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技术创新体系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2-28
11
四、中国国家技术创新结构
A、观念意识中的结构:线性模型。 B、现实存在的结构:创新主体移位。
2011-2-28
12
五、中国技术创新政策分析
A、不同创新阶段政策模式 a.实施引进阶段:相应政策课题、相关科技政策及条件。 b.消化吸收阶段:相应政策课题、相关科技政策及条件。 c.改进及自主创新阶段:相应政策课题、相关科技政策 及条件。 B、中国创新政策模式程序反演 C、当前创新政策浅析 a.中国创新政策的四种类型。 b.各种类型创新政策的地位。 c.主要的政策偏差。 d.应有的改进措施。
基础研究(fundamental research):以增加一般科学 和技术知识为目的的非商业性研究。对教育或研究机 构进行此类研究,政府公共机构的补贴不受限制。 商业性R&D(commercial R&D):
产业研究(industrial research,以发现有可能有助于开发新的或改进产品、 产业研究 ,以发现有可能有助于开发新的或改进产品、 工艺或服务的新知识为目的的研究, 工艺或服务的新知识为目的的研究,即美国国家科学基金所定义的产业基 础研究) 补贴不得超过合法成本的75%。 础研究 补贴不得超过合法成本的 。 前竞争开发活动(pre-competitive development activity将产业研究的成 前竞争开发活动 将产业研究的成 果转化为新的、改良或改进产品、工艺或服务开发所需的计划、 果转化为新的、改良或改进产品、工艺或服务开发所需的计划、蓝图或设 计以及首次非商业目的的原型与初步展示和试验方案的活动) 计以及首次非商业目的的原型与初步展示和试验方案的活动 补贴不得超 过合法成本的50%。 过合法成本的 。 前竞争开发阶段之后的R&D活动、 R&D活动 前竞争开发阶段之后的R&D活动、技术创新活动不可补贴 。
2011-2-28
3
内容介绍
一、技术创新概念分析 二、技术创新环节分析 三、国家创新体系结构分析 四、中国国家技术创新体系结构分析 五、中国技术创新政策分析
2011-2-28
4
一、技术创新概念分析
A、熊彼特的创新概念 a.实现生产要素的新组合。 b. 生产要素组合的五种形式。 B、狭义的技术创新与广义的技术创新 C、技术创新中的几对关系 a.技术的利用与技术的获取。 b.首创创新与改创和仿创创新。 c.重大的根本性创新与渐进的演化性创新。 d.产品创新、工艺创新与组织创新和市场 创新。
不可起诉的补贴:对产业研究和前竞争开发活动不超过
合法成本的75%和50%的补贴、对落后地区的补贴、对适 和 的补贴、 合法成本的 的补贴 对落后地区的补贴、 应环境保护要求改造现有设施的资助、 应环境保护要求改造现有设施的资助、对所有经济主体都 产生好处的非专向性补贴
2011-2-28 8
b.《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 对有关R&D补贴条款的基本规定
2011-2-28
7
a.《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 对பைடு நூலகம்贴的基本规定
被禁止的补贴:以出口绩效或进口替代为条件而提供的
补贴,即出口补贴和进口替代补贴 补贴,
可起诉的补贴:损害另一成员国的国内产业、WTO其 损害另一成员国的国内产业、 其
他成员利益和严重妨碍另一成员利益等包括收入支持或价 格支持在内的补贴
2011-2-28 5
二、技术创新环节分析
A、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义方式 B、WTO《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 有关R&D补贴条款的定义方式 C、各种方式比较
2011-2-28
6
B、WTO《补贴与反补贴措施 协议》有关R&D补贴条款的定 义方式
a.《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对补贴的基本 规定 b.《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对有关R&D补 贴条款的基本规定
dialectics@sina.com
用户名(代号): 自然辩证法2004 密码: bjdx 讲课材料: 邮件“任元彪讲课大
纲”的附件
2011-2-28
1
中国国家技术创新体系
任元彪
2011-2-28
2
参考著作
任元彪,“论技术创新中的几对现 实关系”,《科技日报》1999年2月 6日,理论版《新华文摘》1999年第 5期,第170-171页。
2011-2-28 9
C、各种方式比较
乌拉圭回合绿灯条款的R&D定义及 定义及 乌拉圭回合绿灯条款的 其比较 技术创新三阶段 (01各种方式比较)
2011-2-28
10
三、国家技术创新体系 结构分析
A、国家技术创新体系的静态模型(DOC1) a.企业创新系统。 b.需求牵引系统。 c.技术供给系统。 d.创新基础设施。 B、动态模型(DOC2)
2011-2-28 13
期末考试再见
谢谢各位同学的支持与鼓励! 愿各位同学了解科学发展的趋 势,把握社会发展的需要,开 拓自己辉煌的事业,铸就自己 成功的人生!
2011-2-28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