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是人类思想史上伟大的革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是人类思想史上伟大的革命?
相关知识点:马克思主义是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参考答案:
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是人类思想史上伟大的革命。这个革命是作为一个过程而展开的。列宁在讲到马克思时说:“凡是人类社会所创造的一切,他都有批判地重新加以探讨,任何一点也没有忽略过去。凡是人类思想所建树的一切,他都放在工人运动中检验过,重新加以探讨,加以批判,从而得出了那些被资产阶级狭隘性所限制或被资产阶级偏见束缚住的人所不能得出的结论。”(《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4-285页)这个结论,从根本上说,就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
从人类的思想发展史来看,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来说,首当其冲的是解决社会历史观的问题。因为不论是认识论还是辩证法在他们以前都已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而社会历史观则是不可逾越的界限。没有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就不能有真正的哲学社会科学。只有创立唯物主义历史观,才能不仅使认识论和辩证法建立在更为科学的基础上,而且使科学的完整的新世界观的问世成为可能。1845年春天马克思撰写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点是包括历史观在内的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是“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13页)。1845年秋到1846年下半年,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第二部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系统地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把唯心主义从它的最后的避难所即历史观中驱除了出去,从而使得过去在历史观和政治观方面占支配地位的那种混乱和随意性,被一种极其完整严密的科学理论所代替,为共产主义提供了科学的哲学论证,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第一个伟大发现——唯物史观的完整体系初步形成,标志着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核心的新世界观的初步创立,标志着人类哲学思想的革命变革。历史唯物主义开创了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新纪元,是人类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
马克思在1847年上半年所著的《哲学的贫困》,进一步阐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时接近于揭示剩余价值的来源。这是马克思以通过与普鲁东论战的形式,第一次向世界公开表达了自己新世界观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论点。接着,马克思在其《雇佣劳动与资本》一书中,以唯物史观为武器,更深刻地揭示了以剥削雇佣工人劳动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阐述了剩余价值理论的基本思想,为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第二个伟大发现——剩余价值学说的形成、经济学领域的革命变革,奠定了科学的基础。正如恩格斯所说: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这两个伟大的发现——唯物主义历史观和通过剩余价值揭开资本主义生产的秘密,都应当归功于马克思。由于这些发现,社会主义变成了科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40页)。这些,最集中最精辟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在人类思想史上所实现的最伟大的革命。
这一革命最重要的标志,也就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马克思恩格斯1848年2月
发表的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共产党宣言》。《宣言》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第一个纲领性文献。“这本书篇幅不多,价值却相当于多部巨著”(《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3页)。“这部著作以天才的透彻而鲜明的语言描述了新的世界观,即把社会生活领域也包括在内的彻底的唯物主义、作为最全面最深刻的发展学说的辩证法、以及关于阶级斗争和共产主义新社会创造者无产阶级肩负的世界历史性的革命使命的理论。”(《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16页)《宣言》曾经被称为“时代的歌中之歌”,这是因为,适应着时代需要而诞生的马克思主义,以自己的科学的、革命的宣言表明自己是时代的最强音。它从诞生之日起,就一直鼓舞着、推动着文明世界全体有组织的进行斗争的无产阶级。
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它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为认识历史和时代问题提供了一种崭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原则。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运行机制和发展规律的深刻分析,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和它被社会主义必然代替的历史命运。科学社会主义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论两大发现的基础上,阐明了由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的客观规律,阐明了无产阶级获得彻底解放的历史条件和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使社会主义由空想成为科学。从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发展历程可以看到,他们通过革命的实践和孜孜不倦的科学研究,批判地吸收人类思想史上已有的优秀成果,才可能在已有的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基础上,实现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马克思主义绝不是离开世界文明大道而凭空创造的固步自封、僵化不变的学说,而是在综合人类思想积极成果和总结当代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也是在实践运用中不断地得到验证和发展的。
参考文献:
(一)主要著作
1.陈先达.漫步遐思:哲学随想录.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年
2.陈先达.被肢解的马克思.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
3.中国人民大学马列主义发展史研究所.马克思主义史(1-4).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
4.萧焘.从黑格尔、费尔巴哈到马克思主义.江苏人民出版社,1982
5.赵曜.马克思主义理论及热点问题概览.法律出版社,1992
6.金顺尧.马克思主义原理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
7.唐少杰.哲学中革命变革的实现:《德意志意识形态》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的意义.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3
8.张一兵.回到马克思——经济学语境中的哲学话语.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
9.赵曜.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问题.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
10.张立波.后现代境遇中的马克思主义.民族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