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牛顿第一定律》导学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8.1 牛顿第一定律 导学案 (解析版)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8.1 牛顿第一定律 导学案 (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fff31564b8f67c1cfad6b8a1.png)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运动和力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导学案【学习目标】1.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和含义2.知道理想实验是科学探究的一种重要方法3.理解惯性是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4.知道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5.知道日常生活中的惯性现象6.能分析惯性现象在生活中的利用和危害【自主预习】1.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
又叫做惯性定律。
2.要想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必须对物体施以力的作用,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3.物体从静止变为运动或从运动变为静止,物体速度的变化或形状发生变化,都叫做运动状态的改变。
4.正在行驶的汽车关闭发动机后,由于惯性仍然向前运动,但汽车的速度将变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这是由于汽车受到惯性的缘故。
5.马路上的汽车突然启动时,站在车上的乘客将会向后倾倒,行驶的汽车急刹车时,站在车上的乘客将会向前倾倒,这两个现象都是由于人有惯性而造成的。
6.在航天飞行器中处于失重状态的宇航员,其身体仍具有惯性。
(没有/仍具有)7.虽然物体不受外力作用的情况是不存在的,但是由于牛顿第一定律是建立在大量事实经验的基础上的,经过科学总结而得出的,因而是正确的。
8.在平直轨道上行驶的列车车厢内,在水平桌面上放置一个小球,突然小球向前运动,这时列车是在减速行驶。
(填“加速”或”减速”)9.下列说法中正确是(A )A.力的作用效果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或改变物体的形状B.运动的物体没有惯性,当它由运动变为静止时才有惯性C.如果物体只受两个力的作用,并且这两个力三要素相同,那么物体的运动状态一定不改变D.汽车在水平公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站在车上的人在水平方向一定受到一对平衡力作用10.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A.直接由猜想得到的B.直接由日常经验得到的C.直接由实验得到的D.通过分析事实、概括、推理得出的【合作探究】1.阅读课本,找出惯性的概念,并填写下空。
·8.1牛顿第一定律(导学案)
![·8.1牛顿第一定律(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4de613d74028915f804dc2f7.png)
8.1牛顿第一定律(导学案)编号:一、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确认阻力对运动物体的影响。
2.经历建立牛顿第一定律的科学推理过程,认识牛顿第一定律。
3.能通过生活经验和大量事实认识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能用惯性解释生活和自然中的有关现象。
二、学习活动活动一:[合作探究]运动和力之间的关系(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16-17,并回答下列问题)1.自古以来,就有很多人认为:物体的运动力来维持。
(填:需要或不需要)伽利略认为:物体的运动力来维持,运动的物体之所以停下来,是因为受到了力的作用。
2.演示实验:(方法:)⑴器材:。
⑵实验中需要控制哪些影响因素,如何控制?目的是什么?①在同一斜面的;②让同一小车从下滑;③使小车到达斜面底端的相同。
(或:使小车到水平面具有相同的初速度)⑶记录:小车滑行的距离s 实验记录表如下:表面状况阻力的大小小车运动的距离s /m 小车速度减小的情况毛巾棉布木板结论:平面越光滑,受到的阻力越________,小车运动的距离越________ ,速度减小得越_______ 。
理论推测:如果物体受到的阻力为零,速度就_____________,它将_____________________。
3.牛顿第一定律(物理学基本定律之一)⑴内容:一切物体在时,总保持状态或状态。
⑵说明:①“一切”适用于所有物体。
②“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是定律成立的条件。
③“总”一直、不变。
“动者恒动,静者恒静”。
④“或”指物体不受力时,原来静止的总保持静止,原来运动的就总保持原来的速度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两种状态必有其一,不同时存在。
⑤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用推理的方法概括出来的,不能用实验直接证明。
⑶力和运动的关系:牛顿第一定律说明了力不是运动的原因,而是的原因。
[随堂练习]1.下列几种情况中,不需要对物体施加力的是()A.物体从静止变为运动 B.物体从运动变为静止C.物体的运动方向不断改变 D.物体的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都不改变2.用绳子拉小车在光滑水平面上运动,当绳子突然断裂后,小车的运动速度将()A.变小;B.不发生变化;C.变大;D.立即变为零.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不会运动B.运动的物体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C.静止的物体一定是没有受到力的作用D.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受力,它将永远运动下去活动二:[自主学习]惯性(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18-19,并回答下列问题)1.惯性:一切物体都有的性质,这种性质叫惯性。
初中物理【牛顿第一定律】导学案
![初中物理【牛顿第一定律】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19acce71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f0.png)
初中物理【牛顿第一定律】导学案
A跳远运动员的助跑速度越大,跳远成绩往往越好
B用力将物体抛出去,物体最终要落到地面上
C子弹离开枪口后,仍能继续高速向前飞行
D古代打仗时,使用绊马索能将敌方飞奔的马绊倒
6.正在水平面上滚动的小球,如果它受到的外力同时消失,那么它将()
A.立即停下来
B.慢慢停下来
C.做匀速直线运动
D.改变运动方向
7.坐在小汽车前排的司机和乘客都要在胸前系上安全带,这主要是为了减轻在下列哪种情况出现时可能对人的伤害( )
A车速太快 B车速太慢 C 突然起动 D紧急刹车
8.今年五一假期,小江一家开车到旅游港游玩.下列是小江对游玩场景的描写,其中符合科学道理的是()
A早上冲出家门,由于受到惯性的作用,跑到车边很难停下
B上车后系上安全带可以减小行车时的惯性,从而减少意外伤害
C上楼过程中惯性越来越大,导致爬楼越来越慢
D爬上山顶抛出太阳帽,太阳帽离手前后惯性不变
9.下列现象中,属于利用惯性的是()
A高速路上汽车限速行驶 B汽车驾乘人员系安全带
C人踩到香蕉皮上易滑倒 D拍打衣服灰尘脱离衣服
10.如图3所示实验中,每次必须使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处滑下,这是为了使小车在三种平面上开始滑行时具有,在越光滑的平面上,小车受到的
越小,它的运动距离越,它的速度得越慢。
进一步分析推理可得出这样的结论:如果物体不受任何力的作用,物体将作。
8.1牛顿第一定律导学案
![8.1牛顿第一定律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93e82316a76e58fafab0031d.png)
课题:牛顿第一定律预习案一、预习范围:第十二章第五节,即课本第44页至第46页二、预习时间:15分钟三、预习方法:①以教材为准,先通读教材,再查阅资料;②联想旧知、联系生活、边阅读、边思考、边梳理;③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提出问题等方式。
四、预习检测:1.伽利略通过实验表明:物体的运动(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力来维持,运动之所以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了。
2.一切物体在的时候,总保持状态或状态.这个规律叫做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
3.牛顿第一定律是通过分析事实,再进一步、得出的.五、我的问题:合作探究案探究点一维持运动需要力吗?●小组讨论:阅读教材内容.针对“日常生活中,运动的物体最终会停下来”这一事实,结合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观点谈谈自己的看法。
●实验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①问题一;此实验中,控制哪些条件保持不变?用什么方法控制?此实验过程中,要控制小车进入水平面时的保持不变,其控制方法是:用同一辆小车,让小车自斜面从静止开始滑下。
②问题二:哪些条件需要改变,用什么方法来实验改变?实验中要改变小车在水平面上受到的大小,改变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需要观察和记录哪些数据?要观察小车从同一水平面上运动状态的变化情况,记录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
④实验结论: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这说明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速度减小得越。
⑤推理:如果物体不受力,速度不会减慢,它将。
推理法是分析物体在理想状态下的运动规律常采用的一种方法。
1.在研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时,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是为了使小车到达斜面底部的速度.接着在表面材料不同的水平面上运动,分别停在如图所示的不同地方。
由实验现象我们可以推断:假如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过程中,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力,它将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牛顿第一定律》 导学案
![《牛顿第一定律》 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94692e70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d5.png)
《牛顿第一定律》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含义和适用范围。
3、了解惯性的概念,知道质量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
4、能用牛顿第一定律解释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和理解。
(2)惯性的概念和质量对惯性大小的影响。
2、难点(1)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2)惯性现象的解释。
三、知识回顾1、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使物体发生_____,也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
2、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_____的改变和_____的改变。
四、新课导入同学们,我们在生活中常常会观察到一些物体运动的现象。
比如,我们用力推桌子,桌子会移动;当我们停止用力,桌子会慢慢停下来。
那么,物体的运动到底是由什么决定的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牛顿第一定律。
五、牛顿第一定律的探究1、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亚里士多德认为,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要静止。
这种观点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人们所接受。
2、伽利略的理想实验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他让一个小球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滚下,分别在粗糙程度不同的平面上运动。
实验发现,平面越光滑,小球运动的距离越远。
伽利略由此推测,如果平面绝对光滑,小球将永远运动下去。
3、牛顿第一定律牛顿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六、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1、“一切物体”指的是宇宙中所有的物体,无论是固体、液体还是气体。
2、“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说明物体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这种性质叫做惯性。
3、“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强调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七、惯性1、定义: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
2、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
牛顿第一定律导学案
![牛顿第一定律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eb53b50679563c1ec5da71f1.png)
8.1牛顿第一定律学习目标:1.知道力和运动的关系的发展过程.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和含义.3.知道理想实验是科学探究的一种重要方法.4.再次运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的过程.重点:牛顿第一定律,惯性难点:探究牛顿第一定律的方法1、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如图所示用同一小车从同样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使它在三种不同表面的水平(1)为什么要让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滑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小车在三种不同表面上运动的距离不同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对这个实验作进一步推想,可以得出什么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牛顿第一定律1、内容:物体在的作用时,保持状态或运动状态。
2、牛顿第一定律揭示力与运动关系的本质:力维持物体的运动的原因,力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3、牛顿第一定律不是实验定律,因为在我们周围的物体,都要受到外力的作用,不可能用实验来直接验证。
但是这个结论是以实验为基础,通过分析事实并进一步概括推理得出的,这种实验方法叫:。
例:正在路上行驶的汽车,突然受到的所有的力消失,那么它会( )A 突然停止B 慢慢停下来C 做匀速直线运动D 加速运动惯性读一读:课本18页第一段,找出惯性的概念,并填写下空.惯性:从牛顿第一定律可以知道,一切物体都有的特性,我们就把这个特性叫做惯性,所以牛顿第一定律又称为。
演示:让学生照课文第18页图8.1-3所示,为什么小球没有和金属片一起飞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什么行驶的汽车突然刹车,乘客会前倾,汽车突然启动,乘客会后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亲身体验:用纸条和钢笔帽来完成惯性实验小实验:抽出被压在钢笔帽、棋子下纸条。
解释惯性现象(1).人走路时,被石头绊会向前倒,这是为什么?思路引导:人走路时,脚被石头绊住,由于________,上身仍要保持原来的________状态,而向前倾倒.(2)为什么行驶的汽车突然刹车,乘客会前倾,汽车突然启动,乘客会后倒思路引导: 汽车突然刹车时,人会往倾,是因为:刹车时,乘客的脚由于随车停止运动,而乘客身体的上部由于会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身体会向倾。
物理八年级下册8.1牛顿第一定律 导学案
![物理八年级下册8.1牛顿第一定律 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67056a0e7c1cfad6185fa7e3.png)
③表格设计
实验次数
表面状况
阻力的大小
(最大、较大、较小)
小车运动的距离
(最远、较远、最近)
1
毛巾
2
棉布
3
木板
(2)结论: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速度减小得越。
推理:如果运动物体不受力,它将。
导学案
(二)牛顿第一定律
1、内容:
2、意义:力是改变物体的原因。
(三)惯性
1、叫做惯性。
2、(1)惯性是一种,不是;
(2)物体都具有惯性;
(3)物体惯性的大小只与其有关。
三、自我小结:
本节课我的最大收获;我的疑惑?
四、我来试一试
1、让小车从斜面顶端从静止开始滑下,分别在光滑程度不同的水平面运动,小车最后都会慢慢停下来,这是因为它,得到的结论是: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速度减小得越。由此可推理出:如果运动物体不受力,它将。
2、正在运动的物体,若受到的一切外力都同时消失,那么它将()
A、立即停下来B、改变运动方向
C、先慢下来,然后停止D、做匀速直线运动
3、关于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静止时有惯性,运动时没有惯性
B、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才有惯性
C、物体受力作用时才有惯性
D、物பைடு நூலகம்的惯性与运动状态或是否受力无关
1、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什么?
2、什么是惯性?你知道哪些惯性现象?
二、课内探究
(一)运动的物体停止运动的原因
1、提出问题:
展示: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对“运动的物体会停下来”的原因的解释。
※2、实验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8.1 牛顿第一定律导学案
![8.1 牛顿第一定律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b5352bf4770bf78a65295425.png)
8.1 运动和力【学习目标】1、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2、知道物体的惯性。
3、通过实验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重点】实验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难点】理解牛顿第一定律,并能解释简单的现象。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通过实验,确认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2.经历建立牛顿第一定律的科学推理过程,认识牛顿第一定律。
3.能通过生活经验和大量事实认识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能用物体的惯性解释生活和自然中的有关现象。
预学案一、复习回顾:(1)力的作用:,。
(2)重力:叫重力,公式G=mg二、预习自学(一)、维持运动需要力吗?1.亚里士多德对于力和运动的观点是什么?(概括起来:亚里士多德认为力与运动存在什么关系)(1).自古以来,人们认为:要使物体持续运动,就必须 ,即亚里士多德认为:力是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填“维持”或“改变”)(2).请同学们自己思考后各抒己见,组内讨论:你认同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吗?请说明自己的理由。
2.伽利略的观点:物体的运动 .(填“需要”或“不需要”)力来维持,运动之所以停下来,是因为受到了。
如果阻力为零,运动的物体将以永远运动下去。
探究案(一)自主探究一: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1)阅读“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先完整地看一遍实验内容。
(课本第17页)实验:装置图8.1—2使小车从同一高度滑下的目的是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相同,实验中通过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来显示阻力的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称之为转换法。
(2)教师演示学生观察实验给水平桌面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物体(毛巾、棉布、木板),让小车自斜面顶端从静止开始滑下。
观察小车从同一高度滑下后,在不同表面运动的距离。
结论: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速度减小得越。
推理:如果运动物体不受力,它将。
(二)自主探究三:牛顿第一定律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时,总保持或状态。
2.理解:(1)“一切”表明牛顿第一定律对所有物体普遍适用。
8.1牛顿第一定律导学案
![8.1牛顿第一定律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4f2c63d67f1922791688e843.png)
学习流程
完善
一、课前导学
1.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2.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3.叫做惯性。
二、课堂导学
学点一: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1.伽利略通过实验分析得出: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来维持,运动的物体之所以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了。
2.演示: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1)研究的方法是法,
(2)该实验需要改变的因素是,该实验需要控制不变的因素是: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时应具有相同的,采用的办法是:让小车
在的高度滑下
(3)实验中需要观察的现象是,小车在阻力大小不同的表面上。
(4)小组实验记录并完成分析总结:
表面状况
阻力大小
运动距离(通过比较选择短、长、最长)
毛巾
棉布
木板
(5)从实验可以看出,在粗糙的表面上,小车因受到的阻力______,速度减小得越,所以运动的距离______;表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______,速度减小得越,运动距离越______。
三、课堂小结
四、课堂练习
1、行驶中的汽车关闭发动机后不会立即停止运动,是因为汽车具有_________,汽车的速度越来越小,最后会停下来是因为__________。
2、一个物体在10N的拉力下,以1 m/s的速度做匀速圆周运动,当所受外力全部消失时,物体将()
A.立刻静止B.运动的越来越慢,最后静止
C.以1 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D.继续做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速圆周运动
3.下列事例中,利用了物体惯性的是()
A.汽车内的安全带B.跳伞运动员在落地前打开降落伞
C.汽车轮胎有凸凹不平的花纹D.跳远比赛时,运动员总是快速助跑
8.1牛顿第一定律 导学案(1)doc
![8.1牛顿第一定律 导学案(1)doc](https://img.taocdn.com/s3/m/393de96625c52cc58bd6be55.png)
8.1《牛顿第一定律》导学案(1)八()姓名学习目标:1、知道力和运动关系的发展过程。
2、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3、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过程。
学习过程:一、自主预习:1.伽利略通过实验表明:物体的运动(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力来维持,运动之所以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了。
2.一切物体在的时候,总保持状态或状态.这个规律叫做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
3、一切物体都有的特性,我们就把这个特性叫做惯性。
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运动要靠力来维持吗?●小组讨论:(1)想一想:物体是怎样运动起来的?(2)骑自行车时,停止用力以后,自行车会怎样?(3)推讲桌上的粉笔盒,盒子运动起来,停止用力,盒子停止。
亚里士多德对于力和运动的观点:要维持物体运动就必给物体施加力的作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会停止运动。
即亚里士多德认为力是(填“维持”或“改变”)运动的原因。
伽利略的观点:物体的运动力来维持,运动之所以停下来,是因为受到了。
如果阻力为零,运动的物体将以永远运动下去。
●探究合作: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p17页8.1-2)上述观点哪一个是正确的,需要通过实验来证明,在这个实验中,再次用到了法。
(1)实验装备图:(2)实验前应思考下列问题: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问题一:实验过程中,要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的目的是为了让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相同。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问题二:实验中要让小车在不同表面运动的原因是为了改变。
(3)实验现象与数据:表面状况阻力的大小(选填“大”或“小”)小车运动的距离(远或近)棉布木板(4)实验结论: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速度减小得越。
(5)推理1:如果运动的物体不受力,速度就不会,它将做运动。
推理2:如果静止的物体不受力,它将。
推理3:如果一切物体都不受力的作用,它们将保持状态或状态。
探究点二牛顿第一定律1、上述实验证明__________的观点是正确的.后来,_____国物理学家________总结了前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一条重要的物理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就是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2、牛顿第一定律揭示力与运动关系的本质:力维持物体的运动的原因,力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8 1 牛顿第一定律 导学案
![8 1 牛顿第一定律 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af7e9e1f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2d.png)
8 1 牛顿第一定律导学案----79399192-7154-11ec-a01d-7cb59b590d7d81牛顿第一定律导学案第八阶段;1[牛顿第一定律]学习指导案例8.1《牛顿第一定律》导学案准备:王鑫2022年1月15日1、知识与技能: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知道物体的惯性。
2.过程和方法:实验探索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通过活动体验,所有物体都有惯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分析,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分析、概括、推理)。
二、教学重点: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物体的惯性。
教学难点:探究牛顿第一定律的方法。
1.问题:武力的影响是什么?;2、思考:如何让一辆小车运动起来?(1)、用力使小车前进;(2)、停止用力小车停止。
提问:从以上实验中,可以看出力与运动存在什么关系?这是我们自古以来就知道的观点。
亚里士多德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因素。
如果力被移除,物体将停止移动。
例如,当滑板车移动时,当我们不再踩踏地面时,我们将停止;当我们停止摆动时,摆动会慢慢停止。
然而,伽利略却通过实验分析得出: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的维持,运动的物体之所以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了阻力。
谁的观点正确,我们就通过实验来研究这个问题。
3、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小车从斜面上滑下,并在水平面上移动一段时间。
(1)思考: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小车在水平木板上前进的距离与哪些因素有关?(小车质量水平面的阻力斜面坡度小车起始高度)我们现在研究汽车的前进距离和水平面的阻力之间的关系。
我们应该这样做。
这里我们采用了新的研究方法;另一方面,通过在小车的小水平面上显示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称为变换法。
(2)实验步骤:请仔细阅读课本p17演示实验,思考让小车从同一高度落下的原因是什么?为了让小车到达水平面的初始速度相同。
(3)实验推理:平面越平滑,小车移动得越远,这表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大,速度降低得越快。
8.1牛顿第一定律 导学案 2022-2023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8.1牛顿第一定律 导学案 2022-2023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925cec5c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e9.png)
8.1 牛顿第一定律导学案介绍本文档是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导学案,适用于2022-2023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本节课将介绍牛顿第一定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并通过实例和练习加深学生的理解。
目标•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定义和含义•掌握如何应用牛顿第一定律解决实际问题•培养观察和思考的能力课前准备•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包括力和质量的概念•准备教学用具,如实验器材、示意图、课件等学习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提问力的概念和公式。
•引出牛顿第一定律的概念,引发学生对物体运动的思考。
2. 概念讲解•讲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定义:“当外力作用于一个物体时,如果没有其他力的干扰,物体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时会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
可通过示意图和实例解释,强调惯性的作用。
3. 实例分析•提供一些实例,让学生运用牛顿第一定律来解释和预测物体的运动情况。
例如,一辆汽车突然刹车会发生什么?一个从高处自由落体的物体会怎样运动?4. 实验展示•进行相关实验以加深学生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
例如,用一个小球放在平滑水平桌面上,然后用一张纸筒将小球迅速吹走。
观察小球的运动情况,并解释为什么小球会被吹动。
5. 讨论与总结•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总结牛顿第一定律的特点和应用。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解答学生的疑惑。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课后作业•阅读教材相关章节,做相关习题。
•自选一个实例,运用牛顿第一定律的原理进行分析和解释。
本文档为Markdown文本格式,可在学校或个人使用。
希望通过本文档的学习,学生能够充分理解和应用牛顿第一定律,培养对物体运动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牛顿第一定律 导学案
![牛顿第一定律 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fd907cc476eeaeaad1f33081.png)
8.1 牛顿第一定律(1)
科目 主备人 学习目标: 课型 同伴 年级 组长签字 印刷时间 授课时间
1.了解牛顿第一定律以实验与逻辑推理相结合的思想方法。 2.掌握牛顿第一定律,正确理解力和物体运动的关系。 3.通过实验分析,初步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分析、概括、推理) 4.通过伽利略的理想实验,给学 生以科学方法的教育。 学习重点 1.牛顿第一定律. 学习难点 力是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不是维持物体运文明的气息洋溢在学校的每个角落。 (内容每课时更换)
(2).使小车在两种不同的表面通过,目的是 (3).实验中使用同一辆小车、同一个斜面目的是 (4).多次实验,小车最终都静止,是因为 (5).两次实验小车运动的距离不同,这说明 (6).小车运动的距离长短与它受到的阻力的关系是 结论: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 ,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 速度减小得越 。 推理:如果运动物体不受力,它将 。 4.(1)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
(2).汽车关闭发动机后,运动一段距离将会停下来,其原__________________ (3)能不能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牛顿第一定律?为什么? (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 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 而概括出来的) 【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对静止的物体牛顿第一定律是适用的对运动的物体不适用 B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状态 C 物体不受外力,一定保持静止 D 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状态,一定不受外力作用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不受力作用就一定静止. B. 物体不受力作用就一定匀速直线运动 . C.物体受力才能运动. D.以上说法都是错误的. 练习: 1.正在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假设它所受的一切外力同时消失,则它将作 ( ) A.匀速直线运动 B. 匀速曲线运动 C 减速直线运动 D 减速曲线运动 2.所谓“运动状态的改变”的正 确理解是: ( ) A.要改变物体的运动 状态,必须有力的作用 B.可能为只速度方向的改变 C.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与物体的初始运动状态有关 D.仅指速度大小的改变 1【合作探究】 1.通过小组合作解决独学、对学中解决不了的问题。 2.小组展示合作成果。 (可自己确定形式、内容,也可直接用上面两句话概括本环节) 【点拨引导】 (归纳小结) (本环节主要是精讲、 细讲学生没有学会的东西, 重点要总结规律性、 思维性、 方法性的东西) 【知识运用】
【学案】8.1牛顿第一定律 导学案
![【学案】8.1牛顿第一定律 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41233024915f804d2b16c1eb.png)
8.1牛顿第一定律(建议2课时)教师寄语:在以实验事实为依据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的推理,你就会有新的发现。
学习目标:1.理解惯性是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知道惯性现象;2.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3.了解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学习重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学习难点:惯性的认识学习过程:一、牛顿第一定律亚里士多德——如果要使一个物体持续运动,就必须对它施加力的作用。
你同意吗?伽利略——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
你同意吗?斜面小车实验自学课本45页的探究实验,小组讨论回答一下问题:1.每次实验都需从斜面上的同一高度下滑,为什么?2.选择三种不同的材料,目的是什么?3.几次实验中是否需用同一辆小车?参考课本所示进行实验,记下每次小车停下时的位置,填入下面的表格中。
结论: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速度减小的越。
推理:如果运动物体不受力,它将。
笛卡尔补充说“如果运动物体不受任何力的作用,不仅速度大小不变,而且运动方向也不变,将沿原来的方向匀速运动下去”。
牛顿补充:“静止的物体在没有收到外力作用时,将保持静止状态”根据:你的推理以及笛卡尔和牛顿的补充,你能概括出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将如何运动吗?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
牛顿抓住时机,概括出了牛顿第一定律即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得出的方法: .牛一定律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解释:不受力----------1 .物体没有受到任何的力的作用.(理想状态)2. 物体受到的力可以相互抵消。
即F合=0N如上图所示,物体受到左右相等的力的时候,且两个力在一条直线上的时候,这...................................两个力可以相互抵消,此时的物体可以认为不受力。
.......................力和运动的关系典例:1、我国空军某部派飞机携带三颗炸弹去轰炸恐怖组织的基地,不计飞机和炸弹受到的空气阻力,请问,三颗炸弹在空中的飞行时,地面上的人看到三颗炸弹飞行的情况是()2、如上右图所示的图中,小球在到达水平面上的时候突然失去所有的外力,则小球的运动轨迹是()。
8.1牛顿第一定律导学案
![8.1牛顿第一定律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ebceaa6f0b1c59eef8c7b4f5.png)
§8-1 牛顿第一定律课 前 预 习一、预习目标:1.通过动手实验,探究出牛顿第一定律;2.会用惯性解释惯性现象;3.能说出惯性的作用和危害。
二、预习内容:(预习要求:请同学们根据“预习目标”,仔细阅读课本第16页-19页的相关内容,简要回答以下几个问题,请将你的答案写在题目下面的空白处,并保证在10分钟之内独立完成。
)1、在历史上,关于“力与运动”的关系有两种说法,你能介绍一下吗?2、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什么?3、什么是惯性?三、在你预习的过程中,你还有哪些自己不能解决的疑问,请记录下来。
(每人至少要提出一个问题) 课 内 探 究一、预习生疑 生成目标:小组内交流预习内容,展示预习疑点。
(请四人一组交流“预习导学案”中的问题,将在预习过程中自己解决不了的疑问在小组内汇总起来,将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写到黑板上)二、合作探疑 展示释疑:探究要求一:在水平桌面上先后铺上粗糙不同的物体:毛巾—棉布(或粗糙纸)—木板,让小车自斜面顶端从静止开始滑下。
观察小车从同一高度滑下后,在不同表面运动的距离。
(请同学们按照探究要求,边实验,边记录数据到表格中,实验结束,自己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交流、讨论,归纳总结结论。
在实验之前,请先讨论分析如下问题)问题解答1:实验中的要求:使用同一..个小车,并且让小车从同一..高度滑下,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这是什么物理研究方法的所要求的?问题解答2:水平桌面上铺粗糙程度不同的物体,实际上是为了改变物体运动过程中的哪个因素?该因素的影响最终通过哪个数据体现出来?结论: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 ,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 ,速度减小的越。
推理:如果物体不受力,它将。
探究要求二:静止的物体具有保持静止的性质。
既然运动的物体具有保持运动的性质,那么静止的物体怎样呢?是不是具有保持静止的性质呢?动手实验并思考:①一个玻璃杯,里面装半杯水。
杯上放一块光滑的塑料垫板,板上放一只鸡蛋。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8.1《牛顿第一定律》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8.1《牛顿第一定律》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459ead7084868762cbaed5e5.png)
八年级物理导教案8.1 牛顿第必定律一 . 课前预习:(一)、预习内容:课本第16—— 19 页;(二)、知识整理:1.课本 P16的两个看法哪个正确呢? __________.2、在研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需要的实验器械有: __________________实验装置:实验中要将小车从 ____________高度开释,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中小车在 _________平面滑行的距离最长,原由是:经过实验可知:小车遇到的阻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行程就 __________, 假想小车在绝对圆滑的水平面上运动,即不遇到阻力的作用,小车将这个实验最早是__________做的。
3、伽利略最早经过实验发现物体不受力能够作匀速直线运动, 英国有名物理学家_______总结了这一规律 , 他以为全部物体在________时总保持 _______或__________. 这就是牛顿第一运动定律。
这个定律揭露了物体运动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 ) 力来保持 , 物体遇到力的作用_________(填必定或不必定)会运动.4.我们把物体保持本来状态的能力( 包含保持__________和_________的能力), 叫做___________.汽车刹车时不可以立刻静止下来,原由就是汽车拥有惯性. 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________相关 .(三)、试试练习:1.足球运动员把足球使劲踢出后 , 足球还能在草坪上向前转动一段距离 , 这是因为 __________, 足球最后会静止下来 , 这是因为它遇到 ____________而改变了本来的运动状态.2.以下相关惯性的几种说法 , 此中正确的选项是 ()A. 当物体忽然停止运动时才有惯性.B.当物体忽然运动时才有惯性.C.保持静止的物体才拥有惯性.D.物体无论处于哪一种状态都拥有惯.性3. 正在圆滑的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假如它遇到的拉力忽然消逝,物体将()A. 立刻停下来B.速度愈来愈慢C.速度愈来愈快D.做匀速直线运动4.以下现象中 , 物体的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A.汽车刹车后 , 渐渐停了下来 .B.汽车匀速转弯.C.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下降.D.停在操场上的足球被足球运员踢了出去.5. 竖直向上托起的排球,走开手后能持续向上运动,这是因为()A. 排球遇到向上的托力B. 排球遇到惯力C.排球拥有惯性D.排球遇到惯性的作用二 . 课中参加:1.英国科学家牛顿总结了古人的研究成就,得出有名的牛顿第必定律,其内容是:全部物体在时候,总保持或.2.在体育测试中,铅球出手后还能向前飞翔,是因为铅球拥有__ ___.3.把衣服颤动几下,能把粘在衣服上灰尘斗掉.这是因为颤动衣服时,灰尘因为,还保持本来的状态,因此灰尘和衣服分别开.4.坐在正内行驶的汽车车厢内靠左边窗口的乘客,忽然感觉座椅靠背向前压了自己一下,是因为;当汽车刹车时,身体将向倾(填“前”或“后”),当汽车向左拐弯时,身体将向倾.5.对于牛顿第必定律,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B.全部物体在没有遇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和静止状态C.一般物体在没有遇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D.全部物体在遇到外力作用时必定不会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6.正在运动着的物体,若遇到的全部外力都同时消逝,那么它将()A.立刻停止B.改变运动方向C.先慢下来,而后停止D.做匀速直线运动7.以下现象中,不属于惯性现象应用的是()A.用手拍打衣服上的尘埃B.运动员采纳助跑跳远C.锤头松了,将锤柄在地上撞击几下D.骑自行车时为了减速捏刹车闸8.惯性是造成很多交通事故的原由,以下不是为了防备因为惯性而造成交通事故所拟订的交通规则是()A.某些路段要对灵活车辆限速 B .车辆迅速行驶时要保持车距C.车辆要右边通行 D .小型客车的驾驶员一定系安全带9.飞机空投救灾物质时要想命中目标,扔掷点应选在()A.目标的正上方B.目标的左、右方扔掷均可C.靠近目标正上方时提早扔掷即可D.远离目标正上方时扔掷即可10.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不会运动B.运动的物体必定遇到了力的作用C.静止的物体必定是没有遇到力的作用D.运动的物体假如不受力,它将永久运动下去11.斧头和斧柄松脱了,只需把斧柄在水泥地面上撞击几下,斧头就牢牢地套在斧柄上了,请用惯性知识解说这一现象.牛顿第必定律练习题1.洗手后使劲甩手,能够把手上的水丢掉,这是因为水拥有的缘由.2.烧锅炉的时候,用铲子送煤,铲子常常其实不进入灶内,而是停在灶前,煤就顺着铲子运动的方向进入灶内,为何?答:用铲子送煤时,当铲子忽然在灶前停止运动,煤因为要保持本来的状态,持续沿着的方向进入灶内.3.如图 12-1 所示,将小球竖直向上抛出,小球在 A、B、C三点的速度分别为υA=4m/s、υ =2m/sυ =0.假如小球在经过 B 处时,重力忽然消逝,则小球将做 _______________B C运动,速度大小为 ___________;若小球在 C 处时,重力忽然消逝,则小球将___________________.(不考虑空气阻力)图 12-1 4.有一乘客内行驶的车厢顶用细线悬吊一个小球,用以察看车厢运动的变化状况,请你写出他察看的结论。
八下物理8.1牛顿第一定律导学案
![八下物理8.1牛顿第一定律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f63708a2f7ec4afe05a1dfe7.png)
8.1牛顿第一定律一、学习目标:1、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2、知道什么是惯性,认识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3、通过实验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教学重点:实验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教学难点:理解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并能解释简单的现象。
二、自主学习:1、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__________或__________,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2、原来静止的物体,如果不受任何力,则保持________状态。
原来运动的物体,如果突然不受任何力,则保持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此把一切物体保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叫做惯性,因此,_____________________也叫惯性定律。
3、______都有惯性。
即静止的物体有保持状态的惯性,运动的物体有保持状态的惯性。
三、合作探究实验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课本17页演示实验)1.阅读“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先完整地看一遍实验内容2.教师演示学生观察实验给水平桌面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物体(毛巾、棉布、木板),让小车自斜面顶端从静止开始滑下。
观察小车从同一高度滑下后,在不同表面运动的距离。
①此实验过程中,为什么小车要从斜面上同一高度滑下?②用什么方法改变物体受到的阻力大小?③在实验中要观察哪些现象?(4)小组实验记录并完成分析总结:表面状况阻力大小运动距离(通过比较选择短、长、最长)毛巾棉布木板分析总结:(5)根据实验现象和收集的数据归纳出:结论: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速度减小得越。
(6)根据上述归纳的结论进一步推理:如果物体不受阻力,物体将。
学点二:牛顿第一定律1.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1)、牛顿第一定律成立的条件: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
(2)、物体不受力时,原来静止的物体将永远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将永远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不改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节《牛顿第一定律》导学案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相关的物理学史。
2.了解牛顿第一定律以实验与逻辑推理相结合的思想方法。
3.掌握牛顿第一定律,正确理解力和物体运动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斜面小车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通过实验分析,初步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分析、概括、推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物理学史的简介,对学生进行严谨的科学态度教育以及培养学生敢
于质疑、敢于挑战权威的精神。
2.通过伽利略的理想实验,给学生以科学方法的教育。
课前延伸
1.亚里士多德关于运动和力的关系的观点是,
伽利略的观点是。
2.牛顿在伽利略等人研究的基础上,得出了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其内容
是。
3.查阅资料,了解亚里士多德,伽利略,牛顿的科学贡献及生活背景。
课内探究
1.小实验:将小车反放在木板上,用手拖动小车。
(1)观察小车的运动情况。
(2)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与实验现象类似的情况?
(3)通过对实验及生活现象的分析,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4)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2)牛顿第一定律中的哪些词对你理解它有帮助?
(3)能不能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牛顿第一定律?为什么?
【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体不受力作用就一定静止.
B.物体不受力作用就一定匀速直线运动.
C.物体受力才能运动.
D.以上说法都是错误的.
分析:牛顿第一定律指出,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物体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说明物体可以有两种表现状态,同时也说明物体不受力时也能运动,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答案:D
练习:(1)正在运动的物体,如果受到的力突然消失,则它将() A.立即停止
B.速度减小,最后停止
C.运动方向变为与原来相反
D.做匀速直线运动
当堂检测
1. 伽利略的理想实验证明了:()
A、要物体运动必须有力作用,没在力作用的物体将静止
B、要物体静止必须有力作用,没有力作用的物体就运动
C、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一定处物静止状态
D、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2. 如果物体不受力作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物体不能继续前进,因为力是维持运动的原因。
B.物体永远保持运动
C.物体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D.物体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
3.所谓“运动状态的改变”的正确理解是:()
A、仅指速度大小的改变
B、可能为只速度方向的改变
C、要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必须有力的作用
D、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与物体的初始运动状态有关
4.某人用力推原来一直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小车,小车便开始运动,此后改用较小的力就可维持小车作匀速直线运动,可见:()
A、力是使物体产生运动的原因
B、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C、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运动的原因
D、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