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课件4(岳麓版必修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法为教,今必胜昔
万物虚无,祸福相倚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法家)
(道家) (兵家)
兼爱非攻,节用尚俭
(墨家)
将下面的人物与当今的思想观点连线, 并说出其思想主张的渊源
人物 现今思想主张及观点 思想渊源
孔子
孟子 墨子 韩非子 老子
礼治文明 孝敬父母,尊敬师长 团结友善(公民道德规范) “兼爱”思想 “非攻” 主张和平,反对战争 有教无类 公民享有教育的权利义务 廉正、廉洁、自律 富贵‥贫贱‥ 依法治国 法治 针对学生不同特点采用不 因材施教 同教育方法 无为而治 以不变应万变
百家争鸣的影响



儒家:孕育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思想 (仁)和道德准则(礼) 道家: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 础 (无为) 法家:变革成为历代改革图治的思想武器
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 化基本精神。
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课程标准
1、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 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 2、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 儒家思想的形成;
“百家争鸣”的含义:
所谓“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主要分为:儒 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 •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 家、兵家、小说家等十家。 所谓“争鸣”,指当时代表各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学 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 者或思想家都希望按照本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 局面。 对社会、对万事万物作出解释,于是他们著书立说, 广收门徒,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
人性本善
“养浩然之气” 的义利观
反映了孟子的哪些思想主张
天行有常
三峡
制天命而为之
孔子、孟子、荀子的思想异同
思想家
思想 比较
孔子
孟子
荀子
仁的思想
同 异
爱人
仁政Hale Waihona Puke Baidu
政治思想 为政以德 民贵君轻 人性论
礼法并施
性善论
性恶论

1、秦朝统一后在中央建立 皇帝 和 度,在地方建立 郡县 制度

三公九卿


2、为维持官僚机构的正常运行和更好的发挥 应用效能,秦制定了一套选拔和考核官吏的制 度
阅读材料概括“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社会背景
提供物质基础 1、经济因素: 铁犁牛耕,生产力发展,商业繁 荣和城镇兴起
社会大变 2、政治因素: 周王室衰微,礼崩乐坏,士 革时代
人阶层崛起并十分活跃 3、文化环境因素: 未建立一统观念,学术环 境宽松 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
孟子名言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仁者无敌,王请勿疑。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仁政学说、 民贵君轻
法律


3、秦朝制定的 十分细密、严苛,是 加强皇权、巩固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的工具

对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法 治与德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 相互促进的。…二者缺一不可, 也不可偏废 ——江泽民
法家思想和儒家思想
对今天中国社会依然影响深远
从下面的话判断出这是哪一学派的观点?
仁者爱人,民贵君轻 (儒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