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层水平位移监测实施细则
深层水平位移监测方案
![深层水平位移监测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1a52f64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fc3d879.png)
深层水平位移监测方案湖湾二期边坡坡体深层水平位移监测技术要求概述:深层水平位移主要用于监测大地运动,如可能在不稳固的边坡(滑坡)或挖土工程周围产生的测向运动等。
此外,它还可以用于监测软土地基处理、堤坝、芯墙稳定性、钻孔设置的偏差、打桩引起的土体位移,以及回填筑堤和地下工程的土体沉陷,也可用于沿海、江边重力存放物场的土层变化等。
仪器设备:测斜仪是一种由探头、电缆和数据采集仪(读数仪)组成的仪器。
探头的传感器型式有伺服加速度计式、电阻应变片式、钢弦式、差动电阻式等多种型式,目前使用最多的是伺服加速度式。
国内有航天部33所生产的CX系列,国外有___的数字测斜仪,瑞士的PRIVEC等。
内壁有导槽的测斜管是由测斜管、连接管、管座和管盖等几部分组成。
测斜管是用聚氯乙烯、ABS塑料、铝合金等材料制成,管内有互成90度四个导向槽。
国产塑料测斜管尺寸多为:内径Φ58mm,径Φ70mm,长度分2m,3m,4m三种。
连接管的尺寸为内径Φ70mm,外径Φ82mm,长度分300,400mm两种。
在管壁的两端铣制有滑动槽各4条或仅一端铣制滑动槽4条,各槽相隔90度。
管座位于测斜管底端,与管外径匹配,防止泥砂从管底端进入管内的一个安全护盖。
管盖用于保护测斜管管口,防止杂物从管口掉入管内影响正常观测工作。
监测仪器工作原理:测斜仪的工作原理是测量测斜管轴线与铅垂线之间的夹角变化量,从而计算出土层各点的水平位移大小。
通常在坝内埋设一垂直并互成90°四个导槽的管子,当管子受力发生变形时,将测斜仪探头放入测斜管导槽内,逐段(一般50cm一个测点)量测变形后管子的轴线与垂直线之间的夹角θi,并按测点的分段长度,分别求出不同高程处的水平位移增量Δdi,即Δdi= Lsinθi(1)。
由测斜管底部测点开始逐段累加,可得任一高程处的实际位移,即bi = ΣΔdi(2)。
而管口累积水平位移为B = ΣΔdi(3)。
式中Δdi为量测段内的水平位移增量;L为量测点的分段长度,一般常取0.15m;θi为量测段内管轴线与铅垂线的夹角;bi为自固定点的管底端以上i点处水平位移;B为管口累积水平位移。
深层水平位移监测方案
![深层水平位移监测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69f0c734431b90d6c85c7ed.png)
1概述深层水平位移主要用于大地运动,如可能产生在不稳固的边坡(滑坡)或挖土工程周围的测向运动等,也可以用来监测软土地基处理,堤坝,芯墙稳定性,钻孔设置的偏差,打桩引起的土体位移,以及回填筑堤和地下工程的土体沉陷,也可用于沿海、江边重力存放物场的土层深层水平位移监测广州市盛洲地基基础工程有限公司技术研究院变化等。
2仪器设备测斜仪(一般测斜仪由探头、电缆、数据采集仪(读数仪)组成。
探头的传感器型式有伺服加速度计式、电阻应变片式、钢弦式、差动电阻式等多种型式,目前使用最多的是伺服加速度式。
国内有航天部33所生产的CX系列,国外有美国SINCO公司的数字测斜仪,瑞士的PRIVEC等)内壁有导槽的测斜管(测斜管道由以下几部分组成:测斜管、连接管、管座、管盖。
测斜管是用聚氯乙烯、ABS塑料、铝合金等材料制成,管内有互成90度四个导向槽,国产塑料测斜管尺寸多为:内径Φ58mm,径Φ70mm、长度分2m,3m,4m三种。
塑料连接管多采用市场上出售的聚氯乙烯塑料管制成,还可用软的万能接头相连。
连接管的尺寸为内径Φ70mm,外径Φ82mm,长度分300,400mm两种。
在管壁的两端铣制有滑动槽各4条或仅一端铣制滑动槽4条,各槽相隔90度。
管座位于测斜管底端,与管外径匹配,防止泥砂从管底端进入管内的一个安全护盖。
管盖用于保护测斜管管口,防止杂物从管口掉入管内影响正常观测工作也由聚氯乙烯制成,其外形尺寸同管座。
)3监测仪器工作原理测斜仪的工作原理是测量测斜管轴线与铅垂线之间的夹角变化量,从而计算出土层各点的水平位移大小。
通常在坝内埋设一垂直并互成90°四个导槽的管子,当管子受力发生变形时,将测斜仪探头放入测斜管导槽内,逐段(一般50cm一个测点)量测变形后管子的轴线与垂直线之间的夹角θi,并按测点的分段长度,分别求出不同高程处的水平位移增量Δdi,即Δdi=Lsinθi(1)由测斜管底部测点开始逐段累加,可得任一高程处的实际位移,即bi=ΣΔdi(2)而管口累积水平位移为:B=ΣΔdi(3)式中Δdi为量测段内的水平位移增量;L为量测点的分段长度,一般常取015m;θi为量测段内管轴线与铅垂线的夹角;bi为自固定点的管底端以上i点处水平位移;B为管口在该次观测时的水平位移;n为测斜孔分段数目,n=H/015,H为孔深。
016 水平位移监测实施细则
![016 水平位移监测实施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8a14c5d7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bd.png)
XXXXXX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地基专业作业指导书水平位移监测实施细则文件编号:XX-QWDJ-016版本号:A/0分发号:编制:批准:生效日期:二○二○年十月一日水平位移监测实施细则1. 检测目的随时掌握护坡桩、边坡的位移、变形情况,以便及时发现问题,更改设计和施工中的不足,为下一步安全施工作准备,确保基坑安全开挖,做到信息化施工。
2. 检测依据2.1《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19);2.2《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 8-2016);2.3《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3.设备仪器3.1南方NTS-332R4全站仪3.2三脚架3.3对中杆3.4棱镜。
4. 检测条件4.1测量精度:测距2mm+2ppm,测角2"。
4.2 工作环境宜在天气晴朗,气温应在5℃ - +30℃下进行。
5.检测前的准备5.1 检测仪器和计量器具必须满足精度、等级要求,并应有主管计量部门定期检验的合格证书。
5.2检查全站仪各项指标是否符合要求。
5.3 现场埋设位移观测基准点数量不应少于三点,且应设在影响范围以外。
5.4 埋设位移观测点位是根据构筑物具体情况而定并符合规范要求。
5.5 基准点和观测点埋设好后,待其点稳定后才能进行首次观测。
以免受破坏影响使用。
6.操作步骤6.1 按测量要求检验好仪器,准备观测仪器工具。
6.2 到测站后打开仪器箱,晾置30分钟左右,使仪器温度和环境温度基本一致。
6.3 将仪器从箱中取出,安置在三脚架上,进行精确整平。
6.4输入测站及测点的数据。
6.5 对准零方向开始盘左测量,观测水平角度和水平距离。
6.6 盘左结束后到转望远镜进行盘右测量,此为一测回,观测两个测回。
6.7 各项监测的时间间隔可根据施工进度确定。
当变形超过有关标准或监测结果变化速率较大时,应加密观测次数。
6.8 每次进行位移观测时注意不得使太阳光直晒测量仪器。
6.9保持纪录清晰整洁,若需对记录更改时,严禁涂擦,应用笔将写错数字划去,在其上方写正确数字,更不能连环涂改数字。
基坑水平位移与沉降监测方案
![基坑水平位移与沉降监测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657b432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b5.png)
基坑水平位移与沉降监测方案1.概况1.1 工程概况这个项目是一项大型的建筑工程,旨在建造一座现代化的大楼。
该建筑将包括商业和住宅用途,是当地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2 基坑概况该项目需要进行基坑开挖,以便为建筑物的地基做好准备工作。
基坑的深度将达到20米左右,需要进行支护工作以确保工人的安全。
1.3 工程地质概况该项目的地质条件复杂,地下水位较高,土质较软,需要采取特殊的施工方法来确保基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此外,还需要进行地质勘探和监测工作,以确保施工过程中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1.4 环境概况该项目位于城市中心,周围有许多居民和商业企业,需要采取特殊的措施来减少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此外,还需要进行噪音、粉尘和污水处理等工作,以确保施工过程中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2.基坑支护及施工方案为确保基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我们采取了多种支护措施,包括钢支撑、混凝土墙和土钉墙等。
此外,我们还采用了先进的施工技术,如挖孔桩、土钉墙和钻孔灌注桩等,以确保基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我们还将采取噪音、粉尘和污水处理等措施,以确保施工过程中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3、监测目的、范围、依据、原则及监测内容3.1 监测目的:本次监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公司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以及对环境影响的评估。
3.2 监测范围:本次监测的范围包括公司生产厂区及周边区域,主要监测点包括废水排放口、废气排放口、噪声等。
3.3 监测依据:本次监测的依据主要包括国家环境保护法规、公司环境保护标准以及国家环境监测标准等。
3.4 编制原则:本次监测的编制原则主要包括科学性、规范性、客观性、可比性等原则。
同时,为了保证监测结果的准确性,我们将采用多种监测方法,包括现场监测、实验室分析等。
以上是本次监测的目的、范围、依据、原则及监测内容的简要介绍。
我们将严格按照以上要求进行监测,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5 监测内容64、基坑监测项目和监测方法要求汇总表75、监测方法5.1 水平位移观测:水平位移观测是指对基坑周边建筑物、道路等进行水平位移监测。
基坑水平位移监测方案
![基坑水平位移监测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d61ec608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b6.png)
基坑水平位移监测方案引言基坑是建筑工程中常见的施工方式之一,其施工过程涉及到土方开挖、地下室建设等步骤。
在进行基坑开挖和施工过程中,由于土壤的力学性质和外界环境的影响,会导致基坑产生水平位移,进而对施工安全造成威胁。
因此,监测基坑水平位移变得尤为重要,以及时掌握基坑变形情况,从而保证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
1. 监测需求分析在进行基坑水平位移监测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需求:a. 监测对象监测对象为基坑的边界及附近建筑物、管线等结构物,包括基坑开挖前后的变形情况。
b. 监测目标监测目标是为了掌握基坑水平位移的变化趋势和变形情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以减少施工风险和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c. 监测时间监测时间根据基坑的施工周期和变形情况来确定,包括基坑开挖前、开挖过程中和基坑完成后的多个时段。
d. 监测精度监测精度是指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精细程度,其需根据具体工程要求和监测对象的特点来确定。
2. 监测方法选择在基坑水平位移监测中,常用的监测方法包括测量法、传感器监测法和遥感监测法。
a. 测量法测量法是使用传统的测量仪器,如经纬仪、水准仪等,对基坑进行定点测量,并通过观察测量值的变化来判断基坑的水平位移情况。
测量法具有操作简便、成本较低的优点,但监测周期较长,精度相对较低,无法实时监测。
b. 传感器监测法传感器监测法是使用自动化的传感器设备,如应变计、倾斜仪等,对基坑进行连续监测,并实时记录水平位移数据。
传感器监测法具有监测精度高、数据准确、监测周期短等优点,但需要一定的设备和技术支持,成本较高。
c. 遥感监测法遥感监测法是利用遥感技术,如卫星影像、激光雷达等,对基坑进行远程监测,通过图像分析和变形分析来获取水平位移信息。
遥感监测法具有监测范围广、监测周期短等优点,但受天气、云层等因素的影响,不适用于实时监测。
在选择具体的监测方法时,需综合考虑监测需求、项目预算、监测精度等因素,并与监测专业机构进行沟通和咨询,以确定最适合的监测方案。
基坑监测方案(水平竖向位移、周边地表、周边地表及建筑裂缝、临近建筑沉降、深层水平位移、围墙变形。)
![基坑监测方案(水平竖向位移、周边地表、周边地表及建筑裂缝、临近建筑沉降、深层水平位移、围墙变形。)](https://img.taocdn.com/s3/m/81de17ea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02.png)
**工程基坑监测方案编制人:审核人:审批人:编制单位:*******公司编制日期:**年**月**日目录(一)、工程概况 (1)(二)、监测依据 (1)(三)、监测目的 (2)(四)、监测范围、项目 (2)(五)、监测点的布置 (2)(六)、监测警戒值及精度 (4)(七)、监测方法及要求 (6)(八)、监测仪器设备及人员 (7)(九)、监测频率 (8)(十)、异常情况下的监测措施 (8)(十一)、数据记录、处理及监测成果 (9)(十二)、基坑监测及沉降观测成果质量保证措施 (9)(十三)、安全文明施测 (11)(十四)、所需要的配合工作 (13)附录A、监测单位资质概况 (14)(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工程,位于**,基坑及地下结构施工时需要进行基坑支护,本项目采用自然放坡及土钉墙支护形式。
根据规范和支护设计图纸的要求,基坑需进行支护结构水平位移、支护结构竖向位移、周边地表竖向位移、周边地表及建筑裂缝、临近建筑沉降、深层水平位移、围墙变形。
该基坑基坑监测期间应定期进行巡视检查,巡视检查内容包括:1、支护结构:(1)支护结构成型质量;(2)墙后土体有无裂缝、沉陷及滑移;2、施工工况:(1)开挖后暴露的土质情况与岩土勘察报告有无差异;(2)基坑开挖分段长度、分层厚度及支锚设置是否与设计要求一致;(3)场地地表水状况是否正常;(4)基坑周边地面有无超载;3、周边环境(1)地下管道有无破损、泄露情况;(2)周边建筑有无新增裂缝出现;(3)周边道路(地面)有无裂缝、沉陷;(4)邻近基坑及建筑的施工变化情况;4、监测设施(1)基准点、监测点完好状况;(2)有无影响观测工作的障碍物;(3)监测元件的完好及保护情况。
5、根据设计要求或当地经验确定的其他巡视检查内容。
巡视检查如发现异常和危险情况,应及时通知建设方及其他相关单位。
(二)、监测依据1、《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7-2006)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3、《工程测量标准》(GB50026-2020)4、《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标准》(GB50497-2019)5、《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16)6、《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7、设计图纸及相关技术资料(三)、监测目的在基坑施工期间,须周期性的对基坑变形情况、周边建筑物和周边地表情况进行监测,及时发现隐患,并根据监测成果相应地及时调整施工速率及采取相应措施,确保施工安全快捷、经济合理。
地下综合管廊基坑监测——深层水平位移监测方法 杨艳
![地下综合管廊基坑监测——深层水平位移监测方法 杨艳](https://img.taocdn.com/s3/m/2f1b51f2eefdc8d377ee3200.png)
地下综合管廊基坑监测——深层水平位移监测方法杨艳摘要:在岩土工程中,由于地质条件、荷载条件、材料性质、地下构筑物的受力状态和力学机理、施工条件以及外界其它因素的复杂性,岩土工程迄今为止还是一门不完善的科学技术,很难单纯从理论上预测工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而且理论预测值还不能全面而准确的反应工程的各种变化。
所以,在理论分析指导下有计划的进行现场监测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地下综合管廊深层水平位移基坑监测一、深层水平位移监网点的布设安装的全过程可分三步:①管子的连接:出厂的管子一般长度为2米/根,4米/根两种,需要一根一根地连接到设计的长度。
连接的方法是采用插入连接法,首先拿起一根测斜管,在没有外接头的一端套上底盖(另购),用三只M4×10自攻螺钉拧紧,(这是每孔最下面的一节管子),就可向孔内下管子了,下一节,再向外接头内插一节管,这时必须注意的是一定要插到管子端平面相接为止,再用三只M4×lO自攻螺钉把它固定好,才算该接头连接完毕,按此方法一直连接到设计的长度。
②调整方向:管子安装到位后,需要调正方向后才能回填,要求是,管子内壁上有两对凹槽,首先需把孔口以上那节测斜管上的外接头拿掉(松开三只螺钉就可以拿掉了)才能看清管内凹槽,需要把管内的一对凹槽垂直于测量面就可以了,转动管子就可以实行,一人转不动时,可用多人,转动前可先把管子向上提起后再转动对准,对准后再把管子压到位,方向就调正好了,盖上盖子,拧好螺钉就可以回填。
③向孔内回填:管子调正方向后即可回填,原料采用绿豆砂,一边回填,一边轻轻地摇动管子,使之填实为止,保持慢速回填,以免堵孔后回填料下不去形成空隙,最好时隔一两天后再上检查一下,回填料若有下沉再回填满即可,管子周围加之保护措施后。
测斜仪采用XB30型测斜仪。
测斜仪探头是两组小滑轮,距离相隔0.5m,将探头放到测斜管底部进行读数时,即开始了测斜管观测。
探头每一个0.5米进行读数,直到达测斜管的顶部,这组读数被称为A+读数,为使操作过程简单,一般在电缆0.5米作有一个标记。
基坑深层水平位移监测方案
![基坑深层水平位移监测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a5d0487f3186bceb19e8bbba.png)
基坑深层水平位移监测方案1概述深层水平位移主要用于运动,如可能产生在不稳固的边坡(滑坡)或挖土工程周围的测向运动等,也可以用来监测软土地基处理,堤坝,芯墙稳定性,钻孔设置的偏差,打桩引起的土体位移,以及回填筑堤和地下工程的土体沉陷,也可用于沿海、江边重力存放物场的土层变化等。
2 仪器设备测斜仪(一般测斜仪由探头、电缆、数据采集仪(读数仪)组成。
探头的传感器型式有伺服加速度计式、电阻应变片式、钢弦式、差动电阻式等多种型式,目前使用最多的是伺服加速度式。
国有航天部33 所生产的CX 系列,国外有美国SINCO 公司的数字测斜仪,瑞士的PRIVEC 等)壁有导槽的测斜管(测斜管道由以下几部分组成:测斜管、连接管、管座、管盖。
测斜管是用聚氯乙烯、ABS 塑料、铝合金等材料制成,管有互成90 度四个导向槽,国产塑料测斜管尺寸多为:径Φ58mm,径Φ70mm、长度分2m,3m,4m 三种。
塑料连接管多采用市场上出售的聚氯乙烯塑料管制成,还可用软的万能接头相连。
连接管的尺寸为径Φ70mm,外径Φ82mm,长度分300,400mm 两种。
在管壁的两端铣制有滑动槽各4 条或仅一端铣制滑动槽4 条,各槽相隔90 度。
管座位于测斜管底端,与管外径匹配,防止泥砂从管底端进入管的一个安全护盖。
管盖用于保护测斜管管口,防止杂物从管口掉入管影响正常观测工作也由聚氯乙烯制成,其外形尺寸同管座。
)3监测仪器工作原理测斜仪的工作原理是测量测斜管轴线与铅垂线之间的夹角变化量,从而计算出土层各点的水平位移大小。
通常在坝埋设一垂直并互成90°四个导槽的管子,当管子受力发生变形时,将测斜仪探头放入测斜管导槽,逐段(一般50cm 一个测点) 量测变形后管子的轴线与垂直线之间的夹角θi ,并按测点的分段长度,分别求出不同高程处的水平位移增量Δdi ,即Δdi = Lsinθi(1)由测斜管底部测点开始逐段累加,可得任一高程处的实际位移,即bi = ΣΔdi(2)而管口累积水平位移为:B = ΣΔdi(3)式中Δdi 为量测段的水平位移增量;L 为量测点的分段长度,一般常取015m ;θi 为量测段管轴线与铅垂线的夹角;bi 为自固定点的管底端以上i 点处水平位移;B 为管口在该次观测时的水平位移;n 为测斜孔分段数目,n = H/ 015 ,H 为孔深。
浅谈基坑深层土体水平位移监测控制要点
![浅谈基坑深层土体水平位移监测控制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3f0d23b0783e0912a2162afd.png)
浅谈基坑深层土体水平位移监测控制要点在建筑工程基坑开挖施工中,深层土体的水平位移监测至关重要,通过水平位移监测可以准确了解到不同深度的土体变形情况及趋势、基坑周围环境是否安全稳定,从而为工程施工提供多一层保障和必要的数据信息。
文章通过对深层土体水平位移监测的布局、监测方法、操作流程以及异常情况应对措施进行分析,旨在进一步提高位移监测对基坑支护的预警功能。
标签:基坑开挖;水平位移;要点监测前言在对基坑进行挖掘之前,基坑中的土层还保持原有的平衡状态,一旦开始挖掘基坑,那么基坑中的土层原有的平衡状态就会被破坏掉,其土层之间的压力也会随即发生改变,严重的情况会造成土体与支护结构之间产生相对形变。
造成上述的形变的原因有很多种,这些因素主要集中在基坑内的土质状况、土层挖掘的先后顺序、基坑的挖掘深度以及基坑周围的环境等[1]。
在对基坑挖掘的过程中,除了会出现上述的形变之外,还有伴随着地面不同程度的下沉情况的发生,地面下降的程度与其离基坑的距离成线性关系,土层离基坑越近发生下沉的程度越厉害,相反土层离基坑越远,发生下沉的程度越弱。
如果土层发生下沉,这也会对土层旁边的建筑物以及地埋管道产生相应的影响,因此,需要通过及时的监测,提前预判出发生沉陷的部位,并且及时的采取措施进行防范事故的发生。
1 监测布局1.1 土体深层水平位移监测点布置在基坑的周围的四个边缘设立水平位置监测点(每边至少设1个监测孔),孔深根据开挖深度和地质情况确定,从而及时的监测土层的水平位置状态[2]。
1.2 地表水平位移及沉降监测点布置在基坑的四周分别设置水平位置和沉降程度的观测点,上述观测点的距离间隔为15m,在施工的过程中实时的监测基坑的水平位移以及基坑的沉降程度。
2 现场监测2.1 土体深层水平位移2.1.1 PVC测斜管埋设首先根据设定选择恰当的位置,进行钻孔埋放测斜管;然后对其放置的位置进行比对,再使用較细的细沙把管口进行封闭。
在埋放斜测管时候需要注意的是两个管口之间的对接要准确,并且使用专业的胶带把对接处进行封紧。
基坑监测深层水平位移注意事项
![基坑监测深层水平位移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7b4747a2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069eb5a.png)
基坑监测深层水平位移注意事项
基坑监测深层水平位移是在基坑施工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它直接关系到基坑周边建筑物和地下管线的安全。
在进行基坑监测深层水平位移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监测点的设置,监测点的设置应该覆盖整个基坑范围,尤其是在基坑周边可能受到影响的建筑物和管线附近。
监测点的设置应该考虑到地质条件、建筑物结构、地下管线等因素,确保监测点的布设合理、全面。
2. 监测方法选择,基坑监测深层水平位移的常用方法包括全站仪法、GPS定位法、测斜仪法等。
在选择监测方法时,需要根据具体的工程情况和监测要求进行合理选择,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监测频率,监测频率应根据基坑施工的具体情况和周边建筑物、地下管线的敏感程度进行合理确定。
一般情况下,基坑监测深层水平位移的频率不应低于施工周期的一半,以及在重大施工工序前后、降雨、地震等自然灾害前后进行加密监测。
4. 数据分析与处理,监测数据的分析与处理是基坑监测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监测数据的分析应该及时、准确,对于异常数据应该及时报警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基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5. 监测报告编制,监测报告是基坑监测工作的总结与反馈,应该包括监测数据、分析结果、异常情况处理等内容,并及时向相关部门和施工单位进行报告,为基坑施工的安全提供参考依据。
总的来说,基坑监测深层水平位移需要综合考虑监测点设置、监测方法选择、监测频率、数据分析与处理以及监测报告编制等多个方面,确保基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稳定。
基坑监测规范要求
![基坑监测规范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156d476f7e21af45b307a837.png)
基坑监测内容摘要基坑围护体系随着开挖深度增加必然会产生侧向变位,关键是侧向变位的发展趋势如何。
一般围护体系的破坏都是有预兆的,因而进行严密的基坑开挖监测非常重要。
通过监测可及时了解围护体系的受力状况,对设计参数进行反分析,以调整施工参数,指导下步施工,遇异情可及时采取措施。
应该说,基坑监测是保证基坑安全的一个重要的措施。
基坑监测规范要求如下:一、监测点布置1、土体的深层水平位移监测点宜布置在基坑周边的中部、阳角处及有代表性的部位;当测斜管埋设在土体中,测斜管长度不宜小于基坑开挖深度的1.5倍,并应大于维护墙的深度。
以测斜管底为固定起算点,管底应嵌入到稳定的土体中。
2、地下水位监测点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基坑内地下水位当采用深井降水时,水位监测点宜布置在基坑中央和两相邻降水井的中间部位;当采用轻型井点、喷射井点降水时,水位监测点宜布置在基坑中央和周边拐角处,监测点数量应视具体情况确定;(2)、基坑外地下水位监测点应沿基坑、被保护对象的周边或在基坑与被保护对象之间布置,监测点间距宜为20~50m。
相邻建筑、重要的管线或管线密集处应布置水位监测点;当有止水帷幕时,宜布置在止水帷幕的外侧约2m处;(3)、水位观测管的管底埋置深度应在最低设计水位或最低允许地下水位之下3~5m。
承压水水位监测管的滤管应埋置在所测的承压含水层中;(4)、回灌井点观测井应设置在回灌井点与被保护对象之间。
3、基坑周边环境监测点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从基坑边缘以外1~3倍基坑开挖深度范围内需要保护的周边环境应作为监测对象。
必要时尚应夸大监测范围。
(2)、位于重要保护对象安全保护区范围内的监测点的布置,尚应满足相关部门的技术要求。
(3)、建筑竖向位移监测点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a、建筑四角、沿外墙每10~15m处或每隔2~3根柱基上,且每侧不小于3个监测点;b、不同地基或基础的分界处;c、不同结构的分界处;d、变形缝、抗震缝或严重开裂处的两侧;e、新、旧建筑或高、低建筑交接处的两侧;f、高耸构建筑基础轴线的对称部位,每一构筑物不应少于4点。
004 深层水平位移监测实施细则_修正版_修正版
![004 深层水平位移监测实施细则_修正版_修正版](https://img.taocdn.com/s3/m/5fdc787d03d8ce2f006623d1.png)
***公司测量专业作业指导书深层水平位移监测实施细则文件编号:版本号:D/0分发号:编制:批准:生效日期:深层水平位移监测实施细则1. 检测目的随时掌握护坡桩、边坡的位移、变形情况,以便及时发现问题,更改设计和施工中的不足,为下一步安全施工作准备,确保基坑安全开挖,做到信息化施工。
2. 检测依据2.1《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2.2《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2012)。
3.主要仪器设备3.1测斜仪CX-3C3.2 PVC测斜管。
4.仪器设备参数4.1 探头尺寸:CX-3C:长780mm、直径φ28mm,导轮间距:500mm;4.2测量精度:±0.01mm/500mm,分辨率±4秒;4.3系统精度:±4mm/30m;4.4数字量显示: 5位;记录方式:自动采集;4.5角度测量范围:0°~±15°;5. 检测条件5.1 测试深度最大1000m;水压10Mp5.2工作电压:内置可充锂电池组+7.2V;5.3工作温度:-10℃~+60℃。
6.测斜管的埋设6.1钻ф90~ф110的垂直钻孔,垂直度≤2%。
6.2测斜管长度有2种规格4m、2m,外径ф70,接头处ф80,高要求场合可选用ABS管式铝合金管。
6.3 PVC测斜管接头处,用长8mm,直径ф3的自攻螺丝牢固上紧,孔底部必须用盖子盖好,上4个螺丝,孔口也需上保护盖。
6.4 PVC测斜管有4个内槽,每个内槽相隔90度。
安装时将其中1个内槽对准基坑方向,或地基边坡的需要监测的位移方向。
6.5 PVC测斜管与钻孔间隙部位用中砂加清水慢慢回填,慢慢加砂的同时,倒入适量的清水。
注意一定要用中砂将间隙部位回填密实。
否则,影响测试数据。
6.6 PVC测斜管在下的过程中,可向管内倒入清水,以减少浮力,更容易安装到底。
6.7 PVC测斜管孔口一般露出地面20cm~50cm左右。
深层水平位移监测方案.doc
![深层水平位移监测方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7366eca804a1b0717fd5dde4.png)
珑湖湾二期边坡坡体深层水平位移监测技术要求1概述深层水平位移主要用于大地运动,如可能产生在不稳固的边坡(滑坡)或挖土工程周围的测向运动等,也可以用来监测软土地基处理,堤坝,芯墙稳定性,钻孔设置的偏差,打桩引起的土体位移,以及回填筑堤和地下工程的土体沉陷,也可用于沿海、江边重力存放物场的土层变化等。
2 仪器设备测斜仪(一般测斜仪由探头、电缆、数据采集仪(读数仪)组成。
探头的传感器型式有伺服加速度计式、电阻应变片式、钢弦式、差动电阻式等多种型式,目前使用最多的是伺服加速度式。
国内有航天部33 所生产的CX 系列,国外有美国SINCO 公司的数字测斜仪,瑞士的PRIVEC 等)内壁有导槽的测斜管(测斜管道由以下几部分组成:测斜管、连接管、管座、管盖。
测斜管是用聚氯乙烯、ABS 塑料、铝合金等材料制成,管内有互成90 度四个导向槽,国产塑料测斜管尺寸多为:内径Φ58mm,径Φ70mm、长度分2m,3m,4m 三种。
塑料连接管多采用市场上出售的聚氯乙烯塑料管制成,还可用软的万能接头相连。
连接管的尺寸为内径Φ70mm,外径Φ82mm,长度分300,400mm两种。
在管壁的两端铣制有滑动槽各4 条或仅一端铣制滑动槽4 条,各槽相隔90 度。
管座位于测斜管底端,与管外径匹配,防止泥砂从管底端进入管内的一个安全护盖。
管盖用于保护测斜管管口,防止杂物从管口掉入管内影响正常观测工作也由聚氯乙烯制成,其外形尺寸同管座。
)3监测仪器工作原理测斜仪的工作原理是测量测斜管轴线与铅垂线之间的夹角变化量,从而计算出土层各点的水平位移大小。
通常在坝内埋设一垂直并互成90°四个导槽的管子,当管子受力发生变形时,将测斜仪探头放入测斜管导槽内,逐段(一般50cm 一个测点) 量测变形后管子的轴线与垂直线之间的夹角θi ,并按测点的分段长度,分别求出不同高程处的水平位移增量Δdi ,即Δdi = Lsinθi(1)由测斜管底部测点开始逐段累加,可得任一高程处的实际位移,即bi = ΣΔdi(2)而管口累积水平位移为:B = ΣΔdi(3)式中Δdi 为量测段内的水平位移增量;L 为量测点的分段长度,一般常取015m ;θi为量测段内管轴线与铅垂线的夹角;bi 为自固定点的管底端以上i点处水平位移;B 为管口在该次观测时的水平位移;n 为测斜孔分段数目,n = H/ 015 ,H 为孔深。
深层水平位移监测
![深层水平位移监测](https://img.taocdn.com/s3/m/7111a0fa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11.png)
深层水平位移监测测斜仪测量围护墙体基坑周围土体的深层水平位移的监测宜采用在墙体或土体中预埋测斜管的方法,通过测斜仪观测各深度处水平位移,其可以反映支护结构的位移变化。
测斜仪应下入测斜管底5~10min,待探头相近管内温度后再量测,每个监测方向均理应进行正、反两次量测。
在基坑开挖之前,先将有四个相互垂直导槽的测斜管埋入支护墙体结构或被横向支护的土体中。
测量时,将活动式探头放入测斜管,使探头上的导向滚轮卡在测斜管内壁的导槽中,沿槽滚动,正、反测量后即可测定水平计算出沿测斜管各个深度的各监测点的并位移变化。
测斜管的安装或筑成测斜管可安装在地下整体连续墙或支护桩钢筋笼等支护结构上,也可将测斜管埋入被支护基坑边坡中。
当测斜管安装并绑扎固定在地下连续墙或支护桩的钢筋笼上时,随钢筋笼浇筑在混凝土中,浇筑混凝土之前应在测斜管内注满清水,防止测斜管因浮力在浇筑混凝土时浮起,同时应事先用胶带在管与管接头处缠绕密封,以防止水泥浆渗入管内。
当测斜管埋入被支护基坑边坡中时,在被支护木体内钻孔,然后将测斜管逐节组装并塞进钻孔内,测斜管底部备有底盖,也应该用胶带在管与管接头处缠绕密封以防止钻孔泥浆渗入管内,管内注满清水,下入套管内预定深度。
岩块当测斜管埋入被支护基坑边坡岩体中,测斜管下人钻孔内预定远距此时时,一般需要在管周围形成空洞,需要需要进行测斜管外围的填充,测斜管外围的填充是为了周围测斜管与保证岩土地层保持良好接触,当地层发生横向位移时,测斜管应当发生同样的横向位移,如果填充不密实,时会会造成测试不准或数据不重复,产生抖动。
一般采用石料中的米石作为填充料,也可以采用向测斜管与孔壁之间的间隙由下而上逐段灌浆或用灰浆砂子填实,摇动测斜管让米石或灰浆砂子等不断下沉密实,保证不使测斜管外围空虚。
测斜管固定已经完成后,用清水将测斜管内冲洗干净,将探头模型(探孔器)放入测斜管内,沿导槽上下滑行一遍,以检查导槽是否畅通无阻,滚轮是否有滑出滚轮导槽的异常现象。
基坑深层水平位移监测方案
![基坑深层水平位移监测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953c546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c7.png)
基坑深层水平位移监测方案1.引言2.监测点布置为了对基坑深层水平位移进行准确监测,需要在合适的位置布置监测点。
在确定监测点位置时,应考虑地质条件、荷载分布和施工工艺等因素。
一般来说,监测点应沿基坑周边等距离布置,并在基坑底部布置一定数量的监测点。
3.监测设备选择4.监测方案的制定监测方案的制定包括监测频率、监测范围和监测方法等。
监测频率要根据基坑工程施工的阶段性和地质条件的变化来确定,一般来说,可以在关键节点和重要阶段进行监测。
监测范围应覆盖整个基坑的周边和底部,以确保监测的全面性。
监测方法可以采用物理测量方法和电子测量方法相结合的方式,以提高监测的准确性和实时性。
5.监测数据的处理与分析监测数据的处理与分析是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实用性的关键环节。
监测数据的处理包括数据的整理、筛选和分析等,可以利用专业的数据处理软件进行。
监测数据的分析可以采用统计学方法和结构力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以获得可靠的监测结果和相关的结构参数。
6.监测结果的评价与应用监测结果的评价和应用是基坑深层水平位移监测方案的最终目的。
监测结果的评价可以通过与设计要求和规范进行对比,以确定基坑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监测结果的应用可以在施工过程中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确保基坑工程的顺利进行。
7.总结与展望基坑深层水平位移监测方案是保障基坑工程安全的重要环节。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坑深层水平位移监测方案,包括监测点布置、监测设备选择、监测方案的制定、监测数据的处理与分析以及监测结果的评价与应用等。
希望能够对基坑工程的监测和施工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同时,未来的研究还可以进一步探讨基坑深层水平位移监测方案的改进和创新,以提高基坑工程的质量和效益。
第一章深层水平位移监测
![第一章深层水平位移监测](https://img.taocdn.com/s3/m/55962a15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af.png)
第一章深层水平位移监测第一章深层水平位移监测概述土体和围护结构的深层水平位移通常采用钻孔测斜仪测定,当被测土体变形时,测斜管轴线产生挠度,用测斜仪测量测斜管轴线与铅垂线之间夹角的变化量,从而获取土体内部各点的水平位移。
一、实验目的深层水平位移监测可以连续地、逐段测出产生位移后的测斜管轴线与铅垂线或水平线的夹角,再分段求出水平位移(测斜管垂直埋设)或垂直位移(测斜管水平埋设时),累计得出总的位移量及沿管轴线整个孔位的变化情况,可以在总体上检测测斜管埋设处的岩体或土体的位移情况,为工程提供可靠地参数。
二、实验地点试验场地位于防灾科技学院北校区地下结构与工程地质试验场深层水平位移监测孔。
三、实验设备NJX2型系列数字式活动测斜仪(南京南瑞集团)、NDA1511变送器信号指示仪(南京南瑞集团)、NCXG-A测斜管。
四、实验步骤1、测量前准备工作首先检查测斜仪的导轮是否转动灵活、扭簧是否有力、密封圈是否完好。
将测杆上航空插座与电缆航空插头插好,并用扳手拧紧连接螺母,确保测杆和电缆连接头的连接密封性。
将电缆从电缆绕线盘上放出穿过整个测斜管所需要的长度,再将指示仪的测量线拧在电缆绕盘上放出穿过整个测斜管所需要的长度,再将指示仪的测量线拧在电缆绕线盘的插座上。
打开指示仪,进入主菜单界面按“测量”键,打开指示仪,选用-2.500~2.500V档进行测量。
NJX2-V型活动测斜仪探头专用于垂直测空的测量。
2、将测斜仪测头大致保持垂直,检查指示仪指示是否稳定,示值应“+”向增大。
当测斜仪后导轮相对前导轮右偏时,示值应“——”向增大。
3、在墩台上设置有测绘标的测斜管口处作为基点开始进行测量。
按照以下步骤完成:(1)将测头导轮卡在侧斜管的导槽内,轻轻将测头放入测斜管内,慢慢放松电缆,使测头下到孔底。
快到孔底时,为避免与测头造成大的冲击,应减慢放电缆的速度。
使测头在孔底停止5分钟以上,以便传感器及电缆温度稳定。
(2)将测头拉起至设定的测量深度为测读起点,每0.5米测量一个数据。
基坑监测水平和竖向位移
![基坑监测水平和竖向位移](https://img.taocdn.com/s3/m/1280bb7ba417866fb84a8eb9.png)
1. 总则本细则适用于一般土及软土建筑基坑工程水平位移及竖直位移监测。
目的是为了掌握基坑施工对临近建筑物造成的影响,及时起到预警预报的作用,为了深基坑施工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确保施工安全,减少对周边环境的不利影响。
2. 仪具与材料全站仪,水准仪。
其它:脚架,棱镜,三脚架,因瓦尺等。
3. 监测原理和方法为保证所有监测工作的统一,提高监测数据的精度,使监测工作有效的指导整个工程施工,监测工作采用整体布设,分级布网的原则。
即首先布置统一的监测控制网,再在此基础上布设监测点。
3.1监测点垂直位移测量:根据国家二等水准测量规范要求,历次垂直位移监测是通过工作基点间联测一条二等水准闭合或附合路线,由线路的工作点来测量各监测点的高程,各监测点高程初始值在监测工程前期两次测定(两次取平均),某监测点本次高程减前次高程的差值为本次垂直位移,本次高程减初始高程的差值为累计垂直位移。
3.2监测点水平位移测量:采用轴线投影法。
在某条测线的两端远处各选定一个稳固基准点A、B,经纬仪或全站仪架设于A点,定向B点,则A、B连成一条基准线。
观测时,在仪器上读取各监测点至AB基准线垂距E值,某监测点本次E值和初始E值即为该点累计水平位移,各变形监测点初始E值均为取两次平均的值。
4、监测点的布置原则及测点的设置4.1、布置原则4.1.1、符合有关规范及设计技术要求4.1.2、《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 8-20074.1.3、《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4.1.4、《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4.2、基准点的设置位移观测为基坑施工过程中的位移测量。
精度要求高,观测时间长。
根据《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 8-2007和《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中要求,为减少测量误差,位移基准点应布设在观测建筑物的沉降区域之外。
监测点间距不宜大于20m,每边监测点数目不应少于3个。
监测基准点具有稳定性高、保存时间长的特点,本次监测拟位移观测基准点设置8个。
深基坑水平位移监测方法及数据处理
![深基坑水平位移监测方法及数据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d74ecd5bcf84b9d528ea7a63.png)
深基坑水平位移监测方法及数据处理摘要:在深基坑开挖的施工过程中,采用何种方法进行水平位移监测,既能够保证精度,又可节省成本,是基坑施工监测的关键问题之一。
目前我们知道的常用的基坑水平位移监测方法有四种:并将轴线法、单站改正法、测小角法、前方交会法。
通过比较我们得知小角法相对于其他三种方法来说简单、方便、精度较高。
本文就主要探讨了小角法的运用及数据处理,并结合工程实例加以论述。
关键词:深基坑水平位移监测方法数据处理一、概述深层水平位移主要用于大地运动,如可能产生在不稳固的边坡(滑坡)或挖土工程周围的测向运动等,也可以用来监测软土地基处理,堤坝,芯墙稳定性,钻孔设置的偏差,打桩引起的土体位移,以及回填筑堤和地下工程的土体沉陷,也可用于沿海、江边重力存放物场的土层变化等。
对于平面位移监测而言,由于引测工作量大,且必须顾及测区精度的均匀性,通常是在施工场地周围布设基准控制网。
在基准控制网中,一部分是远离场地的稳定基准点,另一部分控制点是施工场地周围相对稳定便于监测的工作基点。
工作基点是施工场地上临时的控制点,一般的轴线放样和平面位移监测点都以工作基点为起点。
随着深基坑的开挖,必须对工作基点定期进行检测,即对基准网进行部分或全部重复测量,并与初始测量结果进行比较,平差后对工作基点进行修正。
然而,由于施工场地狭小时不便于施测,实际中往往不做该项检测。
结果导致检测反应出的变形监测点的位移量不是绝对位移量,影响工程的质量。
二、测小角法原理1、测小角法原理分析小角法是工程测量中的一种放样方法,其目的是确定一条在两端无法安置仪器的线段上任意一点的位置。
原理如图所示:如需观测某特定方向上的水平位移PP′,在距离监测区域一定距离以外选定工作基点A,水平位移监测点的布设应尽量与工作基点在一条直线上。
在一定远处(施工影响范围之外)选定一个控制点B,作为零方向。
在B点安置觇牌,用测回法观测水平角BAP∠,测定一段时间内观测点与基准点连线与零方向之间的角度变化值,根据公式计算得出水平位移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测量专业作业指导书深层水平位移监测实施细则文件编号:
版本号:D/0
分发号:
编制:
批准:
生效日期:
深层水平位移监测实施细则
1. 检测目的
随时掌握护坡桩、边坡的位移、变形情况,以便及时发现问题,更改设计和施工中的不足,为下一步安全施工作准备,确保基坑安全开挖,做到信息化施工。
2. 检测依据
2.1《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2.2《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2012)。
3.主要仪器设备
3.1测斜仪CX-3C
3.2 PVC测斜管。
4.仪器设备参数
4.1 探头尺寸:CX-3C:长780mm、直径φ28mm,导轮间距:500mm;
4.2测量精度:±0.01mm/500mm,分辨率±4秒;
4.3系统精度:±4mm/30m;
4.4数字量显示: 5位;记录方式:自动采集;
4.5角度测量范围:0°~±15°;
5. 检测条件
5.1 测试深度最大1000m;水压10Mp
5.2工作电压:内置可充锂电池组+7.2V;
5.3工作温度:-10℃~+60℃。
6.测斜管的埋设
6.1钻ф90~ф110的垂直钻孔,垂直度≤2%。
6.2测斜管长度有2种规格4m、2m,外径ф70,接头处ф80,高要求场合可选用ABS管式铝合金管。
6.3 PVC测斜管接头处,用长8mm,直径ф3的自攻螺丝牢固上紧,孔底部必须用盖子盖好,上4个螺丝,孔口也需上保护盖。
6.4 PVC测斜管有4个内槽,每个内槽相隔90度。
安装时将其中1个内槽对准基坑方向,或地基边坡的需要监测的位移方向。
6.5 PVC测斜管与钻孔间隙部位用中砂加清水慢慢回填,慢慢加砂的同时,倒入适量的清水。
注意一定要用中砂将间隙部位回填密实。
否则,影响测试数据。
6.6 PVC测斜管在下的过程中,可向管内倒入清水,以减少浮力,更容易安装到底。
6.7 PVC测斜管孔口一般露出地面20cm~50cm左右。
并用砖及水泥做一个方形保护台。
7. 检测前的准备
7.1 每次测试前应检查仪器是否工作正常。
7.2 检查仪器重复性的方法:将探头放入测斜管内1米处,稳定后读一个数,然后将探头取出后再用同样的方法严格放入原来测斜管内1米处,深度误差0.5mm。
此时,读数如果与第一次一样,或相差小于0.2mm,说明仪器重复性正常。
7.3 以上稳定性、灵敏度、重复性三项是检查仪器最严格最有效的方法。
以上三种检查方法都是正常时,说明仪器完全工作正常。
可进行下一步测试。
7.4 测试前,应在PVC测斜管管口用锯子做一个记号,每次电缆深度都应以该记号为标准起点。
7.5 电缆上记号间隙0.5米,每次都应以记号一边作为标准点,绝不允许今天以记号这边为起点,明天以记号另一边为起点。
这样深度将产生很大的误差。
测试时,深度误差应控制在0.5mm之内。
8.检测方法
8.1将探头和仪表连接好,连接好外接采样,并拧紧螺帽;找到探头有十字架标记的一方,对准正方向缓慢放入孔底,一边放探头一边根据电缆上的标记计算深度;
注:正方向的确定:十字架面向位移方向为正;
①若是测基坑,则面向基坑方向为正;
②若是测边坡,则面向边坡坡外为正;
8.2打开仪表开关,选择“参数设置”选项,对测孔的属性进行设置;若是第一次测量,则需要依次输入“孔号”“起始点”“孔深”及“间距”,第二次及以后测试只要调出所测孔号即可。
8.3选择“开始测量”;
根据电缆标记,每次缓慢向上提0.5米,待仪表显示数据稳定后,按“确定”键采样; ①数据稳定大概需要3秒左右,一定要等待数据稳定后再采样,否则记录的将是任意随机数据;
②每采样一次,仪表上显示的深度会减少0.5米;
8.4当正向采样完毕后,会弹出对话框“反向测量”,若需要进行反向测量,选择“是”进行反向测量;
8.5将探头从孔中取出,旋转180度,使十字架记号背向基坑方向,缓缓放至孔底;
8.6同步骤3,进行反向测量即可;
8.7测量完毕,取出探头,关闭仪表电源,拔出插头。
9.数据处理
每一测段上、下导轮间相对水平偏差量δ可通过下式计算得到。
δ=l ×sin θ
式中:l —上、下导轮间距;
θ—探头敏感轴与重力轴夹角。
测段n 相对于起始点的水平偏差量
∆n ,由从起始点起连续测试得到的i δ累计而成,即 00sin δθ==∆==⨯∑∑n n n i i
i i l
式中:0δ—起始测段的水平偏差量(mm );
∆n —测点n 相对于起始点的水平偏差量(mm )。
10.现场检测工作的安全措施及注意事项
10.1现场检测人员必须穿戴劳保用品,安全帽,进行测试时应注意安全。
10.2探头严禁强碰撞,高温时不得将探头及仪器置于阳光下暴晒。
10.3探头是精密仪器,需专人保管、维护。
10.4探头采用不锈钢制成,导轮部分及电缆应在每次测试完成后擦试干净,在导轮轴及支撑弹簧处上机油,避免导致锈死。
10.5本仪表使用锂电池,充电由电路自动控制,接通220V 交流后,电源充电灯亮,充满后,充电灯熄灭。
充一次电可使用40小时左右,如果使用背光,可使用20小时左右。
11.提交资料及报告归档
11.1深层水平位移观测成果表;
11.2深层水平位移观测点位分布图;
11.3 深层水平位移--时间曲线图;
11.4深层水平位移观测分析报告;
11.5 深层水平位移观测报告审批及归档;
11.6 深层水平位移观测报告编写后进行校核、审核、审定;
11.7深层水平位移观测报告成文、装订、单位盖章;
11.8 深层水平位移观测报告发放,沉降观测报告及有关观测原始资料归档。
12.相关质量记录表格
12.1深层水平位移记录表;
12.2委托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