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水管道与漏损控制
城市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及评定标准
![城市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及评定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bb515a41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a2.png)
城市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及评定标准城市供水管网是城市基础设施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城市居民的生活用水和工业生产用水。
然而,由于管网的老化、施工质量不达标、自然灾害等原因,管网漏损问题一直存在,严重影响着供水系统的正常运行。
因此,城市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及评定标准成为了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首先,对于管网漏损控制,我们需要从源头上进行管道的质量控制。
在建设阶段,要加强对管道材料的质量把控,确保管道的耐腐蚀、抗压性能。
同时,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对焊接、连接等工艺的监督,杜绝施工质量问题。
另外,定期对管网进行全面巡检,及时发现并修复管道漏损问题,防止问题扩大。
其次,评定管网漏损的标准也是十分重要的。
我们可以通过制定管网漏损率标准来对管网的运行情况进行评定。
一般来说,管网漏损率在5%以内是正常的,超过5%就需要引起重视,超过10%则需要立即采取措施进行修复和改善。
此外,还可以通过对供水管网的水质、水压等指标进行监测,及时发现管网漏损问题,确保供水质量和供水稳定性。
在管网漏损控制和评定标准方面,国内外都有一些成熟的经验和技术。
我们可以借鉴国外一些先进的管网管理系统,引进先进的检测设备和技术,提高管网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
同时,也要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培训和学习,提高他们对管网漏损控制和评定标准的认识和理解,确保管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总的来说,城市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及评定标准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需要政府部门、供水企业和相关专业人员的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够有效地解决管网漏损问题,确保城市供水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和生产用水。
希望各方能够重视这一问题,加大投入,不断完善管网漏损控制及评定标准,为城市供水系统的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供水控制漏损的方法
![供水控制漏损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3798793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a2.png)
供水控制漏损的方法
控制供水漏损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管道基础处理:保证管道基础平整,避免管道周围存在硬块或尖状物。
对于软地基,需要回填沙石并分层夯实。
2. 支墩后背处理:支墩的后背必须紧靠原状土,若有空隙需用相同材料填实。
3. 回填土处理:回填土必须夯实,密实度应达90%以上。
车行道必须回填
杂砂石,回填时不能从一边侧边冲压管道。
4. 材料验收与存放:严格材料的验收、检查制度,管道在搬运、存放时要按要求执行,钢管及钢制件按标准进行防腐。
5. 管网巡检维护:加强管网巡检维护工作,及时发现并处理漏水问题。
根据管网维修统计数据,可以针对性地进行维护。
6. 分区计量供水管理:采用DMA分区计量供水管理技术,对各区供水管网流量进行实时监测,对各分区进行压力管理、统计和流量分析,快速准确定位漏水部位,修复漏水点。
7. 引入高新技术:加强供水管网故障监测技术及设备使用,比如引进计算机云技术(“智慧水网”),在供水管网“节点”上安装传感器,获取在线实时水力数据,将水力数据上传云数据库并进行分析,确定供水管道的实时情况,预测后续可能出现的漏水点和爆管位置等,以便供水部门进行及时处理。
8. 加强用水管理:通过加强用水管理,减少不必要的用水量,从而降低管网的漏损率。
通过以上措施的综合运用,可以有效地控制供水漏损,提高供水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供水漏损控制工作总结
![供水漏损控制工作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5f43809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a660e4a.png)
供水漏损控制工作总结《供水漏损控制工作总结》一、供水漏损控制工作的重要性供水漏损控制工作就像是守护水资源的一道重要防线。
水资源是宝贵的,每一滴水都来之不易,就像老子说的“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水默默地滋养着万物,而我们如果任由供水漏损,那就是对水资源的一种浪费。
我心里一直想啊,咱得把这供水漏损控制好,这可是造福大家的事儿。
我在工作中就时刻提醒自己,这漏损控制工作就好比给家里省钱一样重要,这省下来的水可以用到更多需要的地方去。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面临着很多挑战。
老旧的管道就像上了年纪的老人,到处都是毛病,容易漏水。
这就好比一辆开了很多年的破汽车,这儿坏那儿坏的。
可是咱不能因为难就不干了啊。
我们就得像愚公移山那样,一点点地去解决这些问题。
愚公面对大山都没放弃,我们面对这些老旧管道也不能退缩。
二、采取的措施及成效检测是控制漏损的关键环节,这就像医生看病得先诊断一样。
我们通过各种先进的设备去检测管道哪里有问题,就像神探福尔摩斯查案一样,不放过任何一个蛛丝马迹。
福尔摩斯能从细微之处发现真相,我们也要从一些微小的水压变化、声音异常等情况来判断管道是否漏水。
通过这样细致的检测,我们发现了不少隐藏的漏点,及时进行了修复,大大减少了漏损量。
另外,提高员工的意识也很重要。
我常跟同事们说,咱们就像一群保护水资源的卫士,这供水系统就是我们要守护的城堡。
就像岳飞带领岳家军一样,得有纪律、有信念。
大家都得有控制漏损的意识,这样工作才能做好。
我们组织了很多培训和宣传活动,慢慢地,同事们都更加重视这个事情了,工作起来也更积极主动了。
三、未来的展望虽然我们在供水漏损控制工作上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我有时候就想啊,这就像跑马拉松,我们才跑了一小段呢。
未来,我们还得继续更新设备,就像给战士换更好的武器一样。
新的设备能够更精准地检测漏损,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
而且,我们还得继续加强管理,让整个供水系统运行得更加科学合理。
我相信只要我们像蚂蚁搬家一样,一步一个脚印地努力,供水漏损的情况会越来越好的。
水厂漏损管控措施方案
![水厂漏损管控措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39a15c5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36.png)
水厂漏损管控措施方案
水厂漏损管控措施方案是针对水厂漏损问题制定的一系列控制
措施。
水厂漏损是指在供水过程中,由于管道老化、泥沙沉积、阀门损坏等原因,导致水无法正常输送到用户,从而造成水资源的浪费。
以下是一些可能有用的水厂漏损管控措施方案:
1. 加强水质监测:通过定期水质监测,及时发现管道老化、泥沙沉积等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修复。
2. 优化供水系统:通过优化供水系统设计,提高管道的流通能力和压力分布,减少管道老化和泥沙沉积等问题的发生。
3. 定期维护阀门:对供水系统中的各种阀门进行定期维护和更换,确保阀门正常工作,减少漏损。
4. 采用先进技术:采用先进的漏损控制技术,如声波探测技术、光纤探测技术等,能够及时发现漏损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修复。
5. 加强管理:加强对供水系统的管理,建立完整的漏损监测体系,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从而降低水厂的漏损率。
综上所述,水厂漏损管控措施方案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通过多种手段相结合,有效地控制水厂的漏损问题,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浅谈供水管网漏损控制
![浅谈供水管网漏损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59360d29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3f.png)
浅谈供水管网漏损控制供水管网漏损是指在管网输送过程中发生的水资源损失,采取适当的管网漏损控制措施,对于节约水资源、降低供水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主要从漏损的概念、原因和控制措施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漏损的概念供水管网漏损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管道本身的漏水,另一方面是管道接头、法兰等部件的漏水。
管道本身的漏水主要有以下两种形式:管道内壁渗漏和管道外壁腐蚀。
管道接头、法兰等部件的漏水主要是由于设计不当、材料老化、安装不牢固等原因造成的。
二、漏损的原因1、管材入土不良:管材入土不符合规范、不遵循施工规范等原因容易造成管材连接处漏水,严重时可能形成破管。
2、管材老化:长期使用的管道,由于管道材料在长时间的水力作用下会受到侵蚀和磨损,从而会发生裂缝和渗漏现象。
3、压力波:管道中水的流动过程中因水流的加速度和减速度而产生压力波,从而导致管道老化提早和管壁开裂。
4、错误设计:管道设计不规范或不合适,导致管材连接等问题,进而影响管道的正常稳定运行。
三、控制措施1、加强设备维护:在日常使用过程中,应加强设备和管道的定期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并处理漏损问题。
2、改进管道材料:合理选择管道材质和管材的壁厚,增强管道抗漏损能力。
3、优化设计方案:根据水管道的特点和运行环境,制定合理的设计方案,减少管道连接的数量和接头,降低漏损几率。
4、加强管道的保护和维护:注重管道的保护,尤其是在管道穿越建筑物、绿化带等区域时,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保护,减少其受外在条件影响,提高防护能力。
总之,管网漏损控制对保障供水质量、提高供水效率、降低供水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在应对管网漏损问题时,应从多方面入手,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实现漏损控制和管网可持续发展。
水厂供水管网系统漏损与维护管理
![水厂供水管网系统漏损与维护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c781afce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fc.png)
水厂供水管网系统漏损与维护管理水厂供水管网系统是保障城市居民生活用水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正常运行对于城市的发展和居民的生活至关重要。
然而,由于管网老化、施工质量不过关、自然灾害等原因,水厂供水管网系统中存在着一定的漏损问题,对供水安全和运营效益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为了促进水厂供水管网系统的可持续发展,需要进行科学有效的漏损控制与维护管理。
本文将探讨水厂供水管网系统漏损与维护管理的相关问题。
一、水厂供水管网系统漏损问题分析1. 漏损类型漏损主要包括实际漏失和表观漏失两种形式。
实际漏失是指管网系统内部因管道老化、接口松动等原因导致的真实水量损失;表观漏失是指由于数据测量、统计等因素导致的看似漏失,但实际并未发生水量损失。
2. 漏损影响漏损会影响供水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一方面,漏水会导致供水压力下降,影响居民正常用水;另一方面,漏损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增加供水成本,降低供水效益。
此外,漏损还会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可能会导致土壤沉降、地质灾害等问题。
二、水厂供水管网系统漏损控制策略1. 技术手段(1)监测技术:利用现代化的监测设备,如压力传感器、流量计等,实时监测供水管网系统内部的压力和流量变化,及时发现漏损点的存在,提升漏损定位和修复的准确性。
(2)修复技术:采用先进的修复技术,如局部补漏、管道扎带等,对漏损点进行修复,提高修复效果。
2. 管网管理(1)管网更新:定期对老旧管网进行更新改造,以减少管道老化和材料脆化等问题,提升供水管网系统的整体运行效率。
(2)管网维护:定期进行管道清洗、防腐、防锈、防污等维护工作,延长管道的使用寿命和维护周期。
三、水厂供水管网系统维护管理1. 维护计划制定科学合理的维护计划,明确维护任务和时间节点。
根据管网的具体情况,制定不同区域、不同管段的维护方案,合理安排人力和物力资源。
2. 维护措施(1)定期巡检:定期对供水管网进行巡检,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
巡检中需注意检查管路连接处、接口以及可能出现漏损的薄弱环节。
供水管网漏损治理与运行维护方案
![供水管网漏损治理与运行维护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ca7a851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a3.png)
供水管网漏损治理与运行维护方案一、科学规划管网布局通过合理的管网布置与管径规划,充分的调度供水,使供水的流量、压力在经济范围内,既保证城市发展和人民生活用水的需要,又保证供水管网平稳安全运行。
二、管材的选用严格控制管材的选用程序,选用有质量保障的球墨铸铁管、PE管、PPR管、衬塑钢管作为供水主要管材。
市政DN200及其以上的供水主管采用球墨铸铁管,用户贸易结算水表前端埋地管道采用PE管,管道井、地下室等架空管道采用衬塑钢管,用户后端采用PPR管或铝塑PPR管。
通过选用质量可靠、使用年限长的管道,不仅能控制成本投入,还能减少爆管频次,减少漏损。
三、精确计量(1)更换老式在装水表为高灵敏度替代产品,并坚持按国家计量法的规定进行周期历检,确较高的综合检测率和合格率。
(2)按实际用水量及时准确地更换调整计量水表以提高计量的准确度,防止始动流量流失。
四、保证管网安装质量(1)做好管道基础处理工作,管道基础一定要平整,管道周围不得有硬块或尖状物,遇软地基时要回填沙石分层夯实;支墩的后背必须紧靠原状土,若有空隙要用相同材料填实;回填土必须夯实,密实度应达90%以上,车行道必须回填杂砂石,回填时不能从一边侧边冲压管道;(2)严格材料的验收、检查制度,管道在搬运、存放时要按要求执行,钢管及钢制件按标准严格进行防腐;(3)严格按照施工图及施工规范安装,不可随意变更设计。
(4)做好管道试水试压工作,严格按验收规程进行,认真做好管道施工竣工图绘制,及时归档备案,方便管网维修、管理。
五、阀门操作合理、避免水锤现象当管道内存在空气时,在停水后恢复供水时很容易发生水锤现象,对管道造成直接损坏或留下暗伤。
因此在第一次并网供水、停水恢复供水时,阀门开启一定要缓慢,同时在管道相对高的位置合理布置减压阀,避免发生水锤现象,对管道造成直接损坏或留下暗伤,为暗漏留下伏笔,造成水损。
六、加强维修管理加强对陈旧老化的供水区域进行维修、改造更新,减少漏水。
供水过程中的损耗标准
![供水过程中的损耗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4476a16c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d797948.png)
供水过程中的损耗标准一、管网漏损率1.定义:管网漏损率是指供水过程中因管道破损、接口松动、腐蚀等原因造成的损失量与总供水量之比。
2.标准: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城市供水管网的漏损率应控制在10%以下。
3.目标:降低管网漏损率,提高供水效率。
二、设备效率1.定义:设备效率是指供水设备在正常运行条件下,单位时间内提供的供水能量与设备额定能量之比。
2.标准:设备效率应不低于80%,同时应满足用户对水量、水压和水质的需求。
3.目标:提高设备效率,减少能源和水资源的浪费。
三、水质稳定1.定义:水质稳定是指供水水质在国家相关标准内,且在供水过程中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2.标准: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及相关规定。
3.目标:确保供水水质稳定,保障用户身体健康。
四、水压控制1.定义:水压控制是指供水过程中对水压进行稳定控制,以满足用户需求并降低水压波动造成的影响。
2.标准:水压波动应控制在±0.2MPa以内,同时应满足用户对水压的需求。
3.目标:稳定水压,提高供水质量,减少水压波动对供水管网及设备造成的影响。
五、用水量监测1.定义:用水量监测是指对供水区域的用水量进行实时监测和统计,以便及时掌握供水需求和调整供水计划。
2.标准:用水量监测应准确、及时,数据应能够实时传输至调度中心并进行统计分析。
3.目标:根据用水量监测数据,合理调配水资源,提高供水效率。
六、维护保养1.定义:维护保养是指对供水设备、管道等进行定期检查、维修和保养,以保持其正常运转状态。
2.标准:制定并执行设备维护保养计划,对设备及管道进行定期检修、更换破损部件等。
3.目标:减少设备故障率,延长设备使用寿命,保障供水安全稳定。
七、应急预案1.定义:应急预案是指在供水过程中出现突发事件时,为迅速、有效地应对突发事件而制定的行动方案。
2.标准: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处置措施、人员及责任人等,并定期组织演练。
3.目标: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响应并采取有效措施,保障供水安全及用户利益。
城市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及评定标准
![城市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及评定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347107f6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418d051.png)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城市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及评估标准CJJ92-2023建设部关于发布行业标准《城市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及评估标准》的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公告第59号现批准《城市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及评估标准》为行业标准,编号为CJJ92—2023,自2023年11月1日起实行。
其中,第3.1.2、3.1.6、..1.7、3.2.1、6.1.1、6.1.2、6.2.1、6.2.2、6.2.3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标准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特此公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2023年9月16日1 总则1.0.1为加强城市供水管网漏损控制,统一评估标准,合理运用水资源,提高公司管理水平,减少城市供水成本,保证城市供水压力,推动管网改造工作,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合用于城市供水管网的漏损控制及评估。
1.0.3在城市供水管网漏损控制、评估及管网改造工作中,除应符合本标准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 术语2.0.1管网distribution system出水厂后的干管至用户水表之间的所有管道及其附属设备和用户水表的总称。
2.0.2生产运营用水consumption for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use在城市范围内生产、运营的农、林、牧、渔业、工业、建筑业、交通运送业等单位在生产、运营过程中的用水。
2.0.3公共服务用水consumption for public use为城市社会公共生活服务的用水。
涉及行政、事业单位、部队营区、商业和餐饮业以及其他社会服务业等行业的用水。
2.0.4居民家庭用水consumption in house holds城市范围内所有居民家庭的平常生活用水。
涉及城市居民、公共供水站用水等。
2.0.5消防及其他特殊用水consumption for fireand specialuse城市消防以及除生产运营、公共服务、居民家庭用水范围以外的各种特殊用水。
城镇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及评定标准
![城镇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及评定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1a0405ff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df.png)
城镇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及评定标准管网漏损是影响供水能力和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是传统供水管网系统中的主要问题。
漏损的控制是城市供水管网的有效维护和合理利用的重要任务。
对管网漏损的控制及评定标准,有助于更好地控制管网漏损量,提高供水系统的经济效益和服务能力。
一、管网漏损控制1.强管网实时监测城镇供水管网应加强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并消除可能存在的漏损。
供水系统应采用智能监控系统对供水管网进行监测,在发现和处理管网漏损的同时,及时发现管网压力的变化和管道的渗漏,并对维修、检修信息进行记录,便于追踪管网漏损源。
2.强工程质量管理城镇供水管网应加强工程质量管理,所有新建、改造、补修的供水管道工程,都必须经过完善的质量检查,确保供水管网能正常运行,降低漏损。
3.强安全性维护城镇供水管网应加强安全性维护,在设计过程中,应考虑到管网的可靠性和安全系数,以确保管网的高效运行,并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规定,降低漏损。
4.强管网关键区域的维护城镇供水管网应加强管网关键区域的维护,例如水源地、水管分配及水池、消防管网、压力管网等,及时维护和更新,减少停水时间,节省水量,降低供水管网漏损。
二、管网漏损评定标准一般来说,管网漏损的评定标准包括:1.损率评定标准:供水管网的漏损率是确定供水系统效率的重要参考指标,它可以从管网运行条件、供水系统规划设计或供水系统整体技术优势等方面来评定。
供水系统的漏损率一般不能大于 10%,如果是新建供水管网,一般应保证漏损率小于 5%。
2.损量评定标准:漏损量是评价供水系统实际资源利用效率的关键参数之一,其评定标准应将考虑供水系统的类型、规模、使用对象和供水服务范围等因素。
一般来说,漏损量的标准为每年漏失用水量不超过总供水量的10% 以内,当然也可以根据某地区的特点制定与此不同的标准。
三、结论城镇供水管网漏损的控制及标准的评定,对于城市供水网络维护,降低漏损量,提高系统的服务能力及节约资源十分重要。
在建设和维护过程中,应根据本地情况选择合理的技术手段,实现管网漏损的有效控制,从而提高供水系统的整体运行效率。
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工作总结
![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工作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7ec03f7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d1ed45d.png)
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工作总结
供水管网是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对于居民生活和工业生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管网老化、施工质量不达标等原因,管网漏损问题一直存在。
为了保障供水安全和减少资源浪费,各地政府和供水公司一直在积极开展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工作。
首先,针对供水管网漏损问题,各地政府和供水公司加强了管网的检测和监控工作。
通过使用先进的检测设备和技术手段,及时发现管网漏损点,对漏损点进行修复和维护,确保供水管网的正常运行。
同时,加强对供水管网的日常巡检工作,及时发现和处理管网漏损问题,防止漏损问题进一步扩大。
其次,针对供水管网漏损问题,各地政府和供水公司还加强了对管网的改造和升级工作。
通过对老化管网的改造和升级,提高管网的整体质量和稳定性,减少管网漏损问题的发生。
同时,加强对新建管网的质量监督和施工验收工作,确保新建管网的质量达标,减少管网漏损问题的发生。
最后,针对供水管网漏损问题,各地政府和供水公司还加强了对居民和企业的宣传和教育工作。
通过开展供水管网漏损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活动,提高居民和企业的漏损意识,引导他们积极参与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工作,共同维护供水管网的安全和稳定。
总的来说,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供水公司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合作,才能有效地控制供水管网漏损问题,确保供水安全和减少资源浪费。
希望各地政府和供水公司能够继续加大对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工作的投入和力度,共同为城市的供水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城市供水管网漏损控制标准
![城市供水管网漏损控制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f428af30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2a.png)
城市供水管网漏损控制标准城市供水管网漏损是指在供水管网运行过程中,由于管道老化、材质劣化、施工质量不合格等原因导致的水管漏水现象。
漏损严重影响了城市供水系统的正常运行,造成了大量的水资源浪费和供水压力不稳定等问题,因此,对城市供水管网漏损进行有效控制至关重要。
一、漏损控制的重要性。
城市供水管网漏损控制是保障城市供水安全和水资源节约的重要举措。
首先,漏损会导致大量的水资源浪费,对于水资源本来就紧缺的城市来说,这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浪费。
其次,漏损会影响供水系统的正常运行,降低供水压力,甚至引发供水中断,给居民生活和生产带来不便和损失。
因此,加强对城市供水管网漏损的控制,对于城市供水系统的稳定运行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二、漏损控制的标准。
1.技术标准,城市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的技术标准和规范,包括管道材质、施工工艺、管道连接等方面的要求。
管道材质应选择耐腐蚀、耐压、寿命长的材质,施工工艺应符合规范要求,管道连接应牢固可靠,以确保供水管网的密封性和稳定性。
2.管理标准,城市供水管网漏损控制需要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包括对供水管网的定期检测、维护和修复工作的规范管理。
对于老化严重的管道,应及时进行更换或修复,对于漏损点,应迅速进行修补,以保障供水系统的正常运行。
3.监测标准,城市供水管网漏损控制需要建立完善的监测系统,对供水管网的漏损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及时发现漏损点并进行处理。
通过监测系统,可以实现对供水管网漏损情况的全面掌握,为漏损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三、漏损控制的措施。
1.加强管道维护,对于老化严重的供水管道,应加强定期维护和检修工作,及时发现并处理管道漏损点,确保供水管网的正常运行。
2.提高管道材质和施工质量,在新建供水管道时,应选择优质的管道材质,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施工,确保管道连接的牢固可靠,减少漏损的发生。
3.建立完善的漏损监测系统,利用现代化的监测技术,建立城市供水管网漏损的实时监测系统,及时发现和处理漏损点,提高漏损。
供水管网漏损控制的技术限制及改进方法
![供水管网漏损控制的技术限制及改进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d2cf012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b7.png)
供水管网漏损控制的技术限制及改进方法漏损是指供水管网在输送水的过程中由于管道老化、设计不合理、施工质量问题等原因导致的水资源浪费和供水能力下降的现象。
针对供水管网漏损控制的技术限制,本文将从管道材料、检测技术和维修方法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方法,以期提高供水管网的运行效率和减少漏损。
首先,管道材料对供水管网漏损控制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传统的供水管道主要采用铸铁、钢铁和水泥等材料,这些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腐蚀性,但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管道易产生老化和腐蚀,从而增加了漏损的风险。
目前,一些新材料如聚氯乙烯(PVC)和高密度聚乙烯(HDPE)等被广泛应用于供水管道建设,其具有耐腐蚀、易成型和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可以降低漏损的发生率。
其次,漏损的检测技术对提高供水管网管理效率至关重要。
传统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人工巡检和压力漏损检测。
人工巡检需要大量人力和时间,而且易遗漏隐蔽的漏损点。
压力漏损检测可以通过测定管道的压力变化来判断管网是否存在漏损,但无法准确定位漏损点。
因此,发展智能化的检测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如利用无人机技术进行管道巡检,结合红外热成像技术和声波检测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发现和定位漏损点,提高管网管理的精确性和效率。
此外,供水管网的维修方法也是控制漏损的关键。
传统的维修方法主要采用局部修补或更换管道的方式,这些方法需要中断供水,造成不便和资源浪费。
针对这一问题,应采用全程闭管维修技术。
该技术通过利用维修设备在不中断供水的情况下进行管道维修,可以大大减少供水中断时间,提高维修效率。
此外,应加强管道维修的预防性和定期性,建立完善的维修计划和制度,及时修复出现的漏损点,避免其进一步扩大和影响供水管网的正常运行。
除了管道材料、检测技术和维修方法的改进,还需要加强供水管网管理和维护的技术支持。
建立完善的供水管网管理信息系统,对管网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和解决漏损问题。
同时,配合科学合理的管网设计,合理布置和维护管道的截断阀、闸阀等控制设施,加强对供水管道运行状态的监控,提高供水管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工作总结
![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工作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b415892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cd.png)
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工作总结
供水管网漏损是城市供水系统运行中常见的问题,不仅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还会影响供水质量和供水压力,给居民生活带来不便。
因此,对于供水管网漏损的控制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定期检查管网是非常必要的。
通过定期的巡检和维修,可以及时发现管道漏损的问题,并进行修复。
同时,应该加强对管网的监测和管理,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及时发现管网的问题,提高漏损控制的效率。
其次,加强管网的维护和管理。
对于老化的管网,应该及时进行更换和更新,以减少漏损的可能性。
另外,加强对管网的保养工作,延长管道的使用寿命,减少漏损的发生。
此外,加强对供水管网的管理和监督。
建立健全的管网管理制度,加强对管网的监督和检查,确保管网的正常运行。
同时,加强对供水公司的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减少管网漏损的发生。
最后,加强对供水管网的宣传和教育。
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居民对供水管网的重视程度,增强居民的水资源节约意识,减少浪费,共同维护好城市的供水系统。
总之,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
只有加强对管网的管理和维护,才能有效地减少管网漏损的发生,保障城市居民的正常用水。
希望各方能够共同努力,为城市的供水系统做出更大的贡献。
供水管网漏损现状及控制措施
![供水管网漏损现状及控制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a216ec40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27.png)
供水管网漏损现状及控制措施供水管网漏损是指供水管网系统中由于管道老化、材料缺陷、施工质量不合格、自然灾害等原因引起的水泄漏现象。
由于供水管网漏损严重影响了供水系统的正常运行,增加了供水成本,对环境和社会经济造成了负面影响,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首先,进行定期巡检和监测。
通过实施定期巡检和监测,可以及时发现和修复管网漏损点,避免漏损问题进一步扩大。
巡检人员应当熟悉供水管网的结构和特点,使用相应的仪器设备进行漏损点的检测和确认。
同时,还可以利用先进的传感技术和数据分析,进行供水管网的运行状态监测和预警,实现对供水管网漏损的实时监控和管理。
其次,加强管网维护和管理。
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网维护计划,定期对供水管网进行清洁、修复和维护,提高管网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对老化、破损严重的管道进行更换、修复或加固,确保供水管网的正常运行。
同时,加强对施工、维修和改造质量的监管,严格控制施工质量,防止管道质量问题导致的漏损。
另外,进行供水管网的分区管理。
将供水管网划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域,并制定相应的管网管理措施。
通过合理规划、设计和建设,使得供水管网的布局合理,供水管道的时长合适,减少盲目的建设和改造。
同时,对不同的区域制定不同的管网管理措施,根据实际情况对供水管网进行定期检修、清洗等维护工作,提高供水管网的效率和稳定性。
此外,提高供水管道材料和技术的质量。
选择优质的供水管材料,确保管道的整体质量和使用寿命。
同时,加强对供水管道施工、维修和改造的监管,提高工人的施工技术和质量意识,防止施工质量不合格导致的漏损问题。
最后,加强公众的水资源节约意识。
通过宣传教育和引导,提高公众对水资源的重视和节约意识,推广水资源管理和利用的先进技术和理念。
同时,加强对供水管网的宣传和教育,让公众了解供水管网的重要性和漏损问题的影响,引导公众正确使用和管理水资源,减少漏损问题的发生。
总之,供水管网漏损问题对供水系统的正常运行和社会经济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浅谈供水管网漏损控制
![浅谈供水管网漏损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e937d08e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418d078.png)
浅谈供水管网漏损控制
供水管网漏损是指供水管网在输送水的过程中因管道老化、不良施工等原因导致的水损失现象。
控制供水管网漏损是提高供水企业运行效率、降低经济成本、保障供水质量的重要措施。
本文从管网漏损的原因、检测方法及控制措施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供水管网漏损的原因
1.管道老化:供水管网使用时间久了,管道会出现生锈、变形等老化现象,导致管道渗漏、裂缝等问题。
2.不良施工:供水管道的安装、连接等施工不规范,会影响管道的密封性和耐用性。
3.外力破坏:管道被机械设备损坏、恶意破坏等原因导致的管道漏损。
1.声波检测法:声波检测是通过专业的仪器设备检测管道的声音,准确找出漏水点。
2.压力测试法:利用特定仪器和设备进行管道压力测试,检测泄漏情况。
3.水质平衡法:根据所检测的供水水质,结合供水流量、营业时间等,计算出漏损量。
1.建立管道信息管理系统:建立供水管网的信息管理系统,做好管道的档案管理,从源头上解决管道老化、污染等问题,保障管网运行稳定。
2.加强水质管理:合理管理供水水源,确保水质达标,避免管道内壁受到侵害。
3.定期检测管道:定期对供水管道进行检测,如发现漏损等问题及时修复。
4.加强工程质量监督:加强对供水管网工程建设的质量监督,杜绝不良施工等问题的发生。
5.加强社会宣传:通过多种方式向社会宣传管网漏损的危害,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节水意识。
总之,控制供水管网的漏损对于提高供水企业的服务质量和经济效益至关重要。
供水企业需要通过加强管网运营管理,营造良好的管理环境和工作氛围,确保供水生产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城市供水网络的漏损控制
![城市供水网络的漏损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aa5b2ba9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9e.png)
城市供水网络的漏损控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供水问题成为了一个日益突出的挑战。
城市供水网络的漏损成为了这一问题中的一大难题。
为了确保城市居民能够获得稳定的供水服务,必须采取措施来控制供水网络的漏损。
本文将探讨城市供水网络漏损的原因和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控制策略。
1. 漏损问题的原因城市供水网络的漏损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1 管网老化:城市供水管网的老化是漏损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长时间使用和缺乏维护导致管网老化,管道的连接处和接口处容易出现漏水情况。
1.2 自然损耗:管道材料的自然损耗也会导致漏损的问题。
例如,金属管材在长时间使用后容易出现腐蚀和破裂,从而导致漏水。
1.3 施工不规范:在城市供水网络的建设和维护过程中,如果施工不规范,例如管道的连接处没有正确安装密封件,就容易造成漏水问题。
2. 漏损问题的影响城市供水网络的漏损问题对城市和居民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2.1 资源浪费:漏水导致了供水资源的浪费。
城市供水系统需要花费大量的水资源来弥补漏损造成的损失,这不仅浪费了有限的水资源,也增加了供水压力。
2.2 能源消耗增加:漏损问题还导致了能源消耗的增加。
为了弥补漏损造成的水资源缺乏,供水系统需要更多的能源来提供足够的水压,这增加了能源消耗和供水成本。
2.3 经济损失:漏损问题还给城市经济带来了损失。
大量的供水资源浪费和能源消耗增加,都将增加供水系统的运营成本,进而对城市经济产生负面影响。
3. 漏损控制策略为了解决城市供水网络的漏损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控制策略:3.1 定期巡检和维护:建立定期巡检和维护制度,及时发现和修复供水管道的漏损问题。
通过定期检查和维护,可以预防和及时修复管道老化、腐蚀和破裂等问题,降低漏损率。
3.2 技术升级: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来控制供水网络的漏损。
例如,应用无损检测技术和智能水表等设备,可以实时监测漏损情况,及时采取措施修复。
3.3 加强管理:加强供水网络的管理,建立规范的操作和维护制度。
城市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及评定标准
![城市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及评定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8840b966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90.png)
城市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及评定标准
城市供水管网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居民的生活和工业生产
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管网老化、施工质量不过关等原因,管网漏损问题一直存在。
管网漏损不仅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还会影响供水质量,甚至给城市带来经济和环境损失。
因此,对城市供水管网漏损进行控制并制定评定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管网漏损控制需要从源头抓起。
在管网建设和维护过程中,需要严格按
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施工,确保管道的质量和密封性。
同时,对于老化严重的管道,应及时进行改造和更新,以减少漏损的发生。
其次,管网漏损的监测和评定标准也至关重要。
通过引入先进的监测技术,可
以实时监测管网的漏损情况,及时发现并修复漏损点,减少漏损的发生。
同时,制定科学的评定标准,对管网漏损进行分类和评级,有利于对不同程度的漏损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维修效率和质量。
此外,加强对供水管网的管理和维护也是管网漏损控制的重要环节。
建立健全
的管网维护体系,加强对管网的定期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可以有效减少管网漏损的发生,延长管道的使用寿命。
最后,对于管网漏损的控制和评定标准,需要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
通过立法和标准的制定,明确管网漏损的责任主体和处理程序,规范管网漏损的处置和评定流程,提高对管网漏损问题的治理效果。
综上所述,城市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及评定标准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需要从源
头抓起,加强监测和评定,加强管理和维护,并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
只有全面推进这些工作,才能更好地控制管网漏损,确保城市供水安全稳定地运行。
城市自来水供水管网漏损原因及控制对策分析
![城市自来水供水管网漏损原因及控制对策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488c884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c1.png)
城市自来水供水管网漏损原因及控制对策分析摘要:在城市建设中,自来水的供应是非常重要的建设之一,其关系着居民的日常生活,并对社会经济的运转有一定影响,在城市供水中,自来水供水管网漏损是比较常见也较为严重的问题,不及时进行检修有可能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因此,本文对现今城市自来水供水管网进行简单介绍,通过分析造成供水管网漏损的常见问题,探讨如何对漏损问题进行控制,以期为城市自来水供水管网漏损问题提供几点控制措施。
关键词:城市自来水;供水管网漏损原因;控制对策引言城市自来水管网作为保证城市运行的基础设备之一,其在城市地下遍布管网,其交叉横贯,错综复杂。
供水管网运行质量直接关系着人们的日常用水,为了避免故障的发生,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明确在自来水供水管网中的漏损问题,并通过技术的使用进行控制,保证管网在铺设时按照相关的标准及规范进行,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一、城市自来水供水管网漏损原因(一)管网自身因素我国有一大部分自来水管道已处于负荷状态,所能承受的压力有限,而旧管道在输送自来水时所承受的压力超过了设计时的上限,导致漏水现象时有发生。
另外,在城市的发展进程中房屋、道路在不同的变动,许多管道的位置都变得不再合理,有的甚至都到了马路中间,还有各管道间距太近,管道与管道挨的太近甚至叠压在一起。
这些因素都会使得供水管道得更加容易破裂,更容易发生漏水事故。
再者管道的性能和工作质量取决于水管的选材,制造水管时材料的质量不达标,直接导致水管的质量不过关,其本身所能承受的压力远远达不到预测中的压力,进而使水管极易破裂。
不仅水管的材料很重要,阀门等配件也十分的重要。
阀门是经常漏水的地方,在安装水管的时候,阀门处连接不紧密,管道与管道之间有缝隙,这些问题都会导致自来水的白白浪费。
(二)营业管理需进一步加强第一,抄收员管理不力,存在人情水、关系水,里勾外结,少抄、低估共同制造表坏等现象。
营业核减监督机制进一步加强,避免造成已抄而又减免的漏失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供水管道与漏损控制-漏水分析与降漏措施发表日期:2004-12-31 浏览人数:222 作者:何维华(成都市自来水栦??源:水利工程网评论0条供水管网遍及整个城市,涉及干家万户,它应该是封闭的、承压的,但由于管道年久失修或其它管线等施工的干扰,供水管网的漏水现象始终是存在的。
以全国城市年售水量22 2.49亿m3计,一大漏失的水量就达1524万m3,比五座直辖市的供水量总和还多,相当于每秒漏夫176.4m3的水,这是一项不可低估的水资源损失。
在我们这么一个水资源相对紧缺的国家里,节省水资源尤为重要,作为供水行业的管理工作者,应不断地把降低管网漏失率作为检验管理水平的一项主要指标,促使企业管理工作的改进。
1.供销差率与漏失率关系一个大城市的供水管网要准确地检测出它的漏失率几乎是不可能的,无论是国内或国外,管网的漏失率始终是一个推测数。
它是以供水企业的供销差率来反映管网的漏水状况的。
1.1 供销差率供销差率=(供水量-销售水量)/供水量)%(1)由于供水量仅统计几个水厂、水库加压站流量计等的数据,可以在任何时段都可获得较恰当的数值;销售水量是累计成千上万支水表的数据,这些水表是由抄表人员轮流进行抄录,不可能在同一时间汇集它们的数据。
因此,从理论上分析,在同一时段内供水量与销售水量的统计本身是不可能吻合的。
但统计时段越长,彼此的差距越少,因而供销差率计算通常以月、年为单位。
1.2 漏失率漏失率=(管网漏失水量/供水量)%(2)若供销差率以年为单位,漏失率亦应如此才可比较。
式(2)可改为漏失率=[(供水量-销售水量-未计费水量)/供水量]%(3)1.3 单位管长漏水量单位管长漏水量=(年漏水量/(配水管长×365×24))(m3/km.h)(4)注:1.配水管长为输水管总长+配水管网管总长+水表前进水支管总长;2.单位管长漏水量可作为供水企业之间检漏水平的衡量指标。
1.4 数据分析供销差率≠漏失率(5)式(5)是行业内部共识的一个不等式。
供销差率>漏夫率(6)式(6)在通常情况下是成立的,若计量失调不准,式(6)就可能不成立。
供销差率≤漏失率(7)管网漏水状况是客观存在的,管理严格些,漏失率应小些,但不可能为零。
流量计、表数据抄录有误,供销差率可能为零或负值,因而式(7)有时亦是出现过。
2.供销差率的剖解2.1 供水量数据供水量数据主要来自来水厂出厂的流量计。
流量计类别较多,各自的精度不一,譬如:超声波流量计、插入式涡轮流率计,在管内水流速≤0.3m/s时就难以检测。
插入式涡街流量计,在管道停止输水的条件下,相邻管道输水的震动波也可使其计数。
大口径流量计往往没严格检验,它的计量精度是人为调整的。
按理,大口径流量计应委托有计量检验资格的单位定期校测,但多数单位是用清水池容积法自行检测,也有用计测精度较高一级的便携式超声波流量计送国家授权单位检验后,自行对各流量计校验,这些方法都存在一些问题。
由于水厂是供水企业的部门,水厂出厂流量计个是商品计费的依据,法定计量检验单位是不直接监督管理的。
由此可见,水厂出厂水流量计的误差,随意性较大。
2.2 售水量的数据水表是售水量的检测仪表,它严格地接收法定计量检验单位的监督管理,水表安装前应取得检验合格证,水表连续运行到法定周期,强制性的更换,这些有利于计量的合理性,但水表管理上也出现了诸多具体问题,影响售水量检测的准确度。
水表不能随运行负荷进行及时调换。
这一问题本要发生在水表上,一些企业设置水表是根据设计规模选用的,后来企业的更换、规模的扩大或压缩,水表一般不及时调换。
同为水表安装时,按日径需要,缴纳厂增容费的,若水表改大就必须补缴增容费;水表改小,企业又感不合算。
这样,大水表走小流量,计量误差加大,一般计量减小;若水表超负荷运行,首先是计量大幅度偏慢,直至无法计量而估水。
不少企业设有二次加压系统,自来水经水表流入水池,若阀门开启过小,水表基本不转或偏慢计量;若阀门全开,迅速把水池装满,则水表将在特大流量下运行,水表极易部件磨损,计度偏慢,乃至不计度而引起估水。
2.3 综合评价仅管供销差率是计测数据的统计结果,但因以上种种原因,它的准确性是不高的,能达到±3%的精度是难的。
有时居然出现“负值”,也就是销售的水量大于供出的水量。
这说明加强漏损控制,首先要加强计量管理,提高供销差率的实际精度是前提。
由于供销差率间接反映了管网漏失率的程度,有些企业为降低供销差率,将部分未计费水量纳入计算,笔者认为是欠妥的,不如将估计的未计费用水量平行统计更为客观。
3.未计费用水量未计费用水量和管网漏水量是供销差水量的两个组成内容,未计费用用水量一般包括以卜几个方面:3.1 消防耗水一旦发生火灾时,相近消火栓敞开供水,这包括扑火用水及现场流失的水,耗水量是巨大的,谁也没记载它的耗水数量,但是在欧州有的国家消火栓上是有特种水表来计量的。
有些城市消火栓在平时亦是绿化用水、洒水车灌水,送水车灌水以及“洗车游击队”的取水水源,因此强化对消火栓的管理是必要的。
3.2 增、改管道用水供水管网逐年要敷设新管道、改造旧管道,发展新用水户,这些均要耗用大量的水。
归纳起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管道灌水试压;管道并网时,原管道停水放空的耗水;管道冲洗用水。
3.3 管网维护耗水管网运行过程中,应定期进行以下方面的排水:管网中较长树枝管末端的排水;管网中冲洗排水阀定期向河床排水;管网中消火栓定时排水;管网中通气阀维护时的排水;管网中老用户销户拆管、旧管拆除时的放空排水。
3.4 管道抢爆耗水管道爆管过程的耗水;管道抢修前放空排水;抢修后管道灌水、冲排耗水。
3.5 其它耗水公共饮水、洗手台的用水:未安水表的公厕无偿用水;因赔偿引起的向农民的免费供水。
4.管网漏水一个大城市的供水管网覆盖整个城市大街小巷,管道总长度少的有数百公里,多达数干公里,它经历了数十年管道增、改变迂,管网的漏水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管网漏水通常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4.1 管体漏水管体断裂;管体锈蚀穿孔;管体爆破。
4.2 管接口漏水刚性接口渗漏;柔性接口胶圈的密封作用损坏;接口管体破裂。
4.3 阀门的漏水阀门轴杆密封填料处漏水;消火栓关闭不严;冲洗排水阀关闭不严:通气阀失灵串水;预留阀门关闭不严。
4.4 水表节点漏水表前阀门轴杆密封填料处涌水;水表漏水。
4.5 水箱溢流水表前水箱浮球失灵;水箱本身漏水。
5 漏水原因分析5.1 管道设计及选材不当管道埋设过深、过浅没有严格的结构计算及相应措施;管材工压选用偏低;选用了易爆管材:大口径管道上通气阀选型、分布不当;阀门选用不当;管道对温度变化考虑不周;管道支礅、阀井设计欠妥。
5.2 管道施工质量差钢管等防腐处理不好;管道基础处理不当;管道安装中接口坑处理不当;管道胸腔等回填质量不符合要求;管道中的通气阀门未安装在最高点;阀门密封面受到损坏;管道试压检验不严或未过关;管道支礅、阀井砌筑不当。
5.3 其它工程的干扰埋管地段道路的改扩影响;后期平行施工的雨污水等管道扰动了水管基础;后期立交施工的雨污水等管道,未作好相应的保护措施;其它管、渠渗漏的影响。
5.4 特殊原因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难以预料的人为损坏。
6.检漏方法6.1 熟悉、分析管网现状资料管网现状分布图;管网中各类管材、易爆管段状况;管网中水压变化关系图;管网中阀门分布状况;近年城市街道、其它管线施工关系状况。
6.2 普查可疑点地面特征;水压偏低区域;雨、污水管道内水流状况。
6.3 管网分片、分段测漏(健康普查)(1)小区进水管临时安装测漏水表,检测漏水量小区进水管若是两路,在深夜将两路进水总阀门关闭;用高压塑料管从小区外消火栓接通小区内的消火栓,并安装DN50水表(也可在进水总阀门两侧间安装—测漏水表);关闭各幢楼房单元进水阔:将所测漏水流量(q1)与小区各种口径管道汇总长度计算出的允许漏水量(q2)比较,若q1≤q2则小区可免检漏普查。
实例:深夜关闭街道两端主阀门及小巷支阀门、街道内各用户水表前阀门;从邻近街道的消火栓接高压水管至本街道的消火栓上,串接DN50水表,检测漏水流量,如同上法判别该街区主管是否需要进行检漏普查。
6.4 小范围普查通常按6.3所确定需要普查的小范围内,一般先用听漏仪器沿管线检漏,修复后亦应重新测漏,直至达到q1≤q2的要求。
1.普查小区用户进水管,查进水阀门是否关闭严密,现查有a、b、c三个进水阀关闭不严。
2.小区两进水阀之内,管线长度普查,统计现DN200铸铁管250m、DN100铸铁管1 00m、DN50白铁管50m。
3.从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S0268-97NO83上推荐的允许渗水量计算公式及表,查得允许渗水量:DN200管为1.41/min.km ;DN100管为0.71/min.km;D N50管为0.351/min.km。
计算该小区管道允许漏水量为q2=0.00044m3/min。
4.深夜关闭小区两进水阀门及所有用户进水阀门,从小区外消火栓用高压塑料管与小区消火栓连通,并靠小区消火栓侧安DN50水表。
5.观测DN50水表流量q0;a、b、c三个用户水表流量qa、qb、qc。
6.小区实测漏水量为q1=q0-qa-qb-qc。
7.若q1≥q2,则小区应开展检漏普查。
(2)街区分段临时安装测漏水表,检测漏水量深夜关闭街道两端主阀门及小巷支阀门、街道内各用户水表前阀门;从邻近街道的消火栓接高压水管至本街道的消火栓上,串接DN 50水表,检测漏水流量,如同上法判别该街区主管是否需要进行检漏普查。
6.4 小范围普查通常按6.3所确定需要普查的小范围内,一般先用听漏仪器沿管线检漏,修复后亦应重新测漏,直至达到q1≤q2的要求。
6.5 多方法会诊通常是漏水点判别有难或多次反复还不符合要求时,用相关仪、听漏仪等检漏手段进行会诊。
7.降低管网漏失率的具体措施7.1 耗水均应计量7.1.1 强化水表的计量管理水表校验后投入使用;用水量改变,水表规格及时调整;经水表的水直接注入水池时,表前应有调流部件,确保流量在水表额定流量的范围内;抄表到信,考核估抄率;水表严格执行周检管理。
7.1.2改进流量计的计量管理流量计应纳入计量监督部门或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管;管道流速要与流量计性能相适应,否则调整:流量计校验合格后投入使用;流量计严格执行周检管理。
7.1.3 现不计费的用水管理所有消火栓不允许擅自取水:消防车向贮水箱注水端安装水表计量;从消火栓直接用水带取水灭火时,水带前端装水表计量;洒水车、送水车类同消防车装表计量;消火栓周期排水时,在排水水带上装表计量;新建或维修后的管道注水时,按下式计算水量:式中:Q——管道内注入的总水量(m3);Di——第i段管道的内径(m);Li——第i段管道的长度(m);n——该管道共分的管段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