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州师范学院扶贫顶岗实习支教问题探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6卷 第3期2010年6月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J OURNAL O F X I N Z HOU TEA C HER S U N I V ERSITY
V o.l26 N o.3
Jun.2010
忻州师范学院扶贫顶岗实习支教问题探究
李建军,杨国华
(忻州师范学院,山西忻州034000)
摘 要:师范院校大学生走出校门参加扶贫顶岗实习支教,为解决地区基础教育发展不平衡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在支教过程中也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1)指导教师缺乏相应的教育理论和实践经验,指导具有随意性和盲目性;(2)派出学校调研不足,导致资源配置不合理;(3)支教学生思想没有受到重视;(4)地方政府合作不够全面等。针对这些问题,文章提出了合理性建议。
关键词:忻州师范学院;扶贫顶岗实习支教;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G6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491(2010)03-0001-03
忻州师范学院自1997年实施 411工程,以及2007年扩大规模、本科生参加扶贫顶岗实习支教工程以来,先后组织20多批、1万多名本专科大学生到忻州市山老贫困地区、农村教育相对落后地区进行实习支教工作,为解决忻州地区基础教育发展不平衡,贫困地区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理念落后等问题以及践行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思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 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因工作需要,笔者于2007年初随忻州师院第21批扶贫顶岗实习支教师生赴原平市某农村进行了为期近5个学期的支教工作,定点对在当地实习的5批共计约150名学生进行指导,同时和周边贫困地区支教的忻州师范学院教师以及当地基层教育主管部门的人员及相关教师进行了沟通与交流。我们发现,在扶贫顶岗支教这一工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值得反思。
1.1 指导教师理论准备不足
忻州师范学院的教师队伍中相当一部分指导教师是大学本科或者研究生。本科学习阶段虽然开设教育学、心理学等课程,但只限于考试及格,修够学分,再加上传统观念上对这些学科的不重视,根本谈不上探究性学习。大学毕业读研,专业更细,更没有接触这些学科的可能性。毕业上岗,单纯从事本专业的教学或者科研,即使是在本专业的范畴里也几乎没有系统的教育理念,育人和教书基本脱节。或者说只教书,不育人。小学、初中阶段,无论从课程特点、学生年龄结构自有其特殊性,这些正是大学生将要面对的问题,而这方面的知识恰是指导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所缺乏的。这样在对学生进行指导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就会有盲目性和随意性。学生上岗前要精心备课,模拟试讲,评课指导老师能做的无非是对学生的教态、声音、语速、板书、感性的知识点或者知识重点的把握等层面上的内容。谈不上指导学生从更高层面上如总体大纲概述,教学三维目标等方面把握教学。当然,教学过程更是一个实践过程,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但是指导教师如果能够有效地在尽量有限的时间内从总体上对学生所教学科有一个比较科学、比较概括的阐述和指导,学生在上岗后也就能对教材有一个总体把握,少走弯路,更有针对性地教学。指导教师的教学实践也是在大学里面进行的,对中小学的教学很多教师基本上没有涉及,甚至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的解决还需要很好的思考。
1.2 派出学校对受援学校调研不足
如果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能很好地调动,适应教学就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如果教学实践的针对性不强,教学效果就不会很好。笔者曾和一些附近中小学的校长和顶岗支教学生进行过交流。某校曾有两个中文系学生,交流的过程中了解到这两个学生在学校也是品学兼优的学生,对扶贫支教工作的认识也比较积极,很想把自己所学知识教给学生,但是一个学生被安排教体育,另外一个教数学,而这两个学生所教课程正是自己最薄弱的学科。每次上课对于他们来说简直就是折磨。笔者见到两个学生的时候正值寒冬,在
收稿日期:2009-11-15
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财政部2007年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项目 地方师范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综合改革子项目(教高函[2007]29号)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李建军(1970-),男,山西静乐人,忻州师范学院公外部讲师,从事英语教学研究。
那样的季节里看到孩子们一脸的无奈,心里也说不上是什么滋味了。在另外一所学校,笔者和校长有过一次交流。学校确实比较偏僻,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很多分配到他们学校的正式教师都会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请长假或者调离。尽管这样,由于该校长比较敬业,素质很好,有一定的办学理念,所以规模不大的一个学校整体运行良好。他们很渴望师院能给配备一些所需要专业的支教学生,进一步完善教学和管理。但是几个学期的教师总是不很对口,让支教学生和学校都感觉比较尴尬。尽管这样,校方还是很友好地对待支教生,尽量给他们提供一个宽松的环境发挥自身优势,学生的面貌也还不错。这样的情况具有普遍性。
1.3 支教学生思想状况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
大多数的支教学生都能够服从学校统一安排,心甘情愿地到受援学校完成教学或者管理任务,工作热情和工作态度都很好,确实对当地的教育发展做出不可低估的贡献。但是也有相当数量的学生在思想和行为上都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存在。有的学生在支教前就会托人找关系,或者想方设法不去支教,宁愿被安排在学校某个科室打水扫地接电话,或者到离市区或者县城较近的条件相对好一些的学校,或者干脆找关系到医院开一个医疗诊断书,然后回家休息,或者到别的地方打工挣钱。这样的前提下,如果不能如愿,上岗之后就会出现消极情绪,工作被动,不服从当地教育主管部门或者学校的工作安排,还会带来很多负面的东西,对本人,受援学校和派出学校都有影响。
1.4 受援学校或基层主管部门与支教工作合作力度不大
有这样一种现象,支教学生专业素质、教学管理态度和能力都很好,且能得到所教学生的认可。但是,有的学生正是由于教得好、管得好,对学生充满爱心,结果受到受援学校同学科教师或者班主任的排挤。很多受援学校教师一方面自身素质本身有限,客观上干好干坏一个样,教好了没有奖金,教不好也没有责任,工资照发,职称于此无关。多带一节课,多辅导一节自习,不如回家或到地里多干点活。但是支教学生的认真和努力给了他们心理压力,便以种种方式排挤支教学生。不少地方甚至存在不同程度的克扣支教学生伙食费的现象。有了这种情况,支教学生工作的积极性就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1.5 部分支教学生学科范围狭窄,缺乏探究性教学的意识和行为
笔者通过对支教学生听课、日常交流、与受援学校同行交流等形式了解到,很多支教生存在这样的问题,数理化教师对人文学科等领域的知识太少。做班主任的理科教师甚至不能开一个理想的班会。课堂欠缺穿透力。一位体育教师教学非常严谨,人品很好,但是在其支教的前一个多月,怎么都没有办法教会当地小学生齐步走,刚开始的时候一直抱怨学生笨,教不会。事实上笔者通过观察,该老师自己走的都不是很好,并且教法不当;笔者和这位支教学生活动时间打乒乓球,发现该同学才开始学怎么拿球拍。问其原因,说大学的时候学的是篮球;一位语文老师,同时担任小学四年级班主任工作。一次他班里的学生做国旗下的演讲,老师负责撰稿。结果发现,除了字写得不够规范,有好几处不该有的错别字以外,发言稿甚至文理都不甚通顺,而这种现象绝不是少数人的问题。
大多数支教学生对待支教工作都有正面的认识,教学热情也很高,舍得下辛苦,也给受援学校的学生带去不少新东西。但是总体而言,教学和管理的理念还是比较陈旧,缺乏创新意识。究其原因,部分是因为担心受援学校的领导、同事或家长不认可,怕有出风头之嫌,或者怕管理或者教学太活跃影响成绩而不敢冒险。就笔者了解,相当一部分支教学生确实没有多少新的思想、理念。仍然在实践当年他们上小学的时候老师教的那些方法。大量布置作业,一个生字写几十次,罚站,打手板,随意训斥。虽然有爱心,但是表达方式难以从一个高的层面恰当表达。
2 基于以上问题的建议
2.1 有针对性地对指导教师进行阶段性培训
中学课标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内容对于各个层面的老师都具有指导意义。首先,学校要帮助培训支教学生的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树立强烈的学生第一的理念,尊重学生、尊重教学、尊重课堂。让他们知道尊重和被尊重都是一个心理健康的人的内心需求,而特殊的职业要求他们在课堂上必须以更恰当的方式表现出来。其次,要制定一个短期培训计划或者方案。必须具备较强的可操作性。既要有理论方面的指导,又要有直观,感性的案例。既要生动活泼,形式多样,又要严肃认真,讲求实效。被培训者要做好笔记,写出有一定分量的心得感想或者论文。
2.2 以多种的方式进行调研,掌握受援学校的具体要求
这方面的工作在前一个学期就应该展开,可以对下一个学期的情况进行摸底调研。调研者可以是学校领导,本学期带队队长,指导教师,也可以是对下一批支教生的对点指导教师,甚至是本学期的支教学生。这样做既能切实了解情况,有的放矢,又能让受援学校对我们的工作从感情上和工作上对我们的工作支持,受援部门的工作也能比较扎实有效地展开。当然,客观上我们不可能满足受援学校的所有要求,即使这些要求完全出于工作,出于教学。比如师范类院校男女生比例失调较为严重,女生多于男生。比如每个学期下乡支教的学生专业比例不等,可能真正需要的教师我们不一定能够完全到位。但是可以通过交流沟通、了解情况,尽可能早动手,早培训,弥补这种客观不足。从受援学校来说也能更好地理解我们的工作,也可以对整个学校或者联校的人事、课程等方面及早考虑、协调、安排。对即将上任的支教学生也多一些宽容,多一些帮助。不管是哪一个层面的人进行调研,都要注意调研不能流于形式。之前要有安排、有计划、有任务,之后要有落实、有总结、有汇报。
2.3 对支教学生的培训要有详实的可行性计划
对于指导教师的工作安排要尽量做到科学合理。这一步工作必须是在前一段调研工作的延续。只有这样,分配指导教师才能避免盲目性和随意性。指导教师的指导工作才
2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第26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