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核心素养之数学运算能力培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8
高中数学核心素养之数学运算能力培养
◎沈瑜敏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中学,江苏
苏州215200)
【摘要】数学的运算能力是高中数学三大能力之一,运算能力的好与坏是影响数学成绩的一个重要因素,在现今高考题量大,
时间紧张的情况下,学生是否具有扎实的运算能力显得特别的重要.高中学生只有掌握必要的运算能力,才能梳理出正确的解题思路,才能省出宝贵的时间去探究新题,
寻求新的策略与方法.【关键词】高中数学;运算能力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在每一次的高考中,有80%以上的试题都是要通过运算才能得到,很多的学生会出现“会但是不对,对了又不全”,很多学生将其归结为“粗心”,笔者认为,这是一个运算习惯的问题,更是一个运算能力的问题.数学运算能力是新课程目标之一,
也是现代人必须拥有的一项基本素养,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也是高中数学的教学重要任务之一.
数学运算是所有数学最基本活动形式,它同时也是演绎推理的一种形态,是我们得到数学结论的重要途径,在形成数学核心素养的过程中,
能够让同学们进一步提升数学运算的能力,
借助运算方法有效地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通过运算还能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从而培养学生养成勤思考问题的习惯.但是,
在实际教学和教研活动中发现,
许多的学生和教师对这种现象感到很是无奈,笔者总结一下可能存在这样一些原因.
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敷衍
近些年,学生越来越喜欢接受现代教学方法,对传统教学不感兴趣,
学生喜欢只动脑、不动手,不愿意运算,害怕运算,
甚至懒得运算,即使是遇到非常简单的运算都想依靠计算器.不少学生只注重解题思路和过程却忽视了运算技巧.在做课外作业的时候学生抄袭现象是非常严重的,这些都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在做数学题的时候,
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好学生是设计师,
只写过程不计算;学困生们是技术人员,
专门进行计算器操作.这样导致那些所谓基础好的学生只会写运算过程,但运算不准确错误百出;学困生不仅不知道过程如何书写,
也不会运算.二、教师在教学中对教材的把握不正确
新的教学方式与传统教学接轨,教师学会了新课改和高效课堂的上课模式,
将其生搬硬套,注重了形式,淡化了结果.其实仅仅关注了学生表面上课堂反应很积极、课堂氛围非常好,学生对知识内容的掌握并不困难,但细节运算上还不能过关,
因此,在课堂练习得到的答案并不正确,让教师空欢喜了一场.因此,
我们应该采用教学尝试法,在教学的过程中慢慢积累经验,形成一套具有自己风格的教学方法.
在高三实际课堂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对学生解题思路和方法的点拨,还要根据班级中每个同学的实际情况,去帮助他们在实时运算过程中突破的薄弱环节,
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促进高中生数学运算能力的发展和提升,八个考点的试题一直是我们数学高考的难点,
它的难度并不在仅需要几何条件的代数化,
而在于运算,如何巧妙地简化解析几何的运算就是一种能力,下面是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尝试:
(一)开拓运算求解的视野
在我们习题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多进行一题多解,一题多变,
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开阔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勇于去探索数学的解题规律,从具体的实际问题的解决提升到理性的认识,进行科学的推广,从而提高运算的能力和解题能力.
例1在等差数列{a n }中,已知a 1=20,前n 项和为
S n ,且S 10=S 15,求当n 取何值时S n 取得最大值,最大值为多
少?
解法一
利用数列的性质.
a 1=20,S 10=S 15,10ˑ20+10ˑ92d =15ˑ20+15ˑ14
2
d ,ʑd =-
53,a n =-53n +65
3
,ʑa 13=0,即当n ≤12时,a n >0,n ≥14时,a n <0,ʑ当n =12或13时,S n 取得最大值,且最大值S 12=S 13=12ˑ20+
12ˑ11
2
ˑ-5()
3=130.解法二
利用函数知识求解.
a 1=20,S 10=S 15,10ˑ20+10ˑ92d =15ˑ20+15ˑ14
2
d ,ʑd =-
5
3
.又ȵS n =20n +
n ·(n -1)
2
·-
5()
3
解题技巧与方法
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8
=-56n 2+1256n =-
56
n -
25
(
)
2
2
+
3125
24
.ȵn ∈N *
,ʑ当n =12或13时,S n 取得最大值,且最大值为S 12=S 13=130.
对同一个题目我们在讲授过程中采用不同的解题方法,一定会涉及更为宽广的数学知识面以及开拓的数学思想,
能从更多的角度和层次去揭示知识点之间的种种联系,优化和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结构的认知和理解、分析能力的提升.
(二)解题过程要善于归纳策略
其实高考的数学试卷解答是有策略的,看到一道题,解答时学生能马上想到是什么,
让考生立马能够生成解题方案,也就是第一想法.为什么需要策略?因为80%的高考题是稳定的、
基础的、考查学生运算的速度和准度.没有策略,就不会有很好的速度,当我们在实施第一方案遇到困难时,我们应该实施怎样的解题策略呢?请看下面:
例2
设双曲线中心为坐标原点O ,焦点在x 轴上,两
条渐近线分别是l 1,
l 2,经过右焦点F 垂直于l 1的直线分别交l 1,
l 2于A ,B 两点,已知|→OA |、|→AB |、|→
OB |成等差数列,且→BF 与→FA 同向.
(1)求双曲线的离心率;
(2)设AB 被双曲线所截得的线段的长为4,求该双曲线的方程.
解
本题第一问比较难,若考虑坐标进行运算,就要联
立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和直线AB 的方程,
求出A ,B 的坐标,
才能求出|→OA |,|→AB |,|→
OB |,再利用三者成等差数列的条件来解,这样运算显然非常的烦琐、复杂.
其实,只要知道了双曲线渐近线的斜率也就能推导出它的离心率,所以可以将双曲线的离心率转化为求渐近线的斜率,
故只要求出tan ∠AOF.ȵtan ∠AOF =|→AF |
|→OA |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可知.
ȵtan ∠AOF =|→
AF ||→OA |=|→FB ||→ OB |=|→AF |+|→
FB |
|→OA |+|→ OB |=|→
AB ||→OA |+|→ OB |=12,ʑ
b a =1
2
.ʑc 2a 2=a 2+b 2
a 2
=1+14,ʑe =槡5
2
.
将问题稍稍进行转化,就可以利用初中平面几何的知识解答,从而避免复杂烦琐的坐标运算.这可以有效地帮助
我们在解决解析几何问题时最优化选择什么方法解题,特别是在实施实际的运算过程中,当遇到困难障碍的时候,就能快速地调整运算的方法.
(三)重视变式教学在运算中的作用
现今变式教学在数学教学中非常常见,形成知识的过程中对问题的设计、
基本概念的辨析,公式和定理的推广,习题和例题的引申中,我们都可以运用变式进行教学,适当地采用变式教学,
能够非常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3求函数f (x )=ln x +2x -6的零点的个数.变式1求函数f (x )=
x 2+2x -3,x ≤0,
-2+ln x ,x {
>0
的零点个
数.
解析
函数f (x )有零点 方程f (x )=0有根 函数
f (x )的图像与x 轴有交点,
由f (x )=0得
x ≤0,x 2+2x {
-3=0
或
x >0,-2+ln x =0{
,
解得x =-3或x =e 2
.
变式2已知函数f (x )=ax sin x -
2
3
(a ∈R )在0,π[]2上的最大值为π-3
2
.(1)求函数f (x )的解析式;
(2)判断函数f (x )在(0,π)内的零点个数,并加以证明.
解析
(2)仍然按照函数f (x )在给定范围有零点 方
程f (x )=0有根 函数f (x )的图像与x 轴有交点,将f (x )=0做一变形为sin x =
32x ,即转化为y =sin x 与y =3
2x
的图像在(0,π)上的交点的问题,通过数形结合我们不难发现sin
π
2>32π
,则函数应该有两个零点,即在0,π()
2,
π2
,()π内各有唯一一个零点,用函数的零点存在性定理就可以顺利解决本题.
在变式教学中对教师要求非常高,教师必须精心设计问题情境,使得每一种变式都能变得流畅,变得有梯度,通过题目的变式来引导学生去分析、
发现、解决问题.当然在运算过程中的疏漏和错误是不可避免的,遇到这种情况时,教师不能训斥学生,也不能一讲到底,讲授的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关注力、兴趣,启发、引导学生寻找错误的原因.只有关注到学生的运算观念、
习惯、态度、自信心,才能真正激活学生头脑中已经拥有的运算经验,发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扎实、稳健地走向高考胜利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