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原初历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马克思的原初历史

①物质资料的生产;

②由新需要而产生的物质资料的再生产;

③人类自身的生产,既人类的繁殖;

④人类社会关系的生产。

二、马克思主义在社会历史研究中的革命变革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批判地继承了人类社会认识史上的一切积极成果,克服了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的历史局限,根据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而加以变革,开启了科学认识社会的新时代。

马克思主义产生前的各种社会认识和社会理论,尽管在社会认识史上有其地位和作用,但是,由于生产规模的狭小,限制了人们的眼界,特别是剥削阶级由于偏见经常歪曲历史,在总体上不可能给社会历史以科学说明。即使自然观上的唯物主义者,一旦进入社会历史领域,也不可避免地陷入历史唯心主义。

在19世纪中叶,马克思、恩格斯适应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需要,吸收人类几千年思想文化中的积极成果,特别是批判地继承了近代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学说,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矛盾和发展趋势,科学总结无产阶级斗争的实践经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学说。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主张,研究社会历史必须研究社会赖以生存的物质生活条件,并根据这种物质生活条件说明政治、法律、美学、哲学、宗教等等观点,即用社会存在去解释社会意识,而不是相反。这样,唯心主义就从它的最后的避难所——社会历史领域中被驱逐出去了,如同达尔文发现自然界发展的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历史观的这种深刻变革,为研究社会历史指明了方向。

马克思从实践的观点出发,从方法论上深刻批判了唯心主义对于社会历史的主观臆断,要求人们从“从天国回到人间”,把社会认识的视野聚焦于人们的现实生活,因为在“思辨终止的地方,在现实生活面前,正是描述人们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的真正的实证科学开始的地方。”马克思明确指出,社会认识的出发点应当是现实的、有生命的、从事实际活动的人,整个世界历史就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人的生产与生活构成了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由此而产生了一定的生产关系和交往方式,产生了市民社会、国家关系和意识形态等等。在这里,“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

马克思从实践论的高度深刻分析了旧唯物主义者为什么在对自然的认识中尚能坚持唯物主义,而在社会历史领域陷入唯心主义的原因。马克思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他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他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马克思认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方面去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因此,“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了的人类。”

列宁指出,

“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是“唯一科学的历史观”,它使“过去在历史观和政治观方面占支配地位的那种混乱和随意性,被一种极其完整严密的科学理论所代替。”

三、确立合理的价值向度是社会评价的任务

由于任何社会现象和社会事件,都关联着人们一定的目的,从而具有价值属性,因而,研究社会必定包括对社会价值的评价。

评价是研究者对研究对象价值属性的判断,即分辨并评判对象的好坏、善恶、美丑及其程度。人们认识社会现象,不仅要了解社会“是什么”“怎么样”,更重要的在于揭示和把握社会的各种可能性,在给出社会的“病理”判断的同时,还要发现并确定社会合理的价值向

度;提示人们从“坏处”着想,向“好处”努力,促使社会向有利于人类进步的方向变化。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价值评价,既要客观地把握社会自身包含的价值维度,从而具有科学的社会认知的功能,又体现着研究者及其所属群体一定的价值取向,从而表现出特定的主体性和价值观。这就有一个如何处理研究者的价值取向与社会自身的价值维度的关系问题。

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规律,首先坚持科学的严谨态度,但他对资本主义剥削所持的价值批判立场,使他能够在肯定资本主义历史合理性的同时,更为敏锐地发现资本所带来的文明的深刻悖论,发现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不合理性和被社会主义取代的必然性,从而实现了真理和价值的高度统一。

社会研究领域之所以看起来“公有公理”、“婆有婆理”,重要原因即在于研究主体的价值观不同。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要求从社会本身的矛盾运动出发,发现并确立合理的价值向度,从根本上解决了社会评价领域的价值多元化问题。

四、案例分析:美国政府与控抢

社会利益矛盾和阶级矛盾

(1)利益关系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核心

物质利益是其他一切利益的基础和前提,物质利益关系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核心,利益关系变迁是社会发展状况的标志,利益分析方法是观察和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根本方法。马克思说:“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恩格斯也曾指出:“每一既定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表现为利益”。无论是政治制度还是意识形态,其形成和发展都根源于物质利益,因为一切争取解放的政治斗争和阶级斗争“归根到底都是围绕着经济解放进行的”。马克思恩格斯正是通过研究物质利益问题创立了唯物史观。

利益关系和利益矛盾伴随人类社会的始终。在社会主义社会,根本利益对立基础上的利益矛盾已经不复存在,但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各种局部利益矛盾、暂时利益矛盾仍然存在,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差别、利益冲突并没有消失,利益关系仍然深刻地影响着人们对待事物的立场、观点和态度。

现阶段,我国出现的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是利益矛盾在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表现,其核心是利益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诉求,妥善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和利益矛盾,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切实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二)阶级矛盾的实质是利益矛盾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在阶级社会中表现为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之间的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贯穿于阶级社会的全部历史。

阶级矛盾的实质是利益矛盾。在阶级社会里,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在生产关系体系中的不同地位决定了它们的不同经济利益。剥削阶级凭借生产资料所有权占有被剥削阶级的剩余劳动,并对他们实行政治上的压迫,以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被剥削阶级为了改善自己的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获得自己的物质利益,就要起来反抗剥削阶级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于是就产生了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是根本利益对立的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根源于物质利益的根本对立,一切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归根到底都是由于经济利益而引起、围绕着经济利益而展开的。正如恩格斯所说:阶级斗争“首先是为了经济利益而进行的,政治权力不过是用来实现经济利益的手段。”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恩格斯指出:“自从原始公社解体以来,组成为每个社会的各阶级之间的斗争,总是历史发展的伟大动力”。阶级斗争之所以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因为阶级斗争既是阶级社会基本矛盾的直接表现,又是解决阶级社会基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