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卫视《晚间》节目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晚间》:“说”新闻的鼻祖
2006年,在全国开讲新闻先河的湖南卫视《晚间新闻》改名为《晚间》,以区别于一般的新闻节目,强化它的杂志特色。

之前,《晚间新闻》作为全国电视新闻中最具个性、特色的栏目之一已深入人心。

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纽约时报》,对湖南卫视的《晚间新闻》节目也大加赞赏,称其为“中国最流行电视台的…怪味豆‟”。

她,曾因“离经叛道”创意求新登上北京广播学院的教材。

她是新闻队列中的故事会,是长盛不衰的新闻传奇,是浑身上下充盈生活气息的通俗演义。

1998年底,上星一年多的湖南卫视,综艺娱乐节目已经在全国产生重大影响后,又开始对新闻栏目动手术。

当时,台里对《晚间新闻》栏目实行总制片人,将它作为新闻改革的突破口。

从此,《晚间新闻》作为“另类”新闻性节目的先锋,关注老百姓的生活与感受,表现手法不拘一格,吸引了大批观众,创下居高不下的收视率,有时甚至高居湖南卫视收视排行的榜首。

《晚间》在全国同时段所有卫星频道(含中央台各频道)的所有电视节目中,收视稳居前列,在中小城市到县乡的收视更有压倒性优势。

作为一个几乎天天要播出的高密度栏目能保持这样高的收视率,不仅是湖南卫视所仅见,也是全国电视界所罕见的。

旺盛的人气给《晚间新闻》带来旺盛的财气。

曾经有几年,湖南广电单独拍卖部分栏目的插播广告代理权,在2001年湖南电广传媒广告分公司的广告拍卖会上,《晚间新闻》3分钟的插播广告代理权高达4088万元,成为全国所有省级卫视里广告价格最高的新闻性栏目时段。

高收视率带来巨大影响,首先是牢牢地抓住了全国广大的观众。

许多观众已养成每天准时看《晚间》的“生活习惯”,甚至养成了“看完《晚间》睡觉”的作息习惯;同时《晚间》还拥有各个层次、各种口味的观众,形成雅俗共赏、高低兼容的局面;再次,《晚间》在为老百姓做实事的同时还起到一个导向、示范的作用,更通过无数个弘扬真善美的动人故事陶冶观众情操,净化社会风气。

《晚间》的收视奇迹也吸引了海内外同行的眼光,全国先后有六十多家电视台的同行到《晚间》考察研究和借鉴,还有香港、台湾以及一些外国电视台驻中国的公司要求提供节目给他们,考虑到新闻节目的特殊性,《晚间》予以婉拒。

是什么造就了《晚间》栏目到现在仍旧有如此之高的收视率?总制片人潘礼平总结说,人性化的视角、亲和力的表达和新奇特的题材是《晚间》成功的“秘诀”。

人性化的视角
所谓人性化的视角就是抓住人的共性,从而引起广大观众的共鸣。

另外,对待节目的各个层面、各个环节都以人性化的视角去思考、判断和取舍,而不是以纯专业的视角或纯政治的视角。

《晚间》不纯粹按新闻教科书和传统的新闻价值观选择题材及角度,而是以观众的兴趣、需求和感受来选择。

人性化的视角使栏目不拘泥于传统新闻观,而只要观众感兴趣就大胆选择、寻找新的题材品种,有很多过去被忽略的所谓“边缘新闻”“社会新闻”通过《晚间》的独特挖掘及表达而大放异彩。

《晚间》题材空间被不断拓宽,为中国新闻题材领域、品种的拓展提供了借鉴。

《晚间》的播出时间虽有调整,但都是晚上十点以后,现在的首次播出时间是在周一至周五每晚的22∶05-22∶25,周六、周日每晚的22∶35-22∶55。

晚上十点以后,忙碌一天的观众,大多身心处于一种较为疲惫的状态,精神、注意力都比较松驰。

而这个时段也正是各家电视台播放电视剧的高潮时段,观众在舒适的家居环境中,极易被电视剧丰富多彩的
画面和跌宕起伏的情节所吸引,轻易就能进入电视剧虚拟的空间去观察社会、体会人生。

在这个时段里,地方台的节目要用硬新闻去和电视剧争夺观众,显然是一种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的做法。

有鉴于此,湖南卫视的《晚间》,把节目内容定位在社会新闻上,以软新闻为主,走大众化道路,贴近生活,贴近现实,关注普通人的生活和他们感兴趣的事情,这正是湖南卫视的《晚间新闻》受观众欢迎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地方电视台的晚间新闻节目中,将内容定位在社会新闻上,不独湖南卫视一家,《晚间新闻》何以获得巨大成功?首先,这档节目成功在于尽可能对新闻现场回归,这是电视新闻的魅力所在,也正是对电视最本质的特征——现场同步记录功能的回归。

就象《晚间新闻》的口号——“听我讲新闻”一样,我们从节目中可以听到真正来自民间的各种新闻当事人用不同的方言在讲新闻。

《晚间新闻》现场采访的记者并不出境,而是将电视画面留给了新闻事件、新闻人物本身,最大限度地保留了现场同期声,用新闻事件中人物自己的话来报道新闻,记者的提问只是起穿插作用。

正是这些朴素的方言土语、电视画面和现场的环境音响,使得每一条新闻都具有强烈的纪实风格,使得每一条新闻更具有真实感和电视质感。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同样,只有地方的,才是全国的。

地方性的新闻做得好看,同样可以吸引全国的观众。

一方面,湖南卫视是一个省级电视台,在省内拥有大量的观众,节目自然充满了湖湘文化的气息;另一方面,湖南卫视是一个上星台,许多省外的观众都能收看到湖南卫视的节目,大量的省外观众使得新闻报道的地域性渐渐淡化,节目制作者不仅仅关注三湘大地,全国各地的新闻也开始出现在《晚间》的节目中。

例如在2002年1月14日的《晚间新闻》中,头条新闻就是讲述上海的一位好护士张贤玲十五年义务照顾病人王金兰的故事。

在1月17日的《晚间新闻》中,播出主持人李锐在长春的一户农家采访的故事,新闻标题也起得饶有东北味:谁说东北只有猪肉炖粉条,俺那旮旯生活条件高。

正是这种地域性与开放性的统一,使得湖南卫视的《晚间新闻》独具一格,吸引了省内外大量的观众收看。

以社会新闻为主要内容的《晚间》,编排上不可能像中央电视台的《晚间新闻报道》那样分为“世界报道”、“国内新闻”和“体育报道”三个明显的板块,而是采用了一种非板块化的结构,通过新闻内容的相近性来串联整个节目,每期节目都大致有一条主线贯穿首尾,这使得整个栏目的有效容量增大,新闻的关联度提高。

同时,《晚间》实现了新闻内容的故事化、细节化,表现手段的杂交化、个性化,并且《晚间》每条新闻的最后都带几句人性化的评语,体现了导向作用。

《晚间》导向上的自觉性来自对社会、对观众的责任感。

人性化的视角体现真善美的品格,《晚间》除了在呼唤良心、帮助弱势人群,惩恶扬善、一追到底等方面做得出色外,还极力推崇文明、公正、法治。

无论从新闻导向上、报道力度上、实际行动上、社会效果上都强烈地彰显出真善美的品格。

《晚间》把几乎能调动的各种手段都调动起来了。

人性化的视角贯穿于《晚间》的每一个层面、环节,是《晚间》实现‘三贴近’的思维法宝。

亲和力的表达
电视的本质就好像一个人,在现实生活中往往是说话生动、亲切、幽默、特别、实在的人最有亲和力。

1998年,《晚间新闻》率先在全国电视界采取“说”新闻的语言风格,使《晚间新闻》很快以独特的亲和力崭露头角,两位“说”新闻的主持人也迅速蹿红。

“说新闻”的方式让人接受了"新闻原来也是可以这样报道的" 。

在播报方式上,湖南卫视《晚间》强调的是“说”新闻。

与常见的“说新闻”不同,《晚间新闻》并不是新闻节目主持人或者主播一个人在“说新闻”,而是主持人和当事人一起“讲新
闻”,从新闻源头的新闻事件当事人到采访新闻的记者再到新闻节目主持人,大家一起开口说新闻,而不像其他许多新闻节目中常见的那样:只看见被采访者的嘴巴动,却听不到他们的声音。

《晚间》对一则新闻的报道大致是这样的:主体是现场同期声,记者的现场采访起穿插作用,推动新闻人物说新闻,主持人则在一条新闻之后加以点评。

新闻人物的话是原生状态的平民语言,记者也用口语提问,主持人的点评也是平民化的点评,点到即止,并不刻意小中见大,无限拔高。

主持人的点评和新闻导语,在前一条新闻与后一条新闻之间起串联作用。

《晚间》的编辑通过新闻导语进行口语化的再加工,使出现在《晚间》中的新闻,与出现在《湖南新闻联播》中的新闻面貌迥然不同,突出了主持人的语言风格:亲切、自然、幽默风趣。

湖南卫视《晚间》两位主持人李锐和张丹丹,都长着“泯然众人矣”、极为平民化的面孔,像我们身边的人一样普通,让人一见就觉得特别亲切熟悉;他们的声音和常人无异,他们的主持方式也像和身旁的朋友聊天一样,亲切、自然。

譬如李锐,在主持节目时并不是正襟危坐,而是将双手随意地交叉握在胸前。

在节目开始时,他有时会说:“开始了,迟到的我们就不等了”;在节目结束时,他会说“谢谢,再见。

明天还是李锐”。

这与我们在其他电视新闻节目中常见的中规中矩的开头、结尾截然不同。

在串联新闻时,李锐的语言更是风格多样、灵活多变,或朴实自然,或亲切感人,或幽默风趣,分寸拿捏得恰到好处。

这样的主持人,这样的主持方式,每天晚上都在同一时间里透过屏幕和观众见面、交流,让观众觉得他们可亲可近,俨然就是“自家人”。

在节目的编辑、制作上,他们敢为天下先,手法活泼,富于变化。

大的节目中有许多小栏目,它们都有各自的栏目标志音乐,有各自生动有趣的FLASH片头,这些小栏目相对固定,譬如“喜报”“我来露一手”“远山的呼唤”“城市看花眼”“湖南好地方”等等;还有一些小栏目是因时制宜的,譬如在2002年春节前夕推出的小栏目:“老乡见老乡”。

因每晚播出节目内容的不同,时节的不同,这些小栏目在屏幕上交替出现,使各条新闻得以分门别类、各得其所,散而不乱,显得异彩纷呈。

在新闻节目中插入音乐,甚至插入流行歌曲,这也是《晚间新闻》“另类”之处。

尽管这种方式在业界学界褒贬不一,但它确实在不损害新闻真实性的前提下,增加了新闻的趣味性、可视性。

至少对于普通电视观众而言,看湖南卫视的《晚间新闻》是轻松愉快的。

当然,在新闻节目中插入音乐,这种方式并不适合所有的新闻,或者也可以说,不适合多数新闻,《晚间新闻》并没有滥用这一手段以标新立异,而是有限地插入音乐,让所插入的音乐仅作为背景音乐存在,与报道内容相吻合。

笔者曾经连续观察九天的节目,只发现两条新闻插入了音乐:一条讲一个农民通过发展畜牧业发家致富的事情,当电视画面上出现一个大牧场时,编辑在这里用了蒙古族音乐人滕格尔的音乐;一条是讲湖南省平江县龙门镇的一个村子里的村干部和群众心贴心,彻底改变“上访村”面貌的事情,在这里,编辑插入了《为人民服务》这首歌。

在这两条新闻中,音乐的加入都没有喧宾夺主之嫌,而给观众的感觉是恰到好处,同解说与画面融为一体。

新奇特的题材
《晚间》的“新奇特”不是狭义的“奇闻趣事”,不是“猎奇”,而是报道有新鲜感、有传奇性、有特点的题材。

《晚间》在日复一日、旷日持久的新闻采掘中日益感受到许多新闻栏目共同面临的一个窘境:各种类型的题材似乎都做遍了,再往下做经常会出现题材相似,只是时间、地点、人物不同、情节大同小异、看起来似曾相识,虽然也是新近发生的“事实”,但这种“似曾相识”的新闻总不太吸引观众,《晚间》也曾一段时间陷进这窘境中难以自拔。

《晚间》最终靠走“新奇特”路线走出了一片豁然开朗的新天地。

《晚间》认为中国之大、无奇不有,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中国的“新奇特”资源堪称世界之首。

《晚间》一是组建了一支专职队伍,专门负责搜集、网罗全国各省的新闻线索及新闻成片;再是建立全国“线人”网络和成片网络,抓住一个就发展一个、稳固一个,至今已稳固了一支500多人的“线人”队伍,跟1 3 0多个电视台以及各单位的电视部门、社会制作公司乃至个人专业户建立了稳固的成片交易通道;三是充分利用全国平面媒体的新闻线索资源,平面媒体上有许多“新奇特”的新闻,变成电视新闻后完全是另外一番景象,丝毫不存在“炒剩饭”之忧;四是在电视上发动观众“有线索必报”(有线索费),这使《晚间》的线索电话成为全国最繁忙的专线之一。

对于来自中央台和其他地方台的竞争,《晚间》也看到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将遇到的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要的问题是竞争。

虽然《晚间》在盘活新闻资源方面起过先锋作用,但随着其他台纷纷向《晚间》取经,国内很多电视台已经开始“抢”新闻了。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当前,《晚间》的优势已经不是十分突出了。

对此,《晚间》坚持走“特色菜”的道路。

做新闻像厨师做菜,换个厨师做同一道菜,可能会做得更好,但已经不是原来的味道了。

再次,诸如中央台等大台由于“硬实力”强大,如果在这种模式上再进行创新,整体实力可能超过现在的《晚间》。

《晚间》在探索“有中国特色的新闻”方面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即“软实力”较强,即使这一条件在别的大台不太完善,但他们依靠强大的“硬实力”,也有可能将类似的新闻节目办上来。

《晚间》这么受观众欢迎,从某个角度看,并不是湖南卫视办得有多好,而是别人没办上来。

随着其他电视台思路的逐渐开阔,如果节目放开来办,对湖南卫视的压力将越来越大。

面对这些问题和挑战,栏目组表示,虽然别的台也能做出更出色的类似节目,但《晚间》只要注重原创,就会做出属于自己的、独特的“味道”。

2005年下半年,新华社专门就《晚间新闻》发了一篇内参对栏目的做法进行了肯定。

以前上级对某些细节提出了一些商榷意见,经过全方位改进,节目水准不断提高,特别是《晚间新闻》更名为《晚间》后,栏目重新定位,特色更加明显,内容和形式更加协调。

对节目内容的准确定位,敢为天下先的气魄,独特的节目编辑、制作,亲切自然、幽默风趣的播报方式,正是这些因素的有机融合造就了独具一格的湖南卫视《晚间》栏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