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学期末复习资料2020.6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共政策学》期末复习指导
一、期末考试题型:
(一)单项选择题
(二)多项选择题
(三)判断题
二、期末考试形式:上机,开卷,60分钟。

三、期末考试范围
(一)单项选择题(注意:考试选项会乱序,请看清楚题干及选项内容)
第一章
1.公共政策是由政治家(具有立法权者)制定的并由行政人员(国家公务人员)执行的法律和法规,提出该观点的是(A)
A.伍德罗•威尔逊
B.哈罗德•拉斯韦尔
C.托马斯•戴伊
D.罗伯特•艾斯顿
2.从政治系统角度认识公共政策,认为公共政策是政府与其环境互动的结果,提出该观点的是(D)
A.伍德罗•威尔逊
B.哈罗德•拉斯韦尔
C.托马斯•戴伊
D.罗伯特•艾斯顿
3.美国学者查尔斯•柯克兰认为(C)
A.公共政策是政府选择做的或选择不做的事情
B.公共政策是政府与其环境互动的结果
C.研究公共政策其实就是研究政府的决定及其旨在处理公共问题的行动
D.政策就是在指导社会行动的主要方案之间进行选择的结果
4.俱乐部理论的提出者是(B)
A.萨缪尔森
B.布坎南
C.亚当•斯密
D.詹姆斯
5.以下不属于政府经济职能的是(D)
A.宏观调控职能
B.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职能
C.市场监管职能
D.调节社会分配职能
6.以下不属于政府文化职能的是(D)
A.发展科学技术的职能
B.发展教育的职能
C.发展文化事业的职能
D.发展经济建设的职能
7.提出了“不伤害原则”的是19世纪的古典自由主义思想家(A)
A.约翰•斯图亚特•穆勒
B.布坎南
C.萨缪尔森
D.詹姆斯
8.公共利益是一种公众利益,如果以减损少数人的私人利益却又不给予必要补偿的方式来增进公共利益,就会有违公共利益的(D)
A. 公共性
B.合理性
C.正当性
D.公平性
9.把国家定义为在一定领土范围内对武力具有垄断性的社会机构的是(D)
A.约翰•斯图亚特•穆勒
B.布坎南
C.萨缪尔森
D.马克斯•韦伯
10.个人、公司和社区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其政策诉求,努力寻求政府采取有利于他们的行动的是(A)
A.微观政治
B.中观政治
C.宏观政治
D.狭义政治
11. 亚当•斯密于哪一年出版了经济学巨著《国富论》(A)
A.1776年
B.1777年
C.1778年
D.1779年
12.新古典学派的代表人物是(B)
A. 亚当•斯密
B.马歇尔
C.凯恩斯
D.布坎南
13.被称为“战后繁荣之父”的是(D)
A.萨缪尔森
B.布坎南
C.亚当•斯密
D.凯恩斯
14.关于公共权力的说法,不正确的是(C)
A.公共权力是一把双刃剑
B.公共权力要交给具体的个人或机构去行使
B.公共权力的行使无需限定边界 D.对公权力的边界应进行限定
第二章
15.以下不属于西方国家三权分立体制下公共政策的制定形式的是(C)
A.国会立法
B.总统决策
C.非政府组织决策
D.司法决策
16.以下国家中实行议行合一体制的是(A)
A.中国
B.美国
C.日本
D.法国
17.公众对公共政策的认可和接受程度,反映的是公共政策的(B)
A.复杂性
B.合法性
C.权威性
D.普遍性
18.公共政策在其所框定的范围内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其规定的行为标准和设定的行为限度具有普遍的约束力,这是指公共政策的(B)
A.权威性
B.普遍性
C.稳定性
D.复杂性
19.以下属于公共政策中的程序性政策的是(D)
A.修建高速公路
B.实施福利计划
C.抓捕恐怖分子
D.组织法
20.根据所要分配的利益类型,公共政策可分为(D)
A.实质性政策和程序性政策
B.分配性政策和再分配性政策
C.管制性政策和自我管制性政策
D.物质性政策和象征性政策
21.将有形的资源和实质性的权利给予受益人的政策是(A)
A.物质性政策
B.象征性政策
C.分配性政策
D.再分配性政策
22.公共政策作为规范公众行为的社会准则,其对公众行为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这是指公共政策的(A)
A.导向功能
B.管制功能
C.调控功能
D.分配功能
23.涉及将服务和利益分配给人口中的特定人群——个人、团体、公司和社区的政策称为(C)
A.实质性政策
B.程序性政策
C.分配性政策
D.再分配性政策
24.以下关于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性规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A.地方性法规是行政法规的具体化,地方性规章是法律原则的具体化
B.涉及地方司法活动的,制定法规,涉及地方行政机关自身调整的,制定规章
C.本地区重大事项由地方性法规规定,其他事项由地方性规章规定
D.地方性规章的制定必须以法律和行政法规为依据
第三章
25.发展中国家更普遍地面临合法性危机,是因为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其中不包括(C)
A.传统价值观受到冲击
B.物质文化需求的攀升
C.精神文化需求的攀升
D.政府许诺不能兑现
26.以下不属于目标群体产生政策认同障碍的原因的是(C)
A.合法性危机
B.缺乏对政府官员的信任
C.环境条件的变化
D.社会心理负担过大
27.以下关于公共政策与政策环境的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D)
A.公共政策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由环境的需要而产生的
B.公共政策必须适应政策环境
C.政策环境的发展变化必然导致公共政策的发展变化
D.公共政策对政策环境没有能动作用
28.经济环境是指对政策系统有重要影响的各种经济要素的总和,不包括(D)
A.生产力的结构
B.科技发展
C.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D.社会文化
29.公共政策的非官方参与者不包括(D)
A.利益集团
B.政党
C.公民
D.行政执行机关
30.由民间发起,得到基金会或公司企业赞助的社会性政策研究机构,被称为(C)
A.官方思想库
B.半官方思想库
C.民间思想库
D.国际思想库
第四章
31.渐进决策模型的提出者林布隆是哪个国家的学者(B)
A.英国
B.美国
C.德国
D.法国
32.以下不属于精英理论对政策分析的启示的是(B)
A.公共政策反映的是精英的兴趣和偏好
B.公众对精英们的决策行为的影响是直接的
C.精英集团对支撑社会制度的基础准则有着一致认识
D.公众是被动、麻木和信息闭塞的
33.政府制度赋予公共政策三个明显的特征,不包括(D)
A.公共政策的合法性
B.公共政策的普遍性
C.公共政策的强迫性
D.公共政策的自愿性
34.认为公共政策实际上是团体斗争中相互妥协的结果,是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一种平衡产物的是(C)
A.博弈理论
B.精英理论
C.团体理论
D.系统理论
35.认为公共政策的输出是政治系统与其外部环境互动的结果,要求与支持的输入时社会团体与个人试图影响公共政策的表现的是(D)
A.博弈理论
B.小组意识模型
C.过程模型
D.系统理论
36.政治系统保护自身利益,维持系统生存的途径不包括(B)
A.政策输出满足环境需求,符合公众利益
B.改变环境,满足政策输出的需求
C.加强系统自身建设,完善内部机制
D.以武力为威慑或直接使用武力
37.混合扫描理论的提出者是(A)
A.阿米泰•埃茨伊奥尼
B.科林德里奇
C.詹尼斯
D.托马斯•戴伊
38.认为政府的政策制定往往是在对预期结果没有充分把握下进行的理论是(B)
A.批判性理论
B.实验性理论
C.取舍理论
D.混合扫描理论
39.“中庸”之道贯穿于哪个学派的整个思想体系(A)
A.儒家
B.道家
C.兵家
D.法家
40.“知变”战术是哪个学派提出的观点(D)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兵家
41.有限理性模型的提出者是(A)
A.西蒙
B.林布隆
C.詹尼斯
D.托马斯•戴伊
42.以下关于有限理性模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C)
A.不同经验和背景的决策者,对决策环境的认识会有不同的解释
B.人们通过力所能及的求解活动,寻找能够满意的决策方案
C.决策者的选择往往与备选方案的提出顺序无关
D.人的理性实际上是介于完全理性和非理性之间的一种有限理性
43.以下关于传统理性模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C)
A.传统理性模型以经纪人假设为前提
B.传统理性模型是要做出最大价值的选择
C.传统理性模型追求满意决策
D.政策实践中的许多现象都难以用传统理性模型来解释
44.在没有现成满意方案的情况下,提出探索性方案,选择若干试点进行试验,看看是否能够满足期望水平,由此总结经验和教学,再设计下一步的备选方案,这种搜索方法是(A)
A.试探方法
B.随机方法
C.折中方法
D.效益方法
45.以下关于系统理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D)
A.系统理论认为,政策是政治系统的输出
B.系统理论把公共政策视为政治系统对外界环境压力所做出的反应
C.系统理论对现实政治生活进行了高度概括
D.系统理论从微观角度对政策过程进行了分析
46.政策学家科林德里奇的《批判性决策——一种社会选择的新理论》一书在哪一年出版(C)
A.1980年
B.1981年
C.1982年
D.1983年
47.以下哪个不属于越轨研究的理论视角(D)
A.生物学
B.心理学
C.社会学
D.经济学
第五章
48.由政府系统以外的个人或社会团体提出,经阐释和扩散进入公众议程,然后通过对政府施压的手段使之进入政府议程的类型是(A)
A.外在创始型
B.内在创始型
C.政治动员型
D.政治自觉型
49.某个社会问题已引起社会公众和社会团体的普遍关注,他们向政府部门提出政策诉求,要求采取措施加以解决的一种政策议程是(A)
A.公众议程
B.政府议程
C.实质性议程
D.象征性议程
50.一个政策问题进入实质性议程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不包括(D)
A.公共资源的分配涉及重大的利害关系
B.议题引起公民和决策者的密切关注
C.议题包含了发生重大变化的可能性
D.议题已趋向稳定
51.以下不属于政策议程的外在触发机制的是(D)
A.战争行动
B.地区与国际冲突
C.经济对抗
D.经济灾难
52.按照积累的思维活动经验教训和已有的思维规律,在反复使用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定型化了的思维路线、方式、程序、模式,这是哪一种思维方式(D)
A.经验思维
B.逻辑思维
C.直觉思维
D.思维定式
53.基于心理学中的“垃圾箱理论”,试图利用非理性因素激发群体创造力的创新方法是(D)
A.头脑风暴法
B.哥顿法
C.零起点法
D.综摄法
54.关注政策意图、目标和价值的动机作用,强调政策行动的接受、采纳或执行具有合理的动机支持的是(C)
A.因果论证
B.符号论证
C.动机论证
D.直觉论证
55.基于对政策方案或其结果的判断,表明事情的对与错或善与恶的是(C)
A.直觉论证
B.案例论证
C.伦理论证
D.权威论证
56.以下哪个不属于政策目标的特征(D)
A.层次性
B.多样性
C.系统性
D.单一性
57.决策的事实前提与价值前提的区别不包括(D)
A.提出问题的角度不同
B.认识形式的表现不同
C.影响决策的作用不同
D.主体不同
58.先由群体成员对所有他认为可以舍弃的方案投反对票,得票最多的备选方案即被淘汰,这种规则是指(B)
A.赞成投票规则
B.淘汰投票规则
C.正负表决规则
D.等级决定规则
59.在印象形成过程中一种夸大化的感觉和看法,是指(A)
A.光环效应
B.首因效应
C.近因效应
D.从众效应
60.基于某种成见对人做出判断的心理过程,是指(C)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定型效应
D.反衬效应
61.人们往往会对极为熟悉的、形象生动的、特点鲜明的信息产生积极的心理反应,不仅表现得非常敏感,而且容易印象深刻,我们习惯上称之为(C)
A.反衬效应
B.黄灯效应
C.新闻效应
D.颂歌效应
62.政策合法性不包括(D)
A.合法的决策主体
B.合法的政策程序
C.合法的政策内容
D.合法的政策客体
63.以下属于过失性社会问题的是(A)
A.青少年失足
B.贫困问题
C.环境问题
D.人口问题
64.科赛和达伦多夫代表的是(B)
A.社会越轨论
B.社会冲突论
C.社会解组论
D.社会分层理论
65.因精神疾病、心理变态导致的违反社会规范的行为,被称为(B)
A.不适当行为
B.异常行为
C.自毁行为
D.反社会行为
66.社会规范和制度对社会成员的约束力减弱、社会凝聚力降低的一种社会状态是指(A)
A.社会解组
B.社会越轨
C.社会冲突
D.社会分层
67.认为人类的行为并不取决于行为的内在性质,而取决于社会对其采取的态度,取决于社会的揭示和认定,该理论被称为(C)
A.社会越轨论
B.社会冲突论
C.标签理论
D.手段—目标理论
68.“三位一体”分层理论的提出者是(C)
A.西蒙
B.谢尔登
C.韦伯
D.默顿
69.手段—目标理论的提出者是(A)
A.默顿
B.涂尔干
C.科塞
D.达伦多夫
70.在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的过程中,出现了个人在精神上与其周围世界相分离或相对立的现象,这是引起社会解组的重要原因。

以上观点属于(B)
A.文化堕距观点
B.异化观点
C.社会机会结构与社会目标结果失调的观点
D.心理学观点
71.通过类比,发现两类事物之间的共同性或机械性,从而将解决这一类问题的方法迁移到解决另一类问题上去,这是指(A)
A.经验迁移
B.经验复制
C.经验联想
D.经验套用
72. 以下哪个不属于创新思维的特点(D)
A.思考的独立性
B.方法的独特性
C.思维的发散性
D.结果的发散性
第六章
73..以下哪个不属于政策执行的功能(D)
A.确保政策目标的实现
B.检验政策成效
C.为后续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D.终止政策
74.在政策执行中做表面文章,政策内容难以真正落实,成了一个空架子,这是指(A)
A.政策表面化
B.政策扩大化
C.政策曲解
D.政策缺损
75.政策在执行过程中表面上与原政策一致,而事实上背离原政策精神的内容,这是指(C)
A.政策表面化
B.政策扩大化
C.政策曲解
D.政策缺损
76..政策执行人员的品德素质不包括(D)
A.公共道德
B.职业道德
C.个人修养
D.意志力
77.以下哪个属于政策执行人员的能力素质(A)
A.独立思考
B.政治态度
C.专业知识
D.遵纪守法
78.政策执行的法律手段不包括(D)
A.法律
B.行政立法
C.司法仲裁
D.行政命令
79.常用于解决较重大、较复杂的问题,并且成本较高,沟通时间较长的沟通方式是(C)
A.直面沟通
B.电话沟通
C.会议沟通
D.E—mail沟通
80.人们拒绝了一个较大的要求后,对较小的要求接受性增加的现象,是指(B)
A.阶梯效应
B.下台阶效应
C.破窗效应
D.重视逆反
第七章
81.方案实施过程中直接消耗的资源,包括人、财、物等方面,是指(A)
A.直接成本
B.间接成本
C.机会成本
D.总成本
82.政策执行产生的看得见、摸得着、实实在在的影响是(A)
A.物质性影响
B.符号性影响
C.直接影响
D.间接影响
83.在政策制定过程中进行的,带有预测性质的政策评估被称为(A)
A.前评估
B.后评估
C.内部评估
D.外部评估
84. 由公共部门,特别是政府部门内部的评估者对政策进行的评估,被称为(C)
A.非正式评估
B.正式评估
C.内部评估
D.外部评估
85.法定的评估者依据事先制定的评估方案,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要求,对政策效果所作的评估,被称为(B)
A.非正式评估
B.正式评估
C.内部评估
D.外部评估
86.有人将非政府部门参与的政策评估命名为“政策评估产业”,这个产业主要由三个组成部分,不包括(D)
A.大学
B.研究机构
C.媒体
D.政府
87.政策评估标准中,主要考察某一政策能否实现预期目标和结果的标准是(A)
A.政策效益
B.政策效率
C.充分性
D.公平性
88.进行政策实施前后的比较,即比较两个时间点上同一情况的不同结果,这种评估方法是指(A)
A.“前—后”对比分析
B.“投射—实施”对比分析
C.“有—无”对比分析
D.实验性对比分析
89.对有参与方案的客体与没有参与方案的客体进行比较的方法是指(C)
A.“前—后”对比分析
B.“投射—实施”对比分析
C.“有—无”对比分析
D.成本—收益分析
90.以下关于成本—收益分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B)
A.成本—收益分析是一种量化的评估工具
B.关于某一政策成本与收益的准确数据常常很容易得到
C.成本—收益分析的假设前提是只有收益大于成本的政策才是好政策
D.确定适当的折现率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91.以下哪个不属于政策评估的步骤(D)
A.计划与准备
B.组织与实施
C.总结与报告
D.完善与改进
第八章
92.以下关于政策终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B)
A.政策终结指的是在公共政策领域里发生的终结现象
B.政策终结是一种自然形成的现象
C.政策终结往往发生在政策评估之后
D.政策终结是一种人们的主动性行为
93.以下哪个不属于政策终结的作用(D)
A.有利于节省政策资源
B.有利于提高政策效率
C.有利于政策过程的优化和政策质量的提高
D.有利于政策环境的改变
94.以下哪个不属于政策终结的类型(D)
A.突然爆发型
B.逐渐衰退型
C.力量博弈型
D.稳定持续型
95.孙志刚事件与遣送收容办法的废除属于政策终结的哪种类型(A)
A.突然爆发型
B.逐渐衰退型
C.力量博弈型
D.稳定持续型
96.《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废止于(A)
A.1982年5月12日
B.1983年5月12日
C.1984年5月12日
D.1985年5月12日
97.旧政策虽被终止,但其要实现的功能并没有被取消,而是将其合并到其他的政策内容中去,这被称为(C)
A.政策替代
B.政策废止
C.政策合并
D.政策分解
98.采用渐进的方式,一步步对政策进行终结,被称为(C)
A.政策替代
B.政策废止
C.政策缩减
D.政策法律化
99.以下关于泛法治主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C)
A.泛法治主义无限夸大法治的作用
B.泛法治主义掩盖法治缺陷及法律局限性
C.泛法治主义过于重视法治的追求目标
D.泛法治主义视法律为纯粹的治理工具
100.投入决策、某个计划或某个项目的时间、资金或其他资源的无法弥补的花费被称为(C)A.直接成本 B.间接成本 C.沉没成本 D.显性成本
(二)多项选择题(注意:考试选项会乱序,请看清楚题干及选项内容)
第一章
1.以下属于公共政策的具体表现形式的有(ABCDE)
A.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发布的文件
B.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要讲话
C.国家的大型发展计划
D.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法律
E.中央政府部门和地方政府出台的规定和办法
2.以下属于台湾学者伍启元先生对公共政策的理解的是(ABCE)
A.公共政策是政府所采取的对公私行动的指引
B.公共政策是将来取向的
C.公共政策是目标取向的
D.公共政策与价值无密切关联,不受社会价值影响
E.公共政策是由政府或有决策权者所采取或选择的
3.特定情境包括(ABC)
A.特定的历史时期
B.特定的环境条件
C.公共政策特定的适用范围
D.特定的人物
E.特定的事件
4.公共职能主要包括(ABCD)
A.政治职能
B.经济职能
C.文化职能
D.社会职能
E.行政职能
5.政府的政治职能包括(ABCD)
A.军事保卫职能
B.外交职能
C.治安职能
D.民主政治建设职能
E.经济建设职能
6.政府的社会职能包括(ABCDE)
A.调节社会分配职能
B.组织社会保障职能
C.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职能
D.促进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的职能
E.实行计划生育的职能
7.公共利益是指一定范围内不特定多数人的共同利益,包括(ABCD)
A.国家利益
B.阶级利益
C.民族利益
D.集体利益
E.个人利益
8.正确界定公共利益通常要遵循四项基本标准,分别是(BCDE)
A.效率
B.公共
C.合理
D.正当
E.公平
9.公共秩序包括(ABCDE)
A.社会管理秩序
B.生产秩序
C.工作秩序
D.交通秩序
E.公共场所秩序
10.划分公共秩序与私人权利可遵循以下基本原则(ABCD)
A.正当性
B.必要性
C.合法性
D.合理性
E.效能性
11.根据公共治理模式,以下哪些属于公共治理的主体(ABC)
A.国.家
B.行业协会
C.自治团体
D.企业
E.公民
12.在公共治理的治理方式上,应尽可能选择(BCE)
A.强制方式
B.非强制方式
C.双方协商解决方式
D.单方强制方式
E.自治方式
第二章
13.西方国家三权分立体制下,总统决策一般包括以下几种类型(ABCDE)
A.立法倡议
B.立法否决
C.委托立法
D.外交决策
E.防务政策
14.当代中国的公共政策从其形式特征看,主要有(ABCD)
A.党的政策 B.人大立法 C.行政决策 D.司法解释 E.民主决议
15.立法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的首要职权,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ABCD)
A.宪法
B.基本法
C.其他法律
D.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E.部门规章
16.国家行政机关的行政决策作为公共政策出现的主要形式有(ABDE)
A.行政法规
B.行政措施、决定和命令
C. 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D.地方性规章
E.部门规章
17.以下属于公共政策特征的有(ABCD)
A.政治性
B.多样性
C.层次性
D.阶段性
E.单一性
18.公共政策的多样性主要包括(ABCDE)
A.层次多样性
B.领域多样性
C.形式多样性
D.时间多样性
E.功能多样性
19.公共政策的类型包括(ABCDE)
A.实质性政策和程序性政策
B.分配性政策和再分配性政策
C.管制性政策和自我管制性政策
D.物质性政策和象征性政策
E.涉公政策和涉私政策
20.以下哪些属于实质性政策(ABCDE)
A.修建高速公路
B.实施福利计划
C.抓捕恐怖分子
D.禁止零售酒精饮料
E.2008年4万亿投资计划
21.公共政策的作用有(ABCD)
A.导向功能
B.管制功能
C.调控功能
D.分配功能
E.逆转功能
22.政府提供的一些社会物品也有一些带有私人物品的特征,如(ABCDE)
A.垃圾收集
B.邮政服务
C.医疗卫生
D.博物馆
E.公共住宅
23.司法决策的形式有(ABC)
A.司法审查
B.推翻先前的判决
C.司法命令
D.立法否决
E.立法倡议
24.人大决定权的表现形式有(ABCD)
A.决议
B.决定
C.命令
D.条例
E.基本法
第三章
25.公民参与政策过程的主要途径有(ABCDE)
A.直接投票
B.推选代表参与
C.使用威胁手段
D.借助团体力量
E.制造社会舆论或进行多方游说
26.以下关于大众传媒的说法,正确的是(ABCD)
A.传媒是传播政府政策意图的有效工具
B.传媒是社会舆论的风向标
C.传媒是社会舆论的导向舵
D.传媒是社会信息分配的中枢
E.传媒是官方决策者
27.以下属于社会问题的特征的是(ADE)
A.社会问题是一种客观条件
B.社会问题是一种客观定义
C.社会问题不受价值判断的影响
D.社会问题是一个关系到大多数人的问题
E.社会问题的形成往往具有一个发展过程
28.目标群体能够接受和服从某一项政策的原因有(ABCDE)
A.政治社会化的影响
B.传统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的制约
C.对公平过程的看法
D.对成本收益的权衡
E.避免受到惩罚
29.社会心理承受能力的形成因素包括(ABCD)
A.理解能力
B.应激能力
C.耐压能力
D.平衡能力
E.沟通能力
30.政策环境的构成因素包括(ABCDE)
A.地理环境
B.社会变迁
C.经济环境
D.政治传统与政治文化
E.国际环境与公共政策
31.以下关于政治文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BCD)
A.政治文化通过社会化过程代代相传
B.不同国家公共政策及其制定过程的差异可以用政治文化的不同来解释
C.政治文化是政治心理和主观活动的集中表现形式
D.政治文化是影响公共政策的一个重要环境因素
E.政治文化影响政治行为,并且可以绝对地支配行为
32.思想库的类型有(ABCD)3.1
A.官方思想库
B.半官方思想库
C.民间思想库
D.国际思想库
E.个人思想库
33.公共政策的官方决策者包括(ABCD)
A.立法机关
B.行政决策机关
C.行政执行机关
D.法院
E.利益集团
34.利益集团影响政策制定的方式有(ABCDE)
A.院外活动
B.舆论宣传
C.政治捐款
D.抗议示威
E.游说
第四章
35.小组意识的特征包括(ABCDE)
A.一致性思维
B.有倾向性地选择信息
C.极端化地盲目情绪
D.对群体的过分自信
E.很强的群体凝聚力
36. 以下属于托马斯•戴伊对精英理论基本观点的概括的是(ABCD)
A.掌权的少数人掌握社会价值的分配权,多数人参与不了公共政策的决定
B.精英人物主要来自经济地位比较高的社会阶层
C.从非精英阶层进入精英阶层的变化过程是缓慢且持续的
D.精英与公众存在信息的严重不对称
E.公共政策反映的是大众的要求
37.团体对公共政策的影响力的决定因素有哪些(ABCDE)
A.团体成员的数量
B.团体财力的状况
C.团体的实力
D.团体领导者的能力
E.团体凝聚力
38.政策的生命过程一般可以被划分为广义决策与广义执行两大部分,广义决策包括(ABCD)
A.社会问题
B.问题确认
C.议程建立
D.政策规划
E.政策执行
39.老子的“无为”原则主要包含以下哪几个方面的内容(AC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