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菌医疗器械的灭菌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空气净化主要过程
利用过滤器有效地控制送入室内的全部空气的洁净度 利用合理的气流组织排除已发生的污染,由送风口送入 洁净空气,使室内产生的微粒和细菌被洁净空气稀释后 强迫其由回风口进入系统的回风管路,在空调设备的混 合段和从室外引入的经过过滤的新风混合,再经过进一 步过滤后又进入室内,通过反复的循环可以把污染控制 在一个稳定的水平上,这个水平就应该低于相应的洁净 度级别 通过调整,使不同级别洁净室室内的空气静压差大于5 帕,与室外大气大于10帕,防止外界污染或交叉污染 从门或各种缝隙部位侵入洁净室内
污染源
污染类型 示例 来源(举例)
– – – –
– – – – –
处理方法(举例)
– 浮游粒子通过HEPA过滤 – 接触地方清洗和灭菌 – 水纯化系统
– – – – 限制微生物对产品的污染 浮游粒子通过HEPA过滤 液体无菌过滤(0.2 m ) 组分蒸汽灭菌或辐射灭菌
非活性(粒子) – 金属斑点 – 服装纤维
对洁净室的测试
换气次数(截面平均风速) 温度 相对湿度 静压差 噪声 照度 尘埃粒子(动态) 浮游菌或沉降菌(动态)
人员和物品的出入控制
在洁净室内,所需员工应满足最小数量 不得在洁净室内佩戴腕表和饰物、不得化妆 所有的工作人员,包括与测试、维护有关的人 员,应该定期接受与洁净室生产有关的培训, 其中包含涉及到的卫生知识和基本微生物知识 洁净室的测试人员应进行本专业的培训并获得 相应资格后才能履行对洁净室测试的职责
医疗器械的灭菌 — 环氧乙烷灭菌
微生物的性质
在规定的时间间隔内,评估产品的生物负载 (Bioburden)
医疗器械的灭菌 — 环氧乙烷灭菌
EO产品族 在每一个EO产品族或EO处理组内,应选取一 个具有代表性的产品或一个最难进行灭菌的产 品,用于灭菌确认 如果有新产品要加入一个已存在的EO产品族, 应有专人进行技术审核,对比新产品和已经确 认的产品之间的差异,如果两者相似或者差异 对灭菌过程没有重大影响,则可以豁免进一步 的确认,审核结果应形成文件
空载(2)
排除EO所需达到的真空度和速度 通入空气(或其他气体)时压力升高的程度和 达到压力的速度 以上后两个阶段重复的次数以及连续重复中的 各种变化 辅助系统的性能确认 进行多次循环,验证控制的重现性
医疗器械的灭菌 — 环氧乙烷灭菌—灭菌确认
满载(1)
1. 书面规定装载模式 2. 半周期法: • 准备测试样品 • 建立灭菌相关参数 • 确定半周期 • 建立全周期灭菌参数
医疗器械的灭菌 — 环氧乙烷灭菌
空载(1)
测量空柜空间温度分布 达到真空的程度和速度 柜体的泄露率 处理过程中加入蒸汽时压力升高的程度 加入EO时压力升高的程度,与用于监测EO浓 度的因素的相互关系 加入气体的温度高于确定的最低值,以保证加 入的是气体而非液体
医疗器械的灭菌 — 环氧乙烷灭菌
气流组织
洁净室气流应满足洁净度要求,关键操作点应位于 洁净气流的上风侧,应使洁净室气流流向单一。 非单向流洁净室内设置操作台时,其位置应远离回 风口。产品不应摆放在回风口附近,因回风口处的 洁净度比较差。 回风口应均匀分布在洁净室的下部,高度应低于工 作台面。 洁净室内有局部排风装置时,其位置应设在工作室 气流的下风侧,以免气流短路。
医疗器械的灭菌 — 环氧乙烷灭菌—灭菌确认
满载(2) 生物指示剂
1. 菌种:ATCC9372 2. 产品最难灭菌的位置(ISO11138-1) 3. 生物指示剂的数量: • 可用体积≤5m3,至少20个 • 可用体积大于5m3,小于10m3,每增加1m3,增加 2个BI • 可用体积大于10m3,每增加2m3,增加2个BI • Ⅰ号灭菌柜放置60个,Ⅱ号灭菌柜放置30个 4. 生物指示剂的接种量:≥106 5. 生物指示剂的D值: ≥2.5分钟 6. 测试结果可接受标准:所有BI培养均无生长
洁净级别的设置
无菌医疗器械生产洁净室的洁净度等级,按洁 洁净度级别 尘埃最大允许数,个/m3 微生物最大允许数 净室空气中的含尘浓度和含菌量,分为四个等 ≥0.5m ≥5.0m 沉降菌 浮游菌 级:100级、10000级、100000级、 CFU/m3 CFU/皿 300000级。 3500 0 1 5 100级
医疗器械的灭菌 — 环氧乙烷灭菌—常规控制
1. 灭菌性能确认合格,并建立产品全周期灭 菌参数后,应对产品进行全周期灭菌。 2. 常规监控生物指示剂的数量为验证数量的 一半。 3. 应建立形成文件的灭菌产品放行准则: • 物理循环参数 • BI无菌试验 • EO残留(Intima II 放行标准 10ug/g) 4. 应测量并记录每一批灭菌参数
M3.5
ISO Class 5
A
A
M4.5
ISO Class 6
ISO Class 7 ISO Class 8
B
B
35300
1000
M5.5
C
C
353000
10000
M6.5
D
D
353000 0
10000 0
洁净室的控制参数
1. 尘埃粒子和微生物:主要影响产品的纯度、交 叉污染和无菌程度 2. 温度和相对湿度:主要影响产品工艺条件和细 菌的繁殖条件、由操作舒适度带来的对产品质 量的影响 3. 换气次数:影响洁净度和人员舒适度 4. 截面风速:影响洁净度和人员舒适度 5. 压差:影响洁净度 6. 照度:影响产品的工艺条件 7. 噪声:影响人员舒适度 8. 新风量:影响人员舒适度 9. 自净时间:代表系统的“恢复能力”
适宜的清洁消毒
建议消毒剂轮换使用 设备可以用喷剂进行消毒,定期对墙面、工作台面等进 行消毒 墙面、椅子及工作面的消毒,其方法同一般的无菌室灭 菌剂擦拭法,但使用无纤维脱落的抹布或海绵 使用的稀释容器事先应消毒 从较重要的、洁净的地方向外或比较不干净处顺序擦拭 为了避免一经擦过的地方再次受到污染,应始终朝着一 个方向擦拭,而不要在同一个位置上来回擦 必要时使用两个桶,一个盛灭菌剂,另一个则用于挤干 抹布,防止抹布对灭菌剂的污染 所有的容器上应明确标明内容物
设备 员工服装 外界空气 水供应
人员 水 外界空气 设备、工具 辅料、原材料
活性(微生物) – 细菌 – 真菌
内毒素(通常 和浮游菌不相 关)
来自革兰氏 阴性菌细胞 壁
– 人体 – 湿的容器、设备 表面
– 高温(>200℃,根据时间 决定) – 蒸馏 – EO作用
生产环境的污染
人体是微生物和尘埃污染的主要来源
无菌医疗器械生产环境控制
生产环境的污染
1. 与生产环境质量相关的微粒污染 2. 微生物污染: •自身污染—由于人员自身带菌而污染 •接触污染—由于和非完全无菌的用具、器械而 污染 •空气污染—由于空气中所含细菌的沉降、附着 或被吸入而污染 •其他污染—由于昆虫等其他原因而污染 3. 细菌还可能产生毒性物质、色素等代谢产物
灭菌方法 器械示 例 危害 固有安 全的设 计 使用耐 高温的 材料 使用非 多孔材 料 防护措施 安全性信息
蒸汽灭菌 活组织 取样器 EO灭菌 注射器
高温 (材料 降解) EO (EO残 留)
监视并记录 压力和温度 监视并记录 EO浓度和解 析时间
包装和装载 的说明 包装和装载 说明
钴-60灭 髋关节 菌
灭菌 Sterilization
灭菌 Steriliation
使用物理或者化学的方法,破坏所有的微生物包括数 量巨大并且具有抵抗力的细菌芽孢
医疗器械的灭菌
灭菌方法
环氧乙烷灭菌 辐照灭菌(包括伽马射线、电子束及X光) 蒸汽灭菌(100kPa蒸汽压力,温度为121摄氏度,维持15-30分钟 ) 过滤灭菌(过滤器和滤膜都要在高压灭菌锅121度灭菌30分钟,然后要
空气过滤和送风系统
空气净化调节系统向洁净室输送洁净空气,以 控制和调节洁净室内的温度、湿度、新空气量、 静压差、尘埃数、菌落数等环境参数。 个级别洁净度的空气净化处理一般应采取初效、 中效、高效过滤器三级过滤。独立的洁净车间 应采取集中式中央净化空气调节系统。 初、中效过滤器应视情况定期清洗,晾干后可 重复使用,高效过滤器如发现风速降低或破损 时应更换。
医疗器械的灭菌
热原/内毒素
热原指能引起恒温动物体温异常升高的致热物 质。 细菌内毒素是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上的一种脂 多糖和微量蛋白质的复合物,它的特殊性不是 细菌或细菌的代谢产物,而是细菌死亡或解体 后才释放出来的一种具有内毒素生物活性的物 质。
测试方法:兔法/鲎试剂法
医疗器械的灭菌
灭菌方法的选择
在无菌超净工作台上取出后安装到位,再进行过滤,一般要达到完全除菌要 选0.22微米的滤膜
)
干热灭菌(干热灭菌法是指在干燥环境(如火焰或干热空气)进行灭
菌的技术。一般有火焰灭菌法和干热空气灭菌法,干热空气灭菌法采用的 温度一般比湿热灭菌法高。为了保证灭菌效果,一般规定:135-140℃灭 菌3-5h;160-170℃灭菌2-4h;180-200℃灭菌0.5-1h
)
医疗器械的灭菌
环氧乙烷灭菌原理
COOH Protein SH + CH2-CH2 P
CO-O-CH2CH2OH S-CH2CH2OH
NH2
OH
菌体蛋白质(具CH2OH
O-CH2CH2OH
环氧乙烷
反应后菌体蛋白质(失去活性) 灭菌后
医疗器械的灭菌
术语和定义
1. 实际上,无法证实对于无微生物存在的绝对声明 2. 在灭菌过程中,微生物的死亡率由指数来表征;因此任 何单位产品上的微生物的存在可用概率来表示 3. 灭菌确认水平(Sterility Assurance Level, SAL) 灭菌后单个产品上微生物存活的概率 SAL≤10-6
一个字母“D”的发音可产生30个颗粒(≥5m) 说话一分钟可产生15000~20000个颗粒(≥5m) 行走可可产生5000000个颗粒 微生物大量存在于空气和人体内外表面,包括病毒、细 菌、霉菌等 人体携带的微生物数量惊人,且根据个人卫生习惯的不 同因人而异
洁净室的概念
洁净室不仅仅限于“洁净”,而是一个对换气次 数、静压差、温度、湿度、照度等都有要求的综 合体。 洁净室是空气的洁净度达到一定级别的可供人活 动的空间,其功能是控制微粒及微生物的污染。 对于洁净室的质量来说,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 各占三分之一。
辐照 (材料 降解)
使用耐 辐射的 材料
监视并记录 辐照强度
包装和装载 说明
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
符合ISO11135-1:2007要求 过程控制及记录 无菌试验
验证及年度确认
医疗器械的灭菌 — 环氧乙烷灭菌
安全性和有效性
评估EO灭菌过程对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是否会 造成影响:
灭菌过程中承受的压力对完整性的影响 灭菌过程时间、温度、湿度及惰性气体对产品的影响 使用新的材料可能导致较高的EO残留 对产品包装的影响 安全危害(可滤出的材料、电池或液体) 灭菌循环次数
10000级 100000级 300000级 350000 3500000 1050000 0 2000 20000 60000 3 10 15 100 500 —
国际标准比较
USP32 (209E) ISO 14644 Eu GMP WHO GMP ≥0.5m/ ≥0.5m M3 /ft3 (美国习 惯分类) 3500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