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孟浩然之广陵》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 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理解诗意
请运用注释法理解诗意。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 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注释法:运用字词的解释来理解古诗诗意的一种常用方法。先 解释特殊字词,进而连接诗意进行全诗的解释。
注释:
“故人”就是“老朋友”,指孟浩然。
“辞”就是“辞别”,黄鹤楼在扬州的西 方,所以说“西辞”。
“烟花”,指艳丽的春景。阴历三月是春 天最好的时节。春天百花盛开,田野上 常有迷迷蒙蒙的雾气,古人称为“烟 花”。
“下”是顺流直下,可见船走得很快。
“碧空”就是湛蓝的天空。
“天际”是天边。
巩固练习
“之”的意思是(去 )。 “广陵”是现在的(扬州 )。 “烟花”指( 艳丽的春景 )。 “故人”是老朋友,这里指( 孟 浩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号太白(公元 701-----762年)是唐代伟 大的诗人。
他小时候学习了很 多书,十五岁,做的文 章已经很出色。他喜欢 游览山水名胜。从二十 岁起,他差不多游遍了
李白与孟浩然第一次相见是李白生 活的安陆的时候,那年李白大概28岁,孟浩 然40岁左右。李白当时诗名尚小,而孟浩然 名声在外。李白专程前往鹿门山谒见浩然, 两人习性相投,一见如故。于是,相约来到 江夏(今武昌),游历月余,最后,孟浩然 要去广陵,于是二人在黄鹤楼相别。看着好 友离去,李白思绪万千,欣然写下千古绝唱 《送孟浩然之广陵》。
(黄 鹤 楼 在 扬 州 的西 边),所以说“西辞”。 “尽”是( 消 失 )。 “唯”是( 只 )。 “天际”是( 天 边 )。 这首诗表达了李白对老朋友( 依 依 惜 别 )之情。
理解诗意
请运用注释法理解诗意。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 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江南三大名楼——岳阳楼
江南三大名楼——滕王阁
初读古诗 1 、学会生字,理解词义; 2、有感情地朗诵古诗; 3、思考:从哪里你能看出这是一首送
孟浩陵辞唯
舍君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 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送别诗
唐李 白
送别 李叔同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送别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赠汪伦》李白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注释法:运用字词的解释来理解古诗诗意的一种常用方法。先 将解释特殊字词,进而连接诗意进行解释。
本 诗 解释
在春光烂漫的时候,老朋友孟浩然 要离开自己,到扬州去了。
孟浩然的船出发了,李白站在黄鹤楼 前,眼看那挂帆的孤舟,带着老朋友越走 越远,终于消失在蓝天的尽头;只见浩荡 的江水,滚滚地向天边流去。他的心似乎 也跟着孤帆,随着江水追着朋友向远方去 了。 这首诗前两行叙事,后两行写景,并没有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








李 白
广 陵
黄鹤楼, 被称为“天下江山第一
楼”巍峨耸立于中国内陆最 大城市武汉市武昌蛇山峰岭 之上,始建于三国时代吴黄 武二年(公元223年),江南 三大名楼之首,享有“天下
绝景”之称。
直接抒发感情。我们读了,却能体会到李白 当时的依依惜别的心情。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有感情地朗诵古诗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看 图 背 诵 古 诗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韩愈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