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胸痹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素问·藏气法时论》:“心病者,胸中痛,胁支满, 胁下痛,膺背肩甲间痛,两臂内痛。”
《灵枢·厥病》:“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 旦发夕死,夕发旦死。”
《金匮要略》设专篇论述,提出“阳微而阴弦”的
病机,创栝蒌薤白半夏汤、栝蒌薤白白酒汤、乌头 赤石脂丸等方剂。
《世医得效方》创苏合香丸芳香温通“治卒暴心 痛”。
10
.
诊断标准
1.临床表现特点:
1.1左侧胸膺或膻中处突发憋闷而痛,疼痛性质表现 为绞痛、刺痛、隐痛;
1.2疼痛常可窜及肩背、前臂、胃脘部等,甚至可延
手少阴、手厥阴经循行部窜至中指、小指,并兼 心悸。
2.发病特点:突然发病,时作时止,反复发作。
3.病因病机特点:本虚标实。
4.诱发因素:情志波动、气候变化、饮食不节、劳 累过度或无明显诱因。
胀痛,病位在心、肝,以心为主。 饮食失调诱发者,除胸闷心痛外,尚有体胖、纳呆、
脘闷、苔腻脉滑等,病位在心、脾; 病甚者,心痛彻背,喘不得卧,此心病及肾,病位
在心、肾; 病情危急,汗出肢冷,脉微欲绝,此心肾元阳暴脱,
病位在心、肾。
15
.
治疗原则
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总不外“补”、“通” 二义。
寒邪内侵:素体阳虚,胸阳不振,阴寒之邪乘虚
而入,寒凝气滞,胸阳不展,血行不畅,而发本
病。《医门法律·中家门》云:“胸痹心痛,然总
9 因阳虚,故阴得乘之。”
.
病因病机
病位在心,与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有关。
病性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本虚指心、肝、胃、脾、 肾等脏腑亏虚,功能失调;标实指因感受寒邪、内伤
5.实验室检查:心电图示心肌缺血,运动试验阳性。 ECT、冠脉造影有助诊断。
11具备1.1、2、5项,参考3、4项即可作出诊断。
.
鉴别诊断
12
.
辨证论治
辨证要点
辨疼痛性质
气滞——闷重痛轻,伴胸胁胀满,善太息。 痰浊——天阴加重,痰多,苔腻。 血瘀——刺痛不移,夜间多发,舌质紫暗,瘀斑。 寒凝——绞痛,遇冷而发,畏寒肢冷。 心阴不足——灼痛,兼心悸,眩晕,烦热,口干 盗汗。
七情、劳逸过度、饮食失节导致的气滞、寒凝、痰浊、 血瘀等。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本病病机可发生正邪转化、虚实转化、阴阳转化、脏 腑转化。病程短者,多以邪实为主,主要是气滞、寒 凝、痰浊、血瘀等病邪痹阻心脉。病程长者,或因寒 邪伤阳,或因痰热伤阴,或因正气虚损,邪气留恋, 病机特点每多由实转虚或虚实夹杂。病情进一步发展, 阴阳之间、脏腑之间亦可互相转化,如阴损及阳、阳 损及阴、心病及肾,从而形成阴阳俱衰,心肾同病。
7
.
病因病机
年老体虚:本病多发于中老年人,年过半百,肾 气渐衰。肾阳虚衰则不能鼓动五脏之阳,引起心 气不足或心阳不振,血脉失于温煦,鼓动无力而 痹阻不通;若肾阴亏虚,则不能滋养五脏之阴, 可使心阴内耗,心阴亏虚,脉道失润;或心火偏 旺,灼津成痰,痰浊痹阻心脉,发为胸痹。
饮食不当:嗜食肥甘厚味,日久损伤脾胃,运化 失司,聚湿成痰,上犯心胸清旷之区,清阳不展, 气机不畅,心脉痹阻,遂成本病;或痰浊久留, 痰痹交阻,亦成本病;或饱餐伤气,推动无力, 气血运行不畅而发本病。
8
.
病因病机
情志失调:忧思伤脾,脾虚气结,运化失司,津 液不得输布,聚而为痰,痰瘀交阻,气血不畅, 心脉痹阻,发为胸痹心痛。或郁怒伤肝,肝失疏 泄,肝郁气滞,郁久化火,灼津成痰,气滞痰浊 痹阻心脉,而成胸痹。沈金鳖《杂病源流犀烛·心 病源流》认为七情除“喜之气能散外,余皆足令 心气郁结而为痛也”。由于肝气通于心气,肝气 滞则心气乏,所以七情太过,是引发本病的常见 原因。
30分钟。 伴证:心悸、气短、喘促、惊恐、面色苍白、冷
汗出、脉结代。 诱因:情志波动、气候变化、暴食、过劳或无。 辅助检查:心电图示心肌缺血或运动试验阳
性;ECT、冠脉造影。
6
.
真心痛证候特征
证候:心痛甚,时间长,大于30分钟,服 药无效,伴汗出,面白,肢冷,甚至旦发 夕死,夕发旦死。
实验室检查:心肌酶谱、心电图有助诊断。
胸,指病位在心脉;痹,指痹阻不通; 心痛,指膻中或左胸部(即胸鹰部)憋闷、疼 痛。轻者,短暂胸闷、隐痛或不适感;重 者,剧烈疼痛、压榨样绞痛伴心悸、气短、 喘促、惊恐、面白、冷汗。
3
.
源流
《素问·痹论》:“心痹者,脉不通……” 《素问·调经论》:“寒气积于胸中,……寒独留则 血凝泣,凝则脉不通。”
《证治准绳》创失笑散治疗死血心痛。
4 《医林改错》创血府逐瘀汤治疗胸痹心痛。
.
范围
现代医学冠心病的无症状心肌缺血、心绞 痛、心肌梗塞可参照本病辨证论治。
心包炎等疾病引起的心前区疼痛临床表现 与本证特点相符者可参照本病辨证论治
5
.
胸痹的证候特征
年龄:中老年多发。 部位:左侧胸膺 、膻中。 症状:憋闷、疼痛(隐、胀、刺、绞、灼痛)。 放射:肩、背、前臂、咽、胃脘、中、小指。 时间:突发、短暂,一般小于15分钟,很少超过
心气不足——隐痛而闷,劳累而发,伴心慌气短 乏力。
13
.
辨疼痛程度
轻——疼痛持续时间短暂,偶发或遇劳而 发 ,休息、服药可止。
重——疼痛持续不止,频发,休息、服药 不止。
危——疼痛持续数小时,服药不止,甚至 数日不休。
14
.
分析病位
胸闷、膺背肩胛间痛,短气者,病位在心、血脉; 情志因素诱发者,除胸闷膺痛,多伴胁下痛或两胁
虚实并重,予补中寓通、通中寓补、通补兼施等,
以实证为主:泻其有余。治以“通脉”为主,根据 “寒凝、热结、气滞、痰阻、血瘀”之不同而分别
给予“温通、清热、疏利、化痰、导瘀”等不同方 法。(重在活血通络)。
以虚证为主:补其不足。权衡心脏阴阳气血之不足,
有否兼肝、脾、肾等脏之亏虚,调阴阳、补不足, 纠正有关脏腑之偏衰。(重在补益心气)。
虚实夹杂:通补兼施。审度证候之虚实偏重,抑或
中医内科学—胸痹
1
.
学习要求
了解胸痹心痛的基本概念、病因病机。 掌握胸痹心痛的证候特点,诊断与鉴别诊
断。 掌握胸痹心痛的辨证及治疗要点,各个证
候类型的辨证施治。 了解胸痹心痛的转归、预后及研究进展。
2
.
病名概念
胸痹心痛是由于正气亏虚、痰浊、瘀血、 气滞、寒凝而引起心脉痹阻不畅,临床以 膻中或左胸部发作性憋闷、疼痛为主要表 现的一种病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