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锌矿地质特征及成矿成因探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铅锌矿地质特征及成矿成因探讨
本文章对安徽省某一区域内的地层、构造、岩浆岩特征及矿体的形态、产状、规模及形态特征进行了探讨,并详细分析了其成矿成因。

标签:安徽省区域成矿铅锌矿地质特征矿产成因
该区铅锌矿床大地构造单元隶属于扬子准地台,下扬子台坳,宁芜陷断束,贵池~繁昌断褶束。

从志留纪系中三叠世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本区沉积了以浅海相为主的碎屑岩及碳酸盐岩。

地层出露齐全,厚度基本稳定,岩性岩相变化不大,岩浆活动贫乏,构造活动微弱,显示了地台型的构造属性。

中生代以来,经历了印支、燕山多旋回的构造~岩浆作用,形成了结构复杂的地台盖层褶皱断裂带,使构造格局发生巨大的变化。

印支运动结束了该区域长期的海相沉积历史,使整个地区褶皱上升,开始了陆相沉积的新阶段,并将地层卷入北东向展布的褶皱带中。

1矿区地质
1.1地层
矿区内分布的地层从下二叠统孤峰组开始至下三叠统南陵湖组,自老到新从南到北分布。

二叠系位于平地,三叠系组成山区,南陵湖组分布最高。

出露比较好的为下三叠统各组,余为第四系或火山岩覆盖。

地层走向北西,倾向北东。

1.2构造
1.2.1褶皱构造
①基底沉积岩,为繁昌复向斜舒家店背斜北东倾没端的北西翼,为一单斜构造,地层向北东倾斜,倾角平缓,约每隔200米出现一次由陡到缓或由缓到陡的台阶,陡的倾角约40°,缓的倾角小于20°。

②盖层火山岩,为中分村复向斜的次级褶皱八分村背斜南东翼,为单斜构造,向南东倾斜,倾角30°~40°,有火山岩且产状向北倾斜或近直立,则为次火山岩的侵出相或溢出相及次火山岩相。

1.2.2断裂构造
矿区内断裂构造不甚发育,全是基底褶皱构造的横向或斜交断裂,对矿体影响不大。

1.2.3火山口构造
矿区内火山碎屑岩所分布的区限,包含部分粗粒碎屑熔岩的分布范围,基本上是张家冲火山口的边缘界限,总形状呈椭圆形,长约1300m,平均宽约950m。

按工程初步控制的火山颈投影位置,相当在于ZK006~ZK402附近,仍呈椭圆形,长约470m,宽约200m。

1.3岩浆岩
矿区内未出露侵入岩体,矿区内出露的火山岩主要为早白垩世的蝌蚪山旋回,以及晚侏罗世赤沙旋回、中分村旋回。

1.4围岩蚀变
变质作用分布范围广、种类多,主要是在岩浆结晶过程的继续和发展,受本身气化热液的影响所发生的交代作用的结果。

蚀变种类多数与原岩的成分有关,如酸性岩以高岭土化、泥化为主;中性岩类以绿泥石化、碳酸盐化为主;沉积岩类以硅化为主。

蚀变带很不规则,大致可分为:矿体上盘蚀变为碳酸盐化、绿泥石化,少量高岭土化;矿体内为硅化、重晶石化、菱铁矿化;矿体下盘为高岭土化或泥化,局部黄铁矿化。

2矿体地质
由于赋矿的火山碎屑岩和火山熔岩产出的空间变化,加上矿体受表生氧化作用的影响,从而出现矿体厚度在空间上的变化较大,矿体的个数较多。

该矿体主要赋存在火山颈筒的上喇叭口斜坡部位,以硫化铅锌矿体为主,赋矿岩石以火山凝灰岩为主。

矿体倾向358°,倾角变化较大(13°~33°),平均25°,矿体沿走向延伸700m,沿倾向延深100m~310m,向两端趋于尖灭状态,沿倾向同样是中间厚度大,向上、向下厚度逐渐变小,厚度变化系数为97.45%,厚度变化属不稳定。

矿体平均品位:Pb0.917%,Zn0.797%,沿走向矿体品位中间贫,往两端Pb逐渐变富,Zn往西品位逐渐上升,往东品位逐渐下降,甚至达不到边界品位;沿倾向(4线)Pb从地表向下延深品位逐渐变贫,Zn在中间厚大部位品位高,向上、向下逐渐变小。

品位变化系数Pb为102.52%,Zn为89.76%,品位变化属较均匀。

矿体厚度与品位关系总体显示为:沿走向厚度大、品位低;厚度小、品位高;沿倾向无规律性,有的剖面厚大部位品位高,有的剖面则相反。

3矿床成因
3.1找矿标志
①主火山机构外围环状裂隙或环状次火山岩脉发育地区;②粗粒级火山碎屑岩呈火山锥状堆积,并环绕流面产状陡的酸性火山熔岩分布区段;③地表裸露出强硅化粗粒级火山碎屑岩组成地貌上突出的“硅质帽“地段;④火山碎屑岩中有Pb、Zn、Mn铁帽分布,且伴生重晶石化或菱铁矿化;⑤化探次生晕Pb、Zn、Ag、Cu、Mo、As组合异常分布地段;⑥在次生晕异常配合下,中强度的激电
异常由埋藏浅的强铅锌矿化所引起的。

3.2控矿因素
繁昌狮子山主火山口的南侧寄生式火山机构为控矿构造;破火山口的喇叭口斜坡带和顶部崩塌陷落区为容矿构造;爆发相和火山颈相粗~细粒级从熔结角砾凝灰岩~火山凝灰角砾岩~晶屑凝灰岩,到基底的灰岩质岩屑凝灰角砾岩为容矿层位或容矿岩石;含Pb、Zn丰度高的三叠系中、下统灰岩系火山岩基底地层为控矿构造的基底背景;富碱、钙碱系列的与火山最后一次喷发相对应的流纹质熔岩(Pb、Zn丰度值高),其喷溢和侵入为矿质来源的内生背景;火山口附近爆发相的下盘溢出相内侧或基底震碎带(即床下盘)和侵出相外侧(即矿床下盘)为矿床的边界。

3.3矿床成矿基本规律
①繁昌狮子山主火山口的南侧寄生式火山机构为控矿构造;破火山口的喇叭口斜坡带和顶部崩塌陷落区为容矿构造;②爆发相和火山颈相粗~细粒级从熔结角砾凝灰岩~火山凝灰角砾岩~晶屑凝灰岩,到基底的灰岩质岩屑凝灰角砾岩为容矿层位或容矿岩石;③富碱、钙碱系列的与火山最后一次喷发相对应的流纹质熔岩(Pb、Zn丰度值高),其喷溢和侵入为矿质来源的内生背景。

从矿体主要产出部位和赋矿岩性分析,长时间的岩浆强烈爆发和喷溢,伴生次生火山岩的侵入,岩浆演化晚期火山射气加上热液长时间的充填交代作用,是本矿床的主要成因。

根据岩矿鉴定,脉石矿物重晶石普遍见有大量气液二相包裹体,以气相为主,此外电气石的出现和磷灰石较多存在,都是火山热液作用的结果。

所以矿床成因属陆相火山射气~热液矿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