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和环境价值理论研究述评_何承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6卷 第4期Dec.16.No4 2001年12月FJIAN GE OGRAPHY Dec 2001
自然资源和环境价值理论研究述评*
Revie w of Studie s On Value Theory of
Natural Resource s and Environment
何承耕
He Chen ggeng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研究所)
(Institute of G e ography,Fujian Normal University)
摘 要 资源与环境价值理论是树立正确的资源环境观和开展资源核算的重要基础,也是构建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前提。本文通过分析基于劳动价值论、效用价值论和存在价值论等主要价值理论的资源环境价值观的不同内涵,评述各自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对如何建立新的资源环境价值理论作一些探讨。
关键词 自然资源和环境 价值理论
自然资源和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和享受的各种天然的和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和。前者着重指自然资源等环境要素,具有比较实的物质性的产品价值,或者说有形的资源价值;后者强调环境的整体状态和功能,具有比较虚的舒适性的服务价值,或无形的生态价值。资源和生态两个部分联系紧密,有时也难以截然分开。因此从概念或评估的角度,经常将二者视为一体,泛称自然资源或自然环境,即资源价值与生态价值的组合。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自然资源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并已引起广泛的关注,对资源环境的研究已完全摆脱就资源而论资源的狭窄的境地,现已将资源放在社会大环境中(包括未来的社会经济环境)进行考察。不仅研究资源数量(包括存量、流量、使用量)、质量,而且正在研究资源的价值量,以便将其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之中,并运用经济手段对资源环境进行资产化管理,资源价值是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
对资源价值或自然资源定价的研究,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价值理论的研究,即建立在什么价值理论的基础上,不同的价值理论,对资源环境的价值来源说明不同,对资源环境定价思路和定价模型不同,定价的结果可能大相径庭。因而,确立科学的资源环境价值理论对合理的资源环境定价是必不可少的基础工作。
从经济学的角度,目前指导资源环境定价的价值理论主要有劳动价值论、效用价值论、存在价值论等,它们从不同角度来阐述自然资源和环境的价值,但它们对自然资源的价值来源问题各有自己的理论体系,还没有统一。本文分别就以上几种主要价值理论进行分析、评述。并试图对如何建立新的资源环境价值理论作一些探讨。
1 基于劳动价值论的资源环境价值观
劳动价值论是物化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决定商品价值的理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
*福建省教育厅项目(项目号:JB01087)阶段性成果。
在批判地继承了以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为代表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科学的价值理论。
运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来考察自然资源的价值,关键在于自然资源是否凝集着人类劳动。依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观点,处于自然状态下的自然资源,是自然界赋予的天然产物,不是人类创造的劳动产品,没有凝结着人类的劳动,它没有价值;只有凝结有人类劳动的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才有价值。马克思说过:“如果它(指自然资源—引者注)本身不是人类劳动的产品,那么它就不会把任何价值转给产品。它的作用只是形成使用价值,而不形成交换价值,一切未经人的协助就天然存在的生产资料,如土地、风、水、矿产中的铁、原始森林的树木等,都是这样”[1]。
尽管如此,马克思并不否定不是劳动产品从而没有价值的东西,就不可以有价格,就不能取得商品形式。例如马克思指出“但是价格毕竟可以完全不是价值的表现。本身不是商品的东西,例如良心、名誉等,也可以被它们的所有者拿去交换货币,并通过它们的价格,取得商品的形态。所以,一种东西尽管没有价值,但能在形式上有一个价格。在这种场合,价格表现就像数学上的某些数量一样,是想象的。”[2]马克思在这里明晰地论述了对非商品物来说,若被其所占有者用以换取货币,诚然也就使其取得了商品的形式上有一个价格。这对于自然资源的价格研究来说,也是适用的。
总之,劳动价值论认为:没有凝结人类劳动的自然资源没有价值,但可以有价格表现,其主要理论根据是地租理论。所谓地租,即资源作为资产的收益或价格。马克思的地租论认为:“地租是为了取得使用自然力或者(通过使用劳动)占有单纯自然产品的权利而付这些自然力或单纯自然产品的所有者的价格”[3]。运用马克思的地租理论,自然资源相关的地租有:绝对地租(自然资源所有者凭借对资源的所有权的垄断而取得的收益);级差地租Ⅰ(由于自然资源本身的技师等级不同及所处的交通地理位置的优劣,而使资源条件好的经营者能获得超过社会平均利润的超额利润);级差地租Ⅱ(把同等数量的资本连续投资在同样自然条件的资源上,会产生不同的生产率,生产率高的企业会取得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超额利润);垄断地租(开发利用某些稀有珍贵自然资源,由于它极其稀缺,造成市场上严重供不应求,可以按照远远高于其他价格的垄断价格出售而形成超额利润)。在社会主义国家,这些权益归国家所有的包括“绝对地租”、“级差地租Ⅰ”、“垄断地租”3部分。对于矿产资源来说,可以将它分别称为“矿区使用费用”、“资源级差费”和“特别资源费”;草原资源可称为“草地使用费”、“资源级差费”、“特别资源费”等。这三部分内容统称为自然资源所有权价格,它构成自然资源价格的主要组成部分。
地租理论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中价值转型理论的一部分,对于建立资源价值理论有很大的启发和借鉴意义,地租理论对确定资源的价格有很大的帮助。但如果承认地租是自然资源内在价值的一种体现,似乎又与劳动价值论的核心问题即是否凝结有人类的抽象劳动在内的问题有冲突。因此,对于劳动价值论是否适用于现时代的自然资源研究,有两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立足于劳动价值论下的各种不同的结论,都没有解决自然资源被无偿使用的问题。有的认为自然资源没有价值,因而衍化出没有价值的结论,自然资源被无偿使用,导致掠夺性地开发,破坏了生态平衡;有的尽管谈及自然资源具有价值,但价值的补偿只是对所耗费的劳动进行补偿,同样也没有涉及到对自然资源本身被耗费的补偿,它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通过经济杠杆调节作用,限制了自然资源的使用,但最终的结果同前者一样,自然资源被无偿使用了。因此,在资源和环境成为全球性的问题和我国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劳动价值论对于资源和环境研究,是个盲点,根本不适用。
第二种观点认为:劳动价值论固然没有考虑资源环境等现实问题,但如果立足于经济尚不发达,环境问题还不突出,资源相对于人类需求富足的年代,无疑是正确的。马克思所处的年代正是这样的年代,因此它所提倡的“一切未经人的协助就天然存在的生产资料”不具有价值是正确的。立足于如今的现实,经济高度发达,资源环
2 福 建 地 理 第16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