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第二十五章 呼吸道病毒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表现:
SARS起病急,潜伏期1~12d,患者 表现为发热、干咳或咳痰、胸闷伴憋气、 胸痛、呼吸困难等,还有的患者伴有腹 泻。
预防
主要是严密隔离病人和严格的消毒。
第四节 腮腺炎病毒
是引起流行性腮腺炎的病原体 人是唯一宿主,也是唯一传染源 通过飞沫或接触传播,潜伏期为2-3周。 主要引起腮腺肿大,也可引起生殖器官并发症。 只有一个血清型,感染后可获得牢固免疫力。
二、致病性
传染源:急性期患者。 患者在出疹前6d至 出疹后3d有传染性。
传播途径:通过飞沫传 播,也可经用具、玩 具或密切接触传播。
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
呼吸道进入 呼吸道上皮细胞增殖
侵入淋巴结增殖 入血(第1次病毒血症) 病毒到达全身淋巴组织大量增殖
再次入血 第2次病毒血症
儿童时期患麻疹痊愈 2~17年(平均7 年)后,极个别患者(约0.6~2.2/10万) 出现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SSPE)。这是 麻疹晚期神经系统并发症,患者大脑功能发 生渐进性衰退,表现为反应迟钝、精神异常, 运动障碍,最后出现昏迷死亡。 麻疹病愈 后可获牢固免疫力。
思考:
1.根据上述症状和体征患者为何种疾病? 2.预防该疾病的主要措施是什么? 3.说出与该病原体属于同一种类的病原体。
一、生物学性状
➢ 形态与结构
形态:球形,直径为80-120nm。初次从患者 分离出的病毒呈丝状或杆状。
来自百度文库
核衣壳位于病毒体的核心,呈螺旋对 称,有包膜,核酸为分节段的RNA :
➢致病性
冠状病毒主要经飞沫传播,一般仅侵 犯上呼吸道,引起轻度炎症,若已有呼 吸道感染,则可使病情急剧加重,甚至 引起肺炎。
急性呼吸综合症(SARS )
传染源:SARS患者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飞沫侵入鼻或肺 粘膜而传播,具感染性的物质如粪便或 尿液产生的气溶胶被吸入后,其中的病 毒侵入粘膜也可导致感染的传播。
是引起儿童风疹的病原体,也可感染成人。 人是唯一的自然宿主,经呼吸道传播,潜伏期23周。 风疹早期类似麻疹,有耳后和枕下淋巴结肿大。 随后在面部出现浅红色斑丘疹,并迅速遍及全身。 风疹病程短,并发症少,感染后免疫力牢固。
风疹病毒可通过胎盘垂直传播,在妊娠4-6个 月前如孕妇感染此病毒,可导致胎儿致畸,致畸率 与妊期呈反比关系。
➢ 传播途径:病毒主要经飞沫在人与人之 间传播,也可经握手、共用毛巾等密切 接触而感染
➢ 致病机制:
流感病毒
飞沫
呼吸道→局部粘膜上皮炎症
毒素样物质入血 全身中毒症状
临床表现: 畏寒发热(>39℃) 头痛、全身肌肉酸痛 咳嗽、咽痛、鼻塞 厌食、乏力、出汗
患流感后对同型病毒有1-2年的免疫力。
三、微生物学检查和防治原则
三、防治原则
应用麻疹减毒活疫苗是最有效的预防 措施。无免疫力者接触麻疹患者后,注 射丙种球蛋白进行紧急预防,可防止发 病或减轻症状。
第三节 冠状病毒
冠状病毒 (corona virus)主要引起普 通感冒,属冠状病毒科。
➢生物学性状
冠状病毒呈球形,核衣壳为螺旋对称 型,核酸为单股正链RAN,有包膜,其 上有排列间隔较宽的突起,使整个病毒 颗粒外形呈冠状,故名冠状病毒。
1.核心
核心由核酸与核蛋白组成。核酸为分 节段的单股负链RNA,甲、乙型有8个 片段,丙型有7个片段。
2.基质蛋白(M蛋白)
基质蛋白位于包膜与核衣壳之间,基 质蛋白构成了病毒的外壳骨架。
3.包膜
包膜是病毒体的最外层结构,为脂质 双层。其上镶嵌有突出于病毒表面的两
种刺突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
➢ 培养特性
最常用鸡胚培养,初次分离接种羊 膜腔阳性率高,传代后可接种于尿囊腔。 细胞培养一般用人胚肾或猴肾细胞。
➢ 抵抗力
流感病毒抵抗力弱, 室温下传染性 很快消失,0~4℃能存活数周,-70℃ 可以长期保存,对干燥、紫外线、乙醇、 甲醛、乳酸、脂溶剂等化学消毒剂敏感。
二、 致病性
➢ 传染源:患者和隐性感染者
(NA)。
➢分型与变异
1.分型 根据NP和MP的不同流感病毒分为甲
(A)、乙(B)、丙(C)三型。 甲型流感病毒根据其表面HA和NA抗原性
的不同,又分为若干亚型。
2.病毒变异与流行的关系
最易发生抗原性变异的是甲型流感病 毒,变异的物质基础是 HA和NA 。 ①抗原漂移 ②抗原转变
一般抗原漂移只引起中、小流行,抗 原转换则往往引起大流行,甚至世界性 流行
第二十五章 呼吸道病毒
【学习目标】 1.描述流行性感冒病毒分型、分亚型的依
据,抗原性变异与流感流行的关系。 2.说出流行性感冒病毒、麻疹病毒的生物
学特性、致病性与免疫性、特异性预防。 3.简述腮腺炎病毒、风疹病毒、冠状病毒
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性。
案例25-1:患者5岁,男孩,因发热、红疹 来就诊,他祖母说他患“重感冒”多天, 畏光,流泪,流涕,眼结膜充血。疹子 从小孩的耳后、前额、颈部扩散到身体 的其他部分,为红色斑丘疹,有些地方 已脱屑,变成棕色。查体发现小孩还患 有细支气管炎。尿检和颊部疹子刮取物 镜检发现包涵体和多核巨细胞,咽喉拭 子常规细菌培养阴性,未检出抗链球菌 溶素“O”抗体。
微生物学检查
病毒分离:咽漱液、咽拭子、接种鸡胚等。 血清学诊断:血抑试验、中和试验、酶免疫、
补体结合试验。
防治原则
加强锻炼,提高抵抗力 保持空气流通,减少或避免人群聚集 接种疫苗(灭活疫苗,减毒活疫苗,表面抗原疫
苗) 药物治疗(中药、干扰素滴鼻)
第二节 麻疹病毒
一、生物学特性
单股负链RNA、 有包膜的球型病毒。 包膜刺突有血凝素 (H)和融合因子(F)
孕1月 11%-58% 2月 11%-36% 3月 7%-15% 4月 为7%以下
➢ 病毒最初是于鼻或呼吸道上皮细胞中增 殖,随后发生病毒血症,扩散至唾液腺 及其他器官。有些患者的其他腺体如胰 腺、睾丸或卵巢也可发炎,严重者可并 发脑炎。
➢ 患者表现为软弱无力及食欲减退等。前 驱期过后,接着出现腮腺肿大,并伴有 疼痛及低热。整个病程大约7~12d。
腮腺炎病毒
第五节 风疹病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