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 第一章第一节 力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力》教学设计

一.教材依据

人教版第十二章第四节

二.设计思路

1.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力学知识的基础,教材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非常贴近,教材首先通过“想想做做”让学生结合熟悉的运动图景,并分析实验,归纳出力的作用效果而感知力的存在,培养学生观察感知,体验归纳等综合能力,突出了“从生活走向物理”的教学理念。

2.学情分析

初中学生接触物理时间不长,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相对较差,在物理学习中不理解的问题,学习兴趣就会受挫,不会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本节课应采用生活中常见易懂的实例进行教学,并让学生参与其中,亲身体会,这样在参与中才能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其学习兴趣和知识迁移能力。

三.设计理念

教材提供三幅具有代表性的图片,多幅示意图和卡通画,使学生认识到人类对力的了解是从自身感觉开始的,最有效的方法是放手让学生去做,包括拉弓,推门,拍手,推墙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理解,在理解的过程中形成能力。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知道力的概念和单位。

(2)知道力的作用效果。

(3)知道力的三要素,能用示意图表示力。

(4)能解释现象中力的作用的相互性。

2.方法与途径:

(1)通过生活现象和生活实例感受力的作用效果。

(2)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自己动手实验,掌握科学探究方法。

3.情感与评价:

在观察体验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使学生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4.现代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五.教学重点

(1)通过力的作用效果感受力。

(2)知道力的三要素对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

六.教学难点

(1)理解“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会作力的示意图。

(3)会用力学知识解释生活中常见现象。

七.教学准备

每张桌子准备一个气球,弹簧,弹弓,斜面,小钢球,磁铁,多媒体

课件。

八.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让学生用托起物理书,提起书包,吹气球感受力。教师提问:什么是力?(学生带着问题投入学习中)

(二)合作探究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1.教师引导分析学生亲自体验到的力的现象,提问:(1)以上活动中谁对

谁用了力?(2)要有力的作用至少要有几个物体?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适时点拨学生得出力的概念。

教师继续提问:在两个物体中有一个施力物体,一个受力物体,谁能找出来?学生回答。

教师补充:(1)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

(2)相互接触的物体间有力的作用,不接触也有力的作用。(学生交流探究,利用身边的器材对教师补充的内容配以实例。师生相互评价,形成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

力的作用效果

1.展示课本中“想想做做”图片,演示其中实验,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共

同交流讨论:力的作用效果都有哪些?

教师引导学生回答归纳: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学生利用身边气球同桌间相互演示力的作用效果。(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演示方法,可相互学习,评价,看谁的方法更明显,效果更好,教师及时给予鼓励,赞扬。)

力的三要素

教师指导学生①用不同大小的力朝同一方向拍打气球,问:产生的力的作用效果相同吗?再问②用相同的力朝不同方向打气球效果相同吗?接着问③改变在气球上施力的位置效果相同吗?学生很容易回答,然后交流讨论:影响力的作用效果都有哪些?

教师适时提问:怎样表示力呢?

学生自学课本上力的示意图内容,试着画出黑板上所列的力的示意图。(师生共同分析评价,如何画好力的示意图的步骤。)

力的相互作用

让学生尝试:手拍桌子,抬桌子,互相击掌,手推墙等生活现象,谈谈感受。师生交流得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展示课本上的图片,让学生解释。(要求学生在体验中理解,并在理解中运用掌握。)

(三)课堂小结

让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教师用多媒体展示出来。

(四)检测反馈

指导学生完成课后习题。

九.教学反思

课堂中要始终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体验与实验中掌握知识。学生在交流讨论和实验的过程中难免纪律会有点乱,教师不要害怕课堂乱,只要学生真的动起来,学起来就行,当然教师要有驾驭课堂的能力,掌握好课堂的整体框架与时间也是很必要的,课堂中还要注意学困生的学习动态,力争在学习新知时将其教会,让其学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