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统计整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 统计表的结构
宾词: 说明总体的统计指标
统计表的结构
某市某年人口的产业分布
总标题 纵 栏 标 题 指 标 数 值
人口数 绝对人数(万人) 比重(%)
横栏 标题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合计 主词栏
400 500 300 1200
33.3 41.7 25.0 100.0
宾词栏
(三)统计表的种类
二、分组结果
分组前
25%
分 组 后
总体“分” ,个体“合” 结果 “组内同性质,组间差异性”
33% 42%
三、分组的作用
1. 区分现象的类型。
2. 反映总体的内部结构 3. 揭示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
4. 反映事物的数量特征和发展规律。
四、统计分组方法
(一) 统计分组的原则
1. 穷举原则:就是使总体中的每一个单位都应有组 可归。 2. 互斥原则:就是使总体中的任何一个单位只能归
(二)统计分组方法
2. 划分各组界限 按数量标志划分 ① 分组时各组数量界限的确定必须能反映事物质的差 别。 ② 根据被研究的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采用适当的分 组形式,确定相应的组距、组限。
五、统计分组的种类
(一)根据分组变量(标志)的性质不同
1. 按品质变量分组
2. 按数值变量分组
(二)根据采用的分组标志的个数多少
日 产 零 件 数 量( 件 ) 5 0 -6 0 6 0 -7 0 7 0 -8 0 8 0 -9 0 9 0 -1 0 0 合计
三、分配数列的分布特征
1.累计次数和累计频率 反映总体单位分布特征的指标,用以说明总体中 在某一变量值水平上下总共包含的总体单位次数和频 率。 2. 累计次数和频率的计算方法 向上累计:是将各组的次数和频率,由变量值低的组 向高的组累计。说明各组上限以下包含的总体单位数和 比率。 向下累计:是将各组的次数和频率,由变量值高的组 向低的组累计。说明各组下限以上包含的总体单位数和 比率。
二、变量数列的编制
简 单 次 数 分 布 数 列 的 编 制 步 骤 数据排序并计算全距 确定变量数列的形式(单项式或组距式)
确定组数和组距
确定组限 计算各组次数和频率
绘制表格

简单次数分布数列的编制实例
[例]数据资料
某车间40名工人日产零件如下:
65 72 66 57 90 86 83 68 75
2. 划分各组界限 按品质标志划分
① 品质标志概念具体明确、各组标志差异界限分明,分组 的标志一经确定,组的名称和组数也随之确定了。如: 人口按性别分组,就分为“男”与“女”两组。 ② 反之,分组过程复杂。如:国民经济的部门划分,就有 三次产业分类、行业分类、机构部门分类 。这种比较 复杂的分类,一般会有国家统计局和国家标准局统一制 定分类标志,代码等。
《统计学原理》
第三章 统计整理
主要内容:
1、统计整理意义和步骤
2、统计分组(重点) 3、分配数列(重点) 4、统计表和统计图
1
统计整理概述
第一节 统计整理的意义和步骤
一、概念和意义
1. 概念:对统计调查所搜集到的数据进行分类和汇总, 使其系统化、条理化、科学化,以得出反映事物总体
综合特征的资料的工作过程。
统计分组种类---复合分组
农业 生产性积累 积累 国民收入 使用额 消费 社会集团消费 非生产性积累 居民消费
轻工业
重工业 居民住宅
复合分组
文化服务设施
3
分配数列
一、分配数列的概念与种类
(一)概念
形成总体中各单位数在各组间的分配称为分配数列,又称
在统计分组的基础上,将总体中所有单位按组归类整理所,
Ê §ý »
8 6 4 2 0
Â Ê Ô Õ È ë
统计图示例2
折线图——将直方图的各条形中点用线连接起来而 得到。
§ý » Ê 14 12 10 8 6 4 2 0 13 10 5 7 8 6 3 2 §ý » Ê
Ê §ý »
14 00
18 00 20
00 ­ £
10 0
00 ­ £
80 0
12
计算全距=98-51=47
编制步骤之二——确定变量数列的形式
因变量值较多、变动幅度较大,适宜采用 组距式数 列。
简单次数分布数列的编制实例
编制步骤之三——确定组数和组距
[分析] 全距为47,分为5组,组距为10。
编制步骤之四——确定组限
[分析] 离散型变量分组,相邻组的组限可以重叠,也可间
断,本例选择重叠。
分布数列或次数分布数列。
(二)分配数列的要素
1. 组别 2. 次数( 频数):分布在各组的总体单位数。各组的 次数(频数) 之
和等于总体单位总数。 100%(或1)。
3. 频率 ( 比重 ): 各组次数占总次数的比重。各组 比重之和等于
频数举例
表 某班学生的性别构成情况
按性别分组
男 女 合计
绝对数(人数)
16
Â Ê Ô Õ È ë
00 ­ £
­ £
22 00
0
本章小结
数据整理 概述
统计表 和统计图
统计整理 与显示
统计分组
频数分布
本章结束。谢谢!
(1)调查表 1、按作用分类: (2)整理表或汇总表
(3)分析表
(1)简单表
2、按主词分组 分类:
(2)简单分组表
(3)复合分组表 (1)简单排列 (2)分组平行排列 (3)分组层叠排列
3、按宾词设计 分类:
(四)统计表的设计规则
1.
宾词合理
2.
3. 4. 5. 6. 7. 8.
标题简明扼要
纵横各栏逻辑关系及排列明确
表明计量单位
栏数的编号
数字填写整齐
开口式表格
简练、明确、 实用、美观、 便于比较
注解或数据来源
二、统计图
(一)概念 统计图就是以散点、直线、折线、曲线、面积、形状、 图形等具体的形象来表示统计数据的形式。 (二)统计图的类型
直方图;折线图;
曲线图;茎叶图;帕拉图; 饼图;散点图;多种图形的组合...
统计图示例1
直方图——用长短或高矮来显示数值的大小
Ò Í ¼ ¥ È Ë ¾ ù É ú » î · Ñ Ê Õ È ë ´ Î Ê ý · Ö ² ¼ Í ¼ 14 12 10 10 7 5 8 6 3 2 13 800£ ­ 1000 1000£ ­ 1200 1200£ ­ 1400 1400£ ­ 1600 1600£ ­ 1800 1800£ ­ 2000 2000£ ­ 2200 2200£ ­ 2400
连续变量数列:按连续变量分组形成的数列

离散变量数列:按离散变量分组形成的数列
单项变量数列
某车间20名工人日加工零件分组表
零件数( 吨) 次数或频数(人)
108 110 114 117 120 125 128 130
2 4 4 3 1 2 3 1
二、变量数列的编制
概念术语
全距(R)=数列中最大变量值-最小变量值 组限:每一组的最大变量值与最小变量值 上限:每一组的最大变量值 下限:每一组的最小变量值 组距(d):每一组的最大变量值与最小变量值之差 组距=上限-下限 组数:数列中的分组个数。
84 66 59 67 70 79 51 81 54
78 86 94 64 77 74 76 96 62 98 85 71 79 84 65 72 89 75
简单次数分布数列的编制实例
编制步骤之一——数据排序并确定全距
将数据从低到高排列,形成如下变量序列: 51 54 67 76 85 57 68 77 86 59 70 78 86 62 71 78 88 64 72 79 89 65 72 81 90 65 74 83 93 66 75 84 94 66 75 76 84 84 96 98
属于某一个组,而不能同时或可能归属于几个组。
(二)统计分组方法
1、正确选择分组标志(统计分组关键)
选择分组标志原则:
① 根据研究任务和目的选择分组标志。
② 选择能反映事物本质特征或重要特征的标志。
③ 结合现象所处的历史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选择分组
标志。
目的
主要标志
条件变化
(二)统计分组方法
2
统计分组
一、统计分组的概念
1、概念:
根据统计研究目的和客观现象的内在特点,按照选定的 某个或几个标志,将被研究的总体数据分成若干部分的 科学分类。 “分”:就是把同一总体中性质不同的总体单位分配到 不同的组里,突出组与组之间的差异性。 “组”:就是把同一总体中性质相同的总体单位归并到 同一组里,突出组内的同质性。

频数累计举例
表 某车间工人日产零件累计分组表
日产零件 数 量( 件 ) 5 0 -6 0 6 0 -7 0 7 0 -8 0 8 0 -9 0 9 0 -1 0 0 合计 工人数 (人) 4 8 13 10 5 40 比重 (%) 1 0 .0 0 2 0 .0 0 3 2 .5 0 2 5 .0 0 1 2 .5 0 1 0 0 .0 0 向上累计 次数 4 12 25 35 40 -频数 1 0 .0 0 3 0 .0 0 6 2 .5 0 8 7 .5 0 1 0 0 .0 0 -向下累计 次数 40 36 28 15 5 -频数 1 0 0 .0 0 9 0 .0 0 7 0 .0 0 3 7 .5 0 1 2 .5 0 --
1. 简单分组:只按一个标志分组 2. 复合分组:按两个或以上的标志分组 3. 统计分组体系: 平行分组系统/复合分组体系
统计分组种类---简单分组
简单分组
标 志 按性别分组 男性 女性 国有企业 按企业性质分组 独资企业 其他企业 大型企业 按规模分组 中型企业 小型企业 人数(人) 比重(%)
编制步骤之五——计算各组的频数和频率
[分析] 根据排序后的变量序列清点各数据区间的频数并计
算比重,也可利用Excel统计软件进行。
简单次数分布数列的编制实例
编制步骤之六——绘制表格
表 某车间工人日产零件分组表
工人数(人) 4 8 13 10 5 40 比重(%) 1 0 .0 0 2 0 .0 0 3 2 .5 0 2 5 .0 0 1 2 .5 0 1 0 0 .0 0
概念术语
开口组:缺上限或缺下限的组 闭口组:上下限齐全的组 组中值:上、下限之间的中点数值就是组中值。
二、变量数列的编制
注意事项
组距最好为5或10的倍数。 最小组的下限略低于最小变量值,最大组的上限略高 于最大变量值。 离散型变量分组,相邻组的组限可以间断,也可以重 叠;连续型变量分组,相邻组的组限必须重叠。 组限重叠时,临界点的总体单位按“上限不在内”的 原则归组。
组距数列举例
某车间50名工人日加工零件分组表
按零件数分组(吨) 105~110 110~115 115~120
下限 组距
人数(人) 比率(%) 3 5 8 6 10 16 28 20 12 8 100
120~125 125~130 130~135 135~140
上限
14 10 6 4 50
合 计
二、变量数列的编制
2. 意义:统计数据整理,是统计调查的继续,也是统 计分析的前提,承前启后
二、统计整理程序
1、设计和编制统计资料的汇总方案 2、对原始资料进行审核 3、用一定的组织形式和方法对原始资料进行整理 统计分组和汇总 4、对整理好的资料再一次进行审核 5、编制统计表、绘制统计图,以显示整理的结果
6、统计资料的保管与积累
累计次数的特点是,同一数值的向上累计和向下累计,其次 数之和等于总体总次数,累计比率之和等于100%。
4
统计表和统计图
第四节 统计表
一、统计表 (一)概念: 统计表是用来表示经过汇总加工后的综合 统计资料的一种表格形式。 总标题 形式 横标目(横栏标题) 纵标目(纵栏标题) 数字资料 内容 主词: 统计表所要说明的总体
30 10 40
比重(%)
75 25 100
各组组别
次数或頻数
比率或频率
(三)分配数列的种类
1. 按分组标志的性质不同: 品质变量数列:按品质变量分组形成 数值变量数列:按数值变量分组形成 2. 按数值变量数列又可分为:

单项数列:每组只有一个变量值的变量数列


组距数列:每组变量值是一段区间的变量数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