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历史文化探秘ppt的资料33页PPT
合集下载
介绍藏族课件ppt
藏族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藏族宗教信仰的习俗与仪式
藏族宗教信仰习俗包括转经、烧香、悬挂经幡等,这些习俗在日常生活中占据重要 地位。
藏族宗教仪式包括婚礼、葬礼、节庆等,这些仪式不仅是宗教信仰的表现,也是藏 族社会文化的传承和展示。
藏族宗教信仰的习俗和仪式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和地方特点,是藏族文化的重要组 成部分。
1 2
政策支持
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藏族 作为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享有平等的政治、经济 、文化权益。
社会参与
藏族人民积极参与国家事务和社会管理,在各级 政府机构中都有藏族代表参与决策。
3
文化传承
藏族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特殊的文化传统,政府支 持藏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推动藏族文化的创新 和交流。
藏族宗教与藏族社会生活的关系
藏族宗教信仰在藏族社会生活 中占据核心肠位,影响着人们 的思维方式、行为规范和价值 观念。
藏族宗教信仰在保护社会稳定 、促进人际和谐等方面发挥了 积极作用,成为藏族社会发展 的重要支撑。
藏族宗教与藏族社会生活相互 交错,共同构成了独具特点的 藏族文化。
03
藏族的风俗习惯
火炉
藏族家庭通常有一个火炉,用 于取暖和烹饪食物。
经幡
在藏族居住区,常常可以看到 经幡,这些经幡上印有经文或
图案,是藏族信仰的象征。
04
藏族的语言文字
藏语的语音和语法特点
01
藏语属于汉藏语系,拥 有丰富的语音变化和声 调。
02
藏语的语法结构与汉语 不同,主要采取主宾谓 结构。
03
藏语中存在敬语体系, 根据对话双方的关系使 用不同的措辞。
THANKS
感谢观看
介绍藏族课件
藏族宗教信仰的习俗与仪式
藏族宗教信仰习俗包括转经、烧香、悬挂经幡等,这些习俗在日常生活中占据重要 地位。
藏族宗教仪式包括婚礼、葬礼、节庆等,这些仪式不仅是宗教信仰的表现,也是藏 族社会文化的传承和展示。
藏族宗教信仰的习俗和仪式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和地方特点,是藏族文化的重要组 成部分。
1 2
政策支持
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藏族 作为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享有平等的政治、经济 、文化权益。
社会参与
藏族人民积极参与国家事务和社会管理,在各级 政府机构中都有藏族代表参与决策。
3
文化传承
藏族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特殊的文化传统,政府支 持藏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推动藏族文化的创新 和交流。
藏族宗教与藏族社会生活的关系
藏族宗教信仰在藏族社会生活 中占据核心肠位,影响着人们 的思维方式、行为规范和价值 观念。
藏族宗教信仰在保护社会稳定 、促进人际和谐等方面发挥了 积极作用,成为藏族社会发展 的重要支撑。
藏族宗教与藏族社会生活相互 交错,共同构成了独具特点的 藏族文化。
03
藏族的风俗习惯
火炉
藏族家庭通常有一个火炉,用 于取暖和烹饪食物。
经幡
在藏族居住区,常常可以看到 经幡,这些经幡上印有经文或
图案,是藏族信仰的象征。
04
藏族的语言文字
藏语的语音和语法特点
01
藏语属于汉藏语系,拥 有丰富的语音变化和声 调。
02
藏语的语法结构与汉语 不同,主要采取主宾谓 结构。
03
藏语中存在敬语体系, 根据对话双方的关系使 用不同的措辞。
THANKS
感谢观看
介绍藏族课件
初中班会 非遗系列主题班会之藏族唐卡 课件 (共33张PPT)
艺术流派
噶玛嘎孜画派又译“嘎玛 嘎赤画派”,亦简称“噶 孜派”或“嘎赤派”,脱 胎于“门孜”画派。流行 于藏区东部,以四川省甘 孜、德格和西藏昌都为中 心,相传在16世纪由南喀 扎西活佛创建,以噶玛巴
大法会而得名。
噶玛嘎孜画派
噶玛嘎孜画派的风格来源 较为复杂,其创派人物南 喀扎西活佛以南亚梵式铜 佛像为范,深受勉唐派绘 画嘎丹夏觉巴·页觉彭德的 影响。经与南喀扎西同时 期的八世噶玛巴活佛米久 多吉总结先师及自己的经
• 17世纪末至18世纪初,勉唐画派进入鼎盛时期,优秀画师层出不穷。遗存在布达拉宫、罗布林卡、哲蚌寺、 色拉寺、甘丹寺的壁画、唐卡多为勉唐画派画师所绘。西藏绘画发展到新勉唐画派时走向了成熟和繁荣。
艺术流派
钦则画派
钦则画派形成于15世纪中叶以后, 主要流行于后藏和山南地区,创 始人是贡嘎岗堆·钦则钦莫(另 译:贡嘎岗堆·钦泽切姆)。钦 则钦莫自幼酷爱美术,在传统藏 传尼泊尔派绘画的基础上吸收中 原汉地、印度等地的绘画技法, 创立了画派。钦则画派在构图上 保持了印度-尼泊尔绘画传统中 主尊像较大的特点,重点突出, 周围众小像排列井然有序
其风格特点具体表现为:
➢ 1、源自勉唐派传承的部分有:造象度量严格,色彩明快, 底层色厚涂,粗壮饱满的四肢和脸形,“兰叶描”勾勒衣 饰线条,汉族化的民间图案,装饰性的山、石、树、云。
➢ 2、融合噶玛嘎孜画派特点的部分是:汉族化的青绿山水、 渲染技法中层次丰富细腻、善用灰色表现皮肤。
派
艺术流派
新勉画派即新勉唐画派,指五世达赖时期 (明泰昌元年至清康熙四年)的藏画师藏 巴·曲英嘉措在继承勉唐画派精华、综合噶 玛嘎孜画派和钦则画派的部分特点、吸收 汉地绘画的某些因素的基础上,开一代新 风 [11],成为西藏民族绘画的最典型特点 就是“标准样式”,即指典范,是近现代 西藏佛教绘画的“经典”和“范例”。格 鲁教派为进一步巩固政教合一的地方政权, 在西藏广建寺院,为完成短时间内广建寺 院的任务,新勉派把《度量经》作为制作 壁画、唐卡的严格标准,逐步形成了佛教 绘画的标准样式
藏族文化【PPT精品】
藏族绘画与雕塑
藏族绘画
藏族绘画具有独特的风格和特点,是藏族文化中的瑰宝之一。它通常以壁画、唐 卡和卷轴画等形式出现,内容多涉及宗教、历史和神话故事。藏族绘画的色彩鲜 艳、线条流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藏族雕塑
藏族雕塑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格,是藏族文化中的另一种重要表现形式。 它以石雕、木雕和铜雕等形式出现,其中石雕最为普遍。藏族雕塑的造型生动、 工艺精湛,表达了人们对宗教、生活和自然的敬畏和热爱。
文化特色
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藏族文化在 不同地区呈现出不同的特色和风格 。
藏族文化的特点与价值
语言文字
藏语属于汉藏语系,拥有独特的文字系统 和丰富的文学作品。
艺术特色
藏族艺术包括唐卡、壁画、雕塑等,具有 独特的风格和精湛的技艺。
宗教信仰
藏族文化深受佛教文化影响,普遍信仰藏 传佛教,并拥有众多寺庙和宗教节日。
藏语的句子结构是 主语+谓语+宾语的 顺序。
藏语的动词可以通 过变换词尾来表达 不同的时态和语态 。
藏语的名词可以加 上后缀来表示所有 格、领属格等语法 关系。
藏文的书写与历史
藏文是一种拼音文字,由30个字母 组成,分为声母、韵母和声调三类 。
藏文在历史上曾经经历过多次改革 ,其中最重要的是1959年的改革, 规范了藏文的拼写和读音。
历史发展
藏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 代,早在公元前就建立了 奴隶制政权,并经历了多 个王朝的统治。
文化传承
藏族文化在历史长河中得 以传承和发展,保留了丰 富的文化遗产和传统习俗 。
藏族文化的地理分布
主要分布地区
藏族主要分布在中国的*自治 区、青海省、四川省、甘肃省
和云南省等地。
西藏ppt课件模板
03
这是一条挑战性较高的线路,可以近距离欣赏珠峰的壮丽景色
。
旅游注意事项
高原反应
由于西藏地处高原,游 客需注意预防高原反应 ,保持良好的心态和体 力。
防晒与保暖
西藏的紫外线强烈且昼 夜温差大,游客需携带 防晒霜、太阳帽、保暖 衣物பைடு நூலகம்。
尊重当地文化和习俗
在游览过程中,游客应 尊重当地的文化和习俗 ,避免引起不必要的麻 烦。
环保意识
西藏的自然环境脆弱, 游客需注意环保,不乱 丢垃圾,保护当地的生 态环境。
西藏的经济发展
05
农业发展情况
农业产值
西藏的农业产值逐年增长 ,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了 重要支撑。
特色农产品
西藏拥有丰富的特色农产 品,如青稞、牦牛、藏药 等,具有很高的市场价值 。
农业现代化
近年来,西藏加快农业现 代化进程,引进先进农业 技术和设备,提高农业生 产效率。
冈仁波齐
神山冈仁波齐是藏传佛教的重要圣地 ,每年吸引大量信徒前来转山。山体 呈圆锥形,峰顶常年白雪皑皑,在阳 光下闪耀着奇异的光芒。
野生动物与植物
藏羚羊
生活在可可西里的藏羚羊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它们轻盈矫健的身姿成为高原 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冬虫夏草
西藏是冬虫夏草的主产地,这种珍稀的中药材生长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山草 甸,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
藏传佛教的寺庙与节庆
西藏地区有许多著名的寺庙,如布达拉宫、大昭寺等。 此外,藏传佛教还有许多重要的节庆活动,如雪顿节、 酥油花灯节等。
藏族建筑风格
藏族建筑的特色
藏族建筑风格独特,多采用石木结构,注重实用性和耐久 性。建筑外观色彩鲜艳,装饰精美,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 。
藏族 ppt课件
藏历年——藏历1月1日 传召大法会 ——藏历1月上旬 酥油花灯节——藏历1月15日 萨葛达娃节——藏历4月15日 江孜赛马(射箭)节——藏历4月中旬 朝山节——藏历6月4日 雪顿节——藏历6月30日—7月6日 沐浴节——藏历7月前后 仙女节——藏历10月15日 燃灯节——藏历12月15日 驱鬼节——藏历12月29日
素有“世界屋脊”之 称的西藏,美丽神奇, 是藏族的主要聚居地, 在现有1 3 5 多万人
口中,藏族占9 5.5 %。 藏族是中国古老 的民族之一。由于草 原辽阔,水草肥美, 生产多以牧业为主。 农业以种植青稞为主, 也有小麦、油菜等农 作物。 藏族服饰无论 男女至今保留完整。 不同的地域,有着不 同的服饰,对研究藏 族的服饰文化有着重
二.婚丧文化
西藏人死后有五种葬法,最隆重的是塔葬,然而只有圆寂的达赖喇嘛死后, 在布达拉宫里把他的遗体修放在一座塔里,装饰这座塔就用去1 4 万两黄金。 其次,活佛和一些领主死后,即享受火葬。小孩死了,或因其它病疾死亡的 人,则把尸体丢进河里喂鱼,这叫水葬。生前作过坏事的人,即用土葬。藏 族认为,被埋的人是永远不会转世的。 天葬寄托一种升上“天堂”的幻想。 天葬仪式一般都是在清晨举行的。死者家属在天亮前,要把尸体送到拉萨北 郊的天葬台,太阳徐徐升起,天葬仪式开始。不经允许一般是不欢迎人们去 观看的。
要价值。
藏族有人口约4593330人,主要 聚居在西藏自治区及青海海北、黄 南、果洛、玉树等藏族自治州和海 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甘肃的甘 南藏族自治州和天祝藏族自治县、 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 族自治州和木土藏族自治县以及云 南迪庆藏族自治州。
藏族有自已的语言和文字。藏语 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分卫藏、 康方、安多三种方言。现行藏文是7 世纪初根据古梵文和西域文字制定的 拼音文字。藏文的使用,加强了藏族 与祖国中原地区经济的联系。
民族风俗PPT模板藏族风俗文化介绍
藏族编织品
藏族的编织品以羊毛、牛 毛等为材料,编织出各种 实用的生活用品,如地毯、 挂毯等。
歌舞表演艺术传承
藏族民歌
藏族的民歌旋律优美,歌词深情,是藏族人民表达情感的重要方 式。
藏族舞蹈
藏族的舞蹈以其独特的舞姿和欢快的节奏而著称,如锅庄舞、弦 子舞等。
藏戏
藏戏是藏族的传统戏剧形式,以唱、念、做、打为主要表演手段, 内容多取材于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
藏传佛教的经典主要包括《甘珠尔》 和《丹珠尔》两大部分,教义上强调 因果报应、生死轮回等。
主要教派与代表人物
藏传佛教包括宁玛派、萨迦派、格鲁 派等多个教派,其中格鲁派是现今藏 传佛教的主流教派。
宗教活动场所参观指南
寺庙建筑特色
01
藏族寺庙建筑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一般采用石木结构,建筑
风格独特。
参观礼仪与注意事项
婚姻制度及恋爱方式
01
婚姻制度
02
恋爱方式
藏族传统上实行一夫一妻制,婚姻多为父母包办,媒人提亲。近年来, 自由恋爱逐渐增多。
藏族青年男女在节日、集会或劳动中相识、相爱,通过唱歌、跳舞等 方式表达情感。若双方情投意合,则会私下订立婚约。
婚礼仪式与程序安排
婚礼仪式
藏族婚礼隆重而热闹,包括迎亲、送亲、宴请宾客等环节。新 郎新娘要穿着盛装,佩戴各种饰品,以示吉祥如意。
藏族人民在节日期间会穿上华丽 的藏装,男子多穿长袍、戴礼帽,
女子则穿长裙、佩戴各种饰品。
节日饮食
藏族节日饮食以牛羊肉、酥油茶、 青稞酒等为主,同时还有各种特色 小吃如卡塞、奶渣糕等。
音乐舞蹈
藏族音乐舞蹈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 常见的舞蹈有锅庄舞、弦子舞等, 音乐则以藏族民歌和宗教音乐为主。
西藏ppt
制作于2014.08.18
西藏简介
全区面积120.223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8,在 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中仅次于新疆。平均海拔在4000米 以上,素有“世界屋脊”之称。2012年末全区常住人口总 数为308万人, 辖2个地级市、5个地区,1个市辖区、1个 县级市、72个县。 西藏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3] ,中央政权始终 对西藏行使着有效管辖。藏族人民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重 要一员。西藏唐宋时期称为“吐蕃”,元明时期称为“乌斯 藏”,清代称为“唐古特”、“图伯特”等。清朝康熙年间 起称“西藏”至今。 西藏以其雄伟壮观、神奇瑰丽的自然风光闻名。它地域辽阔, 地貌壮观、资源丰富。自古以来,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创造了 丰富灿烂的民族文化。
西藏的地理位置
西藏地处祖国西南边疆,总面积120多万平方公里,占 国 土的八分之一。地处北纬26度50分至36度53分,东经78度25 分至90度06分之间。北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青海省毗邻, 东与四川省相望,东南与云南省相连,是西南、西北的天然 屏障;与尼泊尔、锡金、不丹、印度、缅甸五国和克什米尔 地区接壤,陆地国界线长4000多公里,是通往南亚的门户。 西藏为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脉和唐古拉山脉所环抱,平均 海拔4000米以上,被称为“世界屋脊”。是世界上最大、最 高的高原,青藏高原的主体,地形复杂多样,主要分为四个 地带:
磕头
信教群众到寺院朝神拜佛和拜见大活佛时都 要磕头,以表示忠心和虔诚。磕头时,不 论男女都要将绕在头上的发辫解开。脱下 帽子(男人须将处巴套袖)。双手着地磕 三次,以表示尊重和亲热。路遇长者要脱 帽让路,若骑马相遇,定要下马致礼。
敬酒敬茶
常见为敬青稞酒、敬酥油茶。敬酒以满杯为敬、主人先敬, 客人喝酒时,先用食指沾酒向天空弹三次。祝“扎西德勒” 后再喝,若客人酒量不大,经主人同意也可不喝,以表示 礼节。一般敬酒,主人先请客人喝三口添三次再满杯饮干。 如此主人家会很高兴。敬酥油茶也是藏家的日常礼节。敬 茶时讲究长幼有序、主客有序和尊卑有序。先长辈、父母、 客人和尊者,再晚辈和主人。若有客来,主人要用清水将 碗洗净、揩干、用火烘干。然后再斟茶用双手捧献于客人 前,客人饮用后,主人会很快添上。除非客人以手盖碗表 示不能再饮为止。起先斟茶时不能将碗倒满,客人喝过一 口后,主人可斟满,以表示主人大方、不吝啬。客人告辞 时,茶碗里的茶不能全喝完,表示对主人的尊敬和有礼貌。
西藏简介
全区面积120.223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8,在 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中仅次于新疆。平均海拔在4000米 以上,素有“世界屋脊”之称。2012年末全区常住人口总 数为308万人, 辖2个地级市、5个地区,1个市辖区、1个 县级市、72个县。 西藏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3] ,中央政权始终 对西藏行使着有效管辖。藏族人民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重 要一员。西藏唐宋时期称为“吐蕃”,元明时期称为“乌斯 藏”,清代称为“唐古特”、“图伯特”等。清朝康熙年间 起称“西藏”至今。 西藏以其雄伟壮观、神奇瑰丽的自然风光闻名。它地域辽阔, 地貌壮观、资源丰富。自古以来,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创造了 丰富灿烂的民族文化。
西藏的地理位置
西藏地处祖国西南边疆,总面积120多万平方公里,占 国 土的八分之一。地处北纬26度50分至36度53分,东经78度25 分至90度06分之间。北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青海省毗邻, 东与四川省相望,东南与云南省相连,是西南、西北的天然 屏障;与尼泊尔、锡金、不丹、印度、缅甸五国和克什米尔 地区接壤,陆地国界线长4000多公里,是通往南亚的门户。 西藏为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脉和唐古拉山脉所环抱,平均 海拔4000米以上,被称为“世界屋脊”。是世界上最大、最 高的高原,青藏高原的主体,地形复杂多样,主要分为四个 地带:
磕头
信教群众到寺院朝神拜佛和拜见大活佛时都 要磕头,以表示忠心和虔诚。磕头时,不 论男女都要将绕在头上的发辫解开。脱下 帽子(男人须将处巴套袖)。双手着地磕 三次,以表示尊重和亲热。路遇长者要脱 帽让路,若骑马相遇,定要下马致礼。
敬酒敬茶
常见为敬青稞酒、敬酥油茶。敬酒以满杯为敬、主人先敬, 客人喝酒时,先用食指沾酒向天空弹三次。祝“扎西德勒” 后再喝,若客人酒量不大,经主人同意也可不喝,以表示 礼节。一般敬酒,主人先请客人喝三口添三次再满杯饮干。 如此主人家会很高兴。敬酥油茶也是藏家的日常礼节。敬 茶时讲究长幼有序、主客有序和尊卑有序。先长辈、父母、 客人和尊者,再晚辈和主人。若有客来,主人要用清水将 碗洗净、揩干、用火烘干。然后再斟茶用双手捧献于客人 前,客人饮用后,主人会很快添上。除非客人以手盖碗表 示不能再饮为止。起先斟茶时不能将碗倒满,客人喝过一 口后,主人可斟满,以表示主人大方、不吝啬。客人告辞 时,茶碗里的茶不能全喝完,表示对主人的尊敬和有礼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