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文化和欧美文化的差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国文化和欧美文化的差异
向 霜
(武汉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外国语学院 430205)
【摘 要】由于历史渊源,风俗习惯,生存环境,宗教信仰等不同,使得中
西文化存在着很大的差异,随着“地球村”的逐步实现,各国文化之间的交往也日益频繁,引发了跨文化研究的高潮。探讨中西文化的差异,目的是促进中西经济与文化的交流,以及世界文化的发展。本文着重从日常生活饮食文化的差异到思维方式,生活态度,庆祝节日的方式,称呼,以及宗教信仰的不同等六个方面阐述,以期望对学习者有所帮助。【关键词】文化背景;文化差异;中西方颜色文化
一、饮食文化
世界上有三大美食:中国、法国和意大利,我们看看这些美食方面最基本的差异。在饮食方面,中国人很注重形式,讲究“色、香、味”,所以中国烹调里,菜的样式千变万化,具体到每一道菜又非常讲究色香味的搭配。而欧洲人很讲实际,在菜的花色变化上从不下什么工夫,更讲究其营养搭配和保护,注重菜的内在质量。这是中餐和西餐的主要差异。餐具的差别:刀叉和筷子,不仅带来了进食习惯的差异,进而影响了东西方人生活观念。刀叉必然带来分食制,而筷子肯定与家庭成员围坐桌边共同进餐相配。西方一开始就分吃,由此衍生出西方人讲究独立,子女长大后就独立闯世界的想法和习惯。而筷子带来的合餐制,突出了老老少少坐一起的家庭单元,从而让东方人拥有了比较牢固的家庭观念。
二、思维方式
东方思维方式的最大特点是整体,而西方思维方式的显著特点是分析,用哲学语言来说东方是合二为一,西方是一分为二。中国传统哲学追求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天人合一”是最高境界。无论是儒家的自然人化还是道家的人自然化,都是把人和自然视为一脉相承的有机整体,这都是整体思维方式的体现。而西方人着重去探索万物的本原,认为人与自然始终处于永恒的矛盾对立之中。正是“东方重整体,西方重分析”的思维习惯导致英汉语言结构上的差异。整体性的思维方式使汉语重意合,即词语或分句之间不用语言形式手段连接,句子的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通过词语或分句的含义表达,组词造句中完全依据逻辑和动作发生的时间先后决定词语和分句的排列顺序。而分析型的思维方式使英语具有“形合”的特点,即句中的词语或分句之中用语言形式手段如关联词连接起来,表达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
三、生活态度
生活态度上的差别是:中国人偏重精神感受,西方人注重实用。中国人一般重视直觉、内省,重先验理性与伦理精神。这种理性与实践相脱离的思维方式,导致了中国人重整体、轻个别,重系统、轻局部,重形象、轻抽象,重混沌、轻精细,喜欢作定性研究。而西方人则比较注重实证经验、逻辑推理,善于作定量化的分析。中国人一旦发生问题,首先想到的是人性和情感,是如何赢得社会舆论的支持,相信“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于是,很多应该利用法律来解决的问题,中国人感到小题大做,而是习惯于通过情谊无价的感化和为朋友两肋插刀的教育以及舆论来发挥道德规范的作用。西方人则与此不同,他们面对纠纷惯用法律的手段,而不是靠人的良心和道德的作用。
四、庆祝节日
中西方欢庆节日的表达方式不同。中国人喜欢采用家族团圆、和谐、温和的方式表达欢乐之情,而西方人则更强调个体的舒适和满足,表达欢乐的方式多为直接、纵欲、粗放的风格。纵观中国传统节庆活动,大多展现出中华民族强烈的宗族家庭观念和社会群体观念,例如除夕之夜的年夜饭,中秋佳节的月饼,重阳节的怀念祝福亲友,春节期间的寻亲问故等,无不突出人与人之间感情沟通、情绪传递的同乐氛围。西方的欢乐文化,十分注重个人性格的张扬与个人情感的表达。节日一到,处处张灯结彩,大街小巷上填满了狂热的人群,人们或者身穿色彩艳丽的奇装异服,或者在身上涂满五彩斑斓的油彩,或者戴着形态独特的面具,极力地显示自己的个性,吸引他人的关注,谁都可以毫无忌惮地疯狂跳舞、拼命唱歌,充分张扬自我,让自己享受极致的欢乐,而不必在乎别人是否感同身受。
五、称谓
英语中的称谓名称比汉语中的要少得多。例如,英语中cous 2in 一词,对应于汉语的表兄、表弟、表姐和表妹等。汉语把表亲关系区分得非常严格,既要说出性别,又要分出大小,根本不像英语笼统一个词了事。这种语言现象的产生归因于中国二、三千年之久的封建统治。这种封建社会高度重视血缘关系,特别强调等级间的差异,提倡长幼、尊卑有序。英语中的称谓为数不多,除dad ,mum ,grandpa ,aunt ,uncle 等几个称谓经常使用外,其它的几乎都不用。在中国,因为学生知道teacher 的意思是“老师”,因此就把王老师称呼为teacher Wang 。其实在英语中,teacher 仅仅是一种职业;在汉语中,因为有尊师的传统,“教师”这个词已经不仅仅是一种职业,而成为对人的一种尊称了。这在英语国家的人听来很不可思议。他们一般这样称呼:Mr ,Miss ,Mrs ……
六、宗教信仰儒、佛、道三教在中国占有绝对主导地位。在英国,则以基督教为主要宗教。该教于597年传入英国。在随后相当长的时间里,大量与此相关的词语陆续汇入英语行列。这里既有古英语时期由拉丁语渗入英语的词、如angel (天使)、monk (僧侣)等,又有中古时期从法语借用的词,如religion (宗教)、dean (教长)等,还有现代英语时期从其他外来语中借来的大量的词,结果英语中涉及宗教的词语远比其他语种来得多。
【参考文献】[1]许果、梅林.文化差异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重庆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年第8卷第6期,121-123.[2]华厚坤.试论跨文化语境下的大学英语教学.《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年第6期,153-154.[3]胡文仲.文化与交际.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177-180.[4]郭建行.文化与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167-182.
—
2
51—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