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砼管降水井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 (2)
1.1参建单位 (2)
1.2 地理位置 (2)
1.3场地及周边环境..............................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 工程地质条件 (2)
1.5水文地质概况 (3)
1.6建筑和结构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1.7 降水井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编制依据.. (4)
第三章降水井施工方案 (7)
3.1施工流程 (7)
3.2 施工工艺 (7)
第四章施工机械配备及进度计划 (9)
第五章降水井质量要求 (9)
第六章降水过程的控制 (9)
第七章成品保护及环保措施 (10)
第八章降水对周围建筑物影响分析 (10)
第九章主要安全技术措施 (12)
第十章基坑降水应急预案 (12)
第一章工程概况
1.1参建单位
建设单位:
设计单位:
降水施工单位:
监理单位:
总承包单位:
1.2 地理位置
项目所在地:新津县兴平镇兴园11路,交通便利。
1.3 工程地质条件
经钻探揭露,场地内地层由人工填土(Q4ml)、粘土(Q4al)、粉土(Q4al)、砂土(Q4al)、冲洪积卵石层(Q4al+pl)及白垩系灌口组泥质粉砂岩(K2g)组成:
(1)杂填土(Q4ml):杂色,松散,干~稍湿。
以碎砖、砼块等建筑垃圾为主,偶见生活垃圾;岩土类别为Ⅲ类(部分地段表层为砼板),岩土类别为Ⅴ类。
该层局部分布于场地表层,揭示层厚1.00~3.60m。
(2)素填土(Q4ml):灰色,松散,稍湿。
以粘性土为主,粉土次之,含少许植物根系;岩土类别为Ⅱ类。
场地内均有分布,揭示层厚1.00~3.30m。
(3)粉质粘土(Q4 al):黄、褐色,硬塑,稍湿,以粘粒为主,含铁、锰、钙质结核,切面有光泽,干强度高,韧性高,夹灰白色高岭土,偶夹2-5cm的碎石。
该土为中压缩性土。
(4)细砂(Q4al):褐、灰色,松散,湿。
主要由石英、长石等矿物组成,含较多云母片及少量粉粒,摇振反应迅速;岩土类别为Ⅲ类。
该层在场地局部分布,揭示层厚0.40~2.30m。
(5)卵石层(Q4al+pl):灰色,松散~密实,湿~饱水。
以花岗岩、石英岩、闪长岩、变质岩等硬质岩石为主,表层卵粒物多呈中等风化状态;磨圆度较好,呈圆~亚圆形;级配一般,粒径以20~100mm为主,最大可达200mm;充填物以中、细砂为主,局部夹中砂层透镜体或条带,其顶界埋深介于5.30~9.50m。
根据钻探取芯观测及N120超重型动力触探测试结果,依据《成都地区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51/T5026—2001)的规定,本场地卵石层可分为以下四个亚层:
①松散卵石:卵石含量50~55%,排列十分混乱,绝大部分不接触,N120击数为2~4击(修正后)。
在场地内呈条带状或透镜体分布;岩土类别为Ⅳ类。
②稍密卵石:卵石含量55~60%,排列混乱,大部分不接触,N120击数为4~7击(修正后)。
呈透镜体或层状分布;岩土类别为Ⅳ类。
③中密卵石:卵石含量60~70%,呈交错排列,大部分接触,N120击数为7~10击(修正后)。
分布较稳定,呈层状或透镜体分布;岩土类别为Ⅴ类。
④密实卵石:卵石含量大于70%,呈交错排列,连续接触,N120击数大于10击(修正后)。
分布连续、稳定;岩土类别为Ⅴ类。
(8)白垩系灌口组泥质粉砂岩(K2g):红褐色、棕红色、紫红色,湿,主要以石英、长石、云母等矿物颗粒为主,含少量粘土矿物,砂质结构,泥钙质胶结,厚层状构造,倾角近于水平。
裂隙较发育,裂隙间由粘土和少量砂粒等矿物充填,回转钻进较易,在勘察过程中揭示强风化及中风化层,现分述如下:
①强风化泥质粉砂岩:结构和构造层理较清晰,风化程度高,风化裂隙很发育,冲击钻进较困难,取芯率可达85%左右,岩芯呈碎块状或短柱状;岩体基本质量分级为Ⅴ级。
揭示层厚0.40~0.60m。
②中风化泥质粉砂岩:厚层状构造,泥钙质胶结,节理裂隙较发育,其间由粘土充填,回转钻进较易,岩芯采取率约为94%,岩芯呈短~长柱状;岩体基本质量分级为Ⅲ级。
该层未揭穿。
1.5水文地质概况
(1)根据所搜集的水文地质资料和勘察结果显示,该场地地下水主要为赋存于砂
卵石层中的孔隙型潜水和基岩裂隙水,主要受大气降水及地下径流补给,并通过地下径流、蒸发等方式排泄。
场地地下水水位埋深浅,含水层厚度大、渗透系数大,地下水丰富的特点。
(2)由于场地旁施工工地的影响,根据走访调查结合区域水文地质资料和临近场
地勘察资料,多年最高稳定水位为471.50m,地下水变化幅度为 1.50~
2.50m。
卵石含水层渗透系数可按24m/d考虑。
1.6编制依据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GJ/T111-98);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GJ120-99);
《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GJ08-11-1999)
《基坑工程设计规程》(DGJ08-61-97)
《成都东航基地项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成都东航基地项目基坑降水、支护与土石方工程施工图设计》。
(3)
第二章.降水井设计
2.2.1参数取值
地下静水位 ho=-6.00m(实测)
含水层厚度 Ho=12.00m
渗透系数 K =25.00m/d
基坑降水设计降深 So=6.00m
降水井半径: r
=0.29m
w
降水井设计深度:20.00m (线路上深度为20米)
降水井井内水位设计降深:Sw=14.50m
2.2.2主要计算公式
按照稳定流公式进行计算,相关公式如下:
⑴设施引用半径 ro =
⑵降水井影响半径:R1=2×S
井
⑶设施引用影响半径 R2= R1+3+ ro
⑷总涌水量:Q
=1.366K1(2H-S)S/(nlgR-lg(r1r2…r n))
总
⑸单井出水量:Q =
⑷降水深度验算
h =ho+H-
2.2.3计算结果 设计井深15.00m ,设计井径 r w =0.29m ,井降深 Sw=7.50m ,降水井影响半
径 R 1=106.9m ,设施引用半径r o =8.0m ,设施引用影响半径 R 2 =114.9m 。
根据井数与降水深度的相互关系,当降水井数量 N=27时:
新增单井出水量 Q=221.5m 3
/d
井群出水量 Qn=2865.82m 3/d
基础积水坑井点初算水位 Ho=5.89m
布设将27口,如“降水井平面布置图”所示。
经验算27眼降水井能够将顶坑的水降至5.89米以下,。
2.2.4降水设计验算
管井出水能力:q=24l ’d/α’=1721.5m 3/d>Q2478.8m 3/d , 满足单井出水量的设计要求。
2.3降水设计说明
2.3.1降水井布置
本工程布置27口降水井,降水井布置详见《降水井平面布置图》
2.3.2降水井井径设计及结构设计
开孔钻头直径: 580mm
终孔钻头直径: 560 mm
降水井采用内径为300mm 的钢筋混凝土井管降水井井结构设计为:上部5根井壁管,下部3根缠丝间距3mm 过滤管 (注:每根井管长度均为•2.5米)。
设计过滤器为填砾过滤器,填砾规格8~10毫米砾石,填砾厚度大于100mm ;砾石填至距地面3.00m 时,用粘土封孔。
o lg(R /n r r )w o 1.366K(2H -S )S 2w n-1w
成井时要求井孔应圆整垂直,井管焊接牢固,安装垂直。
洗井采用活塞和空压机联合洗井,确保洗井质量,达到正常抽水时含砂率小于1:10000,以保证抽水设备正常运行。
2.3.3抽水设备的选择
根据计算结果和设计降深,潜水泵流量为600m3/小时,扬程不小于18.00m,功率为5。
5.5kW。
2.3.4排水系统设置
降水井抽取的地下水,用钢管排入沉砂池中,经沉砂池沉砂以后,排入指定位置。
沉砂池采用砖砌筑,砖墙厚240mm。
共设沉砂池多个(位置见图),二级沉淀,内空尺寸为3000×1500×1500(见图),水沟采用明沟,坡度为0.2%,度,宽度为400㎜,长度为150M。
2.3.5抽水供电系统设计
降水系统供电采用三级配电装置,及“总配电房→二级配电房→抽水设备配电箱”,做到“一机一闸一漏电保护”。
供电系统全部采用电缆送电,电缆全部按照规范采用“三相五线制”,决不采用不合规范的电缆、电线。
2.3.6降水工程监测与维护要求
a抽水前应统一测一次各井静止水位;
b抽水开始后,在水位未达到设计降水深度以前,每天观测三次水位;
c水位达到设计降水深度后,可每天观测一次水位;水位观测允许误差为:±5cm。
d绘制水位降深值S与时间t过程曲线图分析水位水量下降趋势,预测设计降水深度要求所需时间。
e根据水位、水量观测记录,查明降水过程中的不正常状况及其产生的原因,及时提出调整补充措施,取保达到降水深度。
f抽水设备定期保养,降水期间不得随意停抽。
g注意保护井口,防止杂物掉入井内,经常检查排水沟,防止渗漏。
h更换水泵时,测量井深,掌握水泵安装的合理深度,防止埋泵。
i现场应准备备用电源(不小于110KW),当发生停电时,及时更新电源,保持正常降水。
⑶抽水设备选择各输水管线布置原则:
根据计算结果和设计降深,选择QY型潜水泵,流量为50m3/小时,扬程不小于18.00m。
输水管线的长度不能超过50米,弯头不宜过多,否则对泵的水流量有影响。
第三章降水井施工方案
3.1施工流程
测量定位→钻孔→桩机就位→钻井→下管→填料→洗井→下泵
3.2 施工工艺
(1)测量定位
按施工图设计放出井的中心点。
井位应设立显著标志。
(2)钻孔定位
以定好的井位点为中心,600mm为直径作圆,向下开0.50m作为井口。
深度以见原状土为准,确认无地下管线及地下构筑物后放护筒,护筒外侧填粘土封隔好表层杂填土,以防钻井冲洗液漏失。
(3)桩机就位
桩机就位时需找平,做到稳固、周正、水平,以保证钻进过程中的钻机稳定。
起落钻塔必须平稳、准确。
钻机就位偏差应小于20mm,钻塔垂直度偏差应小于1%。
(4)钻井
钻进过程中要随时观察冲洗液的流损变化,水的补充要随冲洗液的流损情况及时调整,一般应保持冲洗液面不低于井口下1米,当钻遇卵石层,冲洗液大量流失时,应加大补水量,必要时应投入适量的泥土形成一定粘度的泥浆以控制冲洗液漏失,防止塌孔事故。
在以粘土为主的地层中钻井时,由于钻井自造浆较稠,钻进效率低,此时可排走一部分泥浆,补充清水,调整泥浆密度到适宜状态。
钻
进中发现塌孔、斜孔时应及时处理。
缩孔时应经常提动钻具修扩孔壁,每次冲击时间不宜过长,防止卡钻。
用反循环钻机向下钻孔,钻至要求深度。
(5)下管
①检查井管有无残缺、断裂及弯曲情况。
②将底层管堵与第一节井管公母接口接上,在外对称放上三根竹枇,用铁丝固定两圈。
③将提升用钢丝绳一头固定在井字架上,另一头套住管堵凹槽稳定后下降。
④使井管居于井孔正中,避免倾斜,并固定。
⑤下降第二节井管时,注意连接的公母接口,动作要轻缓,不能猛降猛放。
⑥井管安放应力求垂直并位于井孔中间;管顶部比自然地面高200mm左右。
井管过滤部分应放置在含水层适当的范围内。
(6)填料
安装完井管后,在井管外侧与井壁之间填砾料。
①砾料应缓慢填入,防止冲歪井管,一次不可填入过多。
②接近井口1.50m处,用粘土封严,以防地面水、雨水流入。
③井管下入后,及时在井管与土壁间填充砂砾填料。
粒径应大于滤网的孔径,一般为3~8mm的细砾石。
砂砾滤料必须符合级配要求,将设计砂砾上、下限以外的颗粒筛除,合格率要大于90%,杂质含量不大于3%;不得用装载机直接填料,应用铁锹下料,以防分层不均匀和冲击井管,填料要一次连续完成。
(7)洗井
采用空压机、活塞联合洗井,空压机洗清之后再用活塞洗井;然后再重复以上洗井过程,直至满足设计要求。
每井活塞洗井不少于两次,每次提拉活塞不少于2小时,空压机洗井不少于2个台班,以确保洗井质量,达到正常出水时含砂率少于 1/20000 要求。
(8)下泵
潜水泵在安装前,应对水泵本身和控制系统作一次全面细致的检查。
检验电动机的旋转方向,各部位螺栓是否拧紧,润滑油是否加足,电缆接头的封口有无松动,电缆线有无破坏折断等情况,然后在地面上转3~5min,如无问题,始可放入井中使用。
深井内安设潜水电泵,可用绳索吊入滤水层部位,带吸水钢管的
应用吊车放入,上部应与井管口固定。
设置深井泵的电动机座应安设平稳,转向严禁逆转(宜有逆止阀),防止转动轴解体。
潜水电动机、电缆及接头应有可靠的绝缘,每台泵应配置一个控制开关。
主电源线路沿深井排水管路设置。
安装完毕应进行试抽水,满足要求后始转入正常工作。
第四章施工机械配备及进度计划
本工程降水井施工共配备4台钻机,每台钻机配备2人。
2047年5月日开始施工,计划在年月日完成。
第五章降水井质量要求
1、井管必须直立于井中心,上端应保持水平。
2、井的顶角偏斜不得超过1度,以保证泵组上下井道通畅。
3、无砂滤水管接口要用塑料布封堵。
4、每打完一口井要用量井器测井深,以保证井深偏差≤20cm。
5、成孔孔径800mm,偏差≤10cm。
6、吊放井管,检查管内外是否有杂物、粘土,以防影响透水性。
7、洗井后的泥沙量控制在10%以内。
8、作好成井工序交接检记录。
第六章降水过程的控制
1、在正式降水前应作抽水试验,以验证方案的可行性,根据抽水试验结果选择泵的扬程流量,基坑开挖前至停止抽水时止,每天对地下水位进行观测记录,调整抽水速度及抽水量。
2、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应随时观测基坑侧壁、基坑底的渗水现象,并查明原因,及时采取施工措施,在土方开挖及做护壁过程中,对通向基坑的废旧管沟进行有效封堵,并检查基坑外管网有无渗漏。
3、在抽水维护期间,根据单井出水量确定开、关水泵的时间间隔,委派专业人员24小时轮流值班,保证水泵正常运转及井内水位。
现场准备多台备用水泵及零配件,以便及时更换或维修,注意保护井口,防止杂物掉入井内。
4、发现基坑出水、涌砂,应立即查明原因,组织处理。
5、降水时间持续:上部结构的自重大于地下水产生的浮力后方可停止降水。
第七章成品保护及环保措施
1、防止异物掉入井中,井口应加盖保护。
地面上降水井影响车辆行驶时,应做检查井并加承重井盖,排水方式为铺排水管暗排。
2、土方开挖时,应注意对坑内降水井的保护,并在井位处做明显标记。
3、降水维护阶段应有专人值班,对降排水系统进行排检查,防止停电或其他因素影响降水系统的运行。
4、对于钻井形成的泥浆,要及时清运。
严禁直接排入市政雨污水管线,清运时要杜绝泥浆遗洒。
降水井抽出的水,含砂量达到规范要求,水清砂净的才可排入市政雨水管线。
对于基坑明排的泥水,排水口处设沉淀池,以防泥砂堵塞市政管线,影响城市环境。
5、钻井成孔或空压机洗井时应避免在夜间进行。
施工期间对噪声进行监测,不允许形成噪声污染。
6、做好对周边建筑物、构筑物的调查工作,发现问题及时上报或处理。
第八章降水对周围建筑物影响分析
目前场地地下水位在地面下7.70~8.80m,位于卵石层中。
地下水位下降会引起地基土自重应力增加,使建筑物产生附加沉降,但这种变形应具备的条件是基底下有较厚的常处于地下水位以下的可压缩性土,但本场地粉土等均在地下水位以上。
降水期间所引起的沉降将主要发生在卵石层中。
但由于本工程抽水时间很短,加之卵石层结构紧密,只要控制好降水井出水含砂量,尽量减少降水时间,
降水所引起的沉降将不会影响相临建筑物安全。
第九章主要安全技术措施
1、现场钻机必须持证操作,挂牌负责、定机定人。
2、保持机械设备整齐完好、无老污,绳索无锈浊,磨损控制在标准范围,齿轮及齿轮啮合处润滑良好。
3、钻机转动部分一定要有安全防护装置,开钻前要检查齿轮箱和其他机械传动部分是否灵敏、安全、可靠,启动时要看清机械周围环境,要先招呼后推闸。
4、施工人员禁止不戴安全帽、穿拖鞋、赤膊进入施工现场,2m以上高空作业必须佩戴安全带。
5、施工现场内的沟、坑等处必须有防护装置或明显标志,护孔管埋好后必须加盖或设置警戒线,混浆池要设防护栏目。
6、夜间施工要有足够的照明设备,钻机操作台、传动及转盘等危险部位,主要通道不能留有黑影。
7、钻机机长、班长在钻机移动时必须亲临机台指挥,每天上下班时对劳动用品,机械设备及机具、吊具、索具等进行检查,确保用具在完好的情况下进行施工,清除隐患,确保安全施工。
8、所有机械设备均采用三级漏电保护、做到一机一闸。
9、施工现场建立安全防火班子,安全动火制度。
10、开展文明教育,施工人员必须遵守项目部的各项规章制度。
11、宿室内保持干净、不准私拉乱接、不准烧电炉等大功率用电设备。
第十章基坑降水应急预案
为确保正常施工,预防突发事件以及某些预想不到的、不可抗拒的事件发生,事前有充足的技术措施准备、抢险物资的储备,最大程度地减少财产和经济损失,必须进行风险分析和预防。
1、突发事件、紧急情况及风险分析
根据本工程施工特点及复杂的地质情况,在辩识、分析评价施工中危险因素和风
险的基础上,确定本工程重大危险因素是基坑坍塌、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附近建筑物倾斜、在工地已采取机电管理、安全管理各种防范措施的基础上,还需要制定基坑坍塌和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附近建筑物倾斜的应急方案。
2、突发事件及风险预防措施
从以上风险情况的分析看,如果不采取相应有效的预防措施,不仅给工程进度造成很大影响,而且对施工人员的安全造成威胁。
(1)、深基础开挖前先采取井点降水,将水位降至开挖最深度以1m以下,防止开挖时出水塌方。
(2)、材料准备:开挖前准备足够优质木桩和脚手板,装土袋,以备护坡(打桩护坡法),为防止基础出水,准备2台抽水泵,随时应急。
(3)、进行基坑支护方案的设计并进行专家论证。
(4)、降雨量过大引起基坑坍塌的预防措施:
①基坑的周边砌筑30cm高的防淹挡墙,作为通常情况下的挡水设施;配备足够数量的草包,紧急时对基坑周围施做围堰,防止地面水大量流入坑内。
②配备两台水泵(其中一台备用),用于排除井下积水。
③施工现场仓库配备足够数量的潜水泵、泥浆泵。
新津县新平镇兴园11路污水管网建设工程井点降水施工方案
四川省敬鑫基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二O一七年五月
新津县新平镇兴园11路污水管网建设工程井点降水施工方案
审核:
审定:
编写:
四川省敬鑫基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二O一七年五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