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虐待经历及认知偏差与抑郁的关系_吴韦玮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ldhood maltreatment experience, cognitive bias and de -
pression. Methods: Patients of major depression and healthy adults were assessed by Childhood Trauma Questionnaire (CTQ). And then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he depression group with childhood maltreatment and the one without childhood maltreatment; and the healthy adults were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with childhood maltreatment and the one without childhood maltreatment. All subjects were assessed cogntive biases with Dysfunctional Attitudes Scales(DAS) and The Cognitive Bias Questionnaire (CBQ). Results: The main effect of depression diagnosis existed in the total score of DAS and all structure factors ,as well as the score of depression-distortion. The main effects of childhood maltreatment were found in the score of depression-distortion, as well as the total score of DAS and 7 structure factors, except “Cognitive-philosophy ” factor.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total score of DAS and the score of depression-dis tortion were powerful predictors of depression. Conclusion: Both depressive patients and the people with childhood maltreatment have more cognitive biases than healthy people. Negative cognitive bias is a powerful predictor of depression.
1.2.2
认 知 偏差 评 定 工 具
①功能失调性态度问卷
(Dysfunctional Attitudes Scales ,DAS )[9]: 由 40 个条目 组成 , 用于评估潜在的 、 较深层次的认知结构 , 可归 纳 为 脆 弱 性 、吸 引 和 排 斥 、完 美 化 、强 制 性 、寻 求 赞 许 、 依赖性 、 自主性态度 、 认知哲学八个因子 。 按个体 对这些功能失调状况的同意程度来评分 , 分值越高 , 表明被试的歪曲认知越明显 。 ② 认知偏差问卷 (The
[2]
自身 、世界以及周围环境的评价都是负性的 。 童年虐 待经历对认知偏差也有影响 。 人们在童年期负性生 活事件后会形成负性的自我图式 , 导致日后生活中 可能产生对自我 、未来的消极想法 ,这些消极的认知 模式存在于人们的潜意识中 ,构成抑郁症的易感性 。 而日后的重大生活应激则作为诱发因素 , 激活潜在 的负性认知偏差 ,出现一系列消极的负性自动思维 , 影响人们的情绪 , 使得抑郁症状如无望 、 淡漠 、 自责 等想法被强化 , 负性认知继续增加 , 形成恶性循环 , 导致抑郁症难以缓解 [4,5]。 近期一项研究发现 , 发病前有严重生活应激的 抑郁症患者比病前无应激者的功能失调性态度明显 增多 , 指出发病前伴严重生活应激的患者有着明显 的认知偏差 [6]。 本研究通过比较伴与不伴童年虐待 的抑郁症患者及健康成人的认知偏差情况 , 探讨童 年期虐待以及认知偏差与抑郁症的关系 。
【 摘要 】 目的 : 探讨童年期受虐待经历及认知偏差与抑郁的关系 。 方法 : 利用童年创伤问卷将入组的重症抑郁症患
者及健康成人分为童年虐待组和无童年虐待组 , 所有被试均完成功能失调性态度量表及认知偏差问卷 。 结果 : 在功 能失调性态度得分 、 抑郁 - 歪曲得分上 , 诊断有显著主效应 , 仅认知哲学评分中 , 童年创伤无主效应 。 完美化因子评分 中 , 童年创伤与诊断有显著交互作用 , 伴童年虐待的抑郁症患者显著升高 。 多元回归分析显示 , 功能失调性态度总分 与抑郁 - 歪曲得分是抑郁程度的显著预测因子 。 结论 : 抑郁症患者及伴童年虐待者均比健康人有更严重的认知偏差 , 伴童年虐待的抑郁症对完美化的追求更明显 。 负性认知偏差是抑郁症的有力预测因子 。 【 关键词 】 抑郁症 ; 童年虐待 ; 功能失调性态度 ; 负性认知偏差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5-3611(2013)04-0609-04
等 通 过 大 样 本 的 调 查 指 出 ,抑 郁 症 的 慢 性 严 重 程
[3]
度与童年虐待的发生率密切相关 , 说明多种形式的 童年虐待可作为慢性抑郁症严重程度的独立决定因 素。 负性认知偏差是抑郁症产生的关键因素和核心 特征 。 Beck 抑郁认知模型认为抑郁症患者的认知活 动是消极的 ,包括消极的信念 、思维和想法 , 他们对
中图分类号 : R395.2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ldhood Maltreatment Experience ,Cognitive Bias and Depression
WU Wei-wei , LU Shao-jia , WEI Zhao-guo , PENG Hong-jun , et al Mental Health Institute ,Second Xiangya Hospital ,Key Laboratory of Psychiatry and Mental Health of Hunan Province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11 , China
组病程无统计学差异 (t=-0.41 ,P>0.05 )。
1.2 1.2.1
方法 评定工具
2
① 一般资料表 : 自编 , 包括编号 、 2.1


一般人口学资料 四组被试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1.273 ,P >
姓名 、 பைடு நூலகம்龄 、 性别 、 病程 、 教育程度等 , 由检查者询问 后填写 。 ②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ilton Depression
Cognitive Bias Questionnaire ,CBQ)[10]: 用于评估 Beck
所提出的特定的认知歪曲 。 该量表描述了常见的六 种 处 境 , 每 种 处 境 之 后 提 出 3-4 个 问 题 , 要 求 被 试 回答当他在这种处境时 的 体 验 方式 , 问题的选项代 表了抑郁与歪曲两个维度的 4 种可能组合: 非抑 郁-非 歪 曲 、抑 郁-非 歪 曲 、非 抑 郁-歪 曲 、抑 郁-歪 曲 。 本研究选用抑郁 - 歪曲得分代表认知偏差的严 重程度 。 1.2.3 统 计 学 分 析 全 部 统 计 工 作 均 由 SPSS16.0 完成 , 并以 P<0.05 为统计学有显著性水平 。
本 研究收集 2010 年 11 月 -2012
: 对被试 16 岁之前的应激不良性事件进行评估 。
1.1 对象 1.1.1 抑郁 症组
总 共 有 28 个 条 目 , 采 用 “ 从 不 ” - “ 总 是 ” 的 五 级 评 分 , 包括 5 个分量表 , 每个分量表评分 5-25 分 。 童 年虐待阳性的定义为 : 情感虐待 ≥13 或躯体虐待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81171286 ;91232714 ) 通讯作者 : 李凌江 ,Email :llj2920@163.com
· · 610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Vol. 21 No. 4 2013
[7]
1
对象与方法
精神病性症状者 ; 伴酒精和药物依赖史者 ; 伴神经系 统疾病或损伤史者 ; 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 ; 电休克治 疗史 ;3 月内接受过激素类药物治疗的患者 ; 有躁狂 发作史或双相障碍家族史 、 反复短暂性抑郁发作 、 心 境恶劣者 。 利用童年创伤问卷 (CTQ ) 评估后将抑郁 症组分为伴童年虐待的抑郁症组 45 人 , 不伴童年虐 待的抑郁症组 30 人 。
10 或性虐待 ≥8 或情感忽略 ≥15 或躯体忽略 ≥10。
该量表由赵幸福等翻译成中文 , 并由傅文青等证实 在高校大学生中应用的信度和效度较好 , 并有一定 的适用性 [8]。
HAMD-24 项评分≥20 分 ;③ 年龄 18-45 岁 , 男女不 限 ;④ 初中以上文化程度 ;⑤ 知情同意 。 排除标准 : 伴
1.1.2
健康 对照组
伴童年虐待的健康对照 组 : 利
用童年创伤问卷 (CTQ ) 对长沙两所高校大学生进行 筛选 , 筛选出伴童年虐待的健康对照 26 人 。 不伴童 年虐待的健康对照组 32 人 , 来自长沙两所高校大学 生以及湘雅二医院周边社区的志愿者 , 经 CTQ 量表 评估无任何形式的童年虐待经历 。 既往无精神疾病 、 酒精和药物依赖史 、 神经系统疾病及外伤史 , 无精神 病家族史 。
【Key words 】
Depression ; Childhood maltreatment ; Dysfunctional attitude ; Cognitive biases
研究表明 , 童年虐待经历是多种成年精神障碍 发展的危险因素 , 约 50% 的抑郁症患者在发病前存 在应激事件或早期负性事件 , 说明与早期负性事件 相关的抑郁可能是抑郁症的一个重要亚型 [1]。 研究 表明 , 童年虐待可对儿童的社会情感及认知和行为 发育产生长期严重有害影响 , 可能导致儿童到成人 的发育过程中出现不良社会及情感反应 。 Wiersma
年 11 月期间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门诊或住院的首 发或复发未用药的单相重性抑郁症患者 75 名 , 入组 标准 :① 通过 SCID 访谈 ( 由两名精神科主治医师进 行评估 ) 筛选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 ( 第 四 版 ,DSM -IV ) 的 重 性 抑 郁 症 的 诊 断 标 准 ; ②
DOI:10.16128/j.cnki.1005-3611.2013.04.032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3 年
第 21 卷
第4期
· · 609
童年虐待经历及认知偏差与抑郁的关系
吴韦玮 , 陆邵佳 , 位照国 , 彭红军 , 李凌江
(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精神卫生研究所 , 精神 病 学与精神卫生学 湖 南省 重点实 验 室 , 长沙 410011 )
Scale ,HAMD ): 用以评估临床抑郁症状严重程度 。 ③ 童年创伤问卷(Childhood Trauma Questionnaire ,CTQ )
表1
0.05 ), 受 教 育 程 度 差 异 无 统 计 学 意 义 (F =3.613 ,P > 0.05 ), 而 年 龄 差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P <0.05 ), 两 抑 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