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血液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第九章血液系统疾病患儿护理
小儿血液特点
• 一、 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及其变化规律 –RBC数:由高→低,出生时5.0×1012-7.0×1012/L –Hb量:由高→低,出生时150-220g/L –RBC特性: 1、出生时为大细胞 2、出生RBC寿命短,足月儿为80-100d,早产 儿为60-80d 网织红细胞数:高→低→正常
生理性贫血
–时间:生后一周开始下降,至2-3月(8-
12周)达最低,6月时恢复正常水平,平均 每周下降Hb10g/L
–程度:轻度贫血,自限性。
足月儿最低100-110g/L 早产儿最低70-90g/L,早产儿出现早而重
–意义:有利于确定病理性贫血的诊断标
准
①自主R建立 ②血氧含量小 ③RBC寿命短等因素
• 4、神经系统症状 烦躁不安、萎靡不 振、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
• 5.粘膜的改变:口角炎、舌 炎、舌乳头萎缩。咽下困难, 或咽下梗阻感
• 6.皮肤:皮肤干燥、角化、 萎缩无光泽。毛发易断易脱。 指甲扁平、脆薄易裂,甚至呈 勺状,亦称反甲。
• 7、心血管系统症状 心率增快、 心脏扩大。
• 8、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易合 并感染。
–诊断标准:
<6月者: ⑴生理性贫血:为轻度贫血(Hb>90g/L) 水平 ⑵病理性贫血:新生儿期:Hb<145g/L
1~4月 : Hb<90g/L 4~6月: Hb<100g/L
– 6月~6岁: Hb<110g/L – 6岁~14岁:Hb<120g/L
– 海拔每↑1000米,相应诊断标准中 Hb↑4%
①较多RBC破坏 ② RBC寿命较短(100天) ③ RBC生成素↓ ④循环血量↑(发育↑) ⑤骨髓暂时造血功能↓等因素
较多RBC于 短期内破坏
儿科护理学第九章血液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小儿造血特点—胚胎期造血
❖ 胚胎期造血或胎儿期造血的三个阶段: 中胚叶造血期:胚胎第3-6周的主要造血部位 肝、脾造血期:胚胎2月-胎儿6月的主要造血 部位 骨髓造血期:胎儿6月之后的主要造血部位
大多数是成熟的 分叶和杆状核
大多数 原始或稚粒细胞
细 胞
②血液系统疾病 减少 ③理化因素
④单核—巨嗜系统功能亢
进
⑤其他
血小板 HB种类 血容量
(骨髓巨核细胞的胞质脱落形成) 与成年人相似 150-250×109/l (15-25万/㎜3)
三种HB(一般正常人RBC内)
HBF 出生时 70%
1岁 <5% 2岁 <2%
女:110-150 淡紫红色
色
功能
携带氧、 二氧化碳
吞噬异物 吞噬抗原 抗凝血
杀菌
抗体复合 参与过
物杀伤寄 敏反应
生虫
复习
很少 多灰蓝色 天蓝色
止血凝血 参与免 吞噬免疫 疫反应
①自主R建立 ②血氧含量小 ③RBC寿命短等因素
较多RBC于 短期内破坏
※ 生理性贫血
①较多RBC破坏 ② RBC寿命较短(100天) ③ RBC生成素↓ ④循环血量↑(发育↑) ⑤骨髓暂时造血功能↓等因素
两面凹的 球形D10- 球形10-15 球形10-12 圆形 圆形
圆盘状 12
微米
微米
椭圆形 卵圆形
D>7.5微米 微米
两面凸圆 盘状2-4 微米
细胞核
无
杆状、分 分叶状 S形
血液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课件
血液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24
五、护理诊断及措施
血液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25
(一)护理措施
1.加强病情监测:判断病人贫血程度 及治 疗效果。
2.饮食护理
▲纠正不良饮食习惯。
▲给予丰富含铁食物:如瘦肉、血、肝、蛋 黄、豆、海带、香菇、木耳。告知病人含 铁量最低的食物是乳类食品等。
▲合理饮食搭配:饮食要注意荤(含铁)素 (含维生素C)搭配。
血液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23
(二)补充铁剂
1.提供含铁丰富的食物:见饮食护理。 2.口服铁剂:是首选方法。从小剂量开始,
逐渐增量。常用口服铁剂有硫酸亚铁、琥 珀酸亚铁、维铁控释片、富马酸亚铁等。 网织红细胞上升为铁剂治疗有效指标。 3.肌肉注射铁剂:用于不能耐受口服铁剂、 急于纠正贫血等。注射铁剂前应计算补充 铁剂总量。常用右旋糖酐铁。
< < 缺铁性贫血、铁粒幼细 32 26 胞性贫血、珠蛋白生成
障碍性贫血。
血液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8
一. 临床表现
血液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9
1.一般表现:皮肤粘膜 苍白(是贫血最突出 的体征)、皮肤干燥 、毛发干枯、反甲、 末梢神经炎活动耐力 下降等。疲乏无力是 贫血最早出现的症状。
2.神经系统:头晕、头 痛、注意力不集中, 嗜睡等。
娠和哺乳而丧失铁。
血液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15
病因
1.铁丢失过多:慢性失血是成 人缺铁性贫血最常见和最重 要的病因。痔出血,月经过 多等。
2.铁需要量增加,但摄入不足: 是妇女儿童缺铁性贫血的主 要原因。
3.铁的吸收不良:胃、十二指 肠切除术,萎缩性胃炎。
血液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16
第九章 血液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精品PPT课件
因
RBC内在异常
分 类
2、溶血性 RBC外在因素
3、失血性
急性 慢性
➢3.按贫血时RBC形态分类:
正常值
正细胞性 大细胞性 单纯小细胞性
小细胞低色素性
MCV(fl) MCH(pg) MCHC(%)
80~94 80~94
>94 <80 <80
28~32 28~32
>32 <28 <28
32~38 32~38 32~38 32~38
–诊断标准:
<6月者: ⑴生理性贫血:为轻度贫血(Hb>90g/L) 水平 ⑵病理性贫血:新生儿期:Hb<145g/L
1~4月 : Hb<90g/L 4~6月: Hb<100g/L
– 6月~6岁: Hb<110g/L – 6岁~14岁:Hb<120g/L
– 海拔每↑1000米,相应诊断标准中 Hb↑4%
小儿造血特点
胚 胎
中胚叶造血期:胚胎第3-6周的 主要造血部位(胎儿早期)
期
肝、脾造血期:胚胎2月-胎儿6
造
月的主要造血部位(胎儿中期)
血
骨髓造血期:胎儿6月之后的
主要造血部位(胎儿后期)
• 胚胎期造血的三个阶段不是 截然分割的。
生后造血
• 1.骨髓造血:为生后主要造血部位,制造各种
血细胞。
• 骨髓分为 红骨髓 骨髓现实的造血能力
三种HB(一般正常人RBC内)
HBF 出生时 70%
HB 30%
HBA2 <1%
1岁 <5%
2岁 <2% 95% 2-3%
新生儿占体重 10%(300ml)
儿童(10岁) 8—10%
成人
6—8 %
小儿贫血
血液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儿科护理课件)
血浆中铁占1%
1% 5%
贮存铁(占30%)
30%
合成血红蛋白
64%
占64%
第三节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铁的代谢 铁 血液循环
骨髓
幼红 细胞
幼红细胞 铁 + 原卟啉
血红蛋白 (Hb)
珠 血红素 + 蛋
白
第三节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发病机制
缺铁
血红素生成不足
细胞的分裂增殖影响小
血红蛋白合成减少 红细胞胞浆少
血液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学习目标
1. 掌握贫血的分度,贫血患儿的护理评估、护理措施 2. 熟悉贫血的诊断,贫血的病因及护理目标 3.了解贫血的发病机制、小儿造血及血液特点 4.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对母亲进行健康教育,讲解合理喂养 的重要性,减少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和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 的发病率
主要内容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细胞免疫功能低下 易合并感染
第三节 营养性缺护铁性理贫血评估
➢ 年长儿由于智力、体格的发育受到影响,在课堂上
注意力不易集中,记忆力和理解能力都较同龄儿差, 易产生自卑、焦虑、厌学、抑郁等心理; ➢ 家长对本病知识的缺乏,对于早期贫血患儿不够重 视,当病情加重时家长感到歉疚,产生焦虑心理; ➢对于异食癖的患儿,家长和社会常常不能正确对待, 过多责备,甚至歧视,会对患儿心理产生不良的影响。
二、贫血的分度
HB(g/L)
轻度
90~120
中度
60~90
重度
30~60
极重度
< 30
RBC
(1012/L) 3~4
2~3
1~2
<1
三、贫血的分类
病因分类
任务六-血液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课件
制定康复目标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具体的康复目标, 包括改善病情、提高生活质量、恢复 社会功能等。
了解患儿的认知和心理状况,以便更 好地与患儿沟通,提高康复效果。
康复训练方法与实施
运动康复
根据患儿病情和康复目标,制定个性化的运动康复计划 ,包括有氧运动、力量训练等。
营养康复
根据患儿的营养状况,制定个性化的营养康复计划,确 保患儿获得足够的营养支持。
根据病情需要,合理安排患儿休息与 活动,促进康复。
饮食护理
根据疾病类型和病情,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保证营养 供给。
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物中毒和胃肠炎的发生。
给予易消化、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避免刺激性、 坚硬食物。
对于严重贫血患儿,可适当增加含铁食物的摄入。
药物治疗与护理
遵照医嘱给药,确保药物剂量 准确,避免不良反应。
任务六-血液系统疾病患儿的护 理课件
目录
CONTENTS
• 血液系统疾病概述 • 血液系统疾病概述 • 血液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原则 • 血液系统疾病患儿的心理护理 • 血液系统疾病患儿的康复护理 • 血液系统疾病患儿的预防保健
01 血液系统疾病概述
CHAPTER
日常护理
01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减 少人员流动,避免交叉 感染。
02
合理安排患儿饮食,保 证营养摄入,增强免疫 力。
03
注意患儿个人卫生,定 期洗澡、换洗衣物。
04
保证患儿充足的休息和 睡眠时间,避免过度疲 劳。
症状护理
01
02
03
04
对于贫血症状,注意观察患儿 面色、呼吸等变化,及时输血
或补充铁剂。
对于出血症状,注意止血,保 持患儿安静,避免剧烈运动或
《儿科护理学》第九章血液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复习测试卷及答案
《儿科护理学》第九章血液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复习测试卷一、选择题(一)A1型题1.小儿出现骨髓外造血时,末梢血中可出现()A.巨大血小板B.幼稚单核细胞C.幼稚淋巴细胞D.幼稚中性粒细胞E.幼稚嗜酸性粒细胞2.生理性贫血一般发生在生后()A.2月~3月B.4月~6月C.2岁~3岁D.4岁~6岁E.11岁~13岁3.小儿末梢血白细胞分类,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的比例发生两个交叉的年龄是()A.4天~6天和4岁~6岁B.4天~6天和4月~6月C.4周~6周和4月~6月D.4周~6周和4岁~6岁E.4月~6月和4岁~6岁4.6个月~6岁小儿贫血的诊断标准,末梢血中血红蛋白量低于()A.90g/LB.100g/LC.110g/LD.120g/LE.145g/L5.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最主要的病因是()A.生长发育快B.铁吸收障碍C.铁丢失过多D.先天储铁不足E.铁摄入量不足6.有关铁代谢的检查中,较灵敏地反映体内贮铁情况,在缺铁的铁减少期即有改变的指标是()A.血清铁B.血清铁蛋白C.总铁结合力D.骨髓可染铁E.红细胞游离原卟啉7.大细胞性贫血MCV超过()A.50flB.64flC.70flD.84flE.94fl8.在预防小儿缺铁性贫血的措施中,哪项是错误的()A.母乳喂养B.及时添加辅食C.婴幼儿食品适量铁强化D.牛乳喂养者,应加热处理E.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宜从生后4个月开始给予铁剂预防9.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给予铁剂预防缺铁性贫血的合适时机是生后()A.2个月B.3个月~4个月C.5个月~6个月D.7个月~8个月E.9个月~10个月10.关于营养性缺铁性贫血铁剂治疗,正确的是()A.铁剂宜空腹服用B.优先使用注射铁剂C.口服铁剂宜选用三价铁盐D.口服铁剂不宜与维生素C同时口服E.铁剂用到血红蛋白正常后2个月~3个月左右再停药11.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骨髓象,下列哪项不符合()A.幼红细胞增生活跃B.粒细胞系无明显异常C.各期红细胞体积均较小D.巨核细胞系无明显异常E.红细胞系统胞核成熟程度落后于胞浆12.有明显神经精神症状的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首选的治疗是()A.叶酸B.铁剂C.维生素B12D.铁剂加维生素CE.叶酸加维生素B1213.新生儿出生时血红蛋白量约为()A.30g/L~60g/LB.61g/L~90g/LC.91g/L~120g/LD.150g/L~220g/LE.250g/L~350g/L14.铁在体内主要的储存形式是()A.血清铁B.转铁蛋白C.总铁结合力D.转铁蛋白饱和度E.铁蛋白及含铁血黄素15.下列哪项检查对缺铁性贫血的早期诊断有价值()A.血清铁B.血清铁蛋白C.红细胞形态D.血清总铁结合力E.红细胞游离原卟啉16.缺铁性贫血红细胞属()A.大细胞性贫血B.正细胞性贫血C.单纯小细胞性贫血D.大细胞低色素性贫血E.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17.为促进铁的吸收,服用铁剂时最好()A.与牛奶同服,餐前服用B.与牛奶同服,两餐间服用C.与维生素C同服,餐后服用D.与维生素C同服,餐前服用E.与维生素C同服,两餐间服用18.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发病率最高的年龄为()A.1个月内B.2个月~3个月C.4个月~5个月D.6个月~2岁E.3岁~5岁19.单纯羊乳喂养儿易患()A.缺铁性贫血B.溶血性贫血C.地中海贫血D.再生障碍性贫血E.巨幼红细胞性贫血20.关于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血象或骨髓象的特点,正确的是()A.红细胞呈巨幼变B.胞浆发育落后于胞核C.巨核细胞及血小板明显增多D.中性粒细胞可出现分叶过少现象E.MCV<94fl,MCH<32pg,MCHC正常(二)A2型题21.8个月婴儿,单纯母乳喂养,面色苍白,对外界反应差,双上肢有震颤,Hb80g/L,RBC3.5×109/L,N0.65,L0.37,RC0.02,MCV99fl,MCH36pg,MCHC34%,HbF2%。
血液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课件
护理诊断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摄入不足或丢
失过多有关
活动无耐力:贫血致组织器官缺氧有关与 有感染的危险:与免疫功能降低有关 知识缺乏:家长及患儿缺乏营养知识和疾病
的防护知识
护理措施
一般护理 1.休息与活动
一般不需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 尽量自我照护,以不感到疲乏为度 保持患儿心情愉快,防止烦躁、哭闹而
思考
1.该患儿的诊断是什么?现存的主要护 理问题有哪些?(至少3个)
2.如何给予该患儿全面的护理?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iron deficiency anemia,IDA)
概念
体内铁缺乏使血红蛋白合成减少引起的一种贫 血
临床特点 小细胞、低色素性 血清铁和铁蛋白减少 铁剂治疗有效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后漱口
4.正确应用铁剂的护理
注射铁剂护理 防止过敏反应 面部潮红、头痛、肌肉关节
疼痛、荨麻疹等。
防止硬结形成 注射处肌肉丰厚,经常更换
注射部位,注射速度要慢,必要时局部干热敷。
避免皮肤染色 不在皮肤暴露部位注射,抽
取药液后更换针头,采用“Z”形注射法
正确应用铁剂的护理
疗效观察
网织红细胞 3~4天 ↑,7~10天达最高 2~3周后↓渐至正常
<60 <30
病例分析 1
患儿,女,7岁,主诉:间断面色苍黄7月余 因心情抑郁而出现食欲差,饭量减少,挑食,很少吃 蔬菜及肉类,随后渐出现面色苍黄,并逐渐加重,伴 疲乏、多汗、不爱运动。 体格检查:T:36.7。C,P96次/分,R25次/分, Wt18kg,神志清,精神差,面色苍黄。眼结膜苍白, 咽不红。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啰音。心界不大,律 齐,心音可,未闻及杂音。腹软,指(趾)甲床苍白。 辅助检查:血常规示WBC9.8×109/L,中性粒细胞34%, 淋巴细胞63%;RBC2.9×1012/L,Hb65g/L,MCV68fl, MCH16.8pg,MCHC24.6g/L;PLT314×109/L
血液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课件
血液系统疾病包括贫血、白血病 、淋巴瘤、骨髓瘤等。
常见症状与表现
01
02
03
04
贫血
面色苍白、乏力、头晕、心悸 、气短等。
白血病
发热、贫血、出血、肝脾肿大 、淋巴结肿大等。
淋巴瘤
淋巴结肿大、盗汗、发热、消 瘦等。
骨髓瘤
骨痛、骨折、贫血、肾功能不 全等。
疾病成因与病理生理
贫血
红细胞生成减少或破坏过多, 导致血红蛋白减少,不能满足
PART 05
家庭护理与教育
家庭护理要点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确保室内空气新鲜,减少感染的风险。
预防出血
避免患儿受伤,定期修剪指甲,避免使用硬 质玩具和牙刷。
饮食护理
根据医生的建议,为患儿提供营养丰富、易 于消化的食物,避免刺激性食物。
监测体温
定期测量体温,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患儿及家长教育
疾病知识
向家长介绍血液系统疾病的基本 知识、治疗方法和预后情况。
机体需要。
白血病
造血干细胞异常增殖,产生大 量异常白细胞,影响正常造血 功能。
淋巴瘤
淋巴组织异常增生,形成肿块 ,影响正常生理功能。
骨髓瘤
骨髓中浆细胞异常增殖,产生 大量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导致
骨痛、肾功能不全等症状。
PART 02
患儿护理的基本原则
日常生活护理
01
02
03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 空气流通,减少病菌滋生 。
预防感染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 避免接触感染源,防止交 叉感染。
充足的休息
保证患儿充足的睡眠和休 息时间,有助于恢复体力 ,增强免疫力。
血液系统疾病患儿护理课件
04
根据病情需要,合理安 排患儿作息时间,保证 充足睡眠。
饮食与营养
01
02
03
04
根据患儿病情和医生建议,制 定合理的饮食计划,保证营养
均衡。
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 素、低脂肪、易消化的食物,
避免刺激性食物。
注意补充水分,保持患儿体内 水分平衡。
对于食欲不振的患儿,可采取 少量多餐的方式,保证营养摄
贫血的预防与处理
预防贫血
血液系统疾病患儿由于疾病本身或治疗影响,容易出现贫血症状。为预防贫血, 应保证患儿充足的营养摄入,特别是富含铁、叶酸、维生素B12等造血原料的食 物。同时,定期监测血常规指标,以便及时发现贫血并进行干预。
处理贫血
一旦发现患儿出现贫血症状,应根据贫血程度采取相应措施,如输血、口服铁剂 、叶酸等。同时,应注意观察患儿病情变化,防止因贫血引发其他并发症。在处 理贫血的同时,还应积极治疗原发病,从根本上解决贫血问题。
感染预防与控制
感染预防
血液系统疾病患儿由于免疫功能低下,容易发生感染。为预 防感染,应保持病房清洁卫生,定期消毒,限制探视人员, 避免交叉感染。同时,加强口腔、皮肤、肛周等部位的护理 ,保持患儿个人卫生。
感染控制
一旦发现患儿出现感染症状,应及时采集标本进行细菌培养 和药敏试验,根据试验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进行治疗。同时 ,加强营养支持,提高患儿免疫力,促进感染控制。
04
血液系统疾病患儿心理护理
心理特点与需求
恐惧和焦虑
社交需求
血液系统疾病患儿可能因对疾病和治 疗过程的不了解而感到恐惧和焦虑, 需要得到家长和医护人员的关注和安 慰。
患儿需要与同龄人交往,参与集体活 动,家长和医护人员应鼓励患儿参加 适当的社交活动,满足其社交需求。
血液系统疾病患儿护理课件
常见症状与表现
01
02
03
04
贫血
面色苍白、乏力、心悸、气短 等。
出血
皮肤瘀点、瘀斑、鼻出血、牙 龈出血等。
感染
发热、寒战、咳嗽、腹痛等。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淋巴结肿大
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淋 巴结肿大。
病因与病理生理
遗传因素
免疫因素
感染
其他因素
病理生理
某些血液系统疾病与遗 传有关,如地中海贫血、 血友病等。
自身免疫性疾病可导致 血液系统疾病,如自身 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由于疾病和治疗过程的特 殊性,患儿容易产生对疼 痛的恐惧和对陌生环境的 紧张感。
渴望关注与陪伴
患儿在患病期间特别需要 家长和医护人员的关心与 陪伴,以满足其情感需求。
对治疗的不理解
由于年龄较小,患儿可能 不理解治疗的目的和方法, 容易产生抵触和焦虑情绪。
沟通技巧与心理疏 导
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
游戏与音乐疗法
在与患儿沟通时,应使用简单易懂的 语言,避免过于复杂的医学术语。
利用游戏和音乐来分散患儿的注意力, 减轻其焦虑和疼痛感。
鼓励表达与倾听
鼓励患儿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恐惧,耐 心倾听并给予积极的反馈。
家属参与与支持
提供家庭护理培训
向家长传授家庭护理技巧,如病情观察、药物使用等,使其更好 地照顾患儿。
建立支持网络
为家长提供与其他患儿家长交流的平台,共同分享护理经验,减轻 其心理压力。
鼓励家长参与心理疏导
指导家长如何与患儿进行有效的沟通,共同参与心理疏导过程,增 强患儿的治疗信心。
04
血液系统疾病患儿康复 与预后
康复训练与功能锻炼
儿科护理学第九章血液系统疾病患儿护理
第九章血液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一、小儿造血和血液特点知识回顾:1.造血系统包括红细胞系统、粒细胞系统、巨核细胞血小板系统、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淋巴细胞、浆细胞系统等。
2.供造血细胞生成、发育、分化成熟的组织称为造血组织。
3.造血:造血干细胞分化成为各种外周血细胞的过程,受造血微环境和造血生长因子的精细调控,处于动态平衡之中。
(一)小儿造血的特点1. 胎儿造血1)卵黄囊造血期:约胚胎第3周,卵黄囊壁上的中胚层间质细胞分化聚集形成“血岛”,其中间的细胞进一步分化成为初级原始红细胞。
胚胎6~8周,血岛开始退化。
2)肝脾造血期(胚胎中期主要的造血器官):肝脏造血约自胚胎第6~8周开始,4~5个月达高峰,6个月渐减退,约出生时停止。
主要造红细胞,也可产生少量粒细胞和巨核细胞。
脾脏约胚胎第8周开始造血,主要产生红细胞、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至胚胎5个月其造红细胞和粒细胞功能减退至消失,只保留造淋巴细胞的功能。
3)骨髓造血期:骨髓从胚胎第四个月开始造血,并成为胎儿后期主要的造血器官,出生2~5周后骨髓成为唯一的造血器官。
2. 生后造血(1)骨髓造血红骨髓(新生儿及4岁以下的婴幼儿)---造血状态黄骨髓:5~7岁开始,长骨中的红髓逐渐被脂肪组织(黄髓)对代替,至成年时红髓仅限于颅骨、锁骨等短骨或不规则骨及长骨近端。
黄髓——不稳定状态,当造血器官受刺激时48h内转变成红髓而造血。
小儿造血和血液的特点(2)髓外造血婴幼儿缺少黄髓,造血的代偿能力很小,在某些情况(如严重感染、溶血、失血等)下造血需要增加,肝、脾和淋巴结又恢复到胎儿时期的造血状态,表现为肝、脾、淋巴结肿大,周围血液可见有核红细胞或/和幼稚粒细胞。
(二)小儿血液的特点1.血容量:新生儿占体重10% 儿童占8-10% 成人占6-8%2. 血细胞(1)红细胞(×1012/L):出生10天2-3个月12岁RBC 5-7 4-5.5 3 >4HB 150-230 110 >120生理性贫血:出生后因EPO、生理性溶血、血循环量增加等因素,红细胞数及血红蛋白量逐渐降低,至生后10天左右较出生时减少20%;至2~3个月时,RBC降至3.0 ×1012/L,Hb降至110g/L,出现轻度贫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小儿贫血
概述
贫血:末梢血中单位容积内红细胞数或血红 蛋白低于正常。
诊断标准 1. 新生儿期:Hb<145 g/L 2. 1月-4月:Hb<90 g/L 3. 4月-6月:Hb<100 g/L 4. 6月-6岁:Hb<110 g/L 5. 6-14岁 :Hb<120 g/L
概述——贫血的分度
髓外造血表现 1. 肝脾淋巴结肿大
临床表现
非造血系统: 1. 消化系统 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异食癖,口腔炎 2. 神经系统 注意力不集中,成绩下降,智力低下 3. 心血管系统 心率加快,心脏扩大 其他:反甲、毛发枯黄等
反甲
实验室检查
1. 血象: Hb降低较RBC明显:小细胞低色素贫血 2. 骨髓象: 骨髓幼红细胞增生活跃 3. 有关铁代谢的检查
护理诊断
活动无耐力:与贫血致缺氧有关 营养失调 知识缺乏 有感染的危险
护理措施
1、注意休息,适量活动 轻中度贫血:避免剧烈活动 重度贫血:卧床休息
护理措施——2、合理安排饮食
(1)年长儿——纠正不良饮食 (2)合理搭配膳食 含铁丰富食物 促铁吸收食物,抑制铁吸收食物 (3)婴儿:提倡母乳喂养,按时添加辅食 (4)早产儿及低体重儿:早补铁
轻度:Hb:90-120g/L RBC:3-4×1012/L 中度:Hb:60-90g/L RBC:2-3×1012/L 重度:Hb:30-60g/L RBC:1-2×1012/L 极重度:Hb:<30g/L RBC:<1×1012/L
概述--贫血的分类
病因学分类 1. 红细胞及血红蛋白生成不足 2. 溶血性贫血 3. 失血性贫血
概述--贫血的分类
形态学分类 1. 大细胞性 2. 正细胞性 3. 单纯小细胞性 4. 小细胞低色素性
二、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定义(IDA):由于体内铁缺乏致使血 红蛋白合成减少引起的一种小细胞低色 素性贫血。
为小儿贫血中最常见者,6月-2岁易发
二、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病因 1. 先天储铁不足:早产、双胎、孕母严重
第九章 血液系统疾病患儿护理
第一节 小儿造血和血液特点
——造血特点
1. 胚胎期造血:
胚胎发育早期--卵黄囊 胚胎2月起--肝、脾造血期 胚胎5月以后--骨髓
2. 出生后造血:
骨髓造血:红髓--黄髓 骨髓外造血:严重感染、溶血性贫血
血液特点
1.红细胞与血红蛋白 生理性贫血 2.白细胞数与分类 中粒和淋巴的两次交叉 3.血小板数 4.血红蛋白 5.血容量
血清铁<10.7umol/L 总铁结合力>62.7umol/L 转铁蛋白饱和度<15% 血清铁疗: 口服元素铁、不良者注射铁剂 疗程:血红蛋白正常后2个月左右 3. 输血治疗:严重贫血伴感染
护理评估
1.既往史: 母孕史、出生史,喂养史,生长发育史 2.身体状况: 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 3.心里社会状况
护理措施--3、指导正确使用铁剂
1)正确剂量和疗程 2)口服铁剂:
• 小剂量开始,两餐之间服用 • 液体铁剂染黑牙齿,用吸管
3)与促铁食物同服,忌与抑铁食物同服 4)注射铁剂:深部肌注,分次换部位 5)观察疗效:3-4天网织红细胞,2周Hb
升高,全身症状好转
护理措施
4、防治感染 5、健康教育 合理喂养、添加辅食 坚持用药 培养好的饮食习惯 心理护理
缺铁性贫血 2. 铁摄入不足:辅食、偏食挑食 3. 生长发育快:婴儿期、早产儿 4. 铁丢失过多或吸收减少:鲜牛奶、慢性
腹泻、钩虫病
二、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发病机制 1. 对造血的影响 2. 对非造血系统的影响
临床表现
一般表现: 1. 皮肤黏膜(口唇、甲床苍白) 2. 疲劳无力、不爱活动 3. 体重不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