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习俗及演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明节习俗及演变
清明节风俗及其演变
一清明节的由来
清明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为重视的节日之一。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清明节最先是一个用来安排农事活动的重要节气,《淮南子。
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
”意思是说春分过后十五日为清明节。
《岁时百问》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
故谓之清明。
”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万物生长的大好
时机。
此时农人始事耕作,一年的劳作也从此开始。
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说法。
但是作为一个节日,它又与纯粹的节气有所差别。
节气只是表明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
而节日则包含有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
清明节在几千年的演变过程中,注入了寒食禁火、扫墓的习俗,形成了一个即充满了祭扫祖先生离死别的悲酸泪,又可以踏青游玩的特殊日子。
从这种意义上讲,二十四节气中,演变成为风俗的也就只有清明节了。
二清明节的扫墓与禁火
清明节与寒食节是两种不同的节日,但因寒食节与清明节日子相近,古人在寒食中的活动往往要延续到清明。
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和演变,两者逐渐和二为一,就形成了今天的清明节。
扫墓与禁火是清明节的两大重要的具有代表性习俗。
(一)扫墓
在墓前祭祀祖先谓之扫墓或墓祭、扫拜。
这个习俗在中国的起源甚早,但一开始并不一定在清明节进行。
清明节扫墓这一习俗的确立是经过了漫长的演变过程的。
早在商朝的时候,祭祀就开始了起源。
商人崇拜神,包括天上诸神、祖先神、地上诸神。
商人认为掌管人间祸福的天神是“上帝”,商王死后,灵魂都会回归“上帝”之所,成为向人间传递“上帝”意志的宾客。
所以商人很注重祭祀,几乎是两天或三天就有一次祭祀活动,频繁的祭祀活动渐渐演变成了“周祭制度”。
西周时代,周人对墓葬就十分的重视,设有专门的官员分别掌管王、侯、卿大夫、士的公墓和庶民的邦墓。
《周礼﹒春官﹒家人》记载:“凡祭墓,为尸”,可见早在西周时就有祭墓之俗。
《礼记。
檀弓下》也记载了关于“哭墓”、“展墓”、“式墓”等不同的扫墓方法和内容。
《孟子。
离娄下》中有一个“燔间求食”的故事。
虽然这个乞食的齐人成为了人们的笑柄,但却从另一个方面证明了战国时扫墓之风的盛行。
秦汉时代,扫墓的风俗注入了礼俗的内
容。
“古不墓祭,秦始皇起寝于墓侧,,汉因而不改,诸陵寝皆以晦、望、二十四气、三伏、社、腊及四时上饭。
”这是当时供奉陵园的礼制,从中可以看出当时的祭祀活动频繁。
这不仅反映了汉人对祭祖的重视,也证明了在当时扫墓并不是清明节独有的活动。
到了魏晋南北朝的时候,社会分裂,军阀割据,烽火连年。
尽管如此,人们对扫墓之风依旧重视。
《魏书。
高阳王传》记载:“任事之官,吉凶请假,定省打拜,动辄历十旬。
”到了唐代,扫墓之风更加盛行,并将拜扫日期定于寒食节。
唐玄宗开元二十年诏曰:“士庶之家,宜许上墓,编入五礼,用为常式”,从此扫墓成为五礼之一被确立了下来。
因此每当寒食节来到,“田野道路,士女遍满。
皂隶拥丐,皆得父母上墓”。
由于古代扫墓的礼仪繁多,时间跨度也就比较大,时常会延续到清明。
于是,这两个不同的节日就逐渐的和二为一了。
扫墓也成了清明节的风俗。
清明节扫墓的风俗到了明清时期,更是
发展到了顶峰。
尤其是在清朝,不仅备有酒馔供品,而且素服诣墓。
还增加了扫墓次数,一年两次,春季在清明节祭祀,而秋季则在霜降节进行。
清明节又是民族扫墓节,到了近代,除了一家一族祭祀扫列祖列宗外,机关、学校、团体、厂矿企业、部队等都要组织青少年到烈士陵园去祭扫烈士墓,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以表达对革命先烈的缅怀之情,寄托心中的哀思和敬仰。
清明节被赋予了新的内容,融入了时代的气息。
(二)禁火
清明节禁火习俗的起源,是从寒食节来的。
寒食节在清明节前几天,有两种说法。
一说在清明节前两天,南朝梁人宗懔《荆楚岁时记》:“去冬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
禁火三日,造饧大麦粥”。
冬至后一百零五天称寒食节,正好在清明节的前两天。
唐代元稹诗云:“初过寒食一百六”,则认为寒食节在清明前一天。
关与寒食节有这样一个传说: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设计谋害太子了申生。
公子重耳为了躲避祸害,被迫流亡出走。
在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
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陆陆续续地各奔出路去了。
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着他。
其中一人叫介子推。
有一次,重耳晕了过去。
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送给重耳吃。
后来,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就是晋文公。
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
介子推不以为意,带着母亲避居山中。
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觉得心中有愧,于是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
介子推不愿出仕,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今山西介休县东南)。
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想逼介子推出来。
大火烧了三天三夜,最后介子推母子俩被烧死在了柳树下。
人们的他身后的柳树树洞中发现了了一首血诗:“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
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
晋文公将血书藏入袖中。
然后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
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规定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
其实这一传说并不可靠,寒食节与介子推之间并无直接的联系。
寒食节的习俗在周代就有了。
一直到了汉末,蔡邕的《琴操》才将禁火与介子推附会在一起。
不过蔡邕并没有把禁火时间放在清明前后,而是说“五月五日不得举火”。
寒食节确定为清明前一二日是在魏晋之时。
魏武帝曹操《明罚令》有“闻太原、上党、西河、雁门冬至后百五日皆绝火寒食,云为子推”,陆《邺中记》也有类似的记载:“俗冬至后百五日,为介子推断火冷食三日,作干粥,今糗是也。
”又因为晋朝与春秋时期的晋国同属“晋”字,人们就更加深信介子推的传说。
寒食节
禁火的习俗便相沿成俗,流传了下来,并与清明节习俗相融合,成为了清明的传统习俗。
三清明节的其它风俗
清明节前后流传着很多传统的风俗活动,如寒食禁火、清明扫墓、踏青郊游、插柳、打马球、放风筝、荡秋千、斗鸡、拔河等。
这些活动随着岁月的赓续交替、社会的嬗递变化,有的已经被淘汰,有的仍遗留至今并赋予了新的内容。
(一)踏青
清明节在农历三月的上半月,按公历来年说,则在每年的四月五日前后。
此时,正值春回大地、草木皆绿之日,自然界到处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好时光。
除此之外,清明一到,农事便渐渐繁忙起来,人们难得再有机会游玩,趁此机会尽情游玩,一是对一年辛苦的回报,也是为了下一季的忙碌养精蓄锐。
关于清明时节踏青的习俗,有这样一个
传说:相传大禹治水成功时,正值春暖花开、万物复苏之际,天地之间风光明媚,一片绚烂的景象。
人们纷纷外出游玩,以庆祝水患尽除,天下太平。
传说终归是传说,但可以看出踏青习俗由来年以久。
到唐代时,踏青成为一种习俗并承袭了下来。
唐代著名大诗人杜甫的《丽人行》描写的就是清明前后长安城中的达官贵人外出踏青郊游的场景。
宋代踏青风俗较之唐代更为盛行。
《武林旧事》中记载:“城中士女艳壮浓饰,金翠琛璃,接踵连肩,翩翩游赏,画船箫鼓,终日不绝”。
踏青之俗,在各地都很受欢迎。
宋代词人柳永有一首《木兰花慢。
清明》描写的是清明节踏青的乐趣及所见之美景,从中可见其规模之盛大豪华。
踏青的时间也不是固定不变的,会因人因地而改变。
如长安踏青有时在二月二日,有时也在上巳节。
踏青除了欣赏大自然的美景之外,还要进行荡秋千、蹴鞠、拔河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使节俗充满的春天的欢娱气息。
(二)插柳
关于清明节插柳的风俗,有几种传说。
一说是为了纪念“教民樯穑”的农事祖师
神农氏。
柳条有预报天气的作用,所以古谚:“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的说法。
农事活动与天气密切相关。
神农氏教人辨柳条来观察天气变化,安排农事活动。
至今有的地方,人们还把柳条挂在屋檐下以预报天气,安排农事活动,颇具古风。
还有一种说法是为了辟邪。
中国人以清明、七月半和十月半为三大鬼节,是百鬼出没讨索之时。
人们为了防止鬼的侵扰迫害,从而插柳戴柳。
这一习俗受佛教的影响较深。
佛教中的观世音峄柳枝沾水济世度人,所以人们认为柳条可以却鬼。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就有:“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的记载。
不管从那个传说,我们都可以看出,清明插柳的风俗由来以久。
在以前,人们在清明这天不仅要插柳,还要把柳条戴在头上。
据说,黄巢起义时规定,以“清明为期,戴柳为号”。
起义失败
后,戴柳的风俗逐渐被淘汰,只在云南等少数地区还有遗留,只有插柳的风俗还保留保留带现在。
明清时代,插柳习俗已经遍及全国。
对清明习俗比较讲究的扬州一带,每到清明这天,不仅插柳满檐,而且男女戴柳。
当时有民谣说:“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
到了近代,插柳戴柳的习俗以不多见,只有在江南地区还有些许残留。
(三)荡秋千
关于打秋千的起源,也有不同的说法。
一说是古代北方少数民族的一项习武活动嬗变而来的。
据《古今艺术载图》载:“秋千,北方山戎之戏,以习轻者。
齐桓公伐山戎,流传如中国。
”一说是起源于汉武帝时代。
最先是祝寿之词,名为千秋,是汉武帝的后庭之戏,后世倒语为“秋千”。
尽管说法不一,但秋千是一种长期流传下来的娱乐活动却是无可非议的。
秋千于南北朝时传入南方,到唐代时兴
盛起来。
据《开元天宝遗事》中记载:天宝年间,每到寒食清明来临之际,宫中都要竖起秋千架,令嫔妃宫女们尽情玩乐。
唐代大诗人韦庄对当时清明节打秋千的描写尤为
出色:“满街杨柳绿似烟,画出清明三月天。
好似隔帘红杏里,女郎撩乱送秋千。
”
辽带时最重清明节。
清明节到来之时,上至朝廷贵人,下至庶民百姓都以打秋千为乐。
打秋千的兴盛程度可见一斑,。
到了明代,秋千之戏的南方逐渐衰落,清代以后复又在北方兴起,“家家树秋千为戏”,颇具古风。
(四)放风筝
清明时节,艳阳高照,春风徐徐,正是放风筝的好时候。
唐代有人诗云:“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早归来,忙趁东风放纸鸢。
”可见放风筝游戏在唐代的盛行。
据说风筝不的汉初大将,淮阴人韩信所创。
上面安有竹笛,经风一吹能发出声音,犹如古筝,风筝的名字便由此而来。
清明时节放风筝的习俗起源很早,而且经久不衰。
放风筝即是一种娱乐,也是一种体育活动。
放风筝时,还故意将风筝的线弄断,称之为“放晦气”,《红楼梦》中贾府小姐们放风筝除晦气便是这一习俗的表现。
(五)蹴鞠与打马球
清明节的球类活动也有很多,如蹴鞠、打马球等。
蹴鞠自汉代就有,唐代更加盛行,并有很大的改进。
唐代的蹴鞠由汉代的充毛改为充气,用动物的膀胱作为内胆,增加了球体的弹性。
踢球的花样也增加了许多,上至达官贵人,下至庶民百姓,不论男女老少,皆好此事,足见当时盛行的程度。
唐代清明节还盛行击鞠,即打马球。
相对于蹴鞠来说,击鞠难度要大很多。
一方面要求乘坐的马(或驴)有很高的训练程度,另一方面要求骑术精湛。
打马球的活动最早见于曹植《名都赋》:“连翩击鞠壤,巧捷为万端。
”但由于魏晋南北朝时代社会动荡不安,此活动一度中衰,到隋唐之际才得以复苏。
到唐中宗时,由于“上(唐中宗李治)
好击球,又是风俗相尚”,马球活动开始勃兴一时。
但是这项活动有其局限性,不能在民间盛行。
所以并没有像蹴鞠一样流传下来,到今天已经看不见这种游戏了。
除了以上这些之外,清明节还有很多其他的习俗,如拔河、斗鸡等。
这些习俗的起源都很早,在唐宋年间十分的盛行并且沿袭了下来。
李白有诗云:“羞逐长安社中儿,赤鸡白狗赌梨栗。
”这是对当时斗鸡活动盛行情况的描述。
可惜这个习俗在后来的演变过程中被注入了赌博的性质,到现在以不多见了。
只有拔河作为一项体育活动被保留了下来,至今仍受到很多人的喜爱。
清明节风俗是经过漫长的历史时期的不断积淀而来的。
岁月的赓续,社会的嬗变是清明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在清明节习俗的继承和发展过程中,我们要去其糟粕,留其精华,在发展中赋予它新的内容,使其更适应时代的发展,更具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