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的内涵及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现代教育的内涵及特征
[摘要]现代教育是一个相对性的概念,是相对意义和绝对意义的统一。文章对现代教育的相对意义和绝对意义进行了阐述,并探讨了现代教育的六大特征:教育功能的多样化扩展与增强;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旨归;教育与生产劳动走向更高层次的融合;教育制度越来越民主化;教育内容实现科学与人文更高层次的整合;教育手段不断科学化。
[关键词]现代教育特征全面发展
[作者简介]周淑芳(1980- ),女,江西玉山人,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基础部,讲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江西南昌 330099)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2-0159-02
一、现代教育的内涵
种种“现代教育”的概念归纳起来不外乎两类:一类从外部条件观察,现代教育有相对意义;另一类从内部观察,现代教育有绝对意义。笔者认为“现代教育”是相对意义和绝对意义的统一;无数个相对意义的现代教育构成绝对意义的现代教育,绝对意义的现代教育体现在种种相对意义的现代教育之中。
(一)现代教育的相对意义
所谓现代教育的相对意义指现代教育有种种不同的具体历史形态。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家,由于生产力不同,政治文化传统不
一,现代教育有不同的具体历史形态,故现代教育的内涵有其特殊性,但这种教育都反映了当时社会生产力的需要,都是他们当时的现代教育。
生产力、社会生活的连续性决定了不同具体历史形态的现代教育也有其连续性,有一个自然发展的历史过程。其发展的具体道路是否定之否定,在否定之否定中,反映着现代教育的共同发展趋势。回顾教育发展的历史我们可以清晰看到:文艺复兴时期新教育既是对中世纪教育的一种否定,也是对古希腊、古罗马教育的否定之否定,这其中有继承,更多的却是发展。20世纪初杜威的进步主义教育运动是对赫尔巴特的传统教育的一种辩证的否定,而20世纪中后期的新传统主义、要素主义、永恒主义教育则通过对进步主义教育的再次否定,继承和发展了前者的教育思想。每一种具有相对意义的具体的历史的现代教育在否定它以往的形态中实现更高层次的发展,同时也带有不可克服的历史局限性,从而为实现绝对意义的现代教育不断开辟道路。当然也不可否认,在某一具体的历史时期,出于政治或其他的考虑,而发生对以往教育的简单否认造成现代教育发展的暂时倒退现象,如我国“文革”时期。
我们反对那种简单静止地把某种教育抽出来固定地称之为现代教育的观点。因为“现代”一词本身是相对而言的。20世纪人的现代是20世纪,18世纪人的现代是18世纪。固定化观点在事实上也是不合逻辑的,如果把某种教育,如20世纪初的进步主义教育称之为现代教育,那么当代美国的教育难道是未来的教育吗?显然这
是形而上学的。我们认为,进步主义教育是现代教育在20世纪初的一种具体历史形态,而不是现代教育的全部。教育的现代化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二)现代教育的绝对意义
所谓现代教育的绝对意义是指现代教育的各种具体的历史形态中蕴涵着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和主线,即致力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马克思主义为提示现代教育的绝对意义提供了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唯物史观告诉我们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分析一个社会不能不从分析生产力入手。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进一步指出:人的发展是同生产的发展相一致的。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最终趋势是社会化大生产,社会化大生产本身的革命性决定了劳动的频繁变换,这就要求劳动者在尽可能多的方面得到发展。总之,生产力的最终趋势就是要求教育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来。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把现代教育的绝对意义理解为:致力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
承认现代教育有绝对意义就是承认各种具体历史的现代教育形态除了有个性外,还有共同性。但这并不否认现代教育有相对的意义。全面发展的教育不可能突然出现在教育者的脑海中,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总是有一个具体的历史发展过程。全面发展在不同时代具体内容不尽相同,在广度(教育的民主性)在深度(个人各方面发展的程度)方面都有不同的要求。在夸美纽斯时代,全面发展
就是泛智主义;18世纪、19世纪,全面发展在广度方面的巨大进步在于普及义务教育,而在深度方面则体现为智育方面的科学主义教育的发展和科学主义内部的形式教育论与实质教育论之争;整个20世纪全面发展更是向纵深发展,义务教育年限的延长,进步主义的兴起,主知主义和行动主义的激烈斗争则反映了生产力发展到自动化阶段对劳动者的主动性、创造性和个性发展的要求。世纪之交,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的再次激烈交锋预示着全面发展的教育又有
了新的内涵,有了新的具体历史形态。可以预见,从现在到共产主义实现过程中,全面发展的教育必然还会出现种种的具体历史形态。不承认这点,就是割断了教育发展的历史。
黄济教授在《现代教育论》中将现代教育定义为:“从资本主义大工业和商品经济发展起来到共产主义完全实现这一历史时期致
力于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全面发展的个人的教育。”这一观点是有道理的。在这观点中,现代教育既有绝对意义(即致力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又包含了现代教育的具体历史形态(即从大工业以来的致力于此的各历史阶段的现代教育)。
若进一步抽象分析,即便到了共产主义时代,全面发展的教育仍然有不同的历史形态。而相对意义的现代教育在古希腊就有萌芽,亚里士多德就提出了和谐发展的教育观,不过只是纯粹思辨的结果,还没有生产力基础。有生产力基础的全面发展最初产生于中世纪的城市学校,它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需要,这种全面发展还带有相当的原始性。随着资本主义因素的逐渐强大,大量实科中
学涌现,古代教育与现代教育激烈斗争,全面发展的内涵也逐渐丰富。最后终于由量变到质变,现代教育在质和量上都占据了优势。这一点的标示物在中国可算是1905年的“废科举、兴学校”,在世界范围是由国家从教会手中夺取举办世俗学校的权力,培养资本主义所需人才,而最早的是1792年法国的康多塞计划。
现代教育是相对意义和绝对意义的统一。在这两个方面中,绝对意义又是主要的方面,它决定了现代教育的发展方向,是其发展的依据。正是从这个意义上,下面我们撇开具体的历史的现代教育的各种形态,就绝对意义方面来分析现代教育的特征,在分析时遵循从外到内,从宏观到微观的顺序,依次展开。
二、现代教育的特征
(一)教育功能的多样化扩展与增强
从历史的角度分析,教育功能的发展大致历程是:以经济功能为主、以政治功能为主、集政治经济文化个人享用等功能为一体的多功能体系,分别对应原始社会、古代社会和现代社会的教育。从未来发展趋势来看,教育的功能必将从当代的凸显性的经济、隐蔽化的政治功能、暂露个人享用功能的发展阶段转变为以文化和个人享用功能为主的阶段。教育功能的增强则突出反映在教育逐渐走向社会的中心、教育的社会化和社会的教育化上,最集中的体现则反映在“教育先行”“学习型社会”等观念上。
(二)教育目的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旨归
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目标是现代教育的本质特征。根据马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