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网络设计说明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换热网络集成说明
一.概述
目前,换热网络集成主要有三种方法:试探法,夹点技术,数学规划法。

其中,夹点技术以其使用简单,直观和灵活的优点被广泛的使用。

但夹点技术也有其缺点,夹点在应用中的主要缺陷有两点:过于注重能量的节省,而在设备和经济上的考虑略显不足;有些夹点匹配技术(如利用分流技术来匹配物流)在工艺的难以实现。

本项目换热网络集成以夹点为基础,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寻找合适于本工艺的换热网络。

为了减少公用工程的消耗,实现节能降耗和降低运行成本,在初步设计阶段,利用Aspen HX-net模块进行计算机辅助换热网络的集成和优化,由于本项目属于新建项目,运行成本将是一个重要的考核参数,其中公用工程的能耗是重点之一,同时考虑工艺需要和实际条件,找到设备投资与运行费用的平衡点达到经济利益的最优化。

根据本项目的工艺特点将整个生产过程分成三个工段:MTO反应工段、预分离及催化裂化工段、深冷分离工段。

但综合考虑车间工段间的距离等因素,在进行换热网络集成时,分成四个工段:MTO反应工段、预分离工段、催化裂化工段、深冷分离工段,先分工段进行夹点匹配、优化匹配,最后对全全流程的换热网络、公用工程进行整合与调优,达到能量的综合匹配与有效利用。

二.换热网络集成
1.分工段换热网络集成
(1)MTO反应工段
①物流信息提取
Aspen plus流程模拟提示“no error and warning”,通过Aspen HX-Net的自动导入功能对换热物流信息进行提取,手动检查物流信息,将提取有差异的信息输入至换热网络中,并补加部分物流,选择公用工程的类型及温度。

MTO反应工段物流提取信息见表5-1所示,热量回收及公用工程信息见表5-2所示。

表5-1 MTO反应工段物流提取信息
注:物流发生相变时出现分段,各段的物流密度由物流性质决定。

表5-2 MTO反应工段热量回收及公用工程信息
②能量分析
设定最小传热温差为10℃,利用Aspen HX-net对能量进行分析,温焓图如图5-1所示,总组合曲线如图5-2所示。

图5-1 MTO反应工段温焓图
图5-2 MTO反应工段总组合曲线
通过软件计算得到,系统的公用工程夹点温度为35-25℃,所需热公用工程用量为:7.268×108 KJ/h,冷公用工程用量为1.0888×109 KJ/h。

③物流匹配
本工段MTO出口急冷塔入口的物流由于工艺需要,需要快速冷却,不适合长距离换热,所以先进入废热锅炉换热,再预热MTO入口原料,最后用三元重冷剂冷却到适宜温度,同时换热网络集成考虑了再生空气的换热,以及再生塔出口高温空气的余热回收。

综合考虑工艺可行性、匹配原则、热量回收等原则,设计出MTO反应工段换热网络,如图5-3所示。

图5-3 MTO反应工段换热网络
(2)预分离工段
①物流提取
Aspen plus流程模拟提示“no error and warning”,通过Aspen HX-Net的自动导入功能对换热物流信息进行提取,手动检查物流信息,将提取有差异的信息输入至换热网络中,并补加部分物流,选择公用工程的类型及温度。

预分离工段物流提取信息见表5-3所示,能量回收及公用工程信息见表5-4所示。

表5-3 预分离工段物流提取信息
物流名称类型入口温度
(℃)
出口温度
(℃)
热容流率
(kJ/℃·h)
焓值(kJ/h)
流量
(kg/ h)
注:物流发生相变时出现分段,各段的物流密度由物流性质决定。

表5-4 预分离工段能量回收及公用工程信息
②能量分析
设定最小传热温差为10℃,利用Aspen HX-net对能量进行分析,温焓图见图5-4所示,总组合曲线见图5-5所示。

图5-4 预分离工段温焓图
图5-5 预分离工段总组合曲线
通过软件计算得到,系统的公用工程夹点温度有三个,温度为124.0-114.0℃、109.7-99.7℃、30.0-20.0℃,所需热公用工程用量为:7.268×108KJ/h ,冷公用工程用量为8.063×106 KJ/h。

③物流匹配
本工段只有物流与公用工程的换热,而没有物流间的换热,原因在于,压缩后的气体不适合与物流进行换热,所以用冷却水进行冷却,综合考虑工艺可行性、
匹配原则以及换热距离,设计出预分离工段换热网络见图5-6所示。

图5-6 预分离工段换热网络
(3)催化裂化工段
①物流提取
Aspen plus流程模拟提示“no error and warning”,通过Aspen HX-Net的自动导入功能对换热物流信息进行提取,手动检查物流信息,将提取有差异的信息输入至换热网络中,并补加部分物流,选择公用工程的类型及温度。

预分离工段物流提取信息见表5-5所示,能量回收及公用工程信息见表5-6所示。

表5-5 催化裂化工段物流提取信息
物流名称类

入口温度
(℃)
出口温度
(℃)
热容流率
(kJ/℃·h)
焓值(kJ/h)
流量
(kg/ h)
注:物流发生相变时出现分段,各段的物流密度由物流性质决定。

表5-6 催化裂化工段能量回收及公用工程信息
②能量分析
设定最小传热温差为10℃,利用Aspen HX-net对能量进行分析,温焓图见图5-7所示,总组合曲线见图5-8所示。

图5-7 催化裂化工段温焓图
图5-8 催化裂化工段总组合曲线
通过软件计算得到,本工段没有夹点,需最少热公用工程用量为:1.835×108 KJ/h,最少冷公用工程用量为1.549×108 KJ/h。

③物流匹配
本工段要保证催化裂化反应器内的温度维持在624.7℃,需要大量的热量,本设计拟先用催化裂化出口的高温气体预热,再用深冷工段经分离、冷量回收后的常温甲烷燃烧而产生大量高温烟道气提供足够的热量。

综合考虑工艺可行性、匹配原则、能量的综合回收利用等原则,设计出催化裂化工段换热网络见图5-9所
示。

图5-9 催化裂化工段换热网络
(4)深冷分离工段 ①物流提取
Aspen plus 流程模拟提示“no error and warning ”,通过Aspen HX-Net 的自动导入功能对换热物流信息进行提取,手动检查物流信息,将提取有差异的信息输入至换热网络中,并补加部分物流,选择公用工程的类型及温度。

深冷分离工段物流提取信息见表5-7所示,能量回收及公用工程信息见表5-8所示。

表5-7 深冷分离工段物流提取信息
物流名称
类型
入口温度(℃) 出口温度(℃) 热容流率(kJ/℃·h) 焓值(kJ/h )
流量 (kg/ h ) -8.3
-17.8 2.349×105
注:物流发生相变时出现分段,各段的物流密度由物流性质决定。

表5-8 深冷分离工段能量回收及公用工程信息
②能量分析
设定最小传热温差为10℃,利用Aspen HX-net对能量进行分析,温焓图见图5-10所示,总组合曲线见图5-11所示。

图5-10 深冷分离工段温焓图
图5-11 深冷分离工段总组合曲线
通过软件计算得到,本工段的夹点有两个,温度为40.4-30.4℃、-43.1--53.1℃,热公用工程用量为5.604×108 KJ/h,公用工程用量为6.309×108 KJ/h。

③物流匹配
深冷工段温位较低,对冷量的需求量很大,是能量集成的重点工段之一,除了考虑在空间布置和工艺等方面的匹配可行性外,合适的公用工程的选择对与能量和费用的降低很重要。

本工段换热网络集成时,考虑了甲烷塔出口-105.7℃甲烷的冷量的回收,此工段低温甲烷换热后升温至常温,送至催化裂化工段燃烧产生高温烟道气。

另外针对不同温位的公用工程进行选择与优化,使用多品味公用工程(三元轻冷剂、三元中冷剂、三元重冷剂、冷却水)的深冷工段换热网络方案1见图5-12所示,使用单一品味公用工程(乙烯冷剂、冷却水)的深冷工段换热网络方案2见图5-13所示。

图5-12 深冷分离工段换热网络方案1
图5-13 深冷分离工段换热网络方案2
通过换热网络计算结果的比较,方案1比方案2的总换热面积大43.6%,设备费高46.2%,操作费低91.8%,总费用低88.6%,综合考虑多方面,选择深冷工段换热网络方案1,即使用多品味公用工程。

2.全流程换热网络集成
①物流信息提取
Aspen plus流程模拟提示“no error and warning”,通过Aspen HX-Net的自动导入功能对全流程模拟的物流信息进行提取,手动检查物流信息,将提取有差异的信息输入至换热网络中,并补加部分物流,依据各工段的换热网络,整合全流程的换热网络,重新调整公用工程的类型及温度。

全流程物流提取信息见表5-9所示,优化后的公用工程信息见表5-10所示。

表5-9 全流程物流提取信息
表5-10 全流程公用工程信息
②能量分析
设定最小传热温差为10℃,利用Aspen HX-net对能量进行分析,温焓图见图5-14所示,总组合曲线见图5-15所示。

图5-14 全流程温焓图
图5-15 全流程总组合曲线
通过软件计算得到,系统的夹点有五个,温度为700.0-690.0℃、678.0-668.0℃、38.9-28.9℃、0.0--10.0℃、-67.0--77.0℃,所需热公用工程用量为:
2.247×109KJ/h ,最少冷公用工程用量为
3.237×109KJ/h。

③物流匹配
以分工段的换热匹配为基础,重新选择合适的多品味公用工程后进行物流匹配的整合。

由于分流处理而工艺上难以实现,所以本项目的物流没有进行分流。

考虑到设备投资等原因,换热量较小的物流间不进行匹配。

综合考虑工艺可行性以及匹配原则,设计出全流程换热网络见图5-16所示。

图5-16全流程换热网络
三.换热网络可行性的验证
Aspen plus全流程换热网络模拟验证流程图如图5-17所示,最终由换热网络模拟验证换热网络的可行性,并确定公用工程用量。

图5-17 全流程换热网络模拟
四.节能效果
表5-11 能量回收利用信息
表全流程公用工程信息
由此可以看出,经过匹配和热量回收后,公用工程用量大大降低,达到了很好的节能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