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河道景观设计要点
河道景观设计方案
![河道景观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c05ad1c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1c.png)
河道景观设计方案河道景观设计方案1. 引言河道景观设计是指在城市规划与建设过程中,对于河道及其周边环境进行设计,以打造美丽、宜居的城市景观。
河道景观设计不仅仅局限于美化景观,更要考虑到生态环境保护、防洪排涝等方面的因素。
本文将介绍河道景观设计方案的基本原则和关键要素,以及案例分析。
2. 河道景观设计方案的基本原则2.1 生态原则河道景观设计方案应强调生态环境保护的原则。
设计师应充分考虑河道的自然生态特征,保护并提升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稳定性。
例如,在设计中应增加湿地带、湖泊和植被覆盖,以改善水质,提供栖息地,促进生物多样性。
2.2 城市可持续发展原则河道景观设计方案需要考虑城市的可持续性。
设计师应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节约能源等技术手段,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此外,在设计中应注重水资源的合理利用,采取合适的雨水收集和利用设施,减少排污和排水量。
2.3 社区参与原则河道景观设计方案应积极引入社区居民参与,充分考虑居民的意见和需求。
通过社区参与,能够更好地满足居民的休闲娱乐需求,提高居民对于河道的关注度和保护意识。
2.4 历史文化保护原则河道景观设计方案应注重对历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设计师应根据河道所处的历史背景,融入当地的传统文化元素,提升景观的文化内涵。
3. 河道景观设计方案的关键要素3.1 水质治理和生态修复河道水质治理和生态修复是河道景观设计的关键要素之一。
通过采用生物和物理修复技术,改善河道水质,净化河水,还原河道的自然生态系统。
3.2 河道和滨水带规划河道和滨水带规划是河道景观设计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规划要考虑河道的宽度、水深和水位控制等因素,确定合理的河道路线和滨水带布局,以实现河道的多功能利用,提供休闲娱乐空间和生态廊道。
3.3 绿化和植被设计绿化和植被设计是打造河道景观的重要手段。
通过合理的植被布局和种植,增加河道的景观效果,提供防尘、调节气温等功能。
3.4 公共空间设计公共空间设计是河道景观设计方案中不可或缺的要素。
城市河道景观设计要点
![城市河道景观设计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7ff49aed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ff.png)
城市河道景观设计要点河道景观作为城市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其不但能够为人们提供休闲、交际的场所,而且还能起到调节水生态系统的作用。
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城市河道景观设计要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河道护岸形式在设计城市滨水景观的普通护岸时,要使其外表朴实自然,这样能很好的和周围环境相融合。
在构思护岸的平面形状时,要将舒缓怡人作为出发点,避免小尺寸和小圆弧式的变化,以免破坏河川的美观;也不要为了追求视觉的变化而在护岸平面形状中使用不必要的曲线。
在平面形状的变化上,应该采用大单位空间变化为主细微变化为辅的方式,通过处理局部水体使水流形态发生变化,或者培植水生植物和鱼虾等小动物的方式,使景观变化自然得体。
合理利用地形在进行河道的规划与设计时,首先要求工程师对河流的上下游情况做到充分了解。
一些河流附近散落的局部低洼,要在尽可能保持原状的基础上塑造生动的景观,并与河流连通起来。
其次,设计水体的岸线要以平滑流畅的曲线代替僵硬笔直的直线,来体现流水的顺畅柔美。
驳岸和池底要尽可能保持天然状况,并要与地下水连通,这样能使清洁和更新水体的费用大大减少。
最后,可以用卵石和原木加藤本植物来稳固冲刷较强的区域。
如果是抛石驳岸,在选择石块时应选用带棱角的,并依据风浪的冲击力来决定其大小;或是用碎石打底,上面再铺以大石块加固;或者先在河底设置钢筋框,再填充上比网孔大的石块。
总之,要避免过多的使用钢筋混凝土和浆砌块石等不环保的材料。
水生植物的选择一个完整的水生生态系统,应该包含多种水生动植物。
城市河道一般都没有深潭和缓冲带,所以水生植物不仅为鱼类提供着食物,还为它们提供栖息的场地。
同时,还能通过生态循环起到净化水质、降低水体营养化的作用。
从景观的方面来看,在水中种植各种形态特征和花期不同的水生植物,也符合了人文化水体景观的要求。
景观节点和景区的设置城市河流通常都不会太短,如果做成同一种主题风格,就会很容易让人产生千篇一律的审美疲劳,也与设计者的本意大相径庭,同时也不利于营造滨河主题公园。
河道景观设计,从这些方面入手绝对错不了
![河道景观设计,从这些方面入手绝对错不了](https://img.taocdn.com/s3/m/2e646c3b8bd63186bdebbc9a.png)
河道景观设计,从这些方面入手绝对错不了1.总体规划布局与导向(1)调研:城市河道景观设计要符合当地的地质特征以及气候特征,并且要对河道水域进行详细地寻访实地考察,包括:河道宽度、水位、断面等。
另外,在调研期间还要当心注意河道周边的环境,记录周边的建筑、生态湿地、植物组团等情况。
(2)定位:在对调研进行分析之后,在可以保证城市河道的基本功能的前提下,依照城市设计的总体概念进行河道景观设计。
由于河道是贯穿于整个城市的,其周边环境以及城市设计环境卫生都不同,所以要根据流域附近的环境设计主题的定位,从而使不同流域的河道具有自己的设计方案。
(3)布局:虽然城市形象是河道景观设计的主要依据,但是在具体的流域设计之中,还是要以流域的情况为重,其中对设计有以下要求:第一、因地制宜,也就是尽可能地保持适度地形旧形态,切勿统一设计为渠化河道。
如果可以,最好能够以周边的历史文化古迹连接起来,将文化理念延伸到河道景观的设计思想上;第二、突出重点,也就是在一定距离的河道建立一个主题亮点。
主题的选择方向可以是河道特点、历史文化等;第三、形成特色,河道尽管要具有自然特征。
对于自然景观类型没有固定的建议要求,只要符合城市和地域的需求即可,但是要注意的是,切不可将全部景点划为都纳入城市中,要区分开各个景点,从而给人们留下深刻鲜明独树一帜的记忆。
2.驳岸设计(1)自然原型护岸:是以保护河道堤岸、还原堤岸原型为主要目的的,通常会在表面土层铺上卵石、细砂,或是种植草皮等。
在植被上,多使用水杉、柳树、香蒲、芦苇等。
(2)自然型护岸:在水面上种植植被的情况下,并且选用石材木材等材料坡面的抗冲刷能力。
在坡脚用木桩、石笼或浆砌石块防冲等建筑土堤,在斜坡上栽植乔灌草植被,提高堤岸抗洪能力。
(3)人工自然式护岸:用石材、桩基钢筋混凝土等材料还原堤岸形态,以实地情况为依据,将缓坡式、台阶式及后退式堤岸结合起来。
如果没有建筑低台地,可以根据淹没的周期性设计愈来愈多的亲水性空间。
上海河道设计导则
![上海河道设计导则](https://img.taocdn.com/s3/m/dcfb405d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36.png)
上海河道设计导则
上海河道设计导则是指在上海市进行河道规划和设计时所遵循的指导原则和要求。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上海河道设计导则:
1. 河道景观设计:在保持河道自然生态的前提下,注重河道景观的设计,营造出美丽宜人的河岸景观,提升城市形象和居民生活质量。
2. 河道环境保护:保护和恢复河道生态系统,减少人为活动对河道环境的影响,保护水质和水生物多样性。
3. 河道交通规划:在河道设计中考虑交通需求,包括人行道、自行车道、交通桥梁等,提供便捷的交通方式,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4. 河道防洪规划:根据上海的洪水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河道防洪规划,确保河道能够有效地承受洪水威胁,保障城市安全。
5. 河道改造与整治:通过对老旧河道的改造和整治,提升河道的功能和环境质量,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6. 河道开放与利用:鼓励沿河区域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休闲、娱乐和文化等功能,增加市民的利用价值。
7. 河道管理与维护:建立健全的河道管理机制,加强河道的维护和保养,确保河道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上海河道设计导则的具体内容可能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更新,
以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
河道景观设计说明
![河道景观设计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1760e293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c9.png)
河道景观设计说明在进行河道景观设计时,首先需要进行区域调研和规划,了解河道的自然环境和相关文化背景。
通过对区域特征和需求的分析,确定设计的目标和定位。
其次,进行河道景观的规划布局,包括景点选择、路径规划和景观元素的设置等。
最后,进行具体的景观设计和施工。
在河道景观设计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生态环境保护:在河道景观设计中,要保护和修复河道的生态环境。
通过合理的植被选择和布局,打造出具有生态功能的景观,为河道的生物多样性提供保护。
同时,要避免过度开发和破坏河流生态系统,保持河道的自然特色。
2.非建筑景观元素:在河道景观设计中,可以使用非建筑景观元素来增添美感和观赏价值。
例如,设置喷泉、音乐喷泉、雕塑、雕刻等艺术品,让河道成为一个艺术品展示的平台。
同时,可以通过设置花坛、草坪、游乐设施等来提供休闲娱乐的功能。
3.沿河道路径的设计:河道景观设计中,要合理规划河道两侧的行人和自行车道。
路径的设计应该有足够的宽度,同时要考虑到通行的便利性和安全性。
路径两侧可以种植花草树木,营造自然的氛围,并设置亭子、凉亭等设施供游客休息。
4.河道边的设施:河道景观设计中,要设置一些设施供游客使用,如亭子、凉亭、休息桌椅等。
这些设施应该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要求,舒适、美观、实用。
同时,还要设置一些公共厕所等基础设施,方便游客使用。
5.夜间景观设计:在河道景观设计中,要考虑到夜晚的景观效果。
可以利用灯光来照亮河道,营造出浪漫的氛围。
同时,可以设置一些彩灯、水景灯等照明设备,增加夜间河道的观赏性。
总之,河道景观设计旨在打造一个具有观赏价值和生态功能的空间。
在设计中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通过非建筑景观元素、沿河路径的设计、河道边的设施和夜间景观设计等方面,为游客提供一个优美、舒适的观赏和休闲环境。
同时,还要保护和修复河道的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城市河道景观规划设计方法探析
![城市河道景观规划设计方法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0f636b1d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29.png)
城市河道景观规划设计方法探析城市河道景观规划设计是指对城市河道进行景观设计,通过改善河道环境和提升河道景观,增强城市的魅力和吸引力。
在进行城市河道景观规划设计时,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 调研分析:首先需要对河道及其周边环境进行全面的调研和分析,包括河道的地理特点、水流状况、河岸植被、附近建筑等,以了解因素对景观设计的影响。
2. 轴线规划:河道景观设计需要根据地理特点和城市布局,确定合适的轴线规划。
轴线规划包括确定河道的起始点和终点,以及中间的景点和节点,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3. 空间分区:根据不同功能和需求,对河道空间进行分区。
可以将河道划分为游憩区、休闲区、生态区等,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并确保各区域的空间和功能之间的协调和连贯。
4. 绿化设计:城市河道景观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绿化。
通过合理配置河岸的植被,增加绿地面积,提供休闲和活动场所,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增强城市生态环境。
5. 建筑设计:在河道周边设计建筑物时,需要考虑与周围环境的协调。
建筑物的形态、风格和色彩应与城市的整体形象相符,与河道相呼应,形成一种和谐的景观效果。
6. 灯光照明:在夜间,合理的灯光照明设计可以增强河道的夜间景观效果。
通过合理配置灯具和照明设施,突出河道的特色和亮点,营造出舒适而优美的夜景效果。
7. 艺术装置:可以通过艺术装置的设置,增加对河道景观的艺术性和亮点。
可以选取适合的雕塑、喷泉、彩色玻璃等艺术装置,使河道景观更具吸引力和独特性。
8. 公众参与:在规划设计的过程中,重要的一点是听取公众的意见和建议。
可以通过征集公众的意见、组织公众讨论会等方式,让市民参与到河道景观的规划和设计中,充分考虑公众需求和意见。
城市河道景观规划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地理环境、城市布局、社会需求等因素。
通过调研分析、轴线规划、空间分区、绿化设计、建筑设计、灯光照明、艺术装置和公众参与等方法,可以制定出一套科学合理的河道景观规划设计方案,提升城市的形象与品质。
河道景观设计知识
![河道景观设计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5eb6cbe404a1b0717fd5dd70.png)
河道景观设计知识1.总体规划布局与定位(1)调研:城市河道景观设计要符合当地的地质特征以及气候特征,并且要对河道水域进行详细地实地考察,包括:河道宽度、水位、断面等。
另外,在调研期间还要注意河道周边的环境,记录周边的建筑、生态湿地、植物组团等情况。
(2)定位:在对调研进行分析之后,在保证城市河道的基本功能的前提下,依照城市设计的总体概念进行河道景观设计。
由于河道是贯穿于整个城市的,其周边环境以及城市设计都不同,所以要根据流域附近的环境进行设计主题的定位,从而使不同流域的河道具有自己特色的设计方案。
(3)布局:虽然城市形象是河道景观设计的依据,但是在具体的流域设计中,还是要以流域的情况为主,其中对设计有以下要求:第一、因地制宜,也就是尽可能地保持地形原有形态,切勿统一设计为渠化河道。
如果可以,最好能够以周边的历史文化古迹连接起来,将文化理念延伸到河道景观的设计思想上;第二、突出重点,也就是在一定距离的河道上建立一个主题亮点。
主题的选择方向可以是河道特点、历史文化等;第三、形成特色,河道尽管要具有自然特征。
对于景观类型没有固定的要求,只要符合城市和地域的需求即可,但是要注意的是,不要将全部景点都纳入城市中,要区分开各个景点,从而给人们留下深刻鲜明的记忆。
2.驳岸设计(1)自然原型护岸:是以保护河道堤岸、还原堤岸原型为主要目的的,通常会在表面土层铺上卵石、细砂,或是种植草皮等。
在植被上,多使用水杉、柳树、香蒲、芦苇等。
(2)自然型护岸:在水面上种植植被的情况下,并且选用石材木材等材料提高坡面的抗冲刷能力。
在坡脚用木桩、石笼或浆砌石块等建筑土堤,在斜坡上种植乔灌草植被,提高堤岸抗洪能力。
(3)人工自然式护岸:用石材、钢筋混凝土等材料还原堤岸形态,以实地情况为依据,将缓坡式、台阶式及后退式堤岸结合起来。
如果没有建筑低台地,可以根据淹没的周期性设计更多的亲水性空间。
(4)人工式护岸:直落式的陆地和水面之间存在很大的落差,没有足够大的空间,水位变化幅度较大,另外其亲水性和形式都存在缺点。
城河道景观设计要点
![城河道景观设计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12dc97fef46527d3240ce0b9.png)
---------------------考试---------------------------学资学习网---------------------押题------------------------------城市河道景观设计要点自然河流的存在形式是大自然多种自然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包括降雨量、地表径流、土壤的运动、沉积、沉淀、澄清、水流、波浪以及各种生物的作用等,对水体岸线的改变,将引起整个水域生态系统发生相互关联的变化。
场地规划时首先考虑不破坏自然条件,规划建设项目与原有的生态环境想融合,在新的环境条件下尽快达到新的良性的生态平衡。
自然的排水系统是最经济有效的水体形式,尽量按原有的流向及岸线设计水体,保持两岸良好的自然植被不受干扰。
人类天然的对水边丰茂的植被,水中的动物、鱼类、贝类等有好奇心及亲切感。
所以,在景观规划设计中,充分利用亲水的优越性,尽量降低护岸高度或者做非常缓的护坡,种植水生植物,拉近人与水的距离。
传统的规划设计,常常在滨水规定洪水位以上的区域,规划为公共建设配套设施用地以及绿地。
目前,在规划设计中应该重视对滨水地带生态环境的保护和重建,淡化不合理的利用、浪费以及污染会危及滨水生物。
作为参与规划的工程师,要密切关注水的上游及下游的情况。
河流附近的某些区域如散落一些局部低洼处,经地形分析,尽可能使其保持现状,塑造成生动的水景,并与河流相连。
水陆交界处是生态敏感地带,是鸟类、动物、鱼类的天然食源及栖息地,在规划设计中,应划定生态敏感带,保护及改善植被的生长状态,使原有的野生动物、微生物的生存环境不受干扰。
水面的波光、水色、吹过水面的微风和涓涓的水声等都是景观设计的重要元素。
保证水域的风景质量和生态功能是规划设计应当考虑的重点。
设计水体的岸线应该以平滑流畅的曲线为主,体现水的流畅柔美。
驳岸及池底尽可能以天然素土为主,而且与地下水沟通,可以大大降低水体的更新及清洁的费用。
驳岸以缓坡入水至水下60cm,宽度2m至3m,然后逐渐挖深,在面积较大的水域,要水底深度达到1.8m以上,才能以相对陡的坡度挖深。
城市河道景观设计原则
![城市河道景观设计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1168f0ad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66.png)
城市河道景观设计原则2城市河道景观设计原则城市河道景观设计牵涉到诸多方面的问题,要使景观设计取得较为理想的成效,应该遵循以下几条基本原则,作为我们设计时的指南2.1系统与区域原则河流的形成是一个自然循环和自然地理等多种自然力综合作用过程,这种过程构成了一个复杂的系统,系统中某一因素的改变,都将影响到景观面貌的变化,所以在进行河道景观设计时,首先应该对河道(河流)的汇水范围,从区域的角度,以系统的观点进行全方位的考虑这是第一个层次,需要解决的问题有控制水土流失、调配水资源使用、对重大水利和工程设施进行环境评价、协调城市岸线和土地使用、特别是要控制城市用地对河道的侵占、综合治理环境污染、特别是要做好污水截流和市政设施配套等这些重大问题的解决,是河道景观设计的基本保障。
2.2多目标兼顾原则城市河道治理不单纯是解决一个防洪问题,还应包括改善水域生态环境,改进河道可及性与亲水性,增加娱乐机会,提高滨河地区土地利用价值等一系列问题仅从某一个角度出发,轻则造成资源的浪费,重则对城市生态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必须统筹兼顾,整体协调河道景观设计必须达到稳定河岸的目的我国传统的“治河六柳”法就是这方面的总结对于较陡的坡岸或冲蚀较严重的地段,在使用水泥和石块护岸时,可以通过挖洞加圈的方法,种植树木花草,打破单调的硬线条,增加河岸生机局部岸段采取园林山石驳岸,也是一种方法如果必须建造重力式挡土墙时,采取台阶式分层处理,要优于单一的高墙(图5) 对于河底处理也是一样,尽量保持自然状态,促进地下水补充北京在长河治理工程中,将河底铺上钢筋混凝土,这种方法不可取。
3 .4关于河滩地的利用由于采取了复式设计,河滩地为提供多种大众游憩创造了条件,特别适合于散步、漫跑、自行车、儿童游戏场、日光浴、野餐、放风筝等活动这一空间景观设计以开敞的草坪、草地为主,适当布置树丛、树群,简洁明快,不宜过分园林化。
如果滩地有足够的宽度,可以设置球场及其它休闲运动设施通过对滩地断面稍作修改,既可避免设施受经常性洪水威胁,又可以丰富滩地景观(图6)滩地设计的另一个重点是亲水性问题可以根据需要,布置一些平台、台阶、栈桥、石矶等。
城市河道景观设计标准
![城市河道景观设计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ee4e6d4d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b8.png)
城市河道景观设计标准一、河道形态设计1. 河道应保持自然形态,避免过度改造和截弯取直。
2. 河道断面应合理设计,满足行洪、排涝和生态需求。
3. 河道深度和宽度应适中,以营造适宜的亲水空间。
二、河岸绿化景观1. 河岸应种植适宜的植物,包括乔木、灌木、花卉等,形成丰富的植物群落。
2. 植物配置应考虑季相变化,营造四季不同的景观效果。
3. 河岸绿化应与周边环境相协调,提升整体景观品质。
三、河岸步行道1. 河岸应设置连续、安全的步行道,方便市民休闲和健身。
2. 步行道宽度和材质应符合规范要求,确保行人安全。
3. 步行道应与周边环境相融合,提供舒适的步行体验。
四、亲水设施1. 亲水设施包括码头、步桥、亲水平台等,应安全、实用、美观。
2. 亲水设施的设计应考虑市民的需求,提供舒适的亲水空间。
3. 亲水设施应与周边环境相协调,提升整体景观品质。
五、灯光照明1. 河道景观应设置合理的灯光照明系统,确保夜间安全和景观效果。
2. 灯光照明系统应节能环保,避免对周边环境造成光污染。
3. 灯光照明设计应与周边环境相协调,营造宜人的夜景效果。
六、标识系统1. 河道景观应设置清晰的标识系统,包括指示牌、警示牌等,提供必要的信息指引。
2. 标识系统应统一设计风格,确保与周边环境相协调。
3. 标识内容应准确、简洁,方便市民理解和使用。
七、景观小品1. 河道景观可设置具有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的景观小品,如雕塑、文化墙等。
2. 景观小品的设计应与周边环境相融合,提升整体景观品质。
3. 景观小品应体现文化特色,反映城市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八、生态保护1. 河道景观设计应注重生态保护,采用生态友好的材料和技术手段。
2. 河道治理过程中应保护水生生物和生态环境,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3. 河道景观设计应考虑雨洪管理,合理利用雨水资源,减少对城市排水系统的压力。
河道岸线景观规划设计方案
![河道岸线景观规划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a0fc62b7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cb.png)
河道岸线景观规划设计方案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河道岸线的景观设计起着重要的作用。
合理的河道岸线景观规划设计不仅可以提升城市形象,增加市民的休闲娱乐空间,还能够保持生态平衡,提高自然环境品质。
本文将从河道岸线景观规划设计的原则、要素和实施过程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河道岸线景观规划设计原则1. 可持续发展原则:河道岸线景观规划设计应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恢复,倡导可持续发展理念。
同时,要考虑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可持续性,以实现全面的城市可持续发展。
2. 人本主义原则:河道岸线景观规划设计应以人为本,关注市民的需求和利益。
要在规划设计中融入适宜的休闲、娱乐和运动设施,创造舒适宜人的河岸环境。
3. 生态优先原则:河道岸线景观规划设计应注重保护自然生态系统,提供适宜的生态环境。
要尊重并恢复原始河岸和湿地生态,保护稀有植物和动物物种的栖息地。
4. 历史文化传承原则:河道岸线景观规划设计应尊重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河道的历史记忆。
要在规划设计中融入历史文化元素,打造具有地方特色和历史底蕴的河道景观。
二、河道岸线景观规划设计要素1. 河道景观带:根据河道的特点和功能,划分出不同类型的景观带。
可以有自然生态景观带、文化历史景观带、活动休闲景观带等,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2. 休闲娱乐设施:在河道岸线规划设计中加入丰富多样的休闲娱乐设施,如游步道、露天剧场、休闲广场、儿童游乐区等,提供市民休闲娱乐的场所。
3. 植被绿化:合理的植被绿化设计可以增加河道岸线景观的美感和生态功能。
可以选择适宜的乔木、灌木和花卉植物,营造绿色生态环境。
4. 照明设计:巧妙的照明设计可以提升河道岸线景观的夜间效果,增加夜间活动的吸引力。
可以利用灯光的色彩和亮度来营造浪漫、温馨的氛围。
5. 老旧建筑改造:对于河道岸线上的老旧建筑,可以进行改造和修缮,使其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通过创造性的设计和装饰,提升建筑的美观性和功能性。
三、河道岸线景观规划设计实施过程1. 了解河道情况:在进行河道岸线景观规划设计前,需要全面了解河道的地理、地质、水文等情况。
河道绿化景观设计方案
![河道绿化景观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0cdb8730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a4cb45d.png)
河道绿化景观设计方案1. 项目背景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环境保护与美化已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任务。
河道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绿化景观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针对河道的绿化景观设计进行详细讨论。
2. 河道分析在进行绿化景观设计前,首先需要对河道的地理环境、河道功能与问题进行分析。
河道的位置、形态、水质等特点都会影响设计方案的选择。
3. 设计理念本设计方案以“生态、美观、可持续”为设计理念。
通过合理规划绿化植物、景观照明、人行道等要素,营造一个既舒适又生态的河道绿化景观。
4. 绿化植物选择根据河道环境特点和功能需求,应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绿化植物。
在设计中可以结合采用乔木、灌木、花卉等不同类型的植物,以丰富景观效果。
5. 景观照明设计为了提高河道的夜间景观效果和安全性,可以设计合适的景观照明系统。
通过选用节能环保的LED灯具、合理分布灯光照射角度和照度,实现景观与节能的双重效益。
6. 人行道设计为了方便市民的休闲与出行,沿河道规划人行道是必要的。
人行道设计应考虑人流量、宽度、材料等因素,并与绿化植被和景观照明相结合,打造一个宜人的行人空间。
7. 水体处理与污水处理河道景观设计中,水体的处理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可以通过设置喷泉、人工湖泊等方式,改善河道水质和环境。
此外,针对河道边上的污水问题,应采用合适的污水处理技术,确保水质符合标准。
8. 项目实施与运营绿化景观设计方案的实施与运营需要全面考虑。
在施工过程中,应制定施工计划,保证施工质量和进度;在项目运营中,应及时进行养护与管理,确保景观质量长期稳定。
9. 成果评估与效益分析对于河道绿化景观设计方案的实施成果需要进行评估与效益分析。
通过调查市民满意度、景观效果评价以及生态环境改善等指标,评估设计方案的实际效果和经济效益。
结论:河道绿化景观设计方案旨在通过合理规划与设计,提升城市河道的生态价值与美观程度。
本文从河道分析、设计理念、植物选择、景观照明、人行道设计、水体处理、污水处理、项目实施与运营、成果评估与效益分析等方面,全面阐述了河道绿化景观设计的要点和重要性。
城市河道景观设计
![城市河道景观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0096eeb16fc700aba68fc18.png)
城市河道景观设计城市河道景观设计是一个涉及多学科门类的综合性学科,需要综合考虑方可突出实际效果。
城市河道设计应该注重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注重景观生态环境改善。
河道景观设计不仅起到了美化城市、修复河流生态的效果,也为市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空间,满足了人们亲近大自然的要求。
所以,在城市河道规划设计中,要重视河道景观设计,创造良好的河道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
1.河道景观规划设计的原则河道景观是指以河道及周边环境为景观主题的自然景观、人工景观和历史人文景观。
城市河道景观设计涉及诸多方面,要使河道景观设计达到预期效果,应该遵循以下几条基本原则。
1.1格局连续性原则城市河道景观设计要保证景观格局的完整性和连续性,沿河岸设计足够宽的绿化带,建立完整的河道绿色廊道,与郊野生物带连通,保证河道的生物廊道功能,并尽可能向城市内部渗透,与其它绿地构成完整的绿地网络。
1.2整体协调性原则城市河道景观设计要处理好与城市总体规划的从属关系,服从、服务于城市总体规划。
处理好与城市防洪工程建设的关系,力求达到水安全与水景观协调统一。
1.3保持生态平衡原则进行河道景观规划与设计的根本目的是在不破坏总体生态平衡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的自然景观美化处理,城市河道景观设计应满足生物的生存需要,适宜生物生息繁衍,河道景观设计应尽量保留原有生物群落及其栖息地,实现城市河道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一个独具特色的生态河道景观。
因此,景观规划设计应考虑减少对周边原有环境的破坏,特别是要重视对植被的保护。
1.4自然与人文相结合的原则城市河道的景观设计不仅要考虑自然要素,还需考虑城市的文化底蕴,结合城市的历史文化特色,设计与城市文化相融合的景观是城市河道景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规划设计过程中注重自然景观与人类文明有机结合,城市水域景观才能具有较深的文化内涵。
1.5 以人为本的原则城市河道设计考虑观赏者视觉美感,还要设计供游人休憩的简单基础设施,形成舒适的水边空间,供人们接近水面欣赏水景,满足休闲、娱乐和健身等活动等要求。
河道景观设计理念
![河道景观设计理念](https://img.taocdn.com/s3/m/dca67211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5da027f.png)
河道景观设计理念河道景观设计是指对河道周边环境进行改造和设计,以提升河道的景观价值和生态功能。
河道景观设计应该充分考虑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社会需求等多方面因素,以创造更美丽、可持续的河道景观。
河道景观设计的理念应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 自然融合:河道景观设计应与自然环境无缝融合,充分尊重和保护自然生态系统。
通过合理规划河道的环境要素,如植被、水体、岩石等,使其与周边的自然环境和谐统一。
在设计中还应充分考虑濒临绝种或濒危物种保护,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健康。
2. 历史文化传承:河道作为城市的历史和文化遗产之一,其景观设计应充分尊重和利用这些历史和文化元素。
通过保留和修复历史建筑物、景观元素等,使其与河道景观相互呼应,增强河道景观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
同时,河道景观设计还可以通过文化艺术品的展示和文化活动的举办等方式,将历史文化传承给更多的人。
3. 生态保护与恢复:河道景观设计应注重保护和改善河道的生态环境。
通过合理规划水质、水流、水生物等要素,加强植被恢复和保护濒危物种等措施,提高河道的生态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
在景观设计中,还可以引入生态滤水池、雨水花园等生态设施,提升水体的自净能力,改善水质。
4. 公众参与:河道景观设计应充分考虑社会需求,鼓励公众参与设计过程。
可以通过举办公众意见征集会议、开展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公众对于河道景观设计的意见和建议。
同时,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公众的利益和需求,提供公共空间和设施,创造良好的居民休闲和互动场所。
5. 可持续发展:河道景观设计应考虑到长期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合理管理和保护,实现对河道景观的长期保持和更新。
可以采用可再生能源、节水技术等可持续发展手段,降低对环境的影响,确保景观设计长期稳定和可持续使用。
以上是河道景观设计的基本理念,通过融合自然、历史与文化、生态保护与恢复、公众参与和可持续发展等多个方面因素,可以创造出更为美丽、舒适和可持续的河道景观。
河道景观设计理念
![河道景观设计理念](https://img.taocdn.com/s3/m/d7a52f4c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87.png)
河道景观设计理念河道景观设计理念是以自然、生态和可持续发展为基础,通过创造具有美感、功能和环保性的景观形象,提升人们对河道的认知和体验。
在河道景观设计中,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强调自然元素的融入。
自然是河道最原始的存在形式,因此在景观设计中,应将自然元素作为设计的主旋律,如利用湖泊、瀑布、沼泽等水体景观,植被选择上注重沿岸的原生植物,以还原河道的自然风貌。
此外,可以利用人工造景手法,如人工流水、人工岛屿等,增加河道的景观特色。
其次,注重生态保护和恢复。
河道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其生态功能在城市发展中往往被忽视。
在景观设计中,应注重保护河道生态环境,尽量减少对水质与河底沉积物的污染,建立生态护岸和湿地景观,恢复并保护湿地植物和水生动物的生境。
同时,应注重河道的水源保护,合理利用雨水、废水和地下水等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再次,追求景观建筑与自然环境的融合。
景观建筑是河道景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要满足人们的需求,又要与自然环境协调一致。
在设计中,应突出景观建筑与自然景观的组合,采用与自然环境相似的材料和色彩,利用景观建筑的高度、形状和材料选择等手法,与自然景观相融合,营造出和谐、统一的外观形象。
最后,考虑河道的可持续发展。
河道景观设计应注重长远规划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避免过度开发和破坏河道生态环境。
在设计中,应充分考虑河道的复杂性和敏感性,采取合理的设置和措施,减少土地使用和水资源的浪费,促使人们对河道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综上所述,河道景观设计理念应以自然、生态和可持续发展为基础,通过强调自然元素的融入、注重生态保护和恢复、追求景观建筑与自然环境的融合以及考虑河道的可持续发展,创造出具有美感、功能和环保性的河道景观形象,提升人们对河道的认知和体验。
浅谈城市河道景观的设计要素
![浅谈城市河道景观的设计要素](https://img.taocdn.com/s3/m/42f1b59ebceb19e8b8f6ba45.png)
浅谈城市河道景观的设计要素1、对地形的合理利用在规划设计之初,我们要求设计师必须充分掌握河流的整体情况,对于河流附近的低洼,一定要在保持原有状态的前提之下,塑造出鲜活的滨水景观,最重要的是要将这些景观与河流进行融合,此外,必须摒弃僵硬的直线设计。
采取平滑自然的蜿蜒曲线,以此来体现出水的顺畅,在底部以及沿岸要尽力对天然资源进行维持,使之与地下的水源进行互联,如此一来,水体的清洁费用将会得到大幅度的降低。
可以用一些天然的卵石来对冲刷强的位置进行加固,根据实际的风浪冲击力来决定卵石的大小,最终目的就是为了降低钢筋混凝土以及一些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材料的使用率。
2、景观节点的具体设置位于城市的河流一般情况下都较长,假设都被设定为一种风格,必然会让人产生审美疲劳,这将与设计者的理念相悖逆,同时更加不利于一些主题公园的建设。
所以,在条件允许的范围之内,必须要将河道划分成数个段位,并让每一个段位的风格有所不同。
除此之外,还有历史主题、人文主题等,只有这样的设置才能让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互通互融,展现出河流的各层次融合。
但我们必须明白,景观的主题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在设计风格上必须灵活。
3、河道护岸的基本形式在城市滨水景观普通护岸的设计过程中,一定要使其外观尽可能自然,只有这样才能使之与周围的环境相协调。
设计人员在设计护岸的平面形状时,要站在欣赏者的角度,避免在尺寸上发生变化,尽量不破坏河川的美感,更不应当仅仅为了追求美感在平面形状中使用一些曲线。
平面形状的设计中应当遵循以大空间为主,细微为辅的基本原则,对局部水体进行处理,最终让景观显得自然协调。
4、科学选择水生植物众所周知,水生动植物是水生生态系统必不可少的一个要素,对于城市的河道来说,通常都没有设置缓冲带,所以,鱼类的主要食物来源主要靠水生植物。
水生植物也是鱼类主要的栖息之地,这些水生植物还能净化水质,从根本上解决水体富营养化的问题,而从滨水景观的层面上讲,在水中培育一些水生植物,可以满足大众的审美要求。
河道景观设计说明
![河道景观设计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b17dff55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e4.png)
河道景观设计说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河道的景观设计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河道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城市中自然的一部分,也是城市文化、历史和经济的体现。
因此,好的河道景观设计能够有效地提升城市的形象和文化内涵,同时还可以为市民提供了一个优美、健康、安全的休闲空间。
本文将详细阐述河道景观设计的内容、目标和实现方法。
一、河道景观设计的内容1. 河道规划河道规划是河道景观设计的第一步。
规划需要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如地形、水质、河堤管线、水文水资源、气象等。
在这些要素的基础上,制定出合理的河道规划,以确保河道的可持续管理和利用。
2. 河道景观设计河道景观设计需要考虑河道本身的特点,如河道的形状、流速、水质等,同时还需要考虑与周边景观环境的协调性。
河道的景观设计要求美观、实用、安全、便捷和环保,以达到优化的设计效果。
3. 河岸绿化河岸绿化是河道景观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不仅可以增强河道的景观效果,还可以保护河道水质,促进生态平衡,同时还为市民提供了一个远离城市喧嚣、享受自然风光的好去处。
4. 河道建筑设计河道建筑设计包括沿岸私人和公共建筑,如民居、商业用房、公共设施等。
建筑的设计应该考虑到河道景观的特点,尽量与周边环境协调,并且美观实用。
二、河道景观设计的目标1. 城市形象好的河道景观设计可以有效地增强城市形象,提高市民对城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2. 市场价值河道景观设计可以使城市更加具有市场价值,促使地产价格持续稳定和上涨。
3. 生态环境河道景观设计要求遵守生态环境保护原则,提高周边环境质量,从而保护生态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
4. 社会效益河道景观设计可以为市民提供一个优美、健康、安全的休闲空间,同时还可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创新。
三、河道景观设计的实现方法1. 活化河道文化河道文化是河道景观设计中非常重视的一部分。
活化河道文化包括创建符合河道文化特点的名录、记录河道的历史和文化、开展文化表演和艺术活动、设立文化展示和纪念设施等。
城市河道景观设计
![城市河道景观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d28669e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bc.png)
城市河道景观设计摘要:城市河道景观设计是城市规划与建设中的重要内容,旨在通过对河道和周边环境的改造和美化,为城市居民提供优美的环境和良好的生活品质。
本文以城市河道景观设计为主题,探讨了城市河道景观设计的重要性、设计原则和实施方法,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第一部分:引言城市河道景观设计是城市规划和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通过设计和改造河道及其周边环境,创造出具有美观、宜人和功能完善的城市景观。
好的河道景观设计可以使城市变得更加生态、宜居,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因此,城市河道景观设计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居民的幸福感具有重要的影响。
第二部分:城市河道景观设计的重要性1. 提升城市形象:河道是城市的重要景观资源,通过对河道的改造和美化,可以提升城市的形象和吸引力,增强城市的文化氛围和独特性。
2. 改善生态环境:合理的河道景观设计可以改善河道的生态环境,增加绿化植被,保护水资源,提升空气质量,为居民提供优美、清新的生活环境。
3. 促进社会互动:城市河道作为城市的公共空间,经过景观设计后可以成为居民休闲、娱乐和社交的场所,促进社会互动和居民之间的交流。
4. 增加城市功能:通过河道景观设计,可以为城市增加多功能的场所,如步行道、自行车道、咖啡馆等,满足居民的不同需求,提高城市的功能性。
第三部分:城市河道景观设计的原则1. 保护和利用自然资源:在进行河道景观设计时要充分考虑河道的自然特点和资源,合理保护和利用自然资源,减少生态破坏。
2. 强调人文景观:在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城市的人文环境和历史文化,融入当地的风土人情和特色,营造出具有独特韵味的景观。
3. 注重生态平衡:河道景观设计要注重生态平衡,保护河道的生态功能和生物多样性,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4. 强调可持续发展:河道景观设计要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注重资源的节约和环境的友好,以满足未来世代的需求。
第四部分:城市河道景观设计的实施方法1. 综合规划:在进行河道景观设计时,要进行综合规划,将河道景观与周边的建筑、绿化、交通等要素进行统一设计,形成完整的城市景观。
河道景观设计方案
![河道景观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d2e024b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29.png)
河道景观设计方案背景介绍:我们生活的城市中经常能见到各种各样的河道,它们如同一道细丝般穿过城市的街道和建筑群落,为城市带来一抹柔美的景观。
然而,在城市化的进程中,一些河道可能被忽视,被垃圾和污染所覆盖,河道景观被破坏。
因此,为了恢复和改善城市河道的景观,我们需要设计一个细致而具有创意的河道景观设计方案。
设计目标:1. 恢复河道生态环境:通过设计方案,恢复河道的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和增加沿岸的植被和动物种群,提高水质,并增加河道的水生生态系统。
2. 提升景观美感:在设计过程中注重景观的美感,通过艺术装饰和景观塑造,使河道成为城市的亮丽风景线。
同时,通过合理布置绿化带和景观设施,为市民提供一个优雅宜人的休闲娱乐场所。
3. 实用性和可持续性: 在设计方案中要兼顾实用性,通过合理规划公共设施和交通路径,方便市民通行。
另外,在设计中要考虑到河道的可持续发展,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并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设计内容:1. 绿化与景观布置我们将设计方案中注重增加绿化带和景观植物的种植。
通过在河道两岸种植各类乔木、灌木和花卉,提供一个生态友好且具有观赏价值的绿色景观。
在河道两岸种植花草树木的同时,合理设置休闲的座椅和垃圾桶等设施,方便市民休憩和环保意识的培养。
2. 水生生态系统恢复为了恢复河道的水生生态系统,我们将建议对河道进行适度的修复和整治。
清理河道内垃圾,修复河岸坍塌和损毁的河道,同时增加水生植物,如睡莲、荷花等,为水生动植物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
3. 创意景观设施除了注重河道生态环境的恢复和绿化,我们还将提出一些创意景观设施的设计。
例如,在河道旁设置一座小型的喷泉,既能够提供散步的市民一丝清凉,又能够增加整个河道景观的美感。
此外,还可以在河道两岸设置艺术装置和雕塑,为整个景观增添一份艺术氛围。
4. 公共设施规划在设计过程中,我们将考虑对河道两岸的公共设施进行合理规划。
例如,在河道两岸设置自行车道和步行道,便于市民进行健身活动,并将河道连接到城市的交通网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河道景观设计要点自然河流的存在形式是大自然多种自然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包括降雨量、地表径流、土壤的运动、沉积、沉淀、澄清、水流、波浪以及各种生物的作用等,对水体岸线的改变,将引起整个水域生态系统发生相互关联的变化。
场地规划时首先考虑不破坏自然条件,规划建设项目与原有的生态环境想融合, 的环境在新条件下尽快达到新的良性的生态平衡。
自然的排水系统是最经济有效的水体形式,尽量按原有的流向及岸线设计水体,保持两岸良好的自然植被不受干扰。
人类天然的对水边丰茂的植被,水中的动物、鱼类、贝类等有好奇心及亲切感。
所以,在景观规划设计中,充分利用亲水的优越性,尽量降低护岸高度或者做非常缓的护坡,种植水生植物,拉近人与水的距离。
传统的规划设计,常常在滨水规定洪水位以上的区域,规划为公共建设配套设施用地以及绿地。
目前,在规划设计中应该重视对滨水地带生态环境的保护和重建,淡化不合理的利用、浪费以及污染会危及滨水生物。
作为参与规划的工程师,要密切关注水的上游及下游的情况。
河流附近的某些区域如散落一些局部低洼处,经地形分析,尽可能使其保持现状,塑造成生动的水景,并与河流相连。
水陆交界处是生态敏感地带,是鸟类、动物、鱼类的天然食源及栖息地,在规划设计中,应划定生态敏感带,保护及改善植被的生长状态,使原有的野生动物、微生物的生存环境不受干扰。
水面的波光、水色、吹过水面的微风和涓涓的水声等都是景观设计的重要元素。
保证水域的风景质量和生态功能是规划设计应当考虑的重点。
设计水体的岸线应该以平滑流畅的曲线为主,体现水的流畅柔美。
驳岸及池底尽可能以天然素土为主,而且与地下水沟通,可以大大降低水体的更新及清洁的费用。
驳岸以缓坡入水至水下60cm宽度2m至3m然后逐渐挖深,在面积较大的水域,要水底深度达到1.8m以上,才能以相对陡的坡度挖深。
缓坡可以减小径流的冲刷,对儿童也是一种安全措施。
在水深 1.8m处以缓坡向水岸线连接。
在冲刷较大的地点可用卵石、块石、原木加藤本植物加以稳固。
如果是抛石驳岸,应该根据风浪的冲击力决定石块的大小,最好用带棱角的石头;或者抛以碎石打底,上部用大石压住;或者先设钢筋框或竹框再抛大于网孔的石块。
尽量少用钢筋混凝土或浆砌块石。
提倡生态型驳岸设计,利用以下各类植物覆盖、稳固土壤,抑制因暴雨径流对驳岸形成的冲刷。
例如:湿地树木类(落羽杉、墨西哥落羽杉、池衫、水杉、美国尖叶扁柏、湿地松、水松、沉水樟、沼楠、相思或牛尾木、海松柏、紫穗槐、垂柳、灰柳);湿生植物类(中华水韭、沼泽蕨、宽叶香蒲、东方香蒲、长苞香蒲、水烛、小香蒲、泽泻、菖蒲、石菖蒲、荻、水葱、水毛花、垂穗苔草、箭叶雨久花、雨久花、灯心草、花菖蒲、毛茛、驴蹄草、圆叶茅膏菜、合明或田皂角、千屈菜、草龙、丁香蓼、星宿菜、半支莲、水蜡烛、薄荷、慈姑、长毛茛泽泻);浮水植物类(浮叶眼子菜、水鳖、莼菜、萍蓬草、中华萍蓬草、芡实、亚马逊王莲、白睡莲、柔毛齿叶睡莲、延药睡莲、菱角、四角菱、水皮莲、金银莲花、荇菜);沉水植物类(竹叶眼子菜、微齿眼子菜、眼子菜、苦菜、密齿苦菜、穗花狐尾草、黑藻、大茨藻)。
在选择植物时,一定要根据当地气候环境,因地制宜的种植,切忌生搬硬套,东施效颦。
河道护岸形式在河道景观设计中,对普通段护岸的要求是,护岸外表朴实无华,易于融入到整体风景中去。
护岸的平面形状以舒缓怡人的程度作为构思的出发点,不要搞小尺寸的变化,不使其产生小圆弧式的变化,以免破坏河川景观的怡人效果;不要为了景观的变化而在护岸平面形状中引入多余的曲线。
平面形状的变化应以大单位的空间变化为主,至于一些细微的变化,应通过考虑水局部处理手段,培植水生植物,改变水流形态,让这些变化如同自然发生一样。
常用的几种护岸形式如下:1、山石护岸通常在较为狭窄的河道上做山石护岸。
山石没有混凝土固有的污染,而且在具有不同颜色变化,有利于整体景观营造。
在造价上,山石护岸比块石护岸高, 但景观效果要较块石护岸好的多。
利用有限的空间和少量的山石,还可以营造山涧瀑布的景观,同时,通过在山石上种植绿色藤蔓植物,不但可以营造山地的地貌特张,还能改观山石自身颜色单一性,丰富整体景观的色彩。
在局部,山石做成的生态驳岸也为水生植物和动物提供栖息地。
2、仿木护岸优点是比较美观,能够做成不同的形状和大小造价较低,在作为桩大面积使用时,具有透水性较好,耐久性高,利用生态系统形成等特点,在垂直河道中生态驳岸中等到了广泛的应用,同时,在加固河堤脚方面应用也很广泛。
缺点是材料不够环保,对河流水质有不利影响。
3、真木桩护岸比较环保,比较容易腐烂,造价比较高,一般较少大面积用于水体环境中, 现在多被仿木桩代替。
4、生态墙壁护岸在墙壁上设计种植植物的方孔,使植物在悬空状态下生长。
但由于远离地气, 且北方雨水偏少,所以植物成活率低,在北方的河道中较少采用。
5、轮胎护岸采用轮胎护岸,能改善局部景观,且有利于生态群落的形成,但不环保,所以很少大规模的使用,一般只是将其作为局部的点缀。
6干砌石护岸优点是环保,渗透性好。
缺点是颜色苍白、单调,不利于整体景观的营造。
所以多用于大型的、对景观要求不高的河道护岸,或用于水际面以下部分的护岸, 城市景观河流较少采用。
二、景观节点和景区的设置城市河流通常都不会太短,如果做成同一种主题风格,即使是绿树成阴,鲜花遍地,亭榭相间,曲径通幽,那么绵延数公里,也只不过是雷同的风景,给人以似曾相识的感觉,而达不到设计者的本意。
同时,雷同的河岸设计,也不利于滨河主题公园的营造。
所以,如果场地和资金允许,根据场地的条件,把一条河流分为数段,每段都设置不同的主题,或者以自然为主,或以历史为主,或以文化为主,并根据主题营建相应的景观,从而达到人文与自然相间,历史和现代相融的多层次景观。
景区设置要充分考虑河流具体的位置特点,如果有较为开阔的地理条件,则适合做开阔的河面,设置生态驳岸,岸坡种植绿树并铺大片绿地,设置供游人休憩的设施,主题以自然生态为主;如果某段有历史景观,可做一些仿古的设计, 并建造一些反映历史的雕塑,以历史为主;如果场地较为狭窄,不能营造大面积的水面景观,只能做矩形断面时,可做山石护岸或者做滨水游廊。
总的来说,景观的主题并不是僵硬的照搬某种规范,而是根据场地灵活的选择,是设计者根据城市的文化、历史和具体地理情况结合的最佳选择。
、河堤连续生态绿地的塑造很多年前,河岸两旁曾经都铺盖着大片的绿地,正是这些绿地,起到了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净化空气的作用,同时也给人们的生活增加了一个好的去处。
后来,由于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土地的升值等因素,大量的绿地被一栋栋高楼所代替,剩余的也逐渐沦落为功能单一的防护绿地。
如今,由于城市河流附近房地产的升值,铺设大量的纯生态的绿地已经成为一件不可能的事情,所以,现在设计师要做的是兼具生态防护、商业、休闲于一体的绿色廊道。
从生态学角度讲,滨水区域是一个具有生物多样性特性的区域,和城市内部预留的公共绿地有很大不同。
由于在一段历史时期内,我国在生态伦理、生态价值方面的基础教育普遍不足,因此很多未经保护的河道已经丧失了自然面貌。
因很简单,他们成了城市经济活动的牺牲品。
如果一个设计师具有生态价值观的话,那么在现场调查中,看到一片幸存的湿地,一处小小的候鸟栖息地都应在未来的景观设计中设置一处保护区域,为这些具有未知价值的场地预留发展空间。
关注每一条河流在长期自然过程中形成的地形、植被等自然要素及其组合结构, 如:曲流、深潭、浅滩、河漫滩、积水沼地、阶地、三角洲等,结合这些自然细节,结合水岸设计,本身就是最具特色的滨水景观设计。
在河岸配套设计时,不要让通行的道路把绿地隔离成多个小块,如果必须设置通行的路径时,可以考虑用块石代替,在块石之间种植绿草,以保证绿地的连续性。
要注意草地、灌木和大型树木的高低搭配问题,尽量避免树下无草,草上无树的情况出现,同时还应该注意不同种草的搭配问题。
四、水生植物的选择一个完整的水生生态系统,不但要有洁净的水源、水生动物,还必须包括各种水生植物。
城市河道一般都缺乏深潭和各种宽度不一的缓冲带,所以水生植物不但是各种鱼类的食物,还是它们的气息地。
同时,水生植物对净化水质、降低水体富营养化、增强河流的自净能力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景观方面,通过种植特性不同、花期不同的水生植物,也是营造水文景观的一个重要方式。
常用的野生植物包括:水生的荷花,茭白,菖蒲,旱伞草,茨菇等;湿生和中生的包括芦苇、象草,白茅和其他茅草,苦苡等。
注意:由于水生植物的特性不同,南北方的气温、水质、降雨量等不同,所以选择时,应根据当地的气候和水生植物的特征匹配后确定,这样可以提高水生植物的成活率。
五、亲水活动设施的建设(栈桥、码头、亲水平台等)1、栈桥式亲水河岸(1)梯田式种植台:在最高和最低水位之间的河岸修筑3-4道挡土墙,墙体顶部可分别在不同水位时淹没,墙体所围空间回填淤泥,由此形成一系列梯田式水生和湿生种植台,它们在不同时段内完全或部分被水淹没。
(2)临水栈桥:在此梯田式种植台上,空挑一系列方格网状临水步行栈桥, 它们也随水位的变化而出现高低错落的变化,都能接近水面和各种水生、湿生植物和生物。
同时,允许水流自由升落而高挺的水际植物又可遮去挡墙及栈桥的架空部分。
人行走其上恰如漂游于水面或植物丛中。
(3)水际植物群落:根据水位的变化及水深度不同,选择乡土植物形成水生一沼生一湿生一中生植物群落带,使河岸成为多种乡土水生植物的展示地,让远离自然、久居城市的人们,能有机会欣赏到自然生态和野生植物之美。
同时随着水际植物群落的形成,使许多野生动物和昆虫也得以栖居、繁延。
2、停泊区设计受场地限制,城市景观河流的停泊区一般都特别的小,通常是把河道加宽、修整后改建,样式相对比较简单明了。
在设计时,要注意和整条河流的主题、相关的建筑物相符就行了。
例如,在以自然生态景观为主体的河流上,停泊区最好用木材或者采用仿木结构,一般不采用混凝土的原色;以大理石、汉白玉的为主的河道,停泊区也应该采用相同色彩的石料构建;同样,在以仿古为主题的河道上,修建的停泊区也应为仿古式的。
3、亲水平台4、亲水景观设计案例现在都在提倡亲水,但是真正做的成功的、兼有娱乐性的案例却是很少,原因河流横断面狭窄,没有足够的空间去施展,且河流对儿童有很大的危险性。
根据现今做成的案例中,营建小的主题水生态公园、河流小型博物馆,引水入园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成都的府南河和沙河在规划设计中,沿河设计了几个滨水公园, 在公园里营造的亲水设施,就获得了成都居民和专家的认可。
八、六、小品和配套设施跨河桥应根据河道两旁的建筑物与环境的不同,作为的形式、颜色也应各异, 不要让河上的桥成为整个环境的凸起。
(1) 通航为主的河道此外河流一般较为宽阔,桥梁一般要承担着较重的交通任务,有中型汽车或者大型载重汽车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