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与自然_生态美学问题视野中的先秦儒家思想

合集下载

浅析先秦儒家天人观的生态伦理思想探微

浅析先秦儒家天人观的生态伦理思想探微

浅析先秦儒家天人观的生态伦理思想探微论文关键词:先秦濡家;天人合一;天人相分;生态伦理论文摘要:先秦儒家已具有自觉的生态意识,初步熟悉到生物体及其与环境的关系,在“天人相分”的观念中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发挥人的主动性和踊跃性;在“天人合一”的理念下提出“仁民而爱物”,保护自然生态的平稳,没有“天人相分”的“天人合一”是不健全的,“天人合一”与“天人相分”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是以时期精神的主旋律为依照的,离开时期精神,也就无所谓传统文化的社会价值。

生态伦理学作为一门科学是从十九世纪中叶起,伴随着资本主义第一次产业革命开始形成的,但这并非能据此论定咱们的先人没有生态伦理意识。

先秦儒家在熟悉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斗争中,十分注意总结自然界的规律,在爱惜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和永续利用方面积存了丰硕的体会,直到今天,仍有借鉴意义。

一、先秦儒家的生态自觉意识先秦儒家思想之因此能够成为现代生态伦理学的理论来源之一,一个大体的缘故就在于,他们的生态伦理学是成立在自觉地对生态学的科学认知的基础上。

先秦儒家熟悉到单个生物物种的存在是不可能的,生物的存在和进展必需要以种群的方式进行,他们对自然界生命系统的组织层次的熟悉,是用“类”、“群”、“畴”等概念来表达的。

长沮、莱溺,辐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授而不辍。

子路行以告。

夫子忧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鸟兽不可与同群”说的是鸟兽分属于不同的群。

他还从生态学上提出了“类”的概念。

孔子曾说:“丘闻之也,剖胎杀夭那么麒麟不至郊,竭泽涸渔那么蛟龙不合阴阳,覆巢毁卵那么凤皇不翔。

何那么?君子讳伤其类也”。

卷四十七《孔子世家》荀子也说:“物类之起,必有所始。

草木畴生,禽兽群也,物各从其类也”。

荀子已经把植物(草木)和动物(禽兽)区分为生物系统中的两种不同的类,而且熟悉到草木以“丛”的形式生长,禽兽以“群”(类)的方式存活,这是一种普遍的现象。

先秦道家的生态美学意识

先秦道家的生态美学意识

2009年 第2期兰 州 学 刊No.2 2009 总第185期Lan zhou xue kan General.No.185 先秦道家的生态美学意识张 欣(南开大学 哲学系,天津 300071)[摘要] 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十分丰富的生态美学资源。

以老庄为代表的先秦道家,从生态美学原则、生态和谐思想以及生态循环意识等方面表达了对生态问题的深刻见解。

先秦道家所蕴含的朴素的生态美学意识对当今生态美学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关键词] 先秦道家;生态美学;美学意识[中图分类号]B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492(2009)02-0016-03 [收稿日期] 2008-12-09 [作者简介]张欣,女,河北唐山人,南开大学哲学系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典美学。

生态问题正日益成为人们今天所关注的话题,人们的生态意识在逐步增强。

以老庄为代表的先秦道家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智慧,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价值,它所强调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生命联系,从审美层面来阐释生命联系中所蕴含的生态意识,“它对人的精神给予了更多的关注,也就是说它更多的强调是在人敬爱、欣赏大自然的过程中,大自然对人精神的丰富回馈,包括对人心灵的净化和提升以及带给人精神的巨大愉悦。

”[1](P71)正确认识这些生态意识对我们今天的生态实践将会产生积极的借鉴作用,正如西方科学家、思想家李约瑟所说“道家的思想和行为,不外对传统的反抗,对社会的逃避,对自然的热爱与研究……中国人的特性中,很多最吸引人的地方,都来自道家的传统。

中国如果没有道家,就像大树没有根一样。

”[2](P197-198)一、“道法自然,自然无为”的生态美学原则先秦道家认为,人类与宇宙的根源就是“道”。

先秦道家的“道法自然”思想,认为自然之道是宇宙万物所应遵循的根本规律和原则,人类应遵守自然之道,决不为某种功利目的去破坏自然、毁灭自然。

这里包含着极为丰富的自然无为、与自然协调的哲理。

试论先秦儒家“天人合一”观及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试论先秦儒家“天人合一”观及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试论先秦儒家“天人合一”观及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作者:祁丽华王展旭周晓梅来源:《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03期[摘要]中国的乾坤生成观决定了“天人合一”是中华文化的核心。

孔孟荀对“天人合一”观所进行的生态伦理思想的阐述和完善,是当今生态文明建设的伦理基础。

而西方文化中科学的思辨方法则是儒家文化生成为生态文明的一个重要刺激因素。

[关键词]天人合一;孔孟荀;生态文明;科学思辨方法[中图分类号]G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372(2009)03-0041-052007年8月,美国发生了次贷危机。

随之引发的全球性的经济危机,使得人们对西方工业文明的发展模式有了清醒直观的认识,对盛行的美国式消费主义的生活方式有了更为深刻反思的需求,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关系有了一种解构和重整的内在诉求。

生态文明建设正是这种需求的应对之举。

生态文明的源起可追溯到英国人罗宾·克拉克倡导的一种技术运动一“替代技术论”,即以确保衣食住行为大前提,不产生公害和浪费。

这是针对20世纪60-70年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工业文明建设中出现的环境污染和资源匮乏的问题提出的。

然而人类文明的进程有着其内在的运行规律,中国式的农耕文明必然要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带领下才能得以延续和发展。

西方工业文明获得的巨大财富,奠定了其在世界上的引领地位,大家蜂起而仿之。

中国也不例外,追随着西方以无限获取利润为动力的脚步,使得“改革开放30年取得了西方100多年的经济成果,而西方100多年的环境污染在中国30年间也集中得以体现。

……面对西方工业文明所暴露出来的内在困境,各国一部分政治精英与学者已开始全面研究世界各大文明和古老宗教中的生态智慧,”以求从人类文明的源头探索出摆脱当下困境的途径。

世上万物皆有自己的本源。

有着五千年传统文化的中华文明的主流是儒释道三家,然而始终服务于社会政治文明建设的主流文化则是儒家文化。

先秦儒家生态伦理智慧的特质及当代价值

先秦儒家生态伦理智慧的特质及当代价值

先秦儒家生态伦理智慧的特质及当代价值我国自古以来就有爱惜生命、遵守生物在大自然中的生长规律等道德观念,尤其反映在儒家思想学说中。

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学派,他们所提出的“天人合一、参赞化育、仁民爱物、取物循时、和谐共生”等生态道德思想,对当今正处于生态危机日渐深重的20世纪的人类产生了重大启示。

正确认识儒家生态伦理观的当代现代价值,将有益于人类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建立科学的生态价值观。

一、儒家生态伦理智慧的特质(一)“天人合一”是儒家生态伦理智慧的理论基石“天人合一”论是五千年中华灿烂文明的精华与核心。

人与天地万物的平等观是生态伦理思想的基础,儒家学派便把自己的生态伦理学的出发点很好地建立在“天人合一”的整体观之上了。

“先秦儒家认为,天并不是与人相对的,仅仅作为认识对象而存在的自然界更不是毫无生命的僵死的自然界,而是有生命意义和内在价值的自然界,是创造生命的自然界,人的生命既来自于天,又与之息息相关,自然界取代了上帝,成为生命的创造之源,因而是神圣的。

”[1]与道家以人道天,即以人为中心的“天人合一”生态伦理观不同,儒家强调人、物俱为天地和合而生,或者说人就是自然,“唯天为大”(《论语·泰伯》),人应该顺从天意。

宇宙万物是一个统一的生命共同体,万物既同出于天地一体,又共处于天地一体之内,人与万物“并育而不相害”(《中庸》),万物之间“是一种不可分割的单一体性”。

[2]孔子认为,人若有了天所赋予的仁和心性,就会了解“天道”,从而天人想通,达到“与天地合其德”的天人合一境界。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这一思想,认为人性即天性。

《孟子·尽心上》有言:夫君子所过者化,所存者神,上下与天地同流。

荀子以气为万物生成的基础,基于对生态价值的正确认识,提出“天人相参”的生态伦理目标。

荀子认为,人是自然而生,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同时,人又能治理天地、造化万物。

“天人合一”思想虽然闪耀着智慧之光,但由于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限制,片面强调人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的和谐境界,呈现出一种混沌的、物我不分的认知态度,表现出人对自然的盲目崇拜,从而忽视人的生产实践活动,过分依赖与人“顺天”的行为。

儒家天人合一思想对生态文明的启示

儒家天人合一思想对生态文明的启示

儒家天人合一思想对生态文明的启示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工业革命的兴起,人类加速了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进程。

在社会生产力取得伟大成就的同时,对自然环境和资源的破坏,达到了空前严重的程度。

人和自然的关系呈现为紧张失衡,致使人类处于全球生态环境危机之中。

如何寻求解决生态危机。

人们开始寻求东方智慧。

尤其是把大自然看做是一个有机整体,主张向善求仁,侧重人道,完善人的社会本性,珍爱自然,儒家天人合一观。

关键词:天人合一;生态;自然;和谐发展一、天人合一:儒家的基本精神之一(一)儒家学派代表人物的天人合一观1孔子的天人合一观“天”究竟指什么呢?孔子理解,“天”是自然界,“天道”是自然规律。

孔子认为,自然界是个不断的有生命创造的自然界。

他说:“天言何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1](P.24)这里的“天”就是指自然界。

“天何言哉”固然指天不说话,但天却以它的生命力为言说,人不仅要倾听它,而且要实现它。

四时运行,万物生长是自然界的最大特点和基本功能。

“生”字明确肯定了自然界的生命意义。

自然界的“生”既是人和自然万物生命的总根源,也是人和自然万物价值意义上的总根据。

当然“这里的‘生’不仅是生物学上的生,更重要的是一种伦理价值意义上的‘生’”[2](P.203)。

作为儒家创始人的孔子,虽然“畏天命”,从一开始对于天有一种很深的尊敬,但这并不意味着他认为天是宗教神学意义上的上帝,而是把天改造为有生命意义和伦理价值的自然界。

孔子用“生”点化了自然界,自然界不再是僵化的物的世界,而是生机弥漫、生命流行的世界。

并且,这“生”的品格,使自然界具有伦理价值。

所以“生”不仅具有了宇宙论的意义,也被视为人类道德原则的根源。

由此,人和自然万物成为一体,天地万物与人一体不分,即“天人合一”。

2孟子的“性天合一”观孟子是儒家思想的又一集大成者。

孟子的天人观最重要的特色就是天人合一。

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从民本的角度说,孟子认为“天”“民”合一;二是从心性角度说,孟子认为“性”“天”合一。

先秦儒道哲学对于现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先秦儒道哲学对于现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先秦儒道哲学对于现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作者:李锦威来源:《参花·下半月》2017年第05期摘要:生态文明作为21世纪越来越主流的文明形态,日益受到重视,而处于发展转型时期的中国,正面临种种社会中的生态矛盾。

除了借鉴国外的生态伦理思想外,更须从本民族的传统思想中寻求借鉴。

本文通过对中国先秦时期儒家、道家等学派在世界观、价值观等方面的探索,挖掘先秦哲学中的生态内涵,寻找当代中国生态思想的文化根基,为建构当代中国生态伦理理论的思想之源、寻找符合中国实际的生态发展道路以作借鉴。

关键词:先秦时期生态文明儒道思想一、“天人合一”思想与和谐发展在当代中国的建设中,如何和谐发展成为了人们重点关注的问题。

是否避免破坏自然就势必影响到人类自身的利益呢?是否发展人类自身就必须要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呢?在这一点上,发端于先秦时期的“天人合一”便为人们在形而上的层面提供了解答。

“天人合一”是先秦儒家和道家生态思想最为重要的特征和属性,这一思想深深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脉络当中,始终以一种整体、辩证的思维方式指引着自然和人之间的关系发展。

从刀耕火种的时代以来,人与自然始终存在着对立的关系,这种对立关系表现为依附、征服等形式。

但是“天人合一”却将这两种原本“矛盾”的事物进行了统一。

在其思想指导下,人类能够真正和自然形成辩证统一的生态体系和生态互动,使我们意识到,任何脱离人与自然关系而开展的物质生产都是片面的、支离的,并从总体上保持着天、人之间的平衡。

现在,无论在东方还是在西方,人们已经开始认识到和谐共生才是人与自然最高的价值选择,故“天人合一”为人类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最好的哲学理念,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哲学之源。

二、生态共同体思想“共同体”是今年一个热词,国家领导人曾在多个场合不止一次提出涵盖生态环境、外交政治、互联网等方面的“共同体”思想。

在西方的生态伦理理论中,对于“共同体”思想的挖掘十分重视,这是一次伦理视角的重大拓展,更是为人类的思想进一步建立起连接整个地球的生命与非生命的环境网络。

中国传统生态思想资源综论之儒家篇(一)

中国传统生态思想资源综论之儒家篇(一)

中国传统生态思想资源综论之儒家篇(一)作者:胡静来源:《社会科学动态》2018年第11期摘要:“究天人之际”是中国传统哲学共同的思想特质和理论基础。

尽管“天”在传统哲学中具有多重含义,但是这些含义在根本上都是基于自然及其规律来理解的。

因此涉及天人之际的思考就不可能脱离自然与人的关系问题。

事实上,中国传统哲学及其实践也正是通过对自然与人的关系的界定得以展开和开展的。

在这种意义上,中国传统哲学本质上就是一种生态哲学。

儒家生态思想是儒学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它既是儒学内在的理论逻辑,又是儒学基本观念形成的价值根据。

因此儒家生态思想资源广泛分布于儒学的经典与诸子们的思想阐发当中。

通过对这些经典及其诸子思想的分析,我们可以获得大量的有益信息。

这些信息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积极且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天人关系;儒家生态思想;生生;仁;礼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专项课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哲学阐释与中国生态文明发展道路研究”(18VSJ013)中图分类号:B82-0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982(2018)11-0012-07对于自然与人的关系的认知,一般有两种比较典型的观念,一种是自然与人相亲的观念,另一种是自然与人对抗的观念。

严格来说,这两种观念在任何民族的传统文化当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体现着人类在谋求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与自然万物万象之间必然存在的复杂关系。

在中国传统文化当中,同样也存在这两种不同的认知倾向,但是总体上,由农耕民族的特点所决定,崇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这一文化的基调。

在本土文化当中,儒家与道家是对中国人的现实生活与精神生活具有决定意义的两大文化流派,这两大文化流派均承载了中华民族最根本的文化传统,其思想蕴涵深切的人文关怀,更为重要的是,这种人文关怀乃是基于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把握,亦即司马迁所谓的“究天人之际”而得以展开的。

因此,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是自然主义的,自然是文化的价值根据,文化是自然的言说和开显;也是在这个意义上,儒道文化必然需要对人与自然关系作出合理解说,以为其立论奠定坚实的基础。

浅析儒释道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

浅析儒释道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

浅析儒释道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释道思想,凝聚了千百年来中国人民对于自然世界的认识和理解。

这些思想传统中包含了丰富的生态智慧,对于我们认识和保护自然环境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儒家思想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儒家强调人的本体是在自然之中的,人与自然不应该相互对立,而应该相互融合。

儒家思想中的“天人合一”观念就是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表述。

儒家认为,人要与自然保持和谐,就需要顺应自然规律,尊重自然天道。

儒家提倡“性爱惜”的观念,就是指人们要爱护自己的本性,也要爱护自然界的万物。

只有顺应天地自然之道,才能保持生态平衡,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释家思想注重因果关系和转世轮回。

释家认为,人与自然不仅在当下的生命中有所联系,也在转世轮回中体现着自然的生命力。

释家思想中的因果报应观念强调,人们的行为会产生各种因果关系,有利于自然的行为将会获得好的回报,有害于自然的行为将会遭受惩罚。

释家还强调了对待自然界其他生物的平等态度,认为人不应该伤害其他生物,要平等地对待它们。

这种观念启示我们,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应该是一种掠夺和剥削的关系,而应该是一种相互尊重和保护的关系。

道家思想注重自然无为的观念。

道家认为,自然界的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不需要人的干预和改变。

道家思想中的“随缘”观念强调,人们应该顺应自然的发展,不要刻意追求功名利禄,要适应自然规律,保持生态的平衡。

道家认为,人的天性本身就是属于自然的一部分,人们不应该过分追求物质的欲望,而应该放下欲望,追求心灵的宁静。

这种观念告诉我们,人们应该尊重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不应该人为地破坏和干预自然界。

儒释道思想中的生态智慧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都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儒家强调人与自然的融合,释家强调人与自然的因果关系,道家则强调自然的无为和自然规律的顺应。

这些生态智慧观念对于我们认识和保护自然环境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在当今世界面临环境危机的背景下,我们可以借鉴和运用这些传统智慧,推动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型生态文化。

儒家思想与当今的生态环境问题

儒家思想与当今的生态环境问题

他说:“易其田畴, 薄其税敛, 民可使富 友那样爱护自然。《后汉书》中记载孔子
也。食之以时, 用之以礼, 财不可胜用 说:“伐一木, 杀一兽, 不以其时, 非孝
也。”“不违农时, 谷不可胜食也; 数罟不 也 。 ”[17]我 们 知 道 孝 是 为 人 之 本 , 这 就
入夸池, 鱼鳖不可胜食也; 斧斤以时入山 意味着他把人们对生态环境的珍惜上升
为而自食恶果。江河洪水泛滥, 资源枯 了人类的道德境界。
竭, 宇宙射线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 所有
儒家的生态伦理思想突破了固有的
这些都警示人类: 自然不是可以随意盘 家庭与社会伦理思想范畴, 由家庭、社会
剥的对象, 而是与人类生存和发展息息 进一步拓展到生态自然, 把对待生物的
相关的生命共同体。遗憾的是, 长期以来 态度看作是道德问题, 初步实现了由家
统 治 者 节 制 物 欲 , 与 民 同 乐 , 与 民 同 忧 , [16]他 认 为 , 人 与 自 然 应 建 立 一 种 爱 的
合理利用资源, 注意发展生产, 使自然资 关系。人对自然不能只讲索取和征服, 必
源 生 产 、开 发 、利 用 进 入 良 性 循 环 状 态 。 须把自然看作是人类的朋友, 像爱护朋
对象也具备了审美的价值。正是在这个 坏和危及人类的生存基础。
人应节制欲望, 以便合理地开发利用自
意 义 上 , 孔 子 说“: 知 者 乐 水 , 仁 者 乐 山 。
伴随着生产力的高速发展和人类改 然资源, 使自然资源的生产和消费进入
知者动, 仁者静。知者乐, 仁者寿。”[3]
造自然能力的急剧增强, 一种“人类中心 良 性 循环状态。
入了主体的精神活动领域, 能够同人的 对 自 然 规 律 的 认 识 与 遵 循 上 , 即“ 制 天 是 永 久 地 消 失 了 , 毁 坏 了 , 就 永 远 无 法

先秦儒家自然观思想的现实研究的开题报告

先秦儒家自然观思想的现实研究的开题报告

先秦儒家自然观思想的现实研究的开题报告
题目:先秦儒家自然观思想的现实研究
研究背景:
在先秦时期,儒家思想在中国的思想领域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儒家思想从人类
自身出发,逐渐透过对自然的认识,形成了一套丰富的自然观。

先秦儒家自然观的形
成反映了当时中国人对自然现象的认知和解释,是先秦时期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今人们对先秦儒家自然观的研究已经十分深入,但很少有学者将其与现实社会问题
联系起来,因此本文将从儒家自然观的角度出发,探索其现实研究价值。

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先秦儒家自然观思想对现实社会问题的指导意义,探寻儒家自然观在
人类经济、环境、文化等方面的应用,促进儒家思想在当代社会中的继承与发展。

研究方法:
本研究将运用文献分析、比较分析等方法,首先对儒家自然观进行梳理和分析,再将
其应用到现实社会问题中,探讨儒家自然观在经济、环境、文化等方面的意义和应用,最后通过案例分析等方法,进一步验证其在现实社会中的指导价值。

研究价值:
本研究将从先秦儒家自然观的角度出发,探究其在现实社会问题中的应用价值,有助
于加深人们对儒家思想的理解和传承,同时提供了一种新的对当代社会问题的思考和
解决方法。

预期成果:
通过本研究,将从经济、环境、文化等方面探讨儒家自然观对现实社会问题的指导意义,阐明儒家自然观在当代社会中的应用价值,为我们探索现代社会问题的解决方法
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参考。

同时,也有助于儒家思想在当代社会中的传承和发展。

早期儒家思想中的生态文明三“观”

早期儒家思想中的生态文明三“观”

早期儒家思想中的生态文明三“观”作者:潘俊杰于露来源:《决策探索·下旬刊》 2015年第1期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和实践研究蓬勃兴起。

很多学者认为,生态文明是建立在中国改革开放的现实基础之上,沿袭了西方的相关理念而来。

实际上,早在先秦时期,儒家文化中就已包含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其中许多思想直接影响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国家治理方式,对今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发展也具有一定影响。

生态文明思想的基础——自然生命观无论是孔子、孟子还是荀子,都曾论及人与天地、自然之关系。

笔者将儒家从生命的角度对自然和万物以及人的认识,称之为“自然生命观”,以区别于大约同时代产生、流传的老庄道家“生命哲学”观。

孔子在《论语》中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万物生焉。

天何言哉!”其基本意思是说,四季有规律地运行和更替,万物化生,是自然(“天”)的基本功能和规律。

这里所说的“天”是自然之天,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大自然。

孔子认为是自然之天生养了有生命的万物和人类,其中一个“生”字暗含只有有生命的自然之天,才可以生育有生命的万物和人类的意思,明确肯定了自然界的生命意义。

可以看出,孔子的天之“生”与人的“生”及其意义是密切相关的,“天”和“人”的关系就像是母和子的关系。

到了孟子时代,天、地、人“三才”一体的思想盛行起来。

“天”被理解为最高的存在——宇宙及其主导者,“地”则是指大地上的万物及自然生存的环境,“人”就是我们本身。

这种划分较之于孔子的春秋时代在时间、空间上的立体层次更加分明,其逻辑顺序一般理解为“天”主宰“地”和“人”,“地”则影响“人”。

由此,以父母来象征天地的角色及其作用。

荀子在天人关系上更进一步,提出:“高者不旱,下者不水,寒暑和节,而五谷以时孰,是天之事也。

若夫兼而覆之,兼而爱之,兼而制之,岁虽凶败水旱,使百姓无冻餧之患,则是圣君贤相之事也。

”这其中不仅包含一定的“制天命而用之”的人的能动性思想,也提倡了要遵循寒暑时节、农作物生长的自然规律的思想,只有这样老百姓才能安居乐业,君王将相才能称之为贤能。

儒家和合思想与自然生态的保护

儒家和合思想与自然生态的保护

儒家和合思想与自然生态的保护现代科学证明,人与宇宙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人是在一定的生态环境中生存的,人与自然如果失去平衡,就会给人类的生存带来危机,带来灾难。

反思中国传统文化,在儒学中不仅具有人与之间的和合、人与社会的和合,而且还具有人与自然的和合共处的思想。

儒家的人与自然和合的思想具有极为丰富的自然生态保护意识,它对于今天保护自然生态平衡,维护人类的生存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天人和合是儒家关于生态意识的哲学基础儒家的和合思想有着十分丰富的内容。

所谓和合,指宇宙中的事物是由不同因素、不同要素,甚至是异质的元素所构成的,这些不同的、异质的因素之间是处在相互联系的、相互作用之中的,并且构成一个和谐的、统一的整体;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谐与合作推动着宇宙事物的发展。

如果这些不同要素之的平衡、协调被破坏,那么必将影响事物的发展,甚至可能导致它的灭亡。

在儒家看来,和合呈现出不同的形态,有中道和合、交泰和合、消息和合、既济和合、生克和合等。

在天与人的关系中,儒家强调天人合一,这是构成儒家生态意识的哲学基础。

第一,天人合一观是儒家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最基本的思想。

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在思想人与天、地的关系。

“天”是什么?是有意志的人格神?还是一种自然现象?它与人、社会是什么关系?孔子创立了仁学,把人从天命神学中解放出来,建立了以人为本的哲学体系,从而也就摆脱了天命论的影响。

儒家关于天的学说,其主导方面是把天作为自然现象来看待的。

《左传·昭公三十二年》说:“天生有三辰,地有五行”,即认识到天是一种自然现象。

三辰指日、月、星;五行指金、木、水、火、土。

三辰和五行都是客观的物质形式。

《国语·越语》说:“因阴阳之恒,顺天地之常,柔而不屈,疆而不刚”。

孔子也把天当作自然来加以肯定,他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1)。

战国时儒学的集大成者荀子进一步发挥天即自然的思想,他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就之以乱则凶”(2)。

先秦儒家的生态哲学观--以“天人合一”及“天、地、人三才”观为致思论域

先秦儒家的生态哲学观--以“天人合一”及“天、地、人三才”观为致思论域

先秦儒家的生态哲学观--以“天人合一”及“天、地、人三才”观为致思论域张新民【期刊名称】《贵州文史丛刊》【年(卷),期】2015(000)003【摘要】先秦“天人合一”说的解读,当有两大值得注意的向度:一是形上本体论意义上的“天人合一”,可称为本体论的生态哲学思想;再即形下现象学意义上的“天人合一”,可称为伦理化的生态哲学思想。

本体论的“天”具有无尽的创造活力,也是一切价值的宇宙论根源。

在天道生生不已的创造力量的涵盖下,可说一切存在都在变化着的活动之中,离开了变化着的活动便难有什么存在,即使人的创造性活动也必须植根于天地之中,不能脱离天地变为了无生气的存在。

因此,不仅人与天不能二,终极性的天道可以与现实人生合为一体,即人作为天地间最有自觉精神的主体,也构成了“天、地、人三才”之道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人的伟大在于人能参赞天地之化育,尊重一切生命存在的价值,促进宇宙秩序的和谐,实现“裁成”“辅相”的生命创造活动。

可见今天面对全球性的生态危机,传统“天人合一”及“天、地、人三才”说,仍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学理依据,丰富了人类生存发展的精神思想资源。

【总页数】11页(P34-44)【作者】张新民【作者单位】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贵州贵阳 55002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K203【相关文献】1.是“天人合一”还是“天、地、人”三才——兼论儒家环境哲学的基本构架 [J], 李晨阳2.先秦儒家生态伦理观r——以"仁义礼"为论域 [J], 严丹3.先秦儒家“天人合一”生态伦理观及其现代价值 [J], 孙丽娟4.试论先秦儒家"天人合一"观及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J], 祁丽华;王展旭;周晓梅5.“经文辨读”视角下先秦儒家的“天人合一”与理雅各《论语》译本中“天”的英译 [J], 冯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儒家生态观:以人与自然和谐为中心

儒家生态观:以人与自然和谐为中心

儒家生态观:以人与自然和谐为中心儒家重视人,先秦儒家对于动植物的怜悯,实际上是从人自身出发的,因而并不能阻止人为了自身利益而对自然肆意破坏。

宋代理学家出入佛老,发展了先秦儒学,尤其是南宋朱熹集理学之大成,把儒学推向了新的高度;儒家的生态思想也从早期单纯的对于动植物的怜悯,逐渐发展到完善的以人与自然和谐为中心的生态观。

其一,人与自然万物有着共同的来源和本性。

张载讲“民胞物与”,认为民为同胞,物为同辈;二程讲“理一分殊”,以为天下万事万物终归于“天理”。

朱熹则说:“人、物并生于天地之间,其所资以为体者,皆天地之塞;其所得以为性者,皆天地之帅也。

”以为人与物并生于天地之间,人之体与物之体都是由天地之间的“气”所构成,而人与物之性,即是“理”或者“天命”。

既然人与物的形体及“性”都源自于共同的天,所以,人与自然万物有着共同的来源和本性,在根本上是平等的。

其二,自然万物有自己特有的存在方式和规律。

在朱熹看来,人与物虽有共同的来源和本性,但是,由于人与物的“气”的不同,所以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乃至物与物之间存在着差异,因而各有不同的“道”,即人有人的生存方式、物有物的存在方式。

因此,人与自然万物相处,必须依照它们各自特有的存在方式和规律,而不是依据人的主观想象,更不是违背自然万物各自的存在方式和规律,以至于造成对于自然的破坏。

自然生态(资料图图源网络)其三,在与自然万物的相处中,人处于主导地位,但必须尊重自然。

在朱熹看来,人与物的最大差别在于人是万物之灵。

但是,作为万物之灵的人并不是可以任意宰割万物,掠夺自然,破坏自然。

朱熹说:“人为万物之灵,自是与物异,若迷其灵而昏之,则与禽兽何别?”人如果将自己视为高于万物而任意宰割万物,就会将自己等同于禽兽。

也就是说,在与自然万物的相处中,人处于主导地位;正因为如此,人不仅对自己,而且对自然万物都负有责任,必须给予同样的对待、同样的关心、同样的尊重。

其四,尊重自然,就是要认识自然,并按照自然规律对待自然、顺应自然。

道家与儒家的生态观与审美观

道家与儒家的生态观与审美观

道家与儒家的生态观与审美观道家与儒家是中国文化中两个历史悠久的学派,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着显著的区别和差异。

其中,道家与儒家的生态观与审美观更是彰显了这两个学派的差异之一。

道家的生态观与审美观道家注重自然平衡和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著名的清静经中有一句话:“无为而无不为”,这意味着道家认为自然界自有其规律,最好的方法就是不要干预它,不要以人类自身的需求为中心去改变自然,而是顺应自然的规律去发挥自己的作用。

另外,道家强调“天人合一”,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的。

人类自身的健康和幸福也必须从自然中获取,自然界的健康和平衡也取决于人类对它的尊重和保护。

在审美观方面,道家强调的是个人内心的审美体验,将自然与人之间的和谐视为一种美好的生活体验,同时也强调通过审美的方式去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世界。

在道家的传统文化中,山水画、文章和书法等都是常见的审美艺术形式。

以下是五个例子来证明道家的生态思想:1. 道家的“无为而治理”思想。

这种思想反映了道家信仰的自然规律和自然界中的平衡,强调了人类不应该过度干预自然的原则。

2. 道家对生物多样性的态度。

道家认为,人类应该保护生态系统中的多样性,不但因为每个物种都是被创造的,而且每个物种都有其特殊的生存目的。

3. 观察至上。

道家强调通过关心自然,观察自然界,进而认识自己和周围的世界,这种关注自然的态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生命、死亡和自然的变化。

4. 道家的“无常观念”。

道家批评的是一种追求物质财富的人类社会,将它视为许多人失去与自然联系的原因之一。

而无常观念则可以让人们得到纯粹的快乐和新奇感,进而认识到改变物质世界的困难性,这对于我们对待自然的态度非常重要。

5. 道家对农业的看法。

道家认为,农业是人类最早开始控制自然的途径之一。

但是,它强调的是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而不是人类利用自然资源获得最大利益的观点。

儒家的生态观与审美观儒家也强调人类和自然的和谐相处,但它的重点在于人类的社会责任和义务,而不是自然的本身。

先秦时期的生态美思想--孟子、庄子解读

先秦时期的生态美思想--孟子、庄子解读

先秦时期的生态美思想--孟子、庄子解读
王磊
【期刊名称】《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1(030)004
【摘要】先秦时期,孟子以生态美比喻人性善,认为生态美是自然界的本来面目,生态丑是人为破坏的结果.生态美的特征是绿色,其本质是有利于人的生存与发展.要保护生态美,就必须制止人对自然的过度索取.庄子力图摆脱以人为中心的价值观局限,强调"无用之用"和生态美的超功利性质,主张个人本位的价值观,并无意中揭示了审美活动的个性化和自由的本质属性.同时,庄子否定人类中心主义,认为天生万物,本无贵贱,都有同样的生存发展权利.
【总页数】5页(P41-45)
【作者】王磊
【作者单位】宝鸡文理学院,人文科学研究所,陕西,宝鸡,72100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83-05
【相关文献】
1.从《孟子》《庄子》中的寓言故事看先秦儒道两家的思维方式——以孟子、庄子思维方式为代表 [J], 朱莎
2.孟子动物伦理思想探微——兼论庄子、孟子动物伦理思想的异同 [J], 邓永芳;胡文娟
3.从《孟子》《庄子》中的寓言故事看先秦儒道两家的思维方式——以孟子、庄子
思维方式为代表 [J], 朱莎;
4.先秦生态价值观中平等思想研究--以孟子、庄子为例 [J], 尼莎
5.“真性”与“善端”:先秦时期的两种人性思想——以庄子和孟子为中心 [J], 曾振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简介:王茜(1977 ),女,山东济南人,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教师,文学博士。

天道与自然生态美学问题视野中的先秦儒家思想王 茜(华东师范大学 对外汉语学院,上海 200062)摘 要:怎样把 自然!的概念从自然科学层面提升到人文精神领域、怎样把对生态科学规律的类比式借用转变成哲学本体论和艺术本体论领域里的专门研究,是当前生态美学发展的关键问题。

本文试图从三个角度出发论述先秦儒家思想就此问题带给我们的启发:结合先秦儒家对天人关系的理解讨论生态文化建设中的信仰问题,从先秦儒家对待自然的态度入手思考生态美学的价值基础,思考孔子的诗教理论对生态美学和生态艺术本体论的启示。

这三个角度都涉及到当前生态美学研究的热点和难点,由天道而行人事的先秦儒家思想则给我们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新思路。

关键词:生态美学 儒家 自然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着生态美学可以吸取利用的丰富理论资源,但是传统思想与生态理论无论在语境、视角、方法上都存在着巨大差别,所以对传统思想进行重新阐释,将其整和进生态文化理论的语境和研究思路里,是生态美学发展的一个关键任务。

本文尝试从当代生态研究领域中的重点问题出发解读先秦儒家思想:结合先秦儒家对天人关系的理解讨论生态文化建设中的信仰问题,从先秦儒家对待自然的态度入手思考生态美学的价值立场,思考孔子的诗教理论对生态人格培育的启示。

一 天!与生态文化中的精神信仰在谈及当前生态美学研究中的难点问题时,曾繁仁先生认为生态美学与基督教神学的关系是难点之一。

当代许多生态理论家本身是神学家,而且在生态学之中灌注了某些神学内容,产生一系列生态神学理论,生态美学研究也深受这些理论影响。

对此,我们认为一方面要积极吸收基督教神学、特别是当代生态神学的有价值资源,以丰富生态美学内涵。

同时,也应从文化研究的视角来探索基督教神学和生态美学的关系。

!∀在西方理论界,对于基督教神学与生态文化的关系观点各异,有人认为基督教是人类中心主义的直接作俑者,有人则认为基督教的超越精神、悲剧意识和终极关怀精神对生态美学建设有重要的启发意义,生态神学已成为生态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

基督教是西方文化传统中的重要支柱之一,生态文化研究者围绕基督教展开的论争,实质上是西方文化在特定历史阶段和文化语境中展开的一次文化观念的自我反思,是其理论嬗变链条中一个自然而必然的环节。

在神学信仰不占主流的中国,基督教与生态美学的关系似乎并不足以构成理论论争的核心,可是,这个论题却关涉到了生态文化建设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信仰,恢复人类对生命的敬畏无疑是解决生态危机的关键。

当西方人试图从宗教传统中寻找一种能推进生态文明发展的信仰力量时,中国文化应该向自己的传统溯源还是另寻它路?围绕信仰问题来思考先秦儒家与生态美学的关系,打开了一个阐释传统文化的视角。

天人和一!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命题。

在2002年召开的儒学与生态问题的会议上,有学者提出, 中国儒学的天人和一思想可以成为当代生态伦理的重要资源,但为反思西方工业文明的扩张而导#128#致的全球生态危机,人类急需找回的是对超越于人类之上的力量和秩序的敬畏,即找回对∃终极实在%的体认和敬畏。

!&有的学者又持相反意见,自然作为化育万物,包育万有又无限复杂的∃存在之大全%,是绝对自足的,是无为而无不为的,人根本没有资格去为它负责∋∋人只能为地球的生态平衡负责!,所以儒家为天地立心!那样的说法难免有圣人的心灵膨胀!(之嫌,儒家对天!的理解还不够超越,对人类自身有限性的认识也不够充分,不利于克服人类中心主义,所以儒学需要从基督教中借鉴对上帝的敬畏精神。

儒家是否真的过分抬高了人!在天人关系中的地位,因此无法从中培养出人对自身有限性的认知和对自然的足够敬畏呢?笔者以为,儒家对待天!态度从先秦到宋明经历了一个转变,先秦时代对天!的理解对当代生态文化研究中的信仰问题似乎更有启发。

西周以前的天!是具有绝对权威的人格神,天命作为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命运力量与人对立。

从周开始,人的主动性逐渐提高,天虽然依旧保持了至高无上的神圣性和一些神秘意味,但已经不再是与人的对立面,而变成人可以通过日常生活实践体会的生生之德,渗透于万物的生命流转中,人能够通过道德境界的提升向它靠拢,即以德配天!,)易传∗正是这种天人观的代表。

在此后的儒家学说里,人的能动性逐渐提高,从重人事的孔子到)中庸∗里的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天人之间的严格边界已经开始模糊了。

从先秦儒学经孟子再到宋明理学和心学,儒家终于将人的道德本体提高到宇宙论的高度,张载的大其心以体天下之物!,程颢的浑然与物同体!,朱熹的天地本吾一体!,都认定人的道德心与天道同构同体。

当人的道德心被抬到至高无上地位时,谁能为人心立法?这是心学无法回答的问题,也是今天的生态文化研究者必须面对的问题,凭借道德自律能否有效地解决生态危机?抑或要维系文明机体的健康,就必须有一个不能被人类文化世界完全整和进自身以内的、更加超越的他者!存在?在先秦儒家的天人理论中,我们看到了这样一个他者!,就是与人既相分又相和,作为一种既能够引导人事却又难以企及的理想境界而存在的天!。

孔子在)论语∗中多次提到天。

它有时是生命存在发展的自然规律,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

天何言哉!%!;有时是道德的来源,是至高道德境界的象征,子曰:∃天生德与予,桓魑其如予何?%!()论语#述而∗)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

知我者,其天乎。

!()论语#宪问∗);有时又表现为不能为人无法企及的命运力量,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论语#季氏∗)子曰:∃道之将行也与?命也。

道之将废也与?命也。

公伯寮其如命何?!()论语#宪问∗)。

孔子的天既与人之德相通,又有着人不可完全把握的一面,保留了对超越性存在的体悟,只是孔子对这不可把握的一面却常常悬搁不论,未知生,焉知死!,未能侍人,焉能侍鬼!,对史巫用)易∗占卜祸福的做法也抱着乡之而未也,好之而非也!+的态度。

然而悬置不论不等于否认其存在,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也不等于孔子从不思考关于性和天道的问题。

在)论语∗中我们能看到这样的感喟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

!()论语#述而∗)若圣与仁,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而已经矣。

!()论语#述而∗)孔子心中的圣!包含着难以企及的理想意味,只是对圣!的理解已经由敬畏外部力量更多地向培育内在的道德自律精神转变了。

先秦儒家每言及命,多从∃自下而上%的人的观点来谈∃知命%与∃畏命%,换言之,多从人类的情操上来谈心理活动;很少如西周的∃自上而下%或由外至内的观点,这即是说不言∃降命%与∃受命%了。

!,可见出先秦儒家对超越性存在的理解,不是基督教里是凌驾于世界之上的上帝,但也没有象后世儒学那样把天道完全包容在人心里。

它意识到天命的超越,但是没有将它当作与人类相对的异己者,而是保留了天人沟通的充分可能空间;它看重人事,但同时能对人自身的有限性和以德配天的艰巨性保持了足够清醒的认识。

天人之间保持了微妙的平衡关系,不是前者对后者的绝对超越和后者以前者为参照的自我否定,也不是人与天比肩同高。

这样的天作为一种神圣力量的存在,亲切而玄妙,内在且超越,与基督教凌驾于人世之上的上帝相比,它是中国文化所特有的信仰方式,可以从中培养出中国人的生命敬畏意识。

##129二先秦儒家的自然观与生态美学的价值论基础生态中心主义!是深生态哲学的代表性观点,它的的基本立场是把生态圈而不是人类作为价值中心。

把人看作一切生命的主宰者,以人为中心对万物采取单一的价值衡量标准是陷入了人类中心主义的误区,那么把生态圈作为价值中心又是否可行?价值!原本就是包含着关系范畴的文化判断活动,如何能够脱离人类文化语境而论证自然独立的审美价值、伦理地位和存在意义?正如任何物种的活动都必定要以自己为中心,而不可能以别的物种或自然界为中心一样,人类的生存发展从一开始也必定天然地以自己为中心∋∋∃人类中心论%是一种包含人类合理生存发展要求的、人的存在论与人学价值论统一的价值观念,它形成于人类的生成发展过程中,具有历史必然性和合理性。

!−人只能象人一样,从人的视角出发进行思考,这一点无可否认。

那么,要使自然摆脱仅仅作为具有实用价值的物质存在者的身份,就得充分发掘自然世界所具有的文化内涵,发掘自然世界对人类的心灵和精神世界、自我意识形成、文化身份塑造等方面所具有的内在关系。

只有这样,才能摆脱人对自然的单一的功利性使用关系。

)礼记#月令∗中这样描述先秦时代人类使用自然的原则。

(孟春之月)禁止伐木,毋履巢,毋杀孩虫、胎夭、飞鸟,毋毋卵,聚大众,毋置城郭,掩骼埋。

是月也,不可以称兵,称兵必天殃,兵戎不起,不可从我始。

毋变天之道,毋绝地之理,毋乱人之纪。

∋∋(季春之月)天子乃荐鞠衣于先帝。

命舟牧覆舟,五覆五返,乃告舟备具于天子焉;天子始乘舟。

荐鲔于寝庙,乃为麦祈实。

∋∋命野虞无伐桑柘。

∋∋(孟夏之月)继长增高,毋有坏堕;毋起土功,毋发大众,毋伐大树。

是月也,驱兽毋害五谷,毋大田猎。

是月也,天子饮,用礼乐。

∋∋!.)礼记#月令∗,使用自然的物质实践活动与宗教、战争、祭祀等社会文化活动结合成一个整体,对冬藏夏长的基本自然规律的尊重建立在对兵戎、祭祀、伦理道德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以及生命普遍规律的整体性理解上。

物质生产活动何以能与文化活动融为一体?先秦儒家的理论里包含着两个层面的自然:一是有形而上意义的天,它是被心灵体验和领到的生生不息的自然之道,是包括人类在内的宇宙万物的本体,被赋予了至高无上的道德价值,是一切实践活动的基本原则,日月运行、寒暑消长、草木枯荣都是它的外显形式;二是纯粹物理意义的自然,为人类提供生活和生产资料的自然,是实践活动的对象。

基于前一种天的存在,人对待自然的态度就不再是对待一个没有生机的物理世界,而是面对一个和自己一样的天道的分享者、承载者和体现者,宗教、政治等社会文化活动与物质生产活动有着内在的精神联系,这就是对自然之道的共同遵循。

有人批评儒家是人类中心主义,因为儒家对自然采取的行动都仅仅从有利于人的生存的角度来考虑,儒家也明确承认过天生百物,人为贵!。

但人为贵!的意思不是人可以任意处置自然,而是与百物相比,只有人具备领悟天道并按天道进行自然的道德修炼和实践行动的能力,如果说物理自然是自在的存在者,那么人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他是自在、自觉又自由的存在者,比人或百物更珍贵却是作为自然精神的天!。

那个感慨着逝者如斯夫!的孔子和坚持尔爱其羊,我爱其礼!()论语#八修∗)的孔子,那个钓而不纲,弋不射宿!()论语#述而∗)的孔子和伤人乎,不问马!的孔子,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统一起来。

由直观自然而体会自然之道,由领会自然之道而从事社会生产和物质生产活动,人、物理自然、超越的自然之道就统一成一个整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