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高三一轮复习元素周期表的应用教案鲁科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讲元素周期表的应用复习目标:
1、掌握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综合应用的问题。
2、能够解决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综合性问题解题的方法。
元素周期表中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实例
(1)碱金属
1碱金属元素原子结构特点与化学性质的关系
2单质物理性质的比较
A.碱金属元素的单质一般呈银白色,密度小,熔、沸点低,导电、导热性良好。
B.递变性:从Li→Cs,碱金属的密度逐渐增大,熔沸点逐渐降低。
C.碱金属元素单质的个性特点:铯略带金黄色;密度:Li小于煤油,Na大于K,Rb、Cs小
于H2O;熔点:Li大于100 ℃。
(2)卤素
1原子结构特点
相同点:最外层都是7 个电子。
不同点:按F、Cl、Br、I的顺序,电子层数依次增多,原子半径依次增大,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力逐渐减弱。
2卤素单质的物理性质递变规律
按F2、Cl2、Br2、I2的顺序:颜色逐渐变深;熔、沸点逐渐升高;密度逐渐增大。
3卤素单质的化学性质
F2Cl2Br2I2
与H2化合
H2+X2=2
HX
冷暗处爆炸化合,
生成的HF很稳定
强光下爆炸化合,
生成的HCl稳定
高温下缓慢化合,生
成的HBr较不稳定
持续加热缓慢化合,生
成的HI不稳定
与H2O反应2F2+2H2O=
=4HF+O
2
Cl2+H2O=
=HCl+HClO
与水反应,但较氯气
缓慢
与水只起微弱反应
置换反应Cl2+2NaBr=
=2NaCl+
Br2
Br2+2NaI=
=2NaBr+
I2
不能把其他卤素从它们
的卤化物中置换出来结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判断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方法
1.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2.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其金属性越强。
3.根据实验
(1)元素金属性强弱的比较
1根据金属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的难易程度:越易反应,则对应金属元素的金属性越强。
2根据金属单质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A置换出B,则A对应的金属元素比B对应的金属元素金属性强。
3根据金属单质的还原性或对应阳离子的氧化性强弱:单质的还原性越强,对应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弱,元素的金属性越强(Fe对应的是Fe2+,而不是Fe3+)。
4根据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碱性越强,则对应金属元素的金属性越强。
5根据电化学原理:不同金属形成原电池时,作负极的金属活泼;在电解池中的惰性电极上,先析出的金属其对应的元素不活泼。
(2)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
1根据非金属单质与H2化合的难易程度:越易化合则其对应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
2根据形成的氢化物的稳定性或还原性:越稳定或还原性越弱,则其对应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
3根据非金属之间的相互置换:A能置换出B,则A对应的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B对应元素的非金属性。
4根据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酸性越强,则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
5根据非金属单质的氧化性或对应阴离子的还原性强弱:单质的氧化性越强,其对应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
【特别提醒】
(1)元素的非金属性与金属性强弱的实质是元素的原子得失电子的难易,而不是得失电子的多少。
如Mg比Na失电子数多,但Na比Mg失电子更容易,故Na的金属性比Mg强。
(2)根据产物中元素化合价的高低可比较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强弱,例如
2Fe+3Cl2=2FeCl3,Fe+S=FeS,则元素非金属性Cl>S。
(3)用酸性强弱判断元素非金属性强弱时,一定是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
如酸性:由H2SO4>H3PO4可判断非金属性:S>P;但酸性H2SO4>HClO,HCl>H2S,均不能用于判断元素非金属性强弱。
【例1】下列关于元素电负性大小的比较中,不正确的是()
A.O<S<Se<Te B.C<N<O<F C.P<S<O<F D.K<Na<Mg<Al
〖解析〗A选项元素属于同一主族,电负性从上到下依次减小;B选项元素属于同一周期,电负性从左到右依次增大;C、D两个选项元素的相对位置如下图所示:
C:D:
周期表中,右上角元素(惰性元素除外)的电负性最大,左下角元素电负性最小。
【例2】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根据同浓度的两元素含氧酸钠盐(正盐)溶液的碱性强弱,可判断该两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
B.根据同主族两非金属元素氢化物沸点高低,可判断该两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
C.根据相同条件下两主族金属单质与水反应的难易,可判断两元素金属性的强弱
D.根据两主族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多少,可判断两元素金属性的强弱
〖解析〗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与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对应,A错;氢化物沸点高低与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没有必然联系,B错;当电子层数相同时,才可以根据最外层电子数的多少判断金属性的强弱,D错。
〖答案〗C
(1)根据周期表中的位置寻找未知元素。
(2)预测元素的性质(由递变规律推测)。
1比较不同周期、不同主族元素的性质。
如金属性Mg>Al,Ca>Mg,则碱性Mg(OH)2>Al(OH)3,Ca(OH)2>Mg(OH)2;
2推测未知元素的某些性质。
如已知Ca(OH)2微溶,Mg(OH)2难溶,可推知Be(OH)2溶;再如:已知卤族元素的性质递变规律,可推知未学元素砹(At)应为色固体,与氢化合,HAt不稳定,水溶液呈性,AgAt 溶于水等。
(3)启发人们在一定区域内寻找新物质。
1在周期表中寻找半导体材料;2在周期表中的附近探索研制农药的材料;3在中寻找催化剂和耐高温、耐腐蚀的合金材料等。
★☆“位”、“构”、“性”三者之间的关系
1.“位”、“构”、“性”三者的关系可表示如下
(1)原子结构与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
1主族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主族元素的最低负化合价=最高正化合价—8。
2核外电子层数=周期数。
3质子数=原子序数=原子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
4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或大于3而小于8的一定是主族元素。
5最外层有1个或2个电子,则可能是第ⅠA、第ⅡA族元素,也可能是副族、第Ⅷ族或0族元素氦。
(2)性质与位置互推是解题的关键
熟悉元素周期表中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主要包括:
1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
2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3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碱性。
(3)结构和性质的互推是解题的要素
1电子层数和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原子的氧化性和还原性。
2同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性质相似。
3正确推断原子半径和离子半径的大小及结构特点。
4判断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方法。
2.元素“位、构、性”规律中的特例
在“位、构、性”的规律中一些例外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注意,否则在解题时会误入歧途;
(1)一般原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但无中子。
(2)元素周期表中每一周期一般都是从金属元素开始,但第一周期例外,是从氢元素开始。
(3)大多数元素在自然界中都有稳定的同位素,但Na、F、P、Al等20种元素却未发现稳定的同位素。
(4)元素的原子序数大,相对原子质量不一定大,如18A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9.95,大于19K 的39.10。
(5)一般元素性质越活泼,其单质性质也越活泼,但N与P却相反,N的非金属性强于P,但N
比白磷、红磷稳定得多。
2
典型例题:
【例1】X、Y、Z、W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相对位置如右图所示。
若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3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W>Z>Y>X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W比Z弱
C.Y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较Z的弱
D.四种元素的单质中,Z的熔、沸点最高
〖解析〗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3倍,则Y为O,故X为N,Z为S,W为Cl,A项错误;B项HClO4酸性比H2SO4酸性强,错误;H2O比H2S稳定,故C项错误;S为固体,其他为气体,故D项正确。
【例2】(2010山东卷,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形成离子键的阴阳离子间只存在静电吸引力
B.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和还原性从左到右依次减弱
C.第三周期非金属元素含氧酸的酸性从左到右依次增强
D.元素周期律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结果
〖解析〗离子键是阴阳离子通过静电作用形成的,静电作用包括静电吸引和静电排斥,故A错;因同驻足元素从上到下的非金属性减弱,故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但HF、HCL、HBr、HI 的还原性依次增强,故B错;根据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对应的最高价汉阳算得酸性越强,C错‘因为没有指明是最高价含氧酸;元素周期律的根本原因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D正确。
〖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