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_《大树的故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美术_《大树的故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美术_《大树的故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大树的故事》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造型.表现领域的内容。大树底下是学生从小就喜欢玩耍的地方,所以他们对大树有着特殊的感情。引导学生通过对大树上下小鸟的生活、大树洞里小动物的生活,大树下小朋友做游戏、老爷爷下棋,树根下面小蚂蚁辛勤的劳动等情景,进行丰富的联想,还可以通过大树被砍伐后的情景,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创新精神。本课内容既可培养学生的造型表现能力,理解画面的大小关系,以线和色彩为主表现,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回忆、观察,了解大树的结构及其颜色、种类等特点。学习表现大与小的关系,用绘画或剪贴的方法表现有关大树的故事。

2.过程与方法

在回忆、观察、体验中,感悟大树的结构及美感,想象出大树的相关故事。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氛围中,相互交流。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了解大树的结构、外形、颜色等特点,利用大与小的关

系表现大树与人、大树与动物之间的故事。

2.教学难点:画面构思和组织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启发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

听:春天披绿装,夏至好乘凉,秋天黄衣裳,冬天挂雪霜。(大树)同学们从小就喜欢在大树底下玩耍、乘凉。树上的鸟儿,树下的蚂蚁和小动物们,它们和大树都发生了哪些有趣的故事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第十五课:大树的故事(粘贴课题)

【设计意图】从猜谜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新知探究:

大屏幕出示课件

1.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到美国画家杰斯.艾伦画的菩提树下,瞧:⑴

这课菩提树漂亮吗?跟真实的菩提树有什么不同?(学生讨论交流,从外形颜色分析)⑵菩提树有哪些好朋友?(让学生观察回答)⑶同学们你觉得这课菩提树高大吗,画家是如何表现菩提树的高大?(学生观察后讨论回答)

师总结:画家的菩提树在彩云、动物和奇花异草的衬托下,更显得枝繁叶茂,高大无比,长颈鹿很高,可是跟菩提树比,可就矮多了。外形颜色更加夸张。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及评述能力,了解画面中大与小的关

系。

2.生活中同学们认识了许多树,现在来个“眼力大考察”,你认识这

些树吗?请你说一说它们都是什么树?(学生纷纷发言,说出树的名字)

3.同学们知道的可真多,那么,大树是有哪几部分组成的呢?(树

冠、树枝、树干、树根)细心地小朋友还发现了树洞。

4.不同的大树有着不同的外形特点和生长姿态,接下来我们比一比,

看这些树有什么不同?⑴柳树婀娜多姿,它的枝条是低垂生长。⑵椰子树高大挺拔,向上生长。⑶松树苍劲有力,是向两侧生长。师小结:每棵树的生长特点不同,我们要抓住树的外形特点来表现(板书:外形)

5.大树随着季节的变化,不仅仅只有绿色,还有哪些颜色呢?(生:

观察说出其它色彩)

师小结:大树的颜色可真丰富,把大树衬托的更美丽,大自然真奇妙啊!(板书:颜色)

【设计意图】了解大树的种类及基本结构,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感悟自然的美。

6.大树是人类的朋友,有了大树,我们的城市才能生机盎然,我们

的环境也会更美。让我们一起走进春天(师边讲解,学生观察。

春天,马路旁的花树五彩缤纷,令人心旷神怡;夏天,大树给我们带来一片片阴凉,帮我们驱除炎热;秋天到了,满树金黄,犹如彩蝶飞舞;冬天,银装素裹,别有一番景象。)

师小结:大树不仅是我们的好朋友,枝繁叶茂的大树也带给了小动物无尽的快乐。大树说:‘在森林里,动物是我的好朋友,我们发生了很多有趣的故事’。想不想去看看?(屏幕出生图片欣赏)。

师:大树和小动物发生了那么多有趣的故事,也为我们做了很多,让我们的空气更好,环境更美。无论在古老的森林,幽静的公园,还是在我们的身边,我们要爱护大树,保护它们(屏幕出示爷爷在大树下下棋、奶奶阿姨们在树下晨练、小朋友在树下玩耍的图片)。

【设计意图】感受大树的给人和动物带来的好处,初步感受人与大树、动物与大树的关系,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三、欣赏学生作品

小朋友们特别喜欢大树,他们创作了许多大树的故事,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屏幕出示课件,学生作品分析观察,可以让学生自己看着作品讲一个故事,观察不同的表现方法以及构图的饱满),重点讲解分析第二幅作品的局部和整体的画面,让学生观察讲故事,师:“想一想,树上树下,树洞内外都会发生什么故事?”

同学们自己跟大树也发生了许多有趣的故事吧?师:“谁能讲一个你跟大树的有趣故事呢?”(让学生自己也讲一个大树的故事,利于创作)。

同学们也想自己创作大树的故事啦,有点迫不及待了呢,(出示作业提示和要求),那么让我们伴随着优美的音乐,开始创作吧!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小朋友的作品,拓宽学生的思维,讲故事的叙述,引导学生构思。

四、学生动手实践

教师巡视指导,辅导要点:

构思是否新颖,构图是否合理,能否体现大小关系,画面是否有趣。【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造型表现能力。

五、展评作品

同学们画的真快,短短的时间里,这么多的作品都粘贴到展览区了。欣赏评价一下,看谁的作品把大树的故事描绘的生动又有趣?(学生评价、师评价、让学生上台讲一下作品的故事)。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六、拓展

今天我们同学们画的真棒,一幅幅生动有趣的画面呈现在我们面前。大树不仅小朋友喜欢,大画家也喜欢表现树呢,欣赏大画家关山月、东山魁夷的作品(拓宽学生思维)

【设计意图】欣赏大画家的对大树不同形式的表现,拓宽学生的思维和视野。

师总结:大树是我们的好朋友,有了树我们的家园会更美,才有了美丽的地球。我们要爱护它、保护它,不能乱砍乱伐,把我们的家园建设的更美好!

七、板书设计

外形颜色

即墨区

课题:《大树的故事》

年级:二年级上册

姓名:李妮

单位:即墨市环秀街道办事处城南小学

学情分析:本学期二年级的学生明显看出在理解力有很大提高,部分学生绘画基础与创造力不错,学习习惯已养成,能独立完成绘画作业。但部分学生自控力较差,绘画基础也较弱,需要老师多关注,想象力与创造力还需老师引导。

二年级的学生,有意注意的时间较短,所以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平时多加一些有趣的东西,让学生在玩中学,玩中创造,多营造愉悦、欢

快的学习氛围,运用多种活动增强学生参与的广度和深度,保持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就本班而言,学生比较呆板,发言不积极,思维不够活跃,少数学生对老师的提出的问题不理解,老师平时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大胆发言,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效果分析:《大树的故事》这一课是造型.表现领域的一个内容。学生对大树很熟悉,也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课我从猜谜导入,欣赏画家作品(美国画家杰斯.艾伦的菩提树),让学生去感受大树的美感,以及大树下都发生了什么故事,激发学生对大树的创作兴趣。利用讲故事的形式,发散学生的思维,自己讲一讲大树的故事,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部分学生讲的故事很精彩,语言也流畅,课堂气氛活跃。通过大树与人,大树与动物的关系,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思维,学生在创作时,都有自己的大胆尝试,这点很好,虽然画面不是很完美。在老师的指导下,较好的发挥了想象力和创造力。教材分析:本课是造型.表现领域的学习内容。由于学生们从小就喜欢在大树底下玩耍、乘凉,所以他们对大树有着特殊的感情,这个课题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老师利用这个课题,引导学生通过对大树上小鸟的生活、大树下小朋友做游戏、老爷爷下棋,树洞里小松鼠的生活、树根下小蚂蚁辛勤劳动的情景,进行丰富的联想,也可以通过大树被非法砍伐后,小鸟无家可归,大树惩罚破坏森林环境者等情节的想象,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创新精神。本课内容既可以培养学生的造型表现能力,理解画面中大与小的关系,也可以非常自然的引导

学生初步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渗透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达到教学目标的多元化。

教材选用了美国画家杰斯.艾伦的油画《菩提树》。这幅作品画面丰富,色彩鲜明,体现出大与小的关系,适宜老师引导学生感悟自然与艺术的美,体验画家对自然的热爱之情,有益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造型表现能力。

观测记录:本节课,通过猜谜语导入课程,从而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创造以及综合解决美术问题,体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突出了学生的创作意识。学生对老师提出的问题都能积极的动脑回答,效率不错。通过学习大树与人,大树与动物的关系,使学生们增长了知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郭主任评课:学生通过观察、欣赏、交流等师生互动形式,激发了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绿色生命的情感,鲜明的体现了新课标提出的三个维度的目标。本课中,老师引导学生展开想象,通过对大树的故事的描述和欣赏,自由的选择喜欢的形式描绘,给学生更多的想象空间,学生热情高涨,创作出各具特色的作品,极大调动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孙老师评课:作品的展评时间,老师利用互评、自评、师评的方法相结合,对学生的作品做充分的肯定,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回顾本课,也有不尽人意的,如学生在讲大树的故事时,思维不够开阔,语言表达还不够流畅,在适当的挖掘一下,创作的效果会更突出

一些。

评测练习:

1.让我们走进美国画家杰斯.艾伦画的《菩提树》下,去感受这棵菩提树给你带来怎样不同的感受?这棵树下又发生了哪些有趣的故事?

2.大树是有哪几部分组成的?

3.大树与人,大树与动物又是怎样的?

4.绘画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5.今后我们要怎样做?

《大树的故事》课后反思:

《大树的故事》是人美版义务教育教材小学二年级美术上册第15课,本课是“造型、表现”领域的一个内容,孩子们对大树都很熟悉,因此这个课题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可以为学生提供很大的想象空间。

在学习中,通过对大树的种类、结构、外形特点、生长姿态和大树的颜色进行观察分析,感悟大树的美感,在通过欣赏画家、老师、小朋友的作品,引导学生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讨论、相互交流、自编故事,学习用不同的方法表现有关大树的故事,在通过创作实践、进行丰富联想,从而使学生有创新精神和造型表现能力。

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获得成功的快乐,我从作业的完成、作品的构图效果、语言的表达等方面,让学生自评、互评,同时给予指导,力求让每个学生在这节课中都有收获,获得成功的喜悦,进而渗透了德育教育引导他们进行绿色环境保护,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爱护大自然的情感,整个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积极性较高,在轻松愉快的课堂中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这节课由于课堂教学目标设计比较合理,孩子们学的比较快乐,也让我极为轻松。

课标分析:

1.总目标: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感,完善人格。

2.本学段(一二年级)在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尝试不同的工具,用纸以及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自由的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