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B-T 8446-2005隐极同步发电机转子匝间短路测定方法

合集下载

电机标准清单

电机标准清单

标准编号标准名称GB12350-2009 电动机的安全要求GB/T22670-2008 变频器供电三相笼型感应电动机试验方法GB/T22672-2008 小功率同步电动机试验方法GB/T23640-2009 往复式内燃机(RIC)驱动的交流发电机GB/T22714-2008 交流低压电机成型绕组匝间绝缘试验规范GB/T22715-2008 交流电机定子成型线圈耐冲击电压水平GB/T22717-2008 电机磁极线圈及磁场绕组匝间绝缘试验规范GB/T22718-2008 高压电机绝缘结构耐热性评定方法GB/T22719.1-2008 交流低压电机散嵌绕组匝间绝缘第1部分:试验方法GB/T22719.2-2008 交流低压电机散嵌绕组匝间绝缘第2部分:试验限值GB/T22720.1-2008 旋转电机电压型变频器供电的旋转电机Ⅰ型电气绝缘结构的鉴别和型式试验GB10068-2008 轴中心高为56 mm及以上电机的机械振动振动的测量、评定及限值GB10069.3-2008 旋转电机噪声测定方法及限值第3部分: 噪声限值GB755-2008 旋转电机定额和性能GB/T7060-2008 船用旋转电机基本技术要求GB/T12351-2008 热带型旋转电机环境技术要求GB/T12665-2008 电机在一般环境条件下使用的湿热试验要求GB/T2900.25-2008 电工术语旋转电机GB/T13002-2008 旋转电机热保护GB/T997-2008 旋转电机结构型式、安装型式及接线盒位置的分类(IM代码)JB/T10922-2008 高原铁路机车用旋转电机技术要求JB/T2728.1-2008 电机用气体冷却器第1部分:一般规定JB/T2728.2-2008 电机用气体冷却器第2部分:穿片式气体冷却器技术要求JB/T2728.3-2008 电机用气体冷却器第3部分:挤片式气体冷却器技术要求JB/T2728.4-2008 电机用气体冷却器第4部分:绕片式气体冷却器技术要求JB/T2728.5-2008 电机用气体冷却器第5部分:绕簧式气体冷却器技术要求JB/T8439-2008 使用于高海拔地区的高压交流电机防电晕技术要求GB/T17948.6-2007 旋转电机绝缘结构功能性评定成型绕组试验规程绝缘结构热机械耐久性评定GB/T17948.5-2007 旋转电机绝缘结构功能性评定成型绕组试验规程多因子功能性评定50MVA、15kV及以下电机绝缘结构热、电综合应力耐久性GB/T21205-2007 旋转电机整修规范GB/T21209-2007 变频器供电笼型感应电动机设计和性能导则GB/T21210-2007 单速三相笼型感应电动机起动性能GB/T21211-2007 等效负载和叠加试验技术间接法确定旋转电机温升JB/T5779-2007 电机用刷握尺寸JB/T5810-2007 电机磁极线圈及磁场绕组匝间绝缘试验规范JB/T5811-2007 交流低压电机成型绕组匝间绝缘试验方法及限值JB/T7785-2007 低压电机绝缘结构寿命快速试验评定方法(步进应力法)JB/T10415.2-2007 发电机液体内冷空心导线第2部分:不锈钢空心导线GB/T20833-2007 旋转电机定子线棒及绕组局部放电的测量方法及评定导则GB/T20834-2007 发电/电动机基本技术条件GB/T20835-2007 发电机定子铁心磁化试验导则JB/T6517-2006 氢油水控制系统技术条件JB/T6742-2007 小功率电动机用换向器JB/T10634-2006 中小型笼型三相异步电动机接线盒JB/T7073-2006 电机和水轮机图样简化规定GB12476.2-2010 可燃性粉尘环境用电气设备第1部分:用外壳和限制表面温度保护的电气设备第2节:电气设备的选择、安装和维护GB1971-2006 旋转电机线端标志与旋转方向GB/T10069.1-2006 旋转电机噪声测定方法及限值第1部分:旋转电机噪声测定方法GB/T17948.4-2006 旋转电机绝缘结构功能性评定成型绕组试验规程 50MVA、15kV及以下电机绝缘结构电评定GB/T20160-2006 旋转电机绝缘电阻测试GB/T20137-2006 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损耗和效率的确定方法GB/T20140-2006 透平型发电机定子绕组端部动态特性和振动试验方法及评定GB/T4942.1-2006 旋转电机整体结构的防护等级(IP代码)-分级DL/T970-2005 大型汽轮发电机非正常和特殊运行及维护导则GB/T17948.2-2006 旋转电机绝缘结构功能性评定散绕绕组试验规程变更和绝缘组分替代的分级GB/T17948.3-2006 旋转电机绝缘结构功能性评定成型绕组试验规程 50MVA、15kV及以下电机绝缘结构热评定和分级JB/T6229-2005 透平发电机转子气体内冷通风道检验方法及限值JB/T6228-2005 汽轮发电机绕组内部水系统检验方法及评定GB/T5321-2005 量热法测定电机的损耗和效率JB/T10415.1-2005 发电机液体内冷空心导线第1部分:铜空心导线JB/T10500.1-2005 电机用埋置式热电阻第1部分:一般规定、测量方法和检验规则JB/T10500.2-2005 电机用埋置式热电阻第2部分:铂热电阻技术要求JB/T10508-2005 中小电机用槽楔技术条件JB/T2839-2005 电机用刷握及集电环JB/T5888-2005 电机用DQ系列滑动轴承结构与尺寸JB/T6227-2005 氢冷电机气密封性检验方法及评定JB/T7590-2005 电机用钢质波形弹簧技术条件JB/T7607-2005 立式电机轴承用LYJH型油冷却器JB/T7836.1-2005 电机用电加热器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JB/T7836.2-2005 电机用电加热器第2部分:普通型翅片管电加热器JB/T7836.3-2005 电机用电加热器第3部分:防爆型翅片管电加热器GB/T17948-2003 旋转电机绝缘结构功能性评定总则GB/T755.2-2003 旋转电机(牵引电机除外)确定损耗和效率的试验方法JB/T10392-2002 透平发电机定子铁心、机座模态JB/T4376-2002 水泵用小功率异步电动机技术JB/T6204-2002 高压交流电机定子线圈及绕组绝缘耐电压试验规范JB/T4269-2002 罩极异步电动机通用技术条件CNCA01C-20013-2001 电气电子产品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小功率电动机JB/T2650-2000 大型交流电机集电环与刷架JB/T3334.1-2000 水轮发电机用制动器第1部分: 立式水轮发电机用制动器JB/T5888.1-2000 电机用DQ系列端盖式滑动轴承技术条件JB/T743-2000 电机用Z 系列座式滑动轴承GB/T17948.1-2000 旋转电机绝缘结构功能性评定散绕绕组试验规程热评定与分级JB/T3334.2-2000 水轮发电机用制动器第2部分: 卧式水轮发电机用制动器JB/T8156-1999 换向器和集电环的定义和术语JB/T8991-1999 发电机锡焊接头检测方法JB/T8992-1999 交、直流电机用背包式空-水冷却装置JB/T8993-1999 大型发电机寿命管理数据库导则JB/T8994-1999 大电机、水轮机大型光滑工件尺寸的检验方法及限值JB/T8995.1-1999 大电机、水轮机大尺寸公差与配合总论标准公差与基本偏差JB/T8995.2-1999 大电机、水轮机大尺寸公差与配合尺寸大于500mm至3150mm孔、轴公差带与配合JB/T8995.3-1999 大电机、水轮机大尺寸公差与配合尺寸大于3150mm至16000mm常用孔、轴公差带GB/T4772.2-1999 旋转电机尺寸和输出功率等级第2部分:机座号355~1 000和凸缘号1 180~2 360GB/T4772.3-1999 旋转电机尺寸和输出功率等级第3部分:小功率装入式电动机凸缘号BF10~BF50JG/T3052-1998 电动开门机JB/T7576-1994 户内外防腐蚀旋转电机环境技术要求FZ99012-1995 纺织用旋转电机基本技术要求GB/T1993-1993 旋转电机冷却方法SN/T0247-1993 出口电机检验规程GB/T757-2010 旋转电机圆锥形轴伸GB/T12973-1991 换向器与集电环尺寸GB756-2010 旋转电机圆柱形轴伸GB10068.1-1988 旋转电机振动测定方法及限值振动测定方法CNCA01C-013-2007 电气电子产品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小功率电动机2、同步电机标准编号标准名称GB/T24625-2009 变频器供电同步电动机设计与应用指南GB/T7894-2009 水轮发电机基本技术条件GB/T22669-2008 三相永磁同步电动机试验方法GB/T20161-2008 变频器供电的笼型感应电动机应用导则GB/T22711-2008 高效三相永磁同步电动机技术条件(机座号 132-280)GB/T22712-2008 变频电机用G系列冷却风机技术规范GB/T22713-2008 不平衡电压对三相笼型感应电动机性能的影响GB/T14481-2008 单相同步电机试验方法GB/T15548-2008 往复式内燃机驱动的三相同步发电机通用技术条件GB/T7064-2008 隐极同步发电机技术要求GB/T13958-2008 无直流励磁绕组同步电动机试验方法GB/T7409.1-2008 同步电机励磁系统定义GB/T7409.2-2008 同步电机励磁系统电力系统研究用模型GB/T21663-2008 小容量节能环保隐极同步发电机技术要求DL/T1039-2007 发电机内冷水处理导则DL/T1049-2007 发电机励磁系统技术监督规程JB/T10747-2007 整体凸极式无刷三相同步发电机技术条件JB/T7803-2007 仪用步进电动机JB/T7804-2007 记录仪表用交流伺服电动机JB/T7805-2007 记录仪表用永磁同步电动机GB/T7409.3-2007 同步电机励磁系统大、中型同步发电机励磁系统技术要求JB/T7784-2006 透平同步发电机用交流励磁机技术条件JB/T8446-2005 隐极式同步发电机转子匝间短路测定方法JB/T10499-2005 透平型发电机非正常运行工况设计和应用导则JB/T7071-2005 灯泡式水轮发电机基本技术条件DL/T843-2010 大型汽轮发电机交流励磁机励磁系统技术条件JB/T10326-2002 在役发电机护环超声波检验技术标准JB/T10180-2000 水轮发电机推力轴承弹性金属塑料瓦技术条件JB/T2224-2000 大型交流三相四极同步电动机技术条件JB/T8982-1999 三相交流稳频稳压电源机组及系统技术条件JB/T8990-1999 大型汽轮发电机定子端部绕组模态试验分析和固有频率测量方法及评定JB/T9578-1999 稀土永磁同步发电机技术条件JB/T8667.1-1997 大型三相同步电动机技术条件TK系列JB/T8667.2-1997 大型三相同步电动机技术条件TL系列JB/T8445-1996 三相同步发电机负序电流承受能力试验方法JB/T8311-1996 爪极式永磁同步电动机SJ52147/1-2002 JTDY4系列稀土永磁低速同步电动机详细规范JB/T6507-1992 小型三相异步水轮发电机系列技术条件GB10585-1989 中小型同步电机励磁系统基本技术要求3、异步电机标准编号标准名称JB/T7125-2010 小型平面制动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条件JB/T7127-2010 YD系列(IP44)变极多速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条件(机座号80~280)JB/T7588-2010 YL系列双值电容单相异步电动机技术条件(机座号80~132)JB/T5275-2010 Y-W、Y-WF系列户外及户外化学防腐蚀型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条件 (机座号80~355)GB/T9651-2008 单相异步电动机试验方法GB/T13957-2008 大型三相异步电动机基本系列技术条件GB/T21707-2008 变频调速专用三相异步电动机绝缘规范JB/T10391-2008 Y系列(IP44)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条件(机座号80~355)JB/T10868-2008 Y3系列(IP55)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条件(机座号355~450)JB/T10869-2008 中大型高、低电压潜水泵电动机(机座号315~710)JB/T3698-2008 单相离合器电动机JB/T3699-2008 三相离合器电动机JB/T5536-2008 仪表用单相电容运转异步电动机JB/T7577-2007 清水泵用电容运转异步电动机技术条件JB/T5276-2007 小功率直流电动机通用技术条件JB/T6222-2007 三相盘式制动异步电动机JB/T7126-2007 YLB系列深井水泵用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条件JB/T7591-2007 小型单相异步电动机起动件通用技术条件JB/T5269-2007 YR3系列(IP23)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条件(机座号160~355)JB/T5330-2007 三相异步振动电机技术条件(激振力0.6 kN~210 kN)JB/T7589-2007 高压电机绝缘结构耐热性评定方法JB/T7128-2007 YTM、YHP、YMPS系列磨煤机用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条件JB/T7593-2007 Y系列高压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条件(机座号355~630)JB/T7594-2006 YR系列高压绕线转子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条件(机座号355~630)JB/T7597-2007 YZ-H系列船用起重用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条件JB/T7823-2007 三相扁平型直线异步电动机JB/T1009-2007 YS系列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条件JB/T6519-2005 风扇磨煤机用大中型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条件JB/T8312.1-2005 中小型异步电机用工程塑料风扇技术条件(机座号63~355)JB/T6226-2005 大型火电设备风机用电动机技术条件JB/T10485-2004 变频调速专用三相异步电动机绝缘规范JB/T10490-2004 小功率电动机机械振动振动测量方法、评定和限值JB/T7118-2004 YVF2系列(IP54)变频调速专用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条件(机座号80~315)JB/T10444-2004 Y2系列高压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条件(机座号355~560)JB/T10445-2004 YR系列10kV绕线转子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条件(机座号450~630)JB/T10446-2004 Y系列10kV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条件(机座号450~630)JB/T5273-2002 Y-H系列(IP44)船用三相异步电JB/T4270-2002 房间空调器风扇电动机通用技术条件JB/T10314.1-2002 YRKS、YRKS—W、YQF系列高压绕线转子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条件(机座号355~630)JB/T10314.2-2002 YRKK、YRKK—W系列高压绕线转子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条件(机座号355~630)JB/T10315.1-2002 YKS、YKS—W、YQF系列高压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条件(机座号355~630)JB/T10315.2-2002 YKK、YKK—W系列高压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条件(机座号355~630)TB/T1608-2001 机车车辆用三相异步电机基本技术条件TB/T3001-2000 铁路机车车辆用电子变流器供电的交流电动机JB/T9541-1999 家用换气扇用电动机通用技术条件JB/T9542-1999 双值电容异步电动机技术条件JB/T9543-1999 小功率齿轮减速异步电动机通用技术条件JB/T9546-1999 YLJ 系列卷绕用力矩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条件JB/T9547-1999 单相电动机起动用离心开关技术条件JB/T8157-1999 小功率单相串励电动机通用技JB/T50136.1-1999 隔爆型三相异步电动机可靠性指标评定方法(实验室法) QB/T3900-1999 冼衣机脱水用电动机JB/T8733-1998 YG 系列辊道用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条件(机座号112~225)JB/T2195-1998 YDF2 系列阀门电动装置用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条件JB/T8682-1998 YM系列木工用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条件JB/T8681-1998 YDT系列(IP44)变极多速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条件 (机座号:80~315)JB/T8668-1997 大型三相立式异步电动机技术条件JB/T8160-1995 CK系列空心转子异步测速发电机JB/T8161-1995 S-C 系列交流伺服测速机组JB/T7588-2010 YL系列双值电容单相异步电动机技术条件 (机座号80~132)JB/T4052-1994 家用缝纫机电动机及其调速器JB/T6737-1993 吸排油烟机用电动机通用技术条件JB/T6738-1993 封闭式制冷压缩机用单相异步电动机通用技术条件JB/T6741-1993 YSD 系列变极双速三相异步电动机JB/T7119-2010 YR系列(IP44)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条件 (机座号132~315)JB/T7123-2010 YCT 系列电磁调速电动机技术条件(机座号112~355) JB/T7125-1993 小型平面制动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条件JB/T6447-2010 YCJ 系列齿轮减速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条件( 机座号71~280)JB/T6449-2010 YH系列(IP44)高转差率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条件(机座号80~280)JB/T6450-2010 YCTD系列电磁调速电动机技术条件( 机座号100~315)JB/T6456-2010 YEJ 系列(IP44)电磁制动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条件(机座号80~225)JB/T6297-2010 YLJ 系列力矩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条件JB/T5879-1991 YSB系列三相机床冷却电泵JB/T5271-2010 Y 系列(IP23)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条件( 机座号160~280)JB/T5272-2010 Y系列(IP23)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条件(机座号315~355)SD242-1987 交流电动机定子模压磁性槽楔基本技术条件SD243-1987 交流电动机定子模压磁性槽楔装配工艺导则CAS165-2008 异步电动机节电器节电率测试方法(附英文版)4、直流电机标准编号标准名称GB/T22716-2008 直流电机电枢绕组匝间绝缘试验规范GB/T1311-2008 直流电机试验方法GB/T6656-2008 铁氧体永磁直流电动机JB/T2361-2007 恒压刷握JB/T10690-2007 无槽无刷永磁直流电动机通用技术条件JB/T6316-2006 Z4系列直流电动机技术条件(机座号100~450)JB/T7592-2006 ZBL4系列(IP44)直流电动机技术条件(机座号100~180) JB/T7595-2006 ZSL4系列(IP23S)直流电动机技术条件(机座号100~160) GB/T20114-2006 普通电源或整流电源供电直流电机的特殊试验方法JB/T6518-2005 轧机用大型直流电机基本技术条件SJ50971/7-2002 J250LYX系列永磁式直流力矩电动机规范SJ53146/1-2002 DP系列稳速直流电动机详细规范TB/T1704-2001 机车电机试验方法直流电机JY21-1979 手摇交直流发电机技术条件(试行)JB/T8163-1999 轧机辅传动直流电动机JB/T9577-1999 Z 系列中型直流电动机技术条件SJ52821/1-2002 J110SY241型悄磁直流伺服电动机详细规范SJ20344/1-2002 J230LWX01型无刷直流力矩电动机详细规范JB/T5335-1991 蓄电池车辆用直流电动机基本技术条件5、微型电机标准编号标准名称GB/T10405-2009 控制电机型号命名方法GB/T11281-2009 微电机用齿轮减速器通用技术条件GB/T13537-2009 电子类家用电器用电动机通用技术条件GB/T16439-2009 交流伺服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B/T16961-2009 电子调速微型异步电动机电动机通用技术条件GB/T5089-2008 交流电风扇电动机通用技术条件GB/T2900.26-2008 电工术语控制电机GB/T7345-2008 控制电机基本技术要求GB/T10401-2008 永磁式直流力矩电动机通用技术条件GB/T13139-2008 磁滞同步电动机通用技术条件GB/T14817-2008 永磁式直流伺服电动机通用技术条件GB/T14818-2008 线绕盘式直流伺服电动机通用技术条件GB/T14819-2008 电磁式直流伺服电动机通用技术条件GB/T4997-2008 永磁式低速直流测速发电机通用技术条件GB/T8128-2008 单相串励电动机试验方法GB/T13138-2008 自整角机通用技术条件GB/T21418-2008 永磁无刷电动机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B/T10403-2007 多极和双通道感应移相器通用技术条件GB/T10404-2007 多极和双通道旋转变压器通用技术条件GB/T10241-2007 旋转变压器通用技术条件JB/T10755-2007 超声波电动机通用技术条件JB/T10680-2006 齿轮减速爪极式永磁同步电动机通用技术条件JB/T10700-2007 房间空调器风扇用塑封单相异步电动机技术条件GB/T20638-2006 步进电动机通用技术条件JB/T10596-2006 磁阻式步进电动机通用技术条件GB/T10761-2005 热带微电机基本技术要求SJ20898-2004 J45ZK系列控制式自整角机详细规范JB/T5866-2004 宽调速永磁直流伺服电动机通用技术条件JB/T5867-2004 空心杯电枢永磁直流伺服电动机通用技术条件JB/T5868-2004 印制绕组直流伺服电动机通用技术条件GB18211-2000 微电机安全通用要求JB/T10183-2000 永磁交流伺服电动机通用技术条件JB/T10184-2000 交流伺服驱动器通用技术条件JB/T3705-1999 永磁低速同步电动机通用技术条件JB/T8162-1999 控制微电机包装技术条件JB/T1377.1-1999 SZ系列微型直流伺服电动机JB/T1377.2-1999 SY系列微型永磁式直流伺服电动机JB/T1377.3-1999 S 系列电动机技术条件JB/T2198-1999 ZKK 系列交磁电机扩大机通用技术条件JB/T2657.1-1999 DI-150、SS-150、DI-153、SS-153型接触式自整角机技术条件JB/T2657.2-1999 BD、BS系列无接触式自整角机技术条件JB/T2657.3-1999 ND、NS、NED、DN、DI、SS、TS 型接触式自整角机JB/T2661-1999 ZCF 系列直流测速发电机技术条件JB/T2663-1999 ADP 系列交流伺服电动机技术条件GB/T7344-1997 交流伺服电动机通用技术条件JB/T8658-1997 外转子低噪音三相异步电动机JB/T7614-1994 交流力矩电动机通用技术条件JB/T6760-1993 步进电动机驱动器通用技术条件JB/T6761-1993 脉冲测速发电机通用技术条件GB13633-1992 永磁式直流测速发电机通用技术条件JB/T6225-1992 感应移相器通用技术条件JB/T5782-1991 单绕组线性旋转变压器通用技术条件6、防爆电机标准编号标准名称GB/T23306-2009 燃油加油机用隔爆型三相异步电动机(机座号63~100)技术条件JB/T8674-2007 YB2系列高压隔爆型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条件(机座号355~560)JB/T10685-2006 YBD2系列隔爆型变极多速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条件(机座号80~280)JB/T6201-2006 YBDC2系列隔爆型电容起动单相异步电动机(机座号71~132) 技术条件JB/T7565.7-2006 隔爆型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条件第7部分:YBGB2、YBGB2-W 系列管道泵、户外管道泵用隔爆型三相异步电动机 (GB20294-2006 隔爆型起重冶金和屏蔽电机安全要求JB/T7565.1-2004 隔爆型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条件第1部分:YB2系列隔爆型三相异步电动机(机座号63~355)JB/T7565.3-2004 隔爆型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条件第3部分 YB2-F1、YB2-WF1、YB2-F2、YB2-WF2系列防腐、户外防腐隔爆型三相JB/T7565.4-2004 隔爆型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条件第4部分:YB2系列隔爆型(ExdⅡCT1~T4)三相异步电动机 (机座号63~355)JB/T7565.5-2004 隔爆型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条件第5部分:YBF2系列风机用隔爆型三相异步电动机 (机座号63~355)MT902-2002 煤矿用电动锚杆钻机电动机JB/T10352-2002 YFB系列粉尘防爆型三相异步电动机(机座号63~355)技术条件JB/T10353.1-2002 燃油加油机用隔爆型电动机技术条件第1部分:YBJY系列燃油加油机用隔爆型三相异步电动机(机座号63~100)JB/T7565.2-2002 隔爆型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条件第2部分:YB2-W、YB2-TH、YB2-THW、YB2-TA、YB2-TAW系列隔爆型三相异步电动机JB/T9593.1-2002 煤矿用隔爆型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条件第1部分:YBK2系列煤矿井下用隔爆型三相异步电动机(机座号100~315)JB/T50136.2-1999 隔爆型三相异步电动机隔爆组件可靠性指标评定方法(实验室法)JB/T8972-1999 YA系列增安型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条件(机座号315-355)JB/T8973-1999 增安型无刷励磁同步电动机防爆技术要求JB/T8974-1999 TAW系列增安型无刷励磁同步电动机技术条件JB/T9595-1999 YA系列增安型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条件( 机座号80~280)JB/T8670-1997 YBDF2 系列阀门电动装置用隔爆型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条件JB/T8672-1997 YBJ 系列轿车用隔爆型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条件JB/T8673-1997 YBI、YI 系列装岩机用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条件MT/T575-1996 YBRB系列泵站用隔爆型三相异步电动机MT451-1995 煤矿用隔爆型低压三相异步电动机安全性能通用技术规范JB/T6763-1993 YA-W、YA-WF1系列户外、户外防腐增安型三相异步电动机(机座号80~280)JB/T6200-1992 YASO系列小功率增安型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条件( 机座号56~90)JB5337-1991 YW系列无火花型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条件(机座号80-315)7、特殊电机标准编号标准名称JB/T7596-2010 船用充电发电装置技术条件GB/T22671-2008 外转子电动机试验方法GB/T13501-2008 封闭式制冷压缩机用电动机绝缘相容性试验方法GB/T21967-2008 YBZE、YBZSE系列起重用隔爆型电磁制动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条件GB/T21968-2008 YBZS系列起重用隔爆型双速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条件GB/T21969-2008 YGP系列辊道用变频调速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条件GB/T21971-2008 YZD系列起重用多速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条件GB/T21972.1-2008 起重及冶金用变频调速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条件第1部分:YZP系列起重及冶金用变频调速三相异步电动机GB/T21973-2008 YZR3系列起重及冶金用绕线转子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条件GB/T21974-2008 YZRW系列起重及冶金用涡流制动绕线转子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条件GB/T21975-2008 起重及冶金用三相异步电动机可靠性试验方法JB/T10888-2008 电动自行车及类似用途用电动机技术要求JB/T10745-2007 YZRS系列起重及冶金用绕线转子双速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条件JB/T10746-2007 YEZ系列建筑起重机械用锥形转子制动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条件JB/T10701-2007 YBZ系列起重用隔爆型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条件GB20237-2006 起重冶金和屏蔽电机安全要求JB/T10597-2006 封闭式制冷压缩机用三相异步电动机通用技术条件JB/T7840-2005 YZRW系列起重及冶金用涡流制动绕线转子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条件JB/T7841-2005 YZZ系列升降机用电磁制动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条件JB/T7842-2005 YZR-Z系列起重专用绕线转子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条件JB/T5869-2005 YBZS系列起重用隔爆型双速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条件JB/T6217-2005 PB系列隔爆型屏蔽电动机技术条件JB/T7563-2005 YZE系列起重及冶金用电磁制动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条件JB/T7564-2005 YREZ系列起重用锥形绕线转子制动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条件JB/T6762-2004 矿用隔爆型潜污水电泵JB/T10360-2002 YZ2系列起重及冶金用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条件JB/T5870-2002 YZR系列起重及冶金用中型高压绕线转子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条件JB/T6216-2002 P系列屏蔽电动机技术条件JB/T7076-2002 YEZS系列起重用双速锥形转子制动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条件JB/T7077-2002 YZRE系列起重及冶金用电磁制动绕线转子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条件JB/T7078-2002 YZRF、YZRG系列起重及冶金用强迫通风型绕线转子三相制异步电动机技术条件JB/T7561-2002 WZ系列起重及冶金用涡流制动器技术条件JB/T7562-2002 YEZX系列起重用锥形转子制动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条件JB/T10252-2001 YBEZ、YBEZX系列起重用隔爆型锥转子制动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条件JB/T10221-2010 YZRSW系列塔式起重机用涡流制动绕线转子双速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条件JB/T1473-2000 矿山磨机用大型交流三相同步电动机技术条件JB/T8954-2010 YZLP系列平车用双值电容单相异步电动机技术条件JB/T8955-1999 YZR2系列起重及冶金用绕线转子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条件JB/T8956-1999 YZTD系列塔式起重机用多速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条件JB/T10104-1999 YZ系列起重及冶金用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条件JB/T10105-1999 YZR 系列起重及冶金用绕线转子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条件JG/T110-1999 振动桩锤耐振三相异步电动机MT/T411-1995 YBI系列装岩机用隔爆型三相异步电动机JB/T6744-1993 小功率电动机试验用测功机通用技术条件JB/T7124-2010 Y-F 系列防腐蚀型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条件(机座号80~315)JG/T5026-1992 水磨石磨光机GB/T12974-1991 交流电梯电动机通用技术条件。

RSO在大型同步发电机转子绕组匝间短路诊断应用

RSO在大型同步发电机转子绕组匝间短路诊断应用

RSO在大型同步发电机转子绕组匝间短路诊断应用发布时间:2023-08-03T03:44:27.217Z 来源:《科学教育前沿》2023年4期作者:王志[导读] 【摘要】由于发电机设计及制造上的不足发生的问题较多,转子绕组匝间故障概率高。

目前对转子匝间短路的诊断多采用传统方法,如测量转子直流电阻、交流阻抗、测量转子气隙波等。

本文主要探讨RSO在大型同步发电机转子绕组匝间短路诊断应用。

【关键词】转子绕组匝间短路 RSO试验王志(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张家口发电分公司河北张家口 075000)【摘要】由于发电机设计及制造上的不足发生的问题较多,转子绕组匝间故障概率高。

目前对转子匝间短路的诊断多采用传统方法,如测量转子直流电阻、交流阻抗、测量转子气隙波等。

本文主要探讨RSO在大型同步发电机转子绕组匝间短路诊断应用。

【关键词】转子绕组匝间短路 RSO试验中图分类号:TM6 文献标识码:A由于大型发电机负荷大、转速高、制造难度大,转子绕组容易出现接地、断路和匝间短路等故障。

如果匝间短路故障不能被及时发现,发电机长期运行后容易造成短路点绝缘烧损接地、线棒过热变形,甚至造成转子烧损事故。

提前准确诊断转子绕组匝间短路故障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及时发现转子绕组的匝间短路故障,目前主要的诊断方法有直流电阻法、匝间压降法、交流阻抗法、气隙波形法、重复脉冲法(repetitive surge oscilloscope,RS0)等。

其中,重复脉冲法的试验操作简单、现场测量容易、检测灵敏,既可定位又可定量比较匝间绝缘的状况,具有很高的实际操作价值。

一、对匝间短路故障进行检测和诊断的方法应该说,现阶段发电机转子绕组在运行过程中出现匝间短路问题,依据机组运行时转速与温度等内容,可以将其划分成为非稳定性短路以及稳定性短路。

按照机组本身的停运状态,检测方法可以将其分为静态检测以及动态检测。

在对匝间短路进行诊断和检测时,会涉及到两个重要点,一个就是对于出现匝间短路转子机组的早期发现;另一个就是对于匝间短路故障的正确定位。

两极式发电机转子匝间短路故障检测实用方法

两极式发电机转子匝间短路故障检测实用方法

两极式发电机转子匝间短路故障检测实用方法张宪宝【摘要】发电机的转子绕组是发电机的重要构成部件,转子匝间短路故障严重时会引起机组的振动增大,造成发电机转子烧损甚至系统停机.在机组检修期,对转子进行检测线圈法检查,从理论上分析了转子匝间短路时磁场信号的故障特征,进行仿真验证;在机组运行期,对发电机转子动态匝间短路进行在线检测与诊断,提高了转子绕组匝间短路故障检测的灵敏度,及时发现发电机匝间短路隐患.【期刊名称】《山西电力》【年(卷),期】2019(000)004【总页数】5页(P12-16)【关键词】转子绕组;匝间短路;检测线圈法;在线检测【作者】张宪宝【作者单位】广东粤电新会发电有限公司,广东江门 52914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M3110 引言近年来,广东省不同电厂的大中型发电机相继发生匝间短路故障,给电厂和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了巨大的隐患[1]。

当转子绕组发生匝间短路时,转子电流增大,绕组温度升高。

同时,发电机的无功功率也受到限制。

在严重的情况下,发电机的振动会增大,造成发电机转子烧毁,甚至系统停机 [2]。

为及时发现此类缺陷并排除隐患,对发电机转子匝间短路进行检测与诊断尤为重要。

经过实际应用测试,该检测方法与处理手段消除了原系统存在转子匝间短路故障检测灵敏度不高等问题,使电厂设备管理的安全性、可靠性得到明显增强。

1 转子匝间短路故障原因1.1 制造原因a)转子端部扣环下的绕组固定不牢,垫片松动,绝缘垫偏移。

在初始设计中没有考虑铜铁温差效应导致发电机转子绕组相对位移 [3]。

b)绕包铜线加工成形后,导角不足,去毛刺不完全;端角整形不好,局部起皱或不均匀;匝间绝缘垫移位或塞孔(直接冷却绕组通气孔) [4];绕组导线的焊接接头和相邻两组线圈之间的连接线形状不良;由于粗制工艺和转子护环中加工金属屑的残余而造成的技术损坏。

1.2 运行原因a)运行中的高速旋转转子,转子匝间绕组受到热应力和机械离心力等组合力的作用 [5],使其位移变形,匝间错位。

试论同步发电机转子绕组匝间短路故障特征分析 王磊

试论同步发电机转子绕组匝间短路故障特征分析 王磊

试论同步发电机转子绕组匝间短路故障特征分析王磊发表时间:2017-12-01T10:09:48.137Z 来源:《电力设备》2017年第22期作者:王磊[导读] 摘要:本文重点对转子绕组匝间出现短路时的定子与转子绕组故障特征进行了分析,我们结合8kW发电机故障模拟工作平台的案例分析,提出了应通过认识同步发电机的转子绕组匝间短路的时候,其往往能够得出适用于一般电机结构的发电故障特征研究规律。

(杭州中燃城市燃气发展有限公司 311200)摘要:本文重点对转子绕组匝间出现短路时的定子与转子绕组故障特征进行了分析,我们结合8kW发电机故障模拟工作平台的案例分析,提出了应通过认识同步发电机的转子绕组匝间短路的时候,其往往能够得出适用于一般电机结构的发电故障特征研究规律。

关键词:同步发电机;转子绕组;匝间短路故障;特征分析0 引言在同步发电机之中,因绕组匝间短路所导致的电气故障屡见不鲜。

在一般情况下,轻微的转子匝间短路将不会对发电机造成直接影响,而在目前的匝间短路问题中,往往是因为转子绕组短路所导致的,为此需要针对于短路问题的存在来进行保护与处理。

如果不加强对这些问题的关注,将会导致因电流温度过高所导致的机械功率耗费,也就会间接诱发故障的产生,使得转子铁芯能够引起转子的轴承磁化,这些问题还会让整个机组的安全运行面临巨大的安全威胁。

在本文中,笔者将通过对同步发电机的转子绕组短路问题进行具体的故障特征分析,来更好地认识短路故障。

1 转子绕组匝间出现短路时的定子与转子绕组故障特征分析同步发电机处于正常状态的时候,励磁绕组所产生的磁动变化将会带来同步旋转,而定子产生的电流磁势会保持同一转速与方向而在空气间隙中不断旋转。

定子绕组的感应电流会在转子绕组匝间处于短路状态的时候,于间隙产生谐波磁动势。

当处于第m次谐波磁动势的时候,线圈短矩系数的分布不为零。

而转子绕组上所产生的感应谐波会出现磁动势,它的频率为rnm60的倍频。

HD型发电机转子线圈端部变形检查及处理

HD型发电机转子线圈端部变形检查及处理

HD型发电机转子线圈端部变形检查及处理摘要:用内窥镜对发电机转子线圈端部进行检查,可以及时发现转子线圈端部变形情况,根据具体变形情况,制定具体防范、整改措施,进行整改,消除隐患,防止发电机转子线圈损坏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发电机,转子线圈,端部,内窥镜,护环,新型绝缘垫块,RSO试验前言:中国大唐集团公司系统内发电厂发生过多起HD型发电机转子线圈端部变形,转子线圈烧毁事故。

为防止类似事件在我公司发生,我公司利用2019年度A修机会,用内窥镜对1号发电机转子线圈端部进行了检查,发现转子线圈端部有部分顶匝线圈存在不同程度变形,有三处线包与线包顶匝线圈之间最小间隙约6mm左右,出厂时间隙为13mm。

然后联系发电机厂家进行现场拔护环后检查,拆出转子变形线圈并整形,更换端部绝缘垫块等处理,提高1号发电机运行的可靠性,避免了类似事故在我公司发生。

大唐安阳电力有限责任公司1号发电机为东方电机有限公司产出的300MW汽轮发电机,型号为:QFSN-300-2-20B,出厂编号HD180-1-12,出厂时间2008年,于2008年08月投运。

1号发电机主要技术参数如下:一、1号发电机转子线圈内窥镜检查转子外观检查无异常。

交流阻抗和极间电压合格。

转子用内窥镜检查可以发现转子线圈端部变形情况,初步判断是否需要进行发电机转子线圈端部处理。

1号发电机转子线圈示意图如下:转子外观检查无异常。

交流阻抗和极间电压合格。

内窥镜检查发电机转子线圈顶匝情况如下:1、下图是8号线圈顶匝与绝缘端环间隙小于3mm。

通过用内窥镜检查,发现发电机转子线圈端部有部分顶匝线圈存在不同程度变形,有一处最小间隙在3mm左右;有三处线包与线包顶匝线圈之间最小间隙约6mm左右,出厂时间隙为13mm,最大变形处比出厂时减少10mm左右,已严重变形,存在运行中发电机转子线圈烧毁的重大隐患。

转子线圈存在严重变形,转子端部部分顶匝线圈存在变形,存在发电机运行中发生线圈包间短路的危险。

转子匝间短路故障在线装置运用

转子匝间短路故障在线装置运用

转子匝间短路故障在线装置运用发布时间:2021-08-06T17:04:45.820Z 来源:《中国电业》2021年四月10期作者:池杰[导读] 某电厂#2机组从2010年检修投运以后发现交流阻抗实验与出厂值相比一直在降低池杰江苏华电戚墅堰发电有限公司江苏常州市 213018摘要:某电厂#2机组从2010年检修投运以后发现交流阻抗实验与出厂值相比一直在降低,震动监测到的值也在增加。

对电气设备进行外部检查,未发现异常,经对机组运行工况及相关操作进行全面分析,基本排除机械原因导致震动加剧及交流阻抗降低,初步判定#2发电机有匝间短路。

2012年发电机转子检修时,发现在端部线圈匝与匝之间的绝缘垫片已甩出,造成线圈匝间发生短路。

关键字:漏磁通磁通密度曲线匝间短路在运行中的发电机中,转子故障中转子匝间短路故障所占的比重较大。

转子绕组存在匝间短路可以导致局部过热,最后形成转子接地故障。

造成机组非停。

此外匝间短路还会引起转子发热不均,造成转子弯曲,产生不平衡的磁拉力,使得发电机振动增加,也可能使转子磁化,严重时还将烧毁转子轴颈和发电机轴承。

在以往的转子匝间绝缘故障判断:一是观察励磁电流的变化曲线,二是通过发电机汽励两端轴承振动变化趋势,三是发电机检修时抽转子,进行转子交流阻抗、RSO试验、极间电压试验,线圈电压分布试验进行转子匝间绝缘故障的判断。

这三种都有各自的局限性。

第一、第二种是通过其他参数来间接证明转子匝间绝缘问题,可靠性并不高,存在误判的可能;第三种只能在检修时才能进行,工作量巨大,监测效率不高。

转子匝间短路在线监测装置可利用安装与定子线圈上的磁通探头,对发电机转子绕组匝间绝缘进行实时连续自动监测,通过电势波形的分析计算,进行波形对比,可及早发现转子匝间绝缘缺陷,并与传统试验方法进行相互对比,避免匝间绝缘缺陷扩大,降低机组非停风险。

一、转子绕组匝间短路故障1.1 故障原因及种类可能引起转子匝间短路的原因既有制造工艺问题也有机组运行工况所引起的情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绝缘磨损或脱落;(2)导线磨损的金属粉尘;(3)端部绕组固定不牢,松动移位;(4)机组频繁启停热变形,绕组堵塞过热。

用电压降法定位汽轮发电机转子匝间短路

用电压降法定位汽轮发电机转子匝间短路

用电压降法定位汽轮发电机转子匝间短路作者:张晓军杨浩旋蹇寅来源:《科技资讯》 2013年第10期作者简介:张晓军,男,电气工程师,现从事电气一次设备维护检修与技术管理工作。

杨浩旋,男,助理电气工程师,现从事电气一次设备维护检修与技术管理工作。

蹇寅,男,助理电气工程师,现从事电气一次设备维护检修与技术管理工作。

张晓军杨浩旋蹇寅(深能合和电力(河源)有限公司广东河源 517025)摘要:随着机组容量的增加和经常性的调峰,转子匝间短路故障已经成为大型发电机常见的故障之一。

本文介绍了隐极式同步发电机转子绕组匝间短路的电压降诊断法,通过测量各个线圈的电压分布,及时发现转子绕组早期匝间短路,定位故障线圈,防止事故的发生,同时电压降法可以提高定位的精确度,大大减少检修工作量,节约检修成本。

关键词:汽轮发电机;匝间短路;电压降;隐极式同步发电机中图分类号:TM31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4(a)-0000-00概述因制造工艺、运行操作等原因,导致发电机转子发生匝间短路,早期轻微的匝间短路对发电机运行没多大影响,但若不及时发现和处理,故障将进一步扩大,会造成转子励磁电流增大、转子过热,无功出力受限,甚至引起机组振动增加,损坏转子绕组,酿成事故。

匝间短路根据转子所处状态,可以分为永久性匝间短路和不稳定匝间短路(即当转速或温度降低时故障消失)。

故障形式不同采用的诊断方法也不一样,本文所介绍的电压降法只适用于诊断永久性的转子匝间短路。

到目前为止,判断匝间短路的方法主要有比较交流阻抗和功率损耗法、比较直流电阻法、比较三相短路特性法、矢量比较法、开口变压器法、RSO检测法、电压降法等。

其中电压降法相对于其它诊断方法,具有定位故障线圈,防止事故的发生,同时电压降法可以提高定位的精确度,大大减少检修工作量,节约检修成本。

1转子发生匝间短路的机理和征兆转子线圈匝间短路故障的主要原因是:转子线匝绝缘的移动、转子端部的热变形、线圈端部垫块的松动或护环绝缘衬垫的老化,小的导电粒子或碎渣进入转子线圈端部及通风沟。

发电机转子匝间短路试验方法

发电机转子匝间短路试验方法

机械工业部 1 9 一 9 0 批准 9 60 一3
1 9 一10 9 7 0 一 1实施
J T 4 6- 9 Bi 8 4 1 6 9
电压、 电流、 功率或两极电压( 指两极机)
表 1
序号
试 验 阶 段 转 子装配 全序 完
转 速(/ i) rm n
电压 ( ) V- 喊
5 .0 . 5 . 0 , 2 0 1 0 10 2 0 2 0
3 试验准备
测量中所用仪器、 仪表的准确度应符合G / 12-9 要求 BT 9 3 0 探测线圈波形法所用探测线圈的横截面积、 匝数及安装位置应保证其具有足够的灵敏度和准确度
4 测最环境 当进行静态转子阻抗测量时, 若不在机座内, 转子本体与周围铁磁物体的空间距离必须在 l 以 m 上 如上述条件无法满足, 必须在转子旋转几何 10 80 前后读取两组数据, 以作比较 5 测且状态 转子匝间短路测量分别在静止及旋转两种状态下进行( 见表 10 )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 8 4 一1 9 B T 4 6 96
隐极式同步发电机转子匝间短路判别方法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 隐极式同步发电机转子匝间短路的测量方法及限定值 了 本标准适用于隐极式同步发电机制造过程、 交接试验的转子匝间短路的测量。 发电机的交流励磁机 转子匝间试验参照本标准执行 2 引用标准
2 2 0
降速测量
升速及降
速 测量
叹一。间隔 30 N 0
‘试验中所加试验电压峰值不得超过转 子 绕组的额定励磁电压
注: 交接试验中做序 1序 b 、 曲线上 ‘ 点
63 旋转状态 F . 探测线圈波形法测量 631 探测线圈的布置: .. 探测线圈为径向布置, 应安装在与转子本体表面之间适当距离( 一般为气隙的 13的固定支架上。在安装探测线圈时, /) 应保证探测线圈的轴线与转子径向重合。 632 转子绕组的线圈标号: . . 紧靠磁极的第一槽的线圈标号为 1 1 第二个槽的线圈标号为2 2, 或 ' , 或 ' 以F 类推, 在转子轴上做好定位标记。 633 测量仪器的选取: .. 应选择输人阻抗大、 频域宽、 灵敏度高的专用匝间短路测试仪或测量精度、 功 能达到本标准要求的其他测试仪器 634 测量及数据记录; .. 在转子动平衡期间, 被试转子绕组通人其额定励磁电流 4 %以下的直流电流,

发电机转子绕组匝间短路故障检测方法的研究

发电机转子绕组匝间短路故障检测方法的研究

发电机转子绕组匝间短路故障检测方法的研究张志猛;张建忠;李永刚;阎春雨【摘要】介绍了几种动态检测汽轮发电机转子绕组匝间短路故障的方法,比较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并重点介绍了在探测线圈法基础上将小波分析用于转子绕组匝间短路故障的检测方法,指出小波分析方法适用于探测线圈感应电动势动态非平稳故障信号的特征提取,适合于汽轮发电机转子绕组匝间短路实时的故障检测.【期刊名称】《河北电力技术》【年(卷),期】2008(027)005【总页数】4页(P11-14)【关键词】汽轮发电机;转子绕组;匝间短路;故障检测;探测线圈法【作者】张志猛;张建忠;李永刚;阎春雨【作者单位】华北电力大学,河北,保定,071003;河北省电力研究院,石家庄,050021;华北电力大学,河北,保定,071003;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8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M3111 概述汽轮机由于其高速隐极式转子结构,运行时,受到强大的离心力作用,易发生匝间短路故障。

转子绕组发生匝间短路的原因很多,与设计、制造的缺陷和运行、检修工艺不当都有一定关系。

轻微的匝间短路并不会对发电机产生很大的影响,常常被忽略,但如果匝间短路程度加剧,则会引起机组的振动增大,励磁电流增大,无功功率受限,严重时造成接地故障的发生,甚至造成大轴磁化,烧毁护环、转子等恶性事故的发生。

因此对发电机转子绕组匝间短路故障及早准确检测十分必要。

转子绕组匝间短路分为不随转速、温升变化的稳定性匝间短路和跟转速、温升有关的不稳定匝间短路(动态匝间短路)。

传统的转子绕组匝间短路检测方法如直流电阻法、交流阻抗与功率损耗法、空载和短路特性试验法等虽然比较成熟,但都属于发电机不带负荷运行时的离线检测,不能捕捉发电机带载运行时转子绕组动态匝间短路,因此转子动态匝间短路故障的在线检测是当前的主要研究方向。

2 故障检测方法比较2.1 励磁电流和无功功率判别法[1]该方法主要通过检测发电机的励磁电流和无功功率的变化来判断是否存在匝间短路。

电力设备交接和预防性试验规程(征求意见后修改稿)XXXX02

电力设备交接和预防性试验规程(征求意见后修改稿)XXXX02

Q/CDT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企业标准Q/CDT 107 001-2021 电力设备交接和预防性试验规程2021-01-01发布 2021-01-01实施前言本标准在中国大唐集团公司企业标准Q/CDT 107 001-2005?电力设备交接和预防性试验规程?根底上,根据GB 50150-200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DL/T596-2005?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参照华北电网?电力设备交接和预防性试验规程(2021年版)?、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Q/CSG114002-2021?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Q/GDW157-2007?750kV电力设备交接试验标准?、Q/GDW158-2007?750kV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并结合实践需求进行修订。

本标准仍为17章且章节排序未作变动。

本标准的附录B为标准性附录,其他均为资料性附录。

与原标准相比,本标准改变了如下内容:(1) 局部设备的试验周期;(2) 对进口设备进行交接试验标准的执行原那么;(3) 对不同电压等级的同类设备的试验周期、标准进行了细化,增加了750kV电压等级设备的试验标准;(4) 依照最新国家、行业等标准,对原标准与新标准不适应的条款进行了修订;(5) 对原标准中的局部术语进行了明确。

本标准由中国大唐集团公司平安生产部负责解释。

本标准执行过程中,请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认真总结经验,如发现需要修改或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建议反应到中国大唐集团公司平安生产部。

本标准主编单位、参编单位和主要起草人:主编单位:中国大唐集团公司平安生产部。

参编单位:大唐国际平安生产部、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河南电力科学研究院、淮北发电厂、淮南田家庵发电厂、马鞍山当涂发电厂、北京高井热电厂、神头二电厂、潮州发电公司、吕四港发电公司、托克托发电厂、岩滩水力发电有限责任公司、马头发电、洛阳首阳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三门峡华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湘潭发电有限责任公司、长春第二热电有限责任公司、黄岛发电、阳城国际发电有限责任公司、陕西石泉水力发电厂、南京发电厂、辽源发电厂、韩城第二发电厂、张家口发电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