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科学与工程 毕业论文

合集下载

食品科学与工程论文参考范文

食品科学与工程论文参考范文

食品科学与工程论文参考范文标题:应用X技术提高X产品的品质和效益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应用X技术提高X产品的品质和效益。

通过对X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进行详细分析,我们发现X技术在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方面具有潜力。

在实验阶段,我们使用了一系列X技术,包括A、B和C等,并通过对比试验结果发现,使用X技术后,X产品的特性和性能得到了显著改善,且生产成本得到了降低。

本研究的结果表明,应用X技术是提高X产品的品质和效益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食品科学与工程、X技术、产品品质、效益、生产效率1. 引言食品科学与工程领域一直以来致力于提高食品产品的品质和效益。

在这个背景下,应用新技术已被广泛研究和探索。

X技术作为一种前沿技术,在其他领域已经得到广泛应用。

本研究旨在探讨应用X技术提高X产品的品质和效益的可行性。

2. 方法2.1 X产品生产过程关键环节分析首先,我们对X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进行了详细分析。

通过对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研究,我们发现存在一些问题,包括低生产效率和品质不稳定等。

2.2 X技术介绍在分析了X产品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后,我们介绍了X技术。

X技术是一种基于先进的A、B和C等技术的复合技术,具有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的潜力。

2.3 实验设计和操作为了验证X技术在提高X产品品质和效益方面的作用,我们设立了一系列实验。

在实验中,我们使用了A、B和C等技术,并将其应用于X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不同环节。

同时,我们进行了对比试验,以对比使用X技术前后的效果。

3. 结果与讨论3.1 X技术应用效果通过实验结果的对比分析,我们发现在应用X技术之后,X产品的特性和性能得到了显著改善。

具体地,在产品质量方面,X技术的应用使得X产品的外观更加美观,口感更加丰富,营养成分更加丰富。

在生产效率方面,X技术显著提高了生产线的运行效率,减少了生产时间,降低了生产成本。

3.2 X技术的优势和局限性而在X技术的应用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优势和局限性。

食品毕业论文

食品毕业论文

食品毕业论文食品科学是一门研究食品的组成、性质、加工、贮藏、安全和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学科。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日益受到重视。

本文旨在探讨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关键技术,以及如何通过科学的方法保证食品的安全性和营养价值。

食品加工技术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食品的种类和口感,同时也提高了食品的保存期限。

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常见的技术包括热处理、冷加工、发酵、干燥、腌制等。

这些技术不仅能够延长食品的保质期,还能改善食品的风味和营养价值。

热处理是食品加工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它能够有效地杀死或抑制食品中的微生物,防止食品腐败变质。

热处理的方式有多种,如煮沸、蒸煮、烘烤、油炸等。

每种热处理方式都有其特定的应用范围和效果,选择合适的热处理方式对于保证食品的安全性至关重要。

冷加工技术则是一种在低温条件下进行的食品加工方法,它能够最大限度地保持食品的新鲜度和营养成分。

常见的冷加工技术包括冷冻、冷藏、真空包装等。

这些技术在延长食品保质期的同时,也减少了食品在加工过程中的营养成分损失。

发酵是食品加工中一种古老的技术,它利用微生物的代谢活动来改变食品的化学成分和风味。

发酵食品如酸奶、面包、酒类等,不仅具有独特的风味,还富含有益的微生物和酶,对人体健康有益。

干燥是食品加工中另一种重要的技术,它通过去除食品中的水分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干燥的方式有自然干燥、热风干燥、真空干燥等。

干燥不仅能够减少食品的体积和重量,便于运输和储存,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食品中的微生物数量。

腌制是一种利用盐、糖、酸等物质来保存食品的方法。

腌制食品如腌菜、腌肉、腌鱼等,不仅能够延长食品的保质期,还能赋予食品独特的风味。

然而,腌制食品在加工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一些有害物质,如亚硝酸盐,因此需要严格控制腌制工艺和条件。

在食品加工过程中,除了上述技术外,还需要关注食品的安全性和营养价值。

食品安全是指食品在生产、加工、储存、运输和销售过程中不对人体造成危害。

《食品科学与工程导论》期末论文

《食品科学与工程导论》期末论文

《食品科学与工程导论》课程论文高考后填报志愿时,我在密密麻麻的专业志愿中一眼就挑中了“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

“食品”是我的兴趣所在,化学、生物,一直都是我喜欢并且擅长的学科;“科学”让我看到了这门学科严谨、深入的一面;“工程”让我看到了这门学科好的发展前景。

“民以食为天”,“食”字当头,食品领域的知识当真应是无穷无尽的。

我的理解是,这门学科研究所有关于食品的知识,最终我们可以参与食品的研发、加工与包装等一系列的工作。

然而我身边的人大多数都对这门学科一知半解甚至毫无了解:有的人谈到这个专业第一反应就是“你真是个吃货”,有的人将这门学科与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混为一谈,甚至有人直接问我:“你们这个专业学完了毕业出来能干嘛啊?”由于周围人的不了解,甚至是个别人的误解,导致我身边的同学有不少人都想转专业,我想这都是因为大家对于这个学科的不了解导致的。

身边的同学大多数都喜欢建筑、法学、金融这样的学科,因为家里人、朋友或者自己本身认为那些学科更加有用甚至更能赚钱。

但在我看来,赚钱并不是我们学习一门学科的真正目的,如果把赚钱当成学习一门学科的目的,相信你的成就也就只能到达赚到钱为止了。

首先,学习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人,确实有不少都是“吃货”,他们出于对食品的热爱选择了这个专业,研究自己喜欢的东西的确是很幸福的事;其次,食品质量与安全是这门学科的研究范围内的内容,但这门学科研究的东西远远不止这些,它更多地是偏向食品的研发、加工与包装这一复杂的过程,综合性更强,也更实用;最后,相信能把这门学科学好的人,一定是全面发展、热爱食品的人,这样的人,何愁找不到工作呢?当然,若是眼高手低的话,相信无论学的是什么专业,也很难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吧。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要培养的是具有化学、生物学、食品工程、食品安全与营养、食品分析与检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在食品领域内从事食品生产技术管理、科学研究、产品开发、工程设计及食品质量与安全检测、控制、监督、执法、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食品类本科毕业论文

食品类本科毕业论文

本科毕业论文乳酸发酵酸菜的应用研究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姓名:学号:指导教师:职称:教授日期:二Ο一一年六月摘要本论文以实验室提供的短乳杆菌S1-3和植物乳杆菌Sc6-3、Sc9-6三株乳杆菌为供试菌株,经测定其生长特性的基础上尝试发酵酸菜试验。

结果显示,三株乳酸菌的最适生长温度均为30-35℃,能够耐受的最大盐浓度为7%。

用不同菌种组合的发酵剂发酵白菜,筛选出的最佳菌种组合为:D1(S1-3:Sc9-6=1:1);产品最佳发酵工艺参数为:接种量3%、盐浓度5%、发酵温度20℃、发酵时间3天。

D1组混合菌种的生产酸菜过程中,在发酵的初期(ld-3d)产酸速率远远大于对照组,其产酸量比对照组高8.0倍,亚硝酸盐含量明显降低。

关键词:酸菜;乳酸菌;筛选.AbstractThis paper provides a short laboratory S1-3 and Lactobacillus plantarum Sc6-3, Sc9-6 for the three strains of Lactobacillus strains tested, the growth characteristics were determined based on the attempt to fermented vegetable trial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ree strains of lactic acid bacteria are the optimal growth temperature 30-35 ℃, can withstand the maximum concentration of 7%. With different combinations of starter strains fermented cabbage, the best strains selected combination of: D1 (S1-3: Sc9-6 = 1:1); product optimal fermentation parameters were: 3% inoculum, salt Concentrat ion of 5%, fermentation temperature 20 ℃, the fermentation time of 3 days. D1 group of mixed bacteria during the production of sauerkraut, in the early stages of fermentation (ld-3d) acid production rate far grea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acid production 8.0 times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significantly increase nitrite content decreased.Key words : Fermented vegetable ; Lactic acid bacteria (LAB) ; Filter目录1 前言 (1)1.1 概述 (1)1.2 酸菜的发酵机理 (1)1.3 乳酸发酵对蔬菜的意义 (3)1.3.1 提高蔬菜制品的营养价值 (3)1.3.2 改善蔬菜制品的风味 (3)1.3.3 延长蔬菜制品保质期 (3)1.3.4 增加蔬菜制品的保健作用 (3)1.3.5 丰富蔬菜制品的花色品种 (4)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4)2材料与方法 (5)2.1试验材料 (5)2.2 仪器设备 (5)2.3 试验方法 (5)2.3.1供试菌液的制备 (5)2.3.2 供试乳酸菌的温度生长特性 (5)2.3.3 供试乳酸菌的耐盐试验 (5)2.3.4 最佳发酵组合的筛选试验 (6)2.3.5 发酵试验 (6)2.3.6 感官品质评价: (7)2.3.7 纯菌发酵对酸菜产品质量的影响 (7)3 结果与分析 (8)3.1最适生长温度试验结果 (8)3.2 耐盐试验的结果 (10)3.3最佳发酵菌种组合的筛选及发酵试验结果 (11)3.3.1发酵菌株组合的筛选 (11)3.3.2发酵试验结果 (13)3.3.3 纯菌发酵对酸菜产品质量的影响 (15)4结论 (17)致 (18)参考文献 (19)作者简介 (20)1 前言1.1 概述酸菜是一种独特且具有悠久历史的大众的乳酸发酵蔬菜制品。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论文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论文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题目:酶促棕榈油醇解过程研究酶促棕榈油醇解过程研究摘要1,3-位置选择性脂肪酶在1,3-甘油二酯(DAG)制备和油脂改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脂肪酶催化油脂的醇解反应过程中,往往存在着酰基转移反应。

研究用特异性脂肪酶作为催化剂的反应过程中的酰基转移变化规律对于生产目标产物及1,3-位置选择性脂肪酶的应用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1,3-位专一性酶lipozyme RM IM催化甲醇和棕榈油的醇解体系为研究对象,研究底物比、反应温度和反应用酶量对醇解体系过程中产生的酰基转移的现象进行探究。

以期了解1,3-位专一性脂肪酶催化甘三酯醇解酯交换反应过程中的酰基转移,为1,3-位专一性脂肪酶在酶促醇解反应中的实际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棕榈油与甲醇的醇解过程中酰基转移的情况,包括1,2-甘二酯酰基转移后形成1,3-甘二酯和2-单甘酯酰基转移后形成1(3)-单甘酯。

结果表明:当甲醇与棕榈油摩尔比小于3:1时,酰基转移量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当反应温度在50-60℃之间,酰基转移量会随着温度和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当酶量从4%增加到8%,酰基转移量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加。

关键词:酰基转移;醇解;脂肪酶江南大学学士学位论文ABSTRACTAcyl migration has been researched by 1,3-positional specificity lipase(lipozyme RM IM)catalyzed palm oil with methanol in solvent free system,including acyl migration of1,2-diglyceride(1,2-DG)to 1,3-diglyceride(1,3-DG)and 2-monoglyceride(2-MG)to1-monoglyceride (1(3)-MG).discusses the effects of substrate molar ratio,reaction temperature and lipase loading on the acyl migration.The results show that methanol/oil molar ratio was not higher than 3:1, acyl migration increased with ration time. The temperature in the rang of 50 ℃to 60 ℃,acyl migration increased greated along with increasing of temperature and ration time.when lipase loading increased from 4% to 8%, acyl migration increased greated along with increasing of temperature.Key:Lipozyme RM IM;methanolysis;acyl migration酶促棕榈油醇解过程研究目录第1章绪论 (1)1.1 脂肪酶的存在 (1)1.2脂肪酶的选择性 (1)1.2.1脂质类型或底物的选择性 (1)1.2.2区域或位置选择性 (2)1.2.3脂肪酸和酰基供体的选择性 (2)1.2.4立体选择性 (2)1.2.5非选择性 (2)1.3 脂肪酶在生物技术方面的应用 (2)1.3.1酯的水解 (2)1.3.2甘油解 (3)1.3.3酯化反应 (3)1.3.4醇解/酸解反应 (3)1.3.5酯交换反应 (3)1.4 不同因素对醇解产物的影响 (3)1.4.1底物摩尔比的影响 (3)1.4.2 温度的影响 (4)1.4.3 酶量的影响 (4)1.5 本论文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 (4)1.5.1 研究目的 (4)1.5.2 研究内容 (5)第2章材料与方法 (5)2.1 实验材料 (5)2.1.1 材料与试剂 (5)2.1.2仪器设备 (6)2.2 实验方法 (6)2.2.1棕榈油的脂肪酸组成分析 (6)2.2.2 醇解反应 (6)2.2.3高效液相分析反应产物 (7)2.2.4各因素对反应产物的影响 (7)2.2.4.1底物摩尔比对酰基转移的影响 (7)江南大学学士学位论文2.2.4.2温度对酰基转移的影响 (7)2.2.4.3酶量对酰基转移的影响 (7)第3章结果与讨论 (8)3.1棕榈油的脂肪酸组成 (8)3.2醇解反应的产物 (8)3.3 不同因素对酰基转移的影响 (9)3.3.1底物对酰基转移的影响 (9)3.3.2温度对酰基转移的影响 (10)3.3.3酶量度酰基转移的影响 (11)第4章结论与展望 (13)4.1 主要结论 (13)4.2 问题与展望 (14)参考文献 (14)致谢 (17)酶促棕榈油醇解过程研究第1章绪论.1.1 脂肪酶的存在脂肪酶(lipase E.C. 3.1.1.3)又称三酰基甘油酯水解酶(triacylglycerol esterhydrolases),广泛的存在于动植物和微生物中。

食品科学与工程综述论文

食品科学与工程综述论文

食品科学与工程综述论文1. 引言食品科学与工程旨在研究食品的生产、加工、保存和安全等方面的知识和技术。

本综述论文将从食品科学与工程的历史背景、研究方法、热点领域和未来发展等方面进行总结和分析。

2. 历史背景食品科学与工程作为一门学科,起源于对食品生产和处理的需求。

早期的食品科学主要集中在农业生产和食品加工技术的改进上,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食品科学与工程逐渐发展成熟,并且涵盖了更多的领域,包括食品营养、食品微生物学、食品质量与安全等。

3. 研究方法食品科学与工程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验室试验、模拟模型、数据分析和品评等。

实验室试验是常用的研究方法,通过实验室内的模拟环境测试食品的化学、生物和物理特性。

模拟模型则是通过计算机技术建立数学模型,模拟食品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变化过程。

数据分析则是通过统计和分析已有数据,得出结论和预测结果。

品评则是通过专家和消费者的品尝和评价,评估食品的口感、香味和质量。

4. 热点领域当前食品科学与工程的研究热点领域包括食品安全、食品营养和功能性食品等。

4.1 食品安全随着人口的增长和食品供应链的复杂性增加,食品安全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食品工程师通过控制和监测食品的生产、加工和储存环节,保证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新的技术和方法被应用于食品的快速检测和溯源,以提高食品安全性。

4.2 食品营养食品营养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食品科学家研究食物中的营养成分,探索人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

他们还研究如何通过食物的选择和加工来改善人们的营养状况。

4.3 功能性食品功能性食品是一种通过添加特殊成分或改变食品的生产过程来提供额外健康益处的食品。

食品科学家研究如何开发和制造功能性食品,以满足人们对特定健康需求的需求。

5. 未来发展未来食品科学与工程将继续迎来新的挑战和发展机遇。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们对食品的需求变化,新的研究领域和方法将不断涌现。

未来的食品科学与工程将更加关注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同时还将探索更多关于食品与健康之间的关系。

食品科学工程毕业论文参考(最终五篇)

食品科学工程毕业论文参考(最终五篇)

食品科学工程毕业论文参考(最终五篇)第一篇:食品科学工程毕业论文参考随着社会的发展食科技技术也在不断成熟,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食品科学工程毕业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摘要:本试验以鲜牛乳为主要原料, 添加杏鲍菇菌汁进行乳酸发酵制成保健酸奶, 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出最佳配方, 结果表明菌汁添加量15%、蔗糖用量7%、接种量、发酵时间为4.5小时,产品的风味和组织状态较好, 色泽微黄, 酸甜适中, 口感细腻, 具有杏鲍菇特有的清香味和淡淡的乳香味,同时具有一定的保健功效。

关键词:杏鲍菇;酸奶;保健食品:食品科学工程前言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DC.ex.Fr.)Quel]又名刺芹侧耳, 隶属于真菌门、担子菌纲、伞菌目、侧耳科、侧耳。

杏鲍菇的子实体单生或群生,菌盖宽2-12cm,初呈拱圆形,后逐渐平展,成熟时中央浅凹至漏斗形,表面有丝状光泽,平滑、干燥、细纤维状,幼时盖缘内卷,成熟后呈波浪状或深裂,因其子实体具杏仁香味和菌肉肥厚似鲍鱼而得名[1]。

在日本又有西洋侧耳、雪茸等美称, 其菌肉、菌盖和菌柄脆嫩, 味道鲜美, 具有杏仁香味, 风味独特, 故有“平菇王”、“ 草原上的美味牛肝菌”之美称, 是近几年深受国际市场欢迎的珍稀食用菌之一。

杏鲍菇自然分布于意大利、西班牙、法国、德国、摩洛哥、中国新疆和四川西部等地。

杏鲍菇的人工驯化工作最早始于意大利国家,并且获得了成功。

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引种栽培, 目前福建、浙江、山东、河北、吉林等地已开始小规模生产, 并有大规模发展趋势。

开发杏鲍菇的深加工对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促进杏鲍菇的产业化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杏鲍菇是一种分解木质素、纤维素能力较强的食用菌,需要有丰富的营养,特别是氮源充足,菌丝生长旺盛,产量更高[2]。

所以杏鲍菇食用价值非常高。

据分析, 杏鲍菇体内含有18种氨基酸, 其中8种是人体必需氨基酸, 且都是L-型, 易被人体吸收利用, 同时含有丰富的粗蛋白质和寡糖。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论文范文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论文范文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论文范文摘要本文旨在研究X公司红酒在储存过程中的化学变化及其对口感的影响。

通过采用质谱分析仪、高效液相色谱仪以及感官评价等方法,发现红酒在储存过程中会产生乙醛、乙酸、乳酸等物质,并且其含量随着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升高。

同时,红酒的总酸度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加。

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红酒的口感在储存过程中会逐渐变得酸涩,但这种变化是可控的,可以通过储存温度和时间的调节来达到理想的效果。

引言红酒作为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酒类饮品,在储存和酿造过程中经常会发生化学变化,这些变化会影响到酒的品质和口感。

因此,深入研究和探究红酒储存过程中的化学变化及其对口感的影响,对于提高红酒的品质和口感具有重要意义。

实验方法1. 样品准备:选取X公司的红酒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放置于20℃、25℃、30℃、35℃、40℃的环境下进行储存,共计6个月。

2. 化学分析:每个月取出一定数量的样品,用质谱分析仪和高效液相色谱仪分析样品中乙醛、乙酸、乳酸等物质的含量。

3. 感官评价:每个月取出一定数量的样品,请10名专业品酒师参与感官评价,对样品的香气、口感、色泽等方面进行打分评价。

结果与分析1. 化学分析结果显示,储存过程中红酒中乙醛、乙酸、乳酸等物质的含量增加,且总酸度也逐渐升高。

其中,乙醛和乳酸的含量增加速率较快,乙酸的含量增加速率较慢。

2. 感官评价结果显示,储存3个月以后的红酒口感开始变酸涩,但香气和色泽基本保持不变。

储存6个月后,口感变得更加酸涩,但依然能够接受。

3. 结合化学分析和感官评价的结果,可以得出结论:在20℃-30℃的环境下储存3个月左右为最佳,此时红酒的口感最佳,不过储存时间过长会导致口感过于酸涩。

结论本文通过对X公司红酒储存过程中的化学变化及其对口感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发现红酒在储存过程中会产生乙醛、乙酸、乳酸等物质,同时总酸度会升高。

红酒的口感在储存过程中也会逐渐变酸涩,但这种变化是可控的。

因此,为了保持红酒的品质和口感,我们建议将其储存在20℃-30℃的环境下,储存时间不宜过长。

食品科学与工程导论论文

食品科学与工程导论论文

我所认识的食品科学我的专业是生物工程,当我看到我的课表上有食品工程导论的时候,我觉得很纳闷,为什么我们学生物工程的要学习食品工程的知识啊,这简直就是浪费时间!但当我上过这些课后,我就改变了这种想法——原来生物工程和食品工程是息息相关的,食品工程离不开生物技术,等我们毕业后,一些有关食品工程的工作也是我们择业的选择。

当“食品”这个词摆在我们面前时,我们当然不会觉得它陌生,因为它之于我们的生命来说说是必不可少的,它在我们的一生当中都扮演者重要的角色。

虽然我们对食品很熟悉,但是我们所熟悉的大多知识食品的成品,而对于它的制作却了解甚少。

一种常见的简单的食品都会经过比较漫长的繁琐的工序才能变成我们在超市里看到的摸样。

就拿我们每餐都要食用的大米来说,最初始的工序就是选种,而这些就业牵连到育种,要选取优质的父本和母本通过各种交配的到最优的种子;然后是种子的萌发,要考虑到种子萌发的温度以及湿度;再是幼苗下种的过程,要考虑到幼苗的行间距,还有水量;紧接着在成长的过程中还要追肥、除虫以及补充养料等;稻谷成熟后就要采用机械收割,再用机械脱壳。

而这些脱过壳的大米还不能直接放到商场上销售,还要经过卫生部门的检查,检查合格后贴上商标才能成为我们在超市里看到的大米。

仅仅是生产一项大米就涵盖了化学、生物学、物理学、工程学等等一系列的学科,这说明了食品科学与工程是一个高深且复杂的专业。

食品科学不像一些前沿科学需要非常高端的科技,但是在生活中却是非常实用而且能够解决生活问题的科学。

食品科学与工程是以食品科学和工程科学为基础,研究食品的营养健康、工艺设计与社会生产,食品的加工储藏与食品安全卫生的学科,是生命科学与工程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食品科学与工业工程的重要桥梁。

现在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已是举足轻重。

就食品科学的涉足面而言,它也是一门博大的学科,它涉及食品化学、食品生物化学、食品分析检测、食品加工与保藏、食品安全与质量、食品加工高新技术等,涵盖了食品生产运输与保存的各个方面。

食品科学与工程毕业论文

食品科学与工程毕业论文

食品科学与工程毕业论文食品科学与工程毕业论文食品科学与工程是一个涵盖广泛领域的学科,它研究食品的生产、加工、质量控制以及与人类健康相关的各个方面。

食品科学与工程的毕业论文是一个重要的学术项目,旨在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科学素养。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探讨一些可能的食品科学与工程毕业论文的主题,并提供一些研究方法和思路。

一、食品加工技术的研究食品加工技术是食品科学与工程领域的核心内容之一。

学生可以选择某种特定的食品加工技术进行研究,例如酿酒技术、乳制品加工技术、果蔬加工技术等。

在研究中,学生可以探索改进现有技术、开发新的加工方法或者研究加工过程中的关键问题。

例如,学生可以研究如何提高某种食品的加工效率,如何改善产品的质量和口感,或者如何减少加工过程中的能耗和环境污染。

二、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的研究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是食品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另一个重要方向。

学生可以选择某种特定的食品安全问题或者质量控制方法进行研究。

例如,学生可以研究某种食品中的致病微生物的检测和控制方法,或者研究某种食品中的化学污染物的检测和去除方法。

在研究中,学生需要运用各种分析技术和实验方法,例如PCR技术、质谱分析等。

此外,学生还可以探索如何利用新的技术手段来提高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例如纳米技术、冷冻技术等。

三、食品营养与健康的研究食品营养与健康是食品科学与工程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

学生可以选择某种特定的食品或者营养成分进行研究。

例如,学生可以研究某种食品中的营养成分的含量和变化规律,或者研究某种食品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在研究中,学生需要运用各种营养评估方法和实验手段,例如营养成分分析、动物实验等。

此外,学生还可以探索如何利用食品来预防和治疗某些疾病,例如利用食品中的活性成分来抗氧化、抗炎等。

四、食品工程与装备的研究食品工程与装备是食品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另一个重要方向。

学生可以选择某种特定的食品工程问题或者装备进行研究。

例如,学生可以研究某种食品加工设备的设计和改进,或者研究某种食品生产线的优化和自动化。

食品毕业论文怎么写

食品毕业论文怎么写

食品毕业论文怎么写食品毕业论文怎么写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是当前热门的专业之一,毕业论文是该专业学生毕业前必须完成的一项重要任务。

撰写一篇出色的食品毕业论文不仅能够展示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研究能力,还可以为日后的学术发展奠定基础。

本文将为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食品毕业论文的写作技巧和注意事项。

一、选题选择一个合适的研究课题是撰写食品毕业论文的第一步。

首先,你需要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课题,这样才能保持对论文的持续热情。

其次,你需要确保选题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和实际意义。

可以通过文献综述、实地调研等方式,了解当前食品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前沿问题,选择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作为研究对象。

二、文献综述在撰写食品毕业论文之前,你需要进行一定的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是对已有研究成果的总结和评价,可以帮助你了解当前研究的进展情况,找到自己研究的切入点。

在文献综述中,你可以引用相关研究的结果和观点,同时也要对这些研究进行分析和批判,指出其不足之处或有待改进之处。

三、研究方法在食品毕业论文中,你需要清晰地描述你的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是你解决研究问题的具体步骤和操作流程。

这包括实验设计、样本采集、数据处理等内容。

你需要详细地介绍你所采用的方法,并说明其优势和适用性。

同时,你还需要讨论可能存在的局限性和误差,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在食品毕业论文中,你需要清晰地呈现你的实验结果,并进行相应的数据分析。

你可以使用图表、统计方法等手段来展示你的实验结果,并对结果进行解读和讨论。

在分析结果时,你需要结合前期的文献综述,对结果进行比较和评价,指出其与现有研究成果的异同之处,并从中得出结论。

五、结论与展望在食品毕业论文的结尾部分,你需要对你的研究结果进行总结,并提出进一步的研究展望。

结论部分不仅要简明扼要地概括你的研究成果,还要对研究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进行客观的评价。

在展望部分,你可以提出你认为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优秀毕业论文范本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探析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优秀毕业论文范本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探析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优秀毕业论文范本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探析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作为培养食品行业人才的重要专业之一,对于食品安全的研究与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进行探析,以期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毕业论文写作提供参考。

一、引言食品安全是人们生活中的一大关切,食品的质量和安全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健康。

因此,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显得尤为重要。

本节将介绍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背景和意义。

二、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种类及原理食品安全检测技术主要包括传统检测技术和新兴检测技术两大类。

传统检测技术包括物理检测、化学检测和生物学检测等方法,而新兴检测技术则包括光谱技术、免疫分析技术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等。

本节将对这些技术的原理进行详细论述。

三、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应用领域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产品、畜产品、水产品等多个领域。

本节将分别对各个领域的应用进行分析和探讨。

四、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现状与问题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本节将概括性地介绍这些问题,并对其进行剖析。

五、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前景展望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发展前景广阔,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本节将对食品安全检测技术未来发展的趋势进行分析和预测。

六、结论本文综述了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旨在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毕业论文写作提供参考。

我们可以看到,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对于保障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食品安全意识的提高,相信将会有更多的创新型食品安全检测技术涌现出来,有效提升食品安全水平。

七、参考文献:[1] 张三, 李四, 王五. 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综述. 食品科学与技术学报, 2018, 35(5): 11-20.[2] Smith J, Johnson A, Wang B. Current Trends in Food Safety Detection Technologies.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9, 45(3): 102-110.[3] Liu Q, Zhang X, Chen W. Advances in Molecular Detection Technologies for Food Safety. Journal of Food Quality and Safety, 2020, 38(2): 160-168.。

食品本科毕业论文

食品本科毕业论文

食品本科毕业论文食品本科毕业论文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健康的关注日益增加,食品科学与工程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作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生,毕业论文是我们对所学知识的一个总结和应用。

本文将从食品质量控制、食品加工技术和食品营养等方面,探讨食品本科毕业论文的一些思路和选题建议。

一、食品质量控制食品质量控制是食品科学与工程领域的核心内容之一。

在选择食品质量控制的论文题目时,可以从食品安全、食品质量检测方法和食品质量评价等方面展开。

比如,可以选择研究某种食品中的致病菌检测方法,或者分析某种食品添加剂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通过对食品质量控制的研究,可以提高食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为人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二、食品加工技术食品加工技术是将原料转化为成品食品的过程,是食品科学与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选择食品加工技术的论文题目时,可以从食品加工工艺、食品加工设备和食品加工改进等方面展开。

比如,可以选择研究某种食品的加工工艺优化,或者分析某种新型食品加工设备的应用效果。

通过对食品加工技术的研究,可以提高食品的品质和口感,满足人们对美味食品的需求。

三、食品营养食品营养是指食物中所含的各种营养物质,对人体健康起着重要作用。

在选择食品营养的论文题目时,可以从食物中的营养成分、食物营养评价和食物与健康等方面展开。

比如,可以选择研究某种食物中的特定营养成分含量,或者分析某种饮食模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通过对食品营养的研究,可以提供科学的营养指导,帮助人们选择更加健康的饮食。

四、食品创新与研发食品创新与研发是食品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前沿研究方向,也是食品行业的核心竞争力。

在选择食品创新与研发的论文题目时,可以从新产品开发、功能性食品研究和食品工艺改进等方面展开。

比如,可以选择研究某种新型食品的开发和推广策略,或者分析某种功能性食品的功效和应用。

通过对食品创新与研发的研究,可以推动食品行业的发展,满足人们对多样化和健康食品的需求。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论文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论文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在完成学业的最后一项任务,它不仅要求学生全面展示其所学的知识和研究能力,还需要通过深入研究和探索,提供有助于食品科学和工程发展的创新理念和实践方案。

本文将讨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论文的写作要点和建议。

首先,一个成功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论文需要有一个明确的研究目标和选题。

学生应该选择一个具有研究潜力和学术价值的问题,并在论文中清楚地描述其重要性和研究的目的。

选题的重要性在于它将决定研究方向和方法,因此学生需要在选择论文题目时进行充分的思考和讨论。

其次,毕业论文应该包含一部分综述文献的调研和分析。

学生需要仔细研究最新的文献和研究进展,以确定当前问题的现状和待解决的方向。

此外,学生还应该通过综述文献来验证自己的研究假设,并为自己的实验设计提供理论基础。

第三,毕业论文的核心部分是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

学生应该详细描述自己的实验设计,包括样本的选择、实验的步骤和工具的使用。

此外,数据的收集和分析也是至关重要的。

学生需要使用合适的统计方法来分析实验结果,并从中获得可靠的结论。

数据分析的结果应该与论文的研究目标相一致,并支持学生的观点和假设。

另外,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论文还需要包含研究结果的讨论与解释。

学生应该对实验结果进行详细的解释,并与先前的研究结果进行比较和讨论。

在这个部分,学生应该能够解释实验结果的原因,并提出可能的改进方法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最后,毕业论文的结论应该对整个研究进行总结,并强调其学术和实用的价值。

学生需要回顾自己的研究目标,并总结研究结果是否达到预期。

此外,学生还应该评估自己的研究的局限性,并提出进一步改进的建议。

在撰写毕业论文时,学生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注意论文的组织结构和章节划分。

学生应该清晰地划分章节,并在每个章节中提供明确的标题和子标题。

此外,每个章节的内容应该相互关联,使整个论文具有逻辑性和连贯性。

其次,学生应该注重论文的语言表达和文字质量。

食品科学与工程论文参考范文

食品科学与工程论文参考范文

食品科学与工程论文参考范文标题:基于突变温泉菌培养基的高蛋白质食品开发研究摘要:突变温泉菌具有较高的蛋白质含量和多样性,因此在食品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研究以突变温泉菌为原料,利用发酵技术开发了一种高蛋白质食品,并对其理化性质、营养价值以及感官特点进行了评估。

结果表明,突变温泉菌发酵产物在蛋白质含量和种类上具有较高的优势,其营养价值丰富,口感独特。

因此,突变温泉菌发酵产物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的高蛋白质食品。

关键词:突变温泉菌;高蛋白质食品;发酵;蛋白质含量;营养价值1.引言2.实验方法2.1突变温泉菌的培养和筛选从温泉水样中筛选并纯化突变菌株,通过PCR扩增16SrRNA基因序列进行物种鉴定。

2.2准备突变温泉菌发酵基质收集突变温泉菌培养液,并通过离心和过滤将细胞去除。

将菌液与发酵基质进行混合,使其达到最佳发酵条件。

2.3发酵条件将混合液置于恒温培养箱中,调控温度、pH值和发酵时间等因素,以促进突变温泉菌的生长和代谢活性。

3.结果与讨论3.1突变温泉菌发酵产物的理化性质通过分析突变温泉菌发酵产物的外观、质地、色泽以及水分含量和pH值等指标,我们发现其具有较好的理化性质,符合食品卫生安全要求。

3.2突变温泉菌发酵产物的营养价值利用化学分析方法对突变温泉菌发酵产物进行营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其蛋白质含量较高,且富含多种必需氨基酸。

这表明突变温泉菌发酵产物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高蛋白质食品。

3.3突变温泉菌发酵产物的感官特点采用感官评价方法对突变温泉菌发酵产物的口感、风味和香气进行评估,结果显示其具有独特的口感和风味,呈现出一种新颖的食品体验。

4.结论本研究成功利用突变温泉菌开发了一种高蛋白质食品,并对其理化性质、营养价值和感官特点进行了综合评估。

结果表明,突变温泉菌发酵产物具有较高的蛋白质含量和种类,其营养价值丰富且口感独特。

因此,突变温泉菌发酵产物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的高蛋白质食品。

本研究为进一步突变温泉菌的食品应用提供了基础研究和理论指导。

食品科学与工程论文参考范文

食品科学与工程论文参考范文

食品科学与工程论文参考范文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食品科学与工程论文参考范文》的内容,具体内容:食品是人类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食品科学是研究人类食物的一门学科。

我整理的食品科学论文参考范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食品科学论文参考范文篇一:《浅谈食品科学与食品安全的...食品是人类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食品科学是研究人类食物的一门学科。

我整理的食品科学论文参考范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食品科学论文参考范文篇一:《浅谈食品科学与食品安全的发展》【摘要】随着人们的生活质量越来越高,人们也越发的关注食品安全的问题,而国际卫生组织(WHO)也将食品安全纳入到必须先要解决的11个问题之中。

督促各国将食品安全问题作为国家健康机制中必可不少的一项,并加快出台、完善各项政策,提供充足的资源来建立和强化各国的食品安全,包括针对减少食源性疾病之系统的和可持续的预防措施的开发和应用。

食品科技因此开始凸显其重要性。

本文就以食品科学与食品安全为主要路线,针对其发展和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整理阐述。

【关键词】食品安全;食品科学;发展关于食品安全问题方面的研究在食品科学里是重要的研究之一,其主要内容包括有人口增长问题、食品贸易的国际化问题、食品生产工业化问题、及国际旅游方面和食品消费形式的变化等问题[1]。

而人们关注的重点仍然是食品中是否含有有毒化学物质。

另外,在食品安全中的新技术也是关注的重点,包括食品辐射和源于新生物技术的食品。

而针对食品安全问题,我们应考虑诸多因素(生物技术,营养和行为科学,化学和物理分析,信息技术,工程科学和加工技术的通力协作)。

学术界如何界定食品科学?对于食品科学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及解决的安全问题上,他们更加重视的是将食品科学看做是一种完整的系统,它介于农业科学、营养科学和行为科学之间[2]。

目前,全世界的生物转基因技术都在以植物对害虫的抵抗力,对干旱、盐碱地等恶劣条件适应力,提高植物内所含营养物质的含量等为主攻目标。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论文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论文

毕业设计(论文) 课题题目:杜仲叶饲料添加剂的研究杜仲叶饲料添加剂的研究摘要杜仲是我国特有的木本植物和经济林树种。

由于杜仲具有防治高血压、提神抗劳、增强免疫功能、抗肌肉骨骼老化、清除体内“垃圾”、防癌抗癌等药理保健作用,杜仲被广泛应用于保健品、化妆品等的开发项目中。

近些年来,杜仲叶作为饲料添加剂的研究颇为热门。

本实验分别采用两种枯草芽孢杆菌以及两种酵母菌对杜仲叶进行发酵,并对发酵后杜仲叶中绿原酸、多糖、蛋白质等成分的提取及测定。

通过实验,我们确定了对于杜仲叶应用于饲料添加剂最合适的发酵菌种,可促进杜仲叶的深加工和利用。

关键词:杜仲饲料添加剂发酵绿原酸多糖蛋白质ABSTRACTEucommia ulmoides oliv is Chinese endemic species of woody plants and economic forest tree species. Due to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eucommia ulmoides has high blood pressure, refreshing, enhance the immune function of fatigue resistance, ageing, musculoskeletal cleared body "junk", cancer prevention and fighting against cancer and pharmacological health care function, eucommia ulmoides oliv is widely used in health food, cosmetics, etc. In the development projects. In recent years, eucommia ulmoides oliv as feed additives research rather popular. The experiments were to use two kinds of bacillus subtilis and two yeast of eucommla ulmoides were, and after fermentation of eucommia ulmoides oliv chlorogenic acid in, polysaccharides, such as protein component of extraction and determination. Through the experiment, we determined the eucommia ulmoides oliv for applied to feed additive the most appropriate fermentation strains, can promote the deep processing and use of eucommia ulmoides oliv.(不准确)Key Words:Eucommia ulmoides Oliv; feed additive;ferment; chlorogenic acid; polysaccharide; protein目录摘要 (2)ABSTRACT (3)第一章文献综述 (5)1.1杜仲叶概述 (5)1.1.1杜仲叶的主要成分 (5)1.1.2杜仲叶的主要生理作用 (5)1.2杜仲叶饲料添加剂 (7)1.2.1 杜仲叶饲料添加剂的功能及特点 (7)1.2.2 杜仲叶饲料添加剂的加工 (8)1.3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9)第二章实验部分 (10)2.1实验材料 (10)2.1.1 菌种来源 (10)2.1.2 杜仲叶样品来源:采集 (10)2.1.3 主要试剂 (10)2.1.4 主要仪器 (11)2.2实验流程 (11)2.3发酵方法 (11)2.3.1 培养基 (12)2.3.2 菌种的扩大培养 (12)2.4检测方法 (12)2.4.1绿原酸含量测定 (12)2.4.2 多糖含量测定——蒽酮比色法 (13)2.4.3 蛋白质含量测定 (14)第三章结果与讨论 (17)3.1实验数据 (17)3.1.1 绿原酸含量测定 (17)3.1.2 多糖含量测定 (18)3.1.3 蛋白质含量测定 (20)3.2结果分析 (20)3.2.1 杜仲叶在夏、秋两季化学成分含量的比较 (20)致谢 (22)第一章文献综述1.1 杜仲叶概述杜仲系杜仲科杜仲属植物,是我国特有的木本植物和经济林树种,亦是重要的中药材。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毕业论文研究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毕业论文研究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毕业论文研究摘要:本文通过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毕业论文的研究,对该领域的热点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旨在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生提供一些有价值的研究方向和思路。

本文分析了当前食品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发展现状,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潜在的研究课题,包括食品安全、食品加工技术、食品营养与健康等方面的内容。

最后,本文对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和趋势进行了展望。

一、引言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一门关注食品加工、食品质量、食品营养与健康的学科,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质量的关注度的增加,该专业的学生在毕业论文选题上面临着较大的挑战。

因此,本文旨在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生提供一些有价值的研究方向和思路,以帮助他们在毕业论文的研究中有所突破。

二、食品安全研究食品安全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在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毕业论文研究中,食品安全是一个较为热门的研究领域。

可以选择的研究课题包括食品中的有害物质检测与控制、食品添加剂的应用与评估、传统食品加工工艺的改进与创新等。

通过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可以为食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三、食品加工技术研究食品加工技术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核心内容之一,同时也是当前食品产业的热点领域。

在毕业论文的研究中,可以着眼于食品加工技术的改进与创新,探讨如何提高食品产品的品质和产量。

比较常见的研究课题包括食品加工中的传热传质问题、食品工艺的数值模拟与优化、新型食品加工技术的应用等。

这些研究将有助于提升食品加工工艺的效率和质量。

四、食品营养与健康研究食品营养与健康是另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在人们追求健康生活的背景下备受关注。

在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毕业论文研究中,可以从食物的营养价值、食品功能成分的开发与应用、食品与健康关系的研究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通过研究食品与健康之间的关联,可以为人们提供更加科学健康的饮食指导。

五、未来研究方向和趋势展望未来,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研究将持续向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方向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届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重庆三峡学院毕业设计论文设计 (论文)题目柚汁复合饮料的研制院系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年级 2007级学生学号200713070106 学生姓名王俊华指导教师王兆丹助教完成时间 2011年4月27日王俊华柚汁复合饮料的研制目录摘要 ................................................................3 关键词 ..............................................................3 1前言 ...............................................................31.1 柚子的营养成分和价值 (3)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3)1.2.1原料预处理技术 (3)1.2.2破碎与榨汁技术 (3)1.2.3过滤与澄清技术 (4)1.2.4调配技术 (4)1.2.5均质与脱气技术 (4)1.3 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 (4)1.4 论文的选题和研究内容 (5)2 材料与方法 (5)2.1 实验材料 (5)3 试验方法 ..................................................... 6 2.2.3.1 粒粒柚果汁饮料制备工艺 (6)2.3.2 操作要点 (6)2.3.3 柚汁复合饮料最佳风味配方实验 (7)2.3.4产品评价的方法 (7)(1) 感官检验 (7)表2感官评价标准 (7)(2)理化指标检验 (7)(3)微生物检验 .................................................. 8 3. 结果与分析 . (8)3.1柚汁的榨取和脱苦 (8)3.2 糖酸比的配制 (8)3.3 柚子复合饮料最佳配方实验 (8)3.4 产品质量评价 (10)3.4.1 感官质量 (10)3.4.2 理化检验 (10)3.4.3 微生物检验 ............................................ 10 4结论 ............................................................. 10 致谢 ............................................................... 11 参考文献 ........................................................... 12 译文 (12)第 2 页共 12 页2011届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柚汁复合饮料的研制王俊华(重庆三峡学院生物系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2007级重庆万州 404000) 摘要以柚汁作为主要原料~与柑橘汁复配研制一种新型饮料。

以柚子汁、柑橘汁、白沙糖、柠檬酸为四因素~每个因素选择三个水平~在感官评价的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确定复合饮料的最佳风味配方。

结果表明复合饮料最佳配方为柚子汁60g~柑橘汁20g~白砂糖4g~柠檬酸0.2g。

关键词柚汁复合饮料1前言1.1 柚子的营养成分和价值柚子,又名“文旦”,属芸芸香科,是东南亚常见的一种独具特色风味的水果。

柚子含有糖类、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维生素P、胡萝卜素、钾、磷、枸橼酸等。

柚皮主要成分有柚皮甙、新橙皮甙等,柚核含有脂肪油、黄柏酮、黄柏内酯等。

柚子营养丰富,每100克可食部分,含水分84.8克、蛋白质0.7克、脂肪0.6克、碳水化合物12.2克、热量57千卡、粗纤维0.8克、钙41毫克、磷43毫克、铁0.9毫克、胡萝卜素0.12毫克、硫酸素0.07毫克、核黄素0.02毫克、尼克酸0.5毫克、抗坏血酸41毫克。

中医认为,柚子味甘、酸,性寒,有健胃化食、下气消痰、轻身悦色等功用。

现代医药学研究发现,柚肉中含有非常丰富的维生素C以及类胰岛素等成分,故有降血糖、降血脂、减肥、美肤养容等功效。

经常食用,对高血压、糖尿病、血管硬化等疾病有辅助治疗作用,对肥胖者有健体养颜功能。

最新的医学研究成果证明柚子可以通过降低胆固醇起到预防心脏病作用,所以柚子具有很高的营养保健价值。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国内外在医药方面对柚子有所研究,但在柚子饮料方面研究甚少,而国内虽然在柚子饮料和柚子果醋方面有所研究,但都是对其关键技术(如:悬浮性稳定性、脱苦及脱气等问题)进行研究。

1.2.1原料预处理技术新鲜果蔬经过挑选、清洗、去皮、切分、去核(心)、修整、破碎后,还需进行进一步处理。

其中对成品果蔬汁质量影响较大的是烫漂和护色。

1.2.2破碎与榨汁技术根据原料的形状、性质和加工需求,选用合适的破碎设备,并结合相适宜的破碎工艺进行破碎。

常用的破碎工艺可分为热破碎和冷破碎。

通常来说,为了生产组织形态好、具有一定粘稠度的饮品,可以运用热破碎,抑制和破坏某些酶的活力,如果胶分解酶、脂肪氧化酶。

相反,则采用冷破碎。

另外,还有微波破碎、酶法破碎和细胞破碎等技术。

榨汁的方式根据榨汁温度可分为冷榨和热榨,需根据原料的特性来选择适宜的方式。

对于芹菜汁而言,有资料表明:芹菜冷榨汁可溶性固形物、pH、透光率均比热榨汁高。

而冬瓜冷榨第 3 页共 12 页王俊华柚汁复合饮料的研制汁其可溶性固形物和总出汁率明显高于热榨汁。

红葡萄因需要提取出葡萄中的红色素,采取热榨汁工艺,而白葡萄一般采用冷榨汁,榨汁后尽快杀菌、冷却。

另外,常用的榨汁方法还有压榨法和离心分离法,运转方式有间歇和连续两种。

压榨法有液压式榨汁机、裹包式榨汁机、螺旋榨汁机、连续带式榨汁机等,离心分离法有锥形篮式离心机、螺旋沉降离心机。

目前多用带式榨汁机或布赫式万能榨汁机。

近年来,日本开发了针对高营养价值果蔬的抗氧化榨汁法,从果蔬破碎到填充整个过程都在氮的包围中进行,是很具潜力的榨汁技术。

对于某些流汁较少的果蔬,如山楂等,可采用浸提法提高出汁率,常用的有连续浸提法和连续逆流浸提法。

1.2.3过滤与澄清技术在加工过程中,果蔬汁的过滤通常是使用过滤机。

主要分为压力过滤器和真空过滤机。

传统的澄清方法是对果蔬汁进行酶处理,如果胶酶等,再用单宁、明胶、硅溶胶、膨润土等澄清剂对其进行絮沉降处理,静置、取清液,并用离心或过滤的方法进一步处理。

年来,膜分离技术用于饮料的生产,使过滤和澄清可能一步完成,且达到更好的效果。

膜分离技术具有不易发生相变、能耗低,分离效率高、效果好、操作简便、环保安全的特点。

在饮料的过滤中,常用到超滤技术以及陶瓷膜技术。

1977 年Heatherbell 等人就成功运用超滤技术制成了稳定的苹果澄清汁。

邢卫红等开发的陶瓷微滤膜工业化生产技术,也已被成功地应用于甘蔗汁和草莓汁的澄清过滤中,并且探索出了比较合适的工艺操作参数及膜的再生方法。

1.2.4调配技术某些果蔬汁饮料的风味需进行调配,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比如柑橘汁、苦瓜汁中苦味的去除也是饮料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目前主要的脱苦方法有屏蔽脱苦、代谢脱苦、吸附脱苦、酶法脱苦、固定化细胞脱苦、超临界CO2脱苦、膜分离脱苦、基因工程脱苦等。

1.2.5均质与脱气技术在饮料加工中,常需要采用乳化均质。

乳化均质是一种特殊的混合操作,包含着粉碎和混合双重作用。

它是将两种互不相容的液体进行密切混合,使一种液体或胶体颗粒粉碎成为小球滴而分散在另一种液体中,进而获得粒子很小且均匀一致的混合液料,常用于果蔬汁饮料中防止果肉分离与沉淀。

常用的乳化均质机械有均质机和胶体磨两种。

近年来,APV 公司开发的Rannie(三片汽缸座)设计和Gaulin(一体成型式汽缸座)设计的新型均质机将得到广泛的应用。

真空脱气机是果蔬汁饮料生产中主要的脱气设备。

主要用于调配后果汁饮料去除物料中的空气(氧气),从而防止与抑制氧化和褐变,延长果汁储存期;同时除去悬散微粒附着的气体,防止微粒上浮,改善产品外观。

1.3 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发展,果蔬汁饮料加工技术已达到一定的水平,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在过滤、澄清及杀菌工艺中应用的膜分离技术,其本身就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是膜通量随着分离时间的推移会大幅降低且清洗困难,膜耐高温耐腐蚀性能不强,膜使用寿命短等,故需要不断开发新型膜材料,提高膜的性能,拓宽膜的品种,发展新品种的共混膜和复合膜,改进膜的清洗方法,发展新的膜分离技术及集成膜分离技术等来弥补膜分离技术目前的不足。

第 4 页共 12 页2011届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1.4 论文的选题和研究内容随着柚子产业的发展,对柚子深加工的显得尤为重要。

柚汁复合饮料的研制正是柚汁深加工的一个重要的体现。

本研究以柚汁为主要原料,经调配、灌装、杀菌等工序开发一种新型复合饮料,对促进我国柚子产业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柚子汁、柑橘汁、白沙糖、柠檬酸为四因素,每个因素选择三个水平,在感官评价1.的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确定复合饮料的最佳风味配方。

2.按照国家标准检测复合饮料的理化指标和微生物学指标。

2 材料与方法2.1 实验材料柚子市售柑橘市售白砂糖市售柠檬酸市售β-环状糊精新乡市华幸化工有限公司稳定剂CMC(羧甲基纤维素) 市售黄原胶市售2.2 仪器与设备刀具: 餐用小刀临沂市金沂蒙刀具有限公司台秤: 3 kg台秤山东泰安秤衡器有限公司锥形瓶常用锥形瓶电磁炉和锅: 格兰仕VH2114C 广东格兰仕集团有限公司水浴锅实验常用水浴锅均质机 GYB系列均质机上海东华高压均质机厂脱气装置真空脱气机北京德安源环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第 5 页共 12 页王俊华柚汁复合饮料的研制 2.3 试验方法2.3.1 粒粒柚果汁饮料制备工艺柚子柑橘去皮去核去皮去核果肉清洗果肉清洗打浆打浆离心离心白砂糖、柠檬酸果汁脱苦果汁脱苦调配均质脱气灌装封盖杀菌成品Fig.1 Flow chart of compound beverage grapefruit juice图1柚汁复合饮料工艺流程图 2.3.2 操作要点(1)原料选择:选择新鲜优质的柑橘和柚子.(2)榨汁工艺的选择将柚子与柑橘分别去皮去核榨汁2.3.2.1预处理柚子果汁预处理先前用1, 的盐酸溶液在40?下处理30min,然后用清水漂洗,再用第 6 页共 12 页2011届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1, 的NaOH溶液在50? 下处理5,10min,再用清水漂洗(结果发现囊衣除得不是很干净,后改为手工)。

打浆之前,先将果肉在65-70~C的水中预煮10min,钝化酶的活性以护色,还可除去部分苦味。

柑橘柚子果汁可直接过滤使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