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审美教育的作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审美教育的作用

——浅谈“寓教于乐”的作用

黄贵民

摘要:正确全面的理解“寓教于乐”的含义,对教育工作者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作为文艺创作原则,“寓教于乐”指文艺给人以教育,使人情感净化,心灵升华;又以美的形式使人获得美的享受和精神上的满足。作为教育法则,“寓教于乐”要求以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各种美和审美的方式来陶冶他们的情操,塑造他们健全的人格,为他们的成长打下基础。

关键词:寓教于乐审美教育审美愉悦潜移默化

序言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人们越发关注自身的生活质量,更加关注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共同和谐发展。国人对生存的忧思和追问,对人生存状态和质量的关注越来越突出,一些敏锐的思想家和美学家酝酿提出了人类生活的新目标――审美化人生或艺术化生存的思想。作为文艺创作的“寓教于乐”,说明了文艺和认识、教育作用,是通过美感作用来实现的。美的东西总是与真的、善的东西联系在一起的。孔子在评论《武》、《韶》两个古代乐曲时提出“尽善尽美”的思想,鲁迅先生提出“真、善、美三个圈相统一”的原则,以及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我们的要求是政治和艺术的统一”。在古代西方,人们对美感的功能是享受与教化并重的,如亚里士多德谈到音乐的作用时举到了“教育”、“净化”和精神享受。贺拉斯在《诗艺》中提出著名的“寓教于乐”,要求艺术要以善的内容和美的形式给人以美的愉悦,使情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马克思提出“艺术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和能够欣赏美的大众”。当今社会,科技发达,技术先进,各种形式的艺术,采用不同的媒介,让美育的“寓教于乐”得到了最大程度的落实。

一、作为一种文艺创作原则的“寓教于乐”

“寓教于乐”原本是作为一种文艺创作法则提出来的。古罗马著名诗人贺拉斯指出:“诗人的愿望应该是给人益处和乐趣,他的东西应该给人以快感,同时对生活有帮助。……寓教于乐,既劝谕读者,又使他喜爱,才能符合众”。作为

一种文艺创作原则,“寓教于乐”要求文学艺术既要以善的内容给人以潜移默化的教育,使人情感净化,心灵升华;又要以美的形式给人以审美的愉悦,使人获得精神上的满足。

从我国文学艺术的发展过程看,文学艺术也是很重视美的形式,关注文学中形式美的。最早的歌谣,是与音乐和舞蹈合为一体的,它是供人们娱乐和休闲的,给人以精神的、美的享受。《尚书》中的“诗言志”、孔子的“兴观群怨”说,反映出古代的思想家对诗歌的特点和独特的社会作用的认识。两汉时的《毛诗序》,对诗歌的体裁和表现手法作了初步的探讨,提出诗的“六艺”说,即“风、雅、颂、赋、比、兴”,前三者从内容上区分诗的体裁、类别,后三者则是诗歌的表现手法问题。其中的“比、兴”实际上已接触到如何运用形象思维的方法来表达思想感情的问题。在《史记》和《汉书》中有了“文学”和“文章”之分,当时的“文章”专指带有文采的词章,即文学作品,这里就突出了“文章”中美的形式。魏晋南北朝时,陆机的《文赋》提出要“意称物,文逮意”,既要作者的创作意图符合客观事物,又能运用优美生动的语言表达出来,就要重视文学本身的特点、规律,认真进行艺术构思,充分发挥想象的作用,做到“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曹丕《典论.论文》指出“诗赋欲丽”,说明他是看到了文学作为艺术的美学特征的。陆机《文赋》提出“其会意也尚巧,其遣言也贵妍。暨音声之迭代,若五色之相宣”。文学要构思巧妙、词藻华美、有抑扬顿挫的音乐美。刘勰《文心雕龙》指出赋的特点是“写物图貌”、“写气图貌”,就包含着刻画形象的意思,指诗歌、散文中寄寓着作家思想感情的景物的形象。从隋唐至晚清,文学各种体裁(小说、散文、诗歌、戏剧)都得到全面发展。诗文创作中要“情景交融”,“思与境偕”,即把作家的思想感情与客观景物统一于艺术画面之中。小说、戏剧的发展,人物形象的塑造要“形神兼备”,“惟妙惟肖”,即要求刻画人物要富有个性、栩栩如生,做到“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人有其声口”,注重人物典型化。清代天目山樵在《儒林外史新评》中提到:“不必确指其人,而遗貌取神”,这是现实主义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要具概括性和典型性。这与鲁迅提到的“要写一个人,脸在北京,嘴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人物”,异曲同工。近代,王国维引进西方美学用“直观性”、“形象性”来概括文学的基本特点。晚清的小说评论家徐念慈,则引用黑格尔等的美学观点来解释

小说的特性,认为“所谓小说者,殆合理想美学、感情美学而居最上乘者”。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文艺观,也是要求文艺作品有美的形式,又要有正确的政治观点。恩格斯主张文艺作品中“作者的见解愈隐蔽,对艺术的作品来说愈好”,认为“倾向应从场面和情节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而不应当特别地把它指出来”。这说明文艺作品要有艺术性,要有美的因素。而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说:“我们的要求则是政治和艺术的统一。缺乏艺术性的艺术品,无论政治上怎样进步,也是没有力量的。因此,我们要反对政治观点错误的艺术品,也反对只有正确的政治观点而没有艺术力量的所谓‘标语口号式’的倾向。”这就证明文学作品既要有善的、向上的内容,给人以教育,又要有美的形式,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二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即“寓教于乐”。文化大革命时期,大鸣大放,多是些标语口号式的文学,因此当时的文学百花园处于萧条时期。邓小平《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辞》中也有类似的论述:“我们的社会主义文艺,要通过有血有肉、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真实地反映丰富的社会生活,反映人们在各种社会关系中的本质,表现时代前进的要求和历史发展的趋势,并且努力用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人民,给他们以积极进取,奋发图强的精神”,还说,“雄伟和细腻,严肃和诙谐,抒情和哲理,只要能够使人们得到教育和启发,得到娱乐和美的享受,都应当在我们的文艺园地里占有自己的位置。”

“寓教于乐”涉及文艺的审美娱乐作用和审美教育的有机统一、协调规律,涉及文艺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技巧的完美结合的问题。

二、文艺的审美娱乐功能

哪里有艺术,哪里就有欢乐。人们读小说往往废寝忘食,观画留连忘返,看电影、电视如痴如醉,仿佛被摄魂勾魄一样。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定社会生活艺术的美的反映,能帮助读者培养健康的审美观念和情感,提高对生活中美、丑的感受鉴别能力,使读者得到美的享受,精神上的陶冶、愉悦、休息。

最先的歌谣,就是人们在休闲之余,为了娱乐而伴随音乐、舞蹈产生的。艺术的产生起源于劳动,劳动创造了美,也创造了能够欣赏美的大众。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起源于模仿,人们在模仿中获得成功的快感,这种快感又成为下一次创造的动力。我国古代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很多描写农事、爱情的诗,如《七月》、《蒹葭》、《氓》等,读后让人轻松愉悦。先秦时代就以“乐”作为艺术的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