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管理心理学课件及答案 习题答案
![管理心理学课件及答案 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211790b6c175f0e7cd137b2.png)
第一章习题答案■知识掌握1.1 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主要包括哪些内容?答: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组织中的人及其心理活动,是研究如何调动人的积极性的学问。
大体包括:个体心理、群体心理、组织心理和领导心理四部分内容。
1.2 管理心理学的形成主要有哪些基础理论?答:霍桑试验提出的“人际关系学”和勒温的群体动力学、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等,共同构成管理心理学的基础理论。
1.3 管理心理学的研究任务是什么?答:任务主要体现以下三个方面。
1)努力提高组织的生产效率,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2)提高管理者和组织成员的思想水平和心理素质,促进精神文明的发展。
3)不断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心理学理论体系。
1.4 研究管理心理学有何重要意义?答:具体表现在:1)推进管理的现代化和科学化2)充分发掘人的潜能,不断提高工作绩效3)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4)提高领导者自身素质,改进领导方法,讲究领导艺术1.5 如何理解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原则?答:1)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就是要求从管理实践活动中总结和概括管理心理学的基本理论、程序和方法,坚持在实践中检验、丰富和发展管理心理学理论。
2)坚持客观性原则,就是要密切联系管理活动的实际情况,依据人们可以观察并加以检验的客观事实,客观地、全面地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管理心理的特点。
3)联系性原则,就是要求研究者要善于对人的行为心理活动进行综合考察,把几个不同的系统对人的影响联系起来考察,以联系的观点分析人的心理现象,认识人的心理全貌。
4)发展性原则即研究者要以动态的观点来分析研究人的行为及心理活动。
1.6 现代企业管理,为何重视人的心理研究?答:在现代企业人、财、物、信息等资源关系中,人是最重要的资源。
科技越发达,社会越发展,人的因素就越关键。
第二章习题答案知识掌握:2.1 什么是人性观?主要包括哪些观点?答:人性观或称人性假设,是指管理者对被管理者劳动态度和工作目的基本估计,是对劳动者为什么要工作,以及用什么方法去激励他们的基本看法。
管理心理学笔记整理
![管理心理学笔记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8569786227d3240c8447ef21.png)
管理的出发点
“行为举止要符合所承担的角色”
第二节西方管理心理学的人性假设
人性观念与管理理论的发展
年代
人性
观念
管理
理论
代表
人物
管理措施
管理重点
管理职能
奖惩措施
领导体制
20世纪
20年代之前
经纪人
X理论
泰勒等
以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作或任务为中心
传统管理职能
外部,胡萝卜加大棒式
专制集权式
20世纪30年代
2、管理心理学的另一个重要目的是对员工进行管理教育,与素质教育,强化企业文化建设、形象建设、社会心理气氛建设,为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建设服务,并推动政治文明与生态环境文明的建设与发展。(树立参管意识)。
封建制度的长期影响是中国人的服从意识根深蒂固,缺乏创新意识和参管意识
第四节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实验法目的作用:提高劳动生产率。
4、不讲人情;赏罚分明。
5、支薪用人;
6、书面案卷;档案资料收集。
7、资源控制;合理使用资源。
(四)厄威克和古利克的管理原则
三、工业心理学的诞生
1、人与机器的关系;考虑人使用机器的特点,人及匹配工程心理学,研究人及匹配
2、人与事的关系;让合适的人从事合适的工作认识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
3、人与人的关系;管理心理学
(一)什么是“经济人”假设
“经济人”也叫“唯利人”和“实利人”。
1、麦格雷戈在《企业中的人性方面》一书中将这种人性假设及其指导下的管理理论概括为X理论。其要点如下:
⑴人类多数趋于天生懒惰,不愿多做工作。
⑵人类多数缺乏雄心,希望依赖他人,而不喜欢担任责任。
管理心理学概论PPT课件
![管理心理学概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16817b5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627254d.png)
❖
2
❖ 管理心理学是把心理学的知识用于解决组 织和管理问题的科学,就是指研究组织管理 过程中人的心理现象和心理过程及其发展规 律的科学。
❖ 教材1:管理心理学是专门研究企业管理中社 会心理现象以及个体、群体、领导、组织中 具体心理活动的规律,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管 理工作,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的一门科学。
有改进措施,不断提高员工满意度; ❖ 7、有针对性地培训员工,员工受再教育
的机会均等; ❖ 8、有客观公正的考核体系,在同行业中
有竞争力的薪酬体系。
29
❖最大限度提高工效,达成组 织目标 ,同时增加个人在工作中的满意度。
❖
第一章 管理心理学概论
❖ 学习目标:
❖ 1、了解管理心理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 研究范围。
❖ 2、了解管理心理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 3、了解管理心理学的学科性质、理论框 架和内容体系。
❖ 4、认识学习管理心理学在理论和实践上 的意义。
1
❖第一章 管理心理学概论 第一节 管理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 一、管理心理学的定义及其研究对象
20
❖ 其次,没有组织的高绩效也无法长期维持组 织内成员的满意。
❖ 典型的例证就是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的社会 实验。
❖ 1825-1825年欧文在美国创办“新协和村”, 目的是要通过宣传、感化使人努力工作(全 凭自觉),同时在结果分配上没有差别,大 家各取所需。用欧文的话说,就是“我们的 公社一切平等,衣食住行全部免费供应。还 有免费学校”。实验以失败告终。
7
❖ (3)研究的内容大同小异。管理心理学与组 织行为学的内容框架基本相同,都研究个体 问题、群体问题、激励问题、领导问题、组 织文化与变革等。
管理心理学笔记参考
![管理心理学笔记参考](https://img.taocdn.com/s3/m/9a792ca1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25.png)
第一章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意义和方法一、管理和管理学(一)管理:1、定义:管理是个人或组织为了实现目标,提高自身的效率所进行的活动。
又:管理是管理者应用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管理职能来配置和使用资源,以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
例析:美国著名汽车制造商福特的用人之道;美国柯达公司的用人之道。
其含义:(1)管理的主体,既包括企业或组织,也包括个体的自我管理。
(2)管理的客体也是丰富多彩的,既包括个体心理的自我控制与调节,也包括个体和组织所拥有的资源,包括人、财、物、知识、信息、时间等有形和无形资源。
其中人是管理的最主要对象,知识管理是知识经济时代管理的核心,时间(速度)是最特殊的管理。
(3)管理要解决的基本矛盾是有限资源与相互竞争的多目标之间的矛盾。
(4)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组织目标、它是一个有意识、有目的的行为过程。
(5)管理的职能有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协调、预测和激励等。
2、定义(狭义):指经济管理、企业管理,即对社会生产总过程各环节的运动进行计划、决策、组织、指挥、监督、调节、预测和激励等3、管理的二重性:管理的自然属性,管理的社会属性。
(二)管理学1、定义:研究管理过程中一般活动规律的科学。
它主要讨论管理中一些共同的、带有规律性的问题,管理的一般性质,管理基本原则和方法,管理职能与过程等。
(又:是一门研究管理活动(管理过程)的普通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科学和艺术)。
2、特点:综合性、一般性、模糊性、实践性。
二、管理心理学1、发展历程:工业心理学(1912年,闵斯特伯格《心理学与工业效率》)工业社会心理学(1933年,梅奥《工业文明中人的问题》)管理心理学(1958年,黎维特《管理心理学》)。
2、定义:管理心理学是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管理活动中人的心理现象、心理过程及其规律,使个人或组织提高效率的一门科学。
又:《社会心理学词典》:是二十世纪30年代以来兴起的一门应用心理学。
它是运用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现代管理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从个体到群体的心理活动出发,研究人们需要、动机、行为的产生及其变化规律以及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如何激发工作人员的积极性的一门综合学科。
管理心理学我要考试答案
![管理心理学我要考试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cc8f765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fd.png)
管理心理学我要考试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A. 个体心理B. 群体心理C. 组织心理D. 社会心理答案:C2. 管理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不包括以下哪项?A. 员工的激励机制B. 组织文化建设C. 产品的市场分析D. 员工的满意度调查答案:C3.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最高层次的需求是?A. 生理需求B. 安全需求C. 社交需求D. 自我实现需求答案:D4. 以下哪项不是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中的激励因素?A. 成就感B. 工作本身C. 薪酬D. 人际关系答案:C5. 管理心理学认为,领导的有效性与以下哪项因素关系最大?A. 领导的个人魅力B. 领导的决策能力C. 领导的沟通技巧D. 领导的权力大小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管理心理学在组织中的应用包括以下哪些方面?A. 员工培训与发展B. 绩效评估C. 组织变革管理D. 客户服务答案:ABC2. 影响员工工作满意度的因素包括?A. 工作环境B. 薪酬福利C. 工作内容D. 个人兴趣答案:ABC3. 根据弗鲁姆的期望理论,员工的行为动机取决于以下哪些因素?A. 期望值B. 工具性C. 价值D. 激励答案:ABC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管理心理学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答案:管理心理学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员工招聘、培训、绩效评估、激励机制设计等方面。
它帮助管理者更好地理解员工的心理需求和动机,从而更有效地进行人力资源的配置和管理,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组织的整体绩效。
2. 描述一下组织文化对员工行为的影响。
答案:组织文化是组织内部共享的价值观、信仰、习惯和行为准则的总和。
它对员工行为有着深远的影响,可以塑造员工的工作态度、行为规范和决策方式。
一个积极的组织文化能够提高员工的归属感和忠诚度,促进团队合作,提高工作效率和组织绩效。
四、案例分析题(每题15分,共30分)1. 某公司近期进行了一项员工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员工普遍对公司的薪酬体系不满意。
管理心理学重点全
![管理心理学重点全](https://img.taocdn.com/s3/m/f098683c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89.png)
第一章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意义和方法1 管理心理学---是研究管理过程中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
1958年,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黎维特出版了一本名为《管理心理学》的专著,意味着管理心理学作为学科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2理心理学的研究容(一)传统看法管理心理学由三大块构成:个体心理,群体心理,组织心理(二)五分法知道管理活动有目标、人力、环境、时间和信息五大要素,在个人和组织为了提高自身的效率所进行的各种活动中,它们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从这样的角度可以把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容分为五个方面:目标管理MBO、人力管理MBM、环境管理MBE、时间管理MBT和信息管理MBI。
*4管理心理学形成的理论准备1)、心理技术学(工业心理学)-----闵斯脱博格.,1912年他出版了《心理学和工业生产率》.论述了运用心理测验方法选拔合格工人等问题2)、人际关系学(霍桑实验)----梅奥、罗特利斯伯格(1)人不仅是追求物质享受的"经济人”,而且是追求社会需要和心理满足的"社会人”。
(2)劳动生产率不仅受物质条件与管理制度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取决于职工的积极性。
(3)改善企业管理,既要发挥"正式团体”的作用,更应重视"非正式团体”(亲密伙伴或哥儿们团体)的作用。
"非正式团体”这种无形的组织有其特殊的规,并影响部成员的行为。
(4)新型领导既要考虑职工合乎逻辑的理性行为,还应重视职工非逻辑性的情感需要。
领导要经常与职工进行意见沟通,尽量满足职工的心理需要。
3).群体动力理论------创始人德国心理学家勒温,主要研究群体活动、情绪和相互影响之间的相互关系;群体中的领导方式;群体成员参与;群体规模等问题."群体动力”理论对于组织管理心理学的形成和发展有很大影响,特别是对于研究群体行为做出了很大贡献。
4、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作为人的动机基础的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可分为五类,即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CCAA管理心理学考试题及答案
![CCAA管理心理学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6e903a0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c0.png)
CCAA管理心理学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A. 个体心理B. 群体心理C. 组织心理D. 个体心理、群体心理和组织心理答案:D2. 管理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是()。
A. 基础学科B. 应用学科C. 边缘学科D. 交叉学科答案:D3. 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
A. 实验法B. 调查法C. 观察法D. 以上都是答案:D4. 霍桑实验揭示了()对工作效率的影响。
A. 工作条件B. 人际关系C. 工作态度D. 以上都是答案:D5.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最高层次的需要是()。
A. 生理需要B. 安全需要C. 社交需要D. 自我实现需要答案:D6. 双因素理论中,激励因素是指()。
A. 工作条件B. 人际关系C. 工作本身D. 工作态度答案:C7. 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将工作因素分为()。
A. 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B. 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C. 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D. 个体因素和群体因素答案:A8. 期望理论中,激励水平取决于()。
A. 期望B. 工具性C. 价值D. 以上都是答案:D9. 目标设置理论认为,目标的()对员工的激励作用最大。
A. 明确性B. 难度C. 可接受性D. 以上都是答案:D10. 组织文化的功能包括()。
A. 导向功能B. 约束功能C. 凝聚功能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管理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A. 个体心理与行为B. 群体心理与行为C. 组织心理与行为D. 领导心理与行为答案:ABCD2. 影响个体行为的因素包括()。
A. 生物因素B. 心理因素C. 社会因素D. 环境因素答案:ABCD3. 群体决策的优点包括()。
A. 增加信息量B. 提高决策质量C. 增强决策的可接受性D. 减少决策风险答案:ABCD4. 有效的沟通应具备的特点包括()。
A. 明确性B. 及时性C. 准确性D. 完整性答案:ABCD5. 组织变革的阻力包括()。
第01章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意义和方法
![第01章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意义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fe1dadc52ea551811a687d7.png)
长期观察和定期观察、全面观察和重点观察、参与观察 和非参与观察、自然观察和控制观察。
观察法的优点和缺点
优点:简易方便、自然真实。 缺点:比较被动、难以深入。
问卷法
问卷法的含义
问卷法是让被试回答事先拟定好的问题,然后汇总回答 结果并加以研究的方法。
实施问卷法应注意的问题
1.采用匿名方式,以打消回答者的思想顾虑。 2.问卷中穿插测谎题,保证回答真实、可靠。 3.处理好与被调查者的关系,使调查在轻松和谐的气氛 中进行,提高调查的信度和效度。
一些问题
• 如何描述一个员工?从哪些方面加以认识? • 你喜欢你就读的学校吗?决定性因素是什么? • 你与宿舍同学的关系怎么样?你们是否彼此了解?你们的
凝聚力怎么样?你是否愿意为其奉献自己的热情和才华? • 你们宿舍有共同的目标吗?宿舍的氛围对你有何影响? • 你是否能影响和带动他人共同完成一件事?
❖ 客观研究与理论指导相结合的原则 ❖学科间整合与系统探讨相结合的原则 ❖ 继承、引进与改造、创新相结合的原则
二、管理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 经验研究
观察法、问卷法、访谈法、案例研究法、内省法
❖ 实验研究
自然实验、实验室实验
❖ 测验研究
标准化测验、社会心理测量
知识从何而来?
权威,先验? 经验?观察,相关,实验,准实验
内省法的优点和缺点
优点:有利于了解和控制心理现象。 缺点:重复验证比较困难。
自然实验
自然实验的含义
自然实验又称现场实验,是指在日常生活和工作的情况下, 适当控制条件,以引起某种心理现象并发现其中规律性的 方法。
自然实验的优点和缺点
优点:能够结合日常生活和工作进行。 缺点:实验条件不易精密控制。
管理心理学总结管理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管理心理学总结管理心理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23a3422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2c.png)
管理心理学总结管理心理学试题及答案第一章1.管理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企业的内部结构系统。
着重是企业内部的社会心理系统,即人际关系系统;其研究对象与工程心理学相比较,是研究更纯粹的人得因素方面的问题。
2 .管理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内容与范围是:人性假设与管理理论,影响劳动生产效率与效益的个体心理、团体心理、组织心理、领导行为等。
3. 管理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是自然性和社会性交叉以社会性为主的一门带理论性的应用心理学科,属于多学科交叉的,多层次性的边缘学科。
4 .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实验法,问卷调查与心理测量,宏观和微观环境条件结合分析法,经验总结与个案分析法,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和先进管理技术、管理手段的应用。
第二章5 .管理心理学理论思想的发展简史:16——17世纪之前是早期文明的管理,代表人物:亚当?斯密,罗伯特?欧文,查尔斯?阿贝奇;18——19世纪工业心理学:胡戈?闵斯特伯格。
20世纪20年代前事古典管理时期:泰勒,法约尔,韦伯。
20世纪30——50年代行为科学学派萌芽与形成的时期:梅奥。
20世纪50——70年代现代管理科学阶段:布莱克特,巴纳德,卡内基?梅隆,马奇。
20世纪70年代之后最新管理或综合管理阶段:弗雷德里克,维克?马奇。
6 .罗伯特?欧文——人事管理之父;泰勒——科学管理之父;法约尔——现代经营管理之父;韦伯——组织理论之父;胡戈?闵斯特伯格——工业心理学之父;7 .古典管理理论的管理特点是强调“劳动分工、控制幅度、管理层级、外部激励、正式规章等”。
其中,泰勒的研究侧重于企业基层人员的操作分析、组织原则和工作监督;法约尔的思想主要集中于高层的管理原则与管理职能;韦伯提出职权结构理论,是古典组织理论的创始人。
8. 列宁对泰勒管理理论的两重性的分析:一、指出泰勒制是资产阶级巧妙的、残酷的剥削工人的手段;二、指出它具有管理方法的科学性。
9.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
五种因素: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十四条管理原则:专业化分工;权利与责任;纪律性;命令的统一;指挥的统一;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集权制;阶层或等级系列;秩序;公平;保持员工的稳定;创造性;团体或集体精神。
第1章 管理心理学概述 《管理心理学》PPT课件
![第1章 管理心理学概述 《管理心理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146ad4b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e0.png)
管理心理学的发展
研究机构不断扩大,专业研究人员不断增加。 研究的范围已由工业组织扩大到政治团体、工会、公共机构、政府
机关、军队、医院乃至监狱、精神病院等各种组织。 在理论上,逐步从静态的观点发展为从系统观点和应变观点来考察
组织和管理中的心理学问题。例如:提出了“开放的社会技术系统” 的概念。 在研究方法上,逐步从单因素分析发展到多因素的综合分析,从过 去传统的实验室实验方法发展为现场实验,参与观察以及大规模的 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等。
实验的自变量是播放音乐的音量,因变量是购物时间长短和花钱总量。研究者 在顾客走出超级市场后向顾客提出以下问题:你是否意识到了背景音乐?请对音乐 的响度进行评价;是否喜欢这一乐曲?
研究结果表明,高音量组与低音量组的顾客在花钱总量上没有显著差异,但在 购物时间上有明显差别,即在高音量的市场中,顾客一般更迅速地选购货物。
现场实验法:超市音乐
在超级市场中是否播放音乐或播放何种类型的乐曲,对顾客在市场中的消费行为 是否有影响呢?
研究者根据日常经验提出了一个假设,即不同水平的音响将影响顾客在超级市 场内的行为(如低音量将减缓人的行动,而高音量将加速人的行动)。实验是在两 个规模不同的超级市场里进行的,时间是星期五下午和星期六下午。
第1章 管理心理学概述
内容纲要
管理心理学的概念,研究对象,即内容结构体系 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和学习任务 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古代中外管理心理学思想的产生 管理心理学的建立后发展的历史沿革和趋势
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第1讲)
![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第1讲)](https://img.taocdn.com/s3/m/7e077e7c01f69e314332940b.png)
第1讲 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 • • • • • • • • • • • • • • • 1.研究对象 研究管理活动中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规律。这里的“人”包括:个体、 群体、组织、领导。 研究目的在于:探求调动各方面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 对人的行为的预测、引导和控制的能力,从而更有效地实现组织的目 标。 2.研究内容——个体心理、群体心理、组织心理、领导心理 (1)个体心理 研究个体的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倾向性的行为规律及其与管理的 关系,其探讨的核心是激励和核心创造力问题。 (2)群体心理 群体的一般理论、群体人际关系、群体沟通和群体冲突。 (3)组织心理 组织心理的一般理论、组织理论的发展、组织文化、组织变革、组织发展。 (4)领导心理 领导心理的一般理论、领导的影响力、领导者的心理素质、领导理论模式。
• 3.研究意义 • 提高管理水平,提高组织的劳动生产率,加强对员工 的管理教育,从而调动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 4.研究方法 • 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 • (1)观察法——可控观察和无控观察、参与观察和非参 与观察、实地观察和实验观察、系统观察和随机观察。 • (2)调查法——访谈调查、问卷调查、电话调查、网络 调查。 • (3)实验法 • 研究者有目的地严格控制或创设一定条件来探索影响 组织成员心理活动和行为规律的方法,分为实验室实验法 和自然实验法。
管理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管理心理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7221399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85fe966.png)
管理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
A. 个体行为B. 团队行为C. 组织行为D. 社会行为答案:C2. 双因素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
A. 马斯洛B. 赫茨伯格C. 斯金纳D. 麦克利兰答案:B3. 在组织中,领导风格通常可以分为()。
A. 权威型和民主型B. 交易型和变革型C. 任务型和关系型D. 以上都是答案:D4. 下列哪个不是有效的团队建设活动?()。
A. 团队聚餐B. 角色扮演C. 目标设定D. 个人独立工作答案:D5. 根据期望理论,员工的激励程度取决于()。
A. 期望的努力与绩效的关系B. 期望的绩效与奖励的关系C. 期望的奖励与个人目标的关系D. 所有上述因素答案:D二、填空题1. 管理心理学是研究人们在组织中的行为以及如何通过理解这些行为来________和提高组织效能的科学。
答案:管理2. 社会学习理论强调观察学习或模仿他人行为的重要性,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是________。
答案:班杜拉3. 在组织变革中,________理论认为人们会自然地抵制变革,因为变革可能会打破他们的惯性和稳定性。
答案:惯性4. 情绪智力理论提出,个体在情绪认知、理解和管理方面的能力对其工作表现有着重要的影响,这一理论的提出者是________。
答案:戈尔曼5. 目标设定理论认为,具体和有挑战性的目标可以提高员工的________和工作绩效。
答案:动机三、简答题1. 简述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从低到高依次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他认为只有当较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后,人们才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
2. 描述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将工作因素分为两类:卫生因素和激励因素。
卫生因素包括工资、工作条件、公司政策等,它们不会导致员工满意,但如果处理不当会导致不满意。
激励因素包括成就感、认可、工作本身的性质等,它们能够导致员工的满意和激励。
管理心理学
![管理心理学](https://img.taocdn.com/s3/m/d869a4244b35eefdc8d333bc.png)
第一章管理心理学概述第一节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一、管理心理学研究对象:人的心理现象及期规律。
二、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1、个体心理:处在组织管理过程中的个人的心理活动。
2、群体心理:是群体成员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下形成的心理活动。
3、组织心理:组织整体动态变化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现象。
三、管理心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1、管理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
普通心理学:研究人的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的科学。
研究范围包括:人的心理过程和个性。
管理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的联系与区别。
①管理心理学要运用普通心理学提示的人的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并使之在管理活动中具体化,了解人的心理活动规律是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
普通心理学中关于心理过程和个性的知识都会在管理中发挥作用。
②普通心理学与管理心理学的关系是基础理论与具体应用的关系,管理心理学以普通心理学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研究管理过程中人的心理活动的特殊规律。
2、管理心理学与工程心理学的联系与区别①管理包括两部分内容:物和人。
②工程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人与机器的关系,是研究人与机器、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人的心理活动规律。
管理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人与人的关系,是研究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相互作用过程中人的心理活动的规律。
③工程心理学和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都涉及到人的心理问题。
从工程心理学的发展方向来看,必然涉及管理心理学的研究,管理心理学也需要工程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和成果予以丰富和补充。
3、管理心理学与社会心理学的联系与区别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群体中人们彼此之间发生相互作用的情况下所产生的心理活动规律。
主要包括:1、个人心理活动对群体心理活动的影响2、群体心理活动对个人心理活动的影响3、个人与个人之间心理活动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4、群体与群体之间心理活动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这些内容在企业管理领域中的具体化也就是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社会心理学的知识在企事业管理中的运用也就是管理心理学的基本内容。
管理心理学考试题和答案
![管理心理学考试题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7c202b7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d9.png)
管理心理学考试题和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A. 个体行为B. 群体行为C. 组织行为D. 社会行为答案:C2.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最高层次的需求是()。
A. 生理需求B. 安全需求C. 社交需求D. 自我实现需求答案:D3. 双因素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弗洛伊德B. 马斯洛C. 赫兹伯格D. 麦克莱兰答案:C4. 以下哪项不是有效的激励理论?()A. 目标设定理论B. 期望理论C. 公平理论D. 惩罚理论答案:D5. 组织文化的核心是()。
A. 组织结构B. 组织价值观C. 组织目标D. 组织制度答案:B6. 领导风格的分类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权威型B. 民主型C. 放任型D. 独裁型答案:D7. 团队发展的五个阶段中,哪个阶段团队成员开始相互信任并承担团队责任?()A. 形成阶段B. 震荡阶段C. 规范阶段D. 执行阶段答案:C8. 根据霍兰德的职业兴趣理论,喜欢与人打交道的人倾向于选择哪种类型的职业?()A. 现实型B. 研究型C. 艺术型D. 社会型答案:D9. 组织变革的阻力主要来源于()。
A. 组织结构B. 组织文化C. 外部环境D. 个人因素答案:B10. 以下哪项不是有效的沟通技巧?()A. 倾听B. 反馈C. 打断D. 清晰表达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员工的工作满意度?()A. 工作本身B. 工作环境C. 个人价值观D. 社会比较答案:ABCD2. 有效的团队建设策略包括()。
A. 明确团队目标B. 建立团队规范C. 提供资源支持D. 忽视团队冲突答案:ABC3. 组织结构设计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
A. 组织目标B. 技术要求C. 组织规模D. 员工能力答案:ABCD4. 以下哪些是有效的领导行为?()A. 以身作则B. 授权C. 命令与控制D. 激励与支持答案:ABD5. 组织变革的类型包括()。
第1章 管理心理学概述 《管理心理学》PPT课件
![第1章 管理心理学概述 《管理心理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65f5746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e2.png)
01
推进管理的现代化和 02
充分发掘人的潜能,
科学化。
不断提高工作绩效。
03
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 科学性和有效性。
04
提高领导者自身素质, 改进领导方法,讲究领 导艺术。
1.4 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原则和方法 1.4.1 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原则
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决定了其研究原则,主要有以下方面:
01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客观性原则 02
1.3 管理心理学的研究任务和意义 1.3.1 管理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管理心理学是将心理学的基本原理与管理实践相结合而形成的 一门应用学科,它的首要任务是提高组织的生产效率。具体来 讲,其任务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努力提高 组织的生产效率, 促进生产力的发 展。
(2)提高管理 者和组织成员的 思想水平和心理 素质,促进精神 文明的发展。
(3)不断完善 具有中国特色的 管理心理学理论 体系。
1.3 管理心理学的研究任务和意义
1.3.2 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意义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与发达国家相 比,仍存在较大差距。这不仅表现在技术和资金上,更突出的是人力资源 的缺乏、管理的落后,这些都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因此,加强对 管理心理学的学习和研究,对提高我国企业管理水平,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增强国际竞争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具体表现在:
1.2 管理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
1.2.2 我国管理思想和管理心理学的发展
1)我国古代管理思想和实践 ➢ 在中国5 000年的文明发展史中,包含着丰富的管理思想和实
践,也蕴藏着许多管理心理思想可供我们学习和借鉴。主要体 现在:
(1)组织管理
(2)领导艺术和心理 (3)经营理财 (4)选人用人之道
管理心理学概述(PPT 88页)
![管理心理学概述(PPT 88页)](https://img.taocdn.com/s3/m/d90d0e23ad02de80d4d840be.png)
二、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11
(二)认知管理 认知是人们获得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是最基本的
心理过程。 现代组织管理强调以人为中心,因此要想富有成
效地开展工作,就必须了解组织情景中人的认知 加工过程及其规律,了解得愈透彻,愈能对症下 药,做好管理工作。
管理心理学 的研究内容
动机管理
•动机管理 •激励理论 •激励理论的应用 15
认知管理
•知觉与印象管理 •记忆与学习 •思维与决策
情绪管理 行为管理
•情绪劳动与管理 •应激与挫折管理 •员工卷入与管理
•领导概述 •领导策略与方法 •领导者的选拔•组织士气和气氛 •组织变革与发展
(一)两种取向的管理心理学 40
• 两种取向的管理心理学在研究对象、内容体系等 方面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研究问题的出发点 不同。
(二)管理活动中的人及其心理:手段与目的的
辩证统一体
41
两种取向的管理心理学实际上触及的敏感问题:管理活动 的终极目的是什么?作为管理客体的人与作为管理主体 的组织究竟是什么样的关系?人及其心理变化究竟是实 现组织目标的手段或工具,还是组织管理活动的目的?
二、管理心理学的研究逻辑 36
• (一)两种取向的管理心理学
(一)两种取向的管理心理学 37
• 心理学取向的管理心理学是基于心理的或从个体 角度出发的管理心理学。
• 该种取向看问题比较微观,注重个体层面的问题 和行为背后的潜在机制,侧重于从心理学的角度 出发,用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和方法来探讨相关 问题,说明和解释相关现象。
人的行为规律及其潜在的心理机制。
•
管理心理学PPT讲解学习
![管理心理学PPT讲解学习](https://img.taocdn.com/s3/m/95f90091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df.png)
第八章 激励行为与决策行为
一、激励行为
(一)一般概念: 指的是持续激发人的动机的心理过程。
员工判别需要 寻找满足需要途径 选择指向目标行为 员工修正需要 受到奖励或惩罚 员工采取行动
(二)重要作用
管理职能 目标实现 提高绩效 绩效=能力 X 激励
(三)主要方式 外在 内在
(四)强化方法 巴甫洛夫 斯金纳 (五)有效奖惩的实施方式
四、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 个案研究法
例,研究一个组织中的人际关系
※ 观察法 ※ 谈话法 ※ 活动产品分析法 ※ 经验规律总结法
2、实证研究法 3、 心理测验法 4、 宏观与微观环境条件分析法 5、 其它高科技方法的应用
定性与定量的结合
参考书目
1、《人的行为与组织管理》(美) Paul.R.Timm & Brent D. Peterson著、钟 谷兰 译《当代管理与心理学应用系列》中 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4版; People at Work: Human Behavior in Organizations (5th Edition)
4、 需要与管理
(1)需要层次论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2) 满足职工需要的方法与途径/措施
二. 动机
1、什么是动机 2、动机的种类
❖起源:生物性动机/社会性动机 ❖内容的性质:高尚/卑劣 ❖范围、时间:长远的概括的/短暂的具体的 ❖意识:意识到的/未被意识到的 ❖引起动机原因:外在动机/内在动机
《心理学导读系列》
2、Psychology and Work Today: An
Introduction to Industrial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填空
1、管理心理学有两种属性,即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2、管理心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和心理测量法。
二、名词解释
1、管理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它是运用管理学、行为学、心理学、社会学、生理学、伦理学、人类学等学科的原理,以研究人的心理行为和人际关系、人的积极性为对象的一门综合性的科学,同时也是一门边缘科学。
2、观察法:在正常情况下,通过对被试的言谈举止等进行观察,从而得出结论的研究方法。
3、实验法:主试有目的地控制某些条件,从而引起被试的某种心理变化并加以研究的方法。
三、问答
1、管理心理学为什么将企业中的人作为独特的研究对象?
(1)、“企业就是人”。
企业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人。
(2)、人是企业的首要资源。
资源:人、财、物
(3)、人是企业管理的主体。
第二章管理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
一、填空
1、主持“霍桑实验”的心理学家是梅奥。
2、梅奥通过霍桑实验得出了人群关系理论,这被认为是管理心理学的理论基础。
3、心理学家勒温提出,人的行为是个性特征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用公式表示为
B=f(P,E)。
4、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创建的需要层次理论把人的需要分为生理需要、
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五种。
三、问答
1、霍桑实验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1924-1932年,在芝加哥郊外的西方电器公司霍桑工厂(工人2.5万)进行,分四个阶段:(一)照明实验(1924-1927年)
选择缠绕线圈的班组进行。
两个组:
控制组:照明条件不变。
实验组:照明条件逐渐改善,产量逐步提高;照明亮度降低,工人要求增加亮度,于是换上一个灯泡,但实际亮度不变,这时产量仍然上升。
看来,照明并非影响生产效率的重要因素,还有其它因素。
(二)职工福利实验(1927-1932年)
选择六位女工,改善其工作条件,减少工作时间,增加休息时间,免费供应午餐,结果产量上升。
两个月后取消某些福利项目,产量并不下降。
(三)谈话实验(1928-1930年)
两年时间里,与21126名职工进行面谈。
先是指示型面谈(事先设计计划),后用非指示型面谈,即自由谈话。
(四)群体实验(1930-1932年)
观察14名男职工(9名绕线工,3名插座安装工,2名检修工)的生产效率和行为,时间达六个月。
2、由霍桑实验得出的结论有哪些?
(1)生产条件的变化固然会影响劳动者的生产热情,但生产条件与生产效率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
(2)生产条件并非是增加生产的第一要素。
(3)改善劳动者的士气(态度)及人与人的关系,使人们心情愉快地工作并对自己的工作感到满足,这才是增加生产、提高效率的决定性因素。
3、由霍桑实验得出人际关系理论主要有哪些内容?
(1)以“社会人”观念取代“经济人”观念,强调从社会心理角度调动人的积极性。
(2)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职工的积极性、企业内人际关系,而不是取决于工作条件、工作方法。
(3)注意非正式群体。
(4)新型领导、民主管理等对提高生产效率有重要作用。
第三章管理心理学的基础理论
一、填空
1、总结出科学管理理论的心理学家是美国的泰勒,他在1911年出版了
《科学管理原理》一书。
2、现代管理理论主要有有社会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系统管理学派、
经验主义学派、权变理论学派、管理科学学派等。
3、勒温的行为公式B=F(P,E)中,B指的是人的行为,P指的是个人内在因素,E指的是外界环境因素。
4、1879 年,德国的冯特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这使心理学从哲学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学科。
5、高级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形式是反射。
6、反射活动可分为无条件反射、条件反射两大类。
7、动物和人通过后天学习获得的反射叫做条件反射。
8、人的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智)、情感过程(情)、
意志过程(意)三个方面。
9、按照情绪和情感的基本表现形态,可将情绪分为激情、心境、
热情三种。
10、按照情绪和情感的社会性内容,可将情感分为道德感、理智感、
美感三种。
11、意志行为的心理过程分为采取决定阶段和执行决定阶段两个阶段。
二、名词解释
1、反射:高级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形式。
它是有机体借神经系统实现的对一定刺激所做的有规律性的反应。
2、心理过程:心理过程就是心理活动的过程,是心理现象的不同形式对现实的动态反映。
3、情感:情感是人脑的机能,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的体验,是对事物好恶的一种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