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剂安全使用与不良反应管理(百度文库公开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抬高患者下肢 2. 面罩吸氧(6-10L/min) 3. 成人患者,阿托品0.6-1.0mg静脉给药,在3-5min后根据 需要重复使用,达总剂量3mg (0.04mg/kg)。儿童患者, 静脉给予0.02mg/kg(单次最大剂量0.6mg),根据需要可 重复使用,达总剂量2mg 4. 快速经静脉补液:生理盐水或林格氏液
碘对比剂的肾脏不良反应
对比剂肾病的危险因素
在动脉给药前,eGFR小于60mL/min/1.73m2 在静脉给药前,eGFR小于45mL/min/1.73m2 特别是合并下述情况 • 糖尿病肾病 • 脱水 • 充血性心力衰竭(NYHA分级3-4级)和低左心室射血分数 • 近期的心肌梗死(<24h) •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泵 • 围手术期低血压 • 低血细胞比容水平 • 年龄大于70岁 • 联合使用肾毒性药物 已知或怀疑急性肾衰竭 对比剂经动脉给药 应用高渗性对比剂 对比剂的剂量大 几天内多次使用对比剂
孤立低血压
低血压
迷走神经反应 (低血压和心动过缓)
急性不良反应的处理
针对所有对比剂急性反应的一线治疗简要指南
疾病
方案
1. 面罩吸氧(6-10L/min) 2. 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气雾吸入(深吸2-3次) 3. 肾上腺素 血压正常者 肌注1:1,000肾上腺素0.1-0.3mL(0.1-0.3mg) [对冠状动脉疾病或老年患者,使用较小 剂量] 儿童患者:6-12岁儿童使用50%的成人剂量;年龄小于6岁者,使用25%的成人剂量。 根据需要可重复用药。 血压下降者 肌注1:1,000肾上腺素0.5mL(0.5mg)。儿童患者:6-12岁:肌注0.3mL(0.3mg);小 于6岁:肌注0.15mL(0.15mg)
荨麻疹
广泛性
注:荨麻疹可能是过敏反应的前兆,应对患者进行仔细观察
急性不良反应的处理
针对所有对比剂急性反应的一线治疗简要指南 疾病 类型 方案
1. 抬高患者下肢 2. 面罩吸氧(6-10L/min) 3. 快速经静脉补液:生理盐水或林格氏液 4. 如果没有反应:肌注1:1,000肾上腺素0.5mL(0.5mg); 根据需要可重复用药。儿童患者中,6-12岁:肌注0.3mL (0.3mg);<6岁:肌注0.15mL(0.15mg)
急性不良反应的处理
针对所有对比剂急性反应的一线治疗简要指南 疾病
恶心/呕吐
短暂的 重度、长时间的 散发、一过性 散发、长时间的
类型
支持性治疗 考虑给予止吐药
方案
注:过敏反应期间可能发生重度呕吐
给予支持性治疗,包括观察 应考虑肌注或静注H1-抗组胺药 应肌注或静注H1-抗组胺药 成人患者考虑肌注1:1,000的肾上腺素0.10.3mL(0.1-0.3mg);对6-12岁儿童患者, 使用50%的成人剂量;年龄低于6岁的儿童 患者,使用25%的成人剂量;根据需要可重 复用药
急性不良反应的处理
应在检查室备妥的一线急救药品和设备
氧气 H1-抗组胺药注射剂 1:1,000的肾上腺素 阿托品
β 2-受体激动剂气雾器
血压计 单向经口“呼吸”机
静脉注射液:生理盐水或林格氏液
抗惊厥药物(安定)
出现急性反应时,检查患者是否出现下列事项
恶心、呕吐 血压下降、心率异常 皮肤红斑、荨麻疹 呼吸困难、支气管痉挛
支气管痉挛
喉头水肿
1. 面罩吸氧(6-10L/min) 2. 成人患者肌注1:1,000肾上腺素0.5mL(0.5mg);根据需要可重复用药 儿童患者:6-12岁:肌注0.3mL(0.3mg);小于6岁:肌注0.15mL(0.15mg)。
急性不良反应的处理
针对所有对比剂急性反应的一线治疗简要指南 疾病
一般不良反应
碘对比剂的急性不良反应
急性反应的危险因素
与患者相关因素 与对比剂相关因素 对所有患者 对不良反应发生风险高者 具有下列病史的患者 既往有中度或重度碘对比剂急性不良反应 不稳定性哮喘 需要医学治疗的过敏性疾病 高渗离子型对比剂 使用非离子型对比剂 考虑一种无需使用碘对比剂的替代检查 对既往发生对比剂不良反应的患者,应用一种不同的碘对比剂 考虑预防用药
减少急性反应风险的措施
对所有患者都应做好急性反应的应对准备
备妥用于复苏的药物和设备 注射对比剂后,患者在医疗环境内留观30分钟 根据临床观察,预热似乎使患者更舒适 可能降低一般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但该方面的数据有限 被公认为最佳应用方案
使用前对碘对比剂进行预热
碘对比剂的血管外使用
当可能吸收或渗漏入血液循环时,采取与血管内给药一样的预防措施
急性不良反应的记录
须在患者的病历中对急性不良反应进行正确记录,这样在今后再行检 查前可采取适当预防措施 所有需要治疗的反应均需记录在案
对比剂给药后出现无需治疗的轻度症状则不必记录
对急性过敏样反应进行完整记录时,需包括:
①血清类胰蛋白酶检测,该检测最好在发生反应后即 刻和2小时后进行 ②在发生反应一个月后进行皮试,以便明确是否触发 对比剂的真正过敏反应,同时明确是否与其它对比剂 存在交叉反应
转诊时
急诊检查
如有可能,识别风险患者:
测定eGFR,在检查可以延迟至获得eGFR结果而不会对患者造成伤害时进行
如果无法获得 eGFR ,则在临床情况允许时,对动脉给药尽可能遵守 eGFR 小于 60mL/min/1.73m2的患者方案,静脉给药则尽可能遵守eGFR小于45mL/min/1.73m2的 患者方案
欧洲指南为1小时至1周!!!
特点:目前指南中对该不良反应的描述以皮肤反应为主,且出现该皮肤反应的记
录仅出现在应用碘对比剂后。 以下是对该皮肤反应的描述: ⑴ 类型与症状:与其他药疹类似,常见者为斑丘疹、红斑、肿胀和瘙痒 ⑵ 程度:大多数皮肤反应为轻度至中度,而且为自限性 ⑶ 危险因素:包括既往有迟发性对比剂反应、应用白细胞介素-2治疗及使用非离 子型二聚体碘对比剂 略。。。。。
碘对比剂的肾脏不良反应
检查前
择期检查
有风险患者 考虑应用不使用碘对比剂的替代成像方法 与转诊医生讨论停用肾毒性药物 开始扩充血容量
急诊检查
有风险患者 考虑应用不使用碘对比剂的替代成像方法 在对比剂给药前,尽早开始扩充血容量
检查时
有风险患者 风险未增加者 使用低渗或等渗对比剂 使用能获得诊断结果的最低剂量 使用能获得诊断结果的最低剂量
肾脏不良反应
• 对比剂肾病(CIN)定义 • 肾功能的检测 • 碘对比剂的肾脏不良反应 • 服用二甲双胍的患者 • 透析和对比剂使用
对比剂肾病(CIN)的定义
对比剂肾病(CIN):指在无其他诱因的情况下,在对比剂血管内
给药后3天内发生肾功能降低 血清肌酐升高>25%或>44μ mol/L (0.5mg/dL)则表明发生CIN
目前临床应用的含碘对比剂的基本结构是 3一乙酰一2,4, 6一三苯甲酸,为含3个碘的苯环。 对比剂依照不同性质可以分为: 单体和二聚体对比剂;离子型和非离子型对比剂 高渗、次高渗和等渗对比剂。
备注:本次修订中用“次高渗对比剂”替代“低渗对比剂”概 念。 次高渗对比剂是相对于高渗对比剂而言的,等渗对比剂是相对 于血浆渗透压而言的,而次高渗对比剂的渗透压仍高于血浆渗 透压约2倍(表1)
与患者相关因素
与操作相关因素
碘对比剂的肾脏不良反应
择期检查 识别需要测定肾功能的风险患者
已知eGFR<60mL/min/1.73m2的患者 将接受对比剂动脉给药的患者 测定对比剂给药前7天内的eGFR 年龄>70岁 具有下述病史的患者:肾脏疾病 、 肾脏手术 、 蛋白 (或SCr) 尿、糖尿病、高血压、痛风、近期使用肾毒性药物
1. 联系复苏小组
2. 根据需要进行气道内吸引
方案
全身过敏样 反应
3. 如出现低血压,抬高患者下肢 4. 面罩吸氧(6-10L/min)
5. 成人患者,肌注1:1,000肾上腺素0.5mL(0.5mg),根据需要可重复用药
儿童患者:6-12岁:肌注0.3mL(0.3mg);小于6岁:肌注0.15 mL(0.15mg) 6. 静脉补液(如生理盐水、林格氏液) 7. H1-受体阻滞剂,如苯海拉明25-50mg静脉给药
碘对比剂 安全使用与不良反应管理
(界首市人民医院2018版)
闫 颂 2018-07
目录
1
前言 一般不良反应管理及CPR复习 对比剂外渗管理 肾脏不良反应(对比剂肾病,CIN) 其它问题 给药调查问卷表及患者突发意外处置流程
2 1 3 4
5 6
前言
目的:总结现有专家共识、指南与大家共同 正确应对碘对比剂不良反应。
治疗方案的复习
工作人员(医师、技师、护士)
一起定期对治疗方案进行复习(每12 个月一次),以便于使每个人都能有
效完成自己的工作。知识、培训和准
备是保证对对比剂相关性不良事件实 施适当和有效治疗的关键
心肺复苏
该配合出演绝对不能视而不见 紧绷神经随时准备“即兴表演”
迟发性不良反应的定义与特点
• 定义:在血管内注射碘对比剂后3小时至2天期间发生的 反应
前言
碘对比剂是临床上最常用的对比剂 广泛用于CT增强、血管CTA、DSA等检查 应用于临床至今已近100年 上世纪50年代因技术改良后碘对比剂水溶性 更好,毒性更低 全世界每年碘对比剂使用量超过7500万支 碘对比剂不良反应难以避免
前言——碘对比剂分类
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对比剂安全使用工作组. 碘对比剂使用指南(第2版). 中华医学杂志, 2014, 94(43):3363-3369. 以下简称“指南”
对比剂外渗管理
• 与技术相关的原因:穿刺技术水平问题;使用高 压注射器;注射流率过高。 • 与患者有关的原因:不能进行有效沟通配合;被 穿刺血管情况不佳,如下肢和远端小静脉,或化 疗、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管硬化等;淋巴和(或) 静脉引流受损。
建议对于中、重度外渗患者的处理措施: 抬高患肢,促进血液回流;早期使用50%硫酸镁保湿冷敷,24 小 时后改硫酸镁保湿热敷;或者用黏多糖软膏等外敷;或者用0.05% 的地塞米松局部湿敷;碘对比剂外渗严重者,在外用药物基础上口 服地塞米松5 mg/次,3次/天,连用3 天;必要时,咨询临床医师 用药。
肾功能的检测
通过菊粉清除率或同位素法测定的肾小球滤过率(GFR)是评估肾功能的最佳方法,但是不适合作
为对比剂给药前的常规方法 血清肌酐并不是评价肾功能的理想指标,可能漏诊肾功能下降
通过血清肌酐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是在对比剂给药前估算肾功能的最
佳方法
通过CKD-EPI公式获得的eGFR最为准确:
不良反应分为:①非剂量依赖性/过敏样, 这种不良反应与碘对比剂剂量、注入方式和 速度无关,其临床表现通常与一种药物或其 他过敏原的过敏性反应相同,但极少识别出 Ag—Ab反应。②剂量依赖性/生理样,机体对 对比剂的生理性应答。与碘对比剂的剂量、 注入方式、速度和理化性质相关(肾、心血 管、神经)。共识P342
陈韵岱, 陈纪言, 傅国胜等. 碘对比剂血管造影应用相关不良反应中国专家共识.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4, 22(6):341348. 以下简称“共识”
指南(P3363)及共识(P343)均提出:原则上不推荐进行 碘对比剂过敏试验,除非产品书名特别注明。因为碘对比剂 过敏试验没有预测过敏样不良反应发生的价值,甚至其本身 也可以导致严重的不良反应发生。 既然不需要进行碘过敏试验,那我们只能尽量预防过敏样反 应的出现。对于高危人群(既往有碘对比剂过敏史)可考虑 预防用证明可有效预防不良反应 发生或不能使重度过敏样反应患者获益。推荐预防用药方 案.......(共识P345)
eGFR=141 min(SCr/k,1)a×max(SCr/k,1)-
1.209×0.993age×[1.018(女性)]×[1.159(黑人)]
推荐最大对比剂用量=5 ml×体重(kg)/基础血清肌酐(mg/d1)。
SCr为血清肌酐(mg/dL);女性k 值为0.7,男性为0.9;女性a 值为-0.329,男性为-0.411;min 表示SCr/k 或1 的最小值; max 表示SCr/k 或1 的最大值。如果血清肌酐值的单位为μmol/l,则将肌酐值除以88。
碘对比剂的肾脏不良反应
对比剂肾病的危险因素
在动脉给药前,eGFR小于60mL/min/1.73m2 在静脉给药前,eGFR小于45mL/min/1.73m2 特别是合并下述情况 • 糖尿病肾病 • 脱水 • 充血性心力衰竭(NYHA分级3-4级)和低左心室射血分数 • 近期的心肌梗死(<24h) •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泵 • 围手术期低血压 • 低血细胞比容水平 • 年龄大于70岁 • 联合使用肾毒性药物 已知或怀疑急性肾衰竭 对比剂经动脉给药 应用高渗性对比剂 对比剂的剂量大 几天内多次使用对比剂
孤立低血压
低血压
迷走神经反应 (低血压和心动过缓)
急性不良反应的处理
针对所有对比剂急性反应的一线治疗简要指南
疾病
方案
1. 面罩吸氧(6-10L/min) 2. 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气雾吸入(深吸2-3次) 3. 肾上腺素 血压正常者 肌注1:1,000肾上腺素0.1-0.3mL(0.1-0.3mg) [对冠状动脉疾病或老年患者,使用较小 剂量] 儿童患者:6-12岁儿童使用50%的成人剂量;年龄小于6岁者,使用25%的成人剂量。 根据需要可重复用药。 血压下降者 肌注1:1,000肾上腺素0.5mL(0.5mg)。儿童患者:6-12岁:肌注0.3mL(0.3mg);小 于6岁:肌注0.15mL(0.15mg)
荨麻疹
广泛性
注:荨麻疹可能是过敏反应的前兆,应对患者进行仔细观察
急性不良反应的处理
针对所有对比剂急性反应的一线治疗简要指南 疾病 类型 方案
1. 抬高患者下肢 2. 面罩吸氧(6-10L/min) 3. 快速经静脉补液:生理盐水或林格氏液 4. 如果没有反应:肌注1:1,000肾上腺素0.5mL(0.5mg); 根据需要可重复用药。儿童患者中,6-12岁:肌注0.3mL (0.3mg);<6岁:肌注0.15mL(0.15mg)
急性不良反应的处理
针对所有对比剂急性反应的一线治疗简要指南 疾病
恶心/呕吐
短暂的 重度、长时间的 散发、一过性 散发、长时间的
类型
支持性治疗 考虑给予止吐药
方案
注:过敏反应期间可能发生重度呕吐
给予支持性治疗,包括观察 应考虑肌注或静注H1-抗组胺药 应肌注或静注H1-抗组胺药 成人患者考虑肌注1:1,000的肾上腺素0.10.3mL(0.1-0.3mg);对6-12岁儿童患者, 使用50%的成人剂量;年龄低于6岁的儿童 患者,使用25%的成人剂量;根据需要可重 复用药
急性不良反应的处理
应在检查室备妥的一线急救药品和设备
氧气 H1-抗组胺药注射剂 1:1,000的肾上腺素 阿托品
β 2-受体激动剂气雾器
血压计 单向经口“呼吸”机
静脉注射液:生理盐水或林格氏液
抗惊厥药物(安定)
出现急性反应时,检查患者是否出现下列事项
恶心、呕吐 血压下降、心率异常 皮肤红斑、荨麻疹 呼吸困难、支气管痉挛
支气管痉挛
喉头水肿
1. 面罩吸氧(6-10L/min) 2. 成人患者肌注1:1,000肾上腺素0.5mL(0.5mg);根据需要可重复用药 儿童患者:6-12岁:肌注0.3mL(0.3mg);小于6岁:肌注0.15mL(0.15mg)。
急性不良反应的处理
针对所有对比剂急性反应的一线治疗简要指南 疾病
一般不良反应
碘对比剂的急性不良反应
急性反应的危险因素
与患者相关因素 与对比剂相关因素 对所有患者 对不良反应发生风险高者 具有下列病史的患者 既往有中度或重度碘对比剂急性不良反应 不稳定性哮喘 需要医学治疗的过敏性疾病 高渗离子型对比剂 使用非离子型对比剂 考虑一种无需使用碘对比剂的替代检查 对既往发生对比剂不良反应的患者,应用一种不同的碘对比剂 考虑预防用药
减少急性反应风险的措施
对所有患者都应做好急性反应的应对准备
备妥用于复苏的药物和设备 注射对比剂后,患者在医疗环境内留观30分钟 根据临床观察,预热似乎使患者更舒适 可能降低一般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但该方面的数据有限 被公认为最佳应用方案
使用前对碘对比剂进行预热
碘对比剂的血管外使用
当可能吸收或渗漏入血液循环时,采取与血管内给药一样的预防措施
急性不良反应的记录
须在患者的病历中对急性不良反应进行正确记录,这样在今后再行检 查前可采取适当预防措施 所有需要治疗的反应均需记录在案
对比剂给药后出现无需治疗的轻度症状则不必记录
对急性过敏样反应进行完整记录时,需包括:
①血清类胰蛋白酶检测,该检测最好在发生反应后即 刻和2小时后进行 ②在发生反应一个月后进行皮试,以便明确是否触发 对比剂的真正过敏反应,同时明确是否与其它对比剂 存在交叉反应
转诊时
急诊检查
如有可能,识别风险患者:
测定eGFR,在检查可以延迟至获得eGFR结果而不会对患者造成伤害时进行
如果无法获得 eGFR ,则在临床情况允许时,对动脉给药尽可能遵守 eGFR 小于 60mL/min/1.73m2的患者方案,静脉给药则尽可能遵守eGFR小于45mL/min/1.73m2的 患者方案
欧洲指南为1小时至1周!!!
特点:目前指南中对该不良反应的描述以皮肤反应为主,且出现该皮肤反应的记
录仅出现在应用碘对比剂后。 以下是对该皮肤反应的描述: ⑴ 类型与症状:与其他药疹类似,常见者为斑丘疹、红斑、肿胀和瘙痒 ⑵ 程度:大多数皮肤反应为轻度至中度,而且为自限性 ⑶ 危险因素:包括既往有迟发性对比剂反应、应用白细胞介素-2治疗及使用非离 子型二聚体碘对比剂 略。。。。。
碘对比剂的肾脏不良反应
检查前
择期检查
有风险患者 考虑应用不使用碘对比剂的替代成像方法 与转诊医生讨论停用肾毒性药物 开始扩充血容量
急诊检查
有风险患者 考虑应用不使用碘对比剂的替代成像方法 在对比剂给药前,尽早开始扩充血容量
检查时
有风险患者 风险未增加者 使用低渗或等渗对比剂 使用能获得诊断结果的最低剂量 使用能获得诊断结果的最低剂量
肾脏不良反应
• 对比剂肾病(CIN)定义 • 肾功能的检测 • 碘对比剂的肾脏不良反应 • 服用二甲双胍的患者 • 透析和对比剂使用
对比剂肾病(CIN)的定义
对比剂肾病(CIN):指在无其他诱因的情况下,在对比剂血管内
给药后3天内发生肾功能降低 血清肌酐升高>25%或>44μ mol/L (0.5mg/dL)则表明发生CIN
目前临床应用的含碘对比剂的基本结构是 3一乙酰一2,4, 6一三苯甲酸,为含3个碘的苯环。 对比剂依照不同性质可以分为: 单体和二聚体对比剂;离子型和非离子型对比剂 高渗、次高渗和等渗对比剂。
备注:本次修订中用“次高渗对比剂”替代“低渗对比剂”概 念。 次高渗对比剂是相对于高渗对比剂而言的,等渗对比剂是相对 于血浆渗透压而言的,而次高渗对比剂的渗透压仍高于血浆渗 透压约2倍(表1)
与患者相关因素
与操作相关因素
碘对比剂的肾脏不良反应
择期检查 识别需要测定肾功能的风险患者
已知eGFR<60mL/min/1.73m2的患者 将接受对比剂动脉给药的患者 测定对比剂给药前7天内的eGFR 年龄>70岁 具有下述病史的患者:肾脏疾病 、 肾脏手术 、 蛋白 (或SCr) 尿、糖尿病、高血压、痛风、近期使用肾毒性药物
1. 联系复苏小组
2. 根据需要进行气道内吸引
方案
全身过敏样 反应
3. 如出现低血压,抬高患者下肢 4. 面罩吸氧(6-10L/min)
5. 成人患者,肌注1:1,000肾上腺素0.5mL(0.5mg),根据需要可重复用药
儿童患者:6-12岁:肌注0.3mL(0.3mg);小于6岁:肌注0.15 mL(0.15mg) 6. 静脉补液(如生理盐水、林格氏液) 7. H1-受体阻滞剂,如苯海拉明25-50mg静脉给药
碘对比剂 安全使用与不良反应管理
(界首市人民医院2018版)
闫 颂 2018-07
目录
1
前言 一般不良反应管理及CPR复习 对比剂外渗管理 肾脏不良反应(对比剂肾病,CIN) 其它问题 给药调查问卷表及患者突发意外处置流程
2 1 3 4
5 6
前言
目的:总结现有专家共识、指南与大家共同 正确应对碘对比剂不良反应。
治疗方案的复习
工作人员(医师、技师、护士)
一起定期对治疗方案进行复习(每12 个月一次),以便于使每个人都能有
效完成自己的工作。知识、培训和准
备是保证对对比剂相关性不良事件实 施适当和有效治疗的关键
心肺复苏
该配合出演绝对不能视而不见 紧绷神经随时准备“即兴表演”
迟发性不良反应的定义与特点
• 定义:在血管内注射碘对比剂后3小时至2天期间发生的 反应
前言
碘对比剂是临床上最常用的对比剂 广泛用于CT增强、血管CTA、DSA等检查 应用于临床至今已近100年 上世纪50年代因技术改良后碘对比剂水溶性 更好,毒性更低 全世界每年碘对比剂使用量超过7500万支 碘对比剂不良反应难以避免
前言——碘对比剂分类
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对比剂安全使用工作组. 碘对比剂使用指南(第2版). 中华医学杂志, 2014, 94(43):3363-3369. 以下简称“指南”
对比剂外渗管理
• 与技术相关的原因:穿刺技术水平问题;使用高 压注射器;注射流率过高。 • 与患者有关的原因:不能进行有效沟通配合;被 穿刺血管情况不佳,如下肢和远端小静脉,或化 疗、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管硬化等;淋巴和(或) 静脉引流受损。
建议对于中、重度外渗患者的处理措施: 抬高患肢,促进血液回流;早期使用50%硫酸镁保湿冷敷,24 小 时后改硫酸镁保湿热敷;或者用黏多糖软膏等外敷;或者用0.05% 的地塞米松局部湿敷;碘对比剂外渗严重者,在外用药物基础上口 服地塞米松5 mg/次,3次/天,连用3 天;必要时,咨询临床医师 用药。
肾功能的检测
通过菊粉清除率或同位素法测定的肾小球滤过率(GFR)是评估肾功能的最佳方法,但是不适合作
为对比剂给药前的常规方法 血清肌酐并不是评价肾功能的理想指标,可能漏诊肾功能下降
通过血清肌酐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是在对比剂给药前估算肾功能的最
佳方法
通过CKD-EPI公式获得的eGFR最为准确:
不良反应分为:①非剂量依赖性/过敏样, 这种不良反应与碘对比剂剂量、注入方式和 速度无关,其临床表现通常与一种药物或其 他过敏原的过敏性反应相同,但极少识别出 Ag—Ab反应。②剂量依赖性/生理样,机体对 对比剂的生理性应答。与碘对比剂的剂量、 注入方式、速度和理化性质相关(肾、心血 管、神经)。共识P342
陈韵岱, 陈纪言, 傅国胜等. 碘对比剂血管造影应用相关不良反应中国专家共识.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4, 22(6):341348. 以下简称“共识”
指南(P3363)及共识(P343)均提出:原则上不推荐进行 碘对比剂过敏试验,除非产品书名特别注明。因为碘对比剂 过敏试验没有预测过敏样不良反应发生的价值,甚至其本身 也可以导致严重的不良反应发生。 既然不需要进行碘过敏试验,那我们只能尽量预防过敏样反 应的出现。对于高危人群(既往有碘对比剂过敏史)可考虑 预防用证明可有效预防不良反应 发生或不能使重度过敏样反应患者获益。推荐预防用药方 案.......(共识P345)
eGFR=141 min(SCr/k,1)a×max(SCr/k,1)-
1.209×0.993age×[1.018(女性)]×[1.159(黑人)]
推荐最大对比剂用量=5 ml×体重(kg)/基础血清肌酐(mg/d1)。
SCr为血清肌酐(mg/dL);女性k 值为0.7,男性为0.9;女性a 值为-0.329,男性为-0.411;min 表示SCr/k 或1 的最小值; max 表示SCr/k 或1 的最大值。如果血清肌酐值的单位为μmol/l,则将肌酐值除以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