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生物个体的稳态单元测试3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届苏教版生物个体的稳态单元测试
1. (2017银川质检)内环境是指细胞直接浸浴和生存的环境,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
述正确的是()
A •内环境是对多细胞生物而言的,单细胞生物多数生活在水中,可以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B •膀胱上皮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尿液和组织液
C.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场所
D •外界环境变化不大时,机体一定能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答案A
解析内环境是指多细胞生物体内细胞生活的细胞外液(包括组织液、血浆和淋巴),单细胞生物大多直接生活在水中,没有内环境;膀胱上皮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组织液,尿液不属于细胞外液,因而不属于内环境;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质基质,而不是内环境;如果机体自身的调节能力出现障碍,即使外界环境变化不大,也会出现内环境稳态的失调。

2.如图表示人的肝细胞与甲、乙、丙三种细胞外液的物质交换关系,下列有关叙述
错误的是()
肝细胞=甲二
A •甲、乙、丙依次为组织液、血浆、淋巴
B •甲中的葡萄糖进入肝细胞需要穿过两层磷脂分子
C. NaHCO3等缓冲物质可使乙的pH稳定在7.35〜7.45
D •肝细胞、甲、乙三部位CO2浓度大小关系为乙>甲>肝细胞
答案D
解析甲是组织液,乙与甲进行物质交换是双向的,乙是血浆,丙是淋巴,A正确;甲(组织液)中的葡萄糖进入肝细胞需穿过肝细胞膜(一层膜),即两层磷脂分子,B正确;NaHCO3等缓冲物质可使乙(血浆)的pH稳定在7.35〜7.45,C正确;CO2运输过程中,经自由扩散由细胞扩散到组织液,又由组织液扩散到血浆,故CO2浓度大小关系为肝细胞〉甲(组织液)〉乙(血浆),D错误。

3•下图表示人体内的细胞与细胞外液和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示意图。

下列
叙述不正确的是()
细胞外液
A •①②③分别代表血浆、淋巴和组织液,三者共同构成人体内环境
B •当人体蛋白质长期供应不足时,①③等处的渗透压会降低
C.①中含有的成分有血浆蛋白、抗体、神经递质、水、无机盐等
D .无氧呼吸产生并释放到①中的乳酸由缓冲物质中和,以维持内环境pH相对稳

答案C
解析①与③相互渗透,且③可以形成②,因此①是血浆,②是淋巴,③是组织液, 共同构成人体内环境,A正确;人体蛋白质长期供应不足时,血浆渗透压降低,大量的水通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组织液的渗透压降低,B正确;①血浆中含有
的成分有血浆蛋白、抗体、水、无机盐等,但不含有神经递质,神经递质位于组织液中,C错误;无氧呼吸产生并释放到①中的乳酸由缓冲物质中和,以维持内环境pH相对稳定,D正确。

4.(2016合肥一中)如图是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的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 .甲、乙表示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
B .三种调节方式中,神经调节占主导地位
C.丙、丁可以表示温度和酸碱度
D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不可以变化,否则机体就不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
答案D
解析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一体液一免疫调节网络,因此甲、乙表示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与细胞外液的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有关;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的稳定,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变化,如果超出这一范围就会影响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

5.如图表示人体皮肤在不同环境温度下维持体温的方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人体在炎热和寒冷条件下均靠体液调节维持体温
B .从甲到乙是机体散热的唯一途径,从丙到丁表示机体产热途径
C.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对温度产生感觉的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D .甲和丙表示在寒冷环境中,此时人体维持体温消耗的能量少于乙和丁
答案C
解析体温调节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调节的结果,A错误;图中都表示的是
散热过程,没有产热过程,B错误;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中,但冷觉或热觉都在大脑皮层中产生,C正确;甲和丙的散热都较少,说明是在寒冷条件下的变化,乙和丁是在炎热条件下的变化,寒冷条件下因为散热较多,所以用于维持体温的热量消耗也较多,D错误。

6.(2017厦门质量检测)炎热环境中,人体维持体温恒定的主要机理是()
A .皮肤毛细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大,汗腺分泌增加
B .立毛肌舒张,血流量减少,皮肤温度下降
C.酶活性下降,细胞代谢减弱,产热量下降
D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活动减弱,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
答案A
解析在炎热环境中,立毛肌舒张,皮肤毛细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大,汗腺分泌增加,以增加散热,A正确,B错误;由于体温能维持基本稳定,酶活性和细胞代谢不变,C错误;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活动增强,D错误。

7.下列关于体温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大脑皮层是调节体温的主要中枢
B .温觉感受器只分布于皮肤
C.人在剧烈运动时主要产热方式是骨骼肌的收缩
D .降低新陈代谢是人在炎热环境中散热的主要方式
答案C
解析人体体温的主要调节中枢是下丘脑,而不是大脑皮层,A错误;温度感受器
有的在体表,有的在体内,皮肤、黏膜和内脏器官中都有温觉感受器和冷觉感受器的分布,B错误;人体主要产热器官是骨骼肌和肝脏,安静状态时肝脏的产热量最
多,剧烈运动时,骨骼肌的产热量剧增,C正确;在炎热环境中,人体的热量散失途径主要是汗液的蒸发、皮肤毛细血管的散热,D错误。

8•如图是人体体温调节部分示意图。

冬天,一健康男子在室外静静地等车,下列有关其体温调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男子体温调节中枢一直处于调节体温稳定的较兴奋状态
B •该男子体内热量主要来自④⑤的产热
C.②③、②⑤均属于神经调节
D •⑦⑧的活动增强,会引起③④⑤⑥的活动相应增强
答案D
解析由于该男子一直处于较低温度下,所以其体温调节中枢一直接受来自①的兴奋,故一直处于较兴奋状态;安静状态下,机体产生的热量主要来自内脏和骨骼肌;下丘脑可通过有关神经控制皮肤血管及骨骼肌,故②③、②⑤均属于神经调节;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素和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可促进机体细胞代谢,但是并不能支配汗腺的分泌及皮肤血管的收缩(二者受神经支配)。

9.下列关于人体体温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外界温度由40 C降到37 C的过程中发生兴奋的感受器有冷觉和温觉感受器
B •人体热量的来源主要是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C.冬季汗腺活动比夏天弱得多,说明人体冬天散热量小于夏天
D •汗腺活动加强都与体温调节有关
答案B
解析外界温度由40 C降到37 C的过程中发生兴奋的感受器是冷觉感受器,A错误;细胞中有机物氧化分解放出的能量,一少部分转移到ATP中用于各项生命活动,大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用于维持体温恒定,B正确;冬季汗腺活动比夏天弱得多,但人体冬天散热量并不小于夏天,C错误;汗腺活动加强还与水分和代谢废物
的排出有关,D错误。

10.关于下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液、b液和c液共同构成了人体内环境的主体
B .胰腺组织细胞分泌的消化酶、胰岛素等通过b液运输到作用部位
C.流经胰腺组织细胞的血液中02浓度下降,CO2浓度升高
D.b液周围的管壁破损或其含有的蛋白质减少均会造成a液增多
答案B
解析依据图示可知a液为组织液,b液为血浆,c液为淋巴,三者共同构成了人体内环境的主体。

胰腺组织细胞分泌的消化酶,不经过b液运输。

流经胰腺组织细胞的血液中02被组织细胞利用,浓度下降,同时产生的C02通过组织液弥散到血浆中,血浆中C02浓度升高。

b液周围的管壁破损或其含有的蛋白质减少导致血浆渗透压下降,组织液吸水能力相对增强,造成a液增多。

11.(2015海南,18)人体中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构成了细胞赖以生存的内环境,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血浆和组织液都有运输激素的作用
B .血浆和淋巴都是免疫细胞的生存环境
C.血红蛋白主要存在于血浆和组织液中
D .组织液中的蛋白质浓度低于血浆中的蛋白质浓度
答案C
解析血浆和组织液都属于体液,有运输激素的作用,A正确;淋巴通过淋巴循环
进入血浆,血浆和淋巴都是免疫细胞的生存环境,B正确;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内,不是内环境成分,C错误;血浆和组织液、淋巴相比,含有更多的蛋白质,D 正确。

12.(2016铜鼓县三模)发生在人体内环境的生理过程是()
A .肠脂肪酶催化脂肪分解
B .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被分解
C.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多肽
D . mRNA经酶催化分解成核苷酸
答案B
解析肠脂肪酶催化脂肪分解,发生在消化道内,不发生在内环境中,A错误;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被分解,发生在突触间隙的组织液中,是发生在人体内环境的生理过程,B正确;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多肽,发生在细胞内,不发生在内环境中,
C错误;mRNA经酶催化分解成核苷酸,发生在细胞内,不发生在内环境中,D错误。

13•下图是人体某局部组织的模式图,图中箭头表示物质的交换方向,A、B、C表示结构,a、b、c、d表示液体。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a〜d中,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的是a
B.a〜d中,02浓度最低的是a
C.在正常情况下,组成A结构的细胞具体的内环境是血浆
D.a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是内环境
答案C
解析A、B、C分别表示的结构为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和组织细胞,a、b、c、d 分别表示的体液为细胞内液、组织液、淋巴和血浆。

所以a细胞内液不属于内环
境的成分,A正确;02浓度最高处为血浆,02浓度最低处为细胞内液,B正确;在正常情况下,毛细血管的细胞具体的内环境是血浆与组织液,C错误;a通过内环
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D正确。

14.下图是人体局部内环境的示意图。

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甲、乙、丙液构成了人体的内环境
B . 3中的有氧呼吸产物可参与体液调节
C.人发生过敏反应,1结构的通透性会增大
D .某人长期摄入蛋白质过少,会引起丙液减少答案D
15•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人的血浆pH通常在7.35〜7.45之间,变化不大的原因是()
①H2CO3/NaHCQ、NaHPQ/Na2HPO4等多对缓冲物质对血浆酸碱度起缓冲作用
②通过呼吸系统可不断排出CO2
③血浆中过多的碳酸氢盐可以由肾脏随尿排出体外
④神经系统对呼吸运动强度的调节有利于维持血液pH的相对稳定
⑤食物中的碱性物质与新陈代谢产生的酸性物质所构成的缓冲对调节了血液pH
A •①
B •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 •①②③⑤
答案B
解析血浆中含有的H2CO3/NaHCQ、NaHPQ/Na2HPO4等多对缓冲物质,能够维持血浆pH的相对稳定,对血浆酸碱度起缓冲作用,①正确;血浆中的二氧化碳会刺
激呼吸中枢,进而调节呼吸运动的强度,使CO2通过呼吸系统排出体外,以维持血浆pH的相对稳定,②④正确;当碳酸钠进入血浆后,会与血浆中的碳酸发生作用,形成碳酸氢盐,而过多的碳酸氢盐可以由肾脏排出,从而使血浆酸碱度不会发生很大的变化,③正确;缓冲对是由内环境中的一种弱酸和相应的一种强碱盐组成的,食物中的碱性物质不属于内环境中的成分,⑤错误。

综上所述,B项正确。

16.下面为机体调节示意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人体清除衰老细胞体现的是图中②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B .图中③神经系统均直接控制内分泌腺的活动
C.坎农提出人体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是神经一体液一免疫调节的结果
D .血糖调节的主要途径是①④⑥⑤
答案D
解析人体清除衰老细胞体现的是免疫系统的清除功能;神经系统可直接或间接的调控内分泌腺的活动;神经一体液一免疫调节是目前普遍认为的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血糖调节主要是通过血糖浓度的升降刺激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或胰高血糖素来实现的。

17.如图表示寒冷环境中的体温调节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甲一减少敝热
—丙一
A •感受外界环境温度变化的感受器和体温调节中枢都在下丘脑中
B •甲的含义是汗腺分泌减弱,毛细血管舒张
C •如果乙表示激素的作用,则主要是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
D •如果丙表示相关骨骼肌的活动,则通过战栗增加无氧呼吸的强度
答案 C
解析 感受环境温度变化的感受器在皮肤,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中, A 错误;毛 细血管舒张会增加散热,B 错误;寒冷环境中,通过下丘脑等神经结构的调节,甲 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均增加,以增加产热过程,
C 正确;骨骼肌产热主要通过
有氧呼吸过程,D 错误。

18. 如图表示动物体温调节过程的部分示意图,图中①、②、③代表激素,当某人走 出房间进入寒冷环境时,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血液中激素①、②、③的含量会增加
B .骨骼肌受有关神经支配,不自主战栗
C .激素①、②对垂体的作用效应都为促进
D .该图表示体温调节的方式为神经一体液调节
答案 C
解析 图中①〜③分别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

刚 进入寒冷环境时,激素 ①分泌增加促进③的含量增加,从而使 ②的含量增加,A 正 确;骨骼肌发生不自主战栗,增加产热,是神经系统调节的结果, B 正确;激素①、 ②对垂体的作用效应分别为促进和抑制,C 错误;图中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并 且图中激素参与体温的调节,因此该图表示体温调节的方式为神经
一体液调节,D
正确。

19.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有冷敏神经元和热敏神经元两种,这两种神经元放电频率 与体温变化之间的关系如图,正常情况下, C 、W 曲线交于点S ,此点对应的温度 为正常温度。

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甲狀腺 IC1L

循环
A .当体温低于正常值时,正常人体冷敏神经元的放电频率一定高于热敏神经元的 放电频率
B .当人体处于炎热环境时,通过神经 一体液调节,增加散热、减少产热,使体温 恢复至正常
C .若人体感染流感病毒后体温持续偏咼,点 S 将右移
D .正常人处于炎热环境中的散热量大于在寒冷环境中的散热量
答案 D
解析 体温低于正常值时,冷敏神经元的放电频率高于热敏神经元的放电频率, A 正确;由于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当人体处于炎热环境时,通过神经一体液调节, 使机体散热增加,产热减少,使体温恢复正常, B 正确;若人体感染流感病毒后体 温持续偏高,体温高于正常值时,点 S 将右移,C 正确;正常人体处于炎热环境或 寒冷环境中,人的体温是恒定的,所以两者散热量都等于产热量,因为在寒冷时产 热量增多所以散热量也多,故炎热环境中的散热量小于在寒冷环境中的散热量,
D 错误。

20.
下图为人体体温调节的曲线图,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人体热量的来源主要是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放能
B .时间t i 〜t 2,散热量增加产热量也增加
C .时间t 2〜t 3,散热量减少是体温调节的结果
D .时间t 3以后,产热量小于散热量
答案
D
时间










值-
解析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释放出大量的能量,其中一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来维持体温恒定,A正确;人体体温恒定,正常情况下产热量等于散热量,时间t3
后产热量也是等于散热量,D错误。

21.(2015全国I, 3)某同学给健康实验兔静脉滴注0.9%的NaCI溶液(生理盐水)20 mL后,会出现的现象是()
A .输入的溶液会从血浆进入组织液
B .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分别增加10 mL
C.细胞内液Na*的增加远大于细胞外液Na*的增加
D .输入的Na*中50%进入细胞内液,50%分布在细胞外液
答案A
解析组成内环境的血浆与组织液之间可以相互交换物质,静脉滴注的生理盐水中的水和无机盐离子可以从血浆通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A正确;正常机体可以
通过调节维持稳态,静脉滴注生理盐水,机体可以通过泌尿系统把一部分水和无机盐排出体外,故B错误;在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占有明显优势的是钠离子和氯离子,因此静脉滴注生理盐水中的钠离子主要留在细胞外液中,故C、
D错误。

22.(2014全国II,3)关于在正常情况下组织液生成与回流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生成与回流的组织液中氧气的含量相等
B .组织液不断生成与回流,并保持动态平衡
C.血浆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动脉端进入组织液
D .组织液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静脉端进入血液
答案A
解析A项,在毛细血管的动脉端,血液运输的氧气经组织液进入组织细胞被利用,在毛细血管的静脉端,组织细胞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经组织液进入血液被运输到肺经呼吸排出体外,因此生成的组织液中氧气的含量大于回流的组织液中氧气的含量,两者氧气的含量不相等。

B项,血浆可以形成组织液,组织液可以进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也可以回渗到血浆,淋巴通过淋巴循环回流到血浆,因此组织液处于不断生成与回流之中,并保持着动态平衡。

C项,动脉中的血浆沿动脉流入毛细
血管的动脉端,其中的许多物质会透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

D项,组织液中包
括细胞代谢产物在内的各种物质,大部分能够被毛细血管的静脉端吸收进入血浆。

23.(2012江苏,3)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失调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淋巴管阻塞引起下肢水肿
B •血液中钙盐过多引起肌无力
C.再次接触同种过敏原引起过敏反应
D •腹泻引起体液中水和蛋白质大量丢失
答案D
解析淋巴管阻塞会使组织液增多,从而导致组织水肿,A项正确;血液中缺乏钙盐会引起机体抽搐,而血液中钙盐过多则会引起肌无力,B项正确;过敏反应是由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受到同种过敏原的刺激时引起的,C项正确;腹泻可引起机体体液中水和盐分的大量丢失,但不会引起体液中蛋白质的大量丢失,D项错误。

24.(2014北京,2)在我国北方,游泳爱好者冬泳入水后,身体立即发生一系列生
理反应,以维持体温恒定。

此时,机体不会发生的反应是()
A •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加强肌肉收缩
B •通过反射活动引起皮肤毛细血管收缩
C.通过神经调节减少汗腺分泌
D .抑制垂体活动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
答案D
解析冬天环境温度较低,游泳爱好者入水后,皮肤冷觉感受器受到刺激产生兴奋,兴奋经传入神经传至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该神经中枢把传来的神经冲动进行分析和综合,再产生一种兴奋,这种兴奋经传出神经到达效应器,引起骨骼肌不自主战栗(增加产热)、皮肤毛细血管收缩(减少散热)、汗腺分泌减少(减少散热),A、B、C 三项均正确。

同时,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促进垂体合成和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分泌,使机体代谢增强,产热增加,以维持体温恒定,D项错误。

25.小白鼠是恒温动物,当环境温度明显降低时,其体温仍能保持相对恒定。

为了探究调节体温的中枢是否为下丘脑,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制订了以下实验方案:实验假设:下丘脑是调节体温的中枢。

材料用具:略。

实验步骤:
①取两只健康状况良好且相同的成年小白鼠,并标记为甲、乙。

②用一定的方法破坏甲鼠的下丘脑,乙鼠不做处理作为对照,并分别测量初始体温。

③把甲鼠置于0C环境中,把乙鼠置于25 C环境中作为对照,在相对安静的条件下观察
24 h,每隔4 h分别测量一次体温,并做好记录。

预期结果与结论:甲鼠体温发生明显改变,乙鼠体温保持相对恒定,说明下丘脑是调节体温的中枢。

⑴该兴趣小组设计的实验方案有哪些不妥之处?请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没有破坏甲鼠的下丘脑,将甲鼠置于0C的环境中,则甲鼠维持体温恒定的调
节方式是_______________ ,请写出导致战栗的反射弧:
(3)寒冷环境下,小白鼠的耗氧量会________________ ,肝和骨骼肌等细胞的代谢水
平增强,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激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4)将乙鼠从25 °C移入40 °C的环境中,产生炎热感觉的结构是__________ 。

答案(1)①取材不当,应取若干只健康状况良好且相同的成年小白鼠②不符合单
一变量原则,应将两组小白鼠均置于0C环境中③实验结果与结论描述有误,应按探究性实验书写预测实验结果和结论
(2)神经和体液调节冷觉感受器f传入神经f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f传出神经f 骨骼肌
⑶增加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4)大脑皮层
解析一般情况下,用活体做实验时,为避免因个体死亡或个体差异等情况而导致实验不
能正常进行,常选取几个相同状况的个体进行研究。

除对下丘脑的处理方式不同外,其他
的无关变量均应该相同。

实验目的为“探究调节体温的中枢是否为下
丘脑”,而最后结论的表述并没有“扣题”,而是按验证性实验处理,这是明显的错
误。

低温环境下,机体可通过神经调节使皮肤血流量减少、骨骼肌产热量增加等,同时
还可以引起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因此,既有神经调节,又有体液调节。

所有
的感觉都在大脑皮层形成。

26.根据内环境及其稳态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某奶牛场为提高产奶量,给奶牛饲喂了大量的某种精饲料后,奶牛瘤胃发酵产酸
过多,引起机体血液pH低于正常值,且难以恢复到正常水平。

产酸过多使pH难
以恢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pH低于正常值会引起酸中毒,为了避免这一问题,可以在饲料中添加起____________ 作用的物质,以利于奶牛内环境的pH维持在正常水平。

机体的内环境是指,主要包括血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
(2)环境的剧烈变化或惊吓会导致奶牛机体内某些激素水平的变化,从而使产奶量下降,在这个过程中机体的调节方式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
答案(1)pH过低,导致相关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使酶失活中和由细胞外
液构成的液体环境组织液淋巴(2)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解析(1)pH过低,导致相关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使酶失活;为了除掉过多的
酸性物质,可以在饲料中加入碱性物质,与酸性物质发生中和反应,维持pH的稳定。

内环境是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2)受到惊吓时,激素分泌增多,该过程是神经调节;同时,激素发挥作用,调节生命活动属于体液调节。

27.如图表示人体体液之间的部分关系,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册胞D
仙葩糖二糙原卫*乳酸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淋巴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①〜⑥的相互关系中,物质交
换是单向的是
(2)图中体液分为细胞内液与细胞外液两大类,含量多的是 ________________ o机体
代谢情况发生变化,最易于通过检查血浆的__________________ 反映。

(3)过程b由激素___________________ 进;当细胞D中产生过量乳酸时,机体可如
何处理乳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