排水量和排放浓度以日均值计。

4.2.4 不同原材料和产品产量以法定月报表或年报表为准。

根据企业实际正常生产天数,计算出日均产量。

4.2.5 不同原材料和不同产品的淀粉加工工业废水混合排放时,其污染物排放指标按附录A方法计算。

4.2.6 监测按照HJ/T91执行,监测分析方法按表3或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认定的替代方法、等效方法执行。

表3 水污染项目监测分析方法
序号项目测定方法方法来源
1 化学需氧量(COD
Cr
)重铬酸盐法GB/T 11914
2 生化需氧

(BOD
5
)稀释与接种法GB/T 7488 (BOD)
微生物传感器快速测
定法
HJ/T 86
3 悬浮物(SS)重量法GB/T 11901
4 氨氮蒸馏和滴定法GB/T 7478 纳氏试剂比色法GB/T 7479 水杨酸分光光度法GB/T 7481
5 色度稀释倍数法GB/T 11903
6 pH值玻璃电极法GB/T 6920
5 标准的实施与监督
本标准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监督实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