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差数列求和公式PPT教学课件(1)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类型之二 两条直线所成的
例角2及、交已点知直线l经过点P(3,1),且被两平行
直线l1:x+y+1=0和l2:x+y+6=0截得的线段之长
为5。求直线l的方程。
解:若直线l的斜率不存在,则
l2 l1 A
y P(3,1)
直线l的方程为x=3, 此时与l1、l2的交点分别是
B
Ox
A1(3,-4)和B1(3,-9), 截得的线段AB的长
的距离为d= | 1 6 | 5 2
截得的线段之长
l1 A
B
Biblioteka Baiduy P(3,1)
Ox
22
θ
且直线l被直线l1、l2所截的线段AB的长为5,
A1
设直线l与l1的夹角为θ,则
s in
52 2
2
52
B1
故θ=450
由直线l1:x+y+1=0的倾斜角为1350,
知直线l的倾斜角为00或900,
例2、已知直线l经过点P(3,1),且被两平行
两直线的位置关系
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
( 1 ) 有 斜 率 的 两 直 线 l1:y=k1x+b1;l2:
y=k2x+b2
① l1∥l2 k1=k2且b1≠b2; ②l1⊥l2 k1·k2= -1
;
③l1与l2相交 k1≠k2 ④l1与l2重合 k1=k2且 (2)b一1=般b2式。的直线l1:A1x+B1y+C1=0,
14.5 32 26 0.7 604.5
五个元素 : a1, an , n, d, Sn “知三求二”
n(n 1) Sn na 1 2 d
(分割成一个平行四 边形及一个三角形)
a1
n
a1
(n 1)d
an a1 (n 1)d
等差数列的前 n项和公式
Sn
na1
2
an
特点:该公式与梯形面积公式
直线l1:x+y+1=0和l2:x+y+6=0
为5。求直线l的方程。
l2
〖解三〗设直线l与l1、l2分别相交于 A(x1,y1)、B(x2,y2),则
截得的线段之长
l1 A
B
y P(3,1)
Ox
x1+y1+1=0,x2+y2+6=0。
θ
两式相减,得(x1-x2)+(y1-y2)=5 ①
A1
又 (x1-x2)2+(y1-y2)2=25 ②
的夹角是____6_0_0_____
3、两平行直线 y 2x 和 y 2x 5
间的距离是 ______5____
1、与直线Ax+By+C=0平行的直线方程为 Ax+By+m=0 2、与直线Ax+By+C=0垂直的直线方程为 Bx-Ay+m=0
3、过直线l1:A1x+B1y+C1=0,l2: A2x+B2y+C2=0交点的直线系方程为: A1x+B1y+C1+λ(A2x+B2y+C2)=0( λ∈R)(除l2外)。
①l1与l2相交于点P(m,-1); ②l1∥l2; ③l1⊥l2,且l1在y轴上的截距为-1.
【解题回顾】若直线l1、l2的方程分别为A1x+B1y+C1=0和 A2x+B2y+C2=0 , 则 l1∥l2 的 必 要 条 件 是 A1B2-A2B1=0 , 而 l1⊥l2的充要条件是A1A2+B1B2=0.解题中为避免讨论,常依 据上面结论去操作.
再乘以织日数,即得”
例2 : 求集合M m m 7n, n N ,且m 100
中元素的个数,并求这些元素的和.
例3:已知一个等差数列的前10项的和是310, 前20项的和是1220,由此可以确定求其前n项和 的公式吗?
1.同步作业本第81页。 2.研究性作业:等差数列求和性质的研究。
l2:A2x+B2y+C2=0
①l1∥l2 A1B2-A2B1=0 且 B1C2-B2C1≠0
②l1⊥l2 A1A2+B1B2=0
③l1与l2相交 A1B2-A2B1≠0
④l1与l2重合 A1B2-A2B1=0且B1C2-B2C1=0。
到角与夹角:
两条直线l1,l2相交构成四个角,它们是两对对顶角,把l1 依逆时针方向旋转到与l2重合时所转的角,叫做l1到l2的角, l1到l2的角的范围是(0,π).l1与l2所成的角是指不大
在直线l1 的方程是x 2y 2 0 ,底边所在直线l2
的方程是 x y 1 0 ,点(-2,0)在另一腰上, 求该腰所在直线 l3 的方程。
〖 而评 后述利〗用本到题角根公据式条,件最作后出利用1 =点2斜式的求结出论l3,
的方程。
例3(优化设计P105例3)已知点P(2,-1),
求:
(1) 过P点与原点距离为2的直l线 的方
程;
l
(2) 过P点与原点距离最大的直线 的
方程,最大距离是多少?
(3) 是否存在过P点与原点距离为6的
直线?若存在,求出方程;若不存在,请
说明理由。
〖评述〗求直线方程时一定要注意斜
率不存在的情况
备用题:
例5、 已知A(0,3),B(-1,0),
C(3,0)求D点的坐标,使四边形ABCD
【例题选讲】 例 1 、 ( 优 化 设 计 P105 例 2 ) 已 知 两 条 直 线 l1:x+m2y+6=0, l2:(m-2)x+3my+2m=0,当m为 何值时,l1与l2 (1)相交;(2)平行;(3)重合。
〖思维点拨〗 先讨论x、y系数为0的情况。
例2、(优化设计P105例1)等腰三角形一腰所
【布置作业】
优化设计P105、P106
2.联想:
Sn
n(a1 a n ) 2
(补成平行四边形)
a1
an
n
an
a1
问题: 设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
即Sn a1 a2 a3 an ,求Sn
例1: 根据下列各题中的条件, 求等差数列中另两个量.
a1 an n
5 95 10
d Sn
10 500
100 2
50 -2 2550
9k 1 k 1
9k,1)2 52
θ A1 B1
)
k 1 k 1
k 1 k 1
|得 解AB之|=,5 得k=0,即所求的直线方程
为综y上=1可知,所求l的方程为x=3或y=1
例2、已知直线l经过点P(3,1),且被两平行
直线l1:x+y+1=0和l2:x+y+6=0
为5。求直线l的方程。
l2
〖解二〗由题意,直线l1、l2之间
5 x1 4 4 y1 210 22
y1 4 x1 4 5
解 x1 6, y1 8, P1(6, 8) 点得评:对称问题可化为点关于点对称,点关于
课前热 身
1、过点A(3,0),且平行于直线 2x 3y 0
的直线方程是__2_x___3__y_ 6 0
2、两直线 x 3y 2 0 与 3x 3y 4 0
的对称点是 ( D )
A(-6,8) B(-8,-6) C(6,8) D(-6,-8)
解:设点P(4, 0)
关于5x直 线4y 21 0
的 P1(x1, y1)
由对轴称对点称为概P念P1
的中点 M ( x1 4 , y1 0) 22
5x 在 4对y 2称1 轴0
上且PP1
与对称轴垂直则,有
于直角的角,简称夹角.到角的公式是 tanθ k2 - k1 ,夹
角公式是tanθ k2 - k1
1 k1k2 ,以上公式适用于两直线斜率都
1 k1k2
存在,且k1k2≠-1,若不存在,由数形结合法处理.
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
设点P(x0,y0),直线L:Ax+By+C=0上,则有 (1)点在直线上:Ax0+By0+C=0; (2)点不在直线上,则有Ax0+By0+C≠0 (3)点 P(x0 , y0 ) 到直线l : Ax By C 0 的距离为:
引例一:1 2 3 100 5050
德国数学家高斯 (数学王子)
1+100=101
2+99=101
3+98=101
••••••
50+51=101
S100
100(1 100) 2
引例二: 如图,从上到下的钢管数分别是 多少,如何求钢管的总数?
思考:如果在这堆钢管的旁边堆放着同样 一堆钢管,如何求两堆钢管总数?
(上底+下底)高 2 相似
Sn
na1
n(n 1) 2
d
我国数列求和的概念起源很早, 到南北朝时,张丘建始创等差 数列求和解法。他在《张丘建 算经》中给出等差数列求和问题: 例如:今有女子不善织布,每天所 织的布以同数递减,初日织五尺,
末一日织一尺,共织三十日,问共织几何? 原书的解法是:“并初、末日织布数,半之
θ A1
|AB|=|-4+9|=5, 符合题意。
B1
例2、已知直线l经过点P(3,1),且被两平行
直为若的直方5线。线程l1求:为l的直x解+斜线y方+率l的1程存=方0组在和程,l2。:则yx=设+ky(l+x6-=30l)2截B+l得11 A的线O段y 之P(3长x,1)
解 由y=方k(程x-得()3组)A+(13,k3kkyx+=21ky2+(,3k6x=-0743k)k)2(x得1+1+(By1+4k13kk=1017
是等腰梯形。
A D2
-1
D1
BO
C
〖思维点拨〗;利用等腰三角形性质“两底平行 且两腰相等”,用斜率相等及两点间距离公式。
【课堂小结】 1.要认清直线平行、垂直的充要条件,应特 别注意x、y的系数中一个为零的情况的讨论。 2.在运用一条直线到另一条直线的角的公式 时要注意无斜率的情况及两直线垂直的情况。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是一个基本公式,它涉及 绝对值、点在线上、最小值等内容。
(4)点P到直线L的距离为_53___5,
5
(5)直线L与直线4x+2y-3=0的距离为___1_0_____
2.若直线l1:mx+2y+6=0和直线l2:x+(m-1)y+m2-1=0平行但不 重合,则m的值是__-_1___.
能力·思维·方法
类型之一 两条直线位置关系的 判定与运用
1m.、已n知的两值直,线使l1:mx+8y+n=0和l2:2x+my-1=0.试确定
d Ax0 By0 C A2 B2
(4).两条平行线l1:Ax+By+C1=0,l2:Ax+By+C2=0的
距离为: d C1 C2 A2 B2
注意:
1、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判断时,要注意斜率不存在
的情况
2、注意“到角”与“夹角”的区分。
3、在运用公式求平行直线间的距离 d
C1 C2
A2 B2
时,一定要把x、y前面的系数化成相等。
课前热身
1.已知点P(1,2),直线l:2x+y-1=0,则
(1)过点P且与直线l平行的直线方程为_2__x_+_y_-4_=_0__,
(2)过点P且与直线l垂直的直线方程为__x_-_2_y+__3_=_0__;
3x+y-5=0或x+3y-7=0 (3)过点P且直线l夹角为45°的直线方程为________;
B1
联立 ① ②,可得 x1-x2=5 或 y1-y2=0
x1-x2=0 y1-y2=5
由〖上思可维知点,拨直〗线;l的要倾求斜直角线为方00程或只900要,有:点和 又斜由率直(线可l有过倾点斜P(角3算,,1)也,可故以所先求找l的两方点程)。
对称问题
例3 、点 P(4, 0) 关于直线 5x 4 y 2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