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MorelB Haberlandt
C Schleiden D White
7.下列不属于大量元素的盐是(C)。
A NH4NO3 B KNO3
C ZnSO4·7H2O D MgSO4·7H2O
8.在组织培养中,IAA、ZT和GA必须用(B)法灭菌
A高压灭菌B过滤灭菌
C干燥灭菌D照射灭菌
9.要配置母液浓度为0.1mg/ml的IBA 500ml,需要IBA(B)mg。
7.污染:批在组培过程中,由于真菌、幼苗等微生物的侵染,在培养容器内滋生大量的菌斑,使试管苗不能生长和发育的现象。
8.褐变:指在组培过程中,培养材料向培养基中释放褐色物质,致使培养基逐渐变成褐色,培养材料也随之慢慢变褐而死亡的现象。
9.玻璃化现象:指试管苗因生理失调而引起的嫩茎、叶片出现半透明状和水渍状的现象。
15.愈伤组织:原指植物在受伤后伤口表面形成的一团无序生长的薄壁细胞,在组织培养中,是指在人工培养基上由外植体长出来的一团无序生长的薄壁细胞。其特点是:细胞分裂快,结构疏松,缺少结构组织,颜色浅而透明。
16.初代培养:是指在组培过程中,最初建立的外植体无菌培养阶段。即无菌接种完成后,送入培养室的外植体在适宜的光、温、气等条件下被诱导成无菌短枝(或称茎梢)、不定芽(丛生芽)、胚状体或原球茎等中间繁殖体的过程。
A.GA B.IAA;
C.NAA D.ZT
19.在成批培养过程中,细胞数目呈(C)曲线变化。
A.Y型B.X型
C.S型D.Z型
20.要配置母液浓度为0.1mg/ml的IBA 500ml,需要IBA(B)mg。
A.20 B.50
C.100 D.1000
21.第一次提出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的理论概念的科学家是_________:
B.正在分裂的细胞体积小,内无大液泡
C.细胞的核和核仁增至最大
D.细胞中RNA的含量减少,而DNA含量保持不变
5.组织培养按培养方式可分为(AC)。
A.固体培养B.叶培养
C.液体培养D.生根培养
6.由植物器官分离单细胞的方法有(AB)
A.机械分离法B.酶解法
C.离心法D.振荡法
7.影响褐变的主要因素有(ABCD)。
13.组织培养按培养方式可分为(AC)。
A.固体培养B.叶培养
C.液体培养D.生根培养
14.由植物器官分离单细胞的方法有(AB)
A.机械分离法B.酶解法
C.离心法D.振荡法
15.影响褐变的主要因素有(ABCD)。
A.基因型B.外植体的生理状况
C.培养基的成分D.材料转移时间
16.常用的植物脱毒方法有(ABCD)
A.茎尖培养脱毒B.愈伤组织培养脱毒
C.微尖嫁接脱毒D.花药培养脱毒
17.单倍体植株染色体加倍的方法有(ABCD)。
A.自然加倍法B.秋水仙素法
C.组织创伤法D.氟乐灵法
18.最常用的植物病毒鉴定方法有(ABCD)。
A.抗血清鉴定法B.分子生物学鉴定法
C.指示植物法D.直接鉴定法
19.根据培养基作用不同,培养基可分为下列哪几种(BCD)。
A.B5 B.N6
C.H D.尼许
13.培养基的pH一般是(C)。
A.4.8~5.0 B.5.0~5.6
C.5.8~6.0 D.6.0~7.0
14.下列不属于生长素类的植物激素是(A)。
A.Kt B.IAA
C.NAA D.IBA
15.1962年,Murashige和Skoog为培养烟草花叶细胞设计了(B)培养基,其特点是无机盐浓度较高。
A灼烧灭菌;B干热灭菌;
C过滤灭菌D高压湿热灭菌
30.适宜的花粉发育时期:________。
A单核早期;B双核期;
C三核期;D单核中、晚期
31.下列不属于生长素类的植物激素是________。
A Kt;B IAA;
C NAA;D 6-BA
32.影响培养基凝固程度因素有________。
A琼脂的质量好坏;B高压灭菌的时间;
A对数生长期;B停止期;是_______。
A吸附有毒物质;B减少褐变,防止玻璃化;
C创造黑暗环境,增加培养基的通透性,利于根的生长;
D增加培养基中的养分;
26.下列不属于细胞分裂素类的植物激素是_________。
A 6-BA;B NAA;
C Zt;D Kt
12.培养基:培养基是提供植物或其他生物生长发育所需各种养分的介质。
13.胚状体:亦称体细胞胚。指在组培过程中,由植物体细胞所形成的类似于合子胚的结构。它具有根、茎结构,能够一次性形成再生植株。其与正常的受精卵发育方式相似,在形成过程中也要经过原胚、球形胚、心形胚等阶段。
14.外植体:由活体植物上切取下来,用以进行离体培养的那部分组织或器官。
名词解释
1.细胞的全能性:指植物体的任何一个有完整细胞核的活细胞都具有该植物的全套遗传基因和产生完整植株的潜在能力。
2.分化:指细胞、组织、器官或整株植物从分生组织或幼小状态发育为成熟状态的过程,并在生理、形态上发生的变化。其最大的特征是失去分裂能力。
3.脱分化:植物离休的器官、组织、细胞在人工培养基上,经过多次细胞分裂而失去原来的分化状态,形成无结构的愈伤组织或细胞团的过程,使其回复到胚性细胞的状态。其特征是已失去分裂能力的细胞重新获得了分裂能力。
A.吸附有毒物质
B.减少褐变,防止玻璃化;
C.创造黑暗环境,增加培养基的通透性,利于根的生长;
D.增加培养基中的养分;
3.下列具有细胞全能性的细胞是:(ABCD)。
A.成熟的老细胞B.幼嫩的组织细胞
C.愈伤组织细胞D.番茄的受精合子
4.下面属于处于愈伤组织分裂期的特征是(ABCD)。
A.细胞分裂加快
0.3~0.5,1~3
2.去除植物病毒的主要方法是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种方法,当把二者结合起来脱毒效果最好。
茎尖培养脱毒,热处理脱毒
3.花药培养是____________培养,花粉培养属于________培养,但二者的培养目的一样,都是利用了花粉粒染色体数目的___________,最后发育成__________。
27.下列不属于大量元素的盐是_________。
A NH4NO3;B KNO3;
C ZnSO4.7H2O;D MgSO4.7H2O
28培养室里的湿度一般保持在_________
A 30~40%;B 50~60%;
C 70~80%;D 80~90%
29.吲哚乙酸(IAA)需要用_________法灭菌。
4.再分化:指由脱分化的细胞再度分化成另一种或几种类型的细胞、组织、器官,甚至最终再生成完整的植株的过程。
5.试管苗:指在无菌离体条件下,对植物组织、细胞、器官进行组培所获得的的再生植株。
6.根芽激素理论:根和芽的分化由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比率所决定,这一比率高时促进生根,比率低时促进茎芽的分化,比率适中时,组织则倾向于以一种无结构的方式生长。通过改变培养基中这两类生长调节物质的相对浓度可以控制器官的分化。
A 20 B 50
C 100 D 1000
10.下列不属于微量元素的盐是(A)
A CaCL2·2H2O B ZnSO4·7H2O
C H3BO3 D CuSO4·5H2O
11.对于不易生根,较难形成完整植株的植物来说,最好的脱毒方法是(C)。
A.茎尖脱毒B.愈伤组织脱毒
C.微尖嫁接脱毒D.花药脱毒
12.禾本科植物的花粉培养一般采用下列哪种培养基(B)。
10.无菌操作:亦称接种。指将经过表面灭菌后的植物材料在无菌环境中切碎或分离出器官、组织或细胞转移到无菌培养基上的过程。由于整个过程均在无菌条件下进行,所以将这个过程称为无菌操作。
11.植物组织培养:指在无菌条件下,将离体的植物器官(如叶、花、未成熟的果实、种子)、组织(如形成层、花药组织、胚乳)、胚胎(如成熟和未成熟的胚)、细胞或原生质体,培养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给予适宜的培养条件,使其长成完整的植株或生产具有经济价值的其他产品。这是广义的植物组织培养概念,而狭义的植物组织培养是指以植物各部分离体组织或愈伤组织为外植体的离体无菌培养。
17.中间繁殖体:通过初代培养所获得的不定芽、无菌茎梢、胚状体或原球茎等无菌材料。
18.继代培养:中间繁殖体由于数量有限,所以需要将他们切割、分离后转移到新的培养基中培养增殖的过程。
19.繁殖系数:指单位植物种苗的收获量与接种量之比。
20.原球茎:亦称绿色小球。多指兰科植物的茎尖经组培,形成一个扁形球状物,,其基部生有假根。它们在形态上与种子萌发时由胚形成的原球茎相似。
C 5.8~6.0 D 6.0~7.0
4.下列不属于生长素类的植物激素是(A)。
A Kt B IAA
C NAA D IBA
5.1962年,Murashige和Skoog为培养烟草花叶细胞设计了(B)培养基,其特点是无机盐浓度较高。
AWhiteBMS
CN6DMiller
6.第一次提出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的理论概念的科学家是(B)。
23.嵌合体:亦称异源嵌镶体。植物体的突变往往只影响分生组织的一部分,使突变的组织呈扇状或层状。用这种分生组织所繁殖的植物,因同时具有两个或多个遗传性状不同的组织,而表现出不同的性状和特点的现象。
24.原生质体融合
25.早熟萌发
26.单倍体植株
27.外植体
28.愈伤组织培养:
29.玻璃化现象
30.体细胞胚
A Morel;B Haberland;
C Schleiden;D White
22.下列培养基中_______无机盐的浓度最低。
A MS培养基;B B5培养基;
C White培养基;N6培养基
23.高温易被破坏分解的植物激素是_________。
A IAA;B GA;
C NAA;D Zt
24.细胞悬浮成批培养过程中,细胞的生长,大致经历________四个时期。
A.基本培养基B.诱导培养基
C.增殖培养基D.生根培养基
20.外植体的选择原则主要从以下哪些方面考虑?( ABCD )
A.植物的基因型B.生理状态
C.取材季节D.取材部位
填空题
1.在通过微茎尖培养脱毒时,外植体的大小应以成苗率和脱毒率综合确定,一般以_________mm、带________个叶原基为好。
21.悬浮培养:亦称植物细胞悬浮培养。指使细胞团在液体培养基中进行培养的一种方法。通常可分为成批培养和连续培养两种类型。
22.后生遗传变异:亦称驯化现象。指细胞在发育、分化过程中,对基因表达的调控上所发生的变化,其不涉及基因结构的变化。后生遗传变异在取消诱发条件后,还能通过细胞分裂在一定时间内继续存在。在一般情况下,它不通通过再生过程遗传给植株,因而这种变异无法继续表现在再生植株的二次组培中。
A.基因型B.外植体的生理状况
C.培养基的成分D.材料转移时间
8.最常用的植物病毒鉴定方法有(ABCD)。
A.抗血清鉴定法B.分子生物学鉴定法
C.指示植物法D.直接鉴定法
9.根据培养基作用不同,培养基可分为下列哪几种(BCD)。
A.基本培养基B.诱导培养基
C.增殖培养基D.生根培养基
10.外植体的选择原则主要从以下哪些方面考虑?(ABCD)
A.White B.MS
C.N6 D.Miller
16.第一次提出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的理论概念的科学家是(B)。
A.Morel B.Haberlandt
C.Schleiden D.White
17.花药培养中,大多数植物适宜的花粉发育时期是(B)。
A.四分孢子期B.单核后边期
C.双核期D.三核期
18.能打破种子休眠,促进种子、块茎、鳞茎等提前萌发的激素是(A)。
A.植物的基因型B.生理状态
C.取材季节D.取材部位
11.活性炭在组织培养中的作用有(ABC)。
A.吸附有毒物质
B.减少褐变,防止玻璃化;
C.创造黑暗环境,增加培养基的通透性,利于根的生长;
D.增加培养基中的养分;
12.幼胚培养时,其发育过程有(ABC)三种方式。
A.胚性发育B.早熟萌发
C.产生愈伤组织D.器官发生
31.无病毒苗
32.植板率
33.cDNA检测法
选择题
1.一植株下列(B)部位病毒的含量最低。
A叶片细胞B茎尖生长点细胞
C茎节细胞D叶柄细胞
2.对于不易生根,较难形成完整植株的植物来说,最好的脱毒方法是(C)。
A茎尖脱毒B愈伤组织脱毒
C微尖嫁接脱毒D花药脱毒
3.培养基的pH一般是(C)。
A 4.8~5.0 B 5.0~5.6
C高压灭菌的温度;D培养基的PH
33.从单个细胞或一块外植体形成典型的愈伤组织,大致经历________三个时期。
A诱导期;B潜伏期;
C分化期;D分裂期
多项选择题
1.响培养基凝固程度因素有(ABCD)。
A.琼脂的质量好坏B.高压灭菌的时间
C.高压灭菌的温度D.培养基的PH
2.活性炭在组织培养中的作用有(AB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