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部微型岛状皮瓣转位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比较研究
皮瓣修复手指皮肤损伤的临床研究
2 1 皮瓣生 存情况 . 试 验 组 : 9 皮瓣 部分 坏死 外 , 皮瓣 全部 存活 , 5 月 ~ 除 例 余 经 个 6年 随 访 , 平均 7个 月 , 能及 外观 良好 。4例 带 指 固有神 经 背侧 功 支的逆行筋膜岛状皮瓣和 3例带指背神经的逆行筋膜岛状皮瓣术 后 皮 瓣颜 色 出现紫 红 色 并有 水 泡形 成 , 术后 发 生皮 瓣部 分 坏死 , 2 例 以 指 固有 动脉 不 同节 段 背侧 皮 支为 蒂 的 岛状 皮瓣 术后 皮瓣 远端 部分坏死 , 均成活 , 余 皮瓣 部 分 坏死 病 例 经换 药 后伤 口愈 合 。 对 照 组 : 指皮 瓣 、腹 部 皮瓣 、胸 部 皮瓣 、交 臂皮 瓣 全部 成 邻 活 。 1 腹部 皮 瓣 因蒂 部 撕 裂延 期 断蒂 , 瓣 成 活。4 例 皮 3例皮 瓣后 期行 l ~3次 皮瓣 修 整 术 , 术后 均 存 活 。 2 2 皮瓣外 观 . 试验 组 : 存活 皮 瓣颜 色 红润 , 性 良好 , 弹 皮瓣 质地 与 受 区相似 , 无 臃肿 或轻 度臃 肿 , 皮瓣 无色 素沉 着 , 形满 意 。对 照组 : 外 皮瓣 皮 温正 常 , 色红 润 , 颜 弹性 良好 , 邻指 皮 瓣 质地 与 受 区相似 , 臃肿 , 无 外 形满 意 。腹部 皮 瓣 、胸部 皮 瓣 、交 臂 皮 瓣 臃肿 明 显 , 皮瓣 质地 与 受 区 差异 明显 , 外形 差 。 23 感觉恢 复情 况 . 试验组 : 指背顺行 岛状皮瓣两点辨别觉达8 O m, ~lm 平均85 mI . m 吻 合神经的指 背逆行 岛状皮瓣 和以指固有动脉不 同节 段背侧皮支为蒂的 岛状 皮瓣 2 3个月 感觉恢 复 , ~ 两点辨 别觉 8 0 , 9 m。 ~1mm 平均 r 对 a 照组 : 皮瓣 两点辨 别觉 达9 l 邻指 ~1mm, 1 .r 腹部 皮瓣 、 平均 05 m。 a 胸 部 皮瓣 、 臂皮 瓣两 点辨 别觉达 1 ~1mm, 均 1 .mm。组 比较 交 5 8 平 65 2 有 显著 性差 异 , <O 0 。 P .5 3 讨 论 本 文 所 述 的 几 种 指 背侧 皮 瓣 具 有 不牺 牲 指 固有 神经 和 动 脉 、 创 伤小 的 优 点 , 同时皮 瓣 质地 及外观 与受 区接 近 , 形美 观 。在切 外 取 指 背 顺行 筋膜 岛 状皮 瓣 时 , 远 端应 高 于邻 指皮 肤 缺损 0. c 其 5m 左 右 , 抵消 皮 下 隧道 对 筋 膜 蒂的 影 响 。 由于 食 、中 、环 指 的桡 以 侧 指 固有神 经背 侧 支直 径 明显大 于 尺 侧 , 用 指 固有 神 经背 侧 支 利 重建 供 区 感觉 时 , 切取 皮 瓣 时应 以 桡 背侧 为 主 。逆 行 筋膜 岛状 皮 瓣术 后 导致 皮瓣 坏 死 的主 要 原 因为静 脉 回流 障 碍 。在切 取指 背 逆 行筋 膜 岛状 皮瓣 时 , 应结 扎筋 膜 蒂内 的静 脉 以防 止 回流障 碍 , 好 最 在 显微 镜下 用 显微 缝 合线 缝 扎 。 由于 指 动脉 背侧 支 自发出 点至 伸 腱 侧缘 节 段 走形 位 置 较深 , 剥 离带 指 固有 动 脉 背侧 支 的筋 膜 岛 故 状 皮瓣 的 蒂部 时要 紧 贴 骨膜 。指 动脉 背侧 支在 指 背的 发 出位 置恒 定, 根据 皮肤 缺 损位 置 , 瓣 的蒂 部可 有选 择 的 定位于 三个 背 侧支 皮 发 出 的 水平 , 中不 必 进行 蒂 部 的血 管 解 剖 剥 离 以免 影 响血 供 。 术
皮瓣修复四肢皮肤缺损的研究进展
用途:
下肢重建
常见穿支皮瓣
5.基于胫后动脉穿支的小腿内侧皮瓣
用途:
下肢皮肤缺损、 功能重建
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以皮神经血供为基础Fra bibliotek血管为节段性网状分布
常见的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1.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用途:
修复足、足跟、踝、 胫前区等处的皮缺损
常见的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肌皮瓣
血管供应:
供应肌肉的动脉除发出众多的肌 支外,还发出很多穿支,形成皮下血 管网,供应该肌肉表面的皮下组织和 皮肤,这就是肌皮动脉的解剖学基础
肌皮瓣
分型(血供特点 ):
I型——单支营养动脉型,如阔筋膜张肌皮瓣 II型——主要营养动脉加次要营养动脉型(可多支), 如股薄肌皮瓣 III型——两支主要营养动脉型,如臀大肌皮瓣 IV型——多支节段性营养动脉型,如缝匠肌皮瓣 V型——主要营养动脉加多支节段性营养动脉型,如胸 大肌皮瓣
2.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用途:
顺行:修复膝前皮肤缺损
逆行 :修复足、足跟、 踝、胫前区等处 的皮缺损
常见的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3.桡神经浅支营养血管皮瓣
用途:
再造拇指,虎口扩大成形 以及修复1~4指软组织缺损
筋膜皮瓣
顺行筋膜皮瓣 逆行筋膜皮瓣
常见穿支皮瓣
1.基于腹壁下动脉肌皮穿支的腹直肌皮瓣
用途:
乳房再造 胸壁皮肤缺损
常见穿支皮瓣
2.基于臀上血管的臀上动脉穿支皮瓣
用途:
乳房再造 褥疮修复
常见穿支皮瓣
3.基于胸背血管的背阔肌穿支皮瓣
用途: 躯干及肢端重建
常见穿支皮瓣
4.基于旋股外侧血管的股前外侧皮瓣
手部各类岛状组织皮瓣的临床应用参考模板
手部各类岛状组织皮瓣的临床应用【关键词】手部各类岛状组织皮瓣手外伤所致软组织缺损在临床上较常见,除了皮肤缺损外,常伴有血管神经、骨、关节、肌腱的外露或缺损,处理不当会严重影响手的功能及外形。
如选用适当的岛状皮瓣修复,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1]。
2004 年以来,我们应用手部不同种类的岛状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38 例,皮瓣全部成活,临床效果满意。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38 例,男25 例,女13 例;年龄18~52岁,平均38.5 岁。
伤因:均为外伤所致。
损伤部位:拇指指端、指腹软组织缺损16例,2~5指指端、指腹软组织缺损22例。
缺损面积3.0cm×2.5cm~2.0cm×1.5cm,均伴有肌腱或指骨外露。
1.2 手术方法根据手部软组织缺损的情况选用以下6种方式修复:(1)中指尺侧或环指桡侧神经血管岛状皮瓣转移修复拇指掌侧创面5例,皮瓣最大面积为3.5cm×5.5cm。
(2)示指背侧岛状皮瓣修复拇指背侧创面5例,掌侧创面1例,虎口区创面3例。
皮瓣最大面积为4.0cm×8.0cm。
(3)第二掌背动脉岛状皮瓣逆行转移6例,修复手指中、近节掌侧创面5例,背侧创面6例。
皮瓣最大面积为3.8cm×6.5cm。
(4)拇指桡背侧皮神经伴行血管为蒂的逆行岛状皮瓣转移修复拇指桡侧软组织缺损4例,皮瓣最大面积为3.0cm×5.0cm。
(5)指固有动脉背侧支逆行岛状皮瓣转移修复手指指腹缺损2例,最大面积为2.2cm×3.2cm。
(6)废弃指的岛状皮瓣转移修复虎口、手掌部软组织缺损1例,皮瓣面积分别为4.0cm×5.0cm、3.0cm×4.0cm。
1.3 术后处理石膏托制动患肢2 周,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及抗凝、解痉等药物治疗。
密切观察皮瓣血运及肿胀情况。
2 结果38 例皮瓣全部成活。
术后4 例皮瓣出现静脉危象,考虑为血管蒂部缝合过紧及组织水肿引起,拆除部分缝线后皮瓣恢复了红润色。
带血管蒂的岛状皮瓣在手部修复的应用
带血管蒂的岛状皮瓣在手部修复的应用自2005年以来,我们应用前臂、手背、手指岛状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能较理想的覆盖手部创面,效果佳,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20例,其中男84例,女36例。
年龄11—57岁。
105例为急性外伤,有撕脱伤40例,挤压伤29例,冲压伤15例,绞伤21例。
15例为二期手术,虎口癌4例,手掌部电热板烫伤3例,指骨感染5例,外伤后皮坏死3例。
上述创面均为骨关节或肌腱等外露,不能做植皮处理。
应用皮瓣修复后均一期愈合。
其功能、外观良好。
1.2治疗方法⑴示指背侧岛状皮瓣(或示指掌背动脉岛状皮瓣):以第一掌背动脉为中心的轴型皮瓣[含指(掌)背静脉及桡神经皮支]。
远端至手指近侧指间关节,两侧可达手指侧方中线,由于皮肤动脉吻合网非常丰富,此皮瓣尚可扩大,包括手背皮肤,桡侧可到虎口,尺侧可达第4掌骨处。
该皮瓣以第1、2掌骨基部交叉点为中心旋转,主要修复拇指创面,扩大到手背皮肤的岛状皮瓣尚可覆盖拇指较大的创面乃至套形撕脱伤。
此皮瓣也可修复虎口或指蹼创面。
本组用此皮瓣56例,全部修复拇指。
⑵桡动脉逆形岛状皮瓣:以桡动脉为轴心的轴形皮瓣,该皮瓣可切取的面积较大、蒂长,可用于修复手掌或手背大面积创面。
此外也可制成筋膜瓣,可取得与皮瓣相似的效果。
本组28例,其中4例为虎口癌,局部彻底扩创行前臂桡侧岛状皮瓣修复。
余24例均为手掌部或手背外伤性软组织缺损、筋或骨外露。
其皮瓣修复效果均良好。
⑶尺动脉逆形岛状皮瓣:与桡动脉皮瓣相同,是以尺动脉为中心的轴形皮瓣,本文应用8例修复手掌尺侧较大创面(5cm×7cm)。
⑷掌背动脉逆形岛状皮瓣:以掌背动脉为轴心的轴形皮瓣,该动脉行走于掌骨之间(第1支行于第二掌骨桡侧),远端在指蹼处与指掌侧的总动脉的分支吻合。
以此吻合支为蒂,可形成逆形岛状皮瓣。
皮瓣切取范围,近侧到腕背横纹,远端至掌指关节平面,两侧以血管为中心旁侧2.0cm。
此皮瓣以指蹼缘近侧1.5cm为中心旋转,可覆盖手指中、近节背侧及近节掌侧的创面。
拇指尺背侧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临床应用论文
拇指尺背侧动脉逆行岛状皮瓣的临床研究与应用摘要目的:应用拇指尺背侧动脉为蒂的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拇指、食指远端软组织缺损。
方法:根据拇指尺背侧动脉的解剖特点,以此动脉为蒂在拇指尺背侧掌指关节处设计皮瓣逆行翻转后修复拇指、食指远端软组织缺损23例,其中拇指19例,食指4例。
结果:术后23例均得到1~3个月随访,皮瓣全部成活。
修复后的指端外观良好,质地耐磨,无明显不适。
供区无明显并发症。
结论:该皮瓣血管解剖恒定,成活率高,切取后不损伤手指主要血管神经,修复的手指外观满意,操作简单,在基层医院容易开展。
此皮瓣修复拇指远端软组织缺损是最佳适应证,亦可用于食指及其他手指的远端软组织缺损。
关键词皮瓣尺背侧动脉指端缺损修复随着械化程度增高,手指远端软组织缺损在骨科临床上越来越多见。
2002年10月~2011年10月应用此技术治疗拇指、食指远端缺损患者23例,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本组患者23例,男17例,女6例,年龄14~53岁,平36.5岁。
致伤原因:刨床伤9例;电锯伤5例;压砸伤5例;铡草机绞伤3例;刀砍伤1例。
拇指伤19例,食指伤4例。
受伤6~8小时内就诊14例;8~12小时内就诊5例;12小时后就诊的4例。
12小时内就诊的均急诊手术,12小时后就诊的经创面清洁换药,待创面新鲜后择期手术,伤后至修复时间3~14天。
除刨床伤9例外,所有病例均为指端缺损骨外露,刨床伤9例均为指腹皮肤软组织缺损或指尖部软组织斜行手术方法:采用臂丛麻醉,不驱血上止血带,常规消毒术区皮肤并铺无菌巾单。
创面再次清创,修剪创缘以便设计皮瓣大小及有利皮瓣缝合。
设计皮瓣:以拇指指间关节背侧中点尺侧旁开1cm与掌指关节背侧中点尺侧旁开14cm的连线,为血管蒂走行线,于第一掌指关节尺侧皮肤区设计所需皮瓣的大小及形态,所设计的皮瓣一般应较实际创面大1~15cm。
皮瓣蒂旋转点设计不能超过两个动脉弓,一个动脉弓距甲根07cm,另一个动脉弓距甲根23cm。
手部微型岛状皮瓣移植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85例的体会
参 考 文 献
[ ] 樊丽华. 1 动脉 学期分析 常用采血部位及方 法, 华北煤炭 医学
院 学 报 ,0 35 2 :0 . 20 ,( )2 7
浅及活动度 。一般用左 手食指触摸血管弹性 , 了解其是否容 易滑
穿刺点 。桡 动脉 : 选择 桡 骨 茎 突 与第 一 掌 骨 间 隙处 容 易 固 生 血 肿 并 发症 患 者 由于 经 肱 动 脉穿 刺 后 按压 时 间过 短 所致 。
定_ 。可用指 甲稍用力做~压记 , 2 J 确定穿刺点。
3 5 肱 动脉 与桡 动脉 比较而言 , . 一般患 者从心理 上容易接
受伤指别 : 拇指 1 例, 2 食指 4 , 0例 中指 2 例 , 2 环指 1 例 , 3 均为
最 大 面积 25c 4 0c . m x . m。
2 1 手部的组织结 构精细 ,功能复杂 多样 , . 外形 修复条件 技术 要求 高, 手术费时 , 皮瓣外 观臃肿 , 且有一定 的失败率 , 至今 苦大 , 手指术后 由于 固定 时 间较 长 , 指关 节僵硬 , 能恢 复较差 , 功
中、 近节指背或指腹侧皮肤 缺损 , 创伤最小面积 12c × . m, 要求 高, . m 15e 一旦缺损 , 虽然修 复方 法较多 , 吻合血管 的游离皮瓣 但 12 手术时间的选择 : . 切割伤均作 急诊手术治疗 , 其它病例 已逐渐减少使用 ; 远位皮瓣需 固定肢体及二期断蒂手术 , 患者痛 待创 面边界清楚及感染控制后 , 择期行皮瓣转移修复创 面。
( , 2 3 采血 : . 常规 消毒皮肤 , 同法消毒 左手食 指和 中指皮肤 。 受肱动脉穿刺 ,认 为与静脉采血类 似 ) 且肱动脉血 管较桡动脉 食指指尖触摸博动最明显处 , 稍加用力 固定血管 。右手持 一次性 血管粗 , 穿刺成功率更高 。但桡动脉也有其优点 , 穿刺 处渗血少、 血气针垂直进针穿刺。 2 4 按压血管。穿刺成功后 , 手用棉签按压 穿刺部位 , . 左 将
岛状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的临床应用
裹 12 2倒 手 部 蛊肤缺 掼治 疗 情 况
1 .解 剖 基 础 :掌 背 动脉 共 四
条 ,第一掌 背 动脉起 自桡动 脉 , 第
二一 四掌 背动 脉 由掌深 弓的近侧 支
作 者单 位 :2 20 武 义 , 江 省 武 艾第 3 10 浙
一
人 民 医 院
维普资讯
皮瓣 血供 的血管 蒂 的体 表位 置 , 其 瓣 修 复 手 部 皮 肤 缺损 有 如 下 的 优
() 血管 蒂 次确 定 皮瓣 的轴 心线 , 有条 件者 术 点 :1 血 管蒂 解 剖较 恒 定 , 再根据 手 较 长 , l 般资 料 : 组 2 一 本 2例 , l 前 可应 用多普 勒探 查仪 。 男 O 转位操 作 方便 。( ) 织瓣 内 2组 傅, l 女 2例 , 年龄 1- 7岁 , 45 - 平均年 部 缺 损 的面积 、 状 、 型 及 受 区 有 知名 血 管 存 在 , 供 充 足 , 旧 形 类 血 新
掌 背动 脉 为 蒂 的 岛状 皮 瓣修 复 各 逆 行 岛状 皮瓣 。设 计皮 瓣 时 , 首先
现介 绍如 下 。
临 床 资 料
3手术 的优 点 和适应症 。我们 .
种 手部皮 肤 缺 损 2 2例 , 得成 功 。 要 确 定 皮 瓣 旋 转 的轴 心 点 及 供 养 认 为 , 用 以掌背 动 脉为 蒂 岛状 皮 获 应
不 能 扭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曲成角 、 拉 或 受 压 , 免 牵 以
2手 术 要 点 :1 根 据 手 术 需 发生 动 、 . () 静脉 危象 。 口皮肤 、 下 伤 皮
可 为 蒂 的手 背 逆 行 岛状 皮瓣 的 临 床 要 , 在 手背设 计 不 同掌 背动 脉皮 组 织 全 层 间 断缝 合 。皮 瓣 宽 度 在 每 c 应用 , 于 修 复手掌 的小 面 积皮 肤 瓣和 多个 掌背 动 脉皮 瓣 , 条掌 背 3 m 以 内 ,供 区可 直接 拉 拢缝 合 , 用 缺损 [ 我 院 自 19 年 以来 应 用以 动 脉 又 可 分别 设 计 成顺 行 皮 瓣或 大于 3 m者则宜 采用 游 离植皮∞ 1 J 。 95 c 。
指固有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末节软组织缺损创面的临床应用
1 . 4 典 型病例
患者 , 女, 1 4岁 , 以“ 右中指挤压 伤 , 末 节
复合组织缺损” 入院诊断 。急诊手术清创 右 中指远 1 / 2甲床 、
末节指骨远端 、 指 端 皮 肤 软 组织 缺损 , 骨 折 断 端外 露 。 于 右 中 指 近 节 尺 侧 按 末 节 创 面大 小 2 . 5 c m ×2 . 0 c m 为皮 瓣 切 取 面 积 , 以
■ 嘧国 目窝 凰
指 固有 动脉 逆 行 岛状皮 瓣 修 复手 指 末 节软 组 织缺 损 创 面 的临床 应 用
王晓 辉 苏江波 王 晓峰 屈 笃哲 张 刘斌
( 风 翔 县 医院 , 陕 西 凤翔 7 2 1 4 0 0 )
【 摘要 】目的
探讨指 固有动脉逆行 岛状皮 瓣修 复手指 末
复, 右 下腹 伤 口直 接缝 合关 闭 。典 型 病 例 见 封 三 网 1 ~ 5 。
2 结 果
1 . 1 一般 资料
本组 患者共 3 O例 , 男2 2例 , 女 8例 , 年
龄 1 3岁 ~ 6 2岁 , 平均年龄 3 5 . 2岁 。致伤原 因: 重 物砸伤 l 8 例,
刀 切 割 伤 6例 , 电锯 切 割 伤 ( 包括 电刨切割 ) 4例 , 机 器绞轧伤
书组 3 0例皮瓣 、 植皮全部一次性成活 , 随访 6 个月 ~ l 2个 门, 皮瓣 、 皮 片颜色红润 , 质地 正常 , 外观饱满 , 皮瓣 两点辨别觉
8 f n H ] ~1 0 i f l m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例 。 伤指 分类 : 示指 9例 , 中指 1 3例 , 环指 6例 , 小指 2例 。 指 腹缺 损 2 2例 , 甲床缺损 8例( 甲床全部缺损 3例 , 甲床部 分缺 损 5例) , 均伴末 节骨外露 。皮瓣面积为 2 . 8 1 2 1 " / 1 × 2 . 0 c m~ 2 . 0 C I I I X
食指背侧岛状皮瓣在拇指指腹缺损的临床应用
损1 9例 , 术后 全部成活 , 获得满意效果 。
1 资 料 与方 例 , 女 3例 ; 年龄 1 9~5 1
掌骨桡侧及虎 口边 缘 , 末 端转 向掌侧 , 分 为拇 指尺侧 指 固有
动脉伴行 的静脉 汇入 头静脉 , 与伴行 的掌背皮神 经来 自 桡 神
经皮支 。
3 . 1 . 2 皮瓣 的静 脉
皮瓣 的静脉有 深 、 浅两 组 , 浅 组为皮 瓣
1 . 2 . 1 皮瓣 设计 根据 受 区面积 大小设 计 皮瓣 , 切 取范 围 远端 达食指近指 问关节 , 两 侧部 超过 手指 侧 中线 , 近端 似需
李春 孙磊 杜星男 潘峰 田宝忠
采用带血 管
【 摘要 】 目的 探讨食指 背侧皮瓣转移修 复拇指指腹软组织缺损 的临床疗效 。方法 蒂食指背侧 岛状皮瓣转移修 复拇指指腹软组织缺损 1 9例疗效观察 。结果 个月 一1 年, 外 观满意 , 功能恢复 良好 。结论 成功率高 , 是修复指腹缺损 的有效方法 。
2 0 1 0年采用 带血管蒂食指 背 岛状皮瓣 转移修 复拇 指指腹 缺
桡背侧 , 末端有 3 4 %超过 第二 掌指关节 , 延续 为食指 桡侧 背 动脉 , 有4 6 %末端位第二 掌骨 中远 1 / 3交 界处 , 与第 二掌 骨 桡侧 的一个穿 支相 吻合 。②偏拇 指型 : 占8 %。动脉 起始 后 走 向拇指 尺 背侧 , 借 尺侧 皮 支 与穿 动脉 相 吻合 。③ 中间 型
3 . 1 . 3 皮瓣 的神 经 食 指 背侧 皮瓣 的神经 为 挠 神经 浅 支
分布 。 3 . 2 皮瓣 优缺点 优 点 : 食 指近节背侧皮肤 临近拇指 , 故皮
微型皮瓣修复复杂性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
微型皮瓣修复复杂性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幸超峰;周明武;李士民;王瑞金;宋力;王飞云;朱杰;杨瑞普【期刊名称】《实用医药杂志》【年(卷),期】2009(26)2【摘要】目的探讨微型皮瓣修复复杂性手外伤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方式和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多种吻合血管及带蒂微型皮瓣(游离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前臂静脉皮瓣、掌背动脉岛状皮瓣、拇指背侧皮神经伴行血管皮瓣、指动脉岛状皮瓣、踇趾系列皮瓣)修复343例复杂性手外伤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皮瓣面积1.0cm×1.5cm~2.5cm×6.0cm,手术方法为游离移植或带蒂转移.结果 343例完全成活,皮瓣质地、外观、功能、感觉恢复良好.结论微型皮瓣修复复杂性手外伤手指皮肤缺损具有创伤小、利于指体功能及外形恢复等优点,具有临床应用价值.【总页数】3页(P12-14)【作者】幸超峰;周明武;李士民;王瑞金;宋力;王飞云;朱杰;杨瑞普【作者单位】153医院全军创伤骨科中心,河南郑州,450042;153医院全军创伤骨科中心,河南郑州,450042;153医院全军创伤骨科中心,河南郑州,450042;153医院全军创伤骨科中心,河南郑州,450042;153医院全军创伤骨科中心,河南郑州,450042;153医院全军创伤骨科中心,河南郑州,450042;153医院全军创伤骨科中心,河南郑州,450042;153医院全军创伤骨科中心,河南郑州,45004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41【相关文献】1.腹部带蒂微型超薄皮瓣修复手指末节皮肤软组织缺损 [J], 李炳森;李文;吴伟华;盛进;余振2.微型皮瓣修复复杂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护理 [J], 孙志艳;邵留影;郑喜灿3.游离前臂微型穿支皮瓣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 [J], 唐永丰;杨锦;周阳;傅尚俊;陈逸民4.两种前臂微型游离皮瓣在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中的疗效比较 [J], 邱辉;李冠军;伍美艺;谢健良;徐亚非5.微型游离骨间背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 [J], 刘海棠;叶锦发;谢沛军;欧治平;曾志超;陈宜梁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手部皮瓣修复拇指损伤临床应用及疗效分析
告 如下 。
作者简介 : 葛建华(9 6 , , 17 -) 男 主治医师 , 硕士
泸州 医学 院 学 报
64 8
2 1 年 01
第3 4卷
第 6期
Ju n lo uh uMe ia l g Vo.4 o ra fL z o dc l l e Co e 1 No6 2 1 3 . 0 1
( 州 医学 院 : 属 医 院 骨 与 关 节 外 科 ;附 属 中 医院 心 脑 内科 , 川 泸 州 6 60 ) 泸 附 t 四 4 0 0
摘 要 目的 : 探讨应用以手背第一 、 二掌背动脉分叶岛状皮瓣修 复拇 指套脱伤 的临床疗效 。方法 : 本院 20 0 4年 2月至 2 0 08
ne f ,n efei ga dt efn t no u sv r o fe p rt n in ya d t e l n u ci f h mb i e g o atro e ai . l h n h o t y d o
Ke r s h m el igijr s Il df p; e ar g ywo d T u bd go n u e; s n a s R p in v ni a l i
年 7月收 治 拇 指 套 脱 伤 共 1 例 , 7例 , 4例 , 龄 7 4 1 男 女 年  ̄ 4岁 , 均 2 . 36岁 ; 器 绞 伤 7例 , 平 35 . + 机 压砸 伤 4例 ; 指 皮 肤 软 组 织 拇 缺 损 面 积 :0 3 mmx 5 m ̄ 0 5 m 5mmx 0 6 mm。 采 用 第 一 、 均 二掌 背动 脉 分 叶 岛 状 皮 瓣 转 移 修 复 拇 指创 面 。 结果 : 组 1 例 术 后 均 获 随 本 1
拇 指在 手部功 能 中 占有 极 其重要 作 用 ,拇指 损 伤 修复 ,不仅 要求 合适 的长 度 、 良好 的感觉 运动 功
岛状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损伤21例
康组织 , 留肉眼欠活力组织 , 保 不损伤 已外露 的肌
腱 , 坏 死组 织 无遗 漏 , 确认 同时 修复 可保 留的重 要 组织 , 为皮 瓣 移 植 修 复 创 造 条件 。根据 清创 后 创
2 结
果
2Hale Waihona Puke 例手指皮瓣均一次修复成功, 1 拇指修复后
需再 次整形 2例 。2 随访 4~1 个 月 , 0例 2 皮瓣 质
维普资讯
第3 第 3 5卷 期
V0 . 5 No. 13 3
南 华 大学 学报 ・ 医学版 Ju a o N n u nvrt( d a E io ) or l f ah aU i sy Mei l dtn n ei c i
20 年 5月 07
根 据
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的部位、 大小及修复要 求等有选择 的应用手部岛状皮瓣修 复手指皮肤软 组织缺损
2 例 。结果 1 2 例 患者手 指 皮瓣 均 一 次性修 复 成 功 。术后 随访 4~1 1 2个 月 , 瓣 、 皮 弹性 、 地 良好 , 质 伤
手功 能满 意 。结论
手 部 岛状皮 瓣是修 复 手指 皮肤 软 组 织缺 损 的较 好 方 法 , 应根 据 手指 皮肤 软 组 织缺
本 组用此 皮瓣 6例 , 均用 于 修 复拇 指 指 腹 皮 肤缺 损 。( )掌 背 皮 神 经 营 养 血 管 蒂 逆 行 岛 状 皮 2
1 资 料 与方 法
11 一般 资 料 自 20 . 00年 1 ~20 月 06年 1 O月 收治手 外 伤 病人 2 例 , 1 , 4例 , 龄 1 1 男 7例 女 年 3
o , ti n 供瓣 区植皮区凹陷消失, 肌腱无粘连 , 不影 响
微型岛状皮瓣移植修复手术治疗手指末节外伤性软组织缺损的疗效
微型岛状皮瓣移植修复手术治疗手指末节外伤性软组织缺损的疗效发布时间:2021-11-01T08:02:18.253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23期作者:孙璐[导读] 目的研究手指末节外伤性软组织缺损选择微型岛状皮瓣移植修复手术治疗方案的临床应用效果。
孙璐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116000 【摘要】目的研究手指末节外伤性软组织缺损选择微型岛状皮瓣移植修复手术治疗方案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本次总计纳入50例研究对象,均为本院收治的手指末节外伤性软组织缺损患者,纳入对象收集年限为2019年12月-2020年12月。
根据手术方案选择不同作为分组依据,每组25例。
实施常规皮瓣修复手术和微型岛状皮瓣移植修复手术治疗患者分别收入对照组和观察组。
对比不同手术方案临床效果差异。
结果两组相比,观察组治疗效果优良率较高,患者疼痛评分较低,手指关节活动能力评分较高,且皮瓣温度较高,毛细管反应时间较低,各项差异显著(P<0.05)。
结论手指末节外伤性软组织缺损选择微型岛状皮瓣移植修复手术治疗方案,可降低患者疼痛程度,促进手指关节活动度提升,并优于各项预后指标,临床价值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并运用于临床中。
【关键词】微型岛状皮瓣移植;修复手术;手指末节;外伤性软组织缺损骨科临床中手指软组织缺损发生率相对较高,多为外伤因素导致。
人类超过90%的活动是由手来执行完成的,因此会增加其发生损伤几率。
特别是现阶段,工业发现迅速大大提升了机械化水平后,手指损伤的发病率更有明显提升。
由于手部的解剖结构较为复杂,因此临床治疗难度较大。
临床治疗时,一方面需要保证手部正常功能,最大程度恢复正常的活动和感觉能力,另外还需要确保良好的覆盖满足外观需求。
现阶段,手部微型岛状皮瓣移植术的临床应用很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不但能够简化手术流程,同时还能降低损伤,缩短收治缺血时间,确保皮瓣问题提升,能够良好恢复患者手指关节功能,相比传统皮瓣修复手术具有明显优势[1]。
皮神经筋膜蒂岛状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
my e l o ma :I n v i t r o a n d i n v i v o s t u d i i e s [ J ] .I Am S o c N e p h el r ,
裂解 酶 。 抑 制 患 者 体 内异 常 的 v WF诱 导 血 管 内 皮 的 调 亡 , 对 提 高 Tr P的 临 床 治 疗 效 果 至 关 重 要网 。
炎性 细胞 因子 和其 它病 理 性 成 分 , 输入正常人血浆中的 v WF
i mmu n o g l o b u l i n f r e e l i g h t c h a i n s b y h e mo d i a l y s i s f o r mu t i p l e
【 5 】Ma rk L ,D a n i e l l e H,P r i mo L ,e t a 1 .T h r o bo m t i c t h r o mb o c y t o -
率 与 延 长 生 存 期 有 着 重 要 的 治疗 作用 和辅 助药 物治 疗 作 用 。
1 7 6-1 8 9 .
[ 4 】A m b e r P .S a n c h e z , D a v i d M Wa r d .T h e r a p e u t i c a p h e es r i s f o r
r e n a l d i s o r d e r s [ J ] . S e mi n a r s i n D i a l y s i s ,2 0 1 2 , 2 5 ( 2 ) : 1 1 9 - 1 3 1 .
【 参考文献 】
… 1 孙黎飞.治疗性血细胞分离技术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J 】 . 实用医药
杂志 , 2 0 0 7 , 2 4( 9 ) : 1 1 1 2 — 1 1 1 4 . [ 2 Hu ] t c h i s o n C A, C o c k w e l l P ,R e i d S , e t 1.E a f i c i e n t r e mo v e d o f
带神经微型皮瓣急诊修复拇指皮肤缺损135例体会
合 。术后 1 3例失 访 , 12例术后 经 3— 4个 月 , 均随访 时 余 2 2 平
间 1 2个 月 , 瓣 血 运 、 地 、 性 良好 , 指 对 指 、 捏 力 通 年 皮 质 弹 拇 侧 过 捏 力 计 测 量 同对 侧 无 显 著 性 差 异 (P =0 16 。4个 月 后 皮 .1)
15例皮瓣 全部成 活。2例术后 发生 静脉 回流障碍 , 3 皮瓣呈
暗紫色 , 例手术探查发现蒂部在旋转 点处过 紧, 1 顺行观察待颜 色恢复后 , 解蒂部 软组织 , 松 翻转宽 松间断缝 合 ; 例换 药间断 I
拆除三角瓣处缝线等相应处理后 , 脉回流逐渐 改善 ; 静 6例皮瓣
出现远端表皮水泡 , 采用 5毫升注射器抽 吸水 泡后 油纱覆盖 , 伤 药 伤 口完全 愈 其 经
一
指动脉供 血。解剖 、 离 出趾背静 脉 , 游 然后 切开皮 瓣周 边皮
11 一般资料 15例患者中 , 9 , 4 . 3 男 5例 女 | D例; 年龄 1 5 7~5 岁, 平均 (4± . ) 3 3 5 岁。受 伤 原 因: 冲床 伤 2 9例 , 模具 压伤 2 5
肤, 显露并游离腓侧趾 动脉 、 神经 , 根据受 区需要长度的断蒂 , 切 取 以腓侧趾动脉和趾背静脉 为蒂 的趾腹 皮瓣 , 显微镜 下行端端 吻合趾 一指神经 , 腓侧趾动脉动脉 一指 固有动脉 、 趾背静脉 一指 背静 脉 , 区取全厚皮 片打包植皮 。本 组 1 供 2例 , 复拇指末 节 修 指腹皮肤 缺损 , 皮瓣面积 20 m X . c 2 5 m x .c .c 2 0 m一 . c 30 m。
( 广东省东莞市塘厦人民医院手外科
[ 摘
广东东莞
531) 2 7 0
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末节软组织缺损3例
[ ] T k y S m K gm e . ma —f l rd teayicm 5 oueK,u i M, aa i t S l i d ai hrp o — Y. a 1 l e o n
b n t n wi o c mi n h mo h r p o o al d a c d a ce t i a i t c n o t t e t e a yf rlc l a v n e p n r ai o h a c y c
因 G V勾画误差造成病 变 的遗 漏 , T 前半 程 的低剂 量放射 治疗
可减轻早 期不 良反 应 , 利于 患者体 质的恢 复 ; 有 后程改计 划 为 G V外放 5I T m做为 P V,0 B r 9 %等剂量线剂量为 4— y次 , 5G / 可 以较 大提升靶 区剂 量 , 而提 高局部控 制率 , 区累积 照射剂 进 靶 量 6 7 y患者均能耐受 , 2— 0G , 顺利完成治疗 。 胰腺癌患者在治疗时病期较晚 , 其主要表现除疼痛外 , 多为 胰腺外伴发症状 , 如梗阻性黄疸 、 肝功能损伤及不 同程度 的高位 肠梗 阻症状等 , 本组资料显 示 , 放疗前 积极 治疗伴发 症 , 其是 尤 黄疸症状 , 明显提高患者耐受性 、 可 改善生存 质量。对 于伴 有黄
・
9 4・
! 生 筮 鲞筮 ! 塑
里 J ao Pata Mein a 20 9.Vo136. o. 0 l f rccl dc eMy 0 i i . N 9
.
做为 V治疗 , 以 9 %等 剂量线 每次剂量 2G , 给 0 y 每周 5次 , 共 3周总剂量 3 y既考虑到 胃肠道 的耐受性 , 是为 了预 防 0G , 也
理结合 , 也有待于进 一步研究 探索。 参 考文献
微型皮瓣修复复杂性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
『 摘 要 1 目的 探 讨微 型 皮 瓣 修 复 复杂 性 手 外伤 手 指 皮 肤 软组 织 缺 损 的 方 式 和 临床 效 果 。方 法 采用
・
论 著・
多 种 吻 合 血 管 及 带 蒂 微 型 皮瓣 ( 离 尺 动脉 腕 上 皮 支 皮 瓣 、 臂 静 脉 皮 瓣 、 背 动 脉 岛 状 皮 瓣 、 指 背侧 游 前 掌 拇 皮 神 经 伴 行 血 管 皮瓣 、 动 脉 岛 状 皮瓣 、 趾 系 列 皮 瓣 ) 复 3 3例 复 杂 性 手 外 伤 手 指 皮 肤 软 组 织 缺 损 。 指 踌 修 4 皮 瓣 面 积 1 c x . m 25rx . m, 术 方 法 为游 离 移 植 或 带 蒂转 移 。结 果 . m 1 c ~ . u 60 手 0 5 c c 地 、 观、 能、 外 功 感觉 恢 复 良好 。 结论 3 3 完全 成 活 , 4例 皮瓣 质
d f c f r c mpi ae a d t u y u i g o e o e e a i d f mii a s h s t e a v n a e u h e e t a t o l td h n r ma b sn n r s v r l k n s o n f p a h d a tg s c e c a l
实用 医药 杂 志 20 0 9年 0 2月 第 2 6卷第 O 2期 Pa rc JMe d& P amV l 62 o — 2N . hr .o . 9 0 o 2 2 o 0
临床 研 究
组织缺损 微型皮瓣修复复杂性手指皮肤软
幸超峰 周 明武 李 士 民 王瑞金 宋 力 王飞云 朱 杰 杨 瑞 普
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
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reverse-flow island flap)是一种常用于临床上修复组织缺损的治疗方法。
它是通过转移异位动脉的皮瓣来修复组织缺损,被广泛应用于皮肤、软组织和骨骼的缺损修复中。
本文将通过阐述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探讨其在各种组织缺损修复中的疗效和优势。
首先,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在皮肤缺损修复中表现出出色的效果。
它可以用来修复手指尖、手背、手掌以及手指间的皮肤缺损。
常见的临床实践是将岛状皮瓣植入到缺损区,使其与周围组织血液循环连接。
这种方法有效地解决了传统皮瓣移植术中需取自同侧距离远的组织,容易造成供区损伤和功能障碍的问题。
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的血供灵活可靠,恢复效果好,因此在手指缺损修复中得到广泛应用。
其次,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在软组织缺损修复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常见的实践包括面部、颈部以及四肢等软组织缺损修复。
与传统的组织移植方法相比,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具有以下优势:一是供区损害小。
因为皮瓣的血供来自于指动脉的逆行血流,不需要独立的动脉供血,在供区损伤减轻的同时,也更容易保护术后的功能;二是手术操作简便,不需要移植组织的旋转和移位,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手术风险;三是血管吻合技术精确度要求较低,使得手术操作更容易掌握,提高了手术成功率。
此外,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在骨骼缺损修复中也有其独特的优势。
常见的应用场景是手指骨骼缺损修复。
通过使用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可以直接连接膓骨动脉与缺损部位的骨骼供血,实现了从骨骼缺损到皮肤缺损的一体化修复。
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解决骨骼缺损修复中血管吻合困难、供区损伤较大的问题,同时也避免了患者多次手术的风险。
最后,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还有一些限制。
首先,逆行岛状皮瓣的设计需要丰富的解剖知识和经验,手术操作难度较高。
其次,使用逆行岛状皮瓣修复的组织缺损面积有一定的限制,较大的缺损面积可能无法满足血供要求,不太适合使用逆行岛状皮瓣进行修复。
岛状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28例疗效分析
估 计预后可以起到重要 的作 用。 由于骨盆 血运丰 富 、 骨痂 生长快 , 延迟 手术将使 复位 、 固定 的难度增 大 , 手术最 佳时 参考文献 : 机为伤后 2 内。本组 有 2例伤后 超过 1 月手 术 , 周 个 复位 [] It nl A e bl f c rs l s ctnadm l Ⅱ _ o e E. ct uu r t e:c s fao n a. eu a m a u ai i i 1 不满 意 , 术后关节功能较差 。由于髋 臼骨折类型多样 、 解剖 医师操 作 , 减少手术并发症 。 34 并发症的预防 .
部 位较深 、 围有重要 的血管和神经 , 周 手术应由经验丰富 的 2 吴 新宝 , 满宜 , ] 王 朱仕 文 , .1 等 12例髋 臼骨折 手术 治 髋 臼骨折并 发症有异位骨 化 、 伤性 [] 朱 通伯 , 克戎 . 创 3 戴 骨科 手术 学 [ .北 京 :人 民卫生 M]
手术的 主要并 发症 , 通过及 时手术 , 减少 剥离损 伤 , 底冲 [] 马维虎 , 彻 I 4 徐荣 明 , 波 , . 薛 等 严重粉碎性髋 臼骨折 的手
效果 , 现报告 如下。 1 临床 资料
伤指与供指 间作一 纵行 小切 口, 暴露供指 的血管神经束 , 沿
血管 的走行方 向作手指侧方 “ 字 形切 口, 之” 直至皮 瓣近侧
11 一般资料 .
本组 2 例 , 2 , 6例 , 龄 l 0 缘 , 后作皮瓣 掌侧切 口, 8 男 2例 女 年 6—4 然 在指 屈肌腱鞘 浅面 , 向背侧锐性
岁 , 均 2. 平 95岁。受 伤原因 : 机器 压轧伤 l , 4例 机器 绞伤 8 : 分离皮瓣 , 直至皮瓣 完全 游离 。皮 瓣形成 后通 过皮 下 隧道
两种方法修复手指末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研究
推进 皮 瓣 、 指 固有 动 脉逆 行 岛状 皮 瓣 两种 方 法修 复手 指 末 端 软组 织 缺 损 , 能有 效 保 留 患指 长 度 , 且 功 能 和外 形 满意 , 是治 疗 手指 末端 皮 肤 软组 织缺 损 有效 且 安全 的 两种 方法 。
2 0 1 3 年 7 月 第 5 l 卷 第 2 1 期
・临床探损的临床研究
郑 国 庆 徐 海 波 张 荣 金
南京 市 栖霞 区医 院骨科 , 江苏 南 京
2 1 0 0 4 6
【 摘要 】目的 对 V — Y推 进皮 瓣 、 指 固有 动脉 逆行 岛状 皮 瓣 两种 方法 修 复 手指 末 端皮 肤 软组 织 缺 损 的临 床效 果 进 行研 究 方法 选 取我 科 2 0 1 1年 3月~ 2 0 1 2年 1 1月 收治 的 1 7例 l 8指末 端皮 肤软 组织 缺损 患 者 , 对其 使用 V — Y 推 进皮 瓣 、 指 固有动 脉 逆行 岛状 皮瓣 进 行 修复 , 对 治疗 效 果 进行 研 究 。 结果 1 7例 1 8指皮 瓣 全 部存 活 , 对患 者
Z HE NG Gu o q i n g XU Ha i b o Z H ANG R o n g in f
De p a r t me n t o f Or t h o p e d i c s , Q i x i a D i s t r i c t Ho s p i t a l o f Na n j i n g C i t y i n J i a n g s u P r o v i n c e , N a n j i n g 2 1 0 0 4 6 , C h i n 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部微型岛状皮瓣转位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比较研究
发表时间:2017-12-28T11:54:16.270Z 来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21期作者:刘长松
[导读] 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是常见外科损伤,且患者伤情通常较为复杂,要求医务人员必须快速。
武冈市人民医院湖南邵阳 422400
摘要:目的:手部微型岛状皮瓣转位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治疗效果探究。
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100例手指软组织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方式(包括V-Y成形,局部旋转皮瓣,指腹推进皮瓣),观察组采用手部微型岛状皮瓣移植修复治疗。
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8%,49/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80%,4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毛细血管反应时间短于对照组,皮瓣温度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手术相关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手部微型岛状皮瓣修复治疗,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手术安全、可靠,促使患者尽快康复。
关键词:手部微型岛状皮瓣移植;手指软组织缺损;疗效
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是常见外科损伤,且患者伤情通常较为复杂,要求医务人员必须快速、有效地处理患处手指骨、血管组织等,从而才能够将手指软组织缺损所造成的严重后果控制在一定范围内[1]。
皮瓣技术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提升了临床治疗效果,而随着现代医疗技术水平的快速发展,传统皮瓣手术的治疗效果逐渐无法满足患者临床需求,手部微型岛状皮瓣转位修复的方法则能进一步增强手术治疗效果[2]。
本文将100例手指软组织缺损患者纳入研究,比较研究传统皮瓣与手指微型岛状皮瓣在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时的临床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100例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50例,男39例,女21例,年龄25岁~69岁,平均年龄(42.4±2.1)岁;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原因:交通事故10例,机械压伤8例,电锯损伤12例,热压伤9例,其他11例;损伤类型:单指损伤38例,单手2指以上损伤12例。
对照组50例,男28例,女22例,年龄26岁~70岁,平均年龄(43.7±3.9)岁;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原因:交通事故11例,机械压伤9例,电锯损伤12例,热压伤8例,其他10例;损伤类型:单指损伤40例,单手2指以上损伤10例。
经检查确认,全部患者均符合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诊断标准,纳入条件为:(1)患者均采取手术方式进行治疗;(2)患者受伤到接受治疗的时间在24h以内;(3)皮瓣面积1.5cm×1.0cm~5.0cm×2.5cm;(4)患者对本次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受伤原因等一般基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手术方式进行皮瓣(包括V-Y成形,局部旋转皮瓣,指腹推进皮瓣)手术治疗,在清创完成后,按照设计、切取皮瓣的步骤对患处进行逐步的修复。
观察组患者采用手部微型岛状皮瓣转位修复手术治疗,清创工作完成后,同一时间内进行多个皮瓣设计、切取,实施软组织修复,并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相适应的手术方式。
其中,患处为拇指,以食指背侧岛状皮瓣进行修复;患处为拇指以外的手指远端,以同指带指动静脉逆行岛状皮瓣治疗;患处为拇指外其他手指中间、近端,则以带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进行修复;患处为拇指外其他手指接近中节掌侧,以邻指带指动静脉逆行岛状皮瓣进行修复治疗[3]。
1.3疗效评价标准
(1)显效:术后患者手指感觉正常,定位、两点分辨恢复,创伤位置痊愈,未出现有畸形症状;(2)有效:术后患者触觉恢复正常,患处有痛觉,手指功能基本恢复,未出现有畸形或仅出现轻度畸形;(3)无效:术后患者仅有部分手指功能恢复,甚至未有改善。
治疗有效率=(显效+有效)/(显效+有效+无效)。
1.4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包括患指毛细血管反应时间(s)、皮瓣温度(℃)以及手术时间(h)。
1.5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当中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对比
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0%(40/50),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8%(49/50),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
计学意义(P=0.011)。
(表1)
3 讨论
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导致患者血管、肌腱以及神经暴露,如果手术治疗不及时,则会对患者手指功能产生较大的侵害[4]。
传统的治疗方式很多,包括残端修整,V-Y成形,局部旋转皮瓣,指腹推进皮瓣等等,但是这些手术各有其特定的适应症和优缺点,且能修复能力有限,不能很好的保留手指的长度,外观相对较差,术后手指功能亦恢复不佳。
采用手部微型岛状皮瓣移植修复方式具有较大的优势,皮瓣供区相对较为隐蔽,皮瓣的血供安全性高,有助于患处的恢复[5]。
对本次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仅为80%,而观察组治疗有效率则达到了98%,远远超过了对照组的治疗效果,且对照组治疗效果多停留在有效治疗阶段,而观察组则以显效治疗占据首位,患者在手术治疗结束后,手指感觉正常,定位、两点分辨恢复,创伤位置痊愈,未出现有畸形症状,而对照组的治疗效果则相对较弱,证实了观察组所采用的微型岛状皮瓣转位修复手术方法的有效性。
同时,分析本次研究结果发现,观察组患者毛细血管反应时间短于对照组,皮瓣温度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更加优秀,手术的持续时间更短,皮瓣移植术后患者的适应情况更佳,手术安全性更高,验证了微型岛状皮瓣转位修复手术的有效性。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手部微型岛状转位修复治疗中,医务人员首先对患者手指创伤面进行评估,进而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方案,皮瓣供区、受区互相临近,且皮瓣的质地较好,兼顾了手指功能性与美观性,因此手术过程的风险性较低,操作更加简单便捷。
综上所述,手部微型岛状皮瓣转位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手术安全、可靠,促使患者尽快康复。
参考文献:
[1]刘悦臣,包远祥.应用微型岛状皮瓣移植修复手术治疗手指末节外伤性软组织缺损的疗效观察[J].当代医药论丛,2014,12(01):71-72.
[2]张思平,黄希勤,文娟玲等.筋膜蒂皮瓣和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对比分析[J].临床医学工程,2014,21(12):1532-1534.
[3]窦洪磊,焦玉坤,王国伟.前臂骨间背侧动脉穿支微型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5,23(18):1727-1728.
[4]赵忠东,孙东亮.基于祛瘀生新原则应用复元活血汤对手指软组织缺损皮瓣移植修复效果的影响[J].新中医,2017,49(09):63-66.
[5]吴双军,赵明兴.皮瓣移植修复手指近中节软组织缺损的疗效观察[J].中国骨伤,2016,29(11):1053-1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