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缔组织疾病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节功能。
一般性治疗:急性期:制动 恢复期:功能锻炼,理疗。
.
药物治疗
• (1)非甾体抗炎药(NSAID):具镇痛消肿作
用,是改善关节炎症状的常用药和首选药之一。 ▲治疗目的:此类药主要通过抑制环氧化酶的作用,
减少前列腺素的产生而达到消炎止痛作用。但此药 只能缓解临床疼痛症状,不能阻止疾病进展,要与 慢作用抗风湿药联合应用。 ▲常用药物:阿司匹林、吲哚美辛、布洛芬等。
.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病因 尚不清楚
环境:感染、潮湿、寒冷、创伤 遗传倾向:同卵双胎中发病率占15%,具易感基
因, HLA-DR4 免疫:一般认为是类风湿因子RF(一种自身抗体 IgM)引起关节滑膜炎症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发病机制:免疫紊乱是主要的发病机
制。
抗原(感染因子) 别和活化 产生抗体RF
T淋巴细胞的识 免疫反应
.
梭形肿胀
尺侧偏斜
天鹅颈样畸形 .
峰谷畸形
关节功能障碍程度分级
分级
Ⅰ级 Ⅱ级 Ⅲ级 Ⅳ级
生活能力 能照常进行日常生活和各项工作 可进行一般的日常生活和某些职业工作,但参与其他项目活动受限 可进行一般的日常生活,但参与职业工作或其他项目活动受限 日常生活的自理和参与工作的能力均受限
.
指间和掌指关节畸形
关节炎症反应和破坏
基本病理改变是滑膜炎。
.
.
二、临床表现
1、全身表现:
隐匿性起病,前期出现乏力、低热,全身不 适,体重下降、手足发冷等表现。
少数起病较急,数天出现多个关节症状。
.
二、临床表现
• 2、关节症状: 特点—对称性小关节疼痛, 肿胀,晨僵及关节畸形。
关节疼痛与肿胀:关节痛往往是最早的关节症状, 最常出现的是腕、掌指关节、近端指关节、多呈 对称性、持续性,时轻时重,常伴有压痛。
晨僵:95%,程度和持续时间视为类风湿活动性指
标。原因是静止不动时水肿液沉积于炎性滑膜内
所致。
.
5
1.远端指间关节
3.掌指关节
5.腕关节
.
2.近端指间关节 4.掌腕关节
二、临床表现
• 2、关节症状:
关节疼痛与肿胀 晨僵 关节畸形及功能障碍 多见于较晚期 特殊关节表现:
颈部小关节—颈痛、活动受限 肩、髋关节—局部疼痛、活动受限 颞颌关节—讲话、咀嚼疼痛、张口困难
.
概述
是一种主要侵犯周围关节为主的多系 统、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以慢性、对称性、多关节性病变为主 要特征,呈持续、反复发作的过程。
好发于30-50岁女性,我国发病率为 0.32% – 0.36%,欧美为1%。
.
概述
发病可能与环境、遗传、感染、性激 素和神经精神状态等有关,伴有关节外如 浆膜、心、肺、眼等器官的损害;70%的RA 患者在活动期血清中出现类风湿因子 (rheumatoid factor, RF)。
血液检查:贫血、PLT 血沉 、C反应蛋白
免疫学检查: 80% RF因子阳性、免疫复合物 和补体
关节滑液检查 滑液增多,黏度差、含糖量低,白细胞明显 增多
.
三、辅助检查
关节X-ray:具诊断、分期意义,以手指和 腕关节最有价值 I 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骨质疏松 II 关节间隙变狭窄 III 关节面出现凿样改变 IV 骨关节半脱位,骨性强直
.
案例8-1
女性,60岁。双手腕、掌指、指间关节疼痛、 肿胀,时轻时重,约10年,双手已呈“天 鹅颈样”畸形,诊断“类风湿关节炎”。 近2月来肿痛明显伴晨僵,饮食起居困难。
问题:①主要护理问题? ②关节护理?
.
学习要求
★熟练掌握:
临床表现
★掌握:
辅助检查、治疗要点、护理措施
★了解与熟悉
病因及发病机制、健康教育
第8章 风湿性疾病 患者的护理
南昌大学抚州医学分院护理系 闵素芳
.
风湿性疾病患者的护理
.
第1节 概 述
风湿性疾病(rheumatic diseases)是指 累及骨、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的一组疾病。
病因:免疫、感染、代谢、内分泌、环 境、遗传、肿瘤等。
.
第1节 概 述
弥漫性结缔组织病是风湿病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具有以下特点:
①属自身免疫病。 ②以血管和结缔组织慢性炎症的病理改变为基
础。 ③常累及多个系统,包括肌肉、骨骼系统。
.
第1节 概 述
④同一疾病,不同病人的临床表现和预后 差异甚大。
⑤糖皮质激素治疗有一定反应。 ⑥慢性病程中逐渐累及多个器官和系统,
早期诊断、合理治疗,才能获得到良好 预后。
.
第2节 类风湿性关节炎
类风湿结节活检
.
四、诊断要点
1.诊断标准 ①晨僵持续最少1小时。 ②有3个或3个以上的关节肿胀或积液。 ③腕、掌指、近端指关节中至少有一个关节
肿胀或积液; ④对称性关节肿胀或积液。
.
四、诊断要点
1.诊断标准 ⑤有类风湿结节。 ⑥RF阳性。 ⑦X线片改变:至少有骨质疏松和关节间隙的
▲治疗目的:有抗免疫、抗炎、缓解关节疼痛 作用,但不能阻断RA的病情进展和关节破坏。
▲常用药物:泼尼松、泼尼松龙等。若局部应
用,如关节腔内注射可有效的缓解关节的炎
症症状。
.
四、治疗要点
药物治疗(以药物治疗最为重要)
非甾体类消炎药:阿司匹林、吲哚美辛、布洛芬等 慢性抗风湿类药:首选甲氨蝶呤 肾上腺皮质激素:常用泼尼松(Pridesion)
3、关节外表现
1) 类风湿结节(rheumatoid nodules)
对称、质硬无压痛、大小不一 ,是本病特异的 皮肤表现。多位于关节隆突及受压部位的皮下, 提示RA病情活动。
2) 类风湿血管炎
可出现在任何系统
3) 脏器受累:肺和胸膜损害
• 肺间质病变 • 肺结节样改变
类风湿皮下结节
• 胸膜炎
.
三、辅助检查
狭窄。符合以上4项及以上者,可诊断为类风 湿关节炎。
.
四、诊断要点
2.活动期指标 关节肿痛明显、晨僵、类风湿结节、贫
血、血沉增快、C反应蛋白增高等。
.
五、治疗原则
治疗原则: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本病的治疗关键。 1、控制炎症,减轻或消除关节肿、痛症状。 2、控制疾病发展,防止、减少骨质破坏,保护关
.
药物治疗
(2)慢作用抗风湿药: ▲治疗目的:能阻止关节结构的破坏,并有
抗炎作用。本药常与非甾体类抗炎药联合 应用,治疗轻症病人。 ▲常用药物:甲氨蝶呤(是治疗类风湿关节 炎首选药之一)、柳氮磺吡啶、来氟米特、 羟氯喹、雷公藤、金制剂、青霉胺、环孢 素、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等。
.
药物治疗
(3)糖皮质激素:不作为首选药物,仅适用 于有关节外症状或关节炎明显或急性发作者 或病情严重者。
一般性治疗:急性期:制动 恢复期:功能锻炼,理疗。
.
药物治疗
• (1)非甾体抗炎药(NSAID):具镇痛消肿作
用,是改善关节炎症状的常用药和首选药之一。 ▲治疗目的:此类药主要通过抑制环氧化酶的作用,
减少前列腺素的产生而达到消炎止痛作用。但此药 只能缓解临床疼痛症状,不能阻止疾病进展,要与 慢作用抗风湿药联合应用。 ▲常用药物:阿司匹林、吲哚美辛、布洛芬等。
.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病因 尚不清楚
环境:感染、潮湿、寒冷、创伤 遗传倾向:同卵双胎中发病率占15%,具易感基
因, HLA-DR4 免疫:一般认为是类风湿因子RF(一种自身抗体 IgM)引起关节滑膜炎症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发病机制:免疫紊乱是主要的发病机
制。
抗原(感染因子) 别和活化 产生抗体RF
T淋巴细胞的识 免疫反应
.
梭形肿胀
尺侧偏斜
天鹅颈样畸形 .
峰谷畸形
关节功能障碍程度分级
分级
Ⅰ级 Ⅱ级 Ⅲ级 Ⅳ级
生活能力 能照常进行日常生活和各项工作 可进行一般的日常生活和某些职业工作,但参与其他项目活动受限 可进行一般的日常生活,但参与职业工作或其他项目活动受限 日常生活的自理和参与工作的能力均受限
.
指间和掌指关节畸形
关节炎症反应和破坏
基本病理改变是滑膜炎。
.
.
二、临床表现
1、全身表现:
隐匿性起病,前期出现乏力、低热,全身不 适,体重下降、手足发冷等表现。
少数起病较急,数天出现多个关节症状。
.
二、临床表现
• 2、关节症状: 特点—对称性小关节疼痛, 肿胀,晨僵及关节畸形。
关节疼痛与肿胀:关节痛往往是最早的关节症状, 最常出现的是腕、掌指关节、近端指关节、多呈 对称性、持续性,时轻时重,常伴有压痛。
晨僵:95%,程度和持续时间视为类风湿活动性指
标。原因是静止不动时水肿液沉积于炎性滑膜内
所致。
.
5
1.远端指间关节
3.掌指关节
5.腕关节
.
2.近端指间关节 4.掌腕关节
二、临床表现
• 2、关节症状:
关节疼痛与肿胀 晨僵 关节畸形及功能障碍 多见于较晚期 特殊关节表现:
颈部小关节—颈痛、活动受限 肩、髋关节—局部疼痛、活动受限 颞颌关节—讲话、咀嚼疼痛、张口困难
.
概述
是一种主要侵犯周围关节为主的多系 统、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以慢性、对称性、多关节性病变为主 要特征,呈持续、反复发作的过程。
好发于30-50岁女性,我国发病率为 0.32% – 0.36%,欧美为1%。
.
概述
发病可能与环境、遗传、感染、性激 素和神经精神状态等有关,伴有关节外如 浆膜、心、肺、眼等器官的损害;70%的RA 患者在活动期血清中出现类风湿因子 (rheumatoid factor, RF)。
血液检查:贫血、PLT 血沉 、C反应蛋白
免疫学检查: 80% RF因子阳性、免疫复合物 和补体
关节滑液检查 滑液增多,黏度差、含糖量低,白细胞明显 增多
.
三、辅助检查
关节X-ray:具诊断、分期意义,以手指和 腕关节最有价值 I 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骨质疏松 II 关节间隙变狭窄 III 关节面出现凿样改变 IV 骨关节半脱位,骨性强直
.
案例8-1
女性,60岁。双手腕、掌指、指间关节疼痛、 肿胀,时轻时重,约10年,双手已呈“天 鹅颈样”畸形,诊断“类风湿关节炎”。 近2月来肿痛明显伴晨僵,饮食起居困难。
问题:①主要护理问题? ②关节护理?
.
学习要求
★熟练掌握:
临床表现
★掌握:
辅助检查、治疗要点、护理措施
★了解与熟悉
病因及发病机制、健康教育
第8章 风湿性疾病 患者的护理
南昌大学抚州医学分院护理系 闵素芳
.
风湿性疾病患者的护理
.
第1节 概 述
风湿性疾病(rheumatic diseases)是指 累及骨、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的一组疾病。
病因:免疫、感染、代谢、内分泌、环 境、遗传、肿瘤等。
.
第1节 概 述
弥漫性结缔组织病是风湿病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具有以下特点:
①属自身免疫病。 ②以血管和结缔组织慢性炎症的病理改变为基
础。 ③常累及多个系统,包括肌肉、骨骼系统。
.
第1节 概 述
④同一疾病,不同病人的临床表现和预后 差异甚大。
⑤糖皮质激素治疗有一定反应。 ⑥慢性病程中逐渐累及多个器官和系统,
早期诊断、合理治疗,才能获得到良好 预后。
.
第2节 类风湿性关节炎
类风湿结节活检
.
四、诊断要点
1.诊断标准 ①晨僵持续最少1小时。 ②有3个或3个以上的关节肿胀或积液。 ③腕、掌指、近端指关节中至少有一个关节
肿胀或积液; ④对称性关节肿胀或积液。
.
四、诊断要点
1.诊断标准 ⑤有类风湿结节。 ⑥RF阳性。 ⑦X线片改变:至少有骨质疏松和关节间隙的
▲治疗目的:有抗免疫、抗炎、缓解关节疼痛 作用,但不能阻断RA的病情进展和关节破坏。
▲常用药物:泼尼松、泼尼松龙等。若局部应
用,如关节腔内注射可有效的缓解关节的炎
症症状。
.
四、治疗要点
药物治疗(以药物治疗最为重要)
非甾体类消炎药:阿司匹林、吲哚美辛、布洛芬等 慢性抗风湿类药:首选甲氨蝶呤 肾上腺皮质激素:常用泼尼松(Pridesion)
3、关节外表现
1) 类风湿结节(rheumatoid nodules)
对称、质硬无压痛、大小不一 ,是本病特异的 皮肤表现。多位于关节隆突及受压部位的皮下, 提示RA病情活动。
2) 类风湿血管炎
可出现在任何系统
3) 脏器受累:肺和胸膜损害
• 肺间质病变 • 肺结节样改变
类风湿皮下结节
• 胸膜炎
.
三、辅助检查
狭窄。符合以上4项及以上者,可诊断为类风 湿关节炎。
.
四、诊断要点
2.活动期指标 关节肿痛明显、晨僵、类风湿结节、贫
血、血沉增快、C反应蛋白增高等。
.
五、治疗原则
治疗原则: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本病的治疗关键。 1、控制炎症,减轻或消除关节肿、痛症状。 2、控制疾病发展,防止、减少骨质破坏,保护关
.
药物治疗
(2)慢作用抗风湿药: ▲治疗目的:能阻止关节结构的破坏,并有
抗炎作用。本药常与非甾体类抗炎药联合 应用,治疗轻症病人。 ▲常用药物:甲氨蝶呤(是治疗类风湿关节 炎首选药之一)、柳氮磺吡啶、来氟米特、 羟氯喹、雷公藤、金制剂、青霉胺、环孢 素、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等。
.
药物治疗
(3)糖皮质激素:不作为首选药物,仅适用 于有关节外症状或关节炎明显或急性发作者 或病情严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