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论厦大校园嘉庚风格建筑的特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散论厦大校园嘉庚风格建筑的特征

[ 作者:学校办公室蔡虎堂| 点击数:2172 | 更新时间:2007-5-21 ]

校园建筑是一所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现学校风貌的重要标识。厦门大学历经八十多载风雨,逐步形成了以群贤、建南、芙蓉等楼群为代表的“嘉庚风格”校园建筑,它们既蕴涵着强烈的乡土情结和中国传统的风水观念,又体现着因地制宜的建筑构思和多元融合的创新精神。这些中西合璧、恢弘大气的建筑样式一直备受各方赞誉,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成为中国近现代校园建筑的一个典范。为此厦大“嘉庚风格”校园建筑继2005年5月被评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之后,2006年6月又被国务院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一切都使得厦门大学这颗镶嵌在中国东南沿海之滨的晶莹明珠,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总体来说,厦大嘉庚风格的建筑主要具有以下特征:

1.鲜明的地域特色。厦门大学地处闽南地区,而作为校园建筑方案的实际指导者和设计者的陈嘉庚先生本身就是在厦门集美出生长大的,所以他的建筑理念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闽南建筑风格的影响。首先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他充分利用有地方特色的材料作为校舍建设之材。嘉庚风格建筑群一个最引人注目的特点就是所用材料是以闽南当地的青石花岗岩为主,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前的建筑,这样使得建筑群不仅给人以素雅美观与坚固大气之感,又体现出了浓厚的地方特色。另外一个典型的事例是嘉庚瓦的发明。这种橙色带釉面的大瓦片是嘉庚先生利用当地材料,按照自己的要求让附近龙海等地的砖瓦厂生产的。这种橙色瓦做屋面或装饰,配上清水花岗岩的墙壁和周围的青山绿水,蓝天白云,就显得格外和谐;其次在设计上,嘉庚先生把闽南大厝红砖文化运用到建筑物具体设计上,如建筑物里的地板用有着浓厚闽南地方特色的红地板砖铺成,这样的设计使整个校园都洋溢着浓郁的地方文化韵味。最后,在工匠选用上,无论是多么复杂的工程,嘉庚先生都坚持任用地方的建筑工匠,发挥地方能工巧匠的积极性、创造性,运用地方传统工艺砌筑,可以说嘉庚风格建筑是嘉庚先生的建筑理念和当地建筑工匠技术碰撞的成果,由此使地方建筑风格深深蕴含在每一座建筑里。

2.巧妙的中西文化合璧。嘉庚先生从小就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17岁远渡外洋后,又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因此在建筑上他博采中西文化、古今文化之众长,形成中西合璧、古今合璧的风格。最为明显的标识是他用典型的中国古典建筑屋顶,设计起翘的飞檐并以红色为主色调的斜屋顶,配上西式的花岗岩大屋面、拱劵及廊柱等,被人雅称为“穿西装,戴斗笠”。这样的格局使整个建筑群在依绿山、面碧海的环境里,典雅而庄重,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建南大礼堂。

中西合璧的特点同样体现在建筑方位布局上。这主要以建在演武场上的群贤楼群为代表。群贤楼群总体布局采用非合院式的、无内庭院的一字形横向排列,体现了西式建筑所长,但在楼群具体设计上比如一主四从轴线式对称布局上却又是以中式为主,并且以闽式重檐“三川脊”歇山顶的群贤为首的集美、同安中间三座为中式,两端囊萤、映雪两座为西式的哥特式橙色嘉庚瓦尖屋面,体现了中西文化辉映之特色。

另外,在各建筑名字的启用上,无论是中式的、西式的,还是中西结合式的建筑,嘉庚先生都采用最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气息的词语为之命名,如出自《荀子》中的“群贤”,出自《尚友录》的“映雪”,出自《晋书》中的“囊萤”,出自《礼记》中的“笃行”、“博学”等等。

3.强烈的时代特点。厦门大学所在的厦门市地处中国东南沿海、台湾海峡西岸,是中国最早列入经济特区的四座城市之一,这种地处改革开放前沿和沿海城市的特有环境使得厦门大学办学很早就体现出了较强的开放性,表现在校园建设上主要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

广大海内外校友和各界贤达在嘉庚精神的感召下,慷慨捐资,捐助厦门大学兴建了一大批重要的建筑,如逸夫楼、克立楼、建文楼、亦玄馆等。这些建筑一方面保持了嘉庚建筑风格,一方面又深深体现着时代的特色,这其中以2001年竣工的被誉为学校跨世纪发展战略性、标志性建筑的嘉庚楼群为代表,其时代风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空间上。嘉庚楼群从高度和总面积都远远超过了群贤楼群、建南楼群等。主楼颂恩楼高21层,建筑面积210000平方米,呈正方形并以富有闽南传统韵味的四坡锥体顶收势,重檐错落,楼栏悬空,给人以巍然耸立、气凌云霄之感。其余“四从”保欣丽英楼、成枫楼、祖营楼及钟铭选楼均有六层,建筑面积均为6500平方米。

其二,材料上。主楼部分局部玻璃幕墙、金属材料及其它现代工艺材料的采用更是体现出现代化的气息。

其三,室外布局上。在室内外环境处理上引入了一个大台阶,这样既联系了室内外的空间,又为师生提供了交流学习的理想场所。同时立体化的中心广场亦丰富了视觉,某种意义上是较有特色的上弦场大台阶的延续。台阶下是一个临芙蓉湖的广场,广场临湖边缘做成弧形台阶迭落湖面,使广场与湖面完美衔接,而临水弧形台阶内半圆形广场上布置了八块契形巨石,刻着校训“自强不息,止于至善”,这样的布局使人一走出大楼便有一种豁然开朗,心旷神怡的感觉,而走到临湖的台阶上又令人滋生一种亲近自然的感觉。

可以说,嘉庚楼群在继承传统又体现时代方面做出了不错的榜样,为此漳州校区建筑群的设计就以此为范,建设出了又一组让人赞叹不已的嘉庚楼群式建筑。

4.良好的生态性。生态建筑是现代建筑产生以来的又一次革命。厦门大学是一座背山面海的海滨型校园,这种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得她在建设生态型大学的过程中具有先天的优越条件,而这一点在嘉庚先生开始兴建学校时就注意到了。如他在选择校址时所言:“校址当以厦门为最宜,而厦门地方尤以演武场附近山麓最佳,背山面海,坐北向南,风景秀美,地场广大”。又说:“演武场地界面积约二百余亩,下系沙质,雨季不湿,平坦坚实,细草如毡”。这些言论都体现出了嘉庚先生生态性建校的思想。综观厦大校园较有代表性的建筑群,其生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一”字型格局的运用。这种格局是嘉庚先生生态建筑思想最杰出的体现。按照美国建筑师墨菲的设计方案群贤楼群为“品”字型。经过周密考虑,嘉庚先生毅然修改这种“不失美观”的布局设计,将其改为“一”字型,不但更加壮观美丽,而且体现出陈嘉庚在建筑构思上把现实与长远紧密结合及充分利用自然地形,使建筑物与自然风光交相辉映。正如他所言:“弟意建筑厦大校舍之最重要不出三事第一件就是地位之安排,因关于美术上之重要及将来之扩充也。其次就是间格(隔)与光线……第三件便是外观……。”这种格局不但给人以壮观之美,而且节约了土地,光线、通风都是较好的,所以以后的建筑群比如建南建筑群、芙蓉宿舍建筑群、嘉庚楼群以及漳州校区主楼群等都继承了这一嘉庚建筑的优良传统。

其二,伟大的建筑师在设计建筑时总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这座建筑的设计必须和当地的环境气候相结合。在这方面,嘉庚风格的建筑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突出表现在“连廊”和“外廊”的设计运用上。“连廊”以“一主四从”的群贤建筑群、嘉庚楼群和漳州校区的主楼群为代表。这种“连廊”的设计不仅给人一种“一气呵成”的气势,而且也适应厦门地区亚热带气温偏高、湿热、有时多雨的气候特点,可以遮风挡雨,不畏日晒,可谓全天候式的走廊。不仅如此,在学生宿舍和单身教工宿舍的设计上,又采用“外廊”式的结构,这样不仅有利于教师、学生平时的交流,也有利于建筑物更好的采光通风。

其三,在建筑材料选择上,也充分体现了生态的节约性。嘉庚建筑的材料很多是就地取材的。比如所用的石材是厦门本地和附近地方出产的,本地石材的采用不仅节约了建筑成本,而且这种石材非常坚固亦美观。还有“嘉庚瓦”,由于它具备抗风力强,隔热、保温性能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