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基于Agent的复杂系统建模与模拟方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章 基于Agent的复杂系统 建模与模拟方法
本章内容
主体与多主体系统 多主体建模与仿真 多主体模型的实现 多主体仿真在社会科学中的应用 Aspen多主体经济模型
5.1 主体与多主体系统
5.1.1 主体概念 (1)主体的来源
Agent :主体,智能体,代理 来源于分布式人工智能领域 Minsky,1986《The Society of Mind》 1990s在人工智能领域得到重视 1990s~ 在其他领域广泛应用
E {e0 , e1 , e2 ,}
主体有一个可执行动作集合
A {a0 , a1 , a 2 ,}
主体在环境中的一次执行r是环境状态与主体动作的一个交替序 列:
u 1 r : e0 a0 e1 a1 e2 a2 a eu
主体的动作决策部件可以定义为以下函数:Choose: E * A
5.2.2 多主体仿真研究框架
用多主体思想建立的复杂系统模型往往用仿真技术求 解。这样就形成了多主体仿真(Multi-Agent Simulation) 技术。 多主体仿真方法的本质特征是采用多主体视角建立实 际系统的概念模型 首先辨识组成实际系统的微观个体,将这些个体抽象为具
有自治性的主体,


有限视角,即每个主体都面临不完全信息,或只具备有限能 力; 没有系统全局控制; 数据分散; 计算是异步的
(3)多主体系统的结构
各个主体相对独立,主体之间可能存在复杂的 关系
Agent 交互 结构关系
作用范围 环境
主体之间的关系类型
结构相关
结构相关性是指不同主体之间具有结构关系,如小组 关系、上下级关系等。 这种结构关系将对系统中主体的运行以及主体之间的 相互作用产生影响。
社会能力(social ability):

反应能力(reactivity):

预动性(pro-activeness):

(4)主体的强概念
主体的强概念主要应用在人工智能领域 认为主体是一个计算机系统,除了上述弱概念 说明的特性外,主体还应该具有人类的某些一 般特性,如知识、信念、意图、承诺等心智状 态,甚至具有情感等
(3)主体的弱概念
主体的弱概念从广义的角度规定主体的特性:
自治性(autonomy):

主体的运行不受人或其它物的直接控制,它对自己的行动和内部状 态有一定程度的控制权。 主体通过某种主体通信语言与其它主体或人进行信息交互。 即对环境的感知和影响。无论主体生存在现实世界还是虚拟世界, 主体都应该可以感知所处环境,并能及时地对环境中发生的变化做 出反应,通过行为影响环境。 主体不是简单的对环境被动反应,而是能采取主动,表现出目标导 向(goal-directed)的行为。
行为相关
不同的主体对环境的一部分产生影响, 某些主体的影响范围发生重叠,则它们之间就产生了 行为上的相互影响。
5.1.3 主体的一般结构
从计算的角度看,主体是一个计算实体,

具有属于自身的资源, 能够感知环境信息, 根据内部的行为控制机制确定主体应采取的行动, 主体的行动实施后,将对自身状态和环境状态产生影响。
概率计算
将倾向转换为选择概率有多种方法,较简单的 一种是计算相对倾向作为概率:
p j (t )
[q
q j (t )
m
(t )]
(2)遗传算法
基本思想:



首先将状态-行动对表达为染色体, 然后主体在动态环境中感知状态→选择行动→得到 回报→计算适应度, 根据个体适应度指标淘汰低适应度个体, 染色体之间进行交叉,以小概率发生变异,产生下 一代种群,重复进行…。
初始化:选择各行动的倾向(Propensity) 重复:


根据各个行动的倾向计算选择概率 按概率选择行动 根据该行动的回报调整其倾向
返回
行动倾向的更新方法:
q j (t 1) [1 ]q j (t ) E j ( , k , t )
rk (t )[1 ] if j k E j ( , k , t ) q j (t ) N 1 if j k
影响较大的主体通信语言:

ACL 消息结构
一个ACL消息是由通信行为、通信内容以及一 组消息参数等几部分组成
通信动作类型 消息开始 消息内容表达式
消息参数
消息结尾
(inform :content (price(bid good2) 150) :sender agent1 :receiver auction-server :in-reply-to round4 :reply-with bid04 :languange KIF :ontology auction )
观察
微观 数据
宏观 数据
多主体仿真过程的特点
在对实际系统进行观察时应同时收集微观数据 和宏观数据。 概念模型采用多主体视角建立。 仿真模型一般采用多主体技术实现。 模型验证采用微观和宏观相结合的方法。 仿真所得到的结论主要用来帮助理解系统微观 和宏观的联系。
5.2.3 与其它仿真方法的比较
(1)与离散事件系统仿真的区别
5.3 多主体仿真的实现技术
5.3.1 主体构建技术 (1)产生式系统
一个产生式系统包括三个部分:规则集、事实库和控 制器。



规则集存储有关问题的状态转移、性质变化等过程性知识, 简单产生式规则的形式为“if…,then…”,每个规则有条件和 行为两部分组成,当前提条件满足时就执行动作。 事实库存储关于目前环境/自身状态、性质等信息,由此决 定某个规则的前件是否满足。 控制器根据主体的性质选择控制策略,将规则与事实进行匹 配,消解冲突,进行推理,实现主体决策,产生行动。
例:多人囚徒困境博弈
状态State=(上次行动,上轮对手行动) 主体的行动有两种:合作=1,欺骗=0 有四种可能的状态,编码为

状态1为(1,1),2为(1,0),3为(0,1),4为(0,0)
个体的一个策略就可以用位串表示 例如针锋相对(TFT)策略就是:


则该策略可以编码为(1 1 0 1 0),表示初次选择行 动1,以后若状态为1则选择1,若状态2则选择0,状 态3则选择1,状态4则选择0。
基本要素:事件/主体 状态变化:串行/并发 结构变化:无/有 学习适应:无/有
5.2.3 与其它仿真方法的比较
(2) 与微观分析模拟的区别
应用目的:政策效果/理论揭示 个体动机:无/有 个体交互:无/有
5.2.3 与其它仿真方法的比较
(3)与元胞自动机的区别 空间结构:规则/灵活 个体记忆:无/有或无 学习推理:一般无/一般有 交互结构:临近/网络
初次选择行动1 if State 1,then choose action 1; if State 2,then choose action 0; if State 3,then choose action 1; if State 4,then choose action 0;
5.4 多主体仿真在经济中的应用
5.1.2 多主体系统(Multi-Agent Systems)
(1)为什么需要多主体系统?

单一主体很难对存在于动态开放环境之中的大 规模复杂问题进行求解 。
人类智能本质上是社会性的,人们往往为解决复 杂问题组织起来,这些组织能够解决任何个人都 无法解决的问题。

(2)多主体系统的特点
概念:
多主体系统是由多个可以相互交互的主体所组成的系 统。 多主体系统的特点:
要实现这样的主体,可以采用不同的结构。 所谓结构就是定义主体的基本成分以及各成分之间的 关系和交互机制。 对特定的应用场合采用某种结构可能会更自然,也更 容易理解。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1)标准主体
主体
动作决策部件 感知输入 动作输出
环境
形式化
假设环境变化可以抽象为一个环境状态序列,环境在任何离散的 瞬时状态的有穷集合为:
(2)面向对象技术
为每类主体设计相应的类,用属性表达主体的 内部状态,用方法表示主体的行为。 多主体系统中的主体本质上是并发的。主体的 主动性和并发性需要在面向对象框架中采用一 定的技术手段进行模拟。
5.3.2 主体的学习算法
学习是智能生物的一个重要特征

如果一个系统能够通过执行某个过程改进他的性能, 我们就认为它有学习能力。 主体根据所观察到的事件,在连续交互过程中结构 化的修改行为策略,改进它的性能。
E *为环境演化的状态序列。
主体的动作将对环境状态产生影响,定义影响 函数为:
Change: E A ( E )
标准主体定义为以下三元组:
Agent A, Choose Change ,
(2)纯反应式主体
有一种Agent决策完全基于当前状态,不考虑 过去的状态。 这种Agent只是直接对环境做出反应,因此称 为纯反应式Agent。 其动作决策部件与标准主体有所不同,决策函 数为: Chooser : E A
对主体而言,学习的含义是

(1)强化学习
基本思想:

如果某个行动引起的后果较好,则在以后增加使用 该行动的可能,反之则减少。
强化学习主体的一般结构 :
Agent 状态st 回报rt rt+1 环境 st+1 行为at
目标是学习一个策略π:S→A,使系统选择的动作能够获得回报的累计值最大。
Roth-Erev算法
动作输出
环境
5.1.4主体之间的通信与交互
主体之间实现交互需要三个方面的技术保障:


要有一致的消息协议, 要有实现通信的机制, 要有高层的交互协议。
这三个方面密切配合,才能实现主体之间的协 作。
(1)主体通信语言
主体通信语言


是一种用于表达主体之间交互消息的描述性语言,
它定义了交互消息的格式(即语法)和内涵(即 语义)。 KQML ACL
inform-result:inform [query-ref]
5.2 多主体建模与仿真
5.2.1 多主体建模思想 ABM:MAS是对人类或生物群体的自然隐喻,采用多主 体观点可以更自然的对这些系统建模,由此形成了基 于主体的建模方法(Agent-Based Modeling, ABM )。 ABM的基本出发点是: 许多系统可以看作是由多个自治的主体构成的,主体 之间的相互作用是系统宏观模式出现的根源,通过建 立主体模型,可以更好的理解和解释这些系统。

主体之间通过相互作用构成一个多主体系统 以这样的多主体概念模型为基础通过仿真计算展开研究。
仿真模型 虚实世界 校核 组成 计算实体 转换 概念模型 反馈 主体交互模型 仿真结果 运行
多 主 体 仿 真 基 本 过 程
各类主体模型 反馈 抽象 识别微观个体
校核、验证
分析
结论 初步验证 假设
实际系统
经济系统的特点:
(2)通信方式
主体之间常用的通信机制有三种:


黑板机制 邮箱机制 消息传递机制
(3)交互协议
交互协议定义了主体之间为了进行协作,实现 某个特定目标而进行交互的结构化消息。 FIPA对一些典型的对话定义了交互协议,





请求(request) 查询(query) 合同网(contract-net) 代理(broking) 订阅(subscribe) 建议(propose)
(3)具有感知部件的主体
将标准主体的决策部件分解为感知子系统和动 作子系统,称为具有感知部件的Agent。
主体
感知 部件 感知输入 动作决策 部件 动作输出
环境
(4)具有状态部件的主体
一种与标准主体等价的表示方法,思路是认为 Agent具有内部状态
主体
感知 部件 状态 转换 动作决策 部件
状态
感知输入
(2)Agent的定义
研究人员对Agent的理解并不一致,至今还没有一个 普遍接受的关于Agent的定义。 “Agent”一般用来描述自包含的、能感知环境并能在 一定程度上控制自身行为的计算实体。 Hewitt:“什么是主体对于基于主体的计算来说是个尴 尬的问题,就像主流的人工智能研究中什么是智能这 个问题一样”
Initiator
query-if
Participant
query-ref
查 询 交 互 协 议
refuse [refused]
agree [agreed and notification necessary]
failure
inform-t/f:inform [query-if] [agree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